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30189U - 龙头锁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龙头锁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30189U
CN212130189U CN202020420158.5U CN202020420158U CN212130189U CN 212130189 U CN212130189 U CN 212130189U CN 202020420158 U CN202020420158 U CN 202020420158U CN 212130189 U CN212130189 U CN 2121301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faucet
bolt
hol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201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志鹏
袁玉斌
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201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301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301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30189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1386 priority patent/WO2021190383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龙头锁及具有其的车辆,壳体;驱动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内;锁舌组件,锁舌组件包括锁舌,驱动件与锁舌组件的至少部分驱动连接,以通过驱动件带动锁舌组件运动,以使锁舌运动至上锁位置或解锁位置;锁舌用于插设在待锁件的锁孔内,待锁件设置在壳体的外部;当锁舌处于上锁位置时,锁舌插设至锁孔内;当锁舌处于解锁位置时,锁舌与锁孔脱离;弹性件,锁舌组件的至少部分和驱动件的至少部分均与弹性件连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龙头锁的锁舌被待锁件卡住后不便于上锁或解锁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龙头锁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龙头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龙头锁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基于双向自保持电磁铁的龙头锁在解锁过程中,如果用户使龙头柱卡着锁舌,其产生的剪切力使龙头锁锁舌无法退回解锁,在用户松手后龙头锁锁舌也不会自己收回,只能靠用户再次解锁。
在上锁过程中,当用户没打死龙头时,锁舌会抵到龙头柱的壁面上,在用户打死龙头后,锁舌将会自动上锁,不过龙头柱卡住锁舌的长度不长,如果安装误差太大了,龙头柱就会卡不到锁舌,从而上锁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头锁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龙头锁的锁舌被待锁件卡住后不便于上锁或解锁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龙头锁,包括:壳体;驱动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内;锁舌组件,锁舌组件包括锁舌,驱动件与锁舌组件的至少部分驱动连接,以通过驱动件带动锁舌组件运动,以使锁舌运动至上锁位置或解锁位置;锁舌用于插设在待锁件的锁孔内,待锁件设置在壳体的外部;当锁舌处于上锁位置时,锁舌插设至锁孔内;当锁舌处于解锁位置时,锁舌与锁孔脱离;弹性件,弹性件穿设在锁舌组件的至少部分和驱动件的至少部分上。
进一步地,锁舌组件还包括连接部,锁舌与连接部连接,驱动件包括弧形板,弧形板的弧形内表面与连接部的外表面相适配,弹性件穿设在弧形板和连接部上。
进一步地,连接部包括连接柱和连接块,连接柱设置在锁舌上,连接柱的至少部分穿设在连接块上,连接块上设置有穿设间隙,弹性件穿设在穿设间隙内。
进一步地,连接块包括连接主体和多个连接凸起,多个连接凸起均凸出于连接主体设置,多个连接凸起上均设置有环形通道,连接柱的至少部分穿设在多个环形通道内,以使连接柱与连接块连接;多个连接凸起间隔设置,相邻两个连接凸起之间的间隙形成穿设间隙。
进一步地,弹性件为条状结构,驱动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相对设置,弹性件由第一连接孔穿入穿设间隙,并经穿设间隙从第二连接孔穿出。
进一步地,壳体上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用于与锁舌组件的至少部分抵接设置,以限制锁舌组件的运动范围。
进一步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槽,限位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当锁舌组件运动至使锁舌组件的至少部分与第一槽壁抵接时,锁舌处于上锁位置;当锁舌组件运动至锁舌组件的至少部分与第二槽壁抵接时,锁舌处于解锁位置。
