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03491U - 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路基组件及路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路基组件及路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03491U
CN212103491U CN202020328902.9U CN202020328902U CN212103491U CN 212103491 U CN212103491 U CN 212103491U CN 202020328902 U CN202020328902 U CN 202020328902U CN 212103491 U CN212103491 U CN 212103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late
joists
roadbed
foundation
over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2890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雷
李安洪
姚裕春
褚宇光
周波
吴邵海
郑永飞
翟建平
王先龙
谢秉军
戴长云
梁升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Priority to CN20202032890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03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03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03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路基组件及路基系统,其中路基结构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底部设置沿所述承载板长度方向间隔若干根托梁,所述托梁能够限制所述承载板横向位移,每个所述托梁底部沿所述托梁长度方向间隔连接有至少两根桩基,在沿所述承载板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托梁与对应的所述承载板之间设置有滑动层,所述滑动层用于所述托梁与所述承载板之间相对滑动,剩余所述托梁中至少一个所述托梁与所述承载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地基处理工程量小、占地面积少、填料用量少、施工质量更可控、环保而且施工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路基组件及路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路基组件及路基系统。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对路基的工后沉降要求特别高,为了控制工后沉降并满足高铁安全运营和舒适度的要求,现有铁路路基往往要采用很强的地基处理措施,特别是对于填方路基地段。高速铁路路基填方地段多采用梯形型式,两侧采用放坡至地面,并在地面做地基处理,如《埋入式托梁桩板结构》(CN103397656A)、《一种四线无砟轨道路基桩板结构》(CN204644799U)、《一种加固处理新建铁路岩溶地基的施工方法及其路基结构》(CN105696427A)和《预制GFRP管混凝土桩与混凝土板顶置式路基桩板结构》(CN108824097A)等专利都是采用的这种方式控制铁路路基的工后沉降。
这种“填土+地基处理”的路基结构形式,具有工后沉降小、运营舒适高的优点,是国内外常用的路基结构形式。但该结构形式由于填土以后增加了占地宽度和填土荷载,直接导致地基处理的面积增大且处理深度深,从而引起了较大的工程投资;该结构形式需要大量的合格填料,填料由于环保、运距等问题而导致填料来源困难且价格不断增加,且这个问题在中东部平原地区尤为突出;该结构形式的占地宽度为路基面宽的数倍,征地拆迁量大且投入高,特别是对于城区和耕地地段更为如此。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地基处理工程量小、占地面积少、填料用量少、施工质量更可控的环保而经济的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形式,用于代替现有的“填土+地基处理”的路基结构形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填土+地基处理”的路基结构形式存在地基处理面积大,占地宽度为路基面宽的数倍,需要大量路基填料,施工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路基组件及路基系统,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地基处理工程量小、占地面积少、填料用量少、施工质量更可控、环保而且施工成本更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底部设置有若干根托梁,所有所述托梁沿所述承载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托梁能够限制所述承载板横向位移,每个所述托梁底部沿所述托梁长度方向间隔连接有至少两根桩基,其中,
在沿所述承载板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托梁与对应的所述承载板之间设置有滑动层,所述滑动层用于所述托梁与所述承载板之间相对滑动,剩余所述托梁中至少一个所述托梁与所述承载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底部设置沿所述承载板长度方向间隔若干根托梁,所述托梁能够限制所述承载板横向位移,每个所述托梁底部沿所述托梁长度方向间隔连接有至少两根桩基,使用时,桩基下端埋入地基内,只需少量露出地基表面,整个结构不需要任何路基填料,且产生少量弃土(桩基钻孔时产生),大大降低了弃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不仅节约了工程投资,还保护了环境,同时,由于仅有桩基与地基相连接,故地基的处理宽度仅为路基面宽度范围内,解决传统的“填土+地基处理”路基结构形式的地基处理宽度宽、占地宽的问题,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避免了过多的征地拆迁,同时也节约了工程投资,由于桩基性质,而其上的承载板和托梁均设置于桩基上,其不与地基接触,在使用时,承载板和托梁均可位于地基表面以上,故施工质量可控、可靠且便于检查与维护,解决了传统的“填土+地基处理”的填筑施工质量不易控制的问题。
