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26228U - 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26228U
CN212126228U CN202020145179.0U CN202020145179U CN212126228U CN 212126228 U CN212126228 U CN 212126228U CN 202020145179 U CN202020145179 U CN 202020145179U CN 212126228 U CN212126228 U CN 212126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door
chassis
lock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4517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兆春
刘文浩
代海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4517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26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26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262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Collection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其包括底架、侧壁、端壁、侧上翻门、端上翻门和卸料板,侧壁沿高度方向与底架间隔开,端壁沿高度方向与底架间隔开且与侧壁相连,侧上翻门位于侧壁与底架之间并可枢转地连接至侧壁,端上翻门位于端壁与底架之间并可枢转地连接至端壁,卸料板位于底架上方并连接至底架,卸料板朝向侧壁倾斜布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装箱,散装货物可以通过自身重力作用沿着卸料板流至集装箱外,卸料方便且效率高,不用借助于辅助设备对集装箱进行诸如翻转或抬升等操作;并且可以同时从集装箱的侧壁和端壁所在侧进行卸料,提高了卸料效率。

Description

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运输技术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集装箱。
背景技术
已有的用于运输散装货物的集装箱,通常的卸料方式有通过借助于抬升设备将集装箱的一端抬高,从集装箱的与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卸料,这种卸料方式应用于另一端设置箱门或在端壁上设置卸料开口的集装箱。还有通过集装箱翻转设备,将集装箱的顶部朝下,从集装箱的顶部卸料,这种卸料方式仅应用于开顶集装箱。上述的卸料方式都需要借助辅助设备才能卸料,并且卸料效率低。
因此,需要一种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其包括:
底架;
侧壁,所述侧壁沿高度方向与所述底架间隔开;
端壁,所述端壁沿所述高度方向与所述底架间隔开且与所述侧壁相连;
侧上翻门,所述侧上翻门位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底架之间并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侧壁;
端上翻门,所述端上翻门位于所述端壁与所述底架之间并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端壁;以及
卸料板,所述卸料板位于所述底架上方并连接至所述底架,所述卸料板朝向所述侧壁倾斜布置。
可选地,集装箱包括两个所述侧壁和两个所述端壁,两个所述侧壁均连接有所述侧上翻门,两个所述端壁均连接有所述端上翻门。
可选地,集装箱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在不阻碍所述侧上翻门枢转的解锁位置和锁紧所述侧上翻门的锁定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侧上翻门通过所述锁紧装置在关闭后被锁定。
可选地,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枢转轴和锁定部,所述枢转轴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底架的底侧梁上,所述锁定部与所述枢转轴连接并位于所述底侧梁的外侧,位于锁定位置的所述锁定部在所述侧上翻门关闭后位于所述侧上翻门的外侧并与所述侧上翻门抵接。
可选地,集装箱包括两个所述侧壁,两个所述侧壁均连接有所述侧上翻门,所述底侧梁设置有通孔,所述枢转轴穿过两侧的所述底侧梁上的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底架两侧的所述锁定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枢转轴的两端并且通过所述枢转轴联动地枢转。
可选地,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底架的底侧梁的外侧,用于枢转所述锁紧装置。
可选地,所述锁紧装置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可选地,集装箱还包括端框架,所述端框架的底角部可枢转地设置有锁杆,所述端上翻门设置有带缺口的锁板,所述锁杆在所述端上翻门关闭后穿过所述缺口并枢转至与所述锁板抵接。
可选地,集装箱包括两个所述卸料板,两个所述卸料板的顶端连接,并且两个所述卸料板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底架的对应的底侧梁连接。
可选地,集装箱还包括端框架,所述端框架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端上翻门的内侧,所述支撑板的边缘与所述卸料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集装箱内的散装货物可以通过自身重力作用沿着卸料板流至集装箱外,卸料方便且效率高,不用借助于辅助设备对集装箱进行诸如翻转或抬升等操作;并且可以同时从集装箱的侧壁和端壁所在侧进行卸料,提高了卸料效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端上翻门和侧上翻门均位于关闭位置;
图2为图1中所示的集装箱的另一个立体示意图,其中端上翻门和侧上翻门均位于打开位置;
图3为图1中所示的集装箱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集装箱的一个局部示意图,其中锁定部位于锁定位置;
图5为图1中所示的集装箱的另一个局部示意图,其中锁定部位于解锁位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0:集装箱 111:底架
112:侧壁 113:端框架
