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56893U - 照明灯具 - Google Patents

照明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56893U
CN212156893U CN202021324184.4U CN202021324184U CN212156893U CN 212156893 U CN212156893 U CN 212156893U CN 202021324184 U CN202021324184 U CN 202021324184U CN 212156893 U CN212156893 U CN 2121568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emitting
plate
rayleigh scattering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2418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猛
张炯
姜兆宁
刘达平
魏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Yil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Yil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Yil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Yil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2418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568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56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568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照明灯具,包括:壳体组件;瑞利散射板,设置在壳体组件上;发光组件,发光组件与瑞利散射板相对设置,发光组件包括发光部和用于减小发光部发出光束的出射角度的全反射透镜,发光部相对于瑞利散射板倾斜设置,全反射透镜设置在发光部处;第一遮光部,设置在瑞利散射板和发光组件之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照明灯具无法模拟自然状态下蓝天的照射效果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照明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照明灯具光源以白光、黄光及RGB彩光为主,实际使用状态较为单调。
然而,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照明灯具,特别是在一些无窗环境(比如储藏室、地下室、会议室等),虽然有照明光源,但照明灯具无法模拟出自然状态下蓝天的效果,会给人以较重的压抑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灯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照明灯具无法模拟自然状态下蓝天的照射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照明灯具,包括:壳体组件;瑞利散射板,设置在壳体组件上;发光组件,发光组件与瑞利散射板相对设置,发光组件包括发光部和用于减小发光部发出光束的出射角度的全反射透镜,发光部相对于瑞利散射板倾斜设置,全反射透镜设置在发光部处;第一遮光部,设置在瑞利散射板和发光组件之间。
进一步地,壳体组件包括:底座;出光罩,出光罩设置在底座上,出光罩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底座设置在第一安装口处,瑞利散射板设置在第二安装口处。
进一步地,底座包括:底板;安装部,设置在底板上,安装部凸出于底板设置,安装部的安装面相对于瑞利散射板倾斜设置,发光组件设置在安装部的安装面上。
进一步地,安装部为多个,安装部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在底板上;发光组件为多个,多个发光组件与多个安装部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发光组件设置在相应的安装部上。
进一步地,第一遮光部设置在发光组件的至少部分上,第一遮光部的遮光面与安装部的安装面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发光组件为多个,多个发光组件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发光阵列,发光阵列具有相对设置的发光侧和遮光侧,发光侧与出光罩的侧壁间隔设置以形成避让区间,以防止发光侧发出的光经过避让区间照射至出光罩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照明灯具还包括:第二遮光部,设置在避让区间内,第二遮光部位于发光侧,以通过第二遮光部遮挡由发光侧出射的光线。
进一步地,壳体组件还包括:出光板,设置在出光罩上,出光板位于第二安装口处,出光板位于瑞利散射板远离底座的一侧,以使由瑞利散射板透出的光经出光板射出。
进一步地,第二安装口处设置有支撑台和第一卡接结构,支撑台位于第一卡接结构靠近第一安装口的一侧,支撑台用于支撑瑞利散射板;出光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接结构相适配的第二卡接结构,以通过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的配合使出光板安装在出光罩上。
进一步地,壳体组件还包括加强筋;底座上设置有加强筋;和/或,出光罩上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口的安装截面积大于第二安装口的安装截面积,出光罩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均沿竖直方向延伸,第四侧板的至少部分与竖直面之间成预定角度设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使发光组件与瑞利散射板相对设置,这样能够模拟出蓝天的照射效果;同时由于全反射透镜和遮光部均能够吸收大角度出射光线,这样能够实现小角度平行光线的照射效果,从而更好地模拟了太阳光的光线照射特点。