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40242U - 一种双层沥水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沥水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40242U
CN212140242U CN202020484974.2U CN202020484974U CN212140242U CN 212140242 U CN212140242 U CN 212140242U CN 202020484974 U CN202020484974 U CN 202020484974U CN 212140242 U CN212140242 U CN 212140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ket
edge
section
double
dr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8497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 Xiamei
Original Assignee
Zhu Xiame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 Xiamei filed Critical Zhu Xiamei
Priority to CN20202048497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40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40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402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沥水篮,包括用于蓄水的外篮和底部设有沥水筛孔部的内篮,内篮开口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翻边,所述翻边与内篮外壁之间沿所述翻边周向设置有抬升件;所述外篮能够至少包覆所述内篮上的沥水筛孔部,所述抬升件下端与所述外篮开口边缘相抵。要避免内篮底部直接触碰到外篮的底部,同时使内篮的容量尽可能大;采用的技术手段是通过在内篮的翻边与外壁之间设置抬升件,在能够使内篮的沥水筛孔部不触碰到外篮的底部从而保证沥水效果的同时,使内篮的深度增加从而扩大内篮的容量。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沥水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沥水篮。
背景技术
平常洗菜或洗水果时,一般都是在盆子里洗,然后用手捞上来放入沥水篮中进行沥水,再将盆中的水倒出,费时费力,还存在洗不干净的问题。由于洗完的菜上仍旧残留着水,移动时会将水洒在地板上。现在常见的多层的沥水篮,常常是通过把内篮的下部做的小一些来避免内篮的沥水筛孔部直接触碰到外篮的底部,从而达到沥水的效果,而这样会导致内篮的容量变得比较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发明一种既能够使内篮的沥水筛孔部不触到外篮的底部,又能扩大内篮的容量的双层沥水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沥水篮,包括用于蓄水的外篮和底部设有沥水筛孔部的内篮,内篮开口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翻边,所述翻边与内篮外壁之间沿所述翻边周向设置有抬升件;所述外篮能够至少包覆所述内篮上的沥水筛孔部,所述抬升件下端与所述外篮开口边缘相抵。通过在内篮的翻边与外壁之间设置有抬升件,从而抬升了内篮,在能够使内篮的沥水筛孔部不触碰到外篮的底部从而保证沥水效果的同时,使内篮的深度增加从而扩大内篮的容量。
进一步地,所述外篮内壁与内篮外壁或抬升件的一部分相抵。在外篮开口边缘和抬升件下端相抵的情况下,要使配合完成后内篮与外篮之间不发生明显晃动,有两种可能情况:1. 外篮开口边缘与抬升件下端相抵,外篮内壁与内篮外壁相抵。2.外篮开口边缘与抬升件下端相抵,外篮内壁与抬升件一部分相抵,通过这部分来限制外篮的晃动。
进一步地,所述抬升件包括抵缘段与设置在抵缘段内侧的限位部,使所述外篮开口边缘能与所述抵缘段相抵,所述限位部能够抵住所述外篮内壁。通过抵缘段与限位部的设置,使抬升件一方面起到定位作用,直接卡在外篮上,从而限制晃动;另一方面使内篮外壁与外篮内壁之间的各处都存在间隙,避免了内篮外壁与外篮内壁之间的直接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抵缘段能与所述外篮开口边缘配合。抵缘段其实只指抬升件上与外篮开口边缘配合的一小段,所述抵缘段能与所述外篮开口边缘配合,当所述外篮开口边缘为弧形或者斜角型时,所述抵缘段存在对应的缺弧和缺角;当所述外篮开口边缘为水平面时,所述抵缘段也为水平段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包括导向段,所述导向段能够将所述外篮开口边缘导至与所述抵缘段相抵。在所述限位部下侧设置所述导向段,使内外篮配合过程中,外篮开口边缘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段运动到合适的位置,即所述抵缘段的位置,同时使所述限位部能够抵住所述外篮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段为外凸的弧形段/斜线段,所述导向段上各处到所述抵缘段的水平距离从下到上逐渐变小。在导向段将所述外篮开口边缘导至抵缘段配合的过程中,所述外篮开口边缘沿所述导向段向上运动的同时水平向外运动,提高了外篮开口边缘与所述导向段配合过程中的顺畅度,避免损伤外篮的内壁,同时考虑到出模的难易度,保证限位部的作用。例如内凹的弧形段可能会使整个限位部的作用弱化,而不规则端会使外篮开口边缘配合导向段的滑动变得艰难。