进一步地,壳体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当锁舌组件运动至连接主体与第一槽壁抵接时,锁舌处于上锁位置;当锁舌组件运动至连接主体与第二槽壁抵接时,锁舌处于解锁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龙头锁,龙头锁为上述提供的龙头锁。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待锁件处于抵接位置时,锁舌与待锁件抵接以相对于待锁件发生静止,这样,弹性件将会在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随后,当待锁件由抵接位置运动至初始位置后,锁舌将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运动至上锁位置或解锁位置。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龙头锁的锁舌被待锁件卡住后不便于上锁或解锁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当锁舌处于上锁位置时的龙头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当龙头柱处于抵接位置、锁舌处于上锁位置时驱动件驱动锁舌运动时的龙头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当锁舌由上锁位置运动至解锁位置时的龙头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当锁舌处于解锁位置时的龙头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当龙头柱处于抵接位置、锁舌处于解锁位置时驱动件驱动锁舌运动时的龙头锁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锁舌处于上锁位置时的龙头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驱动件;11、弧形板;12、主板;20、锁舌组件;21、锁舌;22、连接柱;221、柱体;222、连接件;23、连接块;231、连接主体;232、连接凸起;30、龙头柱;31、锁孔;40、弹性件;50、限位结构;51、第一槽壁;52、第二槽壁;60、支架;61、导向孔;70、电驱动机构;80、机械驱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龙头锁,该龙头锁包括壳体、驱动件10、锁舌组件20和弹性件40,驱动件10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内。锁舌组件20包括锁舌21,驱动件10与锁舌组件20的至少部分驱动连接,以通过驱动件10带动锁舌组件20运动,以使锁舌21运动至上锁位置或解锁位置。具体的,壳体具有内腔,驱动件10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内是指:驱动件10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的内腔内,以通过壳体对驱动件10进行保护。
待锁件具有与锁舌21相抵接的抵接位置和与锁舌21脱离的初始位置。待锁件上设置有锁孔31,待锁件设置在壳体的外部。壳体的内部是指壳体的内腔内,相应的,壳体的外部是指壳体的外侧。待锁件设置在壳体的外部具体是指:待锁件与壳体间隔设置,当锁舌21需要从解锁位置运动至上锁位置时,需要通过驱动件10驱动锁舌21由壳体的内部向壳体的外部做伸出运动;当锁舌21需要从上锁位置运动至解锁位置时,需要通过驱动件10驱动锁舌21由壳体的外部向壳体的内部做缩回运动。
当锁舌21运动至上锁位置时,锁舌21插设至锁孔31内。当锁舌21运动至解锁位置时,锁舌21与锁孔31脱离。锁舌组件20的至少部分和驱动件10的至少部分均与弹性件40连接。当待锁件处于抵接位置时,锁舌21与待锁件抵接以相对于待锁件静止,以使弹性件40在驱动件10的驱动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当待锁件由抵接位置运动至初始位置后,锁舌21在弹性件40的弹力作用下运动至上锁位置或解锁位置。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40可以为弹簧钢丝或皮筋等结构。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待锁件可以为龙头柱30。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龙头锁,在驱动龙头锁的锁舌21上锁或解锁的过程中,当龙头柱30处于抵接位置时,此时,锁舌21与龙头柱30抵接以相对于龙头柱30发生静止,这样,弹性件40将会在驱动件10的驱动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随后,当龙头柱30由抵接位置恢复至初始位置后,锁舌21将在弹性件40的弹力作用下运动至上锁位置或解锁位置。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龙头锁的锁舌21被龙头柱30卡住后不便于解锁或锁孔没对上不便于上锁的技术问题。
如图1所示,锁舌21处于上锁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用户把住龙头使锁舌21受剪不能收回,这时候无论是钥匙解锁还是遥控解锁,都能使滑动钣金(这里的滑动钣金为驱动件10)收回,锁舌21依然卡住,弹簧钢丝(这里的弹性件40为弹簧钢丝)弹性变形(如图2所示),这时候用户松劲之后,锁舌21在弹簧钢丝的作用下收回解锁(如图3所示)。弹簧钢丝的弹力比电磁铁吸力小,但能带动锁舌21运动。
如图4,锁舌21处于解锁状态,但龙头方向把没有打死,锁舌21孔位对不上,这时候用户上锁,锁舌21就会顶在龙头柱30壁上,弹簧钢丝弹性变形(如图5所示),当用户打死龙头,锁舌21孔位对上之后,锁舌21在弹簧钢丝的作用下弹出锁上,回到图1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0穿设在锁舌组件20的至少部分和驱动件10的至少部分上。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便于在使锁舌组件20的至少部分与驱动件10的至少部分连接,以便于使龙头柱30处于抵接位置时,使弹性件40在驱动件10的驱动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以便于使驱动件10通过弹性件40更稳定地带动锁舌组件20运动,以便于更好地带动锁舌21运动至上锁位置或解锁位置。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锁舌组件20还包括连接部,锁舌21与连接部连接,驱动件10包括弧形板11和主板12,弧形板11设置在主板12上,弧形板11的弧形内表面与连接部的外表面相适配,弹性件40穿设在弧形板11和连接部上。