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29502U -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节点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节点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29502U CN212129502U CN202020586937.2U CN202020586937U CN212129502U CN 212129502 U CN212129502 U CN 212129502U CN 202020586937 U CN202020586937 U CN 202020586937U CN 212129502 U CN212129502 U CN 2121295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 plate
- web
- connecting piece
- flange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节点连接装置,属于建筑技术领域以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此节点连接装置可先在工厂进行预制,再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属于装配式结构,具有施工效率高、环保、节能等优点。在抗震设计中,耗能能力也是受到关注的一个重点,在众多耗能方式中,螺栓是比较理想的耗能方式,可以通过螺栓之间相互滑移来增加其耗能能力,而此节点连接装置正好是使用螺栓来实现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之间的节点连接,耗能能力较强。此节点连接装置的第一连接件由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组成,双槽钢可提高节点连接传力,一但遇到地震,双槽钢会率先被破坏,使得柱和梁被最大程度的保留,进而使得梁柱结构在震后可快速恢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节点连接装置,属于建筑技术领域以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柱是指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的构件。按配筋方式,钢筋混凝土柱可分为普通钢箍柱、螺旋形钢箍柱和劲性钢筋柱三种。其中,普通钢箍柱使用普通钢箍约束纵向钢筋的横向变位,适用于各种截面形状的柱;螺旋形钢箍柱使用螺旋形钢箍约束纵向钢筋的横向变位以及核心混凝土的侧向变形,柱载面一般是圆形或多边形;劲性钢筋柱在柱的内部或外部配置型钢,型钢分担很大一部分荷载,用钢量大,但可减小柱的断面和提高柱的刚度。由于具有承载力强、塑性和抗震性能极佳的优势,钢筋混凝土柱在建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节点连接主要通过将钢梁埋入刚进行过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柱中来实现,由于需要现场湿作业,此连接节点具有施工效率低的缺陷,并且,由于钢梁需整体埋入柱中,此连接节点耗能能力较差,另外,一但遇到地震,通过这种节点连接方式连接得到的梁柱极易发生整体破坏,无法实现震后快速恢复。因此,急需找到一种施工效率高、耗能能力强且震后可快速恢复的节点连接结构以实现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之间的节点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效率高且连接简单的节点连接装置以实现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之间的节点连接。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节点连接装置,所述节点连接装置1包含方钢管2、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以及第三连接件5;所述方钢管2的上端和/或下端对应设有第一上端板6和/或第一下端板7,并且,所述方钢管2的管壁上设有若干H型钢8;所述第一连接件3为由第一槽钢9和第二槽钢10组成的H形截面连接件,其上翼缘板由第一槽钢9的上翼缘板和第二槽钢10的上翼缘板拼接而成,其下翼缘板由第一槽钢9的下翼缘板和第二槽钢10的下翼缘板拼接而成,其腹板由第一槽钢9的腹板和第二槽钢10的腹板拼接而成;所述第二连接件4包含至少两块第一连接钢板11;所述第三连接件5包含至少两块第二连接钢板12;所述第一上端板6,第一下端板7,H型钢8的腹板和两个翼缘板,第一连接件3的腹板和两个翼缘板,第一连接钢板11,以及第二连接钢板12上均开设有若干预留孔洞13。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H型钢8的下翼缘板远离方钢管2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H型钢8腹板的方向伸出一部分,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下翼缘板与H型钢8相接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腹板的方向缺失一部分,并且,所述H型钢8的下翼缘板伸出的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下翼缘板缺失的部分吻合;
和/或,所述H型钢8的上翼缘板远离方钢管2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H型钢8腹板的方向伸出一部分,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上翼缘板与H型钢8相接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腹板的方向缺失一部分,并且,所述H型钢8的上翼缘板伸出的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上翼缘板缺失的部分吻合。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槽钢9的上翼缘板和/或下翼缘板不与所述第一槽钢9的腹板相连的一侧向内凹陷,使得第一连接件3的上翼缘板和/或下翼缘板形成狗骨式削弱;
