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16360U - 一种照明模组及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照明模组及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16360U
CN211716360U CN202020566401.4U CN202020566401U CN211716360U CN 211716360 U CN211716360 U CN 211716360U CN 202020566401 U CN202020566401 U CN 202020566401U CN 211716360 U CN211716360 U CN 2117163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side wall
lighting module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6640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双增
邓诗涛
尹松
王耀海
姜松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6640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163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163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163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照明模组及灯具,该照明模组包括第一光源模组,包括第一光源基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光源基板的第一光源,第一光源配置为射出预设角度的光线;反射元件,与所述第一光源模组非接触设置,所述反射元件具有反射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反射元件将第一光源发射的光线反射聚集到一起在反射面上形成光斑,不需要对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配置,即可实现光源的聚光照明需求,用单光源代替多光源集成阵列,简化系统结构的同时也避免了混光干扰,进而模拟出天空中的太阳场景。

Description

一种照明模组及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明模组及灯具。
背景技术
LED灯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芯片,用银胶或白胶固化到支架上,然后用银线或金线连接芯片和电路板,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由于其节能环保、寿命长、色彩多变等特点被人们广泛使用。
近年来,LED照明的设计需求已经从追求更高的光学效率,实现精准的配光转向了如何提供更高的灯具舒适性,更加逼近自然光照明效果的阶段。但是现有的照明设备不能达到自然阳光照明的视觉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照明模组及灯具,以解决现有的照明设备不能达到自然阳光照明的视觉效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照明模组,包括:
第一光源模组,包括第一光源基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光源基板的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配置为射出预设角度的光线;
反射元件,与所述第一光源模组非接触设置,所述反射元件具有反射面,所述反射面配置为对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所述光线在所述反射面上形成光斑。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照明模组、壳体及面罩,所述壳体与所述面罩组设,所述照明模组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照明模组在反射元件上形成的光斑透过所述面罩可见。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照明模组、第二光源模组、壳体和面罩,所述照明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面罩组设,所述面罩包括导光元件,所述第二光源模组至少设置于所述导光元件的一侧边;
所述照明模组的第一光源在所述照明模组的反射元件上形成的光斑透过所述导光元件可见;
所述第二光源模组包括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的出射光线经所述导光元件的配置后呈现在所述导光元件的出光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反射元件将第一光源射出的预设角度的光线反射,在反射面上形成光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反射元件将第一光源发射的光线反射聚集到一起在反射面上形成光斑,不需要对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配置,即可实现光源的聚光照明需求,用单光源代替多光源集成阵列,简化系统结构的同时也避免了混光干扰,进而模拟出天空中的太阳场景。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具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贝塞尔曲线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另一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灯具整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光源的装配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仰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光源模组的示意图。