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照明灯具无法模拟自然状态下蓝天的照射效果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底座和发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底座和发光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遮光部和发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遮光部和发光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底座和出光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底座和出光罩的安装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和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灯具的剖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灯具的爆炸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部与相邻两个遮光板之间的设置距离关系。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组件;11、底座;111、底板;112、安装部;12、出光罩;121、第一安装口;122、第二安装口;123、支撑台;124、第一卡接结构;125、第一侧板;126、第二侧板;127、第三侧板;128、第四侧板;13、出光板;131、第二卡接结构;14、加强筋;20、瑞利散射板;30、发光组件;31、发光部;32、全反射透镜;33、连接板;40、第一遮光部;50、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明灯具,该照明灯具包括壳体组件10、瑞利散射板20、发光组件30和第一遮光部40。瑞利散射板20设置在壳体组件10上,发光组件30与瑞利散射板20相对设置,发光组件30包括发光部31和用于减小发光部31发出光束的出射角度的全反射透镜32,发光部31相对于瑞利散射板20倾斜设置,全反射透镜32设置在发光部31处。第一遮光部40设置在瑞利散射板20和发光组件30之间。具体的,这里的发光部31可以为LED灯珠,照明灯具还包括电源50,发光部31与电源50连接。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灯具,通过将发光部31与瑞利散射板20倾斜设置,经瑞利散射板20出射的光线能够实现蓝天的视觉效果。同时,通过全反射镜减小发光部31发出的光束的出射角度,并借助第一遮光部40消除发光部31出射光线中的大角度出射光线,这样,能够避免杂乱的大角度光线的射出,以模拟出太阳光的倾斜且平行的光束。因此,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照明灯具无法模拟自然状态下蓝天的照射效果的技术问题。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壳体组件10包括底座11和出光罩12,出光罩12设置在底座11上,出光罩1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口121和第二安装口122,底座11设置在第一安装口121处,瑞利散射板20设置在第二安装口122处。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优化照明灯具的空间布局,以便于更好地通过瑞利散射板20形成天空的照明效果。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出光罩12的内表面设置有黑色涂层,通过该黑色涂层能够吸收散射光线,以保证光路的平行出射。同时,采用上述空间布局,能够完成距离感的模拟。
具体的,在底座11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在出光罩12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接部相适配的第二卡接部,通过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配合,使底座11与出光罩12连接,这样以便于进行装配。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发光组件30还包括连接板33,该连接板33可以为PCB板,在连接板33上设置有多个发光部31,各个发光部31上均设置有一个对应的全反射透镜32。具体的,连接板33为条形板,发光组件30为条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1包括底板111和安装部112,安装部112设置在底板111上,安装部112凸出于底板111设置,安装部112的安装面相对于瑞利散射板20倾斜设置,发光组件30设置在安装部112的安装面上。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使发光部31与瑞利散射板20倾斜设置,使发光部31固定至特定角度,以保证光路按预设角度出光,同时也能够便于安装。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发光组件30为条形结构,相应的,安装部112也为条形结构。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安装部112为多个,安装部112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在底板111上。发光组件30为多个,多个发光组件30与多个安装部112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发光组件30设置在相应的安装部112上。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安装多个发光组件30,方便安装。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安装部112可以为栅格支架的结构,便于生产、制造和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遮光部40设置在发光组件30的至少部分上,第一遮光部40的遮光面与安装部112的安装面垂直设置。具体的,第一遮光部40可以设置在连接板33上。
具体的,第一遮光部40可以包括第一遮光板,第一遮光板靠近发光部31的侧面形成第一遮光部40的遮光面,第一遮光板与连接板33垂直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一方面能够通过第一遮光板吸收大角度的出射光线,另一方面能够对发光组件30进行有效遮挡,从而避免用户从灯具下方向上看的时候直接看到这些内部器件,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见光不见灯”的效果、提高了美观性,避免对出光效果的影响。
