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18227U - 一种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18227U
CN212118227U CN202020137276.5U CN202020137276U CN212118227U CN 212118227 U CN212118227 U CN 212118227U CN 202020137276 U CN202020137276 U CN 202020137276U CN 212118227 U CN212118227 U CN 212118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osteotomy
plate
fixing
tib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372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曙光
雷光华
苏超
赵鑫
旷世达
张昊
孙世雄
李宇晟
熊依林
肖文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1372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18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18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182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包括固定板和定位机构,固定板包括用于与胫骨平台固定的固定横板和用于与胫骨骨干固定的固定纵板;定位机构包括基座和定位横板,基座可拆卸连接于固定纵板上,基座上开设有沿胫骨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定位横板的中部设有与滑槽配合的滑行部,定位横板通过滑行部滑设于滑槽中,定位横板的两端部均设有截骨前定位截骨平面的定位部。本结构将截骨前定位机构和截骨后固定机构集成,截骨前,通过安装在固定板上的定位机构定位和快速调整截骨平面,解决了现有技术截骨前复杂的截骨平面定位操作导致的手术时长等问题;截骨后,采用固定板固定胫骨,确保术后固定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关节疾病,是导致中老年人丧失行走能力的主要疾病之一。KOA 属于慢性退变性疾病,尚无一种根治方法,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终末期KOA 的有效术式。然而,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美国一项研究发现目前约 1/3 的 TKA 手术是不合适的,存在“过度医疗”问题。TKA 属于典型的“关节替代重建”技术,尽管目前 TKA假体生存率不断提高,但患者满意度却没有明显提高,置换后假体不适、活动受限、疼痛甚至感染等严重问题并不少见。因此,重视 KOA 的保膝治疗,延长患者膝关节的使用寿命,对于提高 KOA 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 KOA 治疗策略方面,“保膝”和“换膝”并举的阶梯性治疗理念起到关键作用,也越来越受到矫形骨科医师重视。目前,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逐渐成为保膝治疗提供了一种选择。胫骨高位截骨术是对胫骨的高位部实施截骨术,使集中于膝关节内侧的体重负重更多地分散于外侧而使疼痛减少的方法,手术后能够进行蹲伏和跳跃运动等比较正常的关节运动。截骨前后一般需要用到特殊工具进行截骨前定位或截骨后固定。
CN201480077986.0、CN201910615304.0均公开了胫骨高位截骨固定板,但现有公开的这些截骨钢板只考虑了术后固定,未考虑术前截骨平面定位和术中截骨撑开间距的测量问题。然而,截骨前定位截骨平面较复杂,截骨后测量撑开平面较繁琐,造成手术操作较不便,耗时间较长等缺点。并且截骨钢板设计不太合理,没有完全按中国人的骨骼特点设计,截骨钢板长度过长,导致手术切口长且多,其上的钉孔设计使得胫骨平台接骨板的最终固定效果不是很好,无法达到很好地内固定效果,术中术后容易出现骨折。
综上所述,如何便捷安全的实现快速精确定位截骨平面、快速测量截骨撑开平面、防止和处理术中骨折以及减小手术切口长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可快速精确定位截骨平面、又可保证术后愈合恢复快、且缩短手术时长的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包括固定板和定位机构,所述固定板包括用于与胫骨平台固定的固定横板和用于与胫骨骨干固定的固定纵板;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基座和定位横板,所述基座可拆卸连接于固定纵板上,所述基座上开设有沿胫骨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定位横板的中部设有与滑槽配合的滑行部,所述定位横板通过所述滑行部滑设于滑槽中,所述定位横板的两端部均设有截骨前定位截骨平面的定位部。
