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59580U - 一种新型光合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光合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59580U
CN212159580U CN202020792332.9U CN202020792332U CN212159580U CN 212159580 U CN212159580 U CN 212159580U CN 202020792332 U CN202020792332 U CN 202020792332U CN 212159580 U CN212159580 U CN 2121595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f chamber
leaf
chamber
air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9233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峰
顾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gripheno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gripheno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gripheno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gripheno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9233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595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595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595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生理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光合仪,包括:叶室,所述叶室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叶室的一端设有透光部,所述叶室远离所述透光部的一端设有检测口,所述检测口用于与植物叶片的一侧接触,所述叶室上设有多个通气孔,多个所述通气孔围绕叶室中轴线均匀设置,用于外界空气进入所述叶室内;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叶室并延伸至所述叶室中轴线处,使所述导气管的第一端距各个所述通气孔的距离相等,所述导气管的第二端用于与分析器连通。通过将导气管的进气口与叶室的各通气孔距离设置相等,使叶室的进气均匀,不要求叶室密闭,可防止现有技术中因叶室漏气导致的误差。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光合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生理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光合仪。
背景技术
光合仪是一种测量植物光合速率的仪器。测量时,用可开合的上下叶室将植物叶片夹住,形成一个密闭空间,通过进气出气管,测量其中CO2的消耗速率,从而了解其光合强度。由于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因此光合仪的上叶室通常设有透明的薄膜或玻璃,让叶片受光。
现有光合仪的叶室需要严格密封,不能漏气,否则会因环境CO2进入叶室导致测量误差。但由于叶脉不平整、叶室垫圈老化、操作不当等原因都会导致叶室漏气。因此急需一种新型光合仪,可避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高光合测量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光合仪,通过将导气管的进气口与叶室的各通气孔距离设置相等,使叶室的进气均匀,不要求叶室密闭,因此可防止现有技术中因叶室漏气导致的误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光合仪,包括:
叶室,所述叶室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叶室的一端设有透光部,所述叶室远离所述透光部的一端设有检测口,所述检测口用于与植物叶片的一侧接触,所述叶室上设有多个通气孔,多个所述通气孔围绕叶室中轴线均匀设置,用于外界空气进入所述叶室内;
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叶室并延伸至所述叶室中轴线处,使所述导气管的第一端距各个所述通气孔的距离相等,所述导气管的第二端用于与分析器连通。
本技术方案中,叶室为圆柱形结构,多个通气孔均匀设置在叶室的四周,导气管的进气口设置在叶室的中轴线上,使进气口距各个通气孔的距离相等,保证了经通气孔进入的空气流经植物叶片的距离是相同的,通气孔将叶室内外连通,使叶室的进气均匀,不要求叶室密闭,因此可防止现有技术中因叶室漏气导致的误差。具体测量过程分成两步:第一步,叶室打开,未夹住植物叶片,测量导气管中吸入气体的CO2浓度,此时导气管吸入的是大气,因此测得的是大气CO2浓度;第二步,叶室关闭,并夹住植物叶片,测量导气管中吸入气体的CO2浓度,此时,空气从外界经通气孔进入叶室内部与植物叶片接触,植物叶片由于光合作用吸收掉一部分CO2,使得CO2浓度降低,最后这些CO2降低后的空气会从叶室中央进入导气管,从而测得植物叶片吸收的CO2浓度,植物叶片吸收的CO2浓度与大气CO2浓度的差值越大,表明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越强,可通过计算得到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通气孔贯穿所述叶室。