和/或,所述第二槽钢10的上翼缘板和/或下翼缘板不与所述第二槽钢10的腹板相连的一侧向内凹陷,使得第一连接件3的上翼缘板和/或下翼缘板形成狗骨式削弱。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节点连接装置1所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柱14的上端和/或下端对应设有第二上端板15和/或第二下端板16;所述节点连接装置1所连接的钢梁17为H型钢梁或工字钢梁;所述钢梁17的上翼缘板与第一连接件3相接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钢梁17腹板的方向伸出一部分,或者,所述钢梁17的下翼缘板与第一连接件3相接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钢梁17腹板的方向伸出一部分;所述第二上端板15、第二下端板16、钢梁17的两个翼缘板和钢梁17的腹板上均设有若干预留孔洞13。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H型钢8的腹板与第一槽钢9的腹板等高;所述H型钢8的腹板的厚度等于第一槽钢9的腹板的厚度与第二槽钢10的腹板的厚度之和;所述钢梁17的腹板的高度等于第一槽钢9的腹板的高度与第一槽钢9的其中一个翼缘板的厚度之和;所述钢梁17的腹板的厚度等于第一槽钢9的腹板的厚度与第二槽钢10的腹板的厚度之和。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钢板11的数量为四块,所述第二连接钢板12的数量为三块。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钢梁17的上翼缘板与第一连接件3相接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钢梁17腹板的方向伸出一部分时,所述第一上端板6上的预留孔洞13与所述第二下端板16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下端板7上的预留孔洞13与所述第二上端板15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5的上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13与所述钢梁17的上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钢板11的数量为四块,一块位于H型钢8的上翼缘板与第一连接件3的上翼缘板相接处的上方,一块位于H型钢8的下翼缘板与第一连接件3的下翼缘板相接处的下方,另外两块分别位于H型钢8的腹板与第一连接件3的腹板相接处的两侧,每块第一连接钢板11上的预留孔洞13均有两列,其中一列分别与H型钢8的腹板和两个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另一列分别与第一连接件3的腹板和两个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所述第二连接钢板12的数量为三块,一块位于第一连接件3的下翼缘板与钢梁17的下翼缘板相接处的下方,另外两块分别位于第一连接件3的腹板与钢梁17的腹板相接处的两侧,每块第二连接钢板12上的预留孔洞13均有两列,其中一列分别与第一连接件3的腹板和下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另一列分别与钢梁17的腹板和下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
当所述钢梁17的下翼缘板与第一连接件3相接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钢梁17腹板的方向伸出一部分时,所述第一上端板6上的预留孔洞13与所述第二下端板16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下端板7上的预留孔洞13与所述第二上端板15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5的下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13与所述钢梁17的下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钢板11的数量为四块,一块位于H型钢8的上翼缘板与第一连接件3的上翼缘板相接处的上方,一块位于H型钢8的下翼缘板与第一连接件3的下翼缘板相接处的下方,另外两块分别位于H型钢8的腹板与第一连接件3的腹板相接处的两侧,每块第一连接钢板11上的预留孔洞13均有两列,其中一列分别与H型钢8的腹板和两个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另一列分别与第一连接件3的腹板和两个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所述第二连接钢板12的数量为三块,一块位于第一连接件3的下翼缘板与钢梁17的下翼缘板相接处的下方,另外两块分别位于第一连接件3的腹板与钢梁17的腹板相接处的两侧,每块第二连接钢板12上的预留孔洞13均有两列,其中一列分别与第一连接件3的腹板和上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另一列分别与钢梁17的腹板和上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上端板6、第一下端板7、第二上端板15和/或第二下端板16上均设有若干浇灌孔18。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上端板6、第一下端板7、第二上端板15和/或第二下端板16上均设有一个浇灌孔18,其中,所述第一上端板6上的浇灌孔18与第二下端板16上的浇灌孔18对应;所述第一下端板7上的浇灌孔18与第二上端板15上的浇灌孔18对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连接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的方法,所述方法为使用上述节点连接装置1;将H型钢8与第一连接3件相接后,通过紧固件19、预留孔洞13和第二连接件4将H型钢8与第一连接件3固定在一起;将第一连接件3与钢梁17相接后,通过紧固件19、预留孔洞13和第三连接件5将第一连接件3与钢梁17固定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件19为螺栓。
本发明还提供了应用上述方法连接得到的梁柱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节点连接装置或上述方法或上述梁柱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节点连接装置可先在工厂进行预制,再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属于装配式结构,具有施工效率高、环保、节能等优点。
