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82539U - 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 - Google Patents
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82539U CN212182539U CN202021187998.8U CN202021187998U CN212182539U CN 212182539 U CN212182539 U CN 212182539U CN 202021187998 U CN202021187998 U CN 202021187998U CN 212182539 U CN212182539 U CN 2121825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ual
- radiation source
- feed
- detection module
- beam ang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具有一目标探测方向并能够形成在所述目标探测方向的径向方向被拉伸的一辐射空间,对应提高了所述辐射空间的平面波束角,以使得所述辐射空间在相应探测距离范围内具有趋于柱体的形态而在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被应用于人体活动的定向探测时,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对应于所述辐射空间的实际探测空间能够与相应的目标探测空间相匹配,进而提高了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探测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探测领域,特别涉及具有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
背景技术
微波探测技术作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相联的重要枢纽在行为探测和存在探测技术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其能够在不侵犯人隐私的情况下,探测出活动物体,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缺乏对电磁辐射的有效约束和控制手段,即对电磁辐射覆盖范围的形状调整手段,微波探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于不同应用场景的适应能力有限。具体地,由于缺乏对电磁辐射的有效约束和控制手段,现有的微波探测模块的实际探测空间难以控制,对应造成现有微波探测模块的实际探测空间与相应目标探测空间不匹配的状况,例如实际探测空间与相应目标空间部分交叉重合的状况,如此以在实际探测空间之外的目标探测空间无法被有效探测的状态,和/或在目标探测空间之外的实际探测空间存在环境干扰的状态,包括动作干扰、电磁干扰以及因电磁屏蔽环境造成的自激干扰,造成现有的微波探测模块探测精准度差和/或抗干扰性能差的问题,即现有微波探测模块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差的探测稳定性。
现有的微波探测技术主要采用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模块和平面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模块,具体地,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1A和图1B所示,现有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模块10A和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模块10B被应用于垂直探测的场景分别被示意,其中该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模块10A和该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模块10B分别在同一场所被应用于垂直向下的人体活动探测,其中该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模块10A和该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模块10B分别具有一辐射空间100A和100B,其中该辐射空间100A和100B分别对应于相应微波探测模块的电磁辐射覆盖范围而与相应微波探测模块的实际探测空间相对应。在以人体为目标探测对象的垂直探测应用中,目标探测空间200对应目标人体在相应目标探测面的活动空间,则合理的目标探测空间200可选在相应辐射空间的垂直投射面范围内,目标人体的活动空间。在该应用场景中,该辐射空间100A和100B与相应该目标探测空间200部分交叉重合,对应造成目标人体在实际探测空间之外的该目标探测空间200无法被有效探测,同时该辐射空间100A和100B中位于目标探测空间200之外的空间占比较高,对应在目标探测空间200之外的实际探测空间存在环境干扰时,包括动作干扰、电磁干扰以及因电磁屏蔽环境造成的自激干扰,相应微波探测模块的探测结果容易被干扰。
具体地,结合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2A和图2B所示,该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模块10A和该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模块10B的对应于相应辐射空间100A和100B在目标探测方向的辐射方向图被示意。则对应于该辐射空间100A的形状和范围,在附图1A所示意的该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模块10A的垂直探测应用场景中,目标人体在该目标探测空间200走动时,目标人体的头部可能首先进入对应于该辐射空间100A的该实际探测空间,且目标人体的腿部可能无法被该实际探测空间覆盖,如此则造成目标人体在实际探测空间之外的该目标探测空间200的活动无法被有效探测,对应在结合目标人体的移动动作判断目标人体的存在状态时无法获取准确的探测结果。同时在与目标探测方向相反的垂直向上方向,目标探测空间200之外的实际探测空间具有较大的实际探测空间占比,则该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模块10A在该应用场景容易受到目标探测空间200之外的实际探测空间的环境干扰。对应于该辐射空间100B的形状和范围,在附图1B所示意的该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模块10B的垂直探测应用场景中,目标人体在该目标探测空间200走动时,目标人体的腿部可能首先进入对应于该辐射空间100B的该实际探测空间而在结合目标人体的呼吸和心跳动作判断目标人体的存在状态时无法获取准确的探测结果。同时在垂直向下的目标探测方向,基于电磁波对相应目标探测面的穿透,该目标探测空间200之外的实际探测空间具有较大的实际探测空间占比,则该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模块10B在该应用场景容易受到目标探测空间200之外的实际探测空间的环境干扰。
综而述之,合理的目标探测空间可选目标人体在相应辐射空间的目标投射面范围内的活动空间而呈柱体形态,则与该目标探测空间相匹配的辐射空间应当在相应探测距离范围具有趋于柱体的形态,如三角柱体,四方柱体,多边形柱体,圆柱体以及椭圆柱体等柱体形态,对应被相应该辐射空间的平面波束角大小所表征,其中该辐射空间的该平面波束角为该辐射空间在3dB增益处的辐射角度,如附图2B中的θ标识,且该辐射空间的该平面波束角越大,该辐射空间在相应探测距离范围的形态越趋于柱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具有一目标探测方向并能够形成在所述目标探测方向的径向方向被拉伸的一辐射空间,对应提高了所述辐射空间的平面波束角,以使得所述辐射空间在相应探测距离范围内具有趋于柱体的形态而在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被应用于人体活动的定向探测时,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对应于所述辐射空间的实际探测空间能够与相应的目标探测空间相匹配,进而提高了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探测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辐射空间在相应探测距离范围内具有趋于柱体的形态而在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被应用于人体活动的定向探测时,允许通过调整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安装位置的方式形成相应所述目标探测空间与上述探测距离范围相对应的状态,对应提高了所述实际探测空间对所述目标探测空间的覆盖率而有利于提高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探测精准度,同时还提高了所述目标探测空间于所述实际探测空间的空间占比而有利于提高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抗干扰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辐射空间的平面波束角被提高,则所述辐射空间的趋于柱体形态的部分所对应的上述探测距离范围被增加,对应提高了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对不同探测距离范围需求的所述目标探测空间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包括多个对偶耦合极子,其中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绕所述目标探测方向指向的一目标方向轴被设置,其中以分别位于所述目标方向轴的两相对径向方向的两个所述对偶耦合极子为相对的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物理排布和馈电设计满足: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相位差,如此以形成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相应两相对径向方向被拉伸的所述辐射空间,对应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相应两相对径向方向提高了所述辐射空间的平面波束角。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在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于同相位点被馈电的馈电设计基础上,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物理排布满足: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相位差,如此以在简化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馈电电路设计的同时,基于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物理排布关系形成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相应两相对径向方向被拉伸的所述辐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包括两辐射源极,其中以两所述辐射源极在相应馈电设计中的极性区分为一第一辐射源极和一第二辐射源极,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源极具有一第一馈电端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一馈电端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所述第二辐射源极具有一第二馈电端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二馈电端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源极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分别以所述第一馈电端和所述第二馈电端为端在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并分别具有大于等于λ/16的线长,其中在同一所述对偶耦合极子中以所述第一馈电端为起点,和以所述第二馈电端为终点记向量其中|a|≤λ/32,即同一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所述第一馈电端和所述第二馈电端在小于等于λ/32的距离范围内相互靠近,其中λ为与馈电频率相对应的波长参数,且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两所述向量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夹角,如此以在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于同相位点被馈电的馈电设计基础上,使得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物理排布能够满足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电场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电场方向角度差,对应满足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相位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具有一电磁反射面,其中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在所述电磁反射面所对应的空间与所述电磁反射面相间隔,以藉由所述电磁反射面对电磁波的反射特性,形成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在所述目标探测方向的定向辐射特性,即所述目标探测方向为所述电磁反射面至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方向,则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能够形成定向的所述辐射空间而适用于定向空间的物体活动的探测,并有利于避免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产生自激而提高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抗干扰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以所述第一馈电端相互靠近的状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径向方向被排布而呈放射状,各所述第二辐射源极以所述第二馈电端相互靠近的状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径向方向被排布而呈放射状,如此以有利于对各所述第一馈电端汇集馈电和对各所述第二馈电端汇集馈电而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电设计,进而有利于简化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馈电电路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在各所述辐射源极以所述馈电端相互靠近的状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径向方向被排布而呈放射状的状态,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数量为奇数,且所述第一辐射源极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交替排布,如此以使得相对的任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两所述向量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夹角,从而形成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径向方向被拉伸的所述辐射空间,对应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各个径向方向提高了所述辐射空间的平面波束角。