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52206U - 附件、终端主机以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附件、终端主机以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52206U
CN211152206U CN201922140213.5U CN201922140213U CN211152206U CN 211152206 U CN211152206 U CN 211152206U CN 201922140213 U CN201922140213 U CN 201922140213U CN 211152206 U CN211152206 U CN 211152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accessory
terminal host
annex
magnetic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4021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4021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52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52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522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附件、终端主机以及终端,该终端包括终端主机以及与终端主机可拆卸连接的附件,终端主机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一磁性件,附件包括第二磁性件,第一壳体上设有容置槽,用于收容不同类型的附件,其中,附件与终端主机通过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配合以磁吸的方式使得附件收容在容置槽内,从而实现附件与终端主机的电连接。通过该终端能够实现终端主机与附件的快速安装。

Description

附件、终端主机以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附件、终端主机以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商业终端通信产品的客户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若厂家生产的终端硬件单一,则难以适应市场的竞争,容易被市场所淘汰。
目前终端的一些附件都是通过螺丝旋紧的方式固定在终端上,当分离终端与附件时,需要拧松螺丝,操作繁琐,无法完成快速拆卸,且在拆卸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损伤设备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附件、终端主机以及终端,能够实现终端主机与附件的快速安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终端主机以及与所述终端主机可拆卸连接的附件,所述终端主机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一磁性件,所述附件包括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容置槽,用于收容不同类型的所述附件,其中,所述附件与所述终端主机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配合以磁吸的方式使得所述附件收容在所述容置槽内,从而实现所述附件与所述终端主机的电连接。
其中,所述附件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终端主机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的多个触针,所述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与多个所述触针匹配的多个接收腔,所述接收腔内设置有触点,当所述附件收容在所述容置槽内时,不同的所述触针插设在不同的所述接收腔内而与所述触点电连接。
其中,多个所述触针呈圆周分布。
其中,所述第一磁性件以及所述第二磁性件均为磁铁,所述第一磁性件位于所述终端主机的内部,所述第二磁性件位于所述附件的内部。
其中,所述第一磁性件以及所述容置槽的数量均为两个,一个所述第一磁性件邻近一个所述容置槽设置,一个所述容置槽收容一个所述附件。
其中,所述附件为蓝牙按键、电池、显示屏幕、扬声器或者摄像头。
其中,所述容置槽为圆形凹槽,所述附件为圆形附件。
其中,所述终端为手机或者对讲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终端主机,所述终端主机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容置槽,用于收容不同类型的、与所述终端主机可拆卸连接的附件,其中,所述终端主机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以磁吸的方式使得所述附件收容在所述容置槽内,从而实现所述附件与所述终端主机的电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附件,所述附件包括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用于使所述附件以磁吸的方式收容在终端主机上、可收容不同类型的所述附件的容置槽内,从而实现所述附件与所述终端主机的电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将终端主机设置为包括第一磁性件,附件设置为包括第二磁性件,从而在为终端主机安装附件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存在吸引力,自动将附件收容在终端主机上的容置槽内,实现终端主机与附件的快速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终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终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终端主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终端主机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附件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申请终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终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终端主机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图1中附件的爆炸示意图。终端100包括:终端主机110以及附件120。
本申请中的终端100可以是手机、对讲机、电脑、手表等电子设备,附件120可以是蓝牙按键、电池、显示屏幕、扬声器或者摄像头,其中蓝牙按键可以是PTT(Push to Talk,一键通)按键。终端主机110与附件120可拆卸连接,当终端主机110与附件120连接时,终端主机110与附件120实现电连接。其中,终端主机110能够与不同类型的附件120实现电连接,当终端主机110与不同类型的附件120电连接时,终端100提供不同的功能。另外,终端主机110能够同时与多个(例如2个、3个)附件120实现电连接。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附件120与终端主机110电连接。
下面以终端100为对讲机,对终端主机110和附件120电连接而提供不同的功能、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进行介绍。
