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34387U - 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34387U
CN212134387U CN202020484913.6U CN202020484913U CN212134387U CN 212134387 U CN212134387 U CN 212134387U CN 202020484913 U CN202020484913 U CN 202020484913U CN 212134387 U CN212134387 U CN 2121343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rail
rail joint
joint
fixedly connected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8491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志平
郭无极
朱志辉
黄旭东
王卫东
胡籍
徐榕
胡广辉
彭光钊
叶梦旋
王迪
黄相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48491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343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343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343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轨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包括钢轨接头实验装置、钢轨接头装置、千分表、千斤顶装置和继电器装置,钢轨接头实验装置包括固定框,固定框的前后侧板四角贯穿螺纹连接有螺杆一,螺杆一的前后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母一,固定框的底板中心处开设有通槽,固定框的通槽内壁左右侧面通过转轴和轴承转动连接有滚轴,钢轨接头装置位于滚轴的上方,千分表位于钢轨接头装置的上方,钢轨接头装置包括钢轨一、钢轨二和接头夹板,钢轨一和钢轨二的左右侧面开设有通孔,解决了常规实验中,只能采用千斤顶进行人为因素控制的加载模式,难以实现自动化,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重要的运输工具。它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也飞速发展,并以“高速客运,重载货运”为主要发展方向。
钢轨接头是铁路线路三大薄弱环节小半径曲线、道岔及钢轨接头之一。目前我国地铁线路的道岔区段大量存在钢轨接头。传统的钢轨接头一般通过两块夹板和若干个螺栓来连接两相邻的钢轨,如设置钢轨接头目的之一是使相邻钢轨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保持一致,保证轨道的几何形位不受破坏。
其中,在大坡度道岔区段,由于列车的刹车作用,将会带动钢轨产生较大的爬行。随着列车运行次数的增加,在钢轨接头处会逐渐产生具有累积效应的变形量,为了揭示钢轨接头累积变形的机理,需要展开相关的实验研究。
由于钢轨累积变形效应的模拟是一个长期过程,然而在常规钢轨接头实验中,往往采用千斤顶进行人为因素控制的加载模式,难以实现自动化,工作效率低下,并且控制时间间隔需要操作人员精确操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以上因素的存在使得相关研究尚属铁道科学领域的一个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具备自动化程度高和方便操作等优点,解决了在常规实验中,只能采用千斤顶进行人为因素控制的加载模式,难以实现自动化,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包括钢轨接头实验装置、钢轨接头装置、千分表、千斤顶装置和继电器装置,所述钢轨接头实验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前后侧板四角贯穿螺纹连接有螺杆一,所述螺杆一的前后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母一,所述固定框的底板中心处开设有通槽,所述固定框的通槽内壁左右侧面通过转轴和轴承转动连接有滚轴,所述钢轨接头装置位于滚轴的上方,所述千分表位于钢轨接头装置的上方;
所述千分表的后侧设置有测量装置;
所述千分表的中部设置有连接装置;
所述千分表的前侧设置有固定装置。
优选的,所述钢轨接头装置包括钢轨一、钢轨二和接头夹板,所述钢轨一和钢轨二的左右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接头夹板的侧面贴合钢轨一和钢轨二的左右侧面并且接头夹板的通孔与钢轨一和钢轨二的通孔相通,所述钢轨一、钢轨二和接头夹板的通孔内壁贯穿螺纹连接有螺杆二,所述螺杆二的左右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母二,所述钢轨一和钢轨二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滚轴的上表面,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固定块一,所述固定块一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钢轨一的上表面,所述固定块一的上表面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盘一,所述转盘一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固定块一的前侧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贯穿固定连接有仪表盘。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夹板,所述夹板的夹板内壁贴合连接杆的圆周表面,所述夹板的右侧面转动连接有伸缩杆一,所述伸缩杆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左侧面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动螺杆,所述连接块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二,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二,所述固定块二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钢轨二的上表面,所述固定块二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一,所述连接块一的上端转动连接连接块一的下端,所述固定块二的前侧面转动连接有转盘二。
优选的,所述千斤顶装置包括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后侧面开设有通口并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千斤顶、顶杆和挡板的下表面贴合固定框的底板上表面,所述千斤顶的前侧面贴合固定框前侧板的后表面,所述千斤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二,所述连接块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信号传输线,所述信号传输线在远离连接块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继电器装置。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通过将钢轨接头装置放置在钢轨接头实验装置的内部使钢轨一的后侧面贴合固定框的后侧板前侧面,将千斤顶装置放置在钢轨接头实验装置内钢轨接头装置的前端使挡板的后侧面贴合钢轨二的前侧面,并且在固定框的前后侧板贯穿螺纹连接四根螺杆一和螺母一,加强固定框的强度,使模拟过程能承受的力量更大。