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在各所述辐射源极以所述馈电端相互靠近的状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径向方向被排布而呈放射状的状态,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的所述第一馈电端汇集为一端,或各所述第二辐射源极的所述第二馈电端汇集为一端,如此以能够于同一端对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汇集馈电,或对各所述第二辐射源极汇集馈电而实现同相位馈电的馈电设计,进而有利于简化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馈电电路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各所述辐射源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周向方向被排布,如此以利于基于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数量和相应的物理排布及馈电设计,调节所述辐射空间在垂直于所述目标方向轴的截面形状,对应调整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实际探测空间在相应目标探测面的投射面形状和范围,即在维持所述辐射空间在相应探测距离范围内具有趋于柱体的形态的同时调节该柱体形态的底面形状和范围,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对不同目标探测面形状和范围需求的所述目标探测空间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进一步包括对应所述第一辐射源极数量的第一馈电线和对应所述第二辐射源极数量的第二馈电线,其中所述第一馈电线的线长参数L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的线长参数L2分别满足:λ/8≤L1≤λ/2和λ/8≤L2≤λ/2,其中所述第一馈电线和所述第二馈电线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馈电端和所述第二馈电端,如此基于所述参数L1和所述参数L2的设置使得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能够满足相应的阻抗匹配而在被馈电时于所述第一辐射源极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之间产生足以向外辐射电磁波的电场耦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在各所述辐射源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周向方向被排布的状态,各所述第一馈电线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的一端相互靠近,各所述第二馈电线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的一端相互靠近,如此以有利于经相应所述第一馈电线对各所述第一馈电端汇集馈电和经相应所述第二馈电线对各所述第二馈电端汇集馈电而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电设计,进而有利于简化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馈电电路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在各所述辐射源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周向方向被排布的状态,各所述第一馈电线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的一端汇集为一端,或各所述第二馈电线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的一端汇集为一端,如此以能够于同一端经相应所述第一馈电线对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汇集馈电或经相应所述第二馈电线对各所述第二辐射源极汇集馈电而实现同相位馈电的馈电设计,进而有利于简化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馈电电路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在各所述辐射源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周向方向被排布的状态,各所述第一馈电线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的一端汇集为一端,各所述第二馈电线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的一端汇集于一锥管的窄端,如此以通过对各所述第一馈电线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的汇集端馈电,和对所述锥管馈电的方式实现同相位馈电的馈电设计,同时基于所述锥管在所述电磁反射面和所述对偶耦合极子之间的锥形结构设计,平衡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近场辐射,进而抑制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在所述目标探测方向的反向方向的电磁辐射的产生,即在维持所述辐射空间在相应探测距离范围内具有趋于柱体的形态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目标探测空间于所述实际探测空间的空间占比而有利于提高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抗干扰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在各所述辐射源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周向方向被排布的状态,所述第一辐射源极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交替排布,从而在以相同馈源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电电路设计对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馈电时,使得相对的任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两所述向量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夹角,从而形成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各个径向方向被拉伸的所述辐射空间,对应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各个径向方向提高了所述辐射空间的平面波束角。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在各所述辐射源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周向方向被排布的状态,和所述第一辐射源极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交替排布的状态,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的一端一体连接于相邻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所述第二辐射源极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的一端,如此以有利于平衡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电场耦合能量而有利于抑制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在所述目标探测方向的反向方向的电磁辐射的产生,同时提高了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在各所述辐射源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周向方向被排布的状态,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辅助对偶耦合极子,其中所述辅助对偶耦合极子包括两辅助辐射源极,其中以两所述辅助辐射源极在相应馈电设计中的极性区分为一第一辅助辐射源极和一第二辅助辐射源极,其中所述第一辅助辐射源极具有一第一辅助馈电端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一辅助馈电端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所述第二辅助辐射源极具有一第二辅助馈电端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二辅助馈电端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在同一所述辅助对偶耦合极子中以所述第一辅助馈电端为起点,和以所述第二辅助馈电端为终点记向量其中|b|≤λ/32,其中所述辅助对偶耦合极子的所述向量相交并垂直于所述目标方向轴,如此以在所述辐射空间在相应探测距离范围内具有趋于柱体的形态的状态下,藉由所述辅助对偶耦合极子提高该柱体形态的底面的平整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在各所述辐射源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周向方向被排布的状态,各所述第一馈电线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的一端汇集为一端,所述第一辐射源极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交替排布,且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的一端一体连接于相邻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所述第二辐射源极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的一端,如此以一体化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而提高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具有大于等于90度的平面波束角,对应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在4米的探测距离范围内具有趋于柱体的形态而对探测距离范围小于4米需求的所述目标探测空间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中由于实际应用中探测距离范围小于4米需求的所述目标探测空间居多,因此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对实际应用中的目标探测空间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依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包括:
至少三个对偶耦合极子,其中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包括两辐射源极,其中以两所述辐射源极在相应馈电设计中的极性区分为一第一辐射源极和一第二辐射源极,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源极具有一第一馈电端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一馈电端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所述第二辐射源极具有一第二馈电端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二馈电端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同一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分别以所述第一馈电端和所述第二馈电端为端在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并分别具有大于等于λ/16的线长,其中λ为与馈电频率相对应的波长参数,其中在同一所述对偶耦合极子中以所述第一馈电端为起点,和以所述第二馈电端为终点记向量其中|a|≤λ/32;和
一电磁反射面,其中所述电磁反射面形成于导电板材表面,其中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于所述电磁反射面所对应的空间与所述电磁反射面相间隔,其中以所述电磁反射面至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方向为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目标探测方向,其中各所述辐射源极绕所述目标探测方向指向的一目标方向轴被设置,其中以分别位于所述目标方向轴的两相对径向方向的两个所述对偶耦合极子为相对的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其中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之间在被馈电的状态具有大于90度的相位差。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进一步包括对应所述第一馈电端数量的第一馈电线和对应所述第二馈电端数量的第二馈电线,其中所述第一馈电线的线长参数L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的线长参数L2分别满足:λ/8≤L1≤λ/2和λ/8≤L2≤λ/2,其中所述第一馈电线和所述第二馈电线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馈电端和所述第二馈电端。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以所述第一馈电端靠近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状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径向方向被排布而呈放射状,各所述第二辐射源极以所述第二馈电端靠近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状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径向方向被排布而呈放射状。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数量为奇数,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源极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交替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的所述第一馈电端汇集为一端,或各所述第二辐射源极的所述第二馈电端汇集为一端。