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79034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79034U CN212179034U CN202020178002.0U CN202020178002U CN212179034U CN 212179034 U CN212179034 U CN 212179034U CN 202020178002 U CN202020178002 U CN 202020178002U CN 212179034 U CN212179034 U CN 2121790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outlet
- panel
- indoor unit
- auxilia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WSFSSNUMVMOOMR-UHFFFAOYSA-N Formaldehyde Chemical compound O=C WSFSSNUMVMOOM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19 fine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模块,用于制冷制热;和功能模块,用于实现新风或/和净化或/和加湿功能;所述功能模块包括:蜗壳,其上设有吸风口,以及位于所述吸风口上方的排风口,所述吸风口和所述排风口之间连通形成出风流道;面板,罩设于所述蜗壳的外侧,所述面板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面板的上端且与所述排风口对应设置;以及排风格栅,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与所述面板相连接,所述排风格栅与水平方向的角度设置为10~45°,所述排风格栅沿出风方向上的长度设置为5~30mm。本实用新型具有气动噪音更小,功率损耗更小,出风效率更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室内机已普及进入千家万户,用户对空调室内机的使用体验越来越关注,如何减少气动噪音,减少功率损耗,提高用户体验是当今室内空调器的发展重点。
有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气动噪音更小,功率损耗更小,出风效率更高的空调室内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模块,用于制冷制热;和功能模块,用于实现新风或/和净化或/和加湿功能;所述功能模块包括:蜗壳,其上设有吸风口,以及位于所述吸风口上方的排风口,所述吸风口和所述排风口之间连通形成出风流道;风扇,将气流由所述吸风口引入至所述蜗壳内,并驱动气流经所述排风口由所述蜗壳内排出;面板,罩设于所述蜗壳的外侧,所述面板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面板的上端且与所述排风口对应设置;以及排风格栅,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与所述面板相连接,所述排风格栅与水平方向的角度设置为10~45°,所述排风格栅沿出风方向上的长度设置为5~30mm。
作为优选,所述排风格栅与所述面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辅面板,连接于所述面板的上侧,所述辅面板由下向上逐渐向所述机体内部倾斜设置,所述辅面板上设有辅出风口,与所述排风口相连通,所述辅出风口由多个间隔排布于所述辅面板上的开口形成,多个所述开口从上到下倾斜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排风口的侧壁与所述辅面板相抵。
作为优选,所述辅面板上具有由所述辅出风口围成的出风区域,以及除所述出风区域以外的连接区域,所述连接区域上设有多个装饰孔,所述装饰孔和所述辅出风口在所述辅面板上为阵列排布。
作为优选,所述辅面板和所述面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辅面板和所述面板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辅出风口的所述开口延伸方向与所述辅面板的切平面倾斜相交。
作为优选,所述排风口设置于所述蜗壳左右两侧,使得出风方向为向左右两侧出风。
作为优选,所述面板上还设有净化进风口,与所述吸风口相对应设置;和/或新风进风口,设于所述面板的后侧并与所述吸风口连通;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净化滤网,设于所述净化进风口和所述吸风口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空调室内机的面板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连接有排风格栅,排风格栅角度一定时,排风格栅越长,同风量下噪音越高,同风量下所耗功率越高,排风格栅太短则导风作用较弱,本空调室内机的排风格栅沿出风方向上的长度设置为5~30mm,可有效降低噪音,提高出风效率;排风格栅长度一定时,角度越大,同风量下噪音越大,同风量下所耗功率越高,风阻越大,本空调室内机的排风格栅与水平方向的角度设置为10~45°,可有效降低气动噪音和功率损耗,提高出风效率。