进一步优选地,多个所述通气孔分别位于所述叶室的侧壁上,并处于垂直所述叶室中轴线的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优选地,多个所述通气孔分别位于所述叶室的侧壁上,并分别处于垂直所述叶室中轴线的至少两个不同平面上,所述两个不同平面分别对称设置在导气管的上下两侧。
本技术方案中,多个通气孔分两排设置在叶室的圆柱侧壁上,两排通气孔对称设置在导气管的上下两侧,此结构也可使叶室的进气均匀,可防止现有技术中因叶室漏气导致的误差。
进一步优选地,多个所述通气孔分别位于所述透光部上。
本技术方案中,透光部一般是玻璃或有机玻璃,通气孔设置在透光部的四周,可以在加工透光部的时候对通气孔一起加工,后期无需在金属的叶室本体上钻孔,精简的工序,节约了成本。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检测口处设有叶室垫圈,所述叶室垫圈为软质结构,并与所述检测口适配连接,多个所述通气孔分别位于所述叶室垫圈上。
本技术方案中,叶室垫圈设置为软质结构,可避免叶室关闭时损伤叶片。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叶室垫圈为泡沫塑料或海绵,所述叶室垫圈远离所述叶室的一端为锯齿状或粗糙表面形成所述通气孔,使所述叶室垫圈与所述植物叶片接触时,空气可以通过所述叶室垫圈的锯齿状或粗糙表面处进入所述叶室内部。
本技术方案中,叶室垫圈选用多孔透气材质或设置为锯齿状或粗糙表面,使得叶室关闭时,空气可以通过叶室垫圈进入叶室内部,使叶室垫圈也作为通气孔使用,叶室关闭夹住植物叶片时,不要求叶室密封,不但降低了测量时的操作难度,而且彻底规避了传统光合仪因叶室漏气导致的测量误差;同时,此结构只需出气管,无需进气管,降低了投入成本。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气管设置在所述叶室的侧壁上;
或,所述导气管设置在所述透光部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透光部为透明玻璃或透明有机玻璃;
所述叶室的本体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叶室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叶室及第二叶室,所述第一叶室与所述第二叶室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叶室与所述第二叶室相对设置,使所述第一叶室的检测口与所述植物叶片的一侧接触,所述第二叶室的检测口与所述植物叶片的另一侧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光合仪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叶室为圆柱形结构,多个通气孔均匀设置在叶室的四周,导气管的进气口设置在叶室的中轴线上,使进气口距各个通气孔的距离相等,保证了经通气孔进入的空气流经植物叶片的距离是相同的,通气孔将叶室内外连通,使叶室的进气均匀,不要求叶室密闭,因此可防止现有技术中因叶室漏气导致的误差。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实施例新型光合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实施例新型光合仪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另一实施例新型光合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另一实施例新型光合仪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叶室,2.透光部,3.通气孔,4.导气管,5.叶室垫圈,6.下叶室,7.植物叶片,8.下叶室垫圈,9.下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述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光合仪,包括:叶室1、通气孔3及导气管4。其中,叶室1为圆柱形结构,叶室1的本体材质可为坚硬的材质,例如:不锈钢、铝合金等。叶室1的一端设有透光部2,透光部2的材质可以为玻璃或有机玻璃。叶室1远离透光部2的一端设有检测口(未显示),检测口用于与植物叶片7的一侧接触。通气孔3设置在叶室1上,并且设有多个,多个通气孔3沿叶室中轴线均匀设置,用于外界空气进入叶室1内。导气管4的第一端贯穿叶室1并延伸至叶室中轴线处,使导气管4的第一端距各个通气孔3的距离相等,导气管4的第二端用于与分析器连通。
本实施例中,叶室1为圆柱形结构,多个通气孔3均匀设置在叶室1的四周,导气管4的进气口设置在叶室1的中轴线上,使进气口距各个通气孔3的距离相等,保证了经通气孔3进入的空气流经植物叶片7的距离是相同的,通气孔3将叶室1内外连通,并使叶室1的进气均匀,不要求叶室1密闭,因此可防止现有技术中因叶室1漏气导致的误差。具体测量过程分成两步:第一步,叶室1打开,未夹住植物叶片7,测量导气管4中吸入气体的CO2浓度,此时导气管4吸入的是大气,因此测得的是大气CO2浓度;第二步,叶室1关闭,并夹住植物叶片7,测量导气管4中吸入气体的CO2浓度,此时,空气从外界经通气孔3进入叶室1内部与植物叶片7接触,植物叶片7由于光合作用吸收掉一部分CO2,使得CO2浓度降低,最后这些CO2降低后的空气会从叶室1中央进入导气管4,从而测得植物叶片7吸收的CO2浓度,植物叶片7吸收的CO2浓度与大气CO2浓度的差值越大,表明植物叶片7的光合作用越强,可通过计算得到植物叶片7的光合速率。
