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49870U - 包装箱 - Google Patents

包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49870U
CN212149870U CN202020445276.1U CN202020445276U CN212149870U CN 212149870 U CN212149870 U CN 212149870U CN 202020445276 U CN202020445276 U CN 202020445276U CN 212149870 U CN212149870 U CN 212149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ttom frame
mounting hole
base
pac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452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斌
张永新
胡应强
唐云辉
赵春生
陈光胜
欧丽君
夏友才
唐军
张志�
孙凤
邓丽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BEA Hengyang Transform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BEA Hengyang Transform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BEA Hengyang Transform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BEA Hengyang Transform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452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49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49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498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箱,包括:底座,底座包括底框,用于构成底框的部件的屈服强度大于100MPa;框架,框架包括多块拼板,多块拼板相互拼接并围成具有容纳空间的中空结构,拼板的密度小于3g/cm3;及紧固件,框架设有第一安装孔,底框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对的第二安装孔,紧固件穿设于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中。上述的包装箱中,一方面使用屈服强度大于100MPa的部件构成底框,使得整个底框能够提高运输单元的重量上限;另一方面使用密度小于3g/cm3的拼板制作框架,在确保包装箱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降低了整个包装箱的重量,降低了制作成本和运输成本。

Description

包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包装箱。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特高压电力行业的发展,运输单元呈现尺寸越来越大,重量越来越重的趋势,对包装箱的强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需要封闭包装的、重量较重的运输单元,原先广泛使用的包装箱在结构强度上难以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强度较高的包装箱。
一种包装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框,用于构成所述底框的部件的屈服强度大于100MPa;框架,所述框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框架包括多块拼板,多块所述拼板相互拼接并围成具有容纳空间的中空结构,所述拼板的密度小于3g/cm3;及紧固件,所述框架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底框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中、以使所述底框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框为钢制构件,所述拼板为木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框包括多条第一钢制条以及多条第二钢制条,多条所述第一钢制条沿第一方向并列间隔设置,多条所述第二钢制条沿第二方向并列间隔设置,且每条所述第二钢制条均与所述第一钢制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底框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框具有起吊点,所述加强板设置于所述起吊点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设置于底框上的支脚,所述支脚用于支撑于支撑面,所述底框在所述支脚支撑于所述支撑面上时与支撑面之间具有用于供起吊件穿过的避让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脚为多个,多个所述支脚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包装箱还包括面板,所述面板包裹在所述框架的外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为螺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包装箱还包括联结件,所述联结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底框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底框相间隔并形成操作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装配孔。
上述的包装箱中,一方面使用屈服强度大于100MPa的部件构成底框,使得整个底框能够提高运输单元的重量上限;另一方面使用密度小于3g/cm3的拼板制作框架,在确保包装箱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降低了整个包装箱的重量,降低了制作成本和运输成本。另外,通过在框架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在底框上设置第二安装孔,然后通过紧固件将底框和框架连为整体,结构可靠,经济适用,能很好满足包装行业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包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底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联结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联结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框架与面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底座与框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包装箱;100、底座;110、底框;111、第一钢制条;112、第二钢制条;120、支脚;130、加强板;200、框架;201、拼板;202、底板;210、面板;220、护棱;300、联结件;310、第一连接部;320、第二连接部;321、装配孔;330、连接板;40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对于需要封闭包装的、重量较重的运输单元,原先广泛使用的木箱在结构强度上难以满足需求,而铁箱则制作成本较高,包装箱自重较重导致运输成本较高等缺陷在经济性上不适用。