114:端壁 115:底侧梁
116:通孔 121:侧上翻门
122:端上翻门 123:卸料板
124:支撑板 130:锁紧装置
131:枢转轴 132:锁定部
133:操作部 141:锁杆
142: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代表实施方式,并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100,用于运输散装货物。散装货物可以是煤炭、矿粉等。
如图1和图2所示,集装箱100可以包括底架111、侧壁112和端框架113。侧壁112能够与端框架113连接。端框架113能够与底架111连接。端框架113上均设置有端壁114。进一步说,端壁114能够通过端框架113与侧壁112相连。本实施方式中,集装箱100能够从顶部进料。例如,集装箱100可以不设置顶壁,即集装箱100为开顶集装箱;集装箱100可以包括顶壁,顶壁上设置有进料口。
为便于从集装箱100的下部卸料,集装箱100还可以包括侧上翻门121、端上翻门122和卸料板123。侧上翻门121位于侧壁112下方,端上翻门122位于端壁114的下方,卸料板123位于集装箱100内部。具体地,侧壁112可以沿高度方向与底架111间隔开,侧上翻门121位于侧壁112与底架111之间,并能够可枢转地连接至侧壁112。端壁114可以沿高度方向与底架111间隔开,端上翻门122位于端壁114与底架111之间,并能够可枢转地连接至端壁114。例如,侧上翻门121可以铰接至侧壁112,端上翻门122可以铰接至端壁114。卸料板123位于底架111上方并能够连接至底架111。卸料板123可以沿长度方向延伸并朝向侧壁112倾斜布置。
以此实施方式,在卸料时,可以同时打开侧上翻门121和端上翻门122,集装箱100内的大部分散装货物通过自身重力作用沿着卸料板123从侧壁112下方流至集装箱100外,靠近端壁114的小部分散装货物通过自重从端壁114下方流至集装箱100外,卸料方便且效率高。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高度方向”、“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是对集装箱100而言的。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集装箱100包括两个侧壁112和两个端壁114。两个侧壁112均连接有侧上翻门121,换句话说,集装箱100的两侧(即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侧上翻门121。两个端壁114均连接有端上翻门122,换句话说,集装箱100的两端(即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端上翻门122。由此,可以从集装箱100的前端、后端、左侧和右侧卸料,进一步提高卸料效率。侧上翻门121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可以为两个。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集装箱100还可以包括锁紧装置130,用于锁定位于关闭位置的侧上翻门121。锁紧装置130在不阻碍侧上翻门121枢转的解锁位置(图5)和锁紧侧上翻门121的锁定位置(图4)之间可枢转地设置在底架111上。侧上翻门121通过锁紧装置130在关闭后被锁定,从而可以将侧上翻门121保持在关闭位置。返回参照图2,锁紧装置130在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上可以间隔设置有多个。
锁紧装置130可以包括枢转轴131和与枢转轴131连接的锁定部132。锁定部132与枢转轴131能够一起枢转。枢转轴131能够可枢转地设置在底架111的底侧梁115上。锁定部132位于底侧梁115的外侧,位于锁定位置的锁定部132在侧上翻门121关闭后位于侧上翻门121的外侧并与侧上翻门121的下端抵接。由此,可以借助于锁定部132将侧上翻门121锁定在关闭位置。锁定部132可以是板状、块状等合适形状的构件
对于集装箱100两侧均设置有侧上翻门121的实施方式,两个底侧梁115均设置有通孔116。枢转轴131在宽度方向上穿过两侧的底侧梁115上的通孔116,并在所述通孔116内可枢转。枢转轴131的两端能够从底侧梁115的通孔116穿出。位于底架111两侧的锁定部132可以分别设置在枢转轴131的两端,并且通过枢转轴131能够联动地枢转。进一步说,位于底架111两侧的锁定部132能够通过一个枢转轴131联动地枢转。以此实施方式,可以同时锁紧或者解锁集装箱100两侧的侧上翻门121。在操作时,可以从集装箱100的一侧操作锁紧装置130使其枢转,就能够实现集装箱100两侧的侧上翻门121的解锁和锁定,简化了操作,提高了卸料效率。
为便于操作锁紧装置130,锁紧装置130还可以包括操作部133,操作部133位于底侧梁115的外侧,用于枢转锁紧装置130。由此,可以手动握持操作部133,以人为地控制侧上翻门121的解锁或锁定,也可以借助于辅助设备推拉操作部133,以自动地控制侧上翻门121的解锁或锁定。
操作部133可以位于锁定部132的下方,这样可以方便操作操作部133并且不阻碍侧上翻门121的枢转。例如,操作部133可以连接至锁定部132并大致垂直于锁定部132。操作部133与底侧梁115之间可以间隔开,以方便操作。可选地,操作部133可以为杆状。
返回参照图3,端框架113上可以设置有用于锁定端上翻门122的锁紧结构。锁紧结构可以是锁杆141和与锁杆141配合的锁板142。具体地,端框架113的底角部可枢转地设置有锁杆141。端上翻门122可以设置有带缺口的锁板142,锁杆141在端上翻门122关闭后穿过缺口并枢转至与锁板142抵接。例如,锁杆141包括连接部和抵接部,连接部枢转地连接至端框架113。抵接部大致垂直于与连接部,并能够经由缺口移动至锁板142的外侧,与锁板142抵接。
返回参照图2,对于集装箱100两侧均设置有侧上翻门121的实施方式,底架111上可以设置两个卸料板123。两个卸料板123的顶端连接,并且两个卸料板123的底端分别与底架111的对应的底侧梁115连接,使两个卸料板123呈角形布置。端框架113可以设置有支撑板124,支撑板124位于端上翻门122的内侧。支撑板124的边缘与卸料板123连接。在设置两个卸料板123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板124与两个卸料板123均连接。可选地,卸料板123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约为38°,以方便卸料时散装货物能够快速地卸出。支撑板124可以竖向布置,并可以与位于关闭位置的端上翻门122能够抵接。
侧上翻门121的四周、端上翻门122的四周可以均留存有散装货物不泄露的小间隙。通过该小间隙,可以便于集装箱100内的积水流出。具体地,位于关闭位置的侧上翻门121与侧壁112之间、与两端的端框架113之间和与底架111之间可以均具有小间隙。位于关闭位置的端上翻门122与端壁114之间、与端框架113之间可以均具有小间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装箱100,散装货物可以通过自身重力作用沿着卸料板123流至集装箱100外,卸料方便且效率高,不用借助于辅助设备对集装箱100进行诸如翻转或抬升等操作;并且可以同时从集装箱100的侧壁112和端壁114所在侧进行卸料,提高了卸料效率。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架;