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便于使弧形板11与连接部之间发生相对位置,以便于在驱动件10的作用下使弹性件40发生弹性形变。具体的,当弹性件40未发生形变时,弧形板11遮盖设置在连接部的至少部分上。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包括连接柱22和连接块23,连接柱22设置在锁舌21上,连接柱22的至少部分穿设在连接块23上,连接块23上设置有穿设间隙,弹性件40穿设在穿设间隙内。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弹性件40的设置稳定性,以便于使弹性件40与连接块23可靠的连接在一起,以便于更好地通过弹性件40带动连接块23运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块23包括连接主体231和多个连接凸起232,多个连接凸起232均凸出于连接主体231设置,多个连接凸起232上均设置有环形通道,连接柱22的至少部分穿设在多个环形通道内,以使连接柱22与连接块23连接;多个连接凸起232间隔设置,相邻两个连接凸起232之间的间隙形成穿设间隙。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一方面便于连接块23与连接柱22的连接,另一方面能够便于连接块23与弹性件40的稳定连接,更好避免工作过程中弹性件40与连接块23发生脱离,并保证弹性件40能够稳定地带动连接块23运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柱22包括柱体221和连接件222,柱体221的一端和连接件222连接,柱体221的另一端和锁舌连接,连接件222穿设在连接块23上。具体的,连接件222穿设在连接块23的多个环形通道内。可以在连接件222上设置外螺纹段,在柱体221上设置有与该外螺纹段配合的内螺纹孔,连接件222与柱体221通过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22可以为螺钉,螺钉与柱体221通过螺纹连接,螺钉的端面与连接块23的连接凸起232抵接,以使连接块23通过螺钉与柱体221连接。
具体的,弹性件40可以为条状结构,驱动件1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相对设置,弹性件40由第一连接孔穿入连接部,并经连接部从第二连接孔穿出。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弹性件40的设置可靠性。具体的,弹性件40可以为弹性钢丝。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40由第一连接孔穿入连接部的穿设间隙,并经连接部的穿设间隙从第二连接孔穿出。
在本实施例中,在壳体上设置有限位结构50,限位结构50用于与锁舌组件20的至少部分抵接设置,以限制锁舌组件20的运动范围。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避免安装前人为操作而导致锁舌组件20超出限定运动范围的情况,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具体实施时,限位结构50可采用多种方案来实现限位,例如通过滑槽和滑块配合的方案,或是限定相关传动结构的传动方案,目的是通过利用限位结构50限定锁舌组件20伸出和缩回两个极限位置,本专利并不对此进行设限,以下具体限位方案仅是对限位结构50的举例说明。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限位结构50包括限位槽,限位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51和第二槽壁52;当锁舌组件20运动至使锁舌组件20的至少部分与第一槽壁51抵接时,锁舌21处于上锁位置;当锁舌组件20运动至锁舌组件20的至少部分与第二槽壁52抵接时,锁舌21处于解锁位置。通过设置限位槽结构,能够对锁舌组件20的运动范围进行可靠地限制。
具体的,在壳体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51和第二槽壁52,当锁舌组件20运动至连接块23与第一槽壁51抵接时,锁舌21处于上锁位置。当锁舌组件20运动至连接块23与第二槽壁52抵接时,锁舌21处于解锁位置。具体的,当锁舌组件20运动至连接块23的连接主体231与第一槽壁51抵接时,锁舌21处于上锁位置。当锁舌组件20运动至连接块23的连接主体231与第二槽壁52抵接时,锁舌21处于解锁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弹性件40可以为弹簧,弹簧套设在锁舌组件20的至少部分上,弹簧的一端用于与锁舌组件20的至少部分连接,弹簧的另一端用于与驱动件10连接,以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锁舌21运动至上锁位置或解锁位置。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使驱动件10通过弹簧可靠地带动锁舌组件20的至少部分进行运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锁舌组件20包括锁舌21和连接柱22,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柱22包括圆柱体、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间隔设置在圆柱体上,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均突出于圆柱体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弹簧为两个,驱动件10包括驱动板,驱动板上设置有穿设孔,连接柱22穿设在穿设孔内,驱动板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之间。本实施例中的弹簧为两个,一个弹簧设置在第一凸起部和驱动板的一侧之间,另一个弹簧设置在第二凸起部和驱动板的另一侧之间,这样通过两个弹簧能够便于可靠地使锁舌21复位至解锁位置或上锁位置。