本结构将截骨前定位机构和截骨后固定机构集成,截骨前,通过安装在固定板上的定位机构定位和快速调整截骨平面,确保截骨平面与胫骨平台后倾角一致,避免损伤腘绳肌;截骨后,采用固定板固定胫骨,确保术后固定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截骨前复杂的截骨平面定位操作导致的手术时长等问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定位部包括定位器和定位针,所述定位器固定于定位横板的端部,所述定位器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定位针可穿过导向孔并伸入腓骨中。截骨前通过定位横板在滑槽中滑移至截骨平面,定位横板保证两根定位针方向一致到达腓骨头。截骨平面定位成功后,取下定位横板和固定板,留下两根定位针定位截骨平面,即可进行截骨手术。
所述固定纵板包括与固定横板相连的上段和与上段相连的下段,所述定位机构可拆卸安装于上段上。
所述上段上设有测量胫骨骨干截骨后撑开间距的刻度标识。可用于手术中及时测量截骨撑开间距,缩短手术时长。
所述上段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基座安装孔。
所述下段可通过锁定螺钉与胫骨骨干固定,所述下段上开设有三个与锁定螺钉配合的第一锁定孔,三个第一锁定孔在下段上表面投影所形成的圆的圆心连线构成等边三角形。此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对截骨部位固定的稳定性。
两个基座安装孔和最上端的第一锁定孔在固定纵板上表面投影所形成的圆的圆心过同一直线。
所述下段呈上窄下宽的梯形板状,所述下段宽度方向的两端朝外所述下段的厚度从上至下递减。此结构可便对胫骨进行牢固加压固定,提高了对截骨部位固定的稳定性。
所述固定横板可通过锁定螺钉与胫骨平台固定,所述固定横板上开设有多个与锁定螺钉配合的第二锁定孔,多个第二锁定孔沿固定横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布。
位于固定横板端部的第二锁定孔中可套设用于钻头导向的导向套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可以在截骨前精确定位和快速调整截骨平面,确保截骨平面与胫骨平台后倾角一致,避免损伤腘绳肌;并可快速读出截骨撑开高度,缩短手术时长。
2、拉力螺钉将截骨后的远端骨块拉向固定板,使固定板略弯曲,从而在内侧产生弹性预应力和在外侧的轴点产生压力,以便对截骨部位进行牢固加压固定,提高了截骨部位固定的稳定性;且切口小,术后愈合恢复快,保证手术的质量,固定板优选采用医用钛材制造,生物相容性好,操作简单,方便于临床的应用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胫骨高位截骨固定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胫骨高位截骨固定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胫骨高位截骨固定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截骨平面定位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截骨平面定位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截骨平面定位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胫骨高位截骨固定板在胫骨上段放置位置的示意图。
图11为术前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截骨平面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术后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胫骨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固定板;2、定位机构;3、刻度标识;11、固定横板;12、固定纵板;21、基座;22、定位横板;211、滑槽;23、滑行部;24、定位部;241、定位器;242、定位针;243、导向孔;121、上段;122、下段;123、基座安装孔;124、第一锁定孔;125、第二锁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包括固定板1和定位机构2。
如图4-6、图10所示,固定板1包括用于与胫骨平台固定的固定横板11和用于与胫骨骨干固定的固定纵板12;固定纵板12包括与固定横板11相连的上段121和与上段121相连的下段122,定位机构2可拆卸安装于上段121上。
截骨固定板1整体轮廓呈斜T形结构,由3mm厚的医用钛材制成,生物相容性好,在解剖型上根据左右胫骨分为左胫骨固定板和右胫骨固定板。其固定板1头部与胫骨平台方向一致,其体部与胫骨的纵轴方向一致,其总长度约为7cm,厚度为0.3cm,其中,固定横板11宽度为1.5cm,长度为4.0cm,上段121宽度为1.5cm,下段最宽处为2.5cm。
固定横板11可通过锁定螺钉与胫骨平台固定,固定横板11上开设有四个与锁定螺钉配合的第二锁定孔125,多个第二锁定孔125沿固定横板11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布。四个第二锁定孔125的方向一致,均为朝前且稍朝下。
上段121上设有测量胫骨骨干截骨后撑开间距的刻度标识3,且上段121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基座安装孔123。定位机构2可通过两个基座安装孔123与固定板1可拆卸连接。上段121下部的基座安装孔123为加压锁定共用孔。
