CN212200018U - 一种铁路不对称单t矮塔斜拉桥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铁路不对称单t矮塔斜拉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00018U
CN212200018U CN202020341967.7U CN202020341967U CN212200018U CN 212200018 U CN212200018 U CN 212200018U CN 202020341967 U CN202020341967 U CN 202020341967U CN 212200018 U CN212200018 U CN 212200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tower
pier
cable
b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4196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景利
王辉
李侠
陈应陶
刘宗峰
宁未华
聂晋涛
魏亮道
刘红绪
邓创成
陈丁涛
刘骞儒
许德利
张祥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4196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00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00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00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不对称单T矮塔斜拉桥,包括两侧边坡坡顶的边墩和中央沟心处的主墩,边墩和主墩上方纵向设置主梁,主梁与主墩形成T形结构;主梁上方设置有主塔,主塔纵向两侧与主梁之间设置斜拉索。本实用新型在有效解决桥墩墩低不利因素的同时,组合了斜拉桥结构,大幅度的增加了T构桥的跨越能力,使T构桥能够跨越较大峡谷地形。

Description

一种铁路不对称单T矮塔斜拉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结构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不对称单T矮塔斜拉桥。
背景技术
我国高铁广泛分布,桥梁技术现在已经达到世界先进行列。在基建中,对于桥梁高度,桥梁跨度在不断突破,新的超高桥梁和超大跨度桥梁越来越多。新规划的线路中,山区铁路越来越多,山区地形复杂,在多变的局部地形中,以往的桥式结构已难以满足要求,需要研究新的组合桥跨结构保证道路建设达到高质量的要求。
单T刚构桥一般桥墩高度与梁部长度成正比,当桥梁跨度较大时候,桥墩较高时候,整体受力性能较好。单T结构特别适用于边坡陡峭的峡谷地形,一个高墩从沟底升起,单T梁部中间与墩顶固结,两端搭接在峡谷两侧的隧洞洞门等位置。但山区峡谷中心一般都有河流,或是地方道路,在沟心设置桥墩势必对地方道路及沟心行洪造成影响,并且河流的冲刷及近距离的地面交通势必影响到桥墩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不对称单T矮塔斜拉桥,解决了桥墩墩低不利因素的同时,组合斜拉桥结构,大幅度的增加了T构桥的跨越能力,使T构桥能够跨越较大峡谷地形。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铁路不对称单T矮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
包括两侧边坡坡顶的边墩和中央沟心处的主墩,边墩和主墩上方纵向设置主梁,主梁与主墩形成T形结构;
主梁上方设置有主塔,主塔纵向两侧与主梁之间设置斜拉索。
主墩与主塔的位置竖向对应。
主梁与主墩和主塔的连接处钢筋互相绑扎,并在节点处一体浇筑。
主塔上自上而下预留了纵向的斜拉索孔道,斜拉索通过斜拉索孔道穿过主塔。
斜拉索端部通过锚具锚定在主梁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施工干扰小
T构桥的特点主要是中间主墩基础施工,梁体一般采用悬挂施工,从零号梁段向远处延伸。当本桥式结构跨越峡谷和大沟时,梁体两端直接与隧道洞门相接。本桥先施工沟底的桥墩基础等,同时可施工隧道洞门,待桥墩基础施工完成后,两侧梁部悬灌向隧道洞门处延伸,隧道洞门已经施工完成,在狭小工作面内,施工干扰小,有利于缩短施工工期。
(2)跨域能力较T构桥大幅增加
本桥式结构是T构桥与矮塔斜拉桥的有机结合,桥式有利于突出T构桥和矮塔斜拉桥的共同优点。由于矮塔斜拉钢索的体外索的作用,能有效加大单T结构的跨度,将原有的跨越能力大幅增加。
(3)造型美观
本结构跨度大,受上部斜拉索的影响,梁体变薄,梁部显得纤细轻盈,在加上上部斜拉索的作用,整体结构空间感强,造型美观。
(4)整体工程量小
本桥结构较T构桥跨度明显加大,在大沟或者峡谷区域,可以一跨跨越,减少了山体陡坡上桥墩的设置。陡坡桥墩施工,工程量大,施工条件差,并且需防护处理,工程量大。本桥跨度明显增大,减少了陡坡设墩的几率,有效降低了工程量。
(5)施工受周围环境影响小
本桥式方案施工类似于一个T构桥上组合一个矮塔斜拉桥,主要是主墩及基础施工位于地面上,与周围环境接触较多。当梁体和斜拉索施工时候,都以主墩为基础,主要采用悬灌施工,不需要外界多余支撑条件,整体施工受环境影响小。
(6)跨越处适应性好
铁路不对称单T矮塔斜拉桥结构,T构桥墩不在最中间处。一般跨越河沟和峡谷处,正中间位置都有河道或者地方道路,不对称单T矮塔斜拉桥,桥墩处避开了沟中心位置,减少了对河道和地方道路的侵绕,以及河道和地方道路对桥墩的影响,对跨越处的适应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普通对称T构桥立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不对称单T矮塔斜拉桥立面图。
图中,1-边墩,2-主梁,3-主墩,4-沟心,5-斜拉索,6-主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不对称单T矮塔斜拉桥,包括两侧边坡坡顶的边墩1和中央沟心4处的主墩3,边墩1和主墩3上方纵向设置主梁2,主梁2与主墩3形成T形结构;主梁2上方设置有主塔6,主塔6纵向两侧与主梁2之间设置斜拉索5。
主墩3与主塔6的位置竖向对应。主梁2与主墩3和主塔6的连接处钢筋互相绑扎,并在节点处一体浇筑。
主塔6上自上而下预留了纵向的斜拉索孔道,斜拉索5通过斜拉索孔道穿过主塔6。斜拉索5端部通过锚具锚定在主梁2上。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为:
首先施工桥墩基础,基础类型可根据地质条件施工明挖基础或者桩基础。
基础施工完成后绑扎主塔6钢筋模板,施工主塔6。注意在墩塔(桥墩上面直接固定桥塔,指桥墩与桥塔的结合部位)与主梁2相交位置埋设钢筋,浇筑混凝土,将主梁2梁体根部与主墩3及主塔6固结浇筑在一起。在主塔6上部锚索位置预留斜拉索孔道。
在主塔6上安装斜拉索5,主梁2采用悬臂施工,由主梁2与主塔6连接的根部逐段施工至主梁2的远处端部。直至主梁2施工完成,斜拉索5施工完成,在两端梁底安装支座,支承于两侧的边墩1上。拆除临时施工措施,铺设桥面及轨道等,
本实用新型结合了单T桥及矮塔斜拉桥的优点,并且采用不对称构造,增强了桥梁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5)

