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50897U - 一种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50897U
CN212150897U CN201922377886.2U CN201922377886U CN212150897U CN 212150897 U CN212150897 U CN 212150897U CN 201922377886 U CN201922377886 U CN 201922377886U CN 212150897 U CN212150897 U CN 212150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iling
shed plate
plate
hoppe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778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志浩
史立洲
杨金祥
田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PORT COKE TERMI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PORT COKE TERMI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PORT COKE TERMI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PORT COKE TERMI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778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50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50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50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属于港口机械领域。该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包括:顶棚主体和顶棚支架;所述顶棚支架安装在所述顶棚主体的下方;所述顶棚主体包括左侧棚板、右侧棚板;所述左侧棚板、右侧棚板的形状均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斜腰与漏斗的侧壁平行,并安装在漏斗的侧壁的外壁上;所述左侧棚板的上底、右侧棚板的上底连接在一起形成顶棚上梁,所述顶棚上梁与水平面平行,且与装货自卸车通道的中心线平行,并位于装货自卸车通道的中心线的正上方。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落料引导到自卸车通道的两侧,对自卸车及周围环境均不造成危险,大大提高了防护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港口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
背景技术
在港口作业中,漏斗1通过漏斗支架2设置在陆地上,从船上卸货到码头的流程如下:装货自卸车通过自卸车通道进入到漏斗的下方,起重机的抓斗从船上抓取货物后会移动到漏斗的上方,抓斗打开后,货物通过漏斗落入到装货自卸车上,装满货物的装货自卸车从装货自卸车通道离开,另一辆空的装货自卸车通过装货自卸车通道进入到漏斗下方,然后重复上述过程。
目前,如图1所示,在漏斗的一侧安装有倾斜护沿101,所述倾斜护沿101位于装货自卸车司机室部位的上方,所述倾斜护沿101的一端为固定端,该固定端与漏斗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从固定端向自由端倾斜,且固定端高于自由端,形成一个斜向下方得斜面。在抓斗卸货过程中,没有落入到漏斗中的物料经过该倾斜护沿101后会主要洒落在装货自卸车的通道上,如图2所示,洒落在装货自卸车通道上的货物会导致通道受阻,不利于装货自卸车的驶入和驶出,而且还可能出现物料将装货自卸车司机室砸坏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将落料引导到通道的两侧,保持通道的畅通,且保护司机室的安全,提高防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所述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包括:顶棚主体和顶棚支架;所述顶棚支架安装在所述顶棚主体的下方;
所述顶棚主体包括左侧棚板、右侧棚板;
所述左侧棚板、右侧棚板的形状均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斜腰与漏斗的侧壁平行,并安装在漏斗的侧壁的外壁上;
所述左侧棚板的上底、右侧棚板的上底连接在一起形成顶棚上梁,所述顶棚上梁与水平面平行,且与装货自卸车通道的中心线平行,并位于装货自卸车通道的中心线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左侧棚板、右侧棚板关于所述顶棚上梁对称,且两者的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两个直角梯形的直腰形成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腰。
优选的,在所述左侧顶棚、右侧顶棚的下底处分别连接有向外的翻边;
两个所述向外的翻边与水平面平行。
更优选的,在所述左侧顶棚、右侧顶棚的直腰处分别连接有向上的翻边;
两个所述向上的翻边在顶棚上梁处连接成一体。
所述向上的翻边与左侧顶棚、右侧顶棚形成的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20度。
所述顶棚支架包括多根支撑杆;
每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漏斗的外壁连接,另一端与顶棚主体的内壁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顶棚上梁的下方设置有与其平行的支撑杆。
在所述左侧顶棚、右侧顶棚的外壁上分别连接有拉杆;
所述拉杆的一端与顶棚的外壁连接,另一端与漏斗的外壁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左侧顶棚、右侧顶棚的外壁上、漏斗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吊耳;
所述拉杆的一端与左侧顶棚、右侧顶棚的外壁上的吊耳连接,另一端与漏斗的外壁上的吊耳连接。
为了进一步加强支撑力,在所述左侧顶棚、右侧顶棚的内壁上安装有多个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落料引导到自卸车通道的两侧,对自卸车及周围环境均不造成危险,大大提高了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现有倾斜护沿的结构示意图;
图2采用现有倾斜护沿时的落料分布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的左侧顶棚和右侧顶棚的展开图;
图6采用本实用新型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时的落料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包括:顶棚主体3、顶棚支架。所述顶棚主体3包括左侧棚板301、右侧棚板302,所述左侧棚板301、右侧棚板302的形状均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斜腰与漏斗1的侧壁平行,并安装在漏斗1的侧壁的外壁上(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等现有的多种连接方式连接),所述左侧棚板301、右侧棚板302的上底连接在一起形成顶棚上梁303,所述顶棚上梁303与水平面平行,且与装货自卸车通道的中心线平行,并位于自卸车通道的中心线的正上方。左侧棚板301、右侧棚板302关于顶棚上梁303对称,且两者的夹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这样两个直角梯形的直腰形成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腰。
所述顶棚支架安装在所述顶棚主体的下方,包括多根支撑杆,每个支撑杆的一端与漏斗的外壁连接,另一端与顶棚主体的内壁连接,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支撑杆的数量以及支撑杆的方向,其目的是保证顶棚主体能够承受足够的重量。