当用户因为工作需求需要长时间使用终端100时,其可以选择与终端主机110电连接的两个附件120均为电池,从而提高终端100的续航能力;当用户需要使用终端100在建筑工地上大声讲话时,其可以选择与终端主机110电连接的两个附件120均为扬声器;当用户是物业保安而需要使用终端100监控小区门口安全状况时,其可以选择与终端主机110电连接的两个附件120为显示屏幕和蓝牙按键。总而言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使用需求而选择不同数量、不同类型的附件120与终端主机110电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当不存在附件120与终端主机110电连接时,终端主机110也可以正常工作,提供基本的功能。
继续参阅图1至图4,终端主机110包括第一壳体111以及第一磁性件112,第一壳体111上设有容置槽113,该容置槽113用于收容不同类型的附件120。附件120包括第二壳体121以及第二磁性件122。
第一磁性件112和第二磁性件122相匹配,两者之间存在吸引力,从而能够以磁吸的方式使附件120收容在容置槽113内。当附件120安装到容置槽113内时,终端主机110与附件120能够实现电连接。具体地,第一磁性件112和第二磁性件122的设置能够为组装终端主机110和附件120起到导向作用,当为终端主机110安装附件120时,附件120能够自动被引入到容置槽113中,实现终端主机110与附件120的快速安装。且因为第一磁性件112和第二磁性件122之间的吸引力,终端主机110与附件120之间的连接也更加牢固,当终端100发生跌落时,终端主机110不易与附件120分离。
其中,为了便于携带终端主机110和附件120,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21上还设有背夹或者悬挂部,用户可以将终端主机110和附件120夹在笔记本上或者挂在脖子上。
其中,为了实现不同类型的附件120能够共用同一个终端主机110,容置槽113为圆形凹槽,附件120为圆形附件。具体地,圆形相比矩形、三角形等形状,其更加简洁大方,且通用型更强、安装自由度更高,从而当终端主机110发生机型的新老更替时,可以无需更换新的附件120,节省设备成本。
其中在一应用场景中,第一磁性件112为磁铁,第二磁性件122为能够被磁铁吸引的金属元件,例如铁片;在另一应用场景中,第一磁性件112为能够被磁铁吸引的金属元件,第二磁性件122为磁铁;在又一应用场景中,第一磁性件112和第二磁性件122均为磁铁。
其中为了保护第一磁性件112以及第二磁性件122,本申请将第一磁性件112以及第二磁性件122均与外界隔离,具体地,第一壳体111包括第一上壳体1111以及第一下壳体1112,第一上壳体1111以及第一下壳体1112相互卡接而形成第一容置腔(图未示),第一磁性件112位于第一容置腔内;第二壳体121包括第二上壳体1211以及第二下壳体1212,第二上壳体1211以及第二下壳体1212相互卡接而形成第二容置腔(图未示),第二磁性件122位于第二容置腔内。通过将第一磁性件112以及第二磁性件122分别设置在终端主机110以及附件120的内部,能够避免第一磁性件112和第二磁性件122被外界的水汽氧化以及发生碰撞而损坏。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性件112以及第二磁性件122也可以分别设置在终端主机110和附件120的外部,例如当第一磁性件112和第二磁性件122均为磁铁时,第一磁性件112和第二磁性件122分别嵌设在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21上,当附件120收容在容置槽113内时,第一磁性件112和第二磁性件122直接接触。
其中为了实现终端主机110与附件120的电连接,终端主机110包括设置在容置槽113内的多个触针1131,触针1131为导电触针,附件120包括设置在第二壳体121上、与多个触针1131匹配的多个接收腔123,接收腔123内设置有触点(图未示),触点为导电触点,当附件120收容在容置槽113内时,不同的触针1131插设在不同的接收腔123内而与触点电连接,最终实现终端主机110与附件120的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触针1131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121上,而接收腔123设置在容置槽113内。其中触针1131除了最基本的导电功能外,还具备数据传输功能以及信号传输功能,当终端主机110与不同类型的附件120电连接时,终端主机110可根据附件120的类型,在触针1131导电的同时,还控制其传输信号或数据。其中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类型的附件120与终端主机110电连接时,需要不同的触针1131传输信号或数据,甚至当某些附件120(例如电池)与终端主机110电连接时,无需电连接终端主机110与电池的触针1131传输信号或数据。
其中,为了使终端主机110与附件120连接后,触针1131受力均匀,多个触针1131呈中心对称分布,具体呈圆周分布。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接收腔1121分布的形状与多个触针1131分布的形状相同。其中,为了实现不同类型的附件120通用一个终端主机110,触针1131的数量足够多以覆盖所有不同类型的附件120所需求的电传输。
其中,为了在组合终端主机110和附件120时一次性对位成功,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21上还分别设有对位标记(图未示),用户在组装时,可以按照对位标记组装终端主机110以及附件120。
其中,为了实现用户选择的多样性,一个终端主机110可以配置多个附件120,从而用户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可以从多个附件120中挑选若干合适的附件120与终端主机110电连接。
其中在一应用场景中,第一磁性件112以及容置槽113的数量均为两个,一个第一磁性件112邻近一个容置槽113设置,一个容置槽113收容一个附件120,可选的,当附件120收容在容置槽113内时,第一磁性件112和第二磁性件122平行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一个容置槽113也可以同时收容多个附件120,且当一个容置槽113收容多个附件120时,终端主机110上的第一磁性件112可以同时与多个附件120上的第二磁性件122存在吸引力。
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终端主机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该终端主机200包括第一壳体210以及第一磁性件(图未示)。
第一壳体210上设有容置槽220,用于收容不同类型的、与终端主机200可拆卸连接的附件,其中,终端主机200通过第一磁性件以磁吸的方式使得附件收容在容置槽220内,从而实现附件与终端主机200的电连接。其中,第一磁性件设置在终端主机200的内部。终端主机200可以是对讲机主机、手表主机或者手机主机。值得注意的是,当终端主机200不安装附件时,终端主机200也能正常工作。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的终端主机200与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中的终端主机110结构相同,详细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附件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件300包括第二磁性件(图未示),第二磁性件设置在附件300的内部,第二磁性件用于使附件300以磁吸的方式收容在终端主机上、可收容不同类型的附件300的容置槽内,从而实现附件300与终端主机的电连接。
