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92189U - 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92189U
CN212192189U CN202020922141.XU CN202020922141U CN212192189U CN 212192189 U CN212192189 U CN 212192189U CN 202020922141 U CN202020922141 U CN 202020922141U CN 212192189 U CN212192189 U CN 2121921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clamping
work piece
supporting
th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2214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书京
靳磊
张延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 Hong Oil Drill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 Hong Oil Drill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 Hong Oil Drill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 Hong Oil Drill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2214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921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921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921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属于钻井工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夹持机构、驱动机构、支撑机构和承托机构,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工件的一端,夹持机构对工件的夹持范围可调,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夹持机构周向旋转,支撑机构设于工件内部,用于沿工件径向撑开工件,支撑机构的撑开范围可调,承托机构置于工件下方,与工件下端抵接,用于承托工件旋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将支撑机构撑开工件,便于工件加工,具有对薄壁工件加工时支撑稳定,工件不易变形,提高工件加工质量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井工件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石油钻井工件的加工,尤其是一些呈筒形薄壁工件的加工,由于工件的壁较薄,在加工时工件会出现变形等现象,为防止工件出现变形等,一般的会在工件内部铺垫模具或工装,即将相同形状的模具放入至薄壁工件的内部,将工件支撑,使工件在加工时不易变形;若模具的外壁与工件内壁之间存在空隙,则还需要用填充材料将该空隙填充满,使得工件的内部被填充,这样在对薄壁工件加工时,由于模具和填充材料支撑着工件,则工件不会变形;当对工件的填充效果不好时,则工件在加工时会发生变形;另外当工件加工完之后,要需要将模具和填充材料从工件内部取出。以上对薄壁工件的加工支撑操作比较繁琐,对工件的支撑存在支撑不稳定,工件易变形的问题,而且填充材料还存在着填充不严实,密实度不达标等现象,同样也会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旨在解决薄壁工件加工时支撑不稳定,工件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包括夹持机构、驱动机构、支撑机构和承托机构,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工件的一端,所述夹持机构对工件的夹持范围可调;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机构周向旋转;支撑机构设于工件内部,用于沿工件径向撑开工件,所述支撑机构的撑开范围可调;承托机构置于工件下方,与工件下端抵接,用于承托工件旋转。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第一夹持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夹持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自由端,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自由端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用于夹持工件,工件借助于所述驱动机构周向旋转,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夹持范围大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夹持范围。