2、所述排风格栅与所述面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有利于单独对排风格栅进行拆卸,单独清洗,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图5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四;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辅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五;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吸风格栅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电机侧格栅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六;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排风格栅长度测试数据一;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排风格栅长度测试数据二;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排风格栅角度测试数据一;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排风格栅角度测试数据二;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排风格栅结构示意图一;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排风格栅结构示意图二。
以上各图中:1、功能模块;2、蜗壳;21、排风口;22、第一出风流道;23、第二出风流道;231、第一分流段;232、第一导流段; 24、第三出风流道;241、第二分流段;242、第二导流段;25、圆角段;26、竖向板;27、蜗舌;3、风扇;4、驱动电机;5、面板;51、净化进风口;52、新风进风口;53、出风口;6、辅面板;61、辅出风口;7、排风格栅;8、净化滤网;9、新风风板;10、电机侧格栅; 11、净化风板;12、固定部;13、水箱;14、湿水盒;15、湿膜;16、吸风格栅;161、同心圆环;162、辐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使用时面向人体的一侧为前侧,参见图1-图12,其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模块,用于制冷制热;和功能模块1,用于实现新风功能、净化功能和加湿功能;功能模块1位于所述空调室内机下侧,功能模块1包括:蜗壳2、风扇3、驱动电机4、面板5、辅面板6、吸风格栅16、电机侧格栅10、排风格栅7和净化滤网8。
参见图2-图6,蜗壳2上设有吸风口,吸风口包括相对的第一吸风口和第二吸风口,吸风口上方设有排风口21,吸风口和排风口21 之间连通形成出风流道,出风流道为“Y”形,通过将出风流道设置为“Y”形的结构,使得出风流道的排风口21将出风的气流分为斜上两股气流,两股气流的分开能避免气流在较大的空间产生环形涡流,进而避免了环形涡流造成的流动损失、风量减小和异常噪音等问题,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并且排风口21设置于蜗壳2左右两侧,使得出风方向为向左右两侧出风,两侧排风口21出风能提高室内空气的流动传播速度,进而加速室内空气的换气进程。
出风流道包括第一出风流道22、第二出风流道23和第三出风流道24,第二出风流道23和第三出风流道24均位于第一出风流道22 上端,第三出风流道24和第二出风流道23关于第一出风流道22对称,第三出风流道24的底端内壁和第二出风流道23的底端内壁均设为水平面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出风流道23和第三出风流道24的上端内壁形成“V”形,起到分流作用,有利于减小局部涡流,使得出风更加顺畅,吸风口位于第一出风流道22的左右两侧,空气被从吸风口处吸入,经过第一出风流道22后一部分进入第二出风流道23,一部分进入第三出风流道24中。
第三出风流道24和第二出风流道23均靠近所述空调室内机后侧设置,从而便于将排风口21设置于蜗壳2左右两侧,使得出风方向为向左右两侧出风。两侧排风口21出风能提高室内空气的流动传播速度,进而加速室内空气的换气进程。
第三出风流道24的顶端内壁包括第一分流段231和第一导流段232;第二出风流道23的顶端内壁包括第二分流段241和第二导流段 242;其中,第一分流段231,对出风起到分流作用;第二分流段241,与第一分流段231连接并在竖直方向上对称,第二分流段241与第一分流段231间的夹角为65°。使得在对出风起到分流作用的同时,更有利于减少局部涡流,使出风更加顺畅,有效减小了气动噪音的产生,
第一导流段232,与第一分流段231远离第二分流段241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导流段242,与第二分流段241远离第一分流段231的一端相连接,并与第一导流段232在竖直方向上对称,第一分流段 231和第一导流段232间设有弧线过渡连接,第二分流段241和第二导流段242间设有弧线过渡连接,使得分流和导风间的过渡更加平滑,有利于减少气动噪音的产生,第二导流段242与第一导流段232 间的夹角为136°,可对出风起到导流的作用,改变了出风方向,使其更有利于适合室内空气循环,减少局部回风短路现象。