而所述托梁能够限制所述承载板横向位移,且在沿所述承载板的长度方向上,承载板下方中间的所述托梁中至少一个所述托梁与所述承载板相连接,以保证承载板和托梁之间的稳定,
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托梁与对应的所述承载板之间设置有滑动层,这样可以容许承载板与托梁之间发生纵向相对错动和变形,剩余所述托梁中至少一个所述托梁与所述承载板相连接,可以保证承载板与托梁之间的相对稳定,使其能够满足高速铁路路基的特殊要求,从而保证本申请所述的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安全稳定,同时又可以减小该托梁底部的桩基对承载板的应力集中,使得承载板内的受力根据均匀、合理,同时,可以更好地将上部荷载传递至下部的地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地基处理工程量小、占地面积少、填料用量少、施工质量更可控、环保而且施工成本更低。
优选地,同一所述托梁底部相邻两根所述桩基之间连接有横系梁,相邻所述托梁底部对应所述桩基之间连接有纵系梁。
在曲线地段,为了更好地抵抗离心力的不利影响,同一所述托梁底部相邻两根所述桩基之间连接有横系梁,相邻所述托梁底部对应所述桩基之间连接有纵系梁;
优选地,所述托梁两端设置有朝向上方延伸的翼缘,所述翼缘用于限制所述承载板横向位移。
通过翼缘来限制所述承载板向两侧的横向移动,从而保证所述承载板相对于托梁横向稳定。
现有技术还存在,“填土+地基处理”的路基结构形式由于采用填筑施工,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电缆槽等附属结构与主体结构的不均匀沉降,结果往往造成电缆槽等附属结构损坏和路基面积水入渗路基填筑土;另外,路基填筑、碾压的施工工艺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且施工质量不易控制,而且在施工地基处理时由于开挖基础往往会产生不少的弃土问题。
优选地,所述承载板两侧设置有防护墙,可以有效防止列车脱轨并可以作为电缆槽的竖墙使用。
优选地,所述防护墙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栏杆,所述防护栏杆与所述防护墙之间设置有检修通道,所述检修通道下方设置有电缆槽竖墙,所述防护栏杆和所述电缆槽竖墙均与所述承载板相连接。
防护墙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栏杆基础,防护栏杆基础上连接有防护栏杆,可以起到保护检修人员、电缆的作用;所述检修通道下方设置有电缆槽竖墙,可以将通信、信号和电力电缆分割开,满足铁路站后专业的使用要求;所述防护栏杆与所述防护墙之间设置有检修通道,电缆槽竖墙位于所述检修通道下方,可以方便铁路后期的维护和检修,并很好地保护电缆槽内的电缆。
将防护墙、电缆槽竖墙和防护栏杆等附属结构固定在承载板上,使其与承载板形成一个整体,避免了附属结构与承载板出现差异沉降,解决了不均匀沉降引起附属结构损坏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承载板上贯穿设置有泄水孔,所述承载板底部设置有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与所述泄水孔相连通,所述排水装置与所述承载板相连接,至少一个与所述承载板相连接的托梁与所述排水装置相连接,所述泄水孔设置于所述防护墙内侧。
由于高速铁路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结构会发生较大的振动,将排水管固定在主体结构上,可以避免排水管与主体结构的相对运动而发生破坏;
由于承载板、与承载板相连接的托梁,以及该托梁下方的桩基三者之间连接成整体,排水通过与承载板相连接的托梁引入地面,其相对位移小,可以有效保护排水装置;
如果将排水装置连接在设置有滑动层的托梁上,由于该托梁与承载板之间会发生较大的相对纵向变形会破坏排水装置;
故上述排水装置的布置方式,可以保证本发明所述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的整个排水系统(泄水孔+排水装置)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同时相对于散排更有效、更美观。
优选地,所述承载板上贯穿设置有泄水孔,所述承载板底部设置有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与所述泄水孔相连通,所述泄水孔设置于所述防护墙内侧。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路基组件,包括沿所述承载板长度方向依次拼接的至少两个所述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相邻所述承载板之间设置有横向伸缩缝。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路基组件,横向伸缩缝与滑动层相配合,使得在至少一个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沿所述承载板长度方向依次拼接时,可以容许承载板与托梁之间发生纵向相对错动和变形,从而减小结构内的温度和收缩徐变的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所述的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的路基系统,包括地基和轨道结构,所述桩基下端埋入所述地基内,所述地基与所述承载板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轨道结构设置于所述承载板顶面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路基系统,使用时,桩基下端埋入地基内,只需少量露出地基表面,整个结构不需要任何路基填料,且产生少量弃土(桩基钻孔时产生),大大降低了弃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不仅节约了工程投资,还保护了环境,同时,由于仅有桩基与地基相连接,故地基的处理宽度仅为路基面宽度范围内,解决传统的“填土+地基处理”路基结构形式的地基处理宽度宽、占地宽的问题,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避免了过多的征地拆迁,同时也节约了工程投资,由于桩基性质,而其上的承载板和托梁均设置于桩基上,所述地基与所述承载板之间存在间隙,其不与地基接触,在使用时,承载板和托梁均可位于地基表面以上,故施工质量可控、可靠且便于检查与维护,解决了传统的“填土+地基处理”的填筑施工质量不易控制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地基上设置有弃渣填筑体,所述弃渣填筑体位于所述承载板下方,所述弃渣填筑体与所述承载板之间存在间隙。