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转盘、卡爪和限位件,转盘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转盘上设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布置的长条形通孔,所述长条形通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转盘的径向;卡爪为多个,均置于所述转盘的另一端,分别滑接在每个所述长条形通孔内,多个所述卡爪的对夹用于夹持所述第二夹持组件;限位件设于所述卡爪上,用于限位所述卡爪在所述长条形通孔内的移动位置,多个所述卡爪围成的夹持范围借助于所述限位件调节。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卡盘、伸缩杆和推顶件,卡盘的一端卡接在所述卡爪的夹持端、另一端为自由端;伸缩杆为多个,分别设于所述卡盘自由端的外圆周上,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卡盘自由端固结、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转盘或所述卡盘的轴向平行,所述伸缩杆的伸缩长度可调并可限位;推顶件为多个,分别设于每个所述伸缩杆的自由端上,所述推顶件用于向所述卡盘的中心推顶,所述推顶件的推顶长度可调,工件置于多个所述推顶件围成的空间内,工件借助于多个所述推顶件的推顶而限位,所述推顶件对工件的轴向推顶位置借助于所述伸缩杆调节。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撑片、螺杆和连接组件,撑片为多个且均呈弧形,多个所述撑片相互围成圆筒形,所述撑片的外壁用于抵接工件的内壁;螺杆置于多个所述撑片的内部,所述螺杆上设有旋向相反的两组外螺纹;连接组件为两组,两组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螺杆上的两组外螺纹螺接、另一端与所述撑片的内壁铰接,旋转所述螺杆后,两组所述连接组件的运动方向相反,且多个所述撑片沿所述螺杆的径向移动,所述撑片借助于所述连接组件抵接工件内壁,多个所述撑片的撑开范围借助于所述螺杆的顺向和逆向旋转而调节。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自由端设有轴承件,所述螺杆上靠近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一端可卡接在所述轴承件内,并可与所述轴承件转动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套筒和铰接杆,套筒的内壁设有内螺纹,两组所述连接组件的套筒的内螺纹旋向相反,且分别与所述螺杆上的两组外螺纹螺纹连接;铰接杆为多个,多个所述铰接杆均沿所述套筒的外圆周向上均布且朝向相同,一端与所述套筒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撑片内壁铰接,所述铰接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螺杆长度方向成角度布置,所述铰接杆的转动方向沿所述螺杆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套筒在所述螺杆上移动后,两组所述连接组件的铰接杆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套筒推顶所述铰接杆,所述铰接杆推顶所述撑片,所述撑片推顶工件内壁。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承托机构包括撑板、辊筒和支腿,撑板呈弧形,置于工件下方且远离所述夹持机构的一端,与工件外圆周形状相匹配,所述撑板对工件的轴向承托位置可调;辊筒为多个,均布设于所述撑板内端面上,多个所述辊筒的轴线均与工件轴线平行,多个所述辊筒均用于承托工件旋转;支腿为多个,均设于所述撑板底部,用于支撑所述撑板,所述支腿为可伸缩式。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和锥齿轮组件,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机构旋转;减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用于降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速;锥齿轮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减速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持机构连接,所述锥齿轮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减速器向所述夹持机构的动力传递方向。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推顶件的推顶端设有防滑垫层,所述防滑垫层用于抵接工件并防止工件滑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将工件置于夹持机构上,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夹持机构旋转,支撑机构置于工件的内部,将工件内部沿工件径向撑开,使工件内壁得到支撑,通过承托机构承托工件旋转,使工件在旋转过程中不滑脱和保持平稳性,解决了薄壁工件加工时支撑不稳定,工件易变形的技术问题,具有对薄壁工件加工时支撑稳定,工件不易变形,提高工件加工质量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矩形线框表示工件);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支撑机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承托机构侧视图。
