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14104A - 一种诱导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诱导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14104A
CN114814104A CN202210460981.2A CN202210460981A CN114814104A CN 114814104 A CN114814104 A CN 114814104A CN 202210460981 A CN202210460981 A CN 202210460981A CN 114814104 A CN114814104 A CN 1148141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leaf
communicated
leaf chamber
orga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609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硕其
石丹丹
欧阳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ybrid Rice Research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ybrid Rice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ybrid Rice Research Center filed Critical Hunan Hybrid Rice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21046098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141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14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410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0803 priority patent/WO2023208030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98Plants or tre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01N33/0009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 G01N33/0027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detector
    • G01N33/0036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detector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ct a particular component
    • G01N33/004CO or CO2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otan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reenhous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导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由该装置包括:叶室、循环泵、二氧化碳供给装置、二氧化碳吸收池、二氧化碳检测装置及少量阀门和有机软管组成,所述叶室由有机玻璃与密封圈构成,叶室外围安装可拆卸的人工光源装置,所述循环泵通过有机软管与叶室相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检测装置由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和二氧化碳检测仪组成,并且通过光纤进行连接,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置入叶室中。该装置通过人工光源控制使植株某面叶片的气孔基本关闭,有效达到诱导植物单面叶片光合作用的目的;通过外循环泵保证叶室中植株叶片两面的二氧化碳浓度完全相同,避免了因两面光合作用强度不一致以造成二氧化碳浓度不均。

Description

一种诱导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
技术领域
属于植物叶片光合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诱导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在整株生长状态下诱导某一叶片单面光合作用强度的检测,并对某一叶片单面光合产物进行13CO2标记的叶室。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Licor-6800、LCi-SD、CIRAS-3等便携式光合仪,为植物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光合作用测定技术手段,该类光合仪比较适用于室内叶片光合实验。但在野外对某一植株在正常生长状态下检测单面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实验时,由于现有野外检测设备未考虑到叶片正反面受到光照强度不一,以及叶片存在正反面气孔数量完全不同等情况,造成检测光合作用强度数据随意性非常大,因此在植物品种筛选时,一是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数据支持力度不大,二是无法区分和评价正反面光合速率,不能准确高效对种质资源进行光合速率评估。
