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78200U - 溢流装置及蓄水池 - Google Patents
溢流装置及蓄水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078200U CN212078200U CN202020063684.0U CN202020063684U CN212078200U CN 212078200 U CN212078200 U CN 212078200U CN 202020063684 U CN202020063684 U CN 202020063684U CN 212078200 U CN212078200 U CN 2120782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body
- water
- overflow
- wall
- water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水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溢流装置及蓄水池,其主要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为竖直设置的圆柱形腔体结构,并且所述罐体底部的封底呈中心低四周高的倒锥形结构,并且所述封底中央的外壁设有与内部贯通的溢流口;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溢流口连接,而远离所述溢流口的一端经所述罐体外部任意的一侧向上竖直延伸,并且所述溢流管对应所述罐体内的极限水位区域设有排水口;进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设置在所述罐体外壁上,且与所述罐体内部相通;出水接口,所述出水接口设置在所述罐体外壁不与所述进水接口重合区域,并与所述罐体内部相通。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通过罐体封底结构及溢流管的设置方式实现罐体内自清洁的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水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溢流装置及蓄水池。
背景技术
蓄水池溢水管是水池必须设置的装置,是保证蓄水池安全运行时的措施。当水池蓄满而进水量大于出水量时,多余流量由溢水管泄出,以防顶板承受托力。现有蓄水池缺陷为:溢流管进水口一般位于蓄水池的上部或是顶部,通常向蓄水池补水都是由蓄水池上部进行,上部水质较好,当溢流发生时,上部的优质水通过溢流管排出,而位于蓄水池底部的泥沙等沉积物仍然存在于蓄水池中,造成优质水资源的浪费;同时,蓄水池在长期循环使用中,底部沉积物须频繁进行放空清理,增加了清理劳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溢流装置及蓄水池,通过罐体封底结构及溢流管的设置方式实现罐体内自清洁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溢流装置及蓄水池,其主要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为竖直设置的圆柱形腔体结构,并且所述罐体底部的封底呈中心低四周高的倒锥形结构,并且所述封底中央的外壁设有与内部贯通的溢流口;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溢流口连接,而远离所述溢流口的一端经所述罐体外部任意的一侧向上竖直延伸,并且所述溢流管对应所述罐体内的极限水位区域设有排水口;进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设置在所述罐体外壁上,且与所述罐体内部相通;出水接口,所述出水接口设置在所述罐体外壁不与所述进水接口重合区域,并与所述罐体内部相通。
优选的,所述进水接口设置在所述罐体任意一侧的底部;所述进水接口的轴心线与所述罐体内壁圆弧相切设置。
优选的,所述出水接口设置在所述罐体远离所述进水接口一侧的底部;所述出水接口的轴心线与所述罐体内壁圆弧相切设置,并且所述出水接口的朝向与所述进水接口的朝向相同。
优选的,所述罐体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设有排气阀门,所述排气阀门设有浮子,所述浮子位于所述罐体的极限水位区域,用于根据水位变化控制所述排气阀门的开闭。
优选的,所述溢流管的竖直延伸段底部通过U形段与所述溢流口联通;所述U形段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有排污阀门。
优选的,所述罐体底部内壁设有若干条凸起的导流条,各个所述导流条为倾斜设置,并且顶端朝所述进水接口的灌注方向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封底内壁环所述溢流口的四周固定设有多个弧形挡板,各个所述弧形构成叶轮结构并沿所述罐体高度方向向上延伸。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在上述设置中,进水接口与加水管连接,用于向罐体内加水,出水管与下游给水管网连接,用于为下游提供水源,由于罐体底部呈漏斗状结构,因此沉淀物在罐体底部沿封底内壁向溢流口内滑动,最终经溢流口落入溢流管内,被收集在溢流管内的沉积物不受罐体内水流运动影响,因此不会产生二次扩散影响水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供水质量,减少了罐体内的清洁频率。当通过进水接口向罐体内进行加水时,罐体内的水在进水水流的流体运动作用下产生旋转,使罐体底部的沉积物随水流运动一起旋转,并在向心力及封底斜坡的双重作用下,快速而彻底的向溢流口方向滚动,最终落入溢流口内进入溢流管中。出水接口的出水运动不与进水接口的水流运动方向冲突,因此可以在向罐体内加水的同时还可通过出水接口向外部提供水源,该过程中罐体内的水流始终处于旋转状态,此时罐体进行离心杂质分离作用,从而提高了供水水质的清洁程度。