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13310U - 一种线束以及车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以及车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13310U
CN212113310U CN202020607409.0U CN202020607409U CN212113310U CN 212113310 U CN212113310 U CN 212113310U CN 202020607409 U CN202020607409 U CN 202020607409U CN 212113310 U CN212113310 U CN 212113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vehicle
wire harness
layer
shield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0740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先炜
张涌松
王永亮
贺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utong Che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utong Che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utong Che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utong Che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0740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13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13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133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线束以及车载系统,线束包括:外绝缘层、外屏蔽层以及用于电气隔离的隔离层;其中,所述外屏蔽层与外绝缘层贴合,且位于所述外绝缘层内;所述隔离层,位于所述外屏蔽层内,将所述外屏蔽层所围城的线束空间轴向分割成至多个轴向贯通的第一线路空间;其中,所述第一线路空间用于容纳线缆。车载系统包括:线缆,安装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束内;一个或多个车载设备;信号处理设备,通过所述线缆与所述车载设备连接,用于处理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线缆传输的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线束以及车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线束和车载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以及车载系统。
背景技术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n-Vehicle Infotainment简称IVI),是采用车载专用中央处理器,基于车身总线系统和互联网服务,形成的车载综合信息处理系统。IVI能够实现包括三维导航、实时路况、IPTV (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交互式网络电视)、辅助驾驶、故障检测、车辆信息、车身控制、移动办公、无线通讯、基于在线的娱乐功能及TSP(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r,汽车远程服务提供商)服务等一系列应用,极大的提升的车辆电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
智能的信息系统涉及到系统中部件和部件之间的通信,也涉及到系统和车辆其他部分之间的通信。这样就需要一套额外增加的线缆来完成这个连接。目前的方法是线束单独连接,各占用一根线缆,然后相同方向的线束相互用热缩套或者塑料扣捆绑的方式进行。而且信息娱乐系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信息娱乐系统中的信号存在速度快,幅度低,传输距离短,易受到干扰等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束以及车载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束,所述线束包括:
外绝缘层、外屏蔽层以及用于电气隔离的隔离层;
其中,
所述外屏蔽层与外绝缘层贴合,且位于所述外绝缘层内;
所述隔离层,位于所述外屏蔽层内,将所述外屏蔽层所围城的线束空间轴向分割成至多个轴向贯通的第一线路空间;其中,所述第一线路空间用于容纳线缆。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线束还包括:
内绝缘层,所述内绝缘层内侧具有沿轴向贯通的第二线路空间;
所述外屏蔽层,所述隔离层以及所述内绝缘层外侧,形成所述第一线路空间;
所述第二线路空间,用于容纳线缆。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线束包括多段;
相邻两段所述线束之间设置有信号中继器;
所述信号中继器,用于信号中继和放大,具有与位于相邻两段线束中的线缆连接的连接头。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外屏蔽层与供电设备的零电位相连;所述第二线路空间内的线缆与所述供电设备的正电位相连。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线路空间和/或所述第二线路空间,用于放置主线缆;
所述线束的所述外屏蔽层与所述外绝缘层上设置有对齐的一个或多个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供与所述主线缆连接的支路线路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系统,包括:
线缆,安装在前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线束内;
一个或多个车载设备;
信号处理设备,通过所述线缆与所述车载设备连接,用于处理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线缆传输的信号。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线缆,包括:
主线缆,用于多个所述车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支路线缆,用于所述车载设备与所述主线缆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的主线缆包括:一根或多根具有供电功能的主线缆。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处理装置包括:
调制器、加法器、解调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
其中,所述带阻滤波器连接在所述主线缆上;
