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24910U - 充电机以及充换电站 - Google Patents

充电机以及充换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24910U
CN212124910U CN202020706056.XU CN202020706056U CN212124910U CN 212124910 U CN212124910 U CN 212124910U CN 202020706056 U CN202020706056 U CN 202020706056U CN 212124910 U CN212124910 U CN 212124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harging
cabinet body
alternating current
c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0605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荣龙
蒋明波
胡其开
黄加虎
毕文攀
娄海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0605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24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24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24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充电机以及充换电站,该充电机包括柜体及设置于所述柜体内的:交流输入模块,所述交流输入模块包括顺次连接的断路器、铜排和多个交流接触器,其中,所述铜排沿所述柜体的高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交流接触器沿所述柜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充电模块,包括多个充电单元,多个所述充电单元沿所述柜体的高度方向排布,并分别与多个所述交流接触器一一对应相连;直流输出模块,所述直流输出模块与所述充电模块相连;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交流输入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及所述直流输出模块相连。该充电机的电气部件分布合理,使柜体内部线缆走线布置方式简单、规整且美观。

Description

充电机以及充换电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机以及充换电站。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是专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充电和/或更换电池的设施。为便于客户充换电,充换电站一般以多网点的形式设立于城市的各个区域。
充换电站内设置的充电机用于对充换电站内停靠的汽车或存储的亏电电池充电,由于充电机往往需要给多台车辆或电池充电,其内需设置多个充电模块,相应地用于连接于充电模块及相关电气部件的线缆耗用增大,也使得柜体内部线缆走线布置方式复杂、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机以及充换电站,该充电机的电气部件分布合理,使柜体内部线缆走线布置方式简单、规整且美观。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机,包括柜体及设置于所述柜体内的:
交流输入模块,所述交流输入模块包括顺次连接的断路器、铜排和多个交流接触器,其中,所述铜排沿所述柜体的高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交流接触器沿所述柜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充电模块,包括多个充电单元,多个所述充电单元沿所述柜体的高度方向排布,并分别与多个所述交流接触器一一对应相连;
直流输出模块,所述直流输出模块与所述充电模块相连;以及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交流输入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及所述直流输出模块相连。
作为优选,任一所述交流接触器与同其连接的所述充电单元及所述控制模块位于同一高度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直流输出模块紧邻所述充电模块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充电模块及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位于所述铜排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柜体包括分别位于其高度方向两端的顶壁和底壁、分别位于其宽度方向两端的两个侧壁,以及分别位于其深度方向两端的柜门和后壁,所述顶壁、所述底壁、两个所述侧壁、所述柜门及所述后壁围构形成柜腔;
所述交流输入模块设置于所述后壁内侧;
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充电模块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侧壁内侧。
作为优选,所述柜体包括分别位于其高度方向两端的顶壁和底壁、分别位于其宽度方向两端的两个侧壁,以及分别位于其深度方向两端的柜门和后壁,所述顶壁、所述底壁、两个所述侧壁、所述柜门及所述后壁围构形成柜腔;
一对所述交流输入模块设置于所述后壁内侧;
一对所述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后壁内侧,并位于一对所述交流输入模块之间;
一对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侧壁内侧。
