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09412U - 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09412U
CN212109412U CN202020899331.4U CN202020899331U CN212109412U CN 212109412 U CN212109412 U CN 212109412U CN 202020899331 U CN202020899331 U CN 202020899331U CN 212109412 U CN212109412 U CN 2121094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heating
dried
circulation
frame
thermal rad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993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伟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Guo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Guo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Guo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Guo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993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094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094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094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下表面加热单元对待干燥产品的下表面进行干燥处理,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通过设置循环供风机在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形成热风循环,与第三下加热管的热辐射共同作用,提高对待干燥产品的干燥效果;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同时利用热辐射和热风循环共同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处理,可以在不增加加热管的前提下提高干燥效果,降低设备能耗;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两面加热单元、多个下表面加热单元和多个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对待干燥产品进行烘干处理,保证待干燥产品的后续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制品干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
背景技术
陶瓷制品干燥器用于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内部水分的干燥,而一般的瓷制品干燥器都是通过加热管采用热辐射的方式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处理的,而为了提高干燥效果,一般都会通过增加加热管来实现,但加热管需要连接电源,过多的加热管会增加能耗,增加设备使用成本。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旨在解决现有陶瓷制品干燥器通过增加加热管数量来提高干燥效果,增加设备能耗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旨在解决现有陶瓷制品干燥器通过增加加热管数量来提高干燥效果,增加设备能耗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中,包括:
多个辊棒,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
至少一个下表面加热单元,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二下加热管,所述第二下加热管设置在辊棒的下方,第二下加热管外接电源;
至少一个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三下加热管,所述第三下加热管设置在辊棒的下方,第三下加热管外接电源;还包括热风内循环结构,所述热风内循环结构包括循环供风机和循环风管,循环供风机和循环风管连接,所述循环供风机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部连通,循环风管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部连通;
所述下表面加热单元和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将待干燥产品放置在辊棒上不断输送,待干燥产品进入下表面加热单元,同时对待干燥产品的下表面进行干燥处理;待干燥产品进入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通过热辐射和热风内循环共同作用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
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中,所述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包括支撑整个结构的机架,辊棒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
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中,所述下表面加热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多个下表面加热单元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处理。
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再,所述下表面加热单元包括第二下加热结构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二底板,第二下加热结构位于辊棒的下方,第二底板位于第二下加热结构的下方;所述第二下加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二下加热中框,第二下加热管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在第二下加热中框内。
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中,所述第二底板一端与机架铰接,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底板打开装置铰接,第二底板打开装置设置在机架上。
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中,在机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非加热中框和设置在第一非加热中框上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一非加热中框位于辊棒的上方。
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中,所述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多个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处理。
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中,所述循环供风机设置在辊棒的上方,循环风管一端与循环供风机连接,循环风管另一端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的下部连通;或者循环供风机设置在第三下加热管的下方,循环风管一端与循环供风机连接,循环风管另一端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的上部连通。
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中,所述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包括第三下加热结构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三底板,第三下加热结构位于辊棒的下方,第三底板位于第三下加热结构的下方;所述第三下加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三下加热中框,第三下加热管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在第三下加热中框内。