下段122呈上窄下宽的梯形板状,下段122宽度方向的两端朝外下段122的厚度从上至下递减,形成梯形渐薄、光滑末端的结构。下段122可通过锁定螺钉与胫骨骨干固定,下段122上开设有三个与锁定螺钉配合的第一锁定孔124,三个第一锁定孔124在下段122上表面投影所形成的圆的圆心连线构成等边三角形。两个基座安装孔123和最上端的第一锁定孔124在固定纵板12上表面投影所形成的圆的圆心过同一直线。
四个第二锁定孔125从左至右分别为E孔、F孔、G孔、H孔,E孔、F孔、G孔、H孔呈等间距分布,相邻两个第二锁定孔125之间的横向间距为0.4cm,E孔、F孔、G孔、H孔在矢状面上的角度为朝尾端5°。E孔上设计有两个导向套筒,一个用于普通钻头的导向钻孔,另一个用于锁定钻头的导向钻孔。
上段121上部的基座安装孔123设为I孔,I孔位于F孔和G孔中间的下方,刻度标识3设于上段121的中部,刻度标识3的宽度为2mm。上段的下部到下段从上到下依次设有A孔(即上段121下部的基座安装孔123)、B孔、C孔、D孔, A孔为加压锁定共用孔, B孔、C孔、D孔为第一锁定孔124,位于A孔下方, B孔、C孔、D孔之间的距离呈等边三角形分布,B孔、C孔、D孔之间的边距为1.0cm。加压锁定共用A孔与I孔和B孔的中心连线成一条直线。
如图7-9所示,定位机构2包括基座21和定位横板22,基座21长度为2.2cm,宽度为1.0cm;定位横板22长度为0.6cm,宽度为2.0cm。基座21可拆卸连接于固定纵板12上,基座21上开设有沿胫骨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211,定位横板22的中部设有与滑槽211配合的滑行部23,定位横板22通过滑行部23滑设于滑槽211中,定位横板22的两端部均设有截骨前定位截骨平面的定位部24。定位部24包括定位器241和定位针242,定位器241固定于定位横板22的端部,定位器241上开设有导向孔243,定位针242可穿过导向孔243并伸入腓骨中。定位针242优选克氏针。
本实用新型的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应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过程如下:
使用时,本发明所述的胫骨高位截骨T型固定板1分为左侧固定板1和右侧固定板1,分别用于左或右侧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楔形截骨。
术前:
将膝关节置于90°屈曲位置。在皮肤上标出解剖标志(内侧关节线,鹅掌近端,内侧副韧带走行方向与胫骨结节)。从鹅掌前缘做一6-8cm朝向后上方的切口,切口应终于胫骨内侧平台的后内侧角处。首先,在鹅足上缘处分离皮下组织与筋膜。将鹅足肌腱向远端牵开。现在应看到内侧副韧带浅层的上缘。将骨膜剥离子插入韧带下方并将其从胫骨上抬起。使用手术刀将该韧带表浅部分的长纤维从胫骨上分离,直至显露胫骨后嵴。在胫骨后插入Hohmann拉钩。在切口前缘显露髌韧带在胫骨结节处的附着区以及髌韧带的内侧缘。
将固定板1预先放置在胫骨内侧面上,如图11所示,固定板1上方离胫骨平台约1.5cm,在固定板12上两个基座安装孔123中装入导向器,打入一枚克氏针临时固定,C臂透视下,固定板1高度和克氏针高度合适后,在I孔和A孔安装导向器,将截骨平面定位导板包括下滑动基座21和定位横板22安装在5孔和A孔导向器之间,在定位横板22固定孔打入直径2.0mm的克氏针作为定位针242。C臂透视克氏针方向指向腓骨头,位置高低可以通过滑动槽进行上下调节,截骨平面定位导板保证了两根克氏针方向一致到达腓骨头。取下截骨平面定位横板和斜T型固定板1,留下两根克氏针。
术中:
将膝关节置于90°屈曲位置并标出前方冠状面截骨平面,其应与冠状面截骨成110°并位于髌韧带后方,胫骨结节骨块约15mm宽。测量克氏针长度,在锯片上标出截骨深度,使用摆锯在两枚克氏针下方进行横断面截骨(以克氏针作为导引),充分完成对坚硬的胫骨后内侧皮质的截骨,并使用Hohmann拉钩对胫骨后方的解剖结构进行保护。当胫骨后方2/3处已经获得所需深度时,使用较窄的锯片进行前方冠状面截骨,冠状面截骨贯通胫骨前方皮质的内外侧。将截骨骨凿插入横断面截骨区,使用锤子轻轻锤击将其推进到外侧骨性轴点处。插入深度与锯片切割深度应一致。在第一枚截骨凿上标出标记。随后在第一枚骨凿与克氏针间插入第二枚骨凿。其插入深度应比第一枚短10mm,继续插入第三、第四与第五枚骨凿,每一枚后续插入的骨凿的深度需要比前一枚略浅。使用骨撑开器插入截骨端,撑开至需要的撑开间距。撑开的同时采用斜T型固定板1上的刻度标识3进行撑开间距的测量,保证一次到位。
术后:
取出定位克氏针,通过第一枚高度合适的克氏针放置斜T型固定板1。固定板1上端与胫骨平台平行,固定板1主杆部分与胫骨骨干对齐,避免突出在前方或后方皮质外,在透视下确认板的位置。使用4.3mm钻头钻出螺钉孔,并顺序植入E孔、G孔、H孔的近端自攻锁定螺钉4,再拔出克氏针,置入F孔的近端自攻锁定螺钉4。手术过程中,四个锁定孔E孔、F孔、G孔、H孔呈一字型排布,固定更加稳定,E孔的固定方向可以有效固定术中出现截骨处向胫骨平台方向骨折(Takeuchi III型骨折),四孔的方向均为朝前且稍朝下,孔的方向决定了螺钉的走向,具体为:使近排四枚螺钉(E孔、F孔、G孔、H孔上拧入的4枚螺钉)平行于胫骨平台关节面走行,且在前后位摄片上四枚螺钉重叠成一条线,E孔螺钉由内侧向前外侧走行,以固定防止Takeuchi III型骨折,F孔、G孔、H孔螺钉有内侧向后外侧走形,以发挥最大的载荷效应,更好地对抗截骨端的压应力。
在A孔的动力孔内,使用通用钻头导向器钻出螺钉孔,角度略朝向近端,植入一枚临时拉力螺钉,人为施加力量使腿部完全伸直而后再拧紧拉力螺钉。拉力螺钉将截骨后的远端骨块拉向接骨板,使接骨板略弯曲,从而在内侧产生弹性预应力和在外侧的轴点产生压力,可以固定出现和可能出现的Takeuchi I型和II型骨折。
使用4.3mm钻头钻出B、C、D孔的螺钉孔,参见图12,分别植入一枚自攻皮质骨锁定螺钉4。取出拉力螺钉,再在A孔的锁定孔内置入一枚自攻皮质骨锁定螺钉4。最后,使用改锥徒手拧紧所有螺钉。
