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77187U - 一种煤矿井下多重锚固锚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矿井下多重锚固锚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77187U
CN212177187U CN202020558841.5U CN202020558841U CN212177187U CN 212177187 U CN212177187 U CN 212177187U CN 202020558841 U CN202020558841 U CN 202020558841U CN 212177187 U CN212177187 U CN 212177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al rod
cone
hole
expansion sleeve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5884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55884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77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77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771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多重锚固锚杆,中心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锥体,中心杆与锥体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中心杆内部沿轴线设置有注浆通孔,中心杆中部沿径向设置有多个注浆孔;膨胀套管套设于中心杆和锥体外侧,膨胀套管具有与锥体外壁倾斜角度相配合的通孔;膨胀套管通孔小直径一端与中心杆具有间隙,挡塞套设于中心杆上并设置于该间隙中;膨胀套管外壁设置有紧固钉,膨胀套管的中部设置有注浆孔;托盘套设于挡塞外侧的中心杆上,托盘外侧的中心杆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在依靠粘结力的基础上,增加了胀套与基岩的机械咬合力,通过设置在胀套外部的紧固钉结构进一步增强锚固力,使该锚杆抗拉拔力更大。

Description

一种煤矿井下多重锚固锚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井下锚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多重锚固锚杆。
背景技术
在煤矿井下巷道支护中,锚杆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其将巷道的围岩加固在一起,使围岩自身具有支护能力,锚杆作为伸入地层或岩层的受力构件。我国煤矿开采中,每年新掘的锚喷支护的井巷工程长达2000千米,但是支护锚杆绝大多数都是从采用最简单的钢筋锚杆,仅利用水泥砂浆作为锚杆与围岩的粘结剂,目前煤矿井下用锚杆单根抗拉拔力较小,可靠性较低,并且施工量及综合成本较高。
随着煤矿井下支护理论及工程实践的发展,煤矿井下支护中在不增加较大工程量及施工成本的前提下,需要一种锚固效果更好可靠性更高的井下锚固锚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同时实现在不增加施工成本和工程量,并且提高锚固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多重锚固锚杆,在依靠锚固体与基岩的粘结力的基础上,增加了胀套与基岩的机械咬合力,并且通过设置在胀套外部的紧固钉结构进一步增强锚固力,从而使该锚杆抗拉拔力更大,综合成本更低,可靠性更好。
一种煤矿井下多重锚固锚杆,包括中心杆、膨胀套管、锥体、挡塞、托盘、紧固螺母;
中心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锥体,中心杆与锥体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中心杆内部沿轴线设置有注浆通孔,中心杆中部沿径向设置有多个注浆孔;
膨胀套管套设于中心杆和锥体外侧,膨胀套管具有与锥体外壁倾斜角度相配合的通孔,膨胀套管通孔的最大直径小于锥体的最大外径,大于锥体的最小外径,从而保证锥体与膨胀套管通孔紧密接触,通过锥体实现膨胀套管的膨胀;膨胀套管通孔小直径一端与中心杆具有间隙,挡塞套设于中心杆上并设置于该间隙中,实现膨胀套管端部密封;膨胀套管外壁设置有紧固钉,膨胀套管的中部设置有注浆孔;
托盘套设于挡塞外侧的中心杆上,托盘外侧的中心杆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