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各所述第一馈电线和所述第二馈电线相互平行。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分别以所述第一辐射源极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的一端靠近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状态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径向方向被排布,如此以对应形成相对的该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两所述向量之间具有大于90度夹角的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以所述第一辐射源极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的一端靠近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状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径向方向被排布而呈放射状,对应形成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所述向量绕所述目标方向轴以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径向方向为指向的状态,从而形成相对的任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两所述向量具有大于90度夹角的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各所述辐射源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周向方向被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在各所述辐射源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周向方向被排布的状态,所述第一辐射源极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交替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的一端一体连接于相邻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所述第二辐射源极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的一端。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所述辐射源极被弯折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各所述第一馈电线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的一端汇集为一端。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各所述第二馈电线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的一端汇集于一锥管的窄端。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辅助对偶耦合极子,其中所述辅助对偶耦合极子包括两辅助辐射源极,其中以两所述辅助辐射源极在相应馈电设计中的极性区分为一第一辅助辐射源极和一第二辅助辐射源极,其中所述第一辅助辐射源极具有一第一辅助馈电端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一辅助馈电端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所述第二辅助辐射源极具有一第二辅助馈电端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二辅助馈电端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同一所述辅助对偶耦合极子的所述第一辅助辐射源极和所述第二辅助辐射源极分别以所述第一辅助馈电端和所述第二辅助馈电端为端在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其中在同一所述辅助对偶耦合极子中以所述第一辅助馈电端为起点,和以所述第二辅助馈电端为终点记向量其中|b|≤λ/32,其中所述辅助对偶耦合极子的所述向量相交和垂直于所述目标方向轴。
在一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馈电线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辅助辐射源极的所述第一辅助馈电端汇集为一端,各所述第二馈电线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辅助辐射源极的所述第二馈电端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汇集于所述锥管的窄端。
在一实施例中,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所述第一馈电线和所述第二馈电线被弯折设置。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模块被应用于垂直探测的场景示意图。
图1B为现有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模块被应用于垂直探测的场景示意图。
图2A为现有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方向图。
图2B为现有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方向图。
图3A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方向图。
图4A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一变形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变形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方向图。
图5A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另一变形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变形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方向图。
图6A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方向图。
图7A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一变形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变形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方向图。
图8A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方向图。
图9A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B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方向图。
图10A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方向图。
图11A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B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方向图。
图12A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B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方向图。
图13A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B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方向图。
图14A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B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方向图。
图15A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5B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方向图。
图16A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6B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方向图。
图17A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7B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方向图。
图18A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8B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方向图。
图19A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9B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方向图。
图20A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0B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辐射方向图。
图21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其中一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被应用于垂直探测的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3A和图5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的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和辐射方向图分别被示意,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实施例中,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具有一目标探测方向(对应图中Z轴方向)并能够形成在所述目标探测方向的径向方向被拉伸的一辐射空间100,对应提高了所述辐射空间的平面波束角(对应图中θ标识),以使得所述辐射空间100在相应探测距离范围内具有趋于柱体的形态而在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被应用于人体活动的定向探测时,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对应于所述辐射空间100的实际探测空间能够与相应的目标探测空间相匹配,进而提高了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探测稳定性。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实施例中,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包括至少三个对偶耦合极子10和一电磁反射面20,其中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在所述电磁反射面20所对应的空间与所述电磁反射面20相间隔,其中所述电磁反射面20形成于导电板材表面,以藉由所述电磁反射面20对电磁波的反射特性,形成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在所述目标探测方向的定向辐射特性,即所述目标探测方向为所述电磁反射面20至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方向,则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能够形成定向的所述辐射空间100而适用于定向空间的物体活动的探测,并有利于避免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产生自激而提高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抗干扰性能。
进一步地,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包括两辐射源极11,其中各所述辐射源极11绕所述目标探测方向指向的一目标方向轴(对应图中Z轴)被设置,其中以两所述辐射源极11在相应馈电设计中的极性区分为一第一辐射源极111和一第二辐射源极112,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具有一第一馈电端1111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具有一第二馈电端1121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分别以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和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为端在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并分别具有大于等于λ/16的线长,其中在同一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中以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为起点,和以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为终点记向量其中|a|≤λ/32,即同一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和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在小于等于λ/32的距离范围内相互靠近,其中λ为与馈电频率相对应的波长参数,如此以在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满足相应的阻抗匹配的前提下,当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分别于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和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被馈电时,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之间能够产生足以向外辐射电磁波的电场耦合而形成所述辐射空间100。