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龙头锁还包括电驱动机构70和机械驱动结构80,支架60套设在龙头柱30上,支架60上设置有与锁孔31相对应的导向孔61,以通过导向孔61引导锁舌21的上锁运动或解锁运动。电驱动机构70包括电磁体,电磁铁的推力或拉力从工作开始是递增的形式,初始状态时推力或拉力最小,而电磁铁推出或收回的初始状态时推力或拉力还需要克服锁舌21的重力和摩擦力,这就需要较大的电磁铁来产生较大的初始状态推力或拉力。由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均设置有弹性件40,由于弹性件40在前期变形只有极小的弹力,这样弹性件40的弹性变形量旧相当于让电磁铁空载离开初始状态,这样就不需要较大的电磁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龙头锁,龙头锁为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提供的龙头锁。本实施例中的车辆还包括龙头柱30和支架60。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解决龙头锁龙头柱卡住锁舌,在阻碍解除后锁舌无法自动收回的问题;解决龙头锁的锁舌与锁孔未对上时,锁舌上锁遇阻,阻碍接触后无法自动上锁的问题;同时减小电磁铁要推出或收缩时所需的初始力。利用弹性件使电磁铁的推出或收回更为轻松。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龙头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驱动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锁舌组件,所述锁舌组件包括锁舌,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锁舌组件的至少部分驱动连接,以通过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锁舌组件运动,以使所述锁舌运动至上锁位置或解锁位置;所述锁舌用于插设在待锁件的锁孔内,所述待锁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部;
当所述锁舌处于所述上锁位置时,所述锁舌插设至所述锁孔内;当所述锁舌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锁舌与所述锁孔脱离;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穿设在所述锁舌组件的至少部分和所述驱动件的至少部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组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锁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驱动件包括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弧形内表面与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弹性件穿设在所述弧形板和所述连接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头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柱和连接块,所述连接柱设置在所述锁舌上,所述连接柱的至少部分穿设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穿设间隙,所述弹性件穿设在所述穿设间隙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龙头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包括连接主体和多个连接凸起,多个所述连接凸起均凸出于所述连接主体设置,多个所述连接凸起上均设置有环形通道,所述连接柱的至少部分穿设在多个所述环形通道内,以使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块连接;多个所述连接凸起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凸起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穿设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龙头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条状结构,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对设置,所述弹性件由所述第一连接孔穿入所述穿设间隙,并经所述穿设间隙从所述第二连接孔穿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与所述锁舌组件的至少部分抵接设置,以限制所述锁舌组件的运动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龙头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当所述锁舌组件运动至使所述锁舌组件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槽壁抵接时,所述锁舌处于所述上锁位置;当所述锁舌组件运动至所述锁舌组件的至少部分与第二槽壁抵接时,所述锁舌处于所述解锁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龙头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当所述锁舌组件运动至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第一槽壁抵接时,所述锁舌处于所述上锁位置;当所述锁舌组件运动至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第二槽壁抵接时,所述锁舌处于所述解锁位置。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龙头锁,所述龙头锁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龙头锁。