图中:1、夹持机构;11、第一夹持组件;111、转盘;112、卡爪;113、限位件;12、第二夹持组件;121、卡盘;122、伸缩杆;123、推顶件;124、防滑垫层;13、轴承件;2、驱动机构;21、驱动电机;22、减速器;23、锥齿轮组件;3、支撑机构;31、撑片;32、螺杆;33、连接组件;331、套筒;332、铰接杆;34、耐磨层;4、承托机构;41、撑板;42、辊筒;43、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进行说明。所述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包括夹持机构1、驱动机构2、支撑机构3和承托机构4,夹持机构1用于夹持工件的一端,夹持机构1对工件的夹持范围可调;驱动机构2用于驱动夹持机构1周向旋转;支撑机构3设于工件内部,用于沿工件径向撑开工件,支撑机构3的撑开范围可调;承托机构4置于工件下方,与工件下端抵接,用于承托工件旋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工件置于夹持机构1上,通过驱动机构2驱动夹持机构1旋转,支撑机构3置于工件的内部,将工件内部沿工件径向撑开,使工件内壁得到支撑,通过承托机构4承托工件旋转,使工件在旋转过程中不滑脱和保持平稳性,解决了薄壁工件加工时支撑不稳定,工件易变形的技术问题,具有对薄壁工件加工时支撑稳定,工件不易变形,提高工件加工质量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机构1可对工件的一端进行夹持,使承托机构4承托工件的另一端,这样工件能在被驱动机构2驱动的条件下发生旋转,并保持平稳,进而可配合工件加工设备,对该薄壁工件进行加工。对薄壁工件的加工主要是对工件外壁形状和构造等进行加工,在加工时加工设备与支撑机构3是不接触的,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机构3可以起到对工件内部支撑的作用,使工件在加工中不易变形,同时也不会妨碍加工设备对工件的加工。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夹持机构1包括第一夹持组件11和第二夹持组件12,第一夹持组件11的一端与驱动机构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夹持组件12设于第一夹持组件11的自由端,第一夹持组件11用于夹持第二夹持组件12,第二夹持组件12的一端与第一夹持组件11的自由端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用于夹持工件,工件借助于驱动机构2周向旋转,第二夹持组件12的夹持范围大于第一夹持组件11的夹持范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组件11和第二夹持组件12都可以对工件进行夹持,可对外径不同的工件进行夹持,第一夹持组件11的夹持范围较小,第二夹持组件12的夹持范围较大,两者都可以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工件的大小、外径等参数,合理的选用第一夹持组件11和第二夹持组件12,可以只使用第一夹持组件11,也可以将第一夹持组件11和第二夹持组件12组合起来使用,将工件放置在第二夹持组件12的夹持端(自由端)上。
具体的,在第一夹持组件11的夹持端内侧设有防滑层,一是可以夹持第二夹持组件12,二是可以夹持工件,能够保证夹持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第一夹持组件11包括转盘111、卡爪112和限位件113,转盘111的一端与驱动机构2动力输出端连接,转盘111上设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布置的长条形通孔,长条形通孔的长度方向沿转盘111的径向;卡爪112为多个,均置于转盘111的另一端,分别滑接在每个长条形通孔内,多个卡爪112的对夹用于夹持第二夹持组件12;限位件113设于卡爪112上,用于限位卡爪112在长条形通孔内的移动位置,多个卡爪112围成的夹持范围借助于限位件113调节。转盘111被驱动机构2驱动后发生转动,卡爪112可以在长条形通孔内滑动,以便找到一个合适的夹持第二夹持组件12或工件的位置,最后通过限位件113将卡爪112限位在长条形通孔内,这样第二夹持组件12或工件就被固定。
具体的,限位件113为螺栓或螺丝等旋拧件,穿过卡爪112,一端卡接在卡爪112的内端、另一端可卡接在转盘111的外端,螺栓上配备有螺母,通过旋拧螺母,可将卡爪112固定在转盘111上。卡爪112的数量为三个或四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第二夹持组件12包括卡盘121、伸缩杆122和推顶件123,卡盘121的一端卡接在卡爪112的夹持端、另一端为自由端;伸缩杆122为多个,分别设于卡盘121自由端的外圆周上,伸缩杆122的一端与卡盘121自由端固结、另一端为自由端,伸缩杆122的伸缩方向与转盘111或卡盘121的轴向平行,伸缩杆122的伸缩长度可调并可限位;推顶件123为多个,分别设于每个伸缩杆122的自由端上,推顶件123用于向卡盘121的中心推顶,推顶件123的推顶长度可调,工件置于多个推顶件123围成的空间内,工件借助于多个推顶件123的推顶而限位,推顶件123对工件的轴向推顶位置借助于伸缩杆122调节。第二夹持组件12用于夹持工件,首先将工件置于第二夹持组件12的自由端上,通过旋拧推顶件123,使推顶端与工件外壁接触,通过分别调节多个推顶件123对工件的推顶位置,进而可将工件限位在卡盘121上,卡盘121借助于第一夹持组件11的旋转而发生转动,则还能带动工件转动。当推顶件123对工件的轴向推顶位置需要调整时,可通过调节伸缩杆122的伸缩长度,使推顶件123在工件的轴向上移动,以便在轴向上调节对工件的推顶位置。