优选地,同一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和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之间的距离在10%的误差范围内趋于λ/128,即0.9λ/128≤|a|≤1.1λ/128,如此以在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之间产生电场耦合时降低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之间相互耦合的损耗。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之间的相位差同时取决于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和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的相位点和所述向量的方向,其中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在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和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的相位点取决于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馈电设计,包括馈电电路设计和馈源设计,其中所述向量的方向对应于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物理排布,其中以分别位于所述目标方向轴的两相对径向方向的两个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为相对的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物理排布和馈电设计满足: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相位差,如此以使得相对的该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向外辐射的电磁波能够相互排斥而形成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相应两相对径向方向被拉伸的所述辐射空间100,对应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相应两相对径向方向提高了所述辐射空间100的平面波束角。
具体地,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3A和图3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和辐射方向图分别被示意,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以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靠近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状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径向方向被排布而呈放射状,各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以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靠近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状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径向方向被排布而呈放射状,如此以有利于对各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汇集馈电和对各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汇集馈电而能够以相同馈源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电电路设计对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馈电,进而有利于简化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馈电电路设计和馈源设计。
可以理解的是,当以相同馈源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电电路设计对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馈电时,相对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之间的相位差与相应两所述向量的夹角相对应。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当以相同馈源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电电路设计对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馈电时,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物理排布满足: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两所述向量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夹角。如此以在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于同相位点被馈电的馈电设计基础上,使得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物理排布能够满足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电场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电场方向角度差,对应满足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相位差而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相应两相对径向方向拉伸所述辐射空间100。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数量为奇数,具体在附图3A中以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数量为三个示意,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绕所述目标方向轴交替排布,从而在以相同馈源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电电路设计对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馈电时,使得相对的任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两所述向量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夹角,从而形成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各个径向方向被拉伸的所述辐射空间100,对应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各个径向方向提高了所述辐射空间100的平面波束角。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相同馈源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电电路设计对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馈电时,基于同一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和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在小于等于λ/32的距离范围内相互靠近的结构关系,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允许被划分于同一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相对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也允许被划分于同一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能够同时与相邻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以及相对的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产生电场耦合。因此,在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包括两辐射源极11的结构基础上,对相对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之间的相位差的判定,应当考虑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有划分方式,即在依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其中一种划分方式判定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两所述向量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夹角时,判定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两所述向量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夹角。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进一步包括对应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数量的第一馈电线31和对应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数量的第二馈电线32,其中所述第一馈电线31的线长参数L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32的线长参数L2分别满足:λ/8≤L1≤λ/2和λ/8≤L2≤λ/2,其中所述第一馈电线3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32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和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如此基于所述参数L1和所述参数L2的设置使得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能够满足相应的阻抗匹配而在被馈电时于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之间产生足以向外辐射电磁波的电场耦合。
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馈电线3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32相互平行,则所述第一馈电线3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32之间的距离对应于相应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与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之间的距离满足小于等于λ/32的范围,如此以在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分别经相应所述第一馈电线3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32被馈电时,所述第一馈电线3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32之间的耦合作用能够被降低而有利于降低所述第一馈电线3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32的损耗。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馈电线3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32分别一体延伸于相应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如此以有利于提高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稳定性和一致性,对应提高了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在各所述辐射源极11以所述馈电端靠近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状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径向方向被排布而呈放射状的状态,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的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汇集为一端,或各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的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汇集为一端,如此以能够于同一端对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汇集馈电,或于同一端对各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汇集馈电而实现同相位馈电的馈电设计,进而有利于简化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馈电电路设计。
相应地,在各所述辐射源极11以所述馈电端靠近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状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径向方向被排布而呈放射状的状态,当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的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汇集为一端,或各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的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汇集为一端时,相应所述第一馈电线31或所述第二馈电线32的数量对应为一根。
