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96208U - 顶针组件和顶针治具 - Google Patents

顶针组件和顶针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96208U
CN212096208U CN202020622168.7U CN202020622168U CN212096208U CN 212096208 U CN212096208 U CN 212096208U CN 202020622168 U CN202020622168 U CN 202020622168U CN 212096208 U CN212096208 U CN 212096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thimble
ejector pin
end surfac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221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剑
孙振国
冀志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Micro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Micr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Micro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Micr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202062216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96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96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962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顶针组件和顶针治具,用于顶起封装工艺中的产品,所述产品的外周缘于水平面的投影形成有至少三个边角,其中,所述顶针组件包括顶针座和多个顶针,所述顶针座包括安装端面,所述安装端面开设有至少三个安装孔,一所述安装孔与一所述边角对应,所述安装孔的中心依次连线围合形成的几何图形的中心与所述安装端面的中心重合;一所述顶针插设于一所述安装孔内。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顶针组件可顶起中心开孔产品的边角,方便封装工艺的进行。

Description

顶针组件和顶针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顶针组件和顶针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骨声纹传感器产品在智能穿戴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产品封装工艺复杂,封装精度要求高。在传感器封装结构中,通常将质量块、振膜及外壳统称为三组件,但是现有的贴片设备无法吸取三组件产品,需设计特殊的顶针工装,顶起三组件后再进行粘贴。然而现有的顶针工装中顶针的排布通常为中央单顶针或间距相等的直线或正方形排布,对于中部开口且非等边的产品不能实现顶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顶针组件,旨在得到一种适合顶起中部开口产品边角的顶针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顶针组件用于顶起封装工艺中的产品,所述产品的外周缘于水平面的投影形成有至少三个边角,所述顶针组件包括:
顶针座,所述顶针座包括安装端面,所述安装端面开设有至少三个安装孔,一所述安装孔与一所述边角对应,所述安装孔的中心依次连线围合形成的几何图形的中心与所述安装端面的中心重合;和
多个顶针,一所述顶针插设于一所述安装孔内。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安装孔的中心依次连线围合形成矩形。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端面开设有至少两切槽,每一所述切槽位置开设一个或两个所述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中心位于所述切槽的中心线上。
可选的实施例中,两所述切槽均穿过所述安装端面的中心,两所述切槽与四个所述安装孔围合形成的矩形的对角线相重合,且两所述切槽由安装端面的中心延伸至安装端面的周沿。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针座包括安装台,所述安装端面为所述安装台的一端面,所述顶针座远离所述安装端面的端部为第一连接部,所述顶针座的周缘凹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安装台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切槽由所述安装端面贯穿至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
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周缘开设有避让槽,所述切槽贯穿至所述避让槽的底壁。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台呈锥形设置,所述安装台的横截面尺寸在所述安装端面至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针组件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罩盖于所述顶针座,所述锁紧件的端部开设有裸露所述安装端面的开口,所述第一连接部周缘设有外螺纹,所述锁紧件远离开口的端部对应设有内螺纹,所述锁紧件螺纹连接于所述顶针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顶针治具,所述顶针治具包括驱动件和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顶针组件,所述顶针组件为如上所述的顶针组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顶针组件顶出或收回。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针治具还包括固定设置的顶针帽,所述顶针帽形成有驱动空间,所述顶针组件设于所述驱动空间,所述顶针帽的端面开设有与所述驱动空间连通的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顶针顶出所述穿孔或收回所述驱动空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顶针组件包括顶针座和顶针,顶针座的安装端面开设至少三个安装孔,一安装孔对应产品的一个边角,一顶针安装于一安装孔内,该形状的安装孔排布,能够使得安装于安装端面的顶针随着顶针座移动顶起产品的边角,有效适应产品中心开孔的结构,提高顶针与产品的接触面积。