作为优选,所述直流输出模块包括第一板,以及顺次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上的直流接触器和熔断器,直流接触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熔断器的输出端与充电线缆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板、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板上的控制单元和辅电单元,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交流输入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及所述直流输出模块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辅电单元分列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换电站,包括如上所述的充电机及用于储放电池的电池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机中,向各个充电单元供电的交流接触器沿柜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使得各个交流接触器与各个充电单元可以通过更短的线缆连接,且各个交流接触器输出的线缆不需要通过线槽等整束,便于线缆连接作业,使柜体内部线缆走线布置方式简单、规整且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充电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充电机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直流输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柜体;
2、交流输入模块;21、断路器;22、铜排;23、交流接触器;
3、充电模块;31、充电单元;32、框体;
4、直流输出模块;41、第一板;42、直流接触器;43、熔断器;44、分流器;
5、控制模块;51、第二板;52、控制单元;53、辅电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换电站,包括集装箱和充换电平台,充换电平台用于停放被充电或被换电车辆,集装箱内设置有充电机及用于储放电池的电池仓等。充电机可用于对电池仓内储放的亏电电池或车辆上装配的亏电电池充电。
请参阅图1和图2,该充电机包括柜体1及设置于柜体1内的交流输入模块2、充电模块3、直流输出模块4和控制模块5。柜体1包括分别位于其高度方向两端的顶壁和底壁、分别位于其宽度方向两端的两个侧壁,以及分别位于其深度方向两端的柜门和后壁,顶壁、底壁、两个侧壁、柜门及后壁围构形成柜腔。
交流输入模块2包括顺次连接的断路器21、铜排22和多个交流接触器23,其中,铜排22沿柜体1的高度方向延伸,多个交流接触器23沿柜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充电模块3包括多个充电单元31,多个充电单元31沿柜体1的高度方向排布,并分别与多个交流接触器23一一对应相连。直流输出模块4与充电模块3相连。控制模块5与交流输入模块2、充电模块3及直流输出模块4相连。
借由上述结构,向各个充电单元31供电的交流接触器23沿柜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使得各个交流接触器23与各个充电单元31可以通过更短的线缆连接,且各个交流接触器23输出的线缆不需要通过线槽等整束,便于线缆连接作业,使柜体1内部线缆走线布置方式简单、规整且美观。
较佳地,任一交流接触器23与同其连接的充电单元31及控制模块5位于同一高度位置。该设置方式可最大限度地使交流接触器23与充电单元31之间乃至充电模块3与控制模块5之间的线缆得以缩短,并且依照上述结构设置后,柜体1内的交流接触器23、充电单元31和控制模块5等电器部件形成多层布置结构,更加美观,布局规整。
可以理解的是,充电模块3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经由直流输出模块4输出与亏电电池。由此,在本实施例中,直流输出模块4优选紧邻充电模块3设置,以能缩短充电模块3与直流输出模块4之间的线缆连接长度。
便于线缆连接作业及后期维护检修,在本实施例中,充电模块3及控制模块5可分别位于铜排22的两侧。
同时,为减轻铜排22及交流接触器23的强电对其他模块产生电磁干扰,应使各个模块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间隔。
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充电模块3可分为两排沿柜体1高度方向并列设置。一对交流输入模块2设置于后壁内侧。一对充电模块3设置于后壁内侧,并位于一对交流输入模块2之间。一对控制模块5分别设置于两个侧壁内侧。
借由柜体1深度,使得柜腔处于控制模块5和充电模块3之间的部分均形成安装检修空间。
当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充电模块3还可以仅沿柜体1高度方向仅设置为一列、三列或其他列数,以一列为例,交流输入模块2优选设置于后壁内侧,控制模块5和充电模块3分别设置于两个侧壁内侧。同样地使得柜腔处于控制模块5和充电模块3之间的部分形成安装检修空间。
为便于安装,充电模块3、直流输出模块4和控制模块5均可以被配置为独立的整体。
请参阅图1,充电模块3可包括一框体32,该框体32沿其高度方向形成有多个插槽,充电单元31能够对应插置与各个插槽内,使得在装配时可预先将各个充电单元31安装至该框体32后,再将框体32安装至柜体1。
请参阅图3,直流输出模块4可以包括第一板41,以及顺次连接于第一板41上的直流接触器42和熔断器43,直流接触器42的输入端与充电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熔断器43的输出端与充电线缆连接。直流接触器42下游端可按需设置分流器44等。
请参阅图4,控制模块5包括第二板51、以及安装于第二板51上的控制单元52和辅电单元53,控制模块5与交流输入模块2、充电模块3及直流输出模块4连接。作为优选,控制单元52和辅电单元53分列设置。
与充电模块3相似地,在装配时可分别预先直流输出模块4和控制模块5的各个电气元件预先安装至第一板41和第二板51后,再将第一板41和第二板51安装至柜体1,最大限度地减轻在充电机柜体1内有限空间中安装线缆的难度,使该充电机适于实现快速装配。同时,在后续服役过程中,上述预安装结构亦使得该充电机适于快速拆卸及维护等。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及设置于所述柜体(1)内的交流输入模块(2),所述交流输入模块(2)包括顺次连接的断路器(21)、铜排(22)和多个交流接触器(23),其中,所述铜排(22)沿所述柜体(1)的高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交流接触器(23)沿所述柜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充电模块(3),包括多个充电单元(31),多个所述充电单元(31)沿所述柜体(1)的高度方向排布,并分别与多个所述交流接触器(23)一一对应相连;