当胫骨平台骨质疏松时,参见图12,I孔可以置入一枚自攻皮质骨锁定螺钉4增加稳定性,当固定可靠时,I孔可以不使用。当内侧截骨线偏高时,I孔也可以不置入螺钉,增加了内侧截骨点与腘绳肌的距离,避免了腘绳肌的损伤。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板固定系统,是基于中国人胫骨的解剖参数进行设计,可以在截骨前精确定位和快速调整截骨平面,确保截骨平面与胫骨平台后倾角一致,避免损伤腘绳肌,快速读出截骨撑开高度,拉力螺钉将截骨后的远端骨块拉向接骨板,使接骨板略弯曲,从而在内侧产生弹性预应力和在外侧的轴点产生压力,以便对截骨部位进行牢固加压固定,提高了截骨部位固定的稳定性,且切口小,术后愈合恢复快,保证手术的质量,本发明固定板1采用医用钛材制造,生物相容性好,操作简单,方便于临床的应用与推广。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申请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技术方案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和定位机构(2),所述固定板(1)包括用于与胫骨平台固定的固定横板(11)和用于与胫骨骨干固定的固定纵板(12);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基座(21)和定位横板(22),所述基座(21)可拆卸连接于固定纵板(12)上,所述基座(21)上开设有沿胫骨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211),所述定位横板(22)的中部设有与滑槽(211)配合的滑行部(23),所述定位横板(22)通过所述滑行部(23)滑设于滑槽(211)中,所述定位横板(22)的两端部均设有截骨前定位截骨平面的定位部(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4)包括定位器(241)和定位针(242),所述定位器(241)固定于定位横板(22)的端部,所述定位器(241)上开设有导向孔(243),所述定位针(242)可穿过导向孔(243)并伸入腓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纵板(12)包括与固定横板(11)相连的上段(121)和与上段(121)相连的下段(122),所述定位机构(2)可拆卸安装于上段(1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121)上设有测量胫骨骨干截骨后撑开间距的刻度标识(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121)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基座安装孔(1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122)可通过锁定螺钉(4)与胫骨骨干固定,所述下段(122)上开设有三个与锁定螺钉(4)配合的第一锁定孔(124),三个第一锁定孔(124)在下段(122)上表面投影所形成的圆的圆心连线构成等边三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基座安装孔(123)和最上端的第一锁定孔(124)在固定纵板(12)上表面投影所形成的圆的圆心过同一直线。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122)呈上窄下宽的梯形板状,所述下段(122)宽度方向的两端朝外所述下段(122)的厚度从上至下递减。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横板(11)可通过锁定螺钉(4)与胫骨平台固定,所述固定横板(11)上开设有多个与锁定螺钉(4)配合的第二锁定孔(125),多个第二锁定孔(125)沿固定横板(11)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固定横板(11)端部的第二锁定孔(125)中可套设用于钻头导向的导向套筒。
CN202020137276.5U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 Active CN212118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7276.5U CN212118227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7276.5U CN212118227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18227U true CN212118227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77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37276.5U Active CN212118227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1822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8330A (zh) * 2021-06-30 2021-08-24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种胫骨高位截骨装置