侧壁,所述侧壁沿高度方向与所述底架间隔开;
端壁,所述端壁沿所述高度方向与所述底架间隔开且与所述侧壁相连;
侧上翻门,所述侧上翻门位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底架之间并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侧壁;
端上翻门,所述端上翻门位于所述端壁与所述底架之间并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端壁;以及
卸料板,所述卸料板位于所述底架上方并连接至所述底架,所述卸料板朝向所述侧壁倾斜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侧壁和两个所述端壁,两个所述侧壁均连接有所述侧上翻门,两个所述端壁均连接有所述端上翻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在不阻碍所述侧上翻门枢转的解锁位置和锁紧所述侧上翻门的锁定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侧上翻门通过所述锁紧装置在关闭后被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枢转轴和锁定部,所述枢转轴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底架的底侧梁上,所述锁定部与所述枢转轴连接并位于所述底侧梁的外侧,位于锁定位置的所述锁定部在所述侧上翻门关闭后位于所述侧上翻门的外侧并与所述侧上翻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侧壁,两个所述侧壁均连接有所述侧上翻门,所述底侧梁设置有通孔,所述枢转轴穿过两侧的所述底侧梁上的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底架两侧的所述锁定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枢转轴的两端并且通过所述枢转轴联动地枢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底架的底侧梁的外侧,用于枢转所述锁紧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框架,所述端框架的底角部可枢转地设置有锁杆,所述端上翻门设置有带缺口的锁板,所述锁杆在所述端上翻门关闭后穿过所述缺口并枢转至与所述锁板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卸料板,两个所述卸料板的顶端连接,并且两个所述卸料板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底架的对应的底侧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框架,所述端框架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端上翻门的内侧,所述支撑板的边缘与所述卸料板连接。
CN202020145179.0U 2020-01-22 2020-01-22 集装箱 Active CN212126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5179.0U CN212126228U (zh) 2020-01-22 2020-01-22 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5179.0U CN212126228U (zh) 2020-01-22 2020-01-22 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26228U true CN212126228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77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45179.0U Active CN212126228U (zh) 2020-01-22 2020-01-22 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262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89256B2 (en) Multipurpose bulk container
US7967357B2 (en) Convertible trailer
US7111907B2 (en) Side dump trailer for particulate material
US6955520B2 (en) Refuse collection vehicle and method with stackable refuse storage container
CN212126228U (zh) 集装箱
US3132600A (en) Multiple use freight vehicle
US3901552A (en) Granular-floor supported cargo hauling trailer apparatus
US4627549A (en) Bulk cargo containers
CN111332640A (zh) 集装箱
CN215206473U (zh) 一种散货集装箱
US3024932A (en) Compartmented feed body
CN208544182U (zh) 一种车斗及自卸车
EP3741712B1 (en) Hopper type self unloading container with shutters floor
AU2022235542A1 (en) Freight container
US7077060B2 (en) Container for compacting paper waste
US1349209A (en) Interchangeable-unit car
GB2293596A (en) Transport containers
CN217599416U (zh) 一种集装箱门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CN217625371U (zh) 一种集装箱门及散货集装箱
CN211944728U (zh) 一种散货集装箱
CN210735135U (zh) 散货集装箱
CN213863157U (zh) 一种具有侧边卸料结构的周转箱
AU2014295810A1 (en) Shipping or cargo containers and inserts therefor
CN216612499U (zh) 干散货集装箱
WO2019069237A2 (es) Tapa hermética para recipientes de carga superior destinados al traslado y almacenamiento temporal de producto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