通过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路基系统施工时产生的少量弃土,进行原位利用,避免了取弃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不仅节约了工程投资,还保护了环境,同时,弃渣填筑体加固了桩基,使得本发明所述的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更加稳定。
优选地,当同一所述托梁底部相邻两根所述桩基之间连接有横系梁,相邻所述托梁底部对应所述桩基之间连接有纵系梁时,所述横系梁顶端和所述纵系梁顶端均与地基表面齐平,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定,且美观。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地基处理工程量小、占地面积少、填料用量少、施工质量更可控、环保而且施工成本更低。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在曲线地段,为了更好地抵抗离心力的不利影响,同一所述托梁底部相邻两根所述桩基之间连接有横系梁,相邻所述托梁底部对应所述桩基之间连接有纵系梁。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将电缆槽竖墙等附属结构和固定在承载板上,使其与承载板形成一个整体,避免了附属结构与承载板出现差异沉降,解决了不均匀沉降引起附属结构损坏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由于承载板、与承载板相连接的托梁,以及该托梁下方的桩基三者之间连接成整体,排水通过与承载板相连接的托梁引入地面,其相对位移小,可以有效保护排水装置,故本发明所述的排水装置的布置方式,可以保证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的整个排水系统(泄水孔+排水装置)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同时相对于散排更有效、更美观。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路基组件,横向伸缩缝与滑动层相配合,使得在至少一个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沿所述承载板长度方向依次拼接时,可以容许承载板与托梁之间发生纵向相对错动和变形,从而减小结构内的温度和收缩徐变的不利影响。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路基系统,地基处理工程量小、占地面积少、填料用量少、施工质量更可控、环保而且施工成本更低。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路基系统,所述地基上设置有弃渣填筑体,所述弃渣填筑体位于所述承载板下方,所述弃渣填筑体与所述承载板之间存在间隙,通过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路基系统施工时产生的少量弃土,进行原位利用,避免了取弃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不仅节约了工程投资,还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板和托梁的钢筋连接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路基系统的纵断面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A-A截面示意图。
图标:1-承载板;2-托梁;3-安装部;4-桩基;5-横向伸缩缝;6-滑动层7-轨道结构;8—防护墙;9—电缆槽竖墙;10—防护栏杆基础;11—检修通道;12—防护栏杆;13—泄水孔;14—横向排水管;15—纵向排水管;16—竖向排水管;17—排水管管卡18—翼缘;19—桩基主筋;20—承载板预埋钢筋;21—防护墙预埋钢筋;22—电缆槽竖墙预埋钢筋;23—栏杆基础预埋钢筋;24—弃渣填筑体;25—地基表面;26—横系梁;27—纵系梁;28—地基;29—接触网支座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包括承载板1,所述承载板1底部有若干根托梁2,所有所述托梁2沿所述承载板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托梁2能够限制所述承载板1横向位移,每个所述托梁2底部沿所述托梁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根桩基4,其中,
在沿所述承载板1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托梁2与对应的所述承载板1之间设置有滑动层6,所述滑动层6用于所述托梁2与所述承载板1之间相对滑动,剩余所述托梁2中至少一个所述托梁2与所述承载板1相连接。
而在实际工程中,所述托梁2与所述承载板1相连接形式主要为刚性连接或者半刚性连接,其中,
刚性连接为:所述托梁2与所述承载板1之间不发生相对移动,也不发生相对转动;
半刚性连接:在能够保证稳定性的情况下,所述托梁2与所述承载板1之间不发生相对移动,但可以发生一定范围内的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包括承载板1,所述承载板1底部设置沿所述承载板1长度方向间隔若干根托梁2,所述托梁2能够限制所述承载板1横向位移,每个所述托梁2底部沿所述托梁2长度方向间隔连接有至少两根桩基4,使用时,桩基4下端埋入地基内,只需少量露出地基表面,整个结构不需要任何路基填料,且产生少量弃土桩基4钻孔时产生,大大降低了弃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不仅节约了工程投资,还保护了环境,同时,由于仅有桩基4与地基相连接,故地基的处理宽度仅为路基面宽度范围内,解决传统的“填土+地基处理”路基结构形式的地基处理宽度宽、占地宽的问题,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避免了过多的征地拆迁,同时也节约了工程投资,由于桩基4性质,而其上的承载板1和托梁2均设置于桩基4上,其不与地基接触,在使用时,承载板1和托梁2均可位于地基表面以上,故施工质量可控、可靠且便于检查与维护,解决了传统的“填土+地基处理”的填筑施工质量不易控制的问题。