其中,
1-第一光源模组;11-第一光源;12-第一光源基板;13-光源固定支架;
21-反射元件;22-反射元件安装部;
3-散热器;
4-壳体;41-顶壁;42-第一侧壁;43-第二侧壁;44-第三侧壁;45-第四侧壁;46-底壁;461-第二安装孔;
5-面罩;
6-导光元件;
7-第二光源模组;71-第二光源;72-第二光源基板;
8-整灯安装架;81-架体;811-避让孔;82-安装件;
9-第二光源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明模组及灯具,实现类似蓝天上悬挂太阳的照明效果。该照明模组可以包括:第一光源模组1和反射元件21。
其中,第一光源模组1包括第一光源基板12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光源基板12的第一光源11。
具体地,第一光源11配置为射出预设角度的光线,其中第一光源11可以为点光源。值得说明的是,点光源不一定是绝对意义上的点光源,其可以为具有预设发光角度的光源,其发光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反射元件21与该第一光源模组1非接触设置,反射元件21具有反射面,反射面配置为对第一光源11射出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光线在反射面上形成光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反射元件将第一光源射出的预设角度的光线反射,在反射面上形成光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反射元件将第一光源发射的光线反射聚集到一起在反射面上形成光斑,不需要对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配置,即可实现光源的聚光照明需求,用单光源代替多光源集成阵列,简化系统结构的同时也避免了混光干扰,进而模拟出天空中的太阳场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光源可以采用小发光面大功率的光源,例如,Luminus公司生产的型号为CBT-90-W57H的大功率白光LED灯、COB光源等。第一光源的发出的光可以是任意一种颜色的光,例如,第一光源发出的光为白色的光,以用来营造太阳的场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第一光源11的光线的出射角度更加精准,可以用一个光源调节部来控制第一光源11射出光线的角度。具体地,光源调节部可以包含容纳腔和出光口,第一光源11设置于容纳腔内,其中容纳腔为不透光材料,可以使得第一光源11发出的光只能从出光口射出。可以通过设置出光口的大小以及第一光源处于容纳腔的位置,来调节第一光源11射出的光线的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光源11可以设置于容纳腔的底部,使得第一光源11从出光口发射出的光线更加集中,可以减小反射元件21的反射面的面积,进而可以减小整个照明模组的体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光源11朝向出光口设置,也就是,连接电源的一侧背离出光口设置。第一光源11朝向出光口设置可以减少光线的损失,使得从出光口射出的光线更多,最终形成的光斑更加清晰,用户看到的光斑更加明亮,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第一光源11发出的光线在反射元件21的反射面上形成的光斑的亮度较高,反射面设置为抛物面型,同时反射面的面积大于第一光源11从出光口射出的光线照射到反射元件21上的面积,即反射面的面积足够大以使得第一光源11发出的光线全部照射在反射元件21上。进一步,反射面将第一光源11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后,在反射面上形成光斑。
具体地,第一光源模组1可以朝向于反射元件21的反射面的中心区域设置。
进一步地,该反射面上的母线满足贝塞尔曲线。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出用bezier(贝塞尔)曲面进行建模的方式,对扩展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综合优化。Bezier曲线又称贝兹曲线或贝济埃曲线,是应用于二维图形应用程序的数学曲线。它通过控制曲线上的四个点(起始点、终止点以及两个相互分离的中间点)来创造、编辑图形。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位于曲线中央的控制线。这条线是虚拟的,中间与贝塞尔曲线交叉,两端是控制端点。移动两端的端点时贝塞尔曲线改变曲线的曲率(弯曲的程度);移动中间点(也就是移动虚拟的控制线)时,贝塞尔曲线在起始点和终止点锁定的情况下做均匀移动。Bezier曲线整体连续,控制点比较少,由它沿着中心轴旋转构建的自由曲面非常适用于光线优化。
基于此初始模型,在扩展光源上采用多个起始点,考虑到中心与边缘发光点,对反射系统的孔径同样进行取样,并进行光线追迹。针对5个发光面采样点及孔径面的五个采用点,共25条光线,综合进行准直优化。
贝塞尔函数关系如下式所示,使用4个控制点(P0,P1,P2,P3)来控制曲线形状,如图2所示即贝塞尔曲线。
B(t)=P0(1-t)3+3P1t(1-t)2+3P2t2(1-t)+P3t3,t∈[0,1]
其中,B(t)为贝塞尔函数;P0为三次贝塞尔曲线的起始点坐标;P1和P2分别为控制点坐标;P3为终止点坐标;t为曲线的速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照明模组还可以包括散热器3,该散热器3与第一光源基板12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将散热器3设置于第一光源11背离出光口的一侧,散热器3可以将光源产生的热量排出,大大延长了第一光源11的寿命,减少更换次数,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散热器3可以采用铝型材散热器,使其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和节能效果,而且使得照明模组整体的重量较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灯具。该灯具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照明模组、壳体4及面罩5。