2、该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通过将千分表放置在钢轨一和钢轨二的接缝处的上方,具体为固定块一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钢轨一的上表面,固定块二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钢轨二的上表面,能够实时测量相邻两股钢轨之间的位移差,并且读取数据方便快速。
3、该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通过信号传输线将千斤顶与继电器装置连接,通过继电器装置上的控制器调整继电器装置的加载时间,摆脱了只能采用千斤顶进行人为因素控制的加载模式,使装置运行自动化,提高效率。
4、该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通过将继电器装置的加载时间设置为 38秒,每隔38秒进行一次加载,每次加载持续时间为2秒,目的在于模拟列车每隔38秒经过一次,每次持续时间为2秒,使模拟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轨接头实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钢轨接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千斤顶装置和继电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钢轨接头装置结构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钢轨接头实验装置结构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钢轨接头实验装置与钢轨接头装置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钢轨实验装置与千斤顶装置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千分表结构拆解细节图。
图中:1钢轨接头实验装置、101固定框、102螺杆一、103螺母一、104 滚轴、2钢轨接头装置、201钢轨一、202钢轨二、203接头夹板、204螺杆二、 205螺母二、3千分表、301固定块一、302转盘一、303把手、304连接杆、 305仪表盘、306夹板、307伸缩杆一、308连接块、309转动螺杆、310伸缩杆二、311连接块一、312固定块二、313转盘二、4千斤顶装置、401千斤顶、402顶杆、403挡板、404连接块二、405信号传输线、5继电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包括钢轨接头实验装置1、钢轨接头装置2、千分表3、千斤顶装置4和继电器装置5,钢轨接头实验装置1包括固定框101,固定框101的前后侧板四角贯穿螺纹连接有螺杆一102,螺杆一102的前后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母一103,固定框101的底板中心处开设有通槽,固定框101的通槽内壁左右侧面通过转轴和轴承转动连接有滚轴104,钢轨接头装置2位于滚轴104的上方,千分表3位于钢轨接头装置2的上方;
千分表3的后侧设置有测量装置;
千分表3的中部设置有连接装置;
千分表3的前侧设置有固定装置。
钢轨接头装置2包括钢轨一201、钢轨二202和接头夹板203,钢轨一201 和钢轨二202的左右侧面开设有通孔,接头夹板203的侧面贴合钢轨一201 和钢轨二202的左右侧面并且接头夹板203的通孔与钢轨一201和钢轨二202 的通孔相通,钢轨一201、钢轨二202和接头夹板203的通孔内壁贯穿螺纹连接有螺杆二204,螺杆二204的左右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母二205,钢轨一201 和钢轨二202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滚轴104的上表面,测量装置包括固定块一 301,固定块一3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钢轨一201的上表面,固定块一301的上表面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盘一302,转盘一302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把手303,固定块一301的前侧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04,连接杆304 的前端贯穿固定连接有仪表盘305,连接装置包括夹板306,夹板306的夹板内壁贴合连接杆304的圆周表面,夹板306的右侧面转动连接有伸缩杆一307,伸缩杆一30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08,连接块308的左侧面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动螺杆309,连接块308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二310,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二312,固定块二3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钢轨二202的上表面,固定块二312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一311,连接块一311的上端转动连接连接块一311的下端,固定块二312的前侧面转动连接有转盘二313,千斤顶装置4包括千斤顶401,千斤顶401的后侧面开设有通口并滑动连接有顶杆402,顶杆402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403,千斤顶401、顶杆402和挡板403的下表面贴合固定框101的底板上表面,千斤顶401的前侧面贴合固定框101前侧板的后表面,千斤顶4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二404,连接块二40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信号传输线405,信号传输线405在远离连接块二4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继电器装置5。
在使用时,将钢轨接头装置2放置在钢轨接头实验装置1的内部使钢轨一201的后侧面贴合固定框101的后侧板前侧面,将千斤顶装置4放置在钢轨接头实验装置1内钢轨接头装置2的前端使挡板403的后侧面贴合钢轨二 202的前侧面,将千分表3放置在钢轨一201和钢轨二202的接缝处的上方,具体为固定块一3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钢轨一201的上表面,固定块二312 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钢轨二202的上表面,千斤顶401通过信号传输线405与继电器装置5连接,通过继电器装置5上的控制器调整继电器装置5的加载时间,每隔38秒进行一次加载,每次加载持续时间为2秒,目的在于模拟列车每隔38秒经过一次,每次持续时间为2秒,继电器装置5通过信号传输线 405将加载信号传输至千斤顶401,千斤顶401依照设置好的加载时间通过顶杆402对挡板403推动将钢轨二202向后推,以模仿列车通过时对钢轨接缝产生的纵向力,由于固定块一301和固定块二312固定不动,在钢轨接缝受力产生位移时,接缝上方的连接装置受力使仪表盘305感应到力度变化,再通过仪表盘305上表面的显示屏将数据展示,使测量人员能够及时读取记录数据,在一次模拟受力后,千斤顶401卸力并等待38秒,然后再次施加力度,以此重复,全过程自动化高,提高测量人员工作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包括钢轨接头实验装置(1)、钢轨接头装置(2)、千分表(3)、千斤顶装置(4)和继电器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轨接头实验装置(1)包括固定框(101),所述固定框(101)的前后侧板四角贯穿螺纹连接有螺杆一(102),所述螺杆一(102)的前后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母一(103),所述固定框(101)的底板中心处开设有通槽,所述固定框(101)的通槽内壁左右侧面通过转轴和轴承转动连接有滚轴(104),所述钢轨接头装置(2)位于滚轴(104)的上方,所述千分表(3)位于钢轨接头装置(2)的上方;