CN113425368A (zh) * 2021-06-24 2021-09-24 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个性化可调节截骨导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5368A (zh) * 2021-06-24 2021-09-24 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个性化可调节截骨导板
CN113425368B (zh) * 2021-06-24 2023-02-17 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个性化可调节截骨导板
CN113288330A (zh) * 2021-06-30 2021-08-24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种胫骨高位截骨装置
CN113288330B (zh) * 2021-06-30 2022-06-03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种胫骨高位截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75639B2 (en)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systems and guide instruments for joint repair
US9386996B2 (en)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instruments for joint repair
US7846211B2 (en) Surgical implantatio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an extra-articular mechanical energy absorbing apparatus
US7632310B2 (en) Surgical implantatio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an extra-articular mechanical energy absorbing apparatus
US8425616B2 (en) Surgical implantatio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an extra-articular mechanical energy absorbing apparatus
KR20120101079A (ko) 관절에 대한 가변 각도 접근을 위한 기기
KR20120112470A (ko) 관절 결함을 표적화하기 위한 기기
US9504526B2 (en) Navigation instruments for subchondral bone treatment
US20090018665A1 (en) Surgical implantatio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an extra-articular mechanical energy absorbing apparatus
CN212118227U (zh) 一种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和固定系统
Takahashi et al. Dome-shaped proximal tibial osteotomy using percutaneous drilling for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US1160725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cranial cruciate ligament disease in canines
Moyad et al. Opening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a novel technique for harvesting autograft bone
CN207804326U (zh) 一种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钻孔导向板
AU2009241686B2 (en) Surgical implantatio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an extra-articular mechanical energy absorbing apparatus
CN217162553U (zh) 调节式膝关节外固定支架
CN109171926A (zh) 一种便于置入操作的胫骨髓内钉及置入器械
CN218922717U (zh) 一种膝关节周围截骨导板及截骨器
CN209734080U (zh) 胫骨近端切骨引导装置
Henry et al. Supracondylar femur fractures
CN112315540A (zh) 一种膝关节内翻畸形胫骨近端高位截骨辅助导向系统
Lee InCore® Lapidus Case Study
Piras Fracture reduction techniques.
Paessler et al. Dome High Tibial Osteotomy: (modified Maquet procedure)
Farr et al. Surgical Technique f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