所述调制器、所述加法器、所述解调器和所述带通滤波器,连接在所述支路线缆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线缆的外包层包括绝缘层和/或屏蔽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线束,包括:外绝缘层、外屏蔽层、线缆以及用于电气隔离的隔离层;其中,所述外屏蔽层与外绝缘层贴合,且位于所述外绝缘层内;所述隔离层,位于所述外屏蔽层内,将所述外屏蔽层所围城的线束空间轴向分割成至多个轴向贯通的第一线路空间;其中,所述第一线路空间用于容纳线缆,本实用新型针对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中线束通路特点,通过重新设计线束的结构,对线束中的线缆进行电气隔离,有效的防止了线缆之间的信号干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系统,包括:线缆,安装在上述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束内;一个或多个车载设备;信号处理设备,通过所述线缆与所述车载设备连接,用于处理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线缆传输的信号,本实用新型根据车内线路复杂的特点,通过对线缆的传输信号进行处理和采用特定的线束结构,减少车载系统的线缆数量和线缆走线的复杂程度,提高了车载系统信号的传输效果,使车载信号能进行快速传输,提高了车载信号幅度和传输距离,减少了车载信号的互相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束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线束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束在车载系统中应用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支路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例提供的一种线束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线束,包括:
外绝缘层101、外屏蔽层102以及用于电气隔离的隔离层103;
其中,
外屏蔽层102与外绝缘层101贴合,且位于所述外绝缘层101内;
隔离层103,位于所述外屏蔽层102内,将外屏蔽层102所围城的线束空间轴向分割成至多个轴向贯通的第一线路空间104;其中,第一线路空间104用于容纳线缆107。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线束还包括:
内绝缘层105,所述内绝缘层内侧具有沿轴向贯通的第二线路空间106;
所述外屏蔽层102,所述隔离层103以及所述内绝缘层105外侧,形成所述第一线路空间104。
所述第二线路空间106,用于容纳线缆。
具体的,所述第二线路空间内的线缆与所述供电设备的正电位相连。
具体的,所述第一线路空间和/或所述第二线路空间,用于放置主线缆;所述线束的所述外屏蔽层与所述外绝缘层上设置有对齐的一个或多个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供与所述主线缆连接的支路线缆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外绝缘层101用于保护线束内部不受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不接触水蒸气受潮,以增强线束的机械强度和延长使用寿命,且具有绝缘隔离的作用。外绝缘层101一般采用聚乙烯、橡胶等绝缘材料。外屏蔽层102通常由铜带或铜丝等金属材料绕包而成。外屏蔽层102与供电设备的零电位相连,主要起到屏蔽电场的作用。隔离层103,与屏蔽层相连接,用于将第一线路空间电气隔离,一般采用铝箔等金属材料。内绝缘层105具有绝缘隔离的作用。第二线路空间内的线缆连接车辆电平+12V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隔离层可以将外屏蔽层以及内绝缘层外侧形成的空间分隔为多个轴向贯通的第一线路空间。例如,一个圆形线束可以分成6个第一线路空间,也可以分成其他任意个数的第一线路空间,每个第一线路空间可以容纳一类线路,例如车机到整车扬声器的电缆线路可以占据一个第一线路空间,车机到显示屏的电缆线路可以占据另一个第一线路空间。不同第一线路空间中的线缆不会产生相互的信号干扰,且处于同一个第一线路空间中的线缆,每根线缆的外包层都包含绝缘层。
在外绝缘层上的开口设置有绝缘的弹性泡棉,如此分支线缆插入后,弹性泡棉会收拢,且起到绝缘作用。
在屏蔽层上的开口设置有导电的弹性泡棉,如此分支线缆插入后,弹性泡棉会收拢,且在开口处起到屏蔽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束包括多段;
相邻两段所述线束之间设置有信号中继器;
所述信号中继器,用于信号中继和放大,具有与位于相邻两段线束中的线缆连接的连接头。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线路空间内的线缆贯穿整个线束,且与整车的电源和地相连,可以为中继等设备供电。信号中继器可以直接连接第二线路空间内的线缆实现电源的供给,不用另外增加连接电源的线缆。在线束中第一线路空间内的线缆信号需要进行中继时,信号中继器与需要中继的线缆连接,将需要中继的线缆中的信号进行中继和放大,增加了线缆中信号的传输距离,提高了信号的传输质量,减少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过度衰减的问题。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束在车载系统中应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整条线束贯穿了多个车载设备,如,设备A301,设备B 302,设备C 303,设备D 304。在本实例中,设备A有线路连接设备D,设备B有线路要连接设备C。整条线束分为3段,第一段线束308,第二段线束310,第三段线束311,线束芯309为第二线路空间106 中的线缆,且贯穿整个线束。线束的第一线路空间分成3段,每相邻 2段的中间是开放的,用于线缆的进出。中继器305位于第一段线束 308和第二段线束310之间。例如:设备A到设备D,需要穿过第一段线束308和第二段线束310,设备B到设备C,需要经过第二段线束310和第三段线束311。其中第二段线束310既承载了设备A到设备D的线缆,也承载了设备B到设备C的线缆。且这两类线缆分别穿过了第二段线束310中不同的第一线路空间,被第二段线束310中的第一线路空间的隔离层103进行了电气隔离,不会相互影响。设备 A到设备D中间的信号传输距离非常有限,经过两段线束以后会衰减的很厉害,在设备A与设备D的信号传输的中间增加一个信号中继器305。设备A的信号在通过第一段线束308以后,先到中继器3 05中进行中继放大,然后再经过第二段线束310传输到设备D,通过中继的中继放大作用,减少了由于信号衰减造成的信号传输距离短的情况。且中继器305的电源可以直接从线束的线束芯309中连接取得。
本实用新型实例提供的一种车载系统,所述车载系统包括:
线缆,安装在前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线束内;
一个或多个车载设备;
信号处理设备,通过所述线缆与所述车载设备连接,用于处理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线缆传输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缆,包括:
主线缆,用于多个所述车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支路线缆,用于所述车载设备与所述主线缆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的主线缆包括:一根或多根具有供电功能的主线缆。
具体的,如图所示,所述处理装置包括:
调制器、加法器、解调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
其中,所述带阻滤波器连接在所述主线缆上;
所述调制器、所述加法器、所述解调器和所述带通滤波器,连接在所述支路线缆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缆的外包层包括绝缘层和/或屏蔽层。
以下结合上述实施例提供一个具体示例:
如图4所示,本示例提供一种车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设备A 401,设备B 402,设备C 403,设备D 404,主线缆4 08,A设备挂载的设备支路405,B设备挂载的设备支路406,线缆的保护和屏蔽外套407
在本示例中,设备支路用于将设备接入主线缆408,设备C和设备D设备分别连接在主线缆408的两端,设备A和设备B则分别通过设备支路405和设备支路406接入主线缆408。设备A和设备B 之间的通信信号在经过设备支路中信号处理装置处理后,可以在主线缆408上进行传输,此时,设备A和设备B之间的通信信号以及设备C和设备D之间的通信信号,都可以在主线缆408上进行传输。