具体的,伸缩杆122的伸缩长度可调节,在伸缩杆122上还设有限位伸缩杆122伸缩长度的卡凸或抱箍等结构,当伸缩杆122调节完后,可以将伸缩杆122的长度锁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支撑机构3包括撑片31、螺杆32和连接组件33,撑片31为多个且均呈弧形,多个撑片31相互围成圆筒形,撑片31的外壁用于抵接工件的内壁;螺杆32置于多个撑片31的内部,螺杆32上设有旋向相反的两组外螺纹;连接组件33为两组,两组连接组件33的一端分别与螺杆32上的两组外螺纹螺接、另一端与撑片31的内壁铰接,旋转螺杆32后,两组连接组件33的运动方向相反,且多个撑片31沿螺杆32的径向移动,撑片31借助于连接组件33抵接工件内壁,多个撑片31的撑开范围借助于螺杆32的顺向和逆向旋转而调节。通过旋拧螺杆32,可使连接组件33推顶撑片31,撑片31推顶工件的内壁,则工件内壁被撑展,工件在被加工时就不易产生变形,可理解为,撑片31的弧形与工件内壁的内弧形能够相互匹配,两者之间可为面接触、也可为线接触(工件内径较大的情况下)。由于两组外螺纹的结构均相同,只是旋向不同,则当旋拧螺杆32时,两组连接组件33分别相对或相反运动,共同用于推顶撑片31的撑开或回缩,起到将工件撑开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撑片31为三个,相互围成圆形筒,撑片31的最小撑开范围较小,一般都小于普通工件加工的内径,则将支撑机构3放置在工件的内部,通过旋转螺杆32,则多个撑片31之间会产生缝隙,多个撑片31相互围成的撑开范围就变大,进而可推顶工件,将工件撑展,缝隙是不会影响对工件的撑开操作。在撑片31的外壁上设有耐磨层34,耐磨层34能与工件内壁之间产生良好接触,防止工件打滑,保证支撑机构3能与工件一起转动,对工件有足够的推顶力。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连接组件33的设置长度、撑片31的撑开范围等因素,支撑机构3对工件的撑开范围是有限制的,但是对于一般条件下的圆筒形工件的撑开都是可以满足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第二夹持组件12的自由端设有轴承件13,螺杆32上靠近第二夹持组件12的一端可卡接在轴承件13内,并可与轴承件13转动连接。为了使工件能够与第二夹持组件12对中设置,则在第二夹持组件12的自由端中心设置轴承件13,可使螺杆32内端与轴承件13螺纹连接,这样当螺杆32轴向位置被轴承件13固定后,则螺杆32的自身旋转就可以带动连接组件33和撑片31的稳定运动,则对工件的撑开操作更加顺利。当然,不使用该轴承件13也可以实现撑开工件的作用。
具体的,轴承件13即为一轴承,安装在第二夹持组件12的端部,螺杆32的一端可插接在轴承件13内部,实现螺杆32与轴承件13的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连接组件33包括套筒331和铰接杆332,套筒331的内壁设有内螺纹,两组连接组件33的套筒331的内螺纹旋向相反,且分别与螺杆32上的两组外螺纹螺纹连接;铰接杆332为多个,多个铰接杆332均沿套筒331的外圆周向上均布且朝向相同,一端与套筒33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撑片31内壁铰接,铰接杆332的长度方向与螺杆32长度方向成角度布置,铰接杆332的转动方向沿螺杆32的长度方向上,套筒331在螺杆32上移动后,两组连接组件33的铰接杆332的转动方向相反,套筒331推顶铰接杆332,铰接杆332推顶撑片31,撑片31推顶工件内壁。两组连接组件33的运动方向相反,每一组套筒331上的多个铰接杆332的安装方向均相同,均与螺杆32的长度方向成一定夹角,优选的,每一组套筒331上的铰接杆332的数量为三个,其数量与撑片31的数量一一对应,通过套筒331在螺杆32上的移动,可同时推顶三个铰接杆332,使三个撑片31均匀同时被撑开,进一步的将工件内壁撑开。
在本实施例中,两组连接组件33的两组铰接杆332的安装方向相反,如图所示,均以螺杆32的中部位置的径向方向对称设置,通过两组套筒331同时在螺杆32上移动,则两组连接组件33同时运动,同时将撑片31撑开或撑展,进而将工件撑开,便于工件的后期加工。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4,承托机构4包括撑板41、辊筒42和支腿43,撑板41呈弧形,置于工件下方且远离夹持机构1的一端,与工件外圆周形状相匹配,撑板41对工件的轴向承托位置可调;辊筒42为多个,均布设于撑板41内端面上,多个辊筒42的轴线均与工件轴线平行,多个辊筒42均用于承托工件旋转;支腿43为多个,均设于撑板41底部,用于支撑撑板41,支腿43为可伸缩式。在工件转动的过程中,承托机构4能够支撑工件转动,承托机构4可支撑在地面上,支撑高度可根据工件安装至夹持机构1上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多个辊筒42与工件外壁抵接,起到辅助支撑工件转动的作用。
具体的,支腿43为可伸缩式的杆状结构,支腿43对撑板41的支撑高度可调,当调节完毕后,也可将支腿43的高度锁定。对支腿43高度的锁定形式可采用抱箍、顶丝等,已属于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电机21、减速器22和锥齿轮组件23,驱动电机21用于驱动夹持机构1旋转;减速器22的输入端与驱动电机2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用于降低驱动电机21的转速;锥齿轮组件23的一端与减速器2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夹持机构1连接,锥齿轮组件23用于调节减速器22向夹持机构1的动力传递方向。在驱动机构2的外部可设置防护罩,防护罩将驱动机构2包裹,防止人为触碰,避免产生人身伤害。
具体的,驱动电机21可选用普通的电机,也可选用伺服电机等,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电机21能够产生正转和反转;减速器22可为二级减速器或三级减速器;锥齿轮组件23可以使动力传递呈直角形式布置,便于在垂直方向上传递动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推顶件123的推顶端设有防滑垫层124,防滑垫层124用于抵接工件并防止工件滑脱。防滑垫层124包括相互固结的防滑层和缓冲层,防滑层直接与工件接触,缓冲层与推顶件123接触,使与工件之间不产生刚性接触,在避免损伤工件的前提下,还能保证对工件的夹持作用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工件的一端,所述夹持机构对工件的夹持范围可调;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机构周向旋转;