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中,所述第三底板一端与机架铰接,第三底板的另一端与第三底板打开装置铰接,第三底板打开装置设置在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下表面加热单元对待干燥产品的下表面进行干燥处理,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通过设置循环供风机在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形成热风循环,与第三下加热管的热辐射共同作用,提高对待干燥产品的干燥效果;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同时利用热辐射和热风循环共同对待干燥产品进行重复循环连续干燥处理,可以在不增加加热管的前提下提高干燥效果,降低设备能耗;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两面加热单元、多个下表面加热单元和多个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对待干燥产品进行烘干处理,保证待干燥产品的后续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包括:
多个辊棒1,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
至少一个下表面加热单元,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二下加热管41,所述第二下加热管41设置在辊棒1的下方,第二下加热管41外接电源;
至少一个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三下加热管51,所述第三下加热管51设置在辊棒1的下方,第三下加热管51外接电源;还包括热风内循环结构,所述热风内循环结构包括循环供风机57和循环风管,循环供风机57和循环风管连接,所述循环供风机57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部连通,循环风管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部连通;
所述下表面加热单元和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将待干燥产品放置在辊棒1上不断输送,待干燥产品进入下表面加热单元,同时对待干燥产品的下表面进行干燥处理;待干燥产品进入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通过热辐射和热风循环共同作用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包括支撑整个结构的机架11,辊棒1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11上。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传动,所述辊棒1采用斜齿轮辊棒,动力装置与辊棒1端部的斜齿轮传动连接,驱动辊棒1转动,对待干燥产品进行输送。其中,可以将每个辊棒1均与动力装置连接,由动力装置驱动转动;也可以通过设置一个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动力装置连接,在传动轴上设置有数量与辊棒1数量一致的传动斜齿轮,每个传动斜齿轮与辊棒1端部的斜齿轮啮合,在动力装置带动传动轴转动的同时,传动斜齿轮随之转动,辊棒1端部的斜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辊棒1转动对待干燥产品进行输送。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表面加热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多个下表面加热单元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处理。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表面加热单元包括第二下加热结构和设置在机架11上的第二底板43,第二下加热结构位于辊棒1的下方,第二底板43位于第二下加热结构的下方;所述第二下加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1上的第二下加热中框42,第二下加热管41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在第二下加热中框42内。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安装,所述第二下加热结构还包括两个第二下工字钢,两个第二下工字钢分别固定在机架11的两侧,第二下加热中框4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机架11两侧的第二下工字钢的凹槽内。
为了方便把第二底板43上的碎裂的生坯拿出来,所述第二底板43一端与机架11铰接,第二底板43的另一端与第二底板打开装置44铰接,第二底板打开装置44设置在机架11上:当需要打开第二底板43时,第二底板43的另一端在第二底板打开装置44的驱动下绕与机架11的铰接点旋转,使第二底板43成倾斜状态打开,以便把第二底板43上的碎裂的生坯拿出来;碎裂生坯清洁完毕后,通过第二底板打开装置44的驱动,第二底板43的另一端再次绕与机架的铰接点旋转复位。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板打开装置44采用气缸或气动弹簧(即气弹簧)。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板43一端与机架11通过合页铰接。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在机架1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非加热中框45和设置在第一非加热中框45上的第二盖板46,所述第一非加热中框45位于辊棒1的上方。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在机架11的顶部设置有热风循环中框55和设置在热风循环中框55上的第三盖板56,所述热风循环中框55位于辊棒1的上方;在第三盖板56上开设有抽风口,循环供风机57安装在抽风口处,所述循环供风机57通过循环风管连接至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的下部,通过循环供风机57的作用,将位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上部的热风抽出通过循环风管输送至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的下部,对待干燥产品的下表面进行干燥处理,进一步提高干燥效率。通过设置循环供风机57在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形成热风循环,与第三下加热管51共同作用,提高对待干燥产品的干燥效果。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干燥要求,所述循环供风机57也可以设置在第三下加热管51的下方,循环风管一端与循环供风机57连接,循环风管另一端连接至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的上部,通过循环供风机57将位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下部的热风抽出通过循环风管输送至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的上部,对待干燥产品的上表面进行干燥处理。
其中,所述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多个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处理。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包括第三下加热结构和设置在机架11上的第三底板53,第三下加热结构位于辊棒1的下方,第三底板53位于第三下加热结构的下方;所述第三下加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1上的第三下加热中框52,第三下加热管51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在第三下加热中框52内。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安装,所述第三下加热结构还包括两个第三下工字钢,两个第三下工字钢分别固定在机架11的两侧,第三下加热中框5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机架11两侧的第三下工字钢的凹槽内。