直流输出模块(4),所述直流输出模块(4)与所述充电模块(3)相连;以及
控制模块(5),所述控制模块(5)与所述交流输入模块(2)、所述充电模块(3)及所述直流输出模块(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机,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交流接触器(23)与同其连接的所述充电单元(31)及所述控制模块(5)位于同一高度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输出模块(4)紧邻所述充电模块(3)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3)及所述控制模块(5)分别位于所述铜排(22)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包括分别位于其高度方向两端的顶壁和底壁、分别位于其宽度方向两端的两个侧壁,以及分别位于其深度方向两端的柜门和后壁,所述顶壁、所述底壁、两个所述侧壁、所述柜门及所述后壁围构形成柜腔;
所述交流输入模块(2)设置于所述后壁内侧;
所述控制模块(5)和所述充电模块(3)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侧壁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包括分别位于其高度方向两端的顶壁和底壁、分别位于其宽度方向两端的两个侧壁,以及分别位于其深度方向两端的柜门和后壁,所述顶壁、所述底壁、两个所述侧壁、所述柜门及所述后壁围构形成柜腔;
一对所述交流输入模块(2)设置于所述后壁内侧;
一对所述充电模块(3)设置于所述后壁内侧,并位于一对所述交流输入模块(2)之间;
一对所述控制模块(5)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侧壁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输出模块(4)包括第一板(41),以及顺次连接于所述第一板(41)上的直流接触器(42)和熔断器(43),直流接触器(42)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熔断器(43)的输出端与充电线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5)包括第二板(51)、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板(51)上的控制单元(52)和辅电单元(53),所述控制模块(5)与所述交流输入模块(2)、所述充电模块(3)及所述直流输出模块(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52)和所述辅电单元(53)分列设置。
10.一种充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机及用于储放电池的电池仓。
CN202020706056.XU 2020-04-30 2020-04-30 充电机以及充换电站 Active CN212124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06056.XU CN212124910U (zh) 2020-04-30 2020-04-30 充电机以及充换电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06056.XU CN212124910U (zh) 2020-04-30 2020-04-30 充电机以及充换电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24910U true CN212124910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91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06056.XU Active CN212124910U (zh) 2020-04-30 2020-04-30 充电机以及充换电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249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27501B (zh) 用于电池电动车辆的集成有连接器的端板
CN104704649A (zh) 具有汇流条组件的电池模块和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CN205768732U (zh)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高压电器盒及电池包
KR20190105913A (ko) 차량용 하이브리드 전력제어장치
CN108099681A (zh) 车载充电装置
CN208630378U (zh) 充配电总成箱体、充配电总成及车辆
CN109786596A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
CN215771395U (zh) 动力电池bdu结构及车辆
CN117141218B (zh)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及车辆
CN212124910U (zh) 充电机以及充换电站
CN212124876U (zh) 一种充电机及具有其的充换电站
CN210133022U (zh) 车载充电机内部安装结构和车载充电机
CN214874640U (zh) 一种汽车高压分线盒
CN212124877U (zh) 一种充电机及充换电站
CN212555864U (zh) 一种充电机及充电站
KR101758416B1 (ko) 전기 자동차용 파워 릴레이 어셈블리
CN209104194U (zh) 一种电动低速电动车电池包及电池包系统
CN111409483A (zh) 一种充电机及具有其的充换电站
CN208290991U (zh) 车辆的高压配电装置以及车辆
CN111422087A (zh) 一种充电机及充换电站
CN213692214U (zh) 一种便捷式装配及维护的轨道电池系统
CN111619349A (zh) 一种配电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车辆
CN220895600U (zh) 一种储能电池箱面板结构
CN216929622U (zh) 一种锂电储能集成系统
CN220106771U (zh) 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