而所述托梁2能够限制所述承载板1横向位移,且在沿所述承载板1的长度方向上,承载板1下方中间的所述托梁2中至少一个所述托梁2与所述承载板1相连接,以保证承载板1和托梁2之间的稳定。
具体地,托梁2与承载板1之间通过承载板预埋钢筋20连接成整体,可以减小该托梁2底部的桩基4对承载板1的应力集中,使得承载板1内的受力更加均匀、合理。
具体地,所述桩基4内的桩基主筋19延伸至对应托梁2的钢筋混凝土中,使得将托梁2与桩基4相连接。
具体地,相邻所述托梁2之间距离为5m~12m。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托梁2两端设置有朝向上方延伸的翼缘18,所述翼缘18用于限制所述承载板1横向位移。
通过翼缘18来限制所述承载板1向两侧移动,从而保证所述承载板1相对于托梁2稳定。
具体地,所述托梁2两端设置有朝向上方延伸的翼缘18,同一托梁2两端的所述翼缘18之间设置有放置空间,所述承载板1底部设置有安装部3,所述安装部3与所述放置空间相配合,使得所述翼缘18能够限制所述承载板1横向位移。
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托梁2与对应的所述承载板1之间设置有滑动层6,这样可以容许承载板1与托梁2之间发生纵向相对错动和变形,从而减小结构内的温度和收缩徐变的不利影响;剩余所述托梁2中至少一个所述托梁2与所述承载板1相连接,及可以保证承载板1与托梁2之间的相对稳定,已达到高速铁路路基的特殊要求,又可以减小该托梁2底部的桩基4对承载板1的应力集中,使得承载板1内的受力根据均匀、合理,同时,可以更好地将上部荷载传递至下部的地基28。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地基处理工程量小、占地面积少、填料用量少、施工质量更可控、环保而且施工成本更低。
实施例2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高速铁路曲线地段,为了更好地抵抗离心力的不利影响,同一所述托梁2底部相邻两根所述桩基4之间连接有横系梁26,相邻所述托梁2底部对应所述桩基4之间连接有纵系梁27。
实施例3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与实施例1或2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承载板1两侧沿所述承载板1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防护墙8,可以有效防止列车脱轨并可以作为电缆槽的竖墙使用。
现有技术还存在,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电缆槽等附属结构与主体结构的不均匀沉降,结果往往造成电缆槽等附属结构损坏和路基面积水入渗路基填筑土;另外,路基填筑、碾压的施工工艺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且施工质量不易控制,而且在施工地基处理时由于开挖基础往往会产生不少的弃土问题。
所述防护墙8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栏杆12,所述防护栏杆12与所述防护墙8之间设置有检修通道11,所述检修通道11下方设置有电缆槽竖墙9,所述防护栏杆12和所述电缆槽竖墙9均与所述承载板1相连接。
防护墙8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栏杆基础10,防护栏杆基础10上连接有防护栏杆12,可以起到保护检修人员、电缆的作用;所述检修通道11下方设置有电缆槽竖墙9,可以将通信、信号和电力电缆分割开,满足铁路站后专业的使用要求;所述防护栏杆12与所述防护墙8之间设置有检修通道11,电缆槽竖墙9位于所述检修通道11下方,可以方便铁路后期的维护和检修,并很好地保护电缆槽内的电缆。
具体地,防护墙8、电缆槽竖墙9和防护栏杆基础10通过其内的预埋钢筋与承载板1连接成刚性整体,可以有效减小附属结构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差异沉降,延长附属结构的使用寿命。
在电缆槽竖墙9与防护栏杆基础11之间沿纵向方向间隔40~100m设置接触网支座基础29,接触网支座基础29与承载板1通过承载板内的预埋件连接成整体。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承载板1上贯穿设置有泄水孔13,所述承载板1底部设置有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与所述泄水孔13相连通,所述泄水孔13设置于所述防护墙8内侧。
具体地,在承载板1上方两侧高速铁路轨道结构7板缝附近对称设置泄水孔13,将承载板1以上的水收集至泄水孔13,通过纵向排水管15、横向排水管14和竖向排水管16先将引到桩基4,再沿着桩基4引到地面;同时在承载板1、托梁2及桩基4上间隔设置排水管管卡17,排水管管卡17将纵向排水管15、横向排水管14和竖向排水管16均固定在对应的结构上。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将电缆槽竖墙等附属结构和排水管固定在对应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上,使其与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形成一个整体,避免了附属结构与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出现差异沉降,解决了不均匀沉降引起附属结构损坏的问题。
所述承载板1上贯穿设置有泄水孔13,所述承载板1底部设置有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与所述泄水孔13相连通,所述排水装置与所述承载板1相连接,至少一个与所述承载板1相连接的托梁2与所述排水装置相连接,所述泄水孔13设置于所述防护墙8内侧。
具体为,排水装置包括纵向排水管15、横向排水管14和竖向排水管16,由于高速铁路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结构会发生较大的振动,将排水管固定在主体结构上,可以避免排水管与主体结构的相对运动而发生破坏;