公开号为CN203981676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整株组培苗光合速率快速测定装置及方法,包括植物光合测定仪的IRGA样品室,土壤叶室安装板,IRGA样品室与土壤叶室安装板组成复合体,另设有一个透明的自制叶室,在自制叶室上设有固定孔、气孔及回流管接口;自制叶室通过固定孔与土壤叶室安装板连接,自制叶室与复合体之间为刚性密封连接;IRGA样品室通过数据线与光合仪主机连接。该发明虽对现有的采用植物光合测定仪进行改进,采用自制叶室来替代了标准叶室,光合仪能直观地实时显示植株在不受任何机械压迫损伤情况下的光合速率,并可以任意测定单株或者整瓶(群体)组培苗的光合速率;还解决了标准叶室没法测定面积小于6cm2的单张叶片的难题,但还是无法对某一植株单面叶片的光合作用进行测定。
公开号为CN205080115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植物合速率测定装置,包括LED灯,提供植物光源,可以调节光强变化;气泵,输送CO2气体;叶室,固定测量叶片;流量计,检测CO2气体流量;CO2分析器,检测CO2浓度;温湿度传感器,检测CO2气体温湿度变化;数据采集器,收集与记录采集到的数据;计算机,分析采集到的数据。但无法控制CO2浓度和完成单面叶片的光合检测。
公开号CN207571108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测定作物群体不同高度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装置,包括测试箱、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3N个检测组件和信号采集器,测试箱包括顶盖、箱体和底座,箱体顶部上设有第一凹槽,箱体内壁上安装有风扇,箱体内壁上对称安装有一对支撑架,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可拆卸地方式固定在两支撑架上,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在竖直方向上等间距分布,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上分别安装N个检测组件,底座顶部设有的第二凹槽,各电元器件分别与信号采集器电连接。该方法依托于该装置,能测定作物群体不同高度处的光强、温湿度、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但该专利也未能考虑到某一叶片单面光合作用强度的测定。
公开号为CN108227774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通过循环酒精扩展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控温范围的装置,利用循环泵输送冷却或加热的液体酒精,并由PVC管送至与LI-6400XT光合作用测量室紧紧贴合的金属部件(内部含有多条可流通酒精的水道),并改变该金属部件的温度;通过热交换过程逐渐调整光合作用测量室的温度,最终有效扩展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I-6400XT)的控温范围。该装置使得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调控叶室温度的范围由原有的环境温度±7℃扩展为5℃~40℃,从而使得野外测定植物/作物光合作用参数不再受外界环境温度的限制,为野外条件下深入探讨植物/作物生理生态过程对温度的响应和适应性机理提供了测量技术与方法。由于该发明存在和光合仪类似的缺点,因此该发明只能用于部分叶片的定量检测,并不适合单面叶片的高质量光合检测。
公开号为CN 209525597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调整方向的光合作用测定仪,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光合作用测定仪,光合作用测定仪通过转盘设置在底座上,转盘下端设置有传动齿轮,底座旁设置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变速齿轮,传动齿轮与变速齿轮啮合,光合作用测定仪四周设置有光敏传感器,通过光敏传感器对实时阳光的方向进行检测,并且控制转动电机带动转盘进行转动。通过光合作用测定仪进行光合作用检测,并且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转盘水平转动,无法对不同角度的单面叶片进行光合测定。
公开号为CN109900643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棉花铃叶系统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快速测定装置,包括植物光合测定仪主机、IRGA分析器的IRGA样品室、簇状叶室安装板,所述IRGA分析器的IRGA样品室通过电缆线与植物光合测定仪主机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IRGA分析器的IRGA样品室去除盖板,与簇状叶室安装板连接,在所述簇状叶室安装板上安装有自制叶室,所述连接板上设有通气孔,通过该通气孔,使得所述自制叶室、簇状叶室安装板与IRGA样品室相连通。该发明虽通过风扇使自制叶室循环,但无法使叶室中空气均匀,对不同角度的叶片无法进行测定,叶室大小不能随叶片大小调整,并不适合单一叶片的高精度测定,更不适合植株单面光合检测。
公开号为CN113063902 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用于野外实时测定植物光合作用的分析系统,由外置循环叶室、二氧化碳吸收池、循环泵、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二氧化碳储存罐和多角度固定架组成,外置循环叶室固定在多角度固定架上,二氧化碳储存罐、二氧化碳吸收池、循环泵通过有机软管和阀门与外置循环叶室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置入在外置循环叶室中。该系统能使叶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完全相同,避免了在叶室中因光合作用造成二氧化碳浓度不均,为长时间测定整个植物或单一叶片的光合强度实验提供可行性,同时还能有效地减缓了叶室封闭环境温度上升,有效地维持了环境湿度的稳定。但无法完成对植株单面光合作用强度的检测。