第一分流段231和第二分流段241之间设有圆角段25起到过渡连接,圆角段25的半径为3.5mm,圆角段25设置为从靠近蜗壳2后侧的一端向其另一端逐渐升高的圆弧,流速较高的空气冲击圆弧形的圆角段25,使得气体冲击后产生的的噪音频率不同,降低了气动噪音频率的叠加效应,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气动噪音,圆角段25两端的高度差为15mm,有利于提高出风效率和降低气动噪音,高度差过小降噪效应有限,过大后会减少出风面积,造成风阻增大。
参见图5-图12,蜗壳2前侧设有水箱13,由于结构限制,将蜗壳2远离面板5的一侧的边缘设置为竖向板26,竖向板26从蜗壳2 边缘向蜗壳2内部位移5~15mm,本实施例选用10mm;风扇3直径为 D,风扇3的边缘距离蜗壳2的蜗舌27最近的距离为t,风扇3的边缘距离竖向板26最近的距离为L,满足t=0.04~0.07D,L≥1.8t,通过上述参数的约束,有利于减少蜗壳2内的局部涡流,减小局部噪音,提高风道畅通。
风扇3,位于蜗壳2内,用于从第一吸风口和第二吸风口处吸入空气并经蜗壳2从排风口21排出。
驱动电机4,转动连接于风扇3轴向的一端,以驱动风扇3转动,驱动电机4靠近第二吸风口设置。
参见图2-图12,面板5,位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后方,且罩设于蜗壳2的外侧,面板5上设有净化进风口51、新风进风口52和出风口53。净化进风口51分别与第一吸风口和第二吸风口相对应设置;新风进风口52,设于面板5的后侧并与第一吸风口和第二吸风口均相连通;出风口53,设置于净化进风口51上侧,位于面板5的上端且靠近面板5后侧,与排风口21对应设置,有利于避免出风正面吹人,影响用户体验,出风口53排出的高速气流首先冲击距离所述空调室内机最近的壁面,出风口53设置为斜上方出风使得高速气流有利于沿着壁面流动,使得出风更加柔和舒适。
参见图7-图18,出风口53处还连接有排风格栅7,排风格栅7 与出风口53通过卡扣连接,排风格栅7角度一定时,排风格栅7越长,同风量下噪音越高,同风量下所耗功率越高,排风格栅7太短则导风作用较弱,排风格栅7沿出风方向上的长度M设置为5~30mm,可有效降低噪音,提高出风效率;排风格栅7长度一定时,角度越大,同风量下噪音越大,同风量下所耗功率越高,风阻越大,排风格栅7 与水平方向的角度A设置为10~45°,可有效降低气动噪音和功率损耗,提高出风效率。本实施例选用排风格栅7长15mm,排风格栅7 与水平方向的角度设置为20°,使得出风口53的出风范围与水平面的夹角在5~30°之间,从而可有效降低噪音和功率损耗,提高出风效率,更有利于室内空气循环。
排风格栅7与面板5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有利于单独对排风格栅 7进行拆卸,单独清洗,还设置有不同角度的可拆卸排风格栅7提供用户进行选择,方便用户根据实际空间需求自行选择,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参见图3-图12,辅面板6,连接于面板5的上侧,辅面板6由下向上逐渐向所述空调室内机内部倾斜设置,辅面板6上设有辅出风口61,与排风口21相连通,有利于扩大出风角度,当出风口53有遮挡或出风口53的排风格栅7关闭时,辅出风口61仍然可以正常出风,保证功能模块1正常工作,适用性更广,辅出风口61由多个间隔排布于辅面板6上的开口形成,多个开口从上到下倾斜设置,有利于改变出风方向,使得出风为周向旋转出风,出风更加柔和。
出风口53与排风口21形成的实际出风面积为S1,即出风口53 与排风口21安装重合后的实际出风面积,辅出风口61与排风口21 形成的实际出风面积为S2,即辅出风口61与排风口21安装重合后的实际出风面积,满足S1:S2=5:1,合理配置出风口53和辅出风口 61的出风量,使得出风口53的实际出风面积较大,起到主要导风作用,有利于快速出风,快速净化室内颗粒物与甲醛,辅出风口61的设置较现有的空调室内机提高了出风面积,扩大了出风角度,进而提供了出风效率。
辅出风口61的开口延伸方向与辅面板6的切平面倾斜相交,使得辅出风口61的出风呈角度倾斜出风,辅出风口61的出风范围与水平面的夹角在50~70°的范围内,更加扩大了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角度。
本实施例中,辅面板6和面板5相固定连接,为功能模块1的两个单独的部件。
排风口21的侧壁与辅面板6相抵,辅面板6上具有由辅出风口 61围成的出风区域,以及除出风区域以外的连接区域,连接区域上设有多个装饰孔,装饰孔和辅出风口61在辅面板6上为阵列排布,使所述空调室内机更加美观,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参见图7-图9,净化滤网8,分别设于第一吸风口和与其对应的净化进风口51之间以及第二吸风口和与其对应的净化进风口51之间,用于吸附进风空气中的细小微粒,起到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且净化进风口51和新风进风口52共用出风流道和净化滤网8,有利于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在有限地空间内实现兼具新风与净化功能,本实施例中,净化滤网8采用具有风阻大,容尘量大,过滤精度高的优点的HEPA滤网。
新风进风口52设有与新风进风口52相配合的新风风板9,新风风板9转动连接于新风进风口52,新风风板9还连接有新风电机,新风电机驱动新风风板9旋转打开或闭合;净化进风口51设有与净化进风口51相配合的净化风板11,净化风板11转动连接于净化进风口51,净化风板11还连接有净化电机,净化电机驱动净化风板11 旋转打开或闭合,有利于在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中实现新风进风口 52单独开启、净化进风口51单独开启和新风进风口52与净化进风口51同时开启的三种功能模式。