其中附件300可以是蓝牙按键、电池、显示屏幕、扬声器或者摄像头,在此不做限制。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的附件300与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中的附件120结构相同,详细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总而言之,本申请将终端主机设置为包括第一磁性件,附件设置为包括第二磁性件,从而在为终端主机安装附件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存在吸引力,能够自动将附件引入终端主机的容置槽内,并最终将附件收容在终端主机上的容置槽内,实现终端主机与附件的快速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终端主机以及与所述终端主机可拆卸连接的附件,所述终端主机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一磁性件,所述附件包括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容置槽,用于收容不同类型的所述附件,其中,所述附件与所述终端主机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配合以磁吸的方式使得所述附件收容在所述容置槽内,从而实现所述附件与所述终端主机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件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终端主机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的多个触针,所述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与多个所述触针匹配的多个接收腔,所述接收腔内设置有触点,当所述附件收容在所述容置槽内时,不同的所述触针插设在不同的所述接收腔内而与所述触点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触针呈圆周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性件以及所述第二磁性件均为磁铁,所述第一磁性件位于所述终端主机的内部,所述第二磁性件位于所述附件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性件以及所述容置槽的数量均为两个,一个所述第一磁性件邻近一个所述容置槽设置,一个所述容置槽收容一个所述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件为蓝牙按键、电池、显示屏幕、扬声器或者摄像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槽为圆形凹槽,所述附件为圆形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为手机或者对讲机。
9.一种终端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主机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容置槽,用于收容不同类型的、与所述终端主机可拆卸连接的附件,其中,所述终端主机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以磁吸的方式使得所述附件收容在所述容置槽内,从而实现所述附件与所述终端主机的电连接。
10.一种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包括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用于使所述附件以磁吸的方式收容在终端主机上、可收容不同类型的所述附件的容置槽内,从而实现所述附件与所述终端主机的电连接。
CN201922140213.5U 2019-12-02 2019-12-02 附件、终端主机以及终端 Active CN211152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0213.5U CN211152206U (zh) 2019-12-02 2019-12-02 附件、终端主机以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0213.5U CN211152206U (zh) 2019-12-02 2019-12-02 附件、终端主机以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52206U true CN211152206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45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40213.5U Active CN211152206U (zh) 2019-12-02 2019-12-02 附件、终端主机以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522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1758A (zh) * 2021-07-08 2021-10-01 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胸牌、电子胸牌坞及套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1758A (zh) * 2021-07-08 2021-10-01 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胸牌、电子胸牌坞及套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73084B1 (en) Battery-charging base for mobile information terminals
EP2274804B1 (en) Connector for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s
CN208353374U (zh) 一种手机
CN106878852B (zh) 无线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CN205105336U (zh) 一种楼宇可视对讲系统中室内分机的分离式结构
KR101980619B1 (ko) 이동 단말기와 연결장치 간의 커넥팅 시스템
CN211152206U (zh) 附件、终端主机以及终端
AU2014223934B2 (en) Portable radio having accessory interface
CN111726726A (zh) 一种可切换用作对讲机的蓝牙耳机充电收纳盒
CN214543748U (zh) 磁吸移动电源
CN211860226U (zh) 一种智能手机套
CN210225685U (zh) 可分离的耳机充电仓
CN105892574A (zh) 一种接口装置及电子设备
EP2838206B1 (en) Satellite terminal cradle
CN207820401U (zh) 一种磁吸模块及其应用的一种拼接式提醒装置
WO2018000166A1 (zh) 具有充电功能的通讯装置保护壳
CN210607929U (zh) 一种可拆卸式集线器
CN112104941A (zh) 电子设备
CN212543844U (zh) 保护壳
CN220382367U (zh) 一种设于翻盖连接器的充电装置
US20220224134A1 (en)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 wireless device charger
CN220043071U (zh) 双面无线充电装置
CN212137353U (zh) 电器充电支架和电器充电组件
CN217506444U (zh) 移动终端
CN215817615U (zh) 一种带有新型按键组件的充电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