且安装孔的中心依次连线形成的几何图形的中心与安装端面的中心重合,则多个安装孔平均分布于安装端面上,可以使得该顶针组件顶起产品的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顶针组件中顶针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顶针座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顶针座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针治具中顶针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顶针帽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1 顶针座 1133 避让槽
111 安装台 115 凹槽
1111 安装端面 117 第二连接部
1113 安装孔 1171 阶梯面
1115 切槽 30 顶针帽
113 第一连接部 30a 驱动空间
1131 外螺纹 31 穿孔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顶针组件,用于顶起传感器封装工艺中的产品。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产品的外周缘于水平面的投影形成有至少三个边角,所述顶针组件包括:
顶针座11,所述顶针座11包括安装端面1111,所述安装端面1111开设有至少三个安装孔1113,一所述安装孔1113与一所述边角对应,多个所述安装孔1113的中心依次连线围合形成的几何图形的中心与所述安装端面1111的中心重合;和
多个顶针(未图示),一所述顶针插设于一所述安装孔1113内。
本实施例中,由于传感器传声的原理,用于支撑振膜的质量块需要开设供振膜振动的空间,故而,该三组件的底部为中心开孔的结构。具体地,该三组件在水平面的投影形成有至少三个边角,例如,该三组件的外周缘在水平面的投影可以为三角形、矩形或多边形等等,顶针座11的一端端面为安装端面1111,该安装端面1111开设有与产品的边角对应的安装孔1113,即,对应产品投影为三角形时,多个安装孔1113的中心连线围合形成的也是三角形;当对应产品投影为矩形时,多个安装孔1113的中心连线围合形成矩形,从而在顶针安装于安装孔1113内顶起产品时,顶针分别抵接产品的各个边角。
一般地,顶针可采用钨钢材料通过使用精密设备研磨抛光制备形成,结构强度高且耐腐蚀,顶针的形状大致成长条圆柱体,顶针的自由端端部有一定的锥度,便于加工,对应的,安装孔1113的形状也为圆形。当然,当顶针的形状为方形或其他形状时,安装孔1113的形状进行适应性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顶针组件包括顶针座11和顶针,顶针座11的安装端面1111开设至少三个安装孔1113,一安装孔1113分别对应产品的一个边角,一顶针安装于一安装孔1113内,该形状的安装孔1113排布,能够使得安装于安装端面1111的顶针随着顶针座11移动顶起产品的边角,有效适应产品中心开孔的结构,且开孔后的产品边角面积较大,能有效提高顶针与产品的接触面积,更加方便顶起产品。且安装孔1113的中心依次连线形成的几何图形的中心与安装端面1111的中心重合,则多个安装孔1113平均分布于安装端面1111上,可以避免产品发生歪斜,使得该顶针组件顶起产品的稳定性更好。
请参照图3,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1113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安装孔1113的中心依次连线围合形成矩形。
本实施例中,安装孔1113设有四个,四个安装孔1113的中心依次连线围合形成矩形,则安装于该安装孔1113内的顶针可以适用于投影为矩形的三组件,而该形状的三组件相对于其他形状的产品较为常见,故而能够有效提高该顶针组件的实用性,该顶针组件可以顶起三组件的四个边角,有效提高顶起效率,从而提高封装工艺的效率。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孔1113还可以设置八个或更多,从而能够获取不同尺寸的矩形顶持图形,进而顶起不同尺寸的中心开孔的矩形产品,提高使用的广泛性。
请参照图1,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端面1111开设有至少两切槽1115,每一所述切槽1115位置均开设一个或两个所述安装孔1113,所述安装孔1113的中心位于所述切槽1115的中心线上。
本实施例中,在安装端面1111开设有切槽1115,在切槽1115的位置开设安装孔1113,即,安装孔1113的相对两边缘处被切槽1115切开,从而使得该安装孔1113的容量有了一定的扩展,方便顶针的插入,提高安装效率。且安装孔1113的中心位于切槽1115的中心线上,能够使得安装孔1113被均匀切开,防止安装孔1113受力不均,提高顶针座11的结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于一实施例中,安装端面1111可以开设有两条切槽1115,切槽1115可以经过安装端面1111的中心,也可以不经过,一切槽1115上开设两安装孔1113。另外的实施例中,安装端面1111也可以开设四条切槽1115,一个切槽1115上开设两个安装孔1113,切槽1115不经过安装端面1111的中心,不同的是将安装孔1113的边缘分割出的数量不同,进而使得安装孔1113的容量扩展程度不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可选的实施例中,两所述切槽1115均穿过所述安装端面1111的中心,两所述切槽1115与四个所述安装孔1113围合形成的矩形的对角线相重合,且两所述切槽1115由安装端面1111的中心延伸至安装端面1111的周沿。
本实施例中,安装端面1111开设有两切槽1115,两切槽1115穿过安装端面1111的中心,即,两所述切槽1115与四个所述安装孔1113围合形成的矩形的对角线相重合,此时,将两切槽1115由安装端面1111的中心延伸至周沿,一方面两条即可实现将四个孔均位于切槽1115上,减少切槽1115的数量,可以减少加工工序,节约加工成本,另一方面切槽1115经过中心,则可以使得安装孔1113的切开方向相交,能够抵消部分扩展力,避免安装孔1113较大扩张。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针座11包括安装台111,所述安装端面1111为所述安装台111的一端面,所述顶针座11远离所述安装端面1111的端部为第一连接部113,所述顶针座11的周缘凹设有凹槽115,所述凹槽115位于所述安装台11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3之间。
