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37353U - 电器充电支架和电器充电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器充电支架和电器充电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37353U
CN212137353U CN202021270251.9U CN202021270251U CN212137353U CN 212137353 U CN212137353 U CN 212137353U CN 202021270251 U CN202021270251 U CN 202021270251U CN 212137353 U CN212137353 U CN 2121373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hole
electrical apparatus
appliance
charging st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702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红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ru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ru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ru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ru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702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373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37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373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配件,具体涉及一种电器充电支架和电器充电组件,其中,所述电器充电支架包括用于与墙装式充电座连接的面板(10)、用于容纳电器的保护壳(20)、以及连接所述面板(10)和所述保护壳(20)的连接器(30),所述面板(10)设置有允许线缆伸入以连接所述充电座的第一开口(11)。电器(例如平板电脑或手机)可以容纳在保护壳内,以确保整体美观的效果。并且,线缆可以从第一开口引入面板内,以与充电座连接,使得大部分线缆能够收纳在面板内,避免暴露在外以及在外延伸过多导致的安全问题。

Description

电器充电支架和电器充电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配件,具体涉及电器充电支架和电器充电组件。
背景技术
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器因其便携性以及娱乐功能受到消费者青睐,很多消费者喜欢在观看娱乐节目时将平板电脑或手机固定在墙上使用。目前,通常是使用磁力贴或两面胶等将平板电脑或手机固定在墙上,但平板电脑或手机的四周裸露在外,在平板电脑或手机连接于电源充电时线缆暴露并延伸在外,一方面不够美观,另一方面存在因误触周围墙面而拉扯线缆的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器的墙装固定时的美观性和充电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器充电支架,该电器充电支架能够方便地连接到墙装式充电座并保持美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器充电支架,其中,所述电器充电支架包括用于与墙装式充电座连接的面板、用于容纳电器的保护壳、以及连接所述面板和所述保护壳的连接器,所述面板设置有允许线缆伸入以连接所述充电座的第一开口。
可选的,所述保护壳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电器的容纳槽,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保护壳的另一侧。
可选的,所述保护壳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面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槽,所述保护壳和所述面板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边缘处压紧并定位于所述连接槽。
可选的,所述连接槽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边缘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卡接的第二卡接结构。
可选的,所述连接器为环状,所述连接槽为位于所述连接器外周上的环状凹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保护壳的中心,和/或,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面板的中心。
可选的,所述保护壳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按键槽。
可选的,所述面板包括板状的面板主体和围绕所述面板主体的框架,所述面板主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充电座的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框架上。
可选的,所述保护壳的边缘设置有用于引出线缆的第二开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器充电组件,其中,所述电器充电组件包括墙装式充电座和本实用新型的电器充电支架,所述墙装式充电座连接于所述面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器(例如平板电脑或手机)可以容纳在保护壳内,以确保整体美观的效果。并且,线缆可以从第一开口引入面板内,以与充电座连接,使得大部分线缆能够收纳在面板内,避免暴露在外以及在外延伸过多导致的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参照以下描述、所附权利要求和附图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器充电支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器充电支架,其中,所述电器充电支架包括用于与墙装式充电座连接的面板10、用于容纳电器的保护壳20、以及连接所述面板10和所述保护壳20的连接器30,所述面板10设置有允许线缆伸入以连接所述充电座的第一开口11。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器充电支架,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器可以容纳在保护壳20内,以确保整体美观的效果。并且,电器充电所用的线缆可以从第一开口11引入面板10内,以与充电座连接,使得大部分线缆能够收纳在面板10内,避免暴露在外以及在外延伸过多导致的安全问题。
其中,为简化结构并使整体更加美观,如图1所示,所述保护壳20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电器的容纳槽21,所述面板10可以设置在所述保护壳20的另一侧。由此,面板10和保护壳20彼此叠置,从而能够充分利用电器充电支架的厚度方向的空间,减小电器充电支架所占墙面的整体面积。
可以理解的,为便于安装在墙上使用电器,容纳槽21的大小设置为能够暴露电器的大部分平板区域。为此,保护壳20可以设置为一侧基本敞开的结构,以允许电器从敞开的敞口放入。并且,保护壳20可以设置为具有弹性,以能够变形,从而允许电器放入或取出。
连接器30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形式,只要能够连接保护壳20和面板10即可。例如可以采用夹具的形式。优选地,所述保护壳20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面板10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接器30包括连接槽,所述保护壳20和所述面板10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边缘处压紧并定位于所述连接槽。由此,可以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边缘处设置连接器30,且连接器30无需设置尺寸过大,不会延伸至保护壳20和面板10的平面轮廓之外而影响外观。
为便于实现保护壳20和面板10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边缘处压紧地定位,可以使连接槽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边缘卡接。具体的,所述连接槽可以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边缘处可以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卡接的第二卡接结构。例如,第一卡接结构可以为连接槽的槽壁顶部的卡接凸起,第二卡接结构可以为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边缘处的卡接翻边。
此外,为稳固连接保护壳20和面板10,连接槽应容纳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至少一半的周长。优选地,为便于制作并达到最优的稳固连接效果,所述连接器30为环状(例如可以为圆环状、方环状),所述连接槽为位于所述连接器外周上的环状凹槽。由此,连接器30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整个周向上连接二者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可以设置在任何适当的位置。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保护壳20的中心,以使保护壳20稳固连接到面板10。可选择的,所述第二通孔可以设置在所述面板10的中心,以使保护壳20和面板10彼此尽可能多地重叠,从而更加美观。例如,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设置在保护壳20的中心,第二通孔可以设置在面板10的中心,保护壳20的外轮廓大于面板10的外轮廓,由此保护壳20完全覆盖面板10,安装到位后,面板10朝向墙壁,保护壳20超外,从外部观看时,如图2所示,完全看不到面板10,整体外观效果美观。