进一步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4A和图4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一变形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和辐射方向图分别被示意,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变形实施例中,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以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的一端靠近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状态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径向方向被排布,如此以对应形成相对的该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两所述向量之间具有大于90度夹角的状态,从而在以相同馈源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电电路设计对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馈电时,使得相对的该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相位差而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相应两相对径向方向拉伸所述辐射空间100。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变形实施例中,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数量为四个,其中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以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的一端靠近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状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径向方向被排布而呈放射状,对应形成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述向量绕所述目标方向轴以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径向方向为指向的状态,从而形成相对的各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两所述向量具有大于90度夹角的状态,即相对的任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两所述向量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夹角,进而形成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各个径向方向被拉伸的所述辐射空间100而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各个径向方向提高了所述辐射空间100的平面波束角。
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5A和图5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另一变形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和辐射方向图分别被示意,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变形实施例中,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以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的一端靠近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状态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径向方向被排布,如此以对应形成相对的该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两所述向量反向的状态,从而在以相同馈源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电电路设计对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馈电时,使得相对的该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相位差而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相应两相对径向方向拉伸所述辐射空间100。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变形实施例中,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数量为八个,其中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以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的一端相互靠近的状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径向方向被排布而呈放射状,对应形成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述向量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指向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状态,从而形成相对的各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两所述向量反向的状态,即相对的任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两所述向量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夹角,进而形成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各个径向方向被拉伸的所述辐射空间100而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各个径向方向提高了所述辐射空间100的平面波束角。
进一步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6A和图17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和辐射方向图分别被示意,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实施例中,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包括至少三个对偶耦合极子10和一电磁反射面20,其中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在所述电磁反射面20所对应的空间与所述电磁反射面20相间隔,其中以所述电磁反射面20至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方向为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目标探测方向,其中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绕所述目标探测方向指向的一目标方向轴(对应图6A和图6B中Z轴)被设置,其中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包括两辐射源极11,其中以两所述辐射源极11在相应馈电设计中的极性区分为一第一辐射源极111和一第二辐射源极112,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具有一第一馈电端1111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具有一第二馈电端1121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分别以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和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为端在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并分别具有大于等于λ/16的线长,其中在同一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中以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为起点,和以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为终点记向量其中|a|≤λ/32,即同一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和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在小于等于λ/32的距离范围内相互靠近,其中λ为与馈电频率相对应的波长参数,如此以在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满足相应的阻抗匹配的前提下,当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分别于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和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被馈电时,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之间能够产生足以向外辐射电磁波的电场耦合而形成所述辐射空间100。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之间的相位差同时取决于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和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的相位点和所述向量的方向,其中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在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和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的相位点取决于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馈电设计,包括馈电电路设计和馈源设计,其中所述向量的方向对应于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物理排布,其中以分别位于所述目标方向轴的两相对径向方向的两个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为相对的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物理排布和馈电设计满足: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相位差,如此以使得相对的该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向外辐射的电磁波能够相互排斥而形成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相应两相对径向方向被拉伸的所述辐射空间100,对应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相应两相对径向方向提高了所述辐射空间100的平面波束角。
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实施例中,各所述辐射源极11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周向方向被排布,如此以利于基于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数量和形状以及相应的物理排布和馈电设计,调节所述辐射空间100在垂直于所述目标方向轴的截面形状,对应调整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实际探测空间在相应目标探测面的投射面形状和范围,即在维持所述辐射空间100在相应探测距离范围内具有趋于柱体的形态的同时调节该柱体形态的底面形状和范围,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对不同目标探测面形状和范围需求的所述目标探测空间的适应性。
进一步地,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还包括对应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数量的第一馈电线31和对应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数量的第二馈电线32,其中所述第一馈电线31的线长参数L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32的线长参数L2分别满足:λ/8≤L1≤λ/2和λ/8≤L2≤λ/2,其中所述第一馈电线3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32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和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如此基于所述参数L1和所述参数L2的设置使得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能够满足相应的阻抗匹配而在被馈电时于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之间产生足以向外辐射电磁波的电场耦合。
同样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馈电线3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32分别一体延伸于相应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如此以有利于提高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稳定性和一致性,对应提高了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实施例中,分别自同一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和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一体延伸的所述第一馈电线3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32在靠近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和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的端部相互平行,即在分别自同一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和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一体延伸的所述第一馈电线3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32中,所述第一馈电线31的靠近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的端部平行于所述第二馈电线32的靠近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的端部,如此以在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经所述第一馈电线3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32被馈电时,所述第一馈电线3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32之间的耦合作用能够被降低而有利于降低所述第一馈电线3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32的损耗,即所述第一馈电线3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32的回波损耗S11被降低,进而有利于提高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增益。