本实施例中,顶针座11包括安装台111,该安装台111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相对于方形或其他形状方便生产加工。该安装端面1111为安装台111的一端面,安装台111设于顶针座11的一端,用于安装顶针,顶针座1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113,第一连接部113用于与其他部件连接,顶针座11的周缘还设有凹槽115,该凹槽115围绕顶针座11的一周,该凹槽115将安装台111与第一连接部113分割开,安装台111靠近凹槽115的表面还可以观察顶针的穿插程度,方便顶针的插设操作。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切槽1115由所述安装端面1111贯穿至所述第一连接部113。
本实施例中,同时,切槽1115由安装端面1111贯穿至第一连接部113,能够进一步增加安装孔1113的扩展与收缩的程度,进一步方便顶针的安装和顶针的锁紧。
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3的周缘开设有避让槽1133,所述切槽1115贯穿至所述避让槽1133的底壁。
本实施例中,因第一连接部113的直径大于凹槽115的槽底围成的圆柱直径,故而在进行加工时,当由凹槽115底部向第一连接部113进行进刀时,为了避让,在第一连接部113的周缘开设避让槽1133,从而方便切槽1115贯穿第一连接部113,提高加工效率。此处,避让槽1133沿第一连接部113的周向开口尺寸大于切槽1115的开口尺寸,进一步提高加工便利性。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针组件还包括锁紧件(未图示),所述锁紧件盖设于所述顶针座11的安装端面1111,所述锁紧件的端部开设有裸露所述安装端面1111的开口。
本实施例中,因切槽1115的存在,使得安装孔1113的孔空间扩张,为防止顶针松动,顶针组件还包括锁紧件,将锁紧件套设于顶针座11,即锁紧件可以抵接安装端面1111的周缘,进而向安装端面1111的中心实施预紧力,收缩切槽1115带来的安装孔1113的扩展,有效保证顶针安装的稳定性。为同时保证顶针组件的顶针顶起产品,锁紧件开设有裸露安装端面1111的开口,该开口的形状与安装端面1111的形状相匹配。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3周缘设有外螺纹1131,所述锁紧件对应设有内螺纹,所述锁紧件螺纹连接于所述顶针座11。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部113用于与锁紧件连接。当锁紧件罩盖于安装台111时,可以相对于顶针座11旋转锁紧件,通过内外螺纹1131的配合使得锁紧件锁紧顶针座11的安装台111,从而收缩安装孔1113,进而有效固定顶针,实现顶针的安装稳定性。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例如,卡扣连接和螺钉件连接等等。
此外,为方便锁紧件的锁定,在锁紧件的周向设有凸筋(未图示),表面粗糙度增加能够增加锁紧件与手指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打滑,方便锁紧件的旋转。同时为了方便手指拿捏,锁紧件的周向还设有切平面,切平面方便大拇指的抵持,进而更加方便锁紧件的旋转锁定。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台111呈锥形设置,所述安装台111的横截面尺寸在所述安装端面1111至所述第一连接部113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锁紧件的端部与所述安装台111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组装效率,安装台111呈锥形设置,且安装台111的横截面尺寸在安装端面1111至第一连接部113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可以使得安装台111的端口较小,方便锁紧件的罩盖,随着旋转连接,能够将安装端面1111的切槽1115进一步向中心挤压,进一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于另一实施例中,顶针座11整体沿着安装台111至第一连接部113的方向上均呈增大趋势,即整体呈锥形设置,更进一步方便与锁紧件的罩盖与锁紧。
请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顶针治具(未图示),该顶针治具包括驱动件(未图示)和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顶针组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顶针组件顶出或收回,该顶针组件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顶针治具的顶针组件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中,驱动件可以是气缸或丝杆等可以驱动顶针组件发生直线运动的部件,在此不作限定。一般驱动件的外壳固定在某一设备或基座上,驱动件的驱动部与顶针座11的第一连接部113的自由端端面连接,从而实现驱动顶针组件的移动。具体地,顶针座11于第一连接部113背离安装台111的端部还设有第二连接部117,该第二连接部117朝向驱动件的端面形成有阶梯面1171,驱动件的端部与之相配合,从而能够有效避免顶针座11于周向方向上的错位,同时也方便将两者的螺纹连接孔进行定位对准,进一步提高连接的效率和便利性。
请结合参照图1、图4和图5,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针治具还包括固定设置的顶针帽30,所述顶针帽30形成有驱动空间30a,所述顶针组件设于所述驱动空间30a,所述顶针帽30的端面开设有与所述驱动空间30a连通的穿孔31,所述穿孔31与所述安装孔111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顶针顶出所述穿孔31或收回所述驱动空间30a。
本实施例中,为了安全性和对顶针的保护,顶针治具还包括顶针帽30,该顶针帽30形成有驱动空间30a,顶针组件可位于该驱动空间30a内,且安装端面1111距离顶针帽30的顶端的距离根据顶针的尺寸进行设定,保证在不进行顶起操作时,顶针不接触顶针帽30的顶端面,从而实现对顶针的保护。同时,顶针帽30的顶端面开设有与安装孔1113一一对应的穿孔31,从而在进行顶起操作时,保证顶针的顺利穿出,从而顶起顶针帽30上方的产品,实现封装工艺的操作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顶针组件,用于顶起封装工艺中的产品,所述产品的外周缘于水平面的投影形成有至少三个边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组件包括:
顶针座,所述顶针座包括安装端面,所述安装端面开设有至少三个安装孔,一所述安装孔与一所述边角对应,所述安装孔的中心依次连线围合形成的几何图形的中心与所述安装端面的中心重合;和
