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89655U - 一种吻合夹和包含所述吻合夹的吻合套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吻合夹和包含所述吻合夹的吻合套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89655U
CN212089655U CN202020333322.9U CN202020333322U CN212089655U CN 212089655 U CN212089655 U CN 212089655U CN 202020333322 U CN202020333322 U CN 202020333322U CN 212089655 U CN212089655 U CN 212089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p
anastomosis
clamp
fix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333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缪东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333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89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89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896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吻合夹和包含所述吻合夹的吻合套装,吻合夹包括载体透明帽、推送杆和固定夹,载体透明帽套设于内窥镜的前端,载体透明帽的前端设有固定夹容纳腔、后端设有推送腔;推送腔与固定夹容纳腔连通;固定夹设置于固定夹容纳腔内;推送杆的一端伸入所述推送腔;所述推送腔位于所述内窥镜的外部,当向前推送所述推送杆时,固定夹从固定夹容纳腔伸出,且固定夹的前端向中心轴方向收紧。吻合套装包括牵拉夹和以上所述的吻合夹,牵拉夹牵拉病变组织,以使病变组织向载体透明帽靠近或者进入载体透明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进入人体后,不受人体组织蠕动作用的影响,不会产生结构变形和缠绕现象,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吻合夹和包含所述吻合夹的吻合套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吻合夹和包含所述吻合夹的吻合套装。
背景技术
OTSC吻合夹系统是将采用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材质制成的OTSC吻合夹与软性内镜配套使用,用于消化道组织的压迫闭合,也可用于标记创口,OTSC吻合夹系统因其弹性好、收紧力度强、抓取组织多、范围大等优势,在医疗领域被广泛应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OTSC吻合夹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缺点:
(1)结构复杂,使用起来较为不便,需要将牵引绳穿过OTSC手轮并绑扎,才可以操作OTSC手轮对组织进行夹闭动作。
(2)对术者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如果抓取钳没有抓住合适的病变组织或者病变组织过大或者操作过程中的抖动,都会导致OTSC吻合夹释放失败(未能有效夹取组织),术者无法控制操作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OTSC吻合夹系统使用牵引绳将OTSC手轮和吻合夹连接,通过牵引绳的牵引作用使吻合夹释放,使用不便,容易出现绕线故障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吻合夹和包含所述吻合夹的吻合套装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吻合夹,包括载体透明帽,所述载体透明帽轴向贯通,载体透明帽套设于内窥镜的前端,载体透明帽的前端设有固定夹容纳腔、后端设有推送腔;所述推送腔与所述固定夹容纳腔连通;固定夹,所述固定夹设置于所述固定夹容纳腔内;推送杆,推送杆的一端伸入所述推送腔;所述推送腔位于所述内窥镜的外部,当向前推送所述推送杆时,所述固定夹从所述固定夹容纳腔伸出,且固定夹的前端向中心轴方向收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夹包括轴向相接的固定夹套和固定夹刺,所述固定夹刺具有至少一个尖刺端头,固定夹刺采用形状记忆材料制成,当所述固定夹从所述容纳腔伸出时,所述固定夹刺恢复成型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夹容纳腔为从所述载体透明帽的内侧壁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凹槽,所述固定夹的前端由所述内窥镜的前端支撑向前方延伸。
优选的,所述推送腔沿所述载体透明帽的轴向贯穿所述载体透明帽的后端侧壁。
优选的,所述推送杆的后端设有推送手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吻合套装,包括牵拉夹和以上所述的吻合夹,所述牵拉夹从所述内窥镜的钳道孔穿过所述载体透明帽,并牵拉病变组织,以使所述病变组织向所述载体透明帽靠近或者进入所述载体透明帽。