支撑机构,设于工件内部,用于沿工件径向撑开工件,所述支撑机构的撑开范围可调;以及
承托机构,置于工件下方,与工件下端抵接,用于承托工件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第一夹持组件,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以及
第二夹持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自由端,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自由端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用于夹持工件,工件借助于所述驱动机构周向旋转,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夹持范围大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夹持范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
转盘,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转盘上设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布置的长条形通孔,所述长条形通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转盘的径向;
卡爪,为多个,均置于所述转盘的另一端,分别滑接在每个所述长条形通孔内,多个所述卡爪的对夹用于夹持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以及
限位件,设于所述卡爪上,用于限位所述卡爪在所述长条形通孔内的移动位置,多个所述卡爪围成的夹持范围借助于所述限位件调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
卡盘,一端卡接在所述卡爪的夹持端、另一端为自由端;
伸缩杆,为多个,分别设于所述卡盘自由端的外圆周上,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卡盘自由端固结、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转盘或所述卡盘的轴向平行,所述伸缩杆的伸缩长度可调并可限位;以及
推顶件,为多个,分别设于每个所述伸缩杆的自由端上,所述推顶件用于向所述卡盘的中心推顶,所述推顶件的推顶长度可调,工件置于多个所述推顶件围成的空间内,工件借助于多个所述推顶件的推顶而限位,所述推顶件对工件的轴向推顶位置借助于所述伸缩杆调节。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撑片,为多个且均呈弧形,多个所述撑片相互围成圆筒形,所述撑片的外壁用于抵接工件的内壁;
螺杆,置于多个所述撑片的内部,所述螺杆上设有旋向相反的两组外螺纹;以及
连接组件,为两组,两组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螺杆上的两组外螺纹螺接、另一端与所述撑片的内壁铰接,旋转所述螺杆后,两组所述连接组件的运动方向相反,且多个所述撑片沿所述螺杆的径向移动,所述撑片借助于所述连接组件抵接工件内壁,多个所述撑片的撑开范围借助于所述螺杆的顺向和逆向旋转而调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自由端设有轴承件,所述螺杆上靠近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一端可卡接在所述轴承件内,并可与所述轴承件转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套筒,内壁设有内螺纹,两组所述连接组件的套筒的内螺纹旋向相反,且分别与所述螺杆上的两组外螺纹螺纹连接;以及
铰接杆,为多个,多个所述铰接杆均沿所述套筒的外圆周向上均布且朝向相同,一端与所述套筒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撑片内壁铰接,所述铰接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螺杆长度方向成角度布置,所述铰接杆的转动方向沿所述螺杆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套筒在所述螺杆上移动后,两组所述连接组件的铰接杆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套筒推顶所述铰接杆,所述铰接杆推顶所述撑片,所述撑片推顶工件内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机构包括:
撑板,呈弧形,置于工件下方且远离所述夹持机构的一端,与工件外圆周形状相匹配,所述撑板对工件的轴向承托位置可调;
辊筒,为多个,均布设于所述撑板内端面上,多个所述辊筒的轴线均与工件轴线平行,多个所述辊筒均用于承托工件旋转;以及
支腿,为多个,均设于所述撑板底部,用于支撑所述撑板,所述支腿为可伸缩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机构旋转;
减速器,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用于降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速;以及
锥齿轮组件,一端与所述减速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持机构连接,所述锥齿轮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减速器向所述夹持机构的动力传递方向。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件的推顶端设有防滑垫层,所述防滑垫层用于抵接工件并防止工件滑脱。