(2)本发明的节点连接装置包含方钢管和第一连接件两个部分;使用本发明的节点连接装置连接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时,仅需通过紧固件(如螺栓等)和预留孔洞将方钢管与钢筋混凝土柱相连,将方钢管与第一连接件相连,以及将第一连接件与钢梁相连即可完成,操作十分简单。
(3)本发明节点连接装置的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狗骨削弱区,狗骨削弱区可以保证在地震中该部位率先产生塑性铰而发生破坏,使得在地震的修复工作中可以通过将被破坏的第一连接件迅速更换,而起到恢复梁柱功能的效果。
(4)在抗震设计中,耗能能力也是受到关注的一个重点,在众多耗能方式中,螺栓是比较理想的耗能方式,可以通过螺栓之间相互滑移来增加其耗能能力,而本发明的节点连接装置正好是使用螺栓来实现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之间的节点连接,耗能能力较强。
(5)本发明节点连接装置的第一连接件为由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组成的H形截面连接件,双槽钢可提高节点连接传力,一但遇到地震,双槽钢会率先被破坏,使得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被最大程度的保留,进而使得梁柱结构在震后可快速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节点连接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节点连接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为方钢管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连接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钢梁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中,1为节点连接装置、2为方钢管、3为第一连接件、4为第二连接件、5为第三连接件、6为第一上端板、7为第一下端板、8为H型钢、9为第一槽钢、10为第二槽钢、11为第一连接钢板、12为第二连接钢板、13为预留孔洞、14为钢筋混凝土柱、15为第二上端板、16为第二下端板、17为钢梁、18为浇灌孔、19为紧固件、纵筋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且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下述实施例中涉及的检测方法如下:
下述实施例中涉及的混凝土为C40混凝土,每1m3的C40混凝土中含有水185kg、水泥420kg、沙572kg、石子1273kg。
节点极限承载力的检测方法:
对梁柱节点单元进行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采用拟静力加载实验。柱头和柱脚均采用平面铰连接方式模拟反弯点边界条件。利用安装在柱顶位置的竖向千斤顶对试件预压两次,然后分两级施加竖向轴压力至预定荷载,分别为0.5N、1.0N。每级荷载施加完毕后,保持荷载1min,采集数据。竖向预定轴力施加完毕后再安装梁端支座,确保在施加轴力的过程中梁端不会引入额外内力,梁端也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最后在梁端施加低周往复荷载直至试件失效,整个加载过程中柱顶轴力保持恒定。加载采用位移控制,位移转角为1/1000、1/800、1/500、1/400、1/300每级循环一次;位移角为1/200、1/150、1/100、1/75、1/50、1/35、1/30、1/25、1/20时每级循环3次。
节点极限位移的检测方法:试件柱顶、梁端分别布置1个位移计,以测得加载过程中的位移;节点区域各纵筋、箍筋沿长度方向布置1个应变片,工字钢和钢梁每个侧面沿纵横向布置2个应变片,节点表面沿对角线方向布置3个应变花。
实施例1: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节点连接装置
如图1-5,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节点连接装置1包含方钢管2、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以及第三连接件5;所述方钢管2的上端和/或下端对应焊接有第一上端板6和/或第一下端板7,并且,所述方钢管2的管壁上焊接有若干H型钢8;所述第一连接件3为由第一槽钢9和第二槽钢10组成的H形截面连接件,其上翼缘板由第一槽钢9的上翼缘板和第二槽钢10的上翼缘板拼接而成,其下翼缘板由第一槽钢9的下翼缘板和第二槽钢10的下翼缘板拼接而成,其腹板由第一槽钢9的腹板和第二槽钢10的腹板拼接而成;所述第二连接件4包含至少两块第一连接钢板11;所述第三连接件5包含至少两块第二连接钢板12;所述第一上端板6,第一下端板7,H型钢8的腹板和两个翼缘板,第一连接件3的腹板和两个翼缘板,第一连接钢板11,以及第二连接钢板12上均开设有若干预留孔洞13。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H型钢8的下翼缘板远离方钢管2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H型钢8腹板的方向伸出一部分,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下翼缘板与H型钢8相接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腹板的方向缺失一部分,并且,所述H型钢8的下翼缘板伸出的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下翼缘板缺失的部分吻合;
和/或,所述H型钢8的上翼缘板远离方钢管2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H型钢8腹板的方向伸出一部分,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上翼缘板与H型钢8相接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腹板的方向缺失一部分,并且,所述H型钢8的上翼缘板伸出的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上翼缘板缺失的部分吻合。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一槽钢9的上翼缘板和/或下翼缘板不与所述第一槽钢9的腹板相连的一侧向内凹陷,使得第一连接件3的上翼缘板和/或下翼缘板形成狗骨式削弱;