对于大型运输单元而言,包装箱应尽量避免堆叠,以确保包装强度。在不考虑堆叠的情况下,根据力学分析,包装箱最恶劣的受力过程是起吊过程,起吊时包装的上层框架部分受力很小,大部分的受力集中在底座,尤其是底座的起吊位置,因此提高底座尤其是起吊位置的强度是提升包装整体强度的关键。
如图1、7所示,一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包装箱10,包括底座100、框架200 及紧固件400,框架200设置于底座100上,框架200与底座100通过紧固件 400连接。
如图6-7所示,具体地,底座100包括底框110,用于构成底框110的部件的屈服强度大于100MPa;框架200设置于底框110上,框架200包括多块拼板 201,多块拼板201相互拼接并围成具有容纳空间的中空结构;框架200设有第一安装孔,底框110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对的第二安装孔,紧固件400穿设于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中、以使底框110与框架200固定连接。
由于木材的力学强度远远低于100MPa,因此,使用屈服强度大于100MPa的部件构成底框110,能够使得整个底框110能够提高运输单元的重量上限。又因为木材的密度大概是7.85g/cm3,使用密度小于3g/cm3的拼板201制作框架200,能够减小整个框架200的重量。
如此,在上述的包装箱中,一方面使用屈服强度大于100MPa的部件构成底框110,使得整个底框110能够提高运输单元的重量上限;另一方面使用密度小于3g/cm3的拼板201制作框架200,在确保包装箱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降低了整个包装箱的重量,降低了制作成本和运输成本。另外,通过在框架20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在底框110上设置第二安装孔,然后通过紧固件将底框和框架连为整体,结构可靠,经济适用,能很好满足包装行业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框110为钢制构件,构成底框110的部件为Q235 钢材,其屈服强度为235MPa。拼板201为木材,木材的密度为1.20 g/cm3-1.36g/cm3。
上述的包装箱10中,一方面使用钢结构件制作底框,能够提高运输单元的重量上限;另一方面使用木质构件制作框架200,在确保包装箱10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降低了整个包装箱10的重量,降低了制作成本和运输成本。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钢木包装箱10结构融合了框架木箱和铁箱各自优势,又规避了框架木箱和铁箱各自劣势,结构可靠,经济适用,能很好满足包装行业需求。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屈服强度大于100MPa材料制作底框110,也可以采用其他密度小于3g/cm3的材料制作拼板201。
如图7所示,可选地,紧固件400为螺栓,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均为通孔,螺栓穿设于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中,然后通过螺母将底座100 和框架200连接;或紧固件400为螺栓,第一安装孔为通孔,第二安装孔为螺纹孔,紧固件400依次穿设于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中;或紧固件400为螺栓,第一安装孔为螺纹孔,第二安装孔为通孔,紧固件400依次穿设于第二安装孔以及第一安装孔。
进一步地,紧固件400、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均为多个,且多个紧固件400、多个第一安装孔以及多个第二安装孔一一对应。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框110包括多条第一钢制条111以及多条第二钢制条112,多条第一钢制条111沿第一方向并列间隔设置,多条第二钢制条112沿第二方向并列间隔设置并与第一钢制条111连接,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呈夹角。
具体地,第一钢制条111纵向设置,且多个第一钢制条111沿横向间隔设置,第二钢制条112横向设置,且多个第二钢制条112沿纵向间隔设置,多条第一钢制条111与多条第二钢制条112相结合形成底框110,且第一钢制条111 与第二钢制条112之间的夹角为9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钢制条111与第二钢制条112之间的夹角也可以在45°-80°之间。
更具体地,第一钢制条111以及第二钢制条112均为槽钢,第一钢制条111 与第二钢制条11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
进一步地,第一钢制条111与第二钢制条112的外表面还喷涂有防锈漆。防锈漆用于防止第一钢制条111与第二钢制条112在使用过程中生锈。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座100还包括加强板130,加强板 130与底框110固定连接。加强板130用于提高底框110的强度,进一步提高运输单元的重量上限。
进一步地,底框110具有起吊点,加强板130设置于起吊点处。在对包装箱10进行起吊时,需要将吊绳或叉车的货叉等起吊件置于底框110的下部,底框110与吊绳或货叉的接触部分即为起吊点,起吊点也为底框110的集中受力点,通过将加强板130设置于底框110的起吊点处,可以有效提高底框110的强度,进一步提高运输单元的重量上限。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起吊点是指一个局部的范围,该局部范围为底框110在起吊过程中起吊件对底框110的集中施力点。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座100还包括设置于底框110上的支脚120,支脚120用于支撑于支撑面,底框110在支脚120支撑于支撑面上时与支撑面之间具有用于供起吊件穿过的避让空间。
具体地,框架200设置于底框的上侧,支脚120设置于底框的下侧,支脚 120用于在包装箱10落地时提供支撑,当支脚120支撑于地面等支撑面时,底框110与支撑面之间具有用于供起吊件穿过的避让空间。如此,当操作人员进行起吊操作时,可以将起吊件通过避让空间置于底框110的下方,方便起吊件将包装箱10抬起进行运输。
进一步地,支脚120为多个,多个支脚120间隔设置于底框110上。通过在底框110上设置多个支脚120,可以为包装箱10提供更稳定的支撑。
具体地,支脚120为槽钢,支脚120与第一钢制条111或第二钢制条112 固定连接。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装箱10还包括面板210,面板210 包裹在框架200的外表面。面板210包裹在框架200的外表面,可以对框架200 的内部起到封闭的作用。
进一步地,框架200为方形结构,框架200的侧面以及顶面均设置有面板 210,且相邻侧的面板210之间设置有护棱220。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框架200具有底板202,当运输单元放入框架200的容纳空间内后,运输单元直接与底板202接触,底板202承载着运输单元。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框架200没有底板202,当运输单元放入框架200的容纳空间内后,运输单元直接与底框110接触,底框110承载着运输单元。