田中孝幸·松島省三在“水稻产量成立原理应用及在作物学的研究”也提及了单一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检测方法,但无法诱导对叶片某一面光合作用后进行检测。由此可见,无论是使用经典Licor-6800合光测定仪或类似改进装置的测定方法,还是现有的实时在线大面积检测光合方法,都无法满足精确测定植株单面叶片所产生的光合作用强度的目的,更未报道过诱导叶片一面光合作用后进行检测的装置。
发明内容
因此,实现植株单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检测时,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一是在自然光或人工光源照射条件下能更好地实现与外界空气隔绝进行精确测定,能有效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的稳定;二是能精确诱导植株叶片两面中某一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且另一面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实现整个检测过程中在不损伤叶片条件下长时间测定单面或两面光合作用强度,从而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设备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不同生长角度叶片、高准确性、不损伤叶片、便携式、可实现碳13标记的实时诱导单面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在传统叶室或外置叶室的基础上,通过循环泵使外置叶室内空气循环,采用密封圈与外界空气隔绝,且外置叶室能在植株叶片置入时完全分开,外置叶室可安装人工可控制光源,通过多角度固定架固定外置叶室用于不同生长角度的叶片。
因此,本发明原理之一在于,在传统叶室检测光合强度的基础上,将循环叶室内的空气流动,使得所测单一叶面各个部位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一致,避免因二氧化碳浓度不同直接影响其光合作用速度而使测定数值普遍下降(造成系统误差)。
本发明原理之二在于,通过植株叶片将叶室分隔形成两个完全独立的空气循环体系,其中一个体系中添加碳13标记的二氧化碳,可以实现追踪植株叶片两面的光合产物分配转运的目的。
本发明原理之三在于,在传统外置循环叶室的技术上,使用全透光材料如有机玻璃等材料,可直接利用自然光的照射解决光合作用的光源问题,结合密封圈与外界空气隔绝,避免外界条件下干扰,实现单一叶面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的光合强度测定。
本发明原理之四在于,在传统外置循环叶室的基础上,通过外加人工可调节光源,达到可控制光照强度,实现诱导单一叶面在人工光源条件下光合作用测定,保证另一叶面基本不进行光合作用。
本发明原理之五在于,为了保证测定不同生长角度的叶片,使多角度固定装置实现多方向固定外置叶室,在测定光合强度时不改变叶片的生长状态,更有利于保持所测叶片与植株的良好生长状态,避免了叶片因测定光合强度造成叶脉堵塞、损伤或损坏掉。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诱导植物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该装置包括:叶室、循环泵、二氧化碳供给装置、二氧化碳吸收池、二氧化碳检测装置及少量阀门和有机软管组成,所述叶室由有机玻璃与密封圈构成,叶室外围安装可拆卸的人工光源装置,所述循环泵通过有机软管与叶室相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检测装置由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和二氧化碳检测仪组成,并且通过光纤进行连接,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置入叶室中。
在上述任一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叶室由植物叶片可置入有机玻璃与密封圈中,并能与之分割形成两个独立的空间,为两个外置循环叶室。
在上述任一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叶室可由人工光源装置提供光照,人工光源安装在叶室外围,光照强度可以进行调节,在自然条件下检测光合强度时去除。
在上述任一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有机玻璃的材质为透光率达到80%以上,其厚度为1-10mm,其形状为圆柱形或长方形或球形等。
在上述任一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多角度固定架为任意角度的固定。
在上述任一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放入外置循环叶室的深度为5~50mm,其中优选是15mm。
在上述任一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二氧化碳吸收池,由0.1~0.5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组成,通过测定溶液中pH的变化换算出二氧化碳吸收量或直接测定硫酸中和反应产二氧化碳的量,还可通过降温设备进行控制其溶液的温度,直接影响外置循环叶室内的温度变化。
在上述任一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二氧化碳供给装置,由高于1个大气压的二氧化碳储存罐或由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产二氧化碳,都是通过电子控制的阀门决定二氧化碳的排放速度,与循环泵使空气循环速度相关,保持有机软管中二氧化碳浓度在0.03%即可,再与二氧化碳检测仪检测数据进行适当调整。
在上述任一的实施方案中,该装置可用作为植株的碳标记或其它标记等方面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诱导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的示意图;其中1:有机玻璃;2:有机玻璃;3: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4: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7:二氧化碳检测仪;8:二氧化碳检测仪;9:循环泵;10:循环泵;11:有机软管;12:有机软管;13:三通阀门;14:三通阀门;15:二氧化碳供给器;16:二氧化碳供给器;17:二氧化碳吸收池;18:二氧化碳吸收池;19:密封圈;20:多角度固定架;21:金属支杆。