具体的,设备支路包括了用于连接设备与主线缆的支路线缆和与支路线缆相连接的部分主线缆,设备支路中设置有信号处理设备。图5为一种设备支路的框架图,如图5所示:
501:设备A(或者设备B)
502:设备支路
503:主线缆
504:调制器A
505:加法器A
506:解调器A
507:带通滤波器A
508:带阻滤波器A
509:支路线缆
调制器A、加法器A、解调器A和带通滤波器A均连接在支路线缆上,带阻滤波器A连接在主线缆上。当设备A在通过设备支路接入主线缆时,设备A的信号先通过调制器A调制到特定频率上,通过加法器A耦合入主线缆线路。当设备A接收设备B发送的经过调制的信号时,设备A接收的信号需要先通过带通滤波器将设B调制后的频段的信号提取出来,将其他设备发送的信号过滤掉,然后通过解调器A,将信号解析还原出来。在设备支路中的主线缆上设置有带阻滤波器A,用于将主线缆中通过支路线缆509输入的信号滤除掉,减小对线缆其他部分的干扰。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特定的线束结构进行线缆的安装和通过信号处理装置对线缆信号的处理,一方面,实现了线缆频率空间的复用,使同一线缆上可以进行两路以上的信号的传输,减少车载系统中线缆数量和走线复杂程度;另一方面,提高了车载系统信号的传输效果,使车载信号能进行快速传输,提高了车载信号幅度和传输距离,减少了车载信号的互相干扰。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包括:
外绝缘层、外屏蔽层以及用于电气隔离的隔离层;
其中,
所述外屏蔽层与外绝缘层贴合,且位于所述外绝缘层内;
所述隔离层,位于所述外屏蔽层内,将所述外屏蔽层所围城的线束空间轴向分割成至多个轴向贯通的第一线路空间;其中,所述第一线路空间用于容纳线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还包括:
内绝缘层,所述内绝缘层内侧具有沿轴向贯通的第二线路空间;
所述外屏蔽层,所述隔离层以及所述内绝缘层外侧,形成所述第一线路空间;
所述第二线路空间,用于容纳线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包括多段;
相邻两段所述线束之间设置有信号中继器;
所述信号中继器,用于信号中继和放大,具有与位于相邻两段线束中的线缆连接的连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屏蔽层与供电设备的零电位相连;所述第二线路空间内的线缆与所述供电设备的正电位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路空间和/或所述第二线路空间,用于放置主线缆;
所述线束的所述外屏蔽层与所述外绝缘层上设置有对齐的一个或多个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供与所述主线缆连接的支路线缆连接。
6.一种车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缆,安装在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提供的线束内;
一个或多个车载设备;
信号处理设备,通过所述线缆与所述车载设备连接,用于处理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线缆传输的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包括:
主线缆,用于多个所述车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支路线缆,用于所述车载设备与所述主线缆之间的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二空间内的主线缆包括:一根或多根具有供电功能的主线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设备包括:
调制器、加法器、解调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
其中,所述带阻滤波器连接在所述主线缆上;
所述调制器、所述加法器、所述解调器和所述带通滤波器,连接在所述支路线缆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的外包层包括绝缘层和/或屏蔽层。
CN202020607409.0U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线束以及车载系统 Active CN212113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7409.0U CN212113310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线束以及车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7409.0U CN212113310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线束以及车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13310U true CN212113310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41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07409.0U Active CN212113310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线束以及车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133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54150B2 (e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84767B2 (en) Train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ystem
EP1902893B1 (en) Train-mounted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stem
CN109415027B (zh) 车辆电路体
US2017019756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ng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Electrical Energy and/or Data, On-Board Electrical System and Motor Vehicle
CN212113310U (zh) 一种线束以及车载系统
CN103222143A (zh) 电连接器、列车信息收发系统、以及电连接器的连接方法
KR100786112B1 (ko) 차량용 수신기의 통합 연결장치
CN105247749B (zh) 电力变换装置
EP3445632B1 (en) Improved wiring system, in particular fo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arriages of a railway vehicle
JP4744487B2 (ja) 列車情報送受信システム
CN107317135A (zh) 终端设备及其集成连接器
CN104952518A (zh) 屏蔽线
JP2670166B2 (ja) 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
US20170069410A1 (en)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al devices
CN110177707B (zh) 用于能电动运行的机动车的充电电缆
TWI344428B (zh)
US2027222A (en) Electric cable
KR102106496B1 (ko) 통신 장치 및 이러한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JP2017126419A (ja) シールド電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