进一步地,所述翻边边缘超出所述外篮开口边缘部分设有抬升部,使所述翻边能够包住所述外篮开口边缘。使所述翻边边缘超出外篮边缘多出一段距离作为便于手指抬升内篮的抬升部,手指可以从下方抵住翻边边缘,便于从内篮边缘的各个角度取出所述内篮,通过使翻边包住所述外篮开口边缘,防止内篮开口边缘接触到较脏的东西。
进一步地,所述翻边从内向外向下延伸。所述翻边边缘向下弯曲延伸,一方面可以防止翻边边缘的磕碰,另一方面也可以和之前的抬升件连在一起加强结构,使所述翻边能够承受更大的纵向力
进一步地,所述外篮开口边缘上两相对位置向外延伸形成托持部,所述翻边的对应位置向外延伸形成能够盖住所述托持部的握持部。通过内篮和外篮的开口边缘延伸从而形成托持部和握持部,不仅结构上比较美观,而且便于多个篮之间的堆叠,在大批量运送时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内篮的翻边与外壁之间设置有抬升件从而通过将翻边顶部向上抬升,使其与外篮顶部分开,从而抬升了内篮,在能够使内篮的沥水筛孔部不触碰到外篮的底部从而保证沥水效果的同时,使内篮的深度增加从而扩大内篮的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截面图1。
图3为本实用新型截面图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5所示,一种双层沥水篮,包括用于蓄水的外篮1和底部设有沥水筛孔部2的内篮3,内篮开口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翻边4,所述翻边与内篮外壁之间沿所述翻边周向设置有多个抬升件5;所述外篮能够至少包覆所述内篮上的沥水筛孔部,所述抬升件下端与所述外篮开口边缘6相抵。在现在常见的双层沥水篮中,常常是通过把内篮的下部做的小一些来避免内篮底部直接触碰到外篮的底部,使内篮外壁与外篮内壁之间存在间隙,但这样使内篮的容量减小;可以通过在内篮的翻边与外壁之间沿一周的翻边设置有抬升件,从而抬升了内篮,在能够使内篮的沥水筛孔部不触碰到外篮的底部从而保证沥水效果的同时,使内篮的深度增加从而扩大内篮的容量。
在本实施方案中,如图4所示的翻边与内篮外壁之间沿所述翻边周向设置有多个抬升件 5;这时抬升件可以作为加强筋,起到一定加强结构的作用,外侧连接翻边边缘,内侧连接内篮外壁,需沿内篮的翻边与外壁之间周向设置多个。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抬升件可以是整体环状,环绕内篮外壁设置。
在外篮开口边缘和抬升件下端相抵的情况下,要使配合完成后限制内篮与外篮之间的晃动,有两种可能情况:1.如图3所示,外篮开口边缘6与抬升件5下端相抵,外篮内壁7与内篮外壁8相抵。2.如图2所示,外篮开口边缘与抬升件下端相抵,外篮内壁7可以与抬升件5一部分相抵,借此来限制外篮的晃动。
如图2所示,在外篮内壁通过与抬升件一部分相抵来限制晃动的情况下,所述抬升件5 包括抵缘段10与设置在抵缘段内侧的限位部11,使所述外篮开口边缘6能与所述抵缘段10 抵,所述限位部能够抵住所述外篮内壁7。通过抵缘段与限位部的设置,使抬升件一方面起到定位作用,直接卡在外篮上,从而防止发生明显晃动;另一方面使内篮外壁8与外篮内壁 7之间的各处都存在间隙,避免了内篮外壁与外篮内壁之间的直接接触。
另外地,所述抵缘段10能与所述外篮开口边缘6配合。抵缘段其实只指抬升件上与外篮开口边缘配合的一小段,所述抵缘段能与所述外篮开口边缘配合,当所述外篮开口边缘为弧形或者斜角型时,所述抵缘段存在对应的缺弧和缺角;当所述外篮开口边缘为水平面时,所述抵缘段也为水平段。
同时,为了使内篮与外篮的配合更加方便,所述限位部11应包括导向段12,所述导向段能够将所述外篮开口边缘6导至与所述抵缘段10相抵。在所述限位部下侧设置所述导向段,使内外篮配合过程中,外篮开口边缘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段运动到合适的位置,即所述抵缘段的位置,同时使所述限位部能够抵住所述外篮的内壁。
在导向段将所述外篮开口边缘导至抵缘段配合的过程中,所述外篮开口边缘沿所述导向段向上运动的同时水平向外运动,为了提高外篮开口边缘与所述导向段配合过程中的顺畅度,避免损伤外篮的内壁,同时考虑到出模的难易度,保证限位部的作用,所述导向段12可以为外凸的弧形段或者是斜线段,所述导向段上各处到所述抵缘段10的水平距离从下到上逐渐变小;而如果是内凹的弧形段可能会使整个限位部的作用弱化,而不规则段会使外篮开口边缘在配合导向段进行滑动时变得艰难。
如图5所示,所述翻边边缘13超出所述外篮开口边缘6部分设有抬升部,使所述翻边4 能够包住所述外篮开口边缘;同时,所述翻边4从内向外向下延伸。使所述翻边边缘超出外篮边缘多出一段距离作为便于手指抬升内篮,手指可以抵住翻边或所述抬升部,便于从各个角度取出所述内篮。通过使翻边包住所述外篮开口边缘,防止内篮开口边缘接触到较脏的东西;所述翻边边缘向下弯曲,一方面可以防止翻边边缘的磕碰,另一方面也可以和之前的抬升件连在一起加强结构,使所述翻边能够承受更大的纵向力。
如图1所示,所述外篮开口边缘上两相对位置向外延伸形成托持部14,所述翻边的对应位置向外延伸形成能够盖住所述托持部的握持部15。在实际使用中,沥水篮里往往会装不少物品,为了便于携带和持握所述双层沥水篮,会在所述沥水篮内外篮的侧壁上安装握持部,本设计方案中就是通过内篮和外篮的开口边缘延伸从而形成托持部和握持部,不仅结构上比较美观,而且便于多个篮之间的堆叠。