值得说明的是,叶室1也可以是类圆柱形结构,例如:由多个不同直径的圆柱叠加而成的结构,类似“8”字型的结构等,能实现多个通气孔3均匀设置在叶室1的四周,导气管4的进气口设置在叶室1的中轴线上,经通气孔3进入的空气流经植物叶片7的距离是相同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新型光合仪还包括下叶室6,下叶室6与叶室1为对称结构,二者一般配套使用。叶室1与下叶室6相对设置,使叶室1的检测口与植物叶片7的上侧接触,下叶室6的检测口与植物叶片7的下侧接触。下叶室6为圆柱形结构,下叶室6的本体材质可为坚硬的材质,例如:不锈钢、铝合金等。下叶室6的一端设有透光部(未显示),透光部的材质可以为玻璃或有机玻璃。下叶室6远离透光部的一端设有检测口(未显示),检测口用于与植物叶片7的一侧接触。下叶室6上设置有多个下通气孔(未显示),多个下通气孔沿叶室中轴线均匀设置,用于外界空气进入下叶室6内。下导气管9的第一端贯穿下叶室6并延伸至叶室中轴线处,使下导气管9的第一端距各个下通气孔的距离相等,下导气管9的第二端用于与分析器连通。
进一步地,叶室1的检测口处设有叶室垫圈5,叶室垫圈5为软质结构,可避免叶室关闭时损伤叶片。下叶室6的检测口处设有下叶室垫圈8,下叶室垫圈8为软质结构,可避免叶室关闭时损伤叶片。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通气孔3设置为八个,八个通气孔3均匀设置在透光部2的四周。导气管4设置在叶室1侧壁的中部,导气管4的进气口穿过叶室1的侧壁延伸至叶室1的中心,使上端的通气孔3与下端的检测口距导气管4的进气口的距离相等。此结构可使叶室1的进气均匀,不要求叶室1密闭,因此可防止现有技术中因叶室1漏气导致的误差。透光部2一般是玻璃或有机玻璃,通气孔3设置在透光部2的四周,可以在加工透光部2的时候对通气孔3一起加工,后期无需在金属的叶室1的本体上钻孔,精简的工序,节约了成本。
在另一变形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多个通气孔3分别位于叶室1的侧壁上,并处于垂直叶室1中轴线的同一平面上。此结构保证了经通气孔3进入的空气流经植物叶片7的距离是相同的,通气孔3将叶室1内外连通,使叶室1的进气均匀,不要求叶室1密闭,因此可防止现有技术中因叶室1漏气导致的误差。
在另一变形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多个通气孔3分别位于叶室1的侧壁上,并分别处于垂直叶室中轴线的两个不同平面上。多个通气孔3分两排设置在叶室1的圆柱侧壁上,两排通气孔3对称设置在导气管4的上下两侧,此结构也可使叶室1的进气均匀,可防止现有技术中因叶室漏气导致的误差。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光合仪,包括:叶室1及导气管4。其中,叶室1为圆柱形结构,叶室1的本体材质可为坚硬的材质,例如:不锈钢、铝合金等。叶室1的一端设有透光部2,透光部2的材质可以为玻璃或有机玻璃。叶室1远离透光部2的一端设有检测口(未显示),检测口用于与植物叶片7的一侧接触。叶室1的检测口处设有叶室垫圈5,叶室垫圈5为软质结构,可避免叶室关闭时损伤叶片。叶室垫圈5为泡沫塑料或海绵,叶室垫圈5远离叶室1的一端设置为锯齿状或粗糙表面,使叶室垫圈5与植物叶片7接触时,空气可以通过叶室垫圈5的锯齿状或粗糙表面处进入叶室1内部,使叶室垫圈5也作为通气孔3使用。导气管4的第一端贯穿透光部2的中心并延伸至叶室1内部,使导气管4的第一端距四周的叶室垫圈5距离相等,导气管4的第二端用于与分析器连通。
本实施例中,叶室1关闭夹住植物叶片7时,不要求叶室1密封,不但降低了测量时的操作难度,而且彻底规避了传统光合仪因叶室漏气导致的测量误差;同时,此结构只需出气管,无需进气管,降低了投入成本。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新型光合仪还包括下叶室6,下叶室6与叶室1为对称结构,二者一般配套使用。叶室1与下叶室6相对设置,使叶室1的检测口与植物叶片7的上侧接触,下叶室6的检测口与植物叶片7的下侧接触。下叶室6为圆柱形结构,下叶室6的本体材质可为坚硬的材质,例如:不锈钢、铝合金等。下叶室6的一端设有透光部(未显示),透光部的材质可以为玻璃或有机玻璃。下叶室6远离透光部的一端设有检测口(未显示),检测口用于与植物叶片7的一侧接触。下叶室6的检测口处设有下叶室垫圈8,下叶室垫圈8为软质结构,可避免叶室关闭时损伤叶片。下叶室垫圈8为泡沫塑料或海绵,下叶室垫圈8远离下叶室6的一端设置为锯齿状或粗糙表面,使下叶室垫圈8与植物叶片7接触时,空气可以通过下叶室垫圈8的锯齿状或粗糙表面处进入下叶室6内部,使下叶室垫圈8也作为通气孔3使用。下导气管9的第一端贯穿下叶室6的透光部并延伸至下叶室6内,使下导气管9的第一端距四周的下叶室垫圈8距离相等,下导气管9的第二端用于与分析器连通。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光合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叶室,所述叶室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叶室的一端设有透光部,所述叶室远离所述透光部的一端设有检测口,所述检测口用于与植物叶片的一侧接触,所述叶室上设有多个通气孔,多个所述通气孔围绕叶室中轴线均匀设置,用于外界空气进入所述叶室内;
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叶室并延伸至所述叶室中轴线处,使所述导气管的第一端距各个所述通气孔的距离相等,所述导气管的第二端用于与分析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合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孔贯穿所述叶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光合仪,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通气孔分别位于所述叶室的侧壁上,并处于垂直所述叶室中轴线的同一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光合仪,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通气孔分别位于所述叶室的侧壁上,并分别处于垂直所述叶室中轴线的至少两个不同平面上,所述两个不同平面分别对称设置在导气管的上下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