图2、诱导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的示意图;其中1:有机玻璃;2:有机玻璃;3: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4: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5:光源;6:光源;7:二氧化碳检测仪;8:二氧化碳检测仪;9:循环泵;10:循环泵;11:有机软管;12:有机软管;13:三通阀门;14:三通阀门;15:二氧化碳供给器;16:二氧化碳供给器;17:二氧化碳吸收池;18:二氧化碳吸收池;19:密封圈;20:多角度固定架;21:金属支杆。
技术效果
1、通过人工光源控制,可以使植株某面叶片的气孔基本关闭,从而实现植株另一面叶片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保证另一叶面基本不进行光合作用状态,有效达到诱导植物单面叶片光合作用的目的。
2、该装置能将叶片两面分开进行光合作用,可通过碳标记或其它标记有效实现植株叶片两面不同光合机理研究的目的。
3、通过外循环泵保证叶室中植株叶片两面的二氧化碳浓度完全相同,避免了因两面光合作用强度不一致以造成二氧化碳浓度不均。
4、通过先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后期重新补充二氧化碳的方式,为长时间测定整个植物或单一叶片的光合强度实验提供可行性,同时还能有效地减缓了叶室封闭环境温度上升,有效地维持了环境湿度的稳定。
5、通过多角度固定架在测定光合时,不会影响测定植物不同生长角度叶片的光合强度,也更加方便实时比较不同生长角度叶片的光合强度,而且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为植物光合基础研究和生物工程研究提供了一种非常高效的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以下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诱导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将有机玻璃(1)与密封圈(19)进行合并构成外置循环叶室A,在外置循环叶室A外安装有人工光源(5),外置循环叶室A通过有机软管与循环泵(9)连通,二氧化碳吸收池(17)通过有机软管与循环泵(9)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3)置入在外置循环叶室A内,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3)通过光纤与二氧化碳检测仪(7)相连通,二氧化碳供给器(15)经三通阀门(13)通过有机软管(11)与外置循环叶室A连通,三通阀门(13)控制二氧化碳流速或关闭二氧化碳供给,二氧化碳吸收池(17)经三通阀门(13)通过有机软管(11)与外置循环叶室A连通;
有机玻璃(2)与密封圈(19)进行合并构成外置循环叶室B,在外置循环叶室B外安装有人工光源(6),外置循环叶室B通过有机软管与循环泵(10)连通,二氧化碳吸收池(18)通过有机软管与循环泵(10)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4)置入在外置循环叶室B内,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4)通过光纤与二氧化碳检测仪(8)相连通,二氧化碳供给器(16)经三通阀门(14)通过有机软管(12)与外置循环叶室B连通,三通阀门(14)控制二氧化碳流速或关闭二氧化碳供给,二氧化碳吸收池(18)经三通阀门(14)通过有机软管(12)与外置循环叶室B连通;外置循环叶室A、B通过金属支杆(21)固定在多角度固定架(20)上。
实施例1:诱导单面叶片实时检测光合作用的方法,见图1。
首先将植物叶片取出,采用人工光源(5)进行光照,通过观察叶片上气孔关闭状态,调节适合的光照强度,再将有机玻璃与密封圈打开,选择植物叶片放入有机玻璃与密封圈构成的间隙中,有机玻璃、密封圈和植物叶片一并形成完全独立的外置循环叶室A、外置循环叶室B,打开人工光源(5),调节适合的光照强度使另一叶面的气孔处于关闭状态,外置循环叶室A通过有机软管与循环泵(9)连通,二氧化碳吸收池(17)通过有机软管与循环泵(9)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3)置入在外置循环叶室A内,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3)通过光纤与二氧化碳检测仪(7)相连通,二氧化碳供给器(15)经三通阀门(13)通过有机软管(11)与外置循环叶室A连通,三通阀门(13)控制二氧化碳流速或关闭二氧化碳供给,二氧化碳吸收池(17)经三通阀门(13)通过有机软管(11)与外置循环叶室A连通;而外置循环叶室B外的人工光源(6)处于关闭状态。借助二氧化碳检测仪(7)检测数据以控制叶室中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0.03%。通过测定二氧化碳吸收池(17)的pH值变化(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与二氧化碳供给器(16)(供给二氧化碳的量)的输入量,计算出单面光合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量。
实施例2:利用上述任一装置来进行植物叶片在自然光条件用下检测光合作用的方法,见图2。