1.一种铁路不对称单T矮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
包括两侧边坡坡顶的边墩(1)和中央沟心(4)处的主墩(3),边墩(1)和主墩(3)上方纵向设置主梁(2),主梁(2)与主墩(3)形成T形结构;
主梁(2)上方设置有主塔(6),主塔(6)纵向两侧与主梁(2)之间设置斜拉索(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不对称单T矮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
主墩(3)与主塔(6)的位置竖向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不对称单T矮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
主梁(2)与主墩(3)和主塔(6)的连接处钢筋互相绑扎,并在节点处一体浇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不对称单T矮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
主塔(6)上自上而下预留了纵向的斜拉索孔道,斜拉索(5)通过斜拉索孔道穿过主塔(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铁路不对称单T矮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
斜拉索(5)端部通过锚具锚定在主梁(2)上。
CN202020341967.7U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铁路不对称单t矮塔斜拉桥 Active CN212200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1967.7U CN212200018U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铁路不对称单t矮塔斜拉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1967.7U CN212200018U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铁路不对称单t矮塔斜拉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00018U true CN212200018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21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41967.7U Active CN212200018U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铁路不对称单t矮塔斜拉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00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33484B (zh) 一种部分地锚高低塔斜拉桥结构
CN112211052A (zh) 一种控制高速公路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长短桩-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200018U (zh) 一种铁路不对称单t矮塔斜拉桥
CN214657217U (zh) 一种地下隧道出入地与高架桥连接的过渡段结构
CN212000602U (zh) 一种w型桥墩
CN112281914A (zh) 地下隧道出入地与高架桥连接的过渡段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1314238U (zh) 一种路桥隧道穿越空洞棚护结构
CN211285505U (zh) 一种顺向坡傍山渠道结构
CN209759904U (zh) 小半径曲线铁路整体折线架空装置
CN208717919U (zh) 一种基于逆作法的路改桥段基坑支护结构
CN108374346B (zh) 装配式连续箱梁负弯矩钢束锚固区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06050273A (zh) 直墙板桁半装配式明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321660A (zh) 一种w型桥墩
CN218466317U (zh) 一种桥梁与道路平交结构
CN206467549U (zh) 预制无盖梁式组合钢板梁桥的上部结构
CN215329986U (zh) 一种软土地区便于盾构隧道穿越既有桥梁桥跨的结构
CN220888347U (zh) 一种新建盾构隧道下穿既有河道铁路桥梁改造结构
CN210657963U (zh) 一种用于铁路及轨道交通的横向多跨框架墩
CN215714312U (zh) 一种公路跨越泥石流沟的布置结构
CN213772885U (zh) 一种利用高架桥桥墩作为支撑的人行天桥
CN214882899U (zh) 一种整体现浇框架桥上接轨结构
CN215857845U (zh) 一种高速铁路桥隧过渡段道岔梁
CN221070745U (zh) 一种架立式门吊轨道
CN211036714U (zh) 一种公路桥梁用施工平台
CN219410374U (zh) 用于大角度或小半径曲线道路跨越油气管道的桩板式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