其中,壳体4组设在面罩5上,照明模组安装于壳体4,照明模组在反射元件21上形成的光斑透过面罩5可见。也就是,壳体4罩设在面罩5的出光面的上方,通过该出光面可以看到反射元件21的反射面上的光斑。
具体地,壳体4包括顶壁41、第一侧壁42、第二侧壁43、第三侧壁44、第四侧壁45和底壁46,第一侧壁42与第四侧壁45相对设置,第二侧壁43与第三侧壁44相对设置,顶壁41分别与第一侧壁42、第二侧壁43、第三侧壁44和第四侧壁45连接,底壁46分别与第二侧壁43、第三侧壁44和第四侧壁45连接,且底壁46、第一侧壁42、第三侧壁44和第四侧壁45围成第一安装孔,面罩安装于第一安装孔。
面罩5通过螺栓等连接件与壳体4组装到一起。面罩5朝向于壳体4的一侧通过螺栓等安装组件安装有第二光源固定件9,第二光源固定件9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导光元件6的贯穿孔,其中,贯穿孔的大小及尺寸根据导光元件6的尺寸可调,第二光源固定件9的至少一个侧边安装有第二光源模组7。
进一步地,底壁46设置有第二安装孔461,照明模组的散热器安装于第二安装孔461,且位于底壁46外部;照明模组的第一光源组设于底壁46内部。
进一步地,照明模组的反射元件组设于第四侧壁45和/或顶壁41,且反射元件部分面对照明模组的第一光源。
进一步地,反射元件通过反射元件安装部组设于第四侧壁45和/或顶壁41。
进一步地,面罩与顶壁41的距离大于底壁46与顶壁41的距离。
具体地,为了便于运输和生产,壳体4各部分结构可拆卸连接而成。各部分结构组装到一起形成一个腔体。具体地,第一光源11通过光源固定支架13安装于散热器3上。第二光源71照明模组中的反射元件21通过反射元件安装架22固定于壳体4的第四侧壁45和/或顶壁41上,以用来接收第一光源11发射的光线,在反射元件21的反射面上形成光斑,然后通过面罩射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将照明模组设置在壳体4内,将壳体4罩设在面罩5上,可以通过面罩5的出光面照明模组的反光元件的反光面上形成的光斑,营造出类似天空中的太阳的场景,使得用户在室内就可以看到类似太阳悬挂在空中的景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面罩5设有导光元件6,该导光元件6具有入光面即出光面。其中,入光面与出光面为非平行设置。
其中,导光元件6可以采用纳米导光板,可以使得照射在导光板上的光更加均匀,出光效果更好,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地,面罩5还具有安装部,导光元件通过第二光源固定件9安装于安装部上。安装部通过螺栓等连接件与壳体4组装到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灯具还可以包括第二光源模组7,第二光源模组7包括第二光源基板72及设置于第二光源基板72的第二光源71,该第二光源71配置为发射预设颜色的光线,导光元件6的至少一个侧边设置有该第二光源71。
其中,导光元件6的入光面配置为接收第二光源71的出射光线,该出射光线在导光元件6内经多次反射后呈现于导光元件6的出光面。
第二光源71发出的光可以是任何一种颜色的光或任意多种颜色的混合光,光线的颜色可以是固定的一种颜色,也可以是不固定的多种颜色,具体地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设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光源71为RGB组合光源,以实现预设颜色为模拟蓝天的颜色。
具体地,通过调整RGB光源的发光颜色,使其混合后呈现的颜色与蓝天的颜色相同或接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光源71组设于导光元件6的相对的两侧,该相对的两侧是不同于导光元件6的出光面和入光面的其他相对两侧。其中,导光元件6的入光面配置为接收第二光源71的出射光线,该出射光线在导光元件6内部经过多次全反射后在导光元件6的出光面呈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光源71发出的光从导光元件6的侧面射入到导光元件6中,在导光元件6内部经过多次反射,这样可以使得第二光源71的光线呈现在整个导光元件6的出射面上,用户就可以在导光元件6上看到第二光源71发光后呈现出的场景,若第二光源71呈现的光为与蓝天相同或相近的颜色,用户就可以在导光元件6上看到类似蓝天的场景。再结合第一光源11发出的光在导光元件6上呈现的光斑,用户就可以看到蓝天上悬挂着太阳的场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光源11发出的白光经过光源调光部的出光口射出后,照射到反光元件的反光面上,经过反光面的反射后,在反光面上形成一个光斑。同时,第二光源71发出的模拟蓝天的光线从导光元件6的侧面照射到导光元件6的内部,在导光元件6的内部经过多次全反射后从导光元件6的出光面射出呈现出类似蓝天的场景。在第一光源11和第二光源71同时工作时,可以模拟出蓝天太阳的场景,也就是,用户可以看到蓝天上悬挂着太阳的场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光源11模拟太阳,通过第二光源71模拟蓝天,将两个光源发出的光在导光元件6上呈现出阳光透过蓝天照射进室内的场景,由于第一光源11是在反射元件21上形成的光斑,可以给用户呈现出一种太阳在无限远处的视觉效果,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为用户呈现出天空效果,满足用户心理需求,有助于维护用户心理健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整个灯具的壳体4的内表面具有遮光层。