当罐体内的水位升高到极限水位区域后,浮子在水体浮力作用下驱动排气阀门关闭,此时罐体顶部形成密闭状态,在压力作用下罐体内多余的水经溢流口、溢流管及排水口向外部排出。其中罐体顶部大体呈密封状态,目的是避免水位到达罐体顶部区域,因此降低了顶部结构的防水要求,而通过排气口及排气阀门的方式约束极限水位高度,还降低了对溢流管上排水口的开设位置需求,因此该罐体可以深埋底下并使溢流管设地面之上。U形段用于收集沉积物,并且内部的曲面造型消除了沉积物的堆积死角,同时借助最底部的排污口可顺利的将U形段内的沉积物排出释放,避免阻塞溢流管。在进水过程中,水流与导流条摩擦,因此改变了水流的运动方式,即在旋转过程中,水流不断的向四外翻滚进而使封底处的沉积物在水流的翻滚冲刷作用下,向封底的中心方向靠拢,同时避免罐体内侧壁与封底结合处的沉积物堆积死角问题。水流的旋转运动将沉积物引导进各个弧形挡板所围成的区域内部,因此即使没有落入溢流口中,在弧形挡板所包围的区域内的沉积物也很难被水流搅动而产生扩散,从而实现了沉积物收集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根据图1,一种溢流装置及蓄水池,其主要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为竖直设置的圆柱形腔体结构,并且所述罐体1底部的封底2呈中心低四周高的倒锥形结构,并且所述封底2中央的外壁设有与内部贯通的溢流口3;溢流管4,所述溢流管4的一端与所述溢流口3连接,而远离所述溢流口3的一端经所述罐体1外部任意的一侧向上竖直延伸,并且所述溢流管4对应所述罐体1内的极限水位区域设有排水口5;进水接口6,所述进水接口6设置在所述罐体1外壁上,且与所述罐体1内部相通;出水接口7,所述出水接口7设置在所述罐体1外壁不与所述进水接口6重合区域,并与所述罐体1内部相通。
在上述设置中,进水接口6与加水管连接,用于向罐体1内加水,出水管与下游给水管网连接,用于为下游提供水源,由于罐体1底部呈漏斗状结构,因此沉淀物在罐体1底部沿封底2内壁向溢流口3内滑动,最终经溢流口3落入溢流管4内,被收集在溢流管4内的沉积物不受罐体1内水流运动影响,因此不会产生二次扩散影响水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供水质量,减少了罐体1内的清洁频率。
实施例二:
所述进水接口6设置在所述罐体1任意一侧的底部;所述进水接口6的轴心线与所述罐体1内壁圆弧相切设置。
上述设置中,当通过进水接口6向罐体1内进行加水时,罐体1内的水在进水水流的流体运动作用下产生旋转,使罐体1底部的沉积物随水流运动一起旋转,并在向心力及封底2斜坡的双重作用下,快速而彻底的向溢流口3方向滚动,最终落入溢流口3内进入溢流管4中。由于溢流管4的内的水不受罐体1内的水流运动影响,因此沉积物不会搅动起来,对罐体1的内的水造成影响,提高了供水的清洁程度。同时当罐体1内的水在外溢过程中,溢流管4内的沉积物还能被水流经排水口5排出,实现了自清洁的目的,减少罐体1内部的清洁频率。
实施例三:
所述出水接口7设置在所述罐体1远离所述进水接口6一侧的底部;所述出水接口7的轴心线与所述罐体1内壁圆弧相切设置,并且所述出水接口7的朝向与所述进水接口6的朝向相同。
上述设置中,出水接口的出水运动不与进水接口的水流运动方向冲突,因此可以在向罐体1内加水的同时还可通过出水接口向外部提供水源,该过程中罐体1内的水流始终处于旋转状态,此时罐体1进行离心杂质分离作用,从而提高了供水水质的清洁程度。
实施例四:
所述罐体1顶部设有排气口8,所述排气口8设有排气阀门9,所述排气阀门9设有浮子10,所述浮子10位于所述罐体1的极限水位区域,用于根据水位变化控制所述排气阀门9的开闭。
上述设置中,当罐体1内的水位升高到极限水位区域后,浮子10在水体浮力作用下驱动排气阀门9关闭,此时罐体1顶部形成密闭状态,在压力作用下罐体1内多余的水经溢流口3、溢流管4及排水口5向外部排出。其中罐体1顶部大体呈密封状态,目的是避免水位到达罐体1顶部区域,因此降低了顶部结构的防水要求,而通过排气口8及排气阀门9的方式约束极限水位高度,还降低了对溢流管4上排水口5的开设位置需求,因此该罐体1可以深埋底下并使溢流管4设地面之上。
实施例五:
所述溢流管4的竖直延伸段11底部通过U形段12与所述溢流口3联通;所述U形段12的底部设有排污口13,所述排污口13设有排污阀门14。
上述设置中,U形段12用于收集沉积物,并且内部的曲面造型消除了沉积物的堆积死角,同时借助最底部的排污口13可顺利的将U形段12内的沉积物排出释放,避免阻塞溢流管4。
实施例六:
所述罐体1底部内壁设有若干条凸起的导流条15,各个所述导流条15为倾斜设置,并且顶端朝所述进水接口6的灌注方向倾斜设置。
上述设置中,在进水过程中,水流与导流条15摩擦,因此改变了水流的运动方式,即在旋转过程中,水流不断的向四外翻滚进而使封底2处的沉积物在水流的翻滚冲刷作用下,向封底2的中心方向靠拢,同时避免罐体1内侧壁与封底2结合处的沉积物堆积死角问题。
实施例七:
根据图1、图2,所述封底2内壁环所述溢流口3的四周固定设有多个弧形挡板16,各个所述弧形构成叶轮结构并沿所述罐体1高度方向向上延伸。
上述设置中,水流的旋转运动将沉积物引导进各个弧形挡板16所围成的区域内部,因此即使没有落入溢流口3中,在弧形挡板16所包围的区域内的沉积物也很难被水流搅动而产生扩散,从而实现了沉积物收集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溢流装置及蓄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为竖直设置的圆柱形腔体结构,并且所述罐体底部的封底呈中心低四周高的倒锥形结构,并且所述封底中央的外壁设有与内部贯通的溢流口;
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溢流口连接,而远离所述溢流口的一端经所述罐体外部任意的一侧向上竖直延伸,并且所述溢流管对应所述罐体内的极限水位区域设有排水口;
进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设置在所述罐体外壁上,且与所述罐体内部相通;
