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5935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05935U
CN212005935U CN202020463231.7U CN202020463231U CN212005935U CN 212005935 U CN212005935 U CN 212005935U CN 202020463231 U CN202020463231 U CN 202020463231U CN 212005935 U CN212005935 U CN 212005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ction opening
indoor unit
air outle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632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岳
肖美娜
谢宝臣
王伟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632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05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05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05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模块,用于制冷制热;和功能模块,用于实现新风或/和净化或/和加湿功能;功能模块包括:蜗壳,其上设有吸风口,以及位于吸风口上方的排风口,排风口环绕于蜗壳上端形成360°的开口,吸风口和排风口之间连通形成出风流道;风扇,位于出风流道中,且对应吸风口设置,用于从吸风口处吸入空气并经出风流道从排风口排出;以及面板,罩设于蜗壳的外侧,面板上设有出风口,与排风口相对应,出风口由多个间隔排布于面板上的开孔形成,多个开孔从上到下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送风范围广、送风柔和舒适和换热净化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室内机已普及进入千家万户,现有的空调室内机在出风换气时,其出风口往往易形成回风短路现象,造成气流能量损失,不利于室内空气的循环流动,进而导致对室内空气的净化效果较差,净化效率欠佳的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有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送风范围广、送风柔和舒适和换热净化效率高的空调室内机。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模块和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包括:蜗壳,其上设有吸风口,以及位于吸风口上方的排风口,排风口环绕于蜗壳上端形成360°的开口,吸风口和排风口之间连通形成出风流道;风扇,位于出风流道中,且对应吸风口设置,用于从吸风口处吸入空气并经出风流道从排风口排出;以及面板,罩设于蜗壳的外侧,面板上设有出风口,与排风口相对应,出风口由多个间隔排布于面板上的开孔形成,多个开孔从上到下倾斜设置。有利于形成360°的大角度环形旋转出风,风向为环形的斜向上出风,避免了风向正直吹人的弊端,使得出风更加柔和,360°开口环形设置的排风口能有效解决空调室内机的回风短路问题,提高室内空气的流动传播速度,进而加速室内空气的换气进程,从而更有利于室内空气循环净化,有效提高了空气净化换热效率。
本申请的一些事实例中,出风流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二风道位于第一风道上端,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的相接处设置有减缩口,空气被从吸风口处吸入,由第一风道进入第二风道,在经过减缩口时通风面积逐渐缩小,使得减缩口处空气流速加快,空气进入第二风道后的气流流速变快,从而有利于以更小的功率损耗得到更高的出风效率。
本申请的一些事实例中,减缩口为圆形口,将更好的与第二风道的漏斗形的上端内壁相配合,使得从减缩口处流出的空气与第二风道的上端内壁接触冲击时受力更加均匀,从而使环形排风口各方向出风强度均衡,使得用户体验更加舒适。
本申请的一些事实例中,第二风道的上端内壁与第二风道的下端内壁间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环绕第二风道均匀排布,用于均衡分担内部应力,增强第二风道上下两端的的连接强度。
本申请的一些事实例中,支撑杆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孔,可减小支撑杆对排风口处出风的阻挡,防止挡风,避免对排风口出风造成影响。
本申请的一些事实例中,第二风道的上端内壁为漏斗形,对出风起到分流导向作用。
本申请的一些事实例中,第二风道下端内壁为对应第二风道上端内壁设置的锥形面。
本申请的一些事实例中,面板还包括:净化进风口,与吸风口相对应设置;和/或新风进风口,设于面板的后侧并与吸风口连通;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净化滤网,设于净化进风口和吸风口之间,使得在空调室内机中实现新风进风口单独开启、净化进风口单独开启和新风进风口与净化进风口同时开启三种功能模式。
本申请的一些事实例中,净化进风口和新风进风口共用同一出风流道,有利于使本空调室内机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兼具新风与净化功能。
本申请的一些事实例中,还包括水箱,设置于空调室内机前侧,用于储存水量;湿水盒,连接于水箱下端,并围设于吸风口两侧;以及湿膜,设置于吸风口两侧,且湿膜下端位于湿水盒内,以实现加湿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图5的剖视图;
图7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加湿模块安装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功能模块;2、蜗壳;21、排风口;22、吸风口;23、第一风道;24、第二风道;25、减缩口;3、风扇;4、面板;41、出风口;411、开孔;42、净化进风口;43、新风进风口;5、支撑杆;51、贯穿孔;6、净化滤网;7、水箱;8、湿水盒;9、湿膜;10、净化风板;11、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使用时面向人体的一侧为前侧,参见图1,其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模块,用于制冷制热;和功能模块1,用于实现新风功能、净化功能和加湿功能;所述功能模块1位于所述空调室内机下侧。