或者,第一遮光部40包括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垂直设置,第二遮光板与连接板33贴合设置,第一遮光板与连接板33垂直设置,这样,也能够起到吸收大角度光线,并对发光组件30进行有效遮挡的技术效果。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发光组件30为多个,多个发光组件30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发光阵列,发光阵列具有相对设置的发光侧和遮光侧,具体的,发光侧即为端部为发光组件30的一侧,遮光侧即为端部为遮光部的一侧。发光侧与出光罩12的侧壁间隔设置以形成避让区间,以防止发光侧发出的光经过避让区间照射至出光罩12的侧壁上。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照明灯具还包括第二遮光部,第二遮光部设置在避让区间内,第二遮光部位于发光侧,以通过第二遮光部遮挡由发光侧出射的光线。具体的,第二遮光部的结构可以与第一遮光部40的结构相同。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更好地避免发光部31发出的光线照射至出光罩12的侧壁上,并更好地吸收大角度出射光线。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还包括出光板13,出光板13设置在出光罩12上,出光板13位于第二安装口122处,出光板13位于瑞利散射板20远离底座11的一侧,以使由瑞利散射板20透出的光经出光板13射出。具体的,这里的出光板13可以为装饰窗结构,以便于实现模拟视窗效果,改善用户亲近自然的体验感受。出光板13可以与瑞利散射板20实现压合固定,在出光板13的内侧可以设置白色涂层,通过白色涂层能够实现模拟天窗出光的效果。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安装口122处设置有支撑台123和第一卡接结构124,支撑台123位于第一卡接结构124靠近第一安装口121的一侧,支撑台123用于支撑瑞利散射板20。出光板13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接结构124相适配的第二卡接结构131,以通过第一卡接结构124和第二卡接结构131的配合使出光板13安装在出光罩12上。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瑞利散射板20的安装稳定性,同时便于进行装配。
为了提高照明灯具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壳体组件10还包括加强筋14。可以在底座11上设置有加强筋14;或者,在出光罩12上设置有加强筋14;或者,在底座11和出光罩1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14。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在底座11和出光罩1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14。
在底座11上还设置有安装孔,以便于使钢丝绳穿设在安装孔内,以便于安装固定。
如图11所示,在图中建立了直角三角坐标系(X轴、Y轴和Z轴)。发光组件30的全反射透镜32的轴线与发光组件30的遮光部之间的距离为d1,发光组件30的全反射透镜32与另一个相邻的发光组件30的遮光部之间的距离为d2,d1≥d2,以便于进行有效的遮挡并吸收大角度光线。
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时,第一安装口121用于安装在墙壁上,第一安装口121的安装截面积大于第二安装口122的安装截面积,这样能够便于提高设置的稳定性,避免重心容易出现偏移的情况。出光罩12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侧板125、第二侧板126、第三侧板127和第四侧板128,第一侧板125、第二侧板126和第三侧板127均沿竖直方向延伸,第四侧板128的至少部分与竖直面之间成预定角度设置。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四侧板128的至少部分与第一遮光板平行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使得出光罩12与内部的结构设置相适应,优化结构外形布局。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侧板125和第三侧板127相对设置,第一侧板125和第三侧板127可以均为梯形板结构。
将本实施例中的瑞利散射板20所在的平面作为投影面,发光阵列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可以部分落在瑞利散射板20的板面上,部分落在瑞利散射板20的板面外。另,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瑞利散射板20可以由塑料或玻璃制成,在塑料或玻璃中掺杂有纳米散射颗粒或瑞利散射涂层。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出光罩12可以为3D打印制作,由于尺寸限制,整体制作超出打印机制作量程,因此,可以将出光罩12拆成2个部分,再将这两个部分进行搭接组装。由于3D打印的光敏树脂材料强度较弱,为了提高装置整体的结构强度,在表面预留了螺钉柱孔位,以便于在螺钉柱孔位上加装加强结构。本实施例中在出光罩12靠近出光板13的一侧还设置有三角肋,以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强度。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模拟自然条件下蓝天的光线照射效果,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10);
瑞利散射板(20),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0)上;
发光组件(30),所述发光组件(30)与所述瑞利散射板(20)相对设置,所述发光组件(30)包括发光部(31)和用于减小所述发光部(31)发出光束的出射角度的全反射透镜(32),所述发光部(31)相对于所述瑞利散射板(20)倾斜设置,所述全反射透镜(32)设置在所述发光部(31)处;
第一遮光部(40),设置在所述瑞利散射板(20)和所述发光组件(3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0)包括:
底座(11);
出光罩(12),所述出光罩(12)设置在所述底座(11)上,所述出光罩(1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口(121)和第二安装口(122),所述底座(11)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口(121)处,所述瑞利散射板(20)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口(122)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包括:
底板(111);