具体地,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6A和图6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和辐射方向图分别被示意,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馈电线31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的一端汇集为一端,各所述第二馈电线32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的一端汇集于一锥管40的窄端。如此以能够通过对各所述第一馈电线31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的汇集端馈电,和对所述锥管40馈电的方式实现以相同馈源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源设计和馈电电路设计对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馈电。进而有利于简化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馈电设计,同时基于所述锥管40在所述电磁反射面20和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之间的锥形结构设计,平衡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近场辐射,进而抑制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在所述目标探测方向的反向方向的电磁辐射的产生,即在维持所述辐射空间100在相应探测距离范围内具有趋于柱体的形态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目标探测空间于所述实际探测空间的空间占比而有利于提高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抗干扰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当以相同馈源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电电路设计对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馈电时,相对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之间的相位差与相应两所述向量的夹角相对应。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当以相同馈源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电电路设计对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馈电时,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物理排布满足: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两所述向量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夹角。如此以在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于同相位点被馈电的馈电设计基础上,使得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物理排布能够满足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相位差而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相应两相对径向方向拉伸所述辐射空间100。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在各所述辐射源极11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周向方向被排布的状态,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绕所述目标方向轴交替排布,从而在以相同馈源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电电路设计对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馈电时,使得相对的任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两所述向量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夹角,从而形成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各个径向方向被拉伸的所述辐射空间100,对应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各个径向方向提高了所述辐射空间100的平面波束角。
示例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数量为三个,对应所述辐射源极11的数量为六个,其中在六个所述辐射源极11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周向方向被排布的状态,和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与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绕所述目标方向轴交替排布的状态,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物理排布进一步满足各所述向量两两之间呈120度的夹角,即相对的任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两所述向量之间具有120度的夹角,如图6A中位于所述目标方向轴的与Y轴方向和Y轴的反向方向相对应的两相对径向方向的两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两所述向量之间即呈120度的夹角。
进一步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7A和图7B所示,对应于图6A的上述实施例的一变形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和辐射方向图分别被示意,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变形实施例中,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述辐射源极11被进一步弯折设置,如此以在维持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具有大于等于λ/16的线长的线长基础上有利于减小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尺寸和调节所述辐射空间100的形状而提高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适应性。
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变形实施例中,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辅助对偶耦合极子50,其中所述辅助对偶耦合极子50包括两辅助辐射源极51,其中以两所述辅助辐射源极51在相应馈电设计中的极性区分为一第一辅助辐射源极511和一第二辅助辐射源极512,其中所述第一辅助辐射源极511具有一第一辅助馈电端5111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一辅助馈电端5111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所述第二辅助辐射源极512具有一第二辅助馈电端5121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二辅助馈电端5121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同一所述辅助对偶耦合极子50的所述第一辅助辐射源极511和所述第二辅助辐射源极512分别以所述第一辅助馈电端5111和所述第二辅助馈电端5121为端在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其中在同一所述辅助对偶耦合极子50中以所述第一辅助馈电端5111为起点,和以所述第二辅助馈电端5121为终点记向量其中|b|≤λ/32,其中所述辅助对偶耦合极子50的所述向量相交和垂直于所述目标方向轴,如此以在所述辐射空间100于相应探测距离范围内具有趋于柱体的形态的状态下,藉由所述辅助对偶耦合极子50的设置提高该柱体形态的底面的平整度,具体对应图7B所示意的所述辐射空间100与图6B所示意的所述辐射空间100的比较,其中图7B所示意的所述辐射空间100在Z轴方向的反向方向的凹陷度被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电磁反射面20被设置为圆形,区别于图6A所示意的方形的所述电磁反射面20,其中所述电磁反射面20优选地在任一所述向量的方向具有大于等于λ/4的尺寸,在此基础上所述电磁反射面20的具体形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8A和图8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和辐射方向图分别被示意,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馈电线31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的一端绕所述目标方向轴相互靠近,各所述第二馈电线32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的一端绕所述目标方向轴相互靠近,如此以利于通过对各所述第一馈电线31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的一端汇集馈电,和对所述第二馈电线32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的一端汇集馈电的方式,实现以相同馈源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源设计和馈电电路设计对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馈电,从而有利于简化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馈电设计。
可以理解的是,当以相同馈源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电电路设计对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馈电时,相对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之间的相位差与相应两所述向量的夹角相对应。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当以相同馈源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电电路设计对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馈电时,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物理排布满足: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两所述向量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夹角。如此以在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于同相位点被馈电的馈电设计基础上,使得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物理排布能够满足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相位差而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相应两相对径向方向拉伸所述辐射空间100。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在各所述辐射源极11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周向方向被排布的状态,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绕所述目标方向轴交替排布,从而在以相同馈源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电电路设计对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馈电时,使得相对的任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两所述向量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夹角,从而形成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各个径向方向被拉伸的所述辐射空间100,对应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各个径向方向提高了所述辐射空间100的平面波束角。
示例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数量为四个,对应所述辐射源极11的数量为八个,其中在八个所述辐射源极11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周向方向被排布的状态,和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与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绕所述目标方向轴交替排布的状态,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物理排布进一步满足相对的任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两所述向量之间具有180度的夹角,如图8A中位于所述目标方向轴的与Y轴方向和Y轴的反向方向相对应的两相对径向方向的两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两所述向量之间即呈180度的夹角。
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9A和图9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和辐射方向图分别被示意,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馈电线31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的一端汇集为一端,各所述第二馈电线32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的一端绕所述目标方向轴相互靠近,如此以利于通过对各所述第一馈电线31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的一端汇集馈电,和对所述第二馈电线32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的一端汇集馈电的方式,实现以相同馈源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源设计和馈电电路设计对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馈电,从而有利于简化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馈电设计。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在各所述辐射源极11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周向方向被排布的状态,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绕所述目标方向轴交替排布,从而在以相同馈源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电电路设计对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馈电时,使得相对的任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两所述向量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夹角,从而形成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各个径向方向被拉伸的所述辐射空间100,对应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各个径向方向提高了所述辐射空间100的平面波束角。