首先将密封圈打开,选择植物叶片放入有机玻璃与密封圈构成的间隙中,有机玻璃(1)、(2)密封圈(19)和植物叶片一并形成密封的外置循环叶室A、外置循环叶室B,外置循环叶室A通过有机软管与循环泵(9)连通,二氧化碳吸收池(17)通过有机软管与循环泵(9)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3)置入在外置循环叶室A内,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3)通过光纤与二氧化碳检测仪(7)相连通,二氧化碳供给器(15)经三通阀门(13)通过有机软管(11)与外置循环叶室A连通,三通阀门(13)控制二氧化碳流速或关闭二氧化碳供给,二氧化碳吸收池(17)经三通阀门(13)通过有机软管(11)与外置循环叶室A连通;外置循环叶室B通过有机软管与循环泵(10)连通,二氧化碳吸收池(18)通过有机软管与循环泵(10)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4)置入在外置循环叶室B内,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4)通过光纤与二氧化碳检测仪(8)相连通,二氧化碳供给器(16)经三通阀门(14)通过有机软管(12)与外置循环叶室B连通,三通阀门(14)控制二氧化碳流速或关闭二氧化碳供给,二氧化碳吸收池(18)经三通阀门(14)通过有机软管(12)与外置循环叶室B连通;借助二氧化碳检测仪(7)、(8)检测数据以控制叶室中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0.03%。通过测定二氧化碳吸收池(17)、(18)的pH值变化(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与二氧化碳供给器(15)、(16)(供给二氧化碳的量)的输入量,计算出整个光合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量。
实施例3:利用碳13标记的二氧化碳进行某一面叶片实时检测光合作用的方法
首先将密封圈打开,选择植物叶片放入有机玻璃与密封圈构成的间隙中,有机玻璃(1)、(2)密封圈(19)和植物叶片一并形成密封的外置循环叶室A、外置循环叶室B,外置循环叶室A通过有机软管与循环泵(9)连通,二氧化碳吸收池(17)通过有机软管与循环泵(9)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3)置入在外置循环叶室A内,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3)通过光纤与二氧化碳检测仪(7)相连通,二氧化碳供给器(15)经三通阀门(13)通过有机软管(11)与外置循环叶室A连通,三通阀门(13)控制二氧化碳流速或关闭二氧化碳供给,二氧化碳吸收池(17)经三通阀门(13)通过有机软管(11)与外置循环叶室A连通;外置循环叶室B通过有机软管与循环泵(10)连通,二氧化碳吸收池(18)通过有机软管与循环泵(10)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4)置入在外置循环叶室B内,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4)通过光纤与二氧化碳检测仪(8)相连通,二氧化碳供给器(16)经三通阀门(14)通过有机软管(12)与外置循环叶室B连通,三通阀门(14)控制二氧化碳流速或关闭二氧化碳供给,并且将二氧化碳供给器(16)中的二氧化碳进行碳13标记,二氧化碳吸收池(18)经三通阀门(14)通过有机软管(12)与外置循环叶室B连通;借助二氧化碳检测仪(7)、(8)检测数据以控制叶室中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0.03%。通过测定二氧化碳吸收池(17)、(18)的pH值变化(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与二氧化碳供给器(15)、(16)(供给二氧化碳的量)的输入量,计算出整个光合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量。另外将植株取出,可以通过碳13标记观察碳的运行轨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诱导植物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该装置包括:叶室、循环泵、二氧化碳供给装置、二氧化碳吸收池、二氧化碳检测装置及少量阀门和有机软管组成,所述有机玻璃(1)与密封圈(19)进行合并构成外置循环叶室A,在外置循环叶室A外安装有人工光源(5),外置循环叶室A通过有机软管与循环泵(9)连通,二氧化碳吸收池(17)通过有机软管与循环泵(9)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3)置入在外置循环叶室A内,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3)通过光纤与二氧化碳检测仪(7)相连通,二氧化碳供给器(15)经三通阀门(13)通过有机软管(11)与外置循环叶室A连通,三通阀门(13)控制二氧化碳流速或关闭二氧化碳供给,二氧化碳吸收池(17)经三通阀门(13)通过有机软管(11)与外置循环叶室A连通;
有机玻璃(2)与密封圈(19)进行合并构成外置循环叶室B,在外置循环叶室B外安装有人工光源(6),外置循环叶室B通过有机软管与循环泵(10)连通,二氧化碳吸收池(18)通过有机软管与循环泵(10)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4)置入在外置循环叶室B内,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4)通过光纤与二氧化碳检测仪(8)相连通,二氧化碳供给器(16)经三通阀门(14)通过有机软管(12)与外置循环叶室B连通,三通阀门(14)控制二氧化碳流速或关闭二氧化碳供给,二氧化碳吸收池(18)经三通阀门(14)通过有机软管(12)与外置循环叶室B连通;外置循环叶室A、B通过金属支杆(21)固定在多角度固定架(20)上。
2.一种诱导植物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该装置包括:叶室、循环泵、二氧化碳供给装置、二氧化碳吸收池、二氧化碳检测装置及少量阀门和有机软管组成,所述将有机玻璃(1)与密封圈(19)进行合并构成外置循环叶室A,外置循环叶室A通过有机软管与循环泵(9)连通,二氧化碳吸收池(17)通过有机软管与循环泵(9)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3)置入在外置循环叶室A内,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3)通过光纤与二氧化碳检测仪(7)相连通,二氧化碳供给器(15)经三通阀门(13)通过有机软管(11)与外置循环叶室A连通,三通阀门(13)控制二氧化碳流速或关闭二氧化碳供给,二氧化碳吸收池(17)经三通阀门(13)通过有机软管(11)与外置循环叶室A连通;