优选的,在所述顶棚上梁303的下方设置与其平行的支撑杆,进一步加强顶棚上梁的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一:
在所述左侧顶棚301、右侧顶棚302的下底处分别连接有向外的翻边304,所述向外的翻边304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等方式连接在左侧顶棚、右侧顶棚的下底处。两个所述向外的翻边304与水平面平行,当物料沿左侧顶棚、右侧顶棚滑落下来时,向外的翻边304为物料提供了缓冲,降低了物料的动能,这样对地面以及地面上的物体的冲击更小。
实施例二:
在所述左侧顶棚301、右侧顶棚302的直腰处分别连接有向上的翻边305,所述向上的翻边305与左侧顶棚、右侧顶棚形成的夹角为大于90度,小于120度,向上的翻边向上翻起,两个向上的翻边305在顶棚上梁303处连接成一体。
这样当有物料滑落到左侧顶棚、右侧顶棚的直腰处时,两个向上的翻边对物料进行阻挡,使其重新回到左侧顶棚、右侧顶棚上,并沿顶棚滑落到通道的两侧,通过两处向上的翻边进一步保证了物料不会落在通道上。
实施例三:
在所述左侧顶棚301、右侧顶棚302的外壁上分别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顶棚的外壁连接,另一端与漏斗的外壁连接,通过拉杆能够进一步加强顶棚的支撑力。可以在左侧顶棚、右侧顶棚的外壁上、漏斗的外壁上分别设置吊耳,拉杆的一端与顶棚的外壁上的吊耳连接,另一端与漏斗的外壁上的吊耳连接。
实施例四:
为了进一步加强支撑力,在左侧顶棚、右侧顶棚的内壁上安装有多个加强筋,加强筋通过焊接的方式或者其它方式连接在顶棚的内壁上。加强筋的个数和方向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本实用新型将装货自卸车司机室部位的上方的漏斗上原先连接的倾斜护沿改造为保护顶棚,从现场利用抓斗在顶棚和护沿上方开斗卸料的保护效果验证试验可以得到,使用现有的倾斜护沿101时,落料主要集中在装货自卸车通道上,如图2所示,落料区为自卸车通道上的一个椭圆形区域(如图2中的椭圆形虚线圈所示),且短轴的方向与自卸车通道的方向相同平行,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顶棚时,落料全部被引导到自卸车通道的两侧,如图6所示,落料区为自卸车通道的两侧,每一侧的落料区为一个椭圆形区域(如图6中的两个椭圆形虚线圈所示),且短轴的方向与自卸车通道的方向垂直,这样给装货自卸车通道留出了足够的宽度。
对比图2和图6可以清晰地看出,本实用新型成功地将落料引导到了自卸车通道的两侧,提高了防护效果,对自卸车及周围环境均不造成危险。
上述技术方案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或变形,而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结构,因此前面描述的只是优选的,而并不具有限制性的意义。

Claims (10)

1.一种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包括:顶棚主体和顶棚支架;所述顶棚支架安装在所述顶棚主体的下方;
所述顶棚主体包括左侧棚板、右侧棚板;
所述左侧棚板、右侧棚板的形状均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斜腰与漏斗的侧壁平行,并安装在漏斗的侧壁的外壁上;
所述左侧棚板的上底、右侧棚板的上底连接在一起形成顶棚上梁,所述顶棚上梁与水平面平行,且与装货自卸车通道的中心线平行,并位于装货自卸车通道的中心线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棚板、右侧棚板关于所述顶棚上梁对称,且两者的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两个直角梯形的直腰形成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侧棚板、右侧棚板的下底处分别连接有向外的翻边;
两个所述向外的翻边与水平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侧棚板、右侧棚板的直腰处分别连接有向上的翻边;
两个所述向上的翻边在顶棚上梁处连接成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上的翻边与左侧棚板、右侧棚板形成的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2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支架包括多根支撑杆;
每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漏斗的外壁连接,另一端与顶棚主体的内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棚上梁的下方设置有与其平行的支撑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侧棚板、右侧棚板的外壁上分别连接有拉杆;
所述拉杆的一端与顶棚的外壁连接,另一端与漏斗的外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侧棚板、右侧棚板的外壁上、漏斗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吊耳;
所述拉杆的一端与左侧棚板、右侧棚板的外壁上的吊耳连接,另一端与漏斗的外壁上的吊耳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侧棚板、右侧棚板的内壁上安装有多个加强筋。
CN201922377886.2U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 Active CN212150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7886.2U CN212150897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7886.2U CN212150897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50897U true CN212150897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04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77886.2U Active CN212150897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508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0793B (zh) 具有至少两台高架起重机的组件以及具有该组件的集装箱仓库
CN201566621U (zh) 带活动棚的平车
US10800316B2 (en) Sand trailer
CN212150897U (zh) 一种漏斗自卸车保护顶棚
CN107757825A (zh) 一种用于海洋平台船舶的临时锚回收系统
CN208454008U (zh) 一种物料装车料斗装置
CN107152169A (zh) 悬挑卸料平台
CN102887323A (zh) 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
CN205955234U (zh) 移动式卸料平台
CN204847454U (zh) 一种变截面倒三角支撑架移动式螺旋卸船机
CN106395166A (zh) 一种铁路运输甲醇的专用罐式集装箱
US3767030A (en) Stacker-reclaimer material handling unit
CN110203710A (zh) 一种堆料机堆料用自动伸缩除尘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6090605A (zh) 一种新型的液体储运容器用防波板
WO2015185943A1 (en) Bulk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 and container therefor
CN210946823U (zh) 水下赛克格宾抛投模箱
CN108439213A (zh) 一种起重机的减摇装置
CN209583105U (zh) 货运火车车厢平仓装置
CN218359828U (zh) 一种药材大物料升起撕碎系统
CN209052275U (zh) 陆地石油工程装备吊装防碰撞装置
CN106476985A (zh) 一种部分计入总强度的散货船舱口围板及船口纵桁
CN218023376U (zh) 一种卸料料斗设备
CN220826854U (zh) 一种集装箱装箱移动料斗
US2919042A (en) Travelling ship-loading crane
CN205932884U (zh) 长物料防滑竖井提升罐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