具体地,整个灯具的壳体4的内表面的遮光层可以是由深色涂料涂抹而成的,优选的,整个灯具的壳体4的内表面涂有磨砂黑色的涂层,可以使得呈现出的蓝天看起来更加深邃,更加逼近真实蓝天的效果,使得用户体验更佳。为了方便,还可以在生产壳体4的各部分板材时,将板材均制造成深颜色。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遮光层的颜色为黑色。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壳体4和面罩5的安装部均可以采用铝型材料制造,这样不仅可以使得整个灯具的重量减轻,还可以使得整灯的散热效果较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灯具还包括整灯安装架8,整灯安装架8包括架体81和安装件82,架体81与安装件82连接,架体81开设有避让孔811,面罩5支撑于架体81,且面罩5朝向避让孔811设置,安装件82安装于安装基础,,例如屋顶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灯具,该灯具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照明模组、第二光源模组、壳体4和面罩5。照明模组设置于壳体4,壳体4与面罩5组设,面罩设有导光元件6,第二光源模组7至少设置于导光元件6的一侧边。照明模组的第一光源11在照明模组的反射元件21上形成的光斑透过导光元件6可见;第二光源模组7包括第二光源71,第二光源71的出射光线经导光元件6的配置后呈现在导光元件6的出光面。
具体地,为了便于运输和生产,壳体4由多个板状结构可拆卸连接而成。多个板状结构组装到一起形成一个腔体。照明模组安装于腔体内部。壳体4可以包括顶壁41、第一侧壁42、第二侧壁43、第三侧壁44、第四侧壁45和底壁46,第一侧壁42与第四侧壁45相对设置,第二侧壁43与第三侧壁44相对设置,顶壁41分别与第一侧壁42、第二侧壁43、第三侧壁44和第四侧壁45连接,底壁46分别与第二侧壁43、第三侧壁44和第四侧壁45连接,且底壁46、第一侧壁42、第三侧壁44和第四侧壁45围成第一安装孔,面罩安装于第一安装孔。面罩5通过螺栓等连接件与壳体4组装到一起。面罩5朝向于壳体4的一侧通过螺栓等安装组件安装有第二光源固定件9,第二光源固定件9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导光元件6的贯穿孔,其中,贯穿孔的大小及尺寸根据导光元件6的尺寸可调,第二光源固定件9的至少一个侧边安装有第二光源71。照明模组中的反射元件21通过反射元件安装架22固定于壳体4的第四侧壁45和/或顶壁41上,以用来接收第一光源11发射的光线,在反射元件21的反射面上形成光斑,然后通过面罩射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导光元件6可以看到第一光源11在反射元件21上形成的光斑,还可以看到第二光源71在导光元件6上呈现出的光。若是第一光源11发出的光为白光,第二光源71发出的光为蓝光,整个灯具就可以呈现出阳光透过蓝天照射进室内的场景,由于第一光源11是在反射元件21上形成的光斑,而反射元件21在灯具的壳体4的内部,与面罩5有一定的距离,而且整个灯具的内部涂有深颜色的涂层,因此,可以为用户呈现出一种太阳在无限远出的景象。用户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感受到蓝天以及蓝天的上空悬挂着太阳,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例,灯具包括壳体4,安装于壳体内的第一光源11、反射元件21等,以及安装于壳体下方的面罩、第二光源、导光元件等。该灯具通过整灯安装架8安装于屋顶或墙壁等安装基础上。
例如,如图6所示,为灯具通过整灯安装架8安装于屋顶的示意图。整灯安装架8包括架体81和安装件82,架体81与安装件82连接,架体81开设有避让孔811,面罩5支撑于架体81,且面罩5朝向避让孔811设置,安装件82安装于安装基础,,例如屋顶等。整灯安装架8通过螺栓等安装件安装于屋顶,灯具支撑在整灯安装架8上。在房屋内设置有天花板等吊顶结构时,灯具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天花板与屋顶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8)

1.一种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光源模组,包括第一光源基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光源基板的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配置为射出预设角度的光线;
反射元件,与所述第一光源模组非接触设置,所述反射元件具有反射面,所述反射面配置为对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所述光线在所述反射面上形成光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为抛物面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上的母线满足贝塞尔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第一光源基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模组朝向于所述反射元件的反射面的中心区域设置。
6.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照明模组、壳体及面罩,所述壳体与所述面罩组设,所述照明模组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照明模组在反射元件上形成的光斑透过所述面罩可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顶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和底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设置,所述顶壁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连接,所述底壁分别与所述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连接,且所述底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围成第一安装孔,所述面罩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照明模组的散热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且位于所述底壁外部;所述照明模组的第一光源组设于所述底壁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模组的反射元件组设于所述第四侧壁和/或顶壁,且所述反射元件部分面对所述照明模组的第一光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元件通过反射元件安装部组设于所述第四侧壁和/或顶壁。