进一步的,锥体更深入钻孔的一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直径,锥体内部设置有与中心杆外螺纹连接的螺纹孔,螺纹孔靠近锥体大直径一端设置有锥体螺母,锥体螺母与中心杆深入螺纹孔一端固定连接,锥体大直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注浆孔。
进一步的,挡塞小直径端面为圆形,大直径端面为盘状,内部设置有与中心杆过盈配合的通孔,挡塞为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紧固钉沿膨胀套管外壁呈螺旋状设置,以便于锚杆整体放置于钻孔时能实现一定的钻进效果,膨胀套管上的紧固钉与注浆孔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托盘为具有边沿的盘状,其中心具有与中心杆配合的通孔,托盘内凹侧一端与挡塞大直径端面贴合,保证了在外侧紧固螺母拧紧时挡塞受力均匀,托盘边沿与钻孔周围的岩壁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先将锥体与中心杆一端连接,并保证中心杆与锥体内部的锥体螺母固定连接,然后将膨胀套管从中心杆另一端套入中心杆,利用膨胀套管与锥体配合的倾斜面,使锥体与膨胀套管通孔贴合,对膨胀套管另一侧施加外力,保证膨胀套管与锥体初步贴合紧固,之后将挡塞套过中心杆后设置于膨胀套管与中心杆之间的间隙中,对挡塞施加外力,使挡塞初步紧固于间隙中,然后在挡塞外部的中心杆上套设托盘,并在托盘外侧的中心杆上螺纹连接紧固螺母,中心杆靠近钻孔一端均设置有螺纹,便于紧固螺母沿中心杆旋紧,至此该煤矿井下多重锚固锚杆安装完毕。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该锚杆放置于提前钻设的岩层钻孔中,由于钻孔中具有岩屑等,在将锚杆放入钻孔中时,可以适当旋转锚杆,利用膨胀套管外壁的紧固钉排除钻孔中的岩屑等障碍,当托盘与钻孔周围的岩壁贴合后,利用工具旋紧紧固螺母,在旋紧过程中中心杆会带动锥体向钻孔孔口方向运动,锥体运动过程中会沿着膨胀套管通孔将膨胀套管扩径,使膨胀套管外壁上的紧固钉嵌入岩层中,并且随着锥体的运动而逐步与岩层紧紧咬合,在使锥体运动预定距离后,在钻孔外侧中心杆的端部连接注浆装置,沿中心杆的注浆通孔进行注浆,使浆液通过中心杆、膨胀套管、锥体端部的注浆孔进入岩层缝隙,从而进一步的加固锚杆对岩层的锚固力。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多重锚固锚杆,在依靠锚固体与基岩的粘结力的基础上,增加了胀套与基岩的机械咬合力,并且通过设置在胀套外部的紧固钉结构进一步增强锚固力,从而使该锚杆抗拉拔力更大,综合成本更低,可靠性更好。
采用的托盘内凹侧一端与挡塞大直径端面贴合,两者形成配合紧密的内凹面和外凸面,保证了在外侧紧固螺母拧紧时挡塞受力均匀。
采用的膨胀套管具有与锥体外壁倾斜角度相配合的通孔,膨胀套管通孔的最大直径小于锥体的最大外径,大于锥体的最小外径,从而保证锥体与膨胀套管通孔紧密接触,通过锥体实现膨胀套管的膨胀,保证了锥体沿膨胀套管通孔运动实现套管扩径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煤矿井下多重锚固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锥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挡塞及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膨胀套管左视图。
图中,1、中心杆;2、膨胀套管;3、锥体;4、挡塞;5、托盘;6、紧固螺母;7、注浆通孔;8、紧固钉;9、锥体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多重锚固锚杆,在依靠锚固体与基岩的粘结力的基础上,增加了胀套与基岩的机械咬合力,并且通过设置在胀套外部的紧固钉结构进一步增强锚固力,从而使该锚杆抗拉拔力更大,综合成本更低,可靠性更好。现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安装和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一种煤矿井下多重锚固锚杆,包括中心杆1、膨胀套管2、锥体3、挡塞4、托盘5、紧固螺母6;
中心杆1一端固定连接有锥体3,中心杆1与锥体3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中心杆1内部沿轴线设置有注浆通孔7,中心杆1中部沿径向设置有多个注浆孔;
膨胀套管2套设于中心杆1和锥体3外侧,膨胀套管2具有与锥体3外壁倾斜角度相配合的通孔,膨胀套管2通孔的最大直径小于锥体3的最大外径,大于锥体3的最小外径,从而保证锥体3与膨胀套管2通孔紧密接触,通过锥体3实现膨胀套管2的膨胀;膨胀套管2通孔小直径一端与中心杆1具有间隙,挡塞4套设于中心杆1上并设置于该间隙中,实现膨胀套管2端部密封;膨胀套管2外壁设置有紧固钉8,膨胀套管2的中部设置有注浆孔;