由于承载板1、与承载板1相连接的托梁2,以及该托梁2下方的桩基4三者之间连接成整体,排水通过与承载板1相连接的托梁2引入地面,其相对位移小,可以有效保护排水装置;
如果将排水装置连接在设置有滑动层的托梁2上,由于该托梁2与承载板1之间会发生较大的相对纵向变形会破坏排水装置;
故上述排水装置的布置方式,可以保证本发明所述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的整个排水系统(泄水孔+排水装置)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同时相对于散排更有效、更美观。
实施例4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路基组件,包括沿所述承载板1长度方向依次拼接的至少两个如实施例1或2或3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相邻所述承载板1之间设置有横向伸缩缝5。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路基组件,横向伸缩缝5与滑动层6相配合,使得在至少一个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沿所述承载板1长度方向依次拼接时,可以容许承载板1与托梁2之间发生纵向相对错动和变形,从而减小结构内的温度和收缩徐变的不利影响。
承载板1与中间部分的托梁2采用采用分布式钢筋连接而减小了应力集中,最外侧的托梁2上滑动层6和横向伸缩缝5的设置而减小了温度效应,可以有效控制工后沉降并能保证长期稳定性。
实施例5
如图3和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路基系统,包括如实施例1或2或3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还包括地基28和轨道结构7,所述桩基4下端埋入所述地基28内,所述地基28与所述承载板1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轨道结构7设置于所述承载板1顶面上。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地基28上设置有弃渣填筑体24,所述弃渣填筑体24位于所述承载板1下方,所述弃渣填筑体24与所述承载板1之间存在间隙。
通过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路基系统施工时产生的少量弃土,进行原位利用,避免了取弃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不仅节约了工程投资,还保护了环境。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当同一所述托梁2底部相邻两根所述桩基4之间连接有横系梁26,相邻所述托梁2底部对应所述桩基4之间连接有纵系梁27时,所述横系梁26顶端和所述纵系梁27顶端均与地基表面25齐平,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定,且美观。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路基系统,使用时,桩基4下端埋入地基内,只需少量露出地基表面,整个结构不需要任何路基填料,且产生少量弃土桩基4钻孔时产生,大大降低了弃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不仅节约了工程投资,还保护了环境,同时,由于仅有桩基4与地基相连接,故地基的处理宽度仅为路基面宽度范围内,解决传统的“填土+地基处理”路基结构形式的地基处理宽度宽、占地宽的问题,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避免了过多的征地拆迁,同时也节约了工程投资,由于桩基4性质,而其上的承载板1和托梁2均设置于桩基4上,所述地基28与所述承载板1之间存在间隙,其不与地基接触,在使用时,承载板1和托梁2均可位于地基表面以上,施工质量可控、可靠且便于检查与维护,解决了传统的“填土+地基处理”的填筑施工质量不易控制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1),所述承载板(1)底部设置有若干根托梁(2),所有所述托梁(2)沿所述承载板(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托梁(2)能够限制所述承载板(1)横向位移,每个所述托梁(2)底部沿所述托梁(2)长度方向间隔连接有至少两根桩基(4),其中,
在沿所述承载板(1)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托梁(2)与对应的所述承载板(1)之间设置有滑动层(6),所述滑动层(6)用于所述托梁(2)与所述承载板(1)之间相对滑动,剩余所述托梁(2)中至少一个所述托梁(2)与所述承载板(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托梁(2)底部相邻两根所述桩基(4)之间连接有横系梁(26),相邻所述托梁(2)底部对应所述桩基(4)之间连接有纵系梁(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梁(2)两端设置有朝向上方延伸的翼缘(18),所述翼缘(18)用于限制所述承载板(1)横向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两侧设置有防护墙(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墙(8)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栏杆(12),所述防护栏杆(12)与所述防护墙(8)之间设置有检修通道(11),所述检修通道(11)下方设置有电缆槽竖墙(9),所述防护栏杆(12)和所述电缆槽竖墙(9)均与所述承载板(1)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上贯穿设置有泄水孔(13),所述承载板(1)底部设置有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与所述泄水孔(13)相连通,所述排水装置与所述承载板(1)相连接,至少一个与所述承载板(1)相连接的托梁(2)与所述排水装置相连接,所述泄水孔(13)设置于所述防护墙(8)内侧。