出水接口,所述出水接口设置在所述罐体外壁不与所述进水接口重合区域,并与所述罐体内部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装置及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口设置在所述罐体任意一侧的底部;所述进水接口的轴心线与所述罐体内壁圆弧相切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流装置及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接口设置在所述罐体远离所述进水接口一侧的底部;所述出水接口的轴心线与所述罐体内壁圆弧相切设置,并且所述出水接口的朝向与所述进水接口的朝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装置及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设有排气阀门,所述排气阀门设有浮子,所述浮子位于所述罐体的极限水位区域,用于根据水位变化控制所述排气阀门的开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装置及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的竖直延伸段底部通过U形段与所述溢流口联通;所述U形段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有排污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流装置及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底部内壁设有若干条凸起的导流条,各个所述导流条为倾斜设置,并且顶端朝所述进水接口的灌注方向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装置及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底内壁环所述溢流口的四周固定设有多个弧形挡板,各个所述弧形构成叶轮结构并沿所述罐体高度方向向上延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63684.0U CN212078200U (zh) | 2020-01-13 | 2020-01-13 | 溢流装置及蓄水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63684.0U CN212078200U (zh) | 2020-01-13 | 2020-01-13 | 溢流装置及蓄水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078200U true CN212078200U (zh) | 2020-12-04 |
Family
ID=73569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063684.0U Active CN212078200U (zh) | 2020-01-13 | 2020-01-13 | 溢流装置及蓄水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078200U (zh) |
-
2020
- 2020-01-13 CN CN202020063684.0U patent/CN21207820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529879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污管道 | |
CN206828228U (zh) | 一种溶气气浮沉淀一体机 | |
CN210152092U (zh) | 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结构 | |
CN111119322A (zh) | 溢流装置及蓄水池 | |
CN212078200U (zh) | 溢流装置及蓄水池 | |
CN220266711U (zh) | 一种自带过滤腔的浮坞泵船 | |
CN208151112U (zh) | 分层式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0078926U (zh) | 用于江、河、湖、库、海排污口的雨污水过滤沉淀装置 | |
CN111039389A (zh) | 一种旋转式滗水器 | |
CN212894019U (zh) | 一种旋流沉沙机 | |
CN206128647U (zh) | 一种用于混凝土输送泵管清洗物的排放装置 | |
CN211143271U (zh) | 用于排水系统的拦渣浮筒结构 | |
CN213823793U (zh) | 一种水质循环利用装置 | |
CN116060396A (zh) | 水池机器人 | |
CN207201767U (zh) | 一种环保型鱼塘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 | |
CN210103598U (zh) | 一种旋流除污器 | |
CN211873181U (zh) | 一种人防水箱 | |
CN212001511U (zh) | 污水截流井的可调节拦渣及防倒灌装置 | |
CN114748938A (zh) | 一种城市建筑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1056796U (zh) | 一种自浮式滗水器 | |
CN211486659U (zh) | 平流沉淀集水装置 | |
CN206566555U (zh) | 一种新型的竖流式沉淀池 | |
CN210885427U (zh) | 一种油水分离器 | |
CN206138811U (zh) | 一种自动流油油水分离装置 | |
CN209989919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用真空引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