进一步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10A和图10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和辐射方向图分别被示意,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馈电线31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的一端汇集为一端,各所述第二馈电线32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的一端绕所述目标方向轴相互靠近,如此以利于以相同馈源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源设计和馈电电路设计对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馈电,从而有利于简化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馈电设计。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在各所述辐射源极11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周向方向被排布的状态,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绕所述目标方向轴交替排布,且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的一端一体连接于相邻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的一端,如此以有利于平衡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电场耦合能量而有利于抑制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在所述目标探测方向的反向方向的电磁辐射的产生,同时提高了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馈电线31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的一端绕所述目标方向轴相互靠近,各所述第二馈电线32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的一端汇集为一端,同样有利于以相同馈源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源设计和馈电电路设计对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馈电而简化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馈电设计。
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11A和图11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和辐射方向图分别被示意,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馈电线31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的一端绕所述目标方向轴相互靠近,各所述第二馈电线32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的一端绕所述目标方向轴相互靠近,其中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述第一馈电线3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32被弯折设置,如此以基于弯折所述第一馈电线3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32方式,在减小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尺寸和调节所述辐射空间100的形状而提高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适应性的同时,维持所述第一馈电线31的线长参数L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32的线长参数L2而使得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能够满足相应的阻抗匹配。
同样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在各所述辐射源极11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周向方向被排布的状态,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绕所述目标方向轴交替排布,从而在以相同馈源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电电路设计对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馈电时,使得相对的任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两所述向量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夹角。
进一步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12A和图12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和辐射方向图分别被示意,在对应于图11A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的一端一体连接于相邻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的一端,如此以有利于平衡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电场耦合能量而有利于抑制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在所述目标探测方向的反向方向的电磁辐射的产生,同时提高了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稳定性。
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13A和图14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两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和辐射方向图分别被示意,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两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馈电线31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的一端绕所述目标方向轴相互靠近,各所述第二馈电线32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的一端绕所述目标方向轴相互靠近,且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绕所述目标方向轴交替排布,从而在以相同馈源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电电路设计对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馈电时,使得相对的任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两所述向量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夹角。
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两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述辐射源极11被弯折设置以对应调节所述辐射空间100的形状而提高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适应性。
进一步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15A和图15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和辐射方向图分别被示意,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的一端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的一端,如此以形成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与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的电性相连的状态,从而降低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阻抗而有利于以提高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品质因数的方式提高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抗干扰性能。
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16A和图16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和辐射方向图分别被示意,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数量为五个,其中在各所述辐射源极11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周向方向被排布的状态,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绕所述目标方向轴交替排布,从而在以相同馈源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电电路设计对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馈电时,使得相对的任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两所述向量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夹角。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馈电线31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的一端汇集为一端,各所述第二馈电线32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的一端绕所述目标方向轴相互靠近,如此以有利于经相应所述第一馈电线31对各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汇集馈电和经相应所述第二馈电线32对各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汇集馈电而以相同馈源采用同相位馈电的馈电电路设计对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馈电,进而有利于简化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馈电电路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以上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描述可知:在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物理排布和馈电设计满足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相位差的基础上,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数量和形状设置以及相应的物理排布和馈电设计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能够相互结合和组合。
示例地,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17A至图20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特征组合的四个实施例的四个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和辐射方向图分别被示意,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这四个实施例中,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包括正交的两个辅助对偶耦合极子50,其中各所述辅助对偶耦合极子50包括两辅助辐射源极51,其中以两所述辅助辐射源极51在相应馈电设计中的极性区分为一第一辅助辐射源极511和一第二辅助辐射源极512,其中所述第一辅助辐射源极511具有一第一辅助馈电端5111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一辅助馈电端5111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所述第二辅助辐射源极512具有一第二辅助馈电端5121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二辅助馈电端5121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在同一所述辅助对偶耦合极子50中以所述第一辅助馈电端5111为起点,和以所述第二辅助馈电端5121为终点记向量其中|b|≤λ/32,其中两所述辅助对偶耦合极子50的两所述向量以相互垂直的状态分别与所述目标方向轴垂直相交,如此以形成两所述辅助对偶耦合极子50正交的关系,和在所述辐射空间100在相应探测距离范围内具有趋于柱体的形态的状态下,藉由所述辅助对偶耦合极子50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电磁辐射提高该柱体形态的底面的平整度,具体对应于图17B、图18B、图19B以及图20B所示意的所述辐射空间100分别与图9B、图10B、图11B以及图12B所示意的所述辐射空间100的对比,其中图17B、图18B、图19B以及图20B所示意的所述辐射空间100在Z轴方向的反向方向的凹陷度被降低。