7.一种路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所述承载板(1)长度方向依次拼接的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相邻所述承载板(1)之间设置有横向伸缩缝(5)。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的路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28)和轨道结构(7),所述桩基(4)下端埋入所述地基(28)内,所述地基(28)与所述承载板(1)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轨道结构(7)设置于所述承载板(1)顶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路基系统,其特征在于,地基表面(25)设置有弃渣填筑体(24),所述弃渣填筑体(24)位于所述承载板(1)下方,所述弃渣填筑体(24)与所述承载板(1)之间存在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路基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同一所述托梁(2)底部相邻两根所述桩基(4)之间连接有横系梁(26),相邻所述托梁(2)底部对应所述桩基(4)之间连接有纵系梁(27)时,所述横系梁(26)顶端和所述纵系梁(27)顶端均与地基表面(25)齐平。
CN202020328902.9U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路基组件及路基系统 Active CN212103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28902.9U CN212103491U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路基组件及路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28902.9U CN212103491U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路基组件及路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03491U true CN212103491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34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28902.9U Active CN212103491U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路基组件及路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034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0570A (zh) * 2020-03-16 2020-06-12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路基组件、路基系统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0570A (zh) * 2020-03-16 2020-06-12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路基组件、路基系统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25028A1 (zh)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承轨梁低置线路与高架桥过渡段结构
CN110258221A (zh) 一种箱型框路基
CN212103491U (zh) 一种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路基组件及路基系统
CN215758263U (zh) 一种超大断面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的加固体系
CN108708290B (zh) 小半径铁路曲线单元的箱桥架空结构及现浇施工方法
CN113931212A (zh) 一种用于有轨电车的路桥过渡段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000393U (zh) 一种架空式路基结构、路基组件及路基系统
CN113005918A (zh) 防护铁路车站内多股道高填土施工大跨度框构桥的方法
CN210118138U (zh) 大跨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的加固结构
CN210562325U (zh) 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
CN116145477A (zh) 一种具有主动隔振性能的箱式路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2714296U (zh) 一种箱式路基与桥梁过渡结构
CN113293665B (zh) 一种铁路桥涵接长侧路基加固方法
CN206157485U (zh) 中低速磁浮单线挖方地段桩基复合式承轨梁过渡段结构
CN110364958B (zh) 一种在路基上布设电缆槽的方法
CN111270570A (zh) 架空式无土路基结构、路基组件、路基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1235969A (zh) 一种架空式路基结构、路基组件、路基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6400615A (zh) 中低速磁浮单线挖方地段独立墩柱式承轨梁过渡段结构
CN206127740U (zh) 中低速磁浮单线填方地段桩基托梁式承轨梁过渡段结构
CN206127744U (zh) 中低速磁浮单线挖方地段桩基托梁式承轨梁过渡段结构
CN206127741U (zh) 中低速磁浮单线挖方地段独立墩柱式承轨梁过渡段结构
CN206127757U (zh) 中低速磁浮单线填方地段独立墩柱式承轨梁过渡段结构
CN212154779U (zh) 一种适用于铁路隧道桥隧相连洞口施工的封堵结构
CN214741337U (zh) 一种既有线铁路隧道双耳墙盖板型明洞
CN214737031U (zh) 一种铁路短路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