如图3-5所示,进一步地,包装箱10还包括联结件300,联结件300包括第一连接部310以及与第一连接部310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20,第一连接部310 与底框110固定连接、并使第二连接部320位于底框110远离支脚120的一侧,第二连接部320与底框110相间隔并形成操作空间。第一连接部310与底框110 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320用于与运输单元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部320与底框110相间隔并形成操作空间,由于有操作空间的存在,能够方便第二连接部 320与运输单元固定。另外,通过联结件300连接运输单元以及底框110,可以避免运输单元在运输过程中晃动,提高安全性。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310与底框110焊接,第二连接部320上设有装配孔 321,装配孔321用于供螺栓穿设,螺栓用于将运输单元以及第二连接部320固定连接。
更具体地,第二连接部320上的装配孔321为通孔,当运输单元放置在容纳空间后,运输单元上的装配孔与第二连接部320上的装配孔321对齐,然后将螺栓穿设进两个装配孔中,最后再通过操作空间在螺栓上打上螺母,以将运输单元与第二连接部320固定。
可选地,联结件300大致呈“Z”状,第一连接部310为下板,第二连接部 320为上板,第一连接部310与第二连接部320通过连接板330连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联结件300也可以呈“工”字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联结件300的形状是对于某一类运输单元的适应性设计,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联结件300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改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框,用于构成所述底框的部件的屈服强度大于100MPa;
框架,所述框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框架包括多块拼板,多块所述拼板相互拼接并围成具有容纳空间的中空结构,所述拼板的密度小于3g/cm3;及
紧固件,所述框架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底框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中、以使所述底框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为钢制构件,所述拼板为木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包括多条第一钢制条以及多条第二钢制条,多条所述第一钢制条沿第一方向并列间隔设置,多条所述第二钢制条沿第二方向并列间隔设置,且每条所述第二钢制条均与所述第一钢制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底框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具有起吊点,所述加强板设置于所述起吊点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设置于底框上的支脚,所述支脚用于支撑于支撑面,所述底框在所述支脚支撑于所述支撑面上时与支撑面之间具有用于供起吊件穿过的避让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为多个,多个所述支脚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框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板,所述面板包裹在所述框架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结件,所述联结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底框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底框相间隔并形成操作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装配孔。
CN202020445276.1U 2020-03-31 2020-03-31 包装箱 Active CN212149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5276.1U CN212149870U (zh) 2020-03-31 2020-03-31 包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5276.1U CN212149870U (zh) 2020-03-31 2020-03-31 包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49870U true CN212149870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25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45276.1U Active CN212149870U (zh) 2020-03-31 2020-03-31 包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498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10203A (en) Reinforced product transport pallet
EP0678453A1 (en) Skid for heavy payload
US5494167A (en) Returnable case
CN103068690A (zh) 带有框架和面板支承表面的金属货盘
CN212149870U (zh) 包装箱
US20210284386A1 (en) Modular shipping base
US9415896B2 (en) Reinforced pallet
CN216270704U (zh) 一种便于转运的塑料包装箱
CN211593739U (zh) 罐式集装箱
CN102145769A (zh) 钢木复合结构包装箱
CN201240540Y (zh) 波状挡边输送带包装架
KR200393370Y1 (ko) 철제 팔레트
CN206087693U (zh) 一种用于集装箱的托盘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KR20090030387A (ko) 물품포장용 파레트의 전후판 조립구조
KR20150000508U (ko) 리프팅 빔 장치
US20180312296A1 (en) Project material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device and system
KR200421857Y1 (ko) 조립 밀폐형 박스
US2680587A (en) Material handling pallet
JP5241303B2 (ja) 梱包用スチールボックス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梱包
CN220350609U (zh) 一种新型偏心轴连杆包装运输组件
CN110550296B (zh) 一种叉板架
CN211078139U (zh) 一种轧机机架包装运输支吊架
CN211392051U (zh) 一种便于多层叠加组装的木托盘
CN217100926U (zh) 零件托盘
CN219258348U (zh) 一种航空集装化运输配载箱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