参见图2-图6,风扇3,位于蜗壳2内,本实施例中选用贯流风扇3,用于从吸风口22处吸入空气并经蜗壳2从排风口21排出。
驱动电机11,转动连接于风扇3轴向的一端,以驱动风扇3转动,所述驱动电机11靠近吸风口22设置。
参见图2-图7,面板4,罩设于蜗壳2的外侧,面板4上设有净化进风口42、新风进风口43和出风口41。净化进风口42与蜗壳2的吸风口22相对应设置;新风进风口43,设于面板4的后侧与蜗壳2的吸风口22相连通,用于从室外向室内引入新风;出风口41,设置于净化进风口42上侧,与排风口21相对应设置,出风口41由多个间隔排布于面板4上的开孔411形成,多个开孔411从上到下倾斜设置。
参见图2-图9,蜗壳2上设置有吸风口22,吸风口22设置于蜗壳2的左右两侧,吸风口22上方设有排风口21,排风口21设置为呈360°环绕于蜗壳2顶端的开口,吸风口22与排风口21间相连通形成出风流道。
本空调室内机通过将排风口21设为环绕蜗壳2设置的360°的开口,与面板4上的出风口41相对应,出风口41由多个从上到下倾斜设置的开孔411组成,排风口21和出风口41对应设置,使之形成360°的大角度环形旋转出风,风向为环形的斜向上出风,避免了风向正直吹人的弊端,使得出风更加柔和,360°环形设置的排风口21能有效解决空调室内机的回风短路问题,提高室内空气的流动传播速度,进而加速室内空气的换气进程,从而更有利于室内空气循环净化,有效提高了空气净化效率。
出风流道包括第一风道23和第二风道24,气流由吸风口22处吸入,经过第一风道23进入第二风道24,最后由排风口21处排出。其中,第二风道24位于第一风道23的上端,第二风道24与第一风道23的相接处设置有减缩口25,该减缩口25设置为圆形口,空气被从吸风口22处吸入,由第一风道23进入第二风道24,在经过减缩口25时通风面积逐渐缩小,从而使得减缩口25处空气流速加快,空气进入第二风道24后的气流流速变快,使得有利于以更小的功率损耗得到更高的出风效率。
第二风道24的上端内壁为漏斗形,有利于对从减缩口25处流出的空气进行分流导向,第二风道24的下端内壁为对应第二风道24上端内壁设置的锥形面,从减缩口25处流出的空气在附壁效应的作用下,沿着第二风道24的漏斗形的上端内壁和其下端内壁流动,最终从360°环形开口的排风口21处流出。将第二风道24的上端内壁设置为漏斗形,使得在对从第一风道23流出的气流进行导向分流的同时,更有利于减少第二风道24上端内壁处的局部涡流的形成,从而有效减小了气动噪音的产生,提高本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效率,使出风更加顺畅。
将减缩口25设计为圆形口将更好的与第二风道24的漏斗形的上端内壁相配合,使得从减缩口25处流出的空气与第二风道24的上端内壁接触冲击时受力更加均匀,从而使环形排风口21各方向出风强度均衡,使得用户体验更加舒适。
本实施例中第二风道24的上端内壁与第二风道24的下端内壁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支撑杆5环绕第二风道24均匀排布,用于均衡分担内部应力,增强第二风道24上下两端的的连接强度,支撑杆5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孔51,可减小支撑杆5对排风口21处出风的阻挡,防止挡风,避免对排风口21出风造成影响。
在吸风口22和净化进风口42间设置有净化滤网6,用于吸附进风空气中的细小微粒,起到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且净化进风口42和新风进风口43共用出风流道和净化滤网6,有利于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兼具新风与净化功能,本实施例中,净化滤网6选用具有风阻大、容尘量大、过滤精度高的优点的HEPA滤网。
本实施例中新风进风口43设有与新风进风口43相配合的新风风板,新风风板转动连接于新风进风口43,新风风板还连接有新风电机,新风电机驱动新风风板旋转打开或闭合;净化进风口42设有与净化进风口42相配合的净化风板10,净化风板10转动连接于净化进风口42,净化风板10还连接有净化电机,净化电机驱动净化风板10旋转打开或闭合,有利于在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中实现新风进风口43单独开启、净化进风口42单独开启和新风进风口43与净化进风口42同时开启的三种功能模式。
参见图2-图10,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加湿模块,加湿模块包括:水箱7,设置于空调室内机前侧,用于储存水量;湿水盒8,连接于水箱7下端,并围设于吸风口22两侧;以及湿膜9,设置于吸风口22两侧,且湿膜9下端位于湿水盒8内,通过以上部件相连接以实现加湿功能。其中,面板4摘除后可以取出水箱7和湿水盒8,以及取出位于湿水盒8中的湿膜9进行更换,同时也可以取出净化滤网6进行更换,结构间连接简单,拆装非常方便。
本实施例空调室内机在仅开启净化功能后,所述净化进风口42打开,所述驱动电机11驱动所述风扇3转动,将室内空气从净化进风口42吸至所述出风流道中,具体为,室内空气被从净化进风口42吸入,经净化滤网6过滤掉室内空气中的细小的微粒,而后被净化滤网6净化过的室内空气穿过加湿模块,夹带着加湿模块中的湿气进入所述出风流道中,最后经出风口41排出,实现加湿和净化功能。
在仅开启新风功能后,所述新风进风口43打开,所述驱动电机11驱动所述风扇3转动,将室外空气从新风进风口43吸至所述出风流道中,具体为,室外空气被从新风进风口43吸入,经净化滤网6过滤掉室外空气中的细小的微粒,而后被净化滤网6过滤过的室外空气穿过加湿模块,夹带着加湿模块中的湿气进入所述出风流道中,最后经出风口41排出,实现加湿和新风功能。
在同时开启净化功能和新风功能后,净化进风口42和新风进风口43同时开启,所述驱动电机11驱动所述风扇3转动,从新风进风口43和净化进风口42同时吸入空气,经净化滤网6过滤掉所吸入的空气中的细小微粒,而后被净化滤网6过滤过的空气穿过加湿模块,夹带着加湿模块中的湿气进入所述出风流道中,最后经出风口41排出,实现加湿、净化和新风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模块,用于制冷制热;和
功能模块,用于实现新风或/和净化或/和加湿功能;所述功能模块包括:
蜗壳,其上设有吸风口,以及位于所述吸风口上方的排风口,所述排风口环绕于所述蜗壳上端形成360°的开口,所述吸风口和所述排风口之间连通形成出风流道;
风扇,位于所述出风流道中,且对应所述吸风口设置,用于从吸风口处吸入空气并经所述出风流道从所述排风口排出;以及