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双层沥水篮,包括用于蓄水的外篮和底部设有沥水筛孔部的内篮,其特征在于:内篮开口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翻边,所述翻边与内篮外壁之间沿所述翻边周向设置有抬升件;所述外篮能够至少包覆所述内篮上的沥水筛孔部,所述抬升件下端与所述外篮开口边缘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沥水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篮内壁与内篮外壁或抬升件的一部分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沥水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件包括抵缘段与设置在抵缘段内侧的限位部,使所述外篮开口边缘能与所述抵缘段相抵,所述限位部能够抵住所述外篮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沥水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缘段能与所述外篮开口边缘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层沥水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导向段,所述导向段能够将所述外篮开口边缘导至与所述抵缘段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层沥水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段为外凸的弧形段/斜线段,所述导向段上各处到所述抵缘段的水平距离从下到上逐渐变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沥水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边缘超出所述外篮开口边缘部分设有抬升部,使所述翻边能够包住所述外篮开口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层沥水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从内向外向下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沥水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篮开口边缘上两相对位置向外延伸形成托持部,所述翻边的对应位置向外延伸形成握持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层沥水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能够盖住所述托持部。
CN202020484974.2U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双层沥水篮 Active CN212140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84974.2U CN212140242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双层沥水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84974.2U CN212140242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双层沥水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40242U true CN212140242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26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84974.2U Active CN212140242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双层沥水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402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64282B (zh) 洗碗机
US7694844B2 (en) Spoon basket structure of dish washer
US20060108298A1 (en) Dishwasher rack
CN106963319A (zh) 一种洗碗机搁架
WO2014108079A1 (zh) 碗篮和具有它的洗碗机
CN212140242U (zh) 一种双层沥水篮
EP3613325B1 (en) Dishwasher
EP1281347B1 (en) Domestic dishwasher machine with an additional cutlery basket.
JP5980276B2 (ja) 食器洗浄乾燥機
CN217645183U (zh) 洗碗机用轨道装置
KR101154959B1 (ko) 식기세척기의 식기 바스켓 레일 구조
KR20200016773A (ko) 식기세척기
CN207940699U (zh) 带收水盒的烹饪器具
JP2007301129A (ja) 食器洗浄機
JP5431032B2 (ja) 箱型容器
CN213429955U (zh) 一种碗篮的活动式餐具托盘
JP4273251B2 (ja) 食器洗浄機
CN208435524U (zh) 水槽洗碗机的碗篮及具有其的水槽洗碗机
CN213464937U (zh) 一种升降碗篮和洗碗机
CN218606529U (zh) 一种洗碗机盖及洗碗机
EP3199698B1 (en) Front-loading washing machine
CN105692011A (zh) 带定位功能的掀盖垃圾桶
CN105534344A (zh) 果蔬清洗机
CN219480007U (zh) 一种洗碗机盖板运动组件的拉板结构
CN218869948U (zh) 一种防尘且防水垢的双层口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