参见图2-图12,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水箱13,设置于空调室内机前侧,用于储存水量;湿水盒14,连接于水箱13下端,并围设于吸风口两侧;以及湿膜15,设置于吸风口两侧,且湿膜15 下端位于湿水盒14内。出风口53靠近面板5后侧设置有利于为空调室内机前侧的水箱13和加湿水盒14留出空间。面板5摘除后可以取出水箱13和湿水盒14,以及取出位于湿水盒14中的湿膜15进行更换,同时也可以取出净化滤网8进行更换。
继续参见图2-12,本实施例在第一吸风口处连接有吸风格栅16,吸风格栅16的边缘均间隔排布有螺钉孔,吸风格栅16与第一吸风口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吸风格栅16包括多个同心圆环161,同心圆环 161的宽度为1~5mm,本实施例选用2.5mm,相邻两个同心圆环161 的间距d1为4~10mm,本实施例选用7.8mm,有利于在保证进风面积的同时,极大的减少进风阻力,提高出风效率,同时有效防止手指触及内部旋转的风扇3而造成的机械伤害。
本实施例的吸风格栅16上还包括均布的多根辐条162,多根吸风格栅16上的辐条162沿吸风格栅16的直径方向呈辐射状分布,相邻两根辐条162间的夹角为60°,有利于使吸风格栅16在保证进风面积的同时,加强吸风格栅16的强度,提高其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在第二吸风口处连接有电机侧格栅10,电机侧格栅10 的边缘均间隔排布有螺钉孔,电机侧格栅10与第二吸风口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电机侧格栅10上设有多个同心圆环161,相邻两同心圆环161的间距d2比d1长0.5~4mm,本实施例中d2为8.5mm。有利于平衡因驱动电机4占位较大造成的第二吸风口处进风量较小,从而增大了吸风量,提高了出风效率,同时避免了空调室内机内部部件因第二吸风口和第一吸风口处进风量不平衡造成的偏移。
电机侧格栅10上设有呈圆周阵列的固定部12,其阵列角度为 120°以形成与驱动电机4相配合的电机支架,电机支架用于固定驱动电机4。
电机侧格栅10包括多根辐条162,多根电机侧格栅10上的辐条 162沿电机侧格栅10的直径方向呈辐射状分布,并与固定部12在电机侧格栅10的直径方向上对应设置,相邻两根电机侧格栅10上的辐条162间的夹角为120°,以保证电机侧格栅10吸风面积的同时,加强电机侧格栅10的强度,提高其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空调室内机在仅开启净化功能后,净化进风口51打开,驱动电机4驱动风扇3转动,将室内空气从净化进风口51吸至出风流道中,具体为,室内空气被从净化进风口51吸入,经净化滤网8 过滤掉室内空气中的细小的微粒,而后被净化滤网8净化过的室内空气穿过加湿模块,夹带着加湿模块中的湿气进入出风流道中,最后分别经出风口53和辅出风口61排出,实现加湿和净化功能。
在仅开启新风功能后,新风进风口52打开,驱动电机4驱动风扇3转动,将室外空气从新风进风口52吸至出风流道中,具体为,室外空气被从新风进风口52吸入,经净化滤网8过滤掉室外空气中的细小的微粒,而后被净化滤网8过滤过的室外空气穿过加湿模块,夹带着加湿模块中的湿气进入出风流道中,最后分别经出风口53和辅出风口61排出,实现加湿和新风功能。
在同时开启净化功能和新风功能后,净化进风口51和新风进风口52同时开启,驱动电机4驱动风扇3转动,从新风进风口52和净化进风口51同时吸入空气,经净化滤网8过滤掉所吸入的空气中的细小微粒,而后被净化滤网8过滤过的空气穿过加湿模块,夹带着加湿模块中的湿气进入出风流道中,最后分别经出风口53和辅出风口 61排出,实现加湿、净化和新风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模块,用于制冷制热;和
功能模块,用于实现新风或/和净化或/和加湿功能;所述功能模块包括:
蜗壳,其上设有吸风口,以及位于所述吸风口上方的排风口,所述吸风口和所述排风口之间连通形成出风流道;
风扇,将气流由所述吸风口引入至所述蜗壳内,并驱动气流经所述排风口由所述蜗壳内排出;
面板,罩设于所述蜗壳的外侧,所述面板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面板的上端且与所述排风口对应设置;以及
排风格栅,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与所述面板相连接,所述排风格栅与水平方向的角度A设置为10~45°,所述排风格栅沿出风方向上的长度M设置为5~3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风格栅与所述面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辅面板,连接于所述面板的上侧,所述辅面板由下向上逐渐向机体内部倾斜设置,所述辅面板上设有辅出风口,与所述排风口相连通,所述辅出风口由多个间隔排布于所述辅面板上的开口形成,多个所述开口从上到下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风口的侧壁与所述辅面板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面板上具有由所述辅出风口围成的出风区域,以及除所述出风区域以外的连接区域,所述连接区域上设有多个装饰孔,所述装饰孔和所述辅出风口在所述辅面板上为阵列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面板和所述面板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面板和所述面板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出风口的所述开口延伸方向与所述辅面板的切平面倾斜相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风口设置于所述蜗壳左右两侧,使得出风方向为向左右两侧出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上还设有