进一步的,所述牵拉夹包括收纳管、靴管、拉索衬管和勾夹,所述勾夹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勾部,每个所述勾部的后端连接于所述拉索衬管的前端,所述收纳管和靴管同轴相接,并套设于所述拉索衬管的周向外侧,所述勾夹能够收缩至所述收纳管内,当所述勾夹伸出所述收纳管时,每个所述勾部的前端沿径向向外扩张。
进一步的,所述吻合套装还包括定位螺钉,所述定位螺钉的前端设有螺纹锥头,所述拉索衬管的中心设有轴向贯通腔,所述定位螺钉设置于所述轴向贯通腔内,并能相对所述拉索衬管作轴向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定位螺钉与所述拉索衬管螺纹连接或者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纳管和所述靴管一体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吻合夹使用刚性的推送杆推送所述固定夹伸出,连接结构简单,推送杆设置于内窥镜的外部,无需占用内镜的内部空间,且进入人体后,不受人体组织蠕动作用的影响,不会产生结构变形和缠绕现象,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夹刺采用形状记忆材料制成,弹性好,收紧力强。
(3)本实用新所述的吻合套装由吻合夹和牵拉夹组成,所述牵拉夹经所述内窥镜的钳道孔穿过所述吻合夹,牵拉夹可以先将病变组织牵拉至内窥镜的前端,当吻合夹从内窥镜前端释放时,吻合夹可以准确地夹住病变组织,避免未有效夹取组织现象的发生。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吻合套装中,所述牵拉夹上设置有定位螺钉,当抓取开口较大的组织时,定位螺钉的螺纹锥头可以扭转病变组织的开口边缘,从而使病变组织的开口减小,有利于勾夹顺利钩住病变组织,提高抓取的准确率,对术者的操作水平要求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吻合夹处于卸载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吻合夹处于装载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4是图1的仰视图;
图5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6是图1所示吻合夹处于卸载状态时固定夹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吻合夹处于装载状态时固定夹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吻合套装中牵拉夹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b处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吻合套装中牵拉夹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的c处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吻合套装中牵拉夹的具体实施例的外形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牵拉夹的结构示意图(内部结构可见)。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吻合套装位于穿孔部位正上方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5是所述牵拉夹准备抓取组织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6是所述牵拉夹抓取组织后闭合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7是病变组织被向上牵引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8是所述吻合夹夹取病变组织的状态示意图;
图19是释放所述牵拉夹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载体透明帽,101、固定夹容纳腔,1011、开口,102、推送腔,2、固定夹,201、固定夹套,202、固定夹刺,3、推送杆,4、穿孔,5、推送手柄,6、牵拉夹,601、收纳管,602、靴管,603、拉索衬管,604、勾夹,6041、勾部,605、定位螺钉,6051、螺纹锥头,7、病变组织,8、内窥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端”是指手术时靠近病变组织7的一端,“后端”是指手术时远离病变组织7的一端。
实施例1,如图1-图7所示,提供一种吻合夹,包括载体透明帽1、固定夹2和推送杆3,载体透明帽1轴向贯通,载体透明帽1套设于内窥镜8的前端,载体透明帽1的前端设有固定夹容纳腔101、后端设有推送腔102;推送腔102与固定夹容纳腔101连通;固定夹2设置于固定夹容纳腔101内;推送杆3的一端伸入推送腔102;推送腔102位于内窥镜8的外部,当向前推送推送杆3时(即向内窥镜8的前端推送推送杆3),固定夹2从固定夹容纳腔101伸出,且固定夹2的前端向固定夹2的纵长中心轴方向收紧靠拢,此时固定夹2夹住病变组织7。
载体透明帽1的外形呈管状结构,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固定夹容纳腔101用于容纳固定夹2,固定夹2向前运动时可以伸出固定夹容纳腔101,固定夹容纳腔101的后端通过一较小的开口1011与推送腔102连通,一方面较小的开口1011用于使推送杆3能够进入固定夹容纳腔101推出固定夹2,另一方面开口1011较小可以限制固定夹2向后运动。