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与所述顶壁的距离大于所述底壁与所述顶壁的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设有导光元件,所述导光元件具有入光面及出光面;其中,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出光面为非平行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第二光源模组,所述第二光源模组包括第二光源基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光源基板的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配置为发射预设颜色的光线,所述导光元件的至少一个侧边设置有所述第二光源,其中,所述导光元件的入光面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二光源的出射光线,所述出射光线在所述导光元件内经多次反射后呈现于所述导光元件的出光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颜色为模拟蓝天的颜色。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表面具有遮光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的颜色为黑色。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整灯安装架,所述整灯安装架包括架体和安装件,所述架体与所述安装件连接,所述架体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面罩支撑于所述架体,且所述面罩朝向所述避让孔设置,所述安装件安装于安装基础。
18.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照明模组、第二光源模组、壳体和面罩,所述照明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面罩组设,所述面罩设有导光元件,所述第二光源模组至少设置于所述导光元件的一侧边;
所述照明模组的第一光源在所述照明模组的反射元件上形成的光斑透过所述导光元件可见;
所述第二光源模组包括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的出射光线经所述导光元件的配置后呈现在所述导光元件的出光面。
CN202020566401.4U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照明模组及灯具 Active CN2117163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6401.4U CN211716360U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照明模组及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6401.4U CN211716360U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照明模组及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16360U true CN211716360U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35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66401.4U Active CN211716360U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照明模组及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163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78755U (zh) 一种照明模组及灯具
CN108626639B (zh) 照明装置和照明系统
US8905575B2 (en) Troffer-style lighting fixture with specular reflector
US8235547B2 (en) LED lamp with diffuser
US11208029B2 (en) Adaptive headlight system
US10323824B1 (en) LED light fixture with light shaping features
US20180224596A1 (en) Modular waveguides and fixtures utilizing same
US9423104B2 (en) Linear solid state lighting fixture with asymmetric light distribution
JP2009266780A (ja) 発光体および照明器具
US20170232694A1 (en) Lighting optics for luminaires
WO2010117409A1 (en) Reflector system for lighting device
JP6868016B2 (ja) 照明システム及び光出力を生成する方法
JP2008078015A (ja) 照明器具
CN111396786A (zh) 一种照明模组及灯具
WO2006105346A2 (en) Small form factor downlight system
CN206626458U (zh) 灯具及照明系统
CN210831825U (zh) 一种照明模组及灯具
CN211716360U (zh) 一种照明模组及灯具
JP2007066540A (ja) 面状照明装置
CN111623300A (zh) 一种照明模组及灯具
US20160097517A1 (en) Pendant luminaire
JP6260349B2 (ja) 照明器具および光源カバー
CN106574756A (zh) 灯具
US11137120B2 (en) Modular lighting system
WO2013183205A1 (ja) 照明器具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