所述千分表(3)的后侧设置有测量装置;
所述千分表(3)的中部设置有连接装置;
所述千分表(3)的前侧设置有固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轨接头装置(2)包括钢轨一(201)、钢轨二(202)和接头夹板(203),所述钢轨一(201)和钢轨二(202)的左右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接头夹板(203)的侧面贴合钢轨一(201)和钢轨二(202)的左右侧面并且接头夹板(203)的通孔与钢轨一(201)和钢轨二(202)的通孔相通,所述钢轨一(201)、钢轨二(202)和接头夹板(203)的通孔内壁贯穿螺纹连接有螺杆二(204),所述螺杆二(204)的左右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母二(205),所述钢轨一(201)和钢轨二(202)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滚轴(104)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固定块一(301),所述固定块一(3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钢轨一(201)的上表面,所述固定块一(301)的上表面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盘一(302),所述转盘一(302)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把手(303),所述固定块一(301)的前侧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04),所述连接杆(304)的前端贯穿固定连接有仪表盘(3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夹板(306),所述夹板(306)的夹板内壁贴合连接杆(304)的圆周表面,所述夹板(306)的右侧面转动连接有伸缩杆一(307),所述伸缩杆一(30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08),所述连接块(308)的左侧面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动螺杆(309),所述连接块(308)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二(3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二(312),所述固定块二(3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钢轨二(202)的上表面,所述固定块二(312)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一(311),所述连接块一(311)的上端转动连接连接块一(311)的下端,所述固定块二(312)的前侧面转动连接有转盘二(3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装置(4)包括千斤顶(401),所述千斤顶(401)的后侧面开设有通口并滑动连接有顶杆(402),所述顶杆(402)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403),所述千斤顶(401)、顶杆(402)和挡板(403)的下表面贴合固定框(101)的底板上表面,所述千斤顶(401)的前侧面贴合固定框(101)前侧板的后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4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二(404),所述连接块二(40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信号传输线(405),所述信号传输线(405)在远离连接块二(4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继电器装置(5)。
CN202020484913.6U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343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84913.6U CN212134387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84913.6U CN212134387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34387U true CN212134387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86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8491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34387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343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23535B (zh) 一种转向架试验台
CN203148402U (zh) 钢轨平整度动态检测装置
CN106448315B (zh) 铁路救援仿真车
CN212134387U (zh) 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
CN209961212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铁路轨旁设施断面扫描仪
CN111044380A (zh) 一种用于钢材的强度检测装置
CN106769183A (zh) 一种资源勘查用快速钻探装置
CN206407167U (zh) 一种飞机机翼自动检测标记装置
CN105527166A (zh) 一种用于铁路扣件e型弹条受力状态测试的装置
CN111337364A (zh) 一种钢轨接头纵向累积加载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9978866U (zh) 一种用于钢筋套筒现场灌浆质量的检验装置
CN103543023A (zh) 转向架副构架可靠性试验装置
CN107515128A (zh) 一种轨道工程车动态试验系统
CN207335657U (zh) 铁路货车转向架正位检测装置
CN205506040U (zh) 导轨快速检测装置
CN103048078B (zh) 一种丝杆预压动扭矩检测装置
CN206208223U (zh) 一种用于双轨平整度的检测装置
CN202337944U (zh) 一种高铁桥梁的梁体内探伤小车
CN210862562U (zh) 一种便携式钢轨波磨检测装置
CN103680241A (zh) 可升降式的轨道桥动车组底部检修实训台
CN213620799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材料架
CN209928796U (zh) 一种轨道交通转向架制动模型实训考核装置
CN206340197U (zh) 铁路救援仿真车
CN215415215U (zh) 一种铁路轨道探伤装置
CN108548505A (zh) 一种自动化激光地铁轨道波浪形磨损的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