多个顶针,一所述顶针插设于一所述安装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安装孔的中心依次连线围合形成矩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端面开设有至少两切槽,每一所述切槽位置开设一个或两个所述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中心位于所述切槽的中心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针组件,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切槽均穿过所述安装端面的中心,两所述切槽与四个所述安装孔围合形成的矩形的对角线相重合,且两所述切槽由安装端面的中心延伸至安装端面的周沿。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顶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座包括安装台,所述安装端面为所述安装台的一端面,所述顶针座远离所述安装端面的端部为第一连接部,所述顶针座的周缘凹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安装台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槽由所述安装端面贯穿至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
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周缘开设有避让槽,所述切槽贯穿至所述避让槽的底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呈锥形设置,所述安装台的横截面尺寸在所述安装端面至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组件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罩盖于所述顶针座,所述锁紧件的端部开设有裸露所述安装端面的开口,所述第一连接部周缘设有外螺纹,所述锁紧件远离开口的端部对应设有内螺纹,所述锁紧件螺纹连接于所述顶针座。
9.一种顶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治具包括驱动件和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顶针组件,所述顶针组件为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顶针组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顶针组件顶出或收回。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顶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治具还包括固定设置的顶针帽,所述顶针帽形成有驱动空间,所述顶针组件设于所述驱动空间,所述顶针帽的端面开设有与所述驱动空间连通的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顶针顶出所述穿孔或收回所述驱动空间。
CN202020622168.7U 2020-04-22 2020-04-22 顶针组件和顶针治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96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22168.7U CN212096208U (zh) 2020-04-22 2020-04-22 顶针组件和顶针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22168.7U CN212096208U (zh) 2020-04-22 2020-04-22 顶针组件和顶针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96208U true CN212096208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12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2216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96208U (zh) 2020-04-22 2020-04-22 顶针组件和顶针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962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85045B2 (en) Insert with a mounting hole and toolholder including a cutting insert
JP5627664B2 (ja) ワークパレット位置決め固定装置
WO2008062825A1 (fr) Outil de découpe du type à insert détachable et insert
EP2455172B1 (en) Cutting insert with evolutive wedge or clearance angle and toolholder using such a cutting insert
CN212096208U (zh) 顶针组件和顶针治具
CN205394059U (zh) 工件定位工装
CN215788189U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后端盖的机床夹具
CN215967449U (zh) 用于发动机后端盖的专用机床夹具
CN216542102U (zh) 一种联接法兰车削工装
CN212287600U (zh) 凸轮轴轴头放置盘
CN210778539U (zh) 一种球面顶针帽
CN212122436U (zh) 一种盘型工件夹具
CN215805608U (zh) 一种家具板材膨胀式连接组件
CN219094460U (zh) 一种保护定位销的夹具升降装置
CN217552228U (zh) 一种带有多种定位销的治具板
CN219881844U (zh) 顶锤毛坯件加工用装夹机构
CN210024167U (zh) 一种定位切割治具
CN216882437U (zh) 一种定位工装
CN213053801U (zh) 一种油管座夹具
CN220330635U (zh) 一种异形碟片孔位加工工装
CN215788190U (zh) 用于发动机后端盖的机床夹具
CN213135484U (zh) 一种用于三维激光切割中的工件防滑定位夹具
CN211680966U (zh) 铣刀夹紧装置
CN215035953U (zh) 一种四方开槽刀片平面修磨夹持装置
CN218769464U (zh) 顶针帽和顶针分离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