托盘5套设于挡塞4外侧的中心杆1上,托盘5外侧的中心杆1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6。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锥体3更深入钻孔的一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直径,锥体3内部设置有与中心杆1外螺纹连接的螺纹孔,螺纹孔靠近锥体3大直径一端设置有锥体螺母9,锥体螺母9与中心杆1深入螺纹孔一端固定连接,锥体3大直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注浆孔。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挡塞4小直径端面为圆形,大直径端面为盘状,内部设置有与中心杆1过盈配合的通孔,挡塞4为橡胶材料制成。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紧固钉8沿膨胀套管2外壁呈螺旋状设置,以便于锚杆整体放置于钻孔时能实现一定的钻进效果,膨胀套管2上的紧固钉8与注浆孔间隔设置。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托盘5为具有边沿的盘状,其中心具有与中心杆1配合的通孔,托盘5内凹侧一端与挡塞4大直径端面贴合,保证了在外侧紧固螺母6拧紧时挡塞4受力均匀,托盘5边沿与钻孔周围的岩壁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先将锥体3与中心杆1一端连接,并保证中心杆1与锥体3内部的锥体螺母9固定连接,然后将膨胀套管2从中心杆1另一端套入中心杆1,利用膨胀套管2与锥体3配合的倾斜面,使锥体3与膨胀套管2通孔贴合,对膨胀套管2另一侧施加外力,保证膨胀套管2与锥体3初步贴合紧固,之后将挡塞4套过中心杆1后设置于膨胀套管2与中心杆1之间的间隙中,对挡塞4施加外力,使挡塞4初步紧固于间隙中,然后在挡塞4外部的中心杆1上套设托盘5,并在托盘5外侧的中心杆1上螺纹连接紧固螺母6,中心杆1靠近钻孔一端均设置有螺纹,便于紧固螺母6沿中心杆旋紧,至此该煤矿井下多重锚固锚杆安装完毕。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该锚杆放置于提前钻设的岩层钻孔中,由于钻孔中具有岩屑等,在将锚杆放入钻孔中时,可以适当旋转锚杆,利用膨胀套管外壁的紧固钉排除钻孔中的岩屑等障碍,当托盘与钻孔周围的岩壁贴合后,利用工具旋紧紧固螺母,在旋紧过程中中心杆会带动锥体向钻孔孔口方向运动,锥体运动过程中会沿着膨胀套管通孔将膨胀套管扩径,使膨胀套管外壁上的紧固钉嵌入岩层中,并且随着锥体的运动而逐步与岩层紧紧咬合,在使锥体运动预定距离后,在钻孔外侧中心杆的端部连接注浆装置,沿中心杆的注浆通孔进行注浆,使浆液通过中心杆、膨胀套管、锥体端部的注浆孔进入岩层缝隙,从而进一步的加固锚杆对岩层的锚固力。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多重锚固锚杆,在依靠锚固体与基岩的粘结力的基础上,增加了胀套与基岩的机械咬合力,并且通过设置在胀套外部的紧固钉结构进一步增强锚固力,从而使该锚杆抗拉拔力更大。采用的托盘内凹侧一端与挡塞大直径端面贴合,两者形成配合紧密的内凹面和外凸面,保证了在外侧紧固螺母拧紧时挡塞受力均匀。采用的膨胀套管具有与锥体外壁倾斜角度相配合的通孔,膨胀套管通孔的最大直径小于锥体的最大外径,大于锥体的最小外径,从而保证锥体与膨胀套管通孔紧密接触,通过锥体实现膨胀套管的膨胀,保证了锥体沿膨胀套管通孔运动实现套管扩径的效果。

Claims (5)

1.一种煤矿井下多重锚固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杆、膨胀套管、锥体、挡塞、托盘、紧固螺母;
中心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锥体,中心杆与锥体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中心杆内部沿轴线设置有注浆通孔,中心杆中部沿径向设置有多个注浆孔;
膨胀套管套设于中心杆和锥体外侧,膨胀套管具有与锥体外壁倾斜角度相配合的通孔,膨胀套管通孔的最大直径小于锥体的最大外径,大于锥体的最小外径;膨胀套管通孔小直径一端与中心杆具有间隙,挡塞套设于中心杆上并设置于该间隙中;膨胀套管外壁设置有紧固钉,膨胀套管的中部设置有注浆孔;