有机玻璃(2)与密封圈(19)进行合并构成外置循环叶室B,外置循环叶室B通过有机软管与循环泵(10)连通,二氧化碳吸收池(18)通过有机软管与循环泵(10)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4)置入在外置循环叶室B内,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4)通过光纤与二氧化碳检测仪(8)相连通,二氧化碳供给器(16)经三通阀门(14)通过有机软管(12)与外置循环叶室B连通,三通阀门(14)控制二氧化碳流速或关闭二氧化碳供给,二氧化碳吸收池(18)经三通阀门(14)通过有机软管(12)与外置循环叶室B连通;外置循环叶室A、B通过金属支杆(21)固定在多角度固定架(2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一种诱导植物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所述有机玻璃(1)和(2)的材质为透光率达到80%以上,其厚度为1-10mm,其形状为圆柱形或长方形或球形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一种诱导植物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所述多角度固定架(20)为任意角度的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一种诱导植物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3)和(4)分别放入外置循环叶室A、B的深度为5~50mm,其中优选是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一种诱导植物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所述二氧化碳吸收池(17)、(18),由0.1~0.5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组成,通过测定溶液中pH的变化换算出二氧化碳吸收量或直接测定硫酸中和反应产二氧化碳的量,还可通过降温设备进行控制其溶液的温度,直接影响外置循环叶室A、B内的温度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一种诱导植物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所述二氧化碳供给器(15)、(16),由高于1个大气压的二氧化碳储存罐或由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产二氧化碳,都是通过电子控制阀门决定二氧化碳的排放速度,与循环泵(9)、(10)使空气循环速度相关,保持有机软管中二氧化碳浓度在0.03%即可,再与二氧化碳检测仪(7)、(8)检测数据进行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一种诱导植物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所述叶室由植物叶片可置入有机玻璃与密封圈中,并能与之分割形成两个独立的空间,为两个外置循环叶室。
9.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诱导植物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所述叶室由人工光源装置提供光照,人工光源安装在叶室外围,光照强度可以进行调节,在自然条件下检测光合强度时去除。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一种诱导植物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作为植株的碳标记或其它标记等方面的应用。
CN202210460981.2A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诱导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 Pending CN1148141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0981.2A CN114814104A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诱导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
PCT/CN2023/090803 WO2023208030A1 (zh) 2022-04-28 2023-04-26 一种诱导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0981.2A CN114814104A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诱导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4104A true CN114814104A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08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60981.2A Pending CN114814104A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诱导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14104A (zh)
WO (1) WO202320803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8030A1 (zh) * 2022-04-28 2023-11-02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一种诱导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12193C1 (ru) * 1991-04-19 1994-05-15 Карпушкин Лев Тимофеевич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параметров h2o -и co2 - газообмена листьев растений