推送杆3由刚性材质制成,可以独立设置在内窥镜8的外部,而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尼龙线圈或者牵引绳在内窥镜8的内部穿线后与固定夹2连接,尼龙线圈或者牵引绳为柔性件,与刚性的推送杆3相比着力点较差,只能通过牵拉的方式将固定夹2推出,另外由于肠胃组织的蠕动作用,内窥镜8在组织内会产生变形,这将导致尼龙线圈或者牵引绳在内窥镜8内部的穿线结构改变,一旦发生缠绕打结现象将导致固定夹2无法正常推出。
固定夹2可以采用但不仅限于如下结构:如图6和图7所示,包括轴向相接的固定夹套201和固定夹刺202,固定夹刺202具有至少一个尖刺端头,固定夹刺202采用形状记忆材料制成,当固定夹2从容纳腔伸出时,固定夹刺202恢复成型状态。所述形状记忆材料通常为镍钛记忆合金材质,其具有弹性好、收紧力度强、可夹取消化道管壁全层、抓取组织多等特点。在自由状态下,固定夹刺202向中心轴方向收紧,即固定夹刺202的尖刺端头指向中心轴方向,此为固定夹刺202的成型状态,当固定夹套201在内窥镜8上时,固定夹刺202被内窥镜8撑起呈管状,也就是固定夹刺202的尖刺端头指向轴向前端。当固定夹2夹在病变组织7上时,固定夹套201套住病变组织7,固定夹刺202将病变组织7夹紧缝合。固定夹刺202可以为图中的四个尖刺端头,也可以为三个或者其他数量,具体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固定夹容纳腔101可以设置在载体透明帽1的前端侧壁的内部,也可以为从载体透明帽1的内侧壁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凹槽,当采用前一种方式设置固定夹容纳腔101时,固定夹容纳腔101位于侧壁的中间层,当固定夹2装在固定夹容纳腔101内后即可使固定夹2呈管状,与安装内窥镜8后的吻合夹状态相同,因此安装内窥镜8前后,吻合夹的状态不变,这会导致内窥镜8安装不到位现象的发生,为此本申请的固定夹容纳腔101采用第二种设置方式,由于固定夹容纳腔101的内侧不具有壁面结构,因此当未安装内窥镜8时,也就是卸载状态时,固定夹2处于收紧状态(如图7所示),当安装内窥镜8时,也就是装载状态时,固定夹2的前端(即固定夹刺202)由内窥镜8的前端支撑向前方延伸,通过固定夹2的状态可以准确判断内窥镜8是否安装到位,也就是说固定夹刺202完全指向前端时表示内窥镜8安装到位,此时会有卡顿感,术者凭感觉也可判断是否安装到位。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载体透明帽1的前端侧壁分为两层,开口1011位于靠内层侧壁处。
本实施例中,推送腔102沿载体透明帽1的轴向贯穿载体透明帽1的后端侧壁,也就是说推送腔102的内外侧均有壁面支撑,安装推送杆3后,推送杆3与内窥镜8不存在接触关系,内窥镜8在消化道内部产生的变形对推送杆3的影响减小。推送杆3活动安装在推送腔102内,即可以随时插拔推送杆3。需要推送固定夹2时将推送杆3插入推送腔102向前顶推固定夹2,固定夹2被推出后取出推送杆3,减小吻合夹装在消化道内的占用空间。
作为优选的,推送杆3的后端设有推送手柄5,推送手柄5与推送杆3固定连接,例如焊接、铆接、胶合、一体制作成型等等或者可拆卸连接,例如螺纹连接。
实施例2,一种吻合套装,如图8-图11、图14-图19所示,包括牵拉夹6和以上所述的吻合夹,牵拉夹6从内窥镜8的钳道孔穿过载体透明帽1,并牵拉病变组织7,以使病变组织7向载体透明帽1靠近或者进入载体透明帽1。
实施例1中仅使用吻合夹夹取病变组织7,主要适用于弹性较好的组织,此时依靠负压即可将组织吸入固定夹2内,而当组织病变程度较大时,病变组织7将会硬化,此时单独依靠负压作用很难将病变组织7吸入固定夹2内,或者夹取的病变组织7厚度较小,导致病变组织7缝合不完全,本实施例将牵拉夹6与吻合夹配合使用,使用时先用牵拉夹6勾住病变组织7,同时回拉病变组织7,使病变组织7向载体透明帽1方向靠近,同时病变组织7凸出大范围的组织表面,从而吻合夹可以抓取更多的病变组织7,便于释放夹取组织。
牵拉夹6为现有技术,牵拉夹6能够勾住病变组织7的边缘,并将病变组织7向载体透明帽1方向牵拉,并且在牵拉过程中病变组织7逐渐合拢,例如可以采用专利号为CN201821459369.9,名称为“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中的结构,或者专利号为CN201721223893.1,名称为“一种内窥镜用吻合夹”中的结构等等,本实施例中牵拉夹6采用如下结构:如图8-图11所示,牵拉夹6包括收纳管601、靴管602、拉索衬管603和勾夹604,勾夹604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勾部6041,每个勾部6041的后端连接于拉索衬管603的前端,收纳管601和靴管602同轴相接,并套设于拉索衬管603的周向外侧,勾夹604能够收缩至收纳管601内,当勾夹604伸出收纳管601时,每个勾部6041的前端沿径向向外扩张。
收纳管601和靴管602的材质较硬,作为外部套管使用,收纳管601的直径大于靴管602的直径,靴管602与拉索衬管603适配,收纳管601与勾夹604适配,即靴管602套在拉索衬管603外,牵拉夹6收缩时,勾夹604处于收纳管601内,勾夹604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拉索衬管603的前后推拉作用下可以打开闭合。在自由状态下,勾夹604处于径向扩张状态;在收纳管601的限制下勾夹604径向收缩。整个牵拉夹6可通过内窥镜8钳道孔进入人体,找到目标组织,推动拉索衬管603,则勾夹604因自身弹性可以自动打开,勾夹604组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的牵拉夹6结构简单,抽拉方便,占用空间小。
作为优选的,收纳管601和靴管602一体制作而成。