为了方便把第三底板53上的碎裂的生坯拿出来,所述第三底板53一端与机架11铰接,第三底板53的另一端与第三底板打开装置54铰接,第三底板打开装置54设置在机架11上:当需要打开第三底板53时,第三底板53的另一端在第三底板打开装置54的驱动下绕与机架11的铰接点旋转,使第三底板53成倾斜状态打开,以便把第三底板53上的碎裂的生坯拿出来;碎裂生坯清洁完毕后,通过第三底板打开装置54的驱动,第三底板53的另一端再次绕与机架的铰接点旋转复位。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底板打开装置54采用气缸或气动弹簧(即气弹簧)。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底板53一端与机架11通过合页铰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下表面加热单元对待干燥产品的下表面进行干燥处理,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通过设置循环供风机57在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形成热风循环,与第三下加热管51的热辐射共同作用,提高对待干燥产品的干燥效果;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同时利用热辐射和热风循环共同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处理,可以在不增加加热管的前提下提高干燥效果,降低设备能耗;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两面加热单元、多个下表面加热单元和多个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对待干燥产品进行烘干处理,保证待干燥产品的后续加工。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附图标号:
辊棒1;机架11;第二下加热管41;第二下加热中框42;第二底板43;第二底板打开装置44;第一非加热中框45;第二盖板46;第三下加热管51;第三下加热中框52;第三底板53;第三底板打开装置54;热风循环中框55;第三盖板56;循环供风机57。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辊棒(1),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
至少一个下表面加热单元,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二下加热管(41),所述第二下加热管(41)设置在辊棒(1)的下方,第二下加热管(41)外接电源;
至少一个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三下加热管(51),所述第三下加热管(51)设置在辊棒(1)的下方,第三下加热管(51)外接电源;还包括热风内循环结构,所述热风内循环结构包括循环供风机(57)和循环风管,循环供风机(57)和循环风管连接,所述循环供风机(57)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部连通,循环风管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部连通;
所述下表面加热单元和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将待干燥产品放置在辊棒(1)上不断输送,待干燥产品进入下表面加热单元,同时对待干燥产品的下表面进行干燥处理;待干燥产品进入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通过热辐射和热风内循环共同作用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包括支撑整个结构的机架(11),辊棒(1)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表面加热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多个下表面加热单元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表面加热单元包括第二下加热结构和设置在机架(11)上的第二底板(43),第二下加热结构位于辊棒(1)的下方,第二底板(43)位于第二下加热结构的下方;所述第二下加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1)上的第二下加热中框(42),第二下加热管(41)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在第二下加热中框(4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板(43)一端与机架(11)铰接,第二底板(43)的另一端与第二底板打开装置(44)铰接,第二底板打开装置(44)设置在机架(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非加热中框(45)和设置在第一非加热中框(45)上的第二盖板(46),所述第一非加热中框(45)位于辊棒(1)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多个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供风机(57)设置在辊棒(1)的上方,循环风管一端与循环供风机(57)连接,循环风管另一端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的下部连通;或者循环供风机(57)设置在第三下加热管(51)的下方,循环风管一端与循环供风机(57)连接,循环风管另一端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的上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包括第三下加热结构和设置在机架(11)上的第三底板(53),第三下加热结构位于辊棒(1)的下方,第三底板(53)位于第三下加热结构的下方;所述第三下加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1)上的第三下加热中框(52),第三下加热管(51)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在第三下加热中框(5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底板(53)一端与机架(11)铰接,第三底板(53)的另一端与第三底板打开装置(54)铰接,第三底板打开装置(54)设置在机架(11)上。
CN202020899331.4U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 Active CN2121094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9331.4U CN212109412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9331.4U CN212109412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09412U true CN212109412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23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99331.4U Active CN212109412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094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21061U (zh) 一种食品烘烤用节能型隧道炉
CN208475913U (zh) 真空带式干燥机
CN114777460A (zh) 筒式矿用烘干装置
CN212109412U (zh) 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
CN2088675U (zh) 链板输送热风循环干燥机
CN108518949A (zh) 一种用于纺织品烘干的设备和烘干方法
CN205378755U (zh) 一种制面用烘干机
CN101897362B (zh) 连续两次用蒸气进行茶叶杀青的工艺装置
CN2196278Y (zh) 即食米粉粉片烘干机
CN210892579U (zh) 一种用于陶瓷制品抛光和磨边后的干燥器
CN106017025A (zh) 一种纺织布料的智能热风/电热烘干机
CN211552369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干燥装置
CN210180080U (zh) 一种高效红薯片烘干机
CN212158029U (zh) 一种袜子烘干设备
CN210832950U (zh) 一种多功能层烘干固化设备
CN210292620U (zh) 一种烘干机
CN105605901B (zh) 一种阶梯式热风循环加热烘茧机
CN213013449U (zh) 一种羊绒制品抗起球后处理装置
CN219390396U (zh) 一种分段式定型烘干装置
CN210346200U (zh) 一种微波干燥装置
CN220366630U (zh) 一种循环烘干处理设备
CN212566535U (zh) 一种连续式热泵烘房
CN204861079U (zh) 一种花生烘干设备
CN205273978U (zh) 一种隧道式灭菌烘干装置
CN205718288U (zh) 一种用于茶叶炒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