和/或,所述第二槽钢10的上翼缘板和/或下翼缘板不与所述第二槽钢10的腹板相连的一侧向内凹陷,使得第一连接件3的上翼缘板和/或下翼缘板形成狗骨式削弱。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节点连接装置1所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柱14的上端和/或下端对应焊接有第二上端板15和/或第二下端板16(第二上端板15和/或第二下端板16焊接在钢筋混凝土柱14的纵筋20上);所述节点连接装置1所连接的钢梁17为H型钢梁或工字钢梁;所述钢梁17的上翼缘板与第一连接件3相接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钢梁17腹板的方向伸出一部分,或者,所述钢梁17的下翼缘板与第一连接件3相接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钢梁17腹板的方向伸出一部分;所述第二上端板15、第二下端板16、钢梁17的两个翼缘板和钢梁17的腹板上均设有若干预留孔洞13。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H型钢8的腹板与第一槽钢9的腹板等高;所述H型钢8的腹板的厚度等于第一槽钢9的腹板的厚度与第二槽钢10的腹板的厚度之和;所述钢梁17的腹板的高度等于第一槽钢9的腹板的高度与第一槽钢9的其中一个翼缘板的厚度之和;所述钢梁17的腹板的厚度等于第一槽钢9的腹板的厚度与第二槽钢10的腹板的厚度之和。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钢板11的数量为四块,所述第二连接钢板12的数量为三块。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当所述钢梁17的上翼缘板与第一连接件3相接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钢梁17腹板的方向伸出一部分时,所述第一上端板6上的预留孔洞13与所述第二下端板16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下端板7上的预留孔洞13与所述第二上端板15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5的上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13与所述钢梁17的上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钢板11的数量为四块,一块位于H型钢8的上翼缘板与第一连接件3的上翼缘板相接处的上方,一块位于H型钢8的下翼缘板与第一连接件3的下翼缘板相接处的下方,另外两块分别位于H型钢8的腹板与第一连接件3的腹板相接处的两侧,每块第一连接钢板11上的预留孔洞13均有两列,其中一列分别与H型钢8的腹板和两个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另一列分别与第一连接件3的腹板和两个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所述第二连接钢板12的数量为三块,一块位于第一连接件3的下翼缘板与钢梁17的下翼缘板相接处的下方,另外两块分别位于第一连接件3的腹板与钢梁17的腹板相接处的两侧,每块第二连接钢板12上的预留孔洞13均有两列,其中一列分别与第一连接件3的腹板和下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另一列分别与钢梁17的腹板和下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
当所述钢梁17的下翼缘板与第一连接件3相接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钢梁17腹板的方向伸出一部分时,所述第一上端板6上的预留孔洞13与所述第二下端板16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下端板7上的预留孔洞13与所述第二上端板15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5的下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13与所述钢梁17的下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钢板11的数量为四块,一块位于H型钢8的上翼缘板与第一连接件3的上翼缘板相接处的上方,一块位于H型钢8的下翼缘板与第一连接件3的下翼缘板相接处的下方,另外两块分别位于H型钢8的腹板与第一连接件3的腹板相接处的两侧,每块第一连接钢板11上的预留孔洞13均有两列,其中一列分别与H型钢8的腹板和两个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另一列分别与第一连接件3的腹板和两个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所述第二连接钢板12的数量为三块,一块位于第一连接件3的下翼缘板与钢梁17的下翼缘板相接处的下方,另外两块分别位于第一连接件3的腹板与钢梁17的腹板相接处的两侧,每块第二连接钢板12上的预留孔洞13均有两列,其中一列分别与第一连接件3的腹板和上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另一列分别与钢梁17的腹板和上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13一一对应。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一上端板6、第一下端板7、第二上端板15和/或第二下端板16上均设有若干浇灌孔18。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一上端板6、第一下端板7、第二上端板15和/或第二下端板16上均设有一个浇灌孔18,其中,所述第一上端板6上的浇灌孔18与第二下端板16上的浇灌孔18对应;所述第一下端板7上的浇灌孔18与第二上端板15上的浇灌孔18对应。
实施例2: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节点连接装置的使用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使用实施例1中的节点连接装置1;将H型钢8与第一连接3件相接后,通过紧固件19、预留孔洞13和第二连接件4将H型钢8与第一连接件3固定在一起;将第一连接件3与钢梁17相接后,通过紧固件19、预留孔洞13和第三连接件5将第一连接件3与钢梁17固定在一起;根据钢筋混凝土柱14的规格将混凝土浇筑模具放置好后,通过浇灌孔19将混凝土浇筑至钢筋混凝土柱14以及方钢管2内部。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紧固件18为螺栓。