安装部(112),设置在所述底板(111)上,所述安装部(112)凸出于所述底板(111)设置,所述安装部(112)的安装面相对于所述瑞利散射板(20)倾斜设置,所述发光组件(30)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12)的安装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12)为多个,所述安装部(112)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111)上;所述发光组件(30)为多个,多个所述发光组件(30)与多个所述安装部(112)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发光组件(30)设置在相应的所述安装部(1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部(40)设置在所述发光组件(30)的至少部分上,所述第一遮光部(40)的遮光面与所述安装部(112)的安装面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30)为多个,多个所述发光组件(30)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发光阵列,所述发光阵列具有相对设置的发光侧和遮光侧,所述发光侧与所述出光罩(12)的侧壁间隔设置以形成避让区间,以防止所述发光侧发出的光经过所述避让区间照射至所述出光罩(12)的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具还包括:
第二遮光部,设置在所述避让区间内,所述第二遮光部位于所述发光侧,以通过所述第二遮光部遮挡由所述发光侧出射的光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0)还包括:
出光板(13),设置在所述出光罩(12)上,所述出光板(13)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口(122)处,所述出光板(13)位于所述瑞利散射板(20)远离所述底座(11)的一侧,以使由所述瑞利散射板(20)透出的光经所述出光板(13)射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口(122)处设置有支撑台(123)和第一卡接结构(124),所述支撑台(123)位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124)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口(121)的一侧,所述支撑台(123)用于支撑所述瑞利散射板(20);所述出光板(1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124)相适配的第二卡接结构(131),以通过所述第一卡接结构(124)和所述第二卡接结构(131)的配合使所述出光板(13)安装在所述出光罩(1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0)还包括加强筋(14);
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所述加强筋(14);和/或,
所述出光罩(12)上设置有所述加强筋(14)。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口(121)的安装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口(122)的安装截面积,所述出光罩(12)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侧板(125)、第二侧板(126)、第三侧板(127)和第四侧板(128),所述第一侧板(125)、所述第二侧板(126)和所述第三侧板(127)均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四侧板(128)的至少部分与竖直面之间成预定角度设置。
CN202021324184.4U 2020-07-07 2020-07-07 照明灯具 Active CN2121568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4184.4U CN212156893U (zh) 2020-07-07 2020-07-07 照明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4184.4U CN212156893U (zh) 2020-07-07 2020-07-07 照明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56893U true CN212156893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00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24184.4U Active CN212156893U (zh) 2020-07-07 2020-07-07 照明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568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7691A1 (zh) * 2020-07-07 2022-01-13 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灯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7691A1 (zh) * 2020-07-07 2022-01-13 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灯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26640B (zh) 照明装置和照明系统
KR101086004B1 (ko) 엘이디를 이용한 건축물 외장재 유리블록
CN111623283A (zh) 照明灯具
KR102228150B1 (ko) 조명매립이 간편한 히든 라인조명몰딩
CN212178755U (zh) 一种照明模组及灯具
CN212156893U (zh) 照明灯具
JPH04118803A (ja) 室内用照明器具
CN114963047A (zh) 灯具组件
WO2022007690A1 (zh) 照明装置
JP2007066540A (ja) 面状照明装置
US10317613B1 (en) Light fixture using a light waveguide with compound curvature
CN111396786A (zh) 一种照明模组及灯具
CN217423130U (zh) 一种天空灯
CN215929335U (zh) 灯具组件及具有其的可拼接灯具装置
CN103912804B (zh) 大角度发光led灯
CN111623300A (zh) 一种照明模组及灯具
JP6887122B2 (ja) 照明システム
CN218468969U (zh) 一种投光灯
CN213810261U (zh) 照明灯具
CN220102989U (zh) 灯具
US20220357024A1 (en) Luminaire Head Assembly with Bracket
CN214619361U (zh) 一种模拟天空光照的灯具
CN203823602U (zh) 一种拼图led顶灯
CN220228870U (zh) 光学模组及灯具
CN211441192U (zh) 一种照明装置以及带有该照明装置的3d打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