CN202020420158.5U 2020-03-27 2020-03-27 龙头锁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21301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20158.5U CN212130189U (zh) 2020-03-27 2020-03-27 龙头锁及具有其的车辆
PCT/CN2021/081386 WO2021190383A1 (zh) 2020-03-27 2021-03-17 龙头锁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20158.5U CN212130189U (zh) 2020-03-27 2020-03-27 龙头锁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30189U true CN212130189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71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20158.5U Active CN212130189U (zh) 2020-03-27 2020-03-27 龙头锁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30189U (zh)
WO (1) WO202119038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0383A1 (zh) * 2020-03-27 2021-09-30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龙头锁及具有其的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41581A (en) * 1962-01-08 1966-09-07 Arthur Stanley Dwan A device for immobilising motor vehicles
US3686906A (en) * 1970-08-26 1972-08-29 Lowe & Fletcher Ltd Locking device
GB1403867A (en) * 1971-12-23 1975-08-28 Wilmot Breeden Ltd Locking devices
CN201679312U (zh) * 2010-01-22 2010-12-22 张毓敏 电动自行车防盗遥控龙头锁防卡死装置
CN201679311U (zh) * 2010-01-22 2010-12-22 张毓敏 电动自行车防盗遥控龙头锁传动装置
CN105923073A (zh) * 2016-04-26 2016-09-07 武汉天梯极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龙头锁及应用该锁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
CN212130189U (zh) * 2020-03-27 2020-12-11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龙头锁及具有其的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0383A1 (zh) * 2020-03-27 2021-09-30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龙头锁及具有其的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90383A1 (zh) 2021-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51273C2 (ru) Замковый механизм
EP2942456B1 (en) Anti-theft lockset
CN212130189U (zh) 龙头锁及具有其的车辆
WO2014108680A1 (en) Cable restrictor with a lockable body for a door or a window
CN212154419U (zh) 龙头锁及具有其的车辆
EP3653813B1 (en) Lock with a long-travel deadbolt
CN213742776U (zh) 一种紧急解锁机构及具有该紧急解锁机构的锁具
JP6003461B2 (ja) 電子錠付き扉の非常解錠装置
US20230151645A1 (en) Interchangeable Latch Assembly for an Exit Device
EP1870544A1 (en) Lock and associated key
US4724690A (en) Security bolt
TWI674350B (zh) 感應式鎖具
US4577896A (en) Strike plate and security chain latch
EP3587710B1 (en) Lock cylinder and lockset
CN209976237U (zh) 挂锁
CN110836052A (zh) 可防止意外解锁的挂锁
CN216008130U (zh) 一种斜锁舌传动机构及智能门锁
CN110714660A (zh) 一种电子锁的双开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子锁
CN214615969U (zh) 插销带锁一体门扣
CN215332075U (zh) 闭锁装置和锁具组件
EP3081727B1 (en) Core-replaceable hockey lock
CN211448183U (zh) 可防止意外解锁的挂锁
EP3653815B1 (en) Lock with emergency unlocking feature
CN211572970U (zh) 一种电子锁的双开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子锁
US11261619B2 (en) Lock with a roller deadbol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