实施例3:一种梁柱
梁柱的施工方法见实施例2,其中:
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柱14的的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柱中纵筋选取4根直径为16mm的钢筋,对称布置;柱中箍筋采用直径为8mm的HPB235级光圆钢筋,箍筋间距为200mm;第二上端板15和第二下端板16的厚度为30mm;
节点连接装置:节点连接装置1的方钢管2的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厚度为8mm;第一槽钢9和第二槽钢10的腹板厚度为5mm、腹板高度为260mm、翼缘宽度为60mm、翼缘厚度为10mm、翼缘长度为200mm;H型钢8的截面尺寸为250mm×300mm×10mm×10mm,H型钢8的长度为100mm;四块第一连接钢板11与三块第二连接钢板12上的预留孔洞的数量均为6个、直径均为10mm;第一上端板6和第一下端板7的厚度为30mm;
钢梁:钢梁17的截面尺寸为250mm×300mm×10mm×10mm、长度为1600mm,钢梁17下翼缘板与腹板长度为1600mm,上翼缘板长度为1800mm;钢梁17腹板上的预留孔洞的直径为20mm,上下翼缘上的预留孔洞的直径为10mm;
混凝土采用C40普通混凝土;柱端紧固件19为直径32mm的螺栓;梁端紧固件19为直径20mm的螺栓。
根据上述极限承载力的检测方法以及极限位移的检测方法测量其节点极限承载力以及节点极限位移,检测结果为:节点极限承载力为213.98kN、节点极限位移为90.01mm。
对比例1:一种梁柱
梁柱的施工方法为:在标准钢筋混凝土柱中埋入H型钢梁,埋入深度为柱宽的1/2处,其中:
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柱的的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柱中纵筋选取4根直径为16mm的钢筋,对称布置;柱中箍筋采用直径为8mm的HPB235级光圆钢筋,箍筋间距为200mm;
钢梁:钢梁的截面尺寸为250mm×300mm×10mm×10mm、长度为1600mm;
混凝土采用C40普通混凝土。
根据上述极限承载力的检测方法以及极限位移的检测方法测量其节点极限承载力以及节点极限位移,检测结果为:节点极限承载力为159.63kN、节点极限位移为86.35mm。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节点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连接装置包含方钢管、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第三连接件;所述方钢管的上端和/或下端对应设有第一上端板和/或第一下端板,并且,所述方钢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H型钢;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由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组成的H形截面连接件,其上翼缘板由第一槽钢的上翼缘板和第二槽钢的上翼缘板拼接而成,其下翼缘板由第一槽钢的下翼缘板和第二槽钢的下翼缘板拼接而成,其腹板由第一槽钢的腹板和第二槽钢的腹板拼接而成;所述第二连接件包含至少两块第一连接钢板;所述第三连接件包含至少两块第二连接钢板;所述第一上端板,第一下端板,H型钢的腹板和两个翼缘板,第一连接件的腹板和两个翼缘板,第一连接钢板,以及第二连接钢板上均开设有若干预留孔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节点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的下翼缘板远离方钢管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H型钢腹板的方向伸出一部分,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翼缘板与H型钢相接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腹板的方向缺失一部分,并且,所述H型钢的下翼缘板伸出的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翼缘板缺失的部分吻合;
和/或,所述H型钢的上翼缘板远离方钢管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H型钢腹板的方向伸出一部分,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翼缘板与H型钢相接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腹板的方向缺失一部分,并且,所述H型钢的上翼缘板伸出的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翼缘板缺失的部分吻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节点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钢的上翼缘板和/或下翼缘板不与所述第一槽钢的腹板相连的一侧向内凹陷,使得第一连接件的上翼缘板和/或下翼缘板形成狗骨式削弱;
和/或,所述第二槽钢的上翼缘板和/或下翼缘板不与所述第二槽钢的腹板相连的一侧向内凹陷,使得第一连接件的上翼缘板和/或下翼缘板形成狗骨式削弱。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节点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连接装置所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柱的上端和/或下端对应设有第二上端板和/或第二下端板;所述节点连接装置所连接的钢梁为H型钢梁或工字钢梁;所述钢梁的上翼缘板与第一连接件相接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钢梁腹板的方向伸出一部分,或者,所述钢梁的下翼缘板与第一连接件相接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钢梁腹板的方向伸出一部分;所述第二上端板、第二下端板、钢梁的两个翼缘板和钢梁的腹板上均设有若干预留孔洞。