面板,罩设于所述蜗壳的外侧,所述面板上设有出风口,与所述排风口相对应,所述出风口由多个间隔排布于所述面板上的开孔形成,多个所述开孔从上到下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流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位于所述第一风道上端,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的相接处设置有减缩口,空气被从所述吸风口处吸入,由所述第一风道进入所述第二风道,在经过所述减缩口时通风面积逐渐缩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缩口为圆形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风道的上端内壁与所述第二风道的下端内壁间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环绕所述第二风道均匀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风道的上端内壁为漏斗形,对出风起到分流导向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风道下端内壁为对应所述第二风道上端内壁设置的锥形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还包括:
净化进风口,与所述吸风口相对应设置;和/或
新风进风口,设于所述面板的后侧并与所述吸风口连通;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净化滤网,设于所述净化进风口和所述吸风口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化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共用所述出风流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水箱,设置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前侧,用于储存水量;
湿水盒,连接于所述水箱下端,并围设于所述吸风口两侧;以及
湿膜,设置于所述吸风口两侧,且所述湿膜下端位于所述湿水盒内。
CN202020463231.7U 2020-04-01 2020-04-01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2005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63231.7U CN212005935U (zh) 2020-04-01 2020-04-01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63231.7U CN212005935U (zh) 2020-04-01 2020-04-01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05935U true CN212005935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04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63231.7U Active CN212005935U (zh) 2020-04-01 2020-04-01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059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04605B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立式空调器
WO2018145501A1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器
CN209181107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8662661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89055A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补风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CN106287984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89056A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补风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CN108731107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2179011U (zh) 空调室内机
WO2023065693A1 (zh) 新风风机和空调室内机
CN108006837B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6478737U (zh) 一种换新风空调器
CN20829607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17901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00593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6094310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06705230A (zh) 一种换新风空调器
CN212005935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8870688B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5091107B (zh) 立式空调净化器一体机
CN216744618U (zh) 新风风机和空调室内机
CN109855181A (zh) 空调室内机
WO2019148750A1 (zh) 柜机
CN21200593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390490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1 Haixin Road, Nancun Town, Pingdu C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51,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SHANDONG) AIR-CONDITION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