图14-图19示意了缝合穿孔4时的操作步骤示意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使用牵拉夹6勾取病变组织7。如图14-图17所示,首先将吻合套装移动至穿孔4部位的正上方,接着将牵拉夹6穿过内窥镜8的钳道孔,并从内窥镜8的前端伸出,顶推拉索衬管603使勾夹604打开并勾住位于穿孔4处的病变组织7,随后抽拉拉索衬管603,将勾夹604拉近收纳管601内,从而使勾夹604闭合,穿孔4部位随之闭合,接着拉动牵拉夹6,同时移动内窥镜8,使内窥镜8的前端抵在组织表面,并且病变组织7牵拉至吻合夹内。
步骤二:使用吻合夹缝合。如图18所示,向前顶推推送杆3,使吻合夹脱离载体透明帽1,固定夹刺202恢复成型状态,夹紧病变组织7。
步骤三:撤回装置。如图19所示,推动拉索衬管603,使闭合的勾夹604打开,把组织释放,将牵拉夹6、推送杆3和内窥镜8逐一取出。
实施例3,一种吻合套装,尤其适用于大面积穿孔4的缝合。在实施例2中,当牵拉夹6没有抓取合适的病变组织7时将导致吻合夹夹取组织失败,尤其当穿孔4面积较大时,由于肠胃的蠕动,病变组织7的活动性更强,给抓取工作带来困难,如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定位螺钉605,定位螺钉605的前端设有螺纹锥头6051,拉索衬管603的中心设有轴向贯通腔,即拉索衬管603为中空结构,定位螺钉605设置于轴向贯通腔内,并能相对拉索衬管603作轴向往复运动。定位螺钉605与拉索衬管603的相对运动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者滑动连接实现。螺纹连接时定位螺钉605可以在拉索衬管603内旋转,旋转过程中两者具有前后相对运动。
使用时,先将定位螺钉605的螺纹锥头6051插入病变组织7,接着旋转定位螺钉605,在螺旋作用下,穿孔4部位收紧并变小,此时可以快速有效的进行牵拉夹6的抓取工作。从而加快手术速度,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同时降低对术者操作水平的要求。
定位螺钉605可以随时拆卸,当病变组织7较小时,抓取组织难度较低时可以将定位螺钉605拆除。
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吻合夹,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体透明帽(1),所述载体透明帽(1)轴向贯通,载体透明帽(1)套设于内窥镜(8)的前端,载体透明帽(1)的前端设有固定夹容纳腔(101)、后端设有推送腔(102);所述推送腔(102)与所述固定夹容纳腔(101)连通;
固定夹(2),所述固定夹(2)设置于所述固定夹容纳腔(101)内;
推送杆(3),推送杆(3)的一端伸入所述推送腔(102);
所述推送腔(102)位于所述内窥镜(8)的外部,当向前推送所述推送杆(3)时,所述固定夹(2)从所述固定夹容纳腔(101)伸出,且固定夹(2)的前端向中心轴方向收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吻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2)包括轴向相接的固定夹套(201)和固定夹刺(202),所述固定夹刺(202)具有至少一个尖刺端头,固定夹刺(202)采用形状记忆材料制成,当所述固定夹(2)从所述容纳腔伸出时,所述固定夹刺(202)恢复成型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容纳腔(101)为从所述载体透明帽(1)的内侧壁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凹槽,所述固定夹(2)的前端由所述内窥镜(8)的前端支撑向前方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腔(102)沿所述载体透明帽(1)的轴向贯穿所述载体透明帽(1)的后端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杆(3)的后端设有推送手柄(5)。
6.一种吻合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牵拉夹(6)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吻合夹,所述牵拉夹(6)从所述内窥镜(8)的钳道孔穿过所述载体透明帽(1),并牵拉病变组织(7),以使所述病变组织(7)向所述载体透明帽(1)靠近或者进入所述载体透明帽(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吻合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夹(6)包括收纳管(601)、靴管(602)、拉索衬管(603)和勾夹(604),所述勾夹(604)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勾部(6041),每个所述勾部(6041)的后端连接于所述拉索衬管(603)的前端,所述收纳管(601)和靴管(602)同轴相接,并套设于所述拉索衬管(603)的周向外侧,所述勾夹(604)能够收缩至所述收纳管(601)内,当所述勾夹(604)伸出所述收纳管(601)时,每个所述勾部(6041)的前端沿径向向外扩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吻合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吻合套装还包括定位螺钉(605),所述定位螺钉(605)的前端设有螺纹锥头(6051),所述拉索衬管(603)的中心设有轴向贯通腔,所述定位螺钉(605)设置于所述轴向贯通腔内,并能相对所述拉索衬管(603)作轴向往复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吻合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螺钉(605)与所述拉索衬管(603)螺纹连接或者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吻合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管(601)和所述靴管(602)一体制作而成。