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一馈电线31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辅助辐射源极511的所述第一辅助馈电端5111汇集为一端,各所述第二馈电线32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辅助辐射源极512的所述第二馈电端5121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汇集于一锥管40的窄端,其中在各所述辐射源极11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周向方向被排布的状态,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绕所述目标方向轴交替排布。
特别地,相较于图17A和图19A所对应的实施例,在图18A和图20A所对应的实施例中,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1111的一端一体连接于相邻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1121的一端,如此以一体化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和所述辅助对偶耦合极子50以及各所述第一馈电线31和各所述第二馈电线32而提高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相较于图17A和图18A所对应的实施例,在图19A和图20A所对应的实施例中,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所述第一馈电线3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32进一步被弯折设置,如此以在一体化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和所述辅助对偶耦合极子50以及各所述第一馈电线31和各所述第二馈电线32的结构基础上,通过弯折所述第一馈电线3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32方式,维持所述第一馈电线31的线长参数L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32的线长参数L2而使得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能够满足相应的阻抗匹配。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中,以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两所述辐射源极11在相应馈电设计中的极性区分为一第一辐射源极111和一第二辐射源极112,其中对所述辐射源极11的极性区别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中,所述第一辐射源极111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112的描述并不构成对具体极性的限制。
进一步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21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其中一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被应用于垂直探测的场景被示意,其中在以人体为目标探测对象的垂直探测应用中,目标探测空间200对应目标人体在相应目标探测面的活动空间,则合理的目标探测空间200可选在所述辐射空间100的垂直投射面范围内,目标人体的活动空间。其中在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物理排布和馈电设计满足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相位差的基础上,所述辐射空间100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相应两相对径向方向能够被拉伸,对应提高了所述辐射空间100在所述目标方向轴的相应两相对径向方向的平面波束角而使得所述辐射空间100在相应探测距离范围内具有趋于柱体的形态,其中所述辐射空间100在相应探测距离范围内具有趋于柱体的形态而在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被应用于人体活动的定向探测时,允许通过调整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安装位置的方式形成相应所述目标探测空间200与上述探测距离范围相对应的状态,对应提高了所述实际探测空间对所述目标探测空间200的覆盖率而有利于提高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探测精准度,同时还提高了所述目标探测空间200于所述实际探测空间的空间占比而有利于提高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抗干扰性能。
进一步地,基于以上实施例的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相应的辐射方向图对比可知:所述辐射空间的平面波束角被提高,则所述辐射空间的趋于柱体形态的部分所对应的上述探测距离范围被增加,对应提高了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对不同探测距离范围需求的所述目标探测空间200的适应性。
具体地,在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的物理排布和馈电设计满足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10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相位差的基础上,其中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具有大于等于90度的平面波束角,对应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在4米的探测距离范围内具有趋于柱体的形态而对探测距离范围小于4米需求的所述目标探测空间200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中由于实际应用中探测距离范围小于4米需求的所述目标探测空间200居多,因此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对实际应用中的目标探测空间200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无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三个对偶耦合极子,其中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包括两辐射源极,其中以两所述辐射源极在相应馈电设计中的极性区分为一第一辐射源极和一第二辐射源极,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源极具有一第一馈电端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一馈电端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所述第二辐射源极具有一第二馈电端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二馈电端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同一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所述第一辐射源极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分别以所述第一馈电端和所述第二馈电端为端在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并分别具有大于等于λ/16的线长,其中λ为与馈电频率相对应的波长参数,其中在同一所述对偶耦合极子中以所述第一馈电端为起点,和以所述第二馈电端为终点记向量其中|a|≤λ/32;和
一电磁反射面,其中所述电磁反射面形成于导电板材表面,其中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于所述电磁反射面所对应的空间与所述电磁反射面相间隔,其中以所述电磁反射面至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方向为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目标探测方向,其中各所述辐射源极绕所述目标探测方向指向的一目标方向轴的周向被排布,其中以分别位于所述目标方向轴的两相对径向方向的两个所述对偶耦合极子为相对的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其中相对的至少一对所述对偶耦合极子之间在被馈电的状态具有大于90度的相位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在各所述辐射源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沿所述目标方向轴的周向方向被排布的状态,所述第一辐射源极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极绕所述目标方向轴交替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各所述对偶耦合极子的所述辐射源极被弯折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进一步包括对应所述第一馈电端数量的第一馈电线和对应所述第二馈电端数量的第二馈电线,其中所述第一馈电线的线长参数L1和所述第二馈电线的线长参数L2分别满足:λ/8≤L1≤λ/2和λ/8≤L2≤λ/2,其中所述第一馈电线和所述第二馈电线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馈电端和所述第二馈电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各所述第一馈电线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的一端汇集为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各所述第二馈电线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的一端汇集于一锥管的窄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辅助对偶耦合极子,其中所述辅助对偶耦合极子包括两辅助辐射源极,其中以两所述辅助辐射源极在相应馈电设计中的极性区分为一第一辅助辐射源极和一第二辅助辐射源极,其中所述第一辅助辐射源极具有一第一辅助馈电端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一辅助馈电端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所述第二辅助辐射源极具有一第二辅助馈电端并被设置为以所述第二辅助馈电端为端延伸的导体,其中同一所述辅助对偶耦合极子的所述第一辅助辐射源极和所述第二辅助辐射源极分别以所述第一辅助馈电端和所述第二辅助馈电端为端在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其中在同一所述辅助对偶耦合极子中以所述第一辅助馈电端为起点,和以所述第二辅助馈电端为终点记向量其中|b|≤λ/32,其中所述辅助对偶耦合极子的所述向量相交和垂直于所述目标方向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各所述第一馈电线的远离所述第一馈电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辅助辐射源极的所述第一辅助馈电端汇集为一端,各所述第二馈电线的远离所述第二馈电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辅助辐射源极的所述第二馈电端绕所述目标方向轴汇集于所述锥管的窄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87998.8U CN212182539U (zh) | 2020-06-23 | 2020-06-23 | 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87998.8U CN212182539U (zh) | 2020-06-23 | 2020-06-23 | 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82539U true CN212182539U (zh) | 2020-12-18 |
Family
ID=73761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187998.8U Active CN212182539U (zh) | 2020-06-23 | 2020-06-23 | 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82539U (zh) |
-
2020
- 2020-06-23 CN CN202021187998.8U patent/CN21218253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69776B (zh) | 阵列天线装置 | |
JP3188489U (ja) | 高性能ブロードバンド、二重周波数全方向アンテナ | |
CN103390795B (zh) | 一种方向图具有多种可重构特性的天线 | |
CN212182543U (zh) | 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 | |
CN212182542U (zh) | 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 | |
CN106848564B (zh) | 一种柔性双面对称单极子1×2天线阵列 | |
CN109244662A (zh) | 一种运用于5g系统的天线辐射单元 | |
CN103855462A (zh) | 一种天线和天线阵列系统 | |
CN221842002U (zh) | 侧向定向波束赋形的柱状天线 | |
CN109037953A (zh) | 一种双极化宽带辐射单元及天线 | |
CN212182539U (zh) | 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 | |
CN212182540U (zh) | 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 | |
CN212257679U (zh) | 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 | |
CN212182541U (zh) | 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 | |
CN109103607A (zh) | 基于方向图可重构的一维宽角度扫描相控阵天线 | |
CN204741080U (zh) | 天线装置 | |
CN212257680U (zh) | 窄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 | |
CN211698235U (zh) | 5.8g高增益微波多普勒探测模块 | |
CN2473766Y (zh) | 全向天线 | |
CN111668595A (zh) | 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 | |
CN208753538U (zh) | 高频率宽频带阵列天线 | |
CN211453981U (zh) | 高增益微波多普勒探测模块 | |
CN207183534U (zh) | 双频螺旋天线 | |
CN211670321U (zh) | 具有狭长探测面的微波探测模块 | |
CN108417970A (zh) | 多频内置天线及无线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