CN202020922141.XU 2020-05-27 2020-05-27 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 Active CN2121921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2141.XU CN212192189U (zh) 2020-05-27 2020-05-27 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2141.XU CN212192189U (zh) 2020-05-27 2020-05-27 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92189U true CN212192189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13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22141.XU Active CN212192189U (zh) 2020-05-27 2020-05-27 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9218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8925A (zh) * 2021-01-29 2021-06-15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大直径薄壁圆管精密激光焊接组合夹具
CN113048128A (zh) * 2021-03-09 2021-06-29 湖北文理学院 圆筒内壁贴片机构
CN113664569A (zh) * 2021-10-25 2021-11-19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薄壁筒形件外表面加工夹具
CN115609137A (zh) * 2022-09-27 2023-01-17 青岛寰宇乾堃航天特种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筒体环缝变位焊接的内支撑夹具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8925A (zh) * 2021-01-29 2021-06-15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大直径薄壁圆管精密激光焊接组合夹具
CN112958925B (zh) * 2021-01-29 2022-04-29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大直径薄壁圆管精密激光焊接组合夹具
CN113048128A (zh) * 2021-03-09 2021-06-29 湖北文理学院 圆筒内壁贴片机构
CN113664569A (zh) * 2021-10-25 2021-11-19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薄壁筒形件外表面加工夹具
CN115609137A (zh) * 2022-09-27 2023-01-17 青岛寰宇乾堃航天特种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筒体环缝变位焊接的内支撑夹具
CN115609137B (zh) * 2022-09-27 2023-09-15 青岛寰宇乾堃航天特种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筒体环缝变位焊接的内支撑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92189U (zh) 薄壁工件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
CN103495755A (zh) 一种不通孔薄壁套筒类零件外壁加工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03495272U (zh) 一种不通孔薄壁套筒类零件外壁加工夹具
CN102921983B (zh) 内涨式夹紧装置
CN203380388U (zh) 可调胀开芯轴外圆加工夹具
CN109500534A (zh) 一种筒体内撑装置
CN110899526B (zh) 一种钢管加工用扩径装置的工作方法
CN214769035U (zh) 一种双向联动的空心管材工装夹具
CN110695888B (zh) 一种快拆型内支撑装置
CN110340546B (zh) 一种用于激光切割机的气动卡盘
CN215745612U (zh) 焊接法兰盘时大管件整圆装置
CN111922728A (zh) 薄壁回转体立式原位加工系统
CN216399401U (zh) 一种圆形工件用加工工装
US3874208A (en) Spinning adapter
CN112264634B (zh) 一种加工轴类零件径向孔的数控钻床
CN113635280A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用管状零部件夹取装置
CN208663068U (zh) 一种便携式磨铣床
CN209503006U (zh) 一种大型中空液压卡盘装置
CN112171543A (zh) 可调节直径的筒体加工辅助工装
CN219275117U (zh) 一种悬臂轴承箱的定位装置
CN220330583U (zh) 可快速切换夹紧方式的管件旋转设备
CN217070792U (zh) 一种生产液压支架千斤顶用定位结构
CN214769494U (zh) 一种螺纹铣床主轴刀具旋转机构
CN220050870U (zh) 一种车外圆用工装
CN219901201U (zh) 一种管状薄壁零件弹性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