CN201674820U (zh) * 2009-11-20 2010-12-22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一种能同时测定植被群体辐射温度和光合作用的冠层叶室
CN103675247A (zh) * 2013-12-16 2014-03-26 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整株组培苗光合速率快速测定装置及方法
CN103954562A (zh) * 2014-04-09 2014-07-30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基于光纤传感器的光合作用仪
CN205080115U (zh) * 2015-10-21 2016-03-09 安徽振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光合速率测定装置
CN207571108U (zh) * 2017-12-18 2018-07-03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测定作物群体不同高度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装置
CN109900643A (zh) * 2019-03-14 2019-06-18 石河子大学 棉花铃叶系统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快速测定装置
CN209525597U (zh) * 2019-03-12 2019-10-22 南京艾瑞卡尔农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整方向的光合作用测定仪
CN210198432U (zh) * 2019-07-16 2020-03-27 北京雅欣理仪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测定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叶室及基于该叶室的教具
CN111398284A (zh) * 2020-05-14 2020-07-10 上海乾菲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还原自然照光的光合仪
CN111398285A (zh) * 2020-05-14 2020-07-10 上海乾菲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固定叶片位置的光合仪
CN111965309A (zh) * 2020-09-11 2020-11-20 中南民族大学 便携式植物光合速率检测仪及其方法
CN212159580U (zh) * 2020-05-14 2020-12-15 上海乾菲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光合仪
CN212159579U (zh) * 2020-05-14 2020-12-15 上海乾菲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光合仪
CN212159578U (zh) * 2020-05-14 2020-12-15 上海乾菲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光合仪
CN113063902A (zh) * 2021-04-25 2021-07-02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一种便携式用于野外实时测定植物光合作用的分析系统
CN113063903A (zh) * 2021-04-25 2021-07-02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一种可调节用于植物光合作用同位素标记装置
WO2022038246A1 (en) * 2020-08-19 2022-02-24 University Of Tartu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essing gas exchange of pla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1647C (zh) * 2006-02-23 2009-01-14 上海交通大学 用于测定植物冠层群体光合作用的冠层叶室
CN201622119U (zh) * 2009-12-02 2010-11-03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双通道叶片红外温度和光合作用同步测定叶室
CN114814104A (zh) * 2022-04-28 2022-07-29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一种诱导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12193C1 (ru) * 1991-04-19 1994-05-15 Карпушкин Лев Тимофеевич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параметров h2o -и co2 - газообмена листьев растений
CN201674820U (zh) * 2009-11-20 2010-12-22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一种能同时测定植被群体辐射温度和光合作用的冠层叶室
CN103675247A (zh) * 2013-12-16 2014-03-26 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整株组培苗光合速率快速测定装置及方法
CN103954562A (zh) * 2014-04-09 2014-07-30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基于光纤传感器的光合作用仪
CN205080115U (zh) * 2015-10-21 2016-03-09 安徽振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光合速率测定装置