托盘套设于挡塞外侧的中心杆上,托盘外侧的中心杆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多重锚固锚杆,其特征在于,锥体更深入钻孔的一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直径,锥体内部设置有与中心杆外螺纹连接的螺纹孔,螺纹孔靠近锥体大直径一端设置有锥体螺母,锥体螺母与中心杆深入螺纹孔一端固定连接,锥体大直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注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多重锚固锚杆,其特征在于,挡塞小直径端面为圆形,大直径端面为盘状,内部设置有与中心杆过盈配合的通孔,挡塞为橡胶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多重锚固锚杆,其特征在于,紧固钉沿膨胀套管外壁呈螺旋状设置,膨胀套管上的紧固钉与注浆孔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多重锚固锚杆,其特征在于,托盘为具有边沿的盘状,其中心具有与中心杆配合的通孔,托盘内凹侧一端与挡塞大直径端面贴合,托盘边沿与钻孔周围的岩壁相贴合。
CN202020558841.5U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煤矿井下多重锚固锚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77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8841.5U CN212177187U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煤矿井下多重锚固锚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8841.5U CN212177187U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煤矿井下多重锚固锚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77187U true CN212177187U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70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5884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77187U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煤矿井下多重锚固锚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77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7301079B2 (en) Supporting Method of An Extensible Reaming Self-Anchoring Anchor Rod
CN103643977B (zh) 一种全锚分区让压注浆锚杆及其使用方法
CN211397620U (zh) 可回收胀缩式锚杆
CN104500115B (zh) 一种预应力全长锚固锚杆支护方法
CA2994061C (en) Supporting method of an extensible reaming self-anchoring anchor rod
CN103557012B (zh) 一种大变形巷道围岩注浆紧固承载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1230519U (zh) 一种采矿用边坡锚杆紧固装置
CN205532664U (zh) 一种新型柔性锚杆
CA3156369C (en) Flexible anchor rod
CN212177187U (zh) 一种煤矿井下多重锚固锚杆
CN112211656B (zh) 一种预应力恒阻注浆锚杆装置及工作方法
CN211006659U (zh) 自钻式预应力锚固头
CN208605210U (zh) 一种新型注浆锚固系统
CN106968247B (zh) 一种膨胀压断式可回收锚杆及其施工方法
CN109083665A (zh) 全长锚固锚杆装置及其锚固施工方法
CN202325585U (zh) 一种适用于端部锚固的锚杆紧固锚头
CN204252132U (zh) 一种锚杆导向定位器
CN208236329U (zh) 自攻旋进锚杆端锚结构用的打孔钻具
CN212054749U (zh) 一种中空注浆型支护锚杆
CN204267057U (zh) 一种嵌套式管缝锚杆
CN206035512U (zh) 一种新型注浆锚杆
CN108374680B (zh) 一种单孔双锚固组合锚杆及使用方法
CN203685241U (zh) 一种抗撕裂锚索
CN207499891U (zh) 松软破碎煤岩体钻封注一体化可接长锚杆
CN219932213U (zh) 一种勘探隧道支护用锚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