净化进风口,与所述吸风口相对应设置;和/或
新风进风口,设于所述面板的后侧并与所述吸风口连通;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净化滤网,设于所述净化进风口和所述吸风口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78002.0U CN212179034U (zh) | 2020-02-17 | 2020-02-17 | 空调室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78002.0U CN212179034U (zh) | 2020-02-17 | 2020-02-17 | 空调室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79034U true CN212179034U (zh) | 2020-12-18 |
Family
ID=73773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78002.0U Active CN212179034U (zh) | 2020-02-17 | 2020-02-17 | 空调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79034U (zh) |
-
2020
- 2020-02-17 CN CN202020178002.0U patent/CN21217903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179011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5526691B (zh) | 导风组件及轴流柜机 | |
CN107525169A (zh) |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 |
CN212179010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3713289U (zh)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026750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2157582U (zh) | 风管、新风机构及空调器 | |
CN212179034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1822745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182270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2179035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9689031U (zh) | 空调室内机的风道部件和空调室内机 | |
CN212005936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8870688B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8920332U (zh) | 一种一体式空调 | |
CN106705230A (zh) | 一种换新风空调器 | |
CN107655070A (zh) | 一种集空调器与净化器于一体的风管机 | |
CN107529606B (zh)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6744605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4742227U (zh) | 送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设备 | |
CN209639137U (zh) | 风管机 | |
KR20140014409A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CN212005935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2005934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9147267U (zh) | 一种一体式空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1 Haixin Road, Nancun Town, Pingdu C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51,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SHANDONG) AIR-CONDITION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