CN207571108U (zh) * 2017-12-18 2018-07-03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测定作物群体不同高度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装置
CN209525597U (zh) * 2019-03-12 2019-10-22 南京艾瑞卡尔农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整方向的光合作用测定仪
CN109900643A (zh) * 2019-03-14 2019-06-18 石河子大学 棉花铃叶系统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快速测定装置
CN210198432U (zh) * 2019-07-16 2020-03-27 北京雅欣理仪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测定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叶室及基于该叶室的教具
CN111398284A (zh) * 2020-05-14 2020-07-10 上海乾菲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还原自然照光的光合仪
CN111398285A (zh) * 2020-05-14 2020-07-10 上海乾菲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固定叶片位置的光合仪
CN212159580U (zh) * 2020-05-14 2020-12-15 上海乾菲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光合仪
CN212159579U (zh) * 2020-05-14 2020-12-15 上海乾菲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光合仪
CN212159578U (zh) * 2020-05-14 2020-12-15 上海乾菲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光合仪
WO2022038246A1 (en) * 2020-08-19 2022-02-24 University Of Tartu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essing gas exchange of plants
CN111965309A (zh) * 2020-09-11 2020-11-20 中南民族大学 便携式植物光合速率检测仪及其方法
CN113063902A (zh) * 2021-04-25 2021-07-02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一种便携式用于野外实时测定植物光合作用的分析系统
CN113063903A (zh) * 2021-04-25 2021-07-02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一种可调节用于植物光合作用同位素标记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关义新等: "水分胁迫下植物叶片光合的气孔和非气孔限制", 《植物生理学通讯》, pages 293 - 297 *
常天根等: "作物非叶器官光合特性及其产量贡献研究", 《第十九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pages 219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8030A1 (zh) * 2022-04-28 2023-11-02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一种诱导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08030A1 (zh) 2023-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63902A (zh) 一种便携式用于野外实时测定植物光合作用的分析系统
CN113063903A (zh) 一种可调节用于植物光合作用同位素标记装置
WO2023208030A1 (zh) 一种诱导单面叶片光合作用装置
CN106659131B (zh) 水耕栽培方法及水耕栽培装置
CN205337042U (zh) 一种农业用植物自动化培养箱
CN206452865U (zh) 一种旋转培养箱
CN111443192A (zh) 一种用于评价污染物对土壤生物毒性效应的装置
CN114190267A (zh) 用于水培植物生长环境调控及表型图像采集的系统
CN106841015B (zh) 一种智能型模拟岩土体劣化的试验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CN216594979U (zh) 一种便携式用于野外实时测定植物光合作用的分析系统
CN203715642U (zh) 一种可控光强度的恒温恒湿培养箱
CN217523496U (zh) 用于水培植物生长环境调控及表型图像采集的系统
CN111766239B (zh) 一种盆栽植物光合速率高通量测量机器人
CN212083224U (zh) 一种otc自动开启式光合-呼吸监测系统
CN205068974U (zh) 生态探究观察箱
CN207836332U (zh) 一种花卉有土智能培育装置
CN218302722U (zh) 一种植物幼苗水培观测装置
CN207911660U (zh) 一种节能型组培箱
KR20210145617A (ko) 양액 순환형 증산량 측정 식물재배기
CN216348823U (zh) 一种草原生态系统碳汇自动测定系统
CN216452235U (zh) 一种植物种植车间的温湿度控制装置
CN115046968B (zh) 植物不同组织器官光合速率同步测定系统及方法
CN208657297U (zh) 一种种子光照培养箱
CN219919934U (zh) 一种适用于热带植物的组培气候箱
CN220123550U (zh) 一种植物表型测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