另外,为便于操作电器,所述保护壳20的边缘可以设置有与所述容纳槽21连通的按键槽22。根据不同的电器,按键槽22的大小、数量、位置可以改变。
本实用新型中,面板10可以采用各种适当形式,只要能够连接于充电座并允许线缆进入其中即可。例如,如图3所示,所述面板10包括板状的面板主体12和围绕所述面板主体12的框架13,所述面板主体1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充电座的安装结构14,所述第一开口11设置在所述框架13上。其中,安装结构14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例如可以为安装孔。
为便于线缆从容纳在保护壳20内的电器引出,所述保护壳20的边缘设置有用于引出线缆的第二开口23,所述第一开口11可以为多个,以便无论面板10和保护壳20相对如何定向都能从第一开口11伸入。
此外,保护壳20为矩形轮廓,保护壳20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定位孔24,相对于面板10定位安装。具体的,可以设置四个定位孔24,围绕第一通孔设置并分别对应保护壳20的四个边缘。相对设置的两个定位孔24均可以与面板10的一对安装孔对应。当保护壳20以矩形轮廓的长边水平设置时,一对定位孔24与面板10的安装孔对应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当保护壳20以矩形轮廓的短边水平设置时,另一对定位孔24与面板10的安装孔对应并通过紧固件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器充电组件,其中,所述电器充电组件包括墙装式充电座和本实用新型的电器充电支架,所述墙装式充电座连接于所述面板10。由此,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电器充电组件通过墙装式充电座安装到墙上,使用时,将电器的充电线缆的一端连接电器,另一端从第一开口11引入并连接到充电座上。当电器容纳在保护壳20时,从外部最多只能看到与电器连接的少部分线缆。
其中,墙装式充电座可以选用市场上现有的类型,例如可以为美标或者欧标。面板10可以根据对应的墙装式充电座设置安装结构14的形式。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本实用新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器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充电支架包括用于与墙装式充电座连接的面板(10)、用于容纳电器的保护壳(20)、以及连接所述面板(10)和所述保护壳(20)的连接器(30),所述面板(10)设置有允许线缆伸入以连接所述墙装式充电座的第一开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20)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电器的容纳槽(21),所述面板(10)设置在所述保护壳(20)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器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20)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面板(10)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接器(30)包括连接槽,所述保护壳(20)和所述面板(10)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边缘处压紧并定位于所述连接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器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边缘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卡接的第二卡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器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30)为环状,所述连接槽为位于所述连接器外周上的环状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器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保护壳(20)的中心,和/或,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面板(10)的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器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20)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容纳槽(21)连通的按键槽(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0)包括板状的面板主体(12)和围绕所述面板主体(12)的框架(13),所述面板主体(1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充电座的安装结构(14),所述第一开口(11)设置在所述框架(13)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器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20)的边缘设置有用于引出线缆的第二开口(23)。
10.一种电器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充电组件包括墙装式充电座和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器充电支架,所述墙装式充电座连接于所述面板(10)。
CN202021270251.9U 2020-06-29 2020-06-29 电器充电支架和电器充电组件 Active CN212137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0251.9U CN212137353U (zh) 2020-06-29 2020-06-29 电器充电支架和电器充电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0251.9U CN212137353U (zh) 2020-06-29 2020-06-29 电器充电支架和电器充电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37353U true CN212137353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85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70251.9U Active CN212137353U (zh) 2020-06-29 2020-06-29 电器充电支架和电器充电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373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69619B2 (en) Electrical box assembly for angled recessed mounting of high and low voltage components
CN109997373B (zh) 音频组件及移动终端
US10084300B1 (en) Integrated electrical outlet cover and support for voice-controlled assistants, speakers, and othe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5721636A (zh) 移动终端
US20210160601A1 (en) Handle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
TW201627794A (zh) 充電裝置及其充電組件與理線結構
CN212137353U (zh) 电器充电支架和电器充电组件
WO2021083095A1 (zh) 一种带插接遮阳板的置物垫支架
CN212899050U (zh) 挂脖式风扇
KR200493768Y1 (ko) 케이블 도난방지용 충전장치
CN205017038U (zh) 充电组件
KR101549042B1 (ko) 배선 및 스마트폰 거치대가 구비된 테이블
KR20210003645A (ko) 무선충전이 가능한 다용도 거치대
JP6842573B2 (ja) モバイル端末外部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モバイル端末保護スリーブ
WO2019014986A1 (zh) 电子设备保护壳组件
CN211152206U (zh) 附件、终端主机以及终端
CN215344998U (zh) 耳机充电盒
CN108155504A (zh) 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插座
EP3495725B1 (en) Lamp
CN107896442B (zh) 显示装置及其壳体结构
WO2018000166A1 (zh) 具有充电功能的通讯装置保护壳
US20220224134A1 (en)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 wireless device charger
CN221009353U (zh) 一种桌面防水装置
CN110534965A (zh) Usb插座及电子设备
KR20060065323A (ko) 내장형 안테나를 구비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