CN202020333322.9U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吻合夹和包含所述吻合夹的吻合套装 Active CN212089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3322.9U CN212089655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吻合夹和包含所述吻合夹的吻合套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3322.9U CN212089655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吻合夹和包含所述吻合夹的吻合套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89655U true CN212089655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34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33322.9U Active CN212089655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吻合夹和包含所述吻合夹的吻合套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896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85282A1 (zh) * 2020-03-17 2021-09-23 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吻合夹和包含所述吻合夹的吻合套装
WO2022161173A1 (zh) * 2021-01-28 2022-08-04 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吻合夹取出套装以及一种吻合夹释放套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85282A1 (zh) * 2020-03-17 2021-09-23 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吻合夹和包含所述吻合夹的吻合套装
WO2022161173A1 (zh) * 2021-01-28 2022-08-04 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吻合夹取出套装以及一种吻合夹释放套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81467A (zh) 一种吻合夹和包含所述吻合夹的吻合套装
US6921408B2 (en) Apparatus for sewing tissue and method of use
EP1769749B1 (en) Surgical suture instrument
US5318578A (en)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a suture into a body cavity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apparatus
US5370647A (en) Tissue and organ extractor
JP4266738B2 (ja) 結紮装置
US5257637A (en) Method for suture knot placement and tying
US5080664A (en) Device for holding a vein during vascular surgery
JP2873366B2 (ja) 鉗 子
CN109953800A (zh) 一种滑槽式多臂夹
US20050228406A1 (en) Formation of knots
CN212089655U (zh) 一种吻合夹和包含所述吻合夹的吻合套装
US20080262591A1 (en) Stent inserting device
US8444658B2 (en) Hydrodynamic suture passer
US20100298847A1 (en) Hydrodynamic suture passer
JP2020523177A (ja) 組織クリップ適用取付セット/後付セット
US11559297B2 (en) Suturing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N213310023U (zh) 一种吻合夹套装及其内窥镜装置
CN112790805A (zh) 一种吻合夹取出套装
US20160206391A1 (en) A system to manipulate organs and instrumen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WO2011055684A1 (ja) 手術用持針器
US20230116167A1 (en) Endoscopic suture cinch
CN215129371U (zh) 一种吻合夹取出套装
CN216021203U (zh) 一种医用牵引装置
CN215994109U (zh) 一种医用金属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