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节点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的腹板与第一槽钢的腹板等高;所述H型钢的腹板的厚度等于第一槽钢的腹板的厚度与第二槽钢的腹板的厚度之和;所述钢梁的腹板的高度等于第一槽钢的腹板的高度与第一槽钢的其中一个翼缘板的厚度之和;所述钢梁的腹板的厚度等于第一槽钢的腹板的厚度与第二槽钢的腹板的厚度之和。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节点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钢板的数量为四块,所述第二连接钢板的数量为三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586937.2U CN212129502U (zh) | 2020-04-20 | 2020-04-20 |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节点连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586937.2U CN212129502U (zh) | 2020-04-20 | 2020-04-20 |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节点连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29502U true CN212129502U (zh) | 2020-12-11 |
Family
ID=73690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58693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29502U (zh) | 2020-04-20 | 2020-04-20 |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节点连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2950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62447A (zh) * | 2021-03-15 | 2021-07-02 | 江南大学 | 一种可拆卸的模块化梁柱节点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2020
- 2020-04-20 CN CN202020586937.2U patent/CN21212950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62447A (zh) * | 2021-03-15 | 2021-07-02 | 江南大学 | 一种可拆卸的模块化梁柱节点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CN113062447B (zh) * | 2021-03-15 | 2022-03-25 | 江南大学 | 一种可拆卸的模块化梁柱节点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379335B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节点连接装置 | |
CN111379334B (zh) | 一种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节点连接装置 | |
CN210857510U (zh) | 一种梁榫卯节点单元及其与型钢混凝土梁的连接体 | |
CN108612110B (zh) | 一种地铁车站深基坑复合式支护施工方法 | |
CN102619331B (zh) |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钢管支撑叠合浇筑一次成型施工方法 | |
CN110409624B (zh) | 一种大型设备安装与主体结构逆作计算与施工方法 | |
CN112031180B (zh) | 一种梁柱节点连接装置及其应用 | |
CN107355008B (zh) | 一种新增钢管混凝土柱与既有结构的预制连接结构及方法 | |
CN212129502U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节点连接装置 | |
KR101072958B1 (ko) | 마이크로파일 및 트러스를 이용한 기초구조, 및 주위구조물과 인접한 곳에서 이의 시공방법 | |
CN117418718A (zh) | 一种砖混结构房屋大空间改造的施工方法 | |
CN204780635U (zh) | 一种超宽变截面连续梁0#块固结及解除施工结构 | |
CN213681769U (zh) | 上跨航道钢拱桥安装结构 | |
CN215165648U (zh) | 一种可以回收的逆作区结构竖向承重装置 | |
CN212153744U (zh) | 一种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节点连接装置 | |
CN213539882U (zh) |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H钢梁支撑π形连接边柱中部节点 | |
CN112323634B (zh) | 上跨航道钢拱桥安装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213539881U (zh) |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H型梁支撑π形组合式中柱底部节点 | |
CN210507799U (zh) | 一种半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节点单元与型钢混凝土梁的连接体 | |
CN211690424U (zh) | 一种路堤支挡结构 | |
CN111502034A (zh) |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柱与梁的节点连接装置及其应用 | |
CN212336421U (zh) | 用于柔性连接预制填充墙与预制框架柱的装置 | |
CN221461605U (zh) | 一种框架组合梁 | |
CN218541534U (zh) | 一种用于地库顶板后浇带的upvc管砼柱支撑体系 | |
CN214330696U (zh) | 一种用于隧道电缆槽倾斜处治的构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