光合仪,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通气孔分别位于所述透光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合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口处设有叶室垫圈,所述叶室垫圈为软质结构,并与所述检测口适配连接,多个所述通气孔分别位于所述叶室垫圈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光合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室垫圈为泡沫塑料或海绵,所述叶室垫圈远离所述叶室的一端为锯齿状或粗糙表面形成所述通气孔,使所述叶室垫圈与所述植物叶片接触时,空气可以通过所述叶室垫圈的锯齿状或粗糙表面处进入所述叶室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合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气管设置在所述叶室的侧壁上;
或,所述导气管设置在所述透光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合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部为透明玻璃或透明有机玻璃;
所述叶室的本体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光合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室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叶室及第二叶室,所述第一叶室与所述第二叶室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叶室与所述第二叶室相对设置,使所述第一叶室的检测口与所述植物叶片的一侧接触,所述第二叶室的检测口与所述植物叶片的另一侧接触。
CN202020792332.9U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新型光合仪 Active CN2121595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92332.9U CN212159580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新型光合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92332.9U CN212159580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新型光合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59580U true CN212159580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10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92332.9U Active CN212159580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新型光合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595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4104A (zh) * 2022-04-28 2022-07-29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一种诱导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4104A (zh) * 2022-04-28 2022-07-29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一种诱导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59580U (zh) 一种新型光合仪
CN212159579U (zh) 一种新型光合仪
CN211273963U (zh) 一种气体分析仪探头除尘结构
CN212159578U (zh) 一种新型光合仪
CN212159582U (zh) 一种可固定叶片位置的光合仪
CN111398285A (zh) 一种可固定叶片位置的光合仪
CN207908463U (zh) 空气质量检测设备
CN208465463U (zh) 具有快速接头的水气分离装置
CN210834839U (zh) 一种光合仪缓冲装置
CN211697193U (zh) 一种食品安全快检仪
CN110215937B (zh) 一种大气模拟设备
WO2016067166A1 (en) Open dynamic flux chamber
CN114062602A (zh) 一种密闭空间气体浓度变化规律测试装置
CN203908703U (zh) 单控制总线式数字温湿度传感器装置
CN206095317U (zh) 一种不规则通风设备的风量测试装置
CN204043119U (zh) 一种双层密闭型送风装置
CN215866467U (zh) 植物气体交换速率测量室及测量装置
CN208399388U (zh) 一种室内用空气检测装置
CN207181231U (zh) 一种激光粒度分析仪用干法窗口
CN211014161U (zh) 一种水分测试装置
CN106441460A (zh) 一种不规则通风设备的风量测试装置
CN209656202U (zh) 一种可调整的双头气压表盘
CN207342390U (zh) 过滤器
CN214373192U (zh) 一种建筑门窗用的气密性检测设备
CN216192286U (zh) 一种生物培养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