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75205U - 一种多功能垃圾收集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垃圾收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75205U
CN212075205U CN202020145998.5U CN202020145998U CN212075205U CN 212075205 U CN212075205 U CN 212075205U CN 202020145998 U CN202020145998 U CN 202020145998U CN 212075205 U CN212075205 U CN 2120752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pan
garbage
container
bro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459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明月
郑郁琪
龚军
王华平
王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1459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752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75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752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是设计一种多功能垃圾收集器,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内设有用于容纳垃圾的垃圾储存腔室,所述容器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垃圾储存腔室的垃圾入口,所述垃圾入口处或所述容器内设有簸箕件,所述容器内设有用于扫除垃圾的扫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闲置状态下,所述簸箕件和扫帚放置在容器内,簸箕件和扫帚处于放置位置,扫帚在清扫过程中接触垃圾的清扫面对外界是不暴露的,即外界不会直接接触扫帚的清扫面,这样有利于保持在闲置状态的环境的卫生;在清扫结束后,他们又重新放回原先的放置位置;整体结构简单,实现对簸箕件和扫帚的容纳,确保使用的方便性和卫生。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垃圾收集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是设计一种多功能垃圾收集器。
背景技术
生活中有很多比较小或受限的生活空间,比如桌面,床面,书架,冰箱顶,各式家具的顶面或下面,在铺地板的人家经常会使用近地面的床铺如日式的榻榻米附近的地面。由于空间受限不适合使用一般的垃圾桶和清扫装置。比如桌面空间长度大多是在一米到一米半长宽度在一米以下。而家用垃圾桶往往直径或边长尺寸在0.4米以上,单独放在桌下备用就太占空间了,所以往往不会有垃圾桶备用,而书架尺寸空间就更小了。在这些空间经常发现产生或积累了很多细小垃圾,如食物碎渣、橡皮屑、积灰、纸团,纸屑等。这些垃圾往往因为细小,难于以卫生的方式直接用手清理干净,所以清理这些垃圾的惯用方法是去取一个大的垃圾桶和抹布来,使用抹布把这些小垃圾推扫到大垃圾桶里,或者取簸箕扫帚,用扫帚把垃圾扫到簸箕里,再倒进垃圾桶。这样的清扫一般需要往返多次:取垃圾桶,取抹布或扫帚簸箕,清扫后要把垃圾桶放回去,抹布要清洗并放回,或把扫帚簸箕归位。这个过程比较麻烦。所以人们往往因为麻烦而不去清理这些空间,造成这些区域垃圾堆积。
目前市面上虽然已有多种垃圾桶,但大多数垃圾桶往往功能单一,只有垃圾存储功能,而不配备其他清扫工具,无法对桌面细小碎屑清扫收集,需要离开垃圾所在的空间去取用抹布等工具,耗时耗力。
另外大多数垃圾清扫工具和容器在清扫和储存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比如扫帚表面和簸箕里面往往会有残余垃圾,对外界是暴露的,不仅对环境的美观造成影响,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很不利。
在现有技术中也存在有把簸箕和扫帚以及垃圾桶三者构成的清扫工具组合,但是存在着取用工具不便,或存放方式不合理,不卫生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垃圾收集器,将垃圾收集功能以及垃圾的清扫功能集合在一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垃圾收集器,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内设有用于容纳垃圾的垃圾储存腔室,所述容器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垃圾储存腔室的垃圾入口,所述垃圾入口处或所述容器内设有簸箕件,所述容器内设有用于扫除垃圾的扫帚,所述扫帚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簸箕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闲置状态下,所述簸箕件和扫帚放置在容器内,簸箕件和扫帚处于放置位置,扫帚在清扫过程中接触垃圾的清扫面对外界是不暴露的,即外界不会直接接触扫帚的清扫面,所述簸箕件的在使用中容纳垃圾或接触的大部分凹面也是不对外界暴露的,这样有利于保持在闲置状态的环境的卫生;而在使用状态下时,簸箕件和扫帚脱离原先的放置位置,清扫结束后,他们又重新放回原先的放置位置;整体结构简单,实现对簸箕件和扫帚的容纳,确保使用的方便性和卫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容器的形状为方形桶体或圆柱形或圆锥形或动物造型或卡通造型或其他有内部容纳空间的造型。
进一步,所述垃圾入口处设有封盖或打开所述垃圾入口的桶盖。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桶盖的设置能实现在通常状态下对垃圾储存腔室内的垃圾进行封闭,避免垃圾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进一步,所述容器内分别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簸箕件和/或所述扫帚的收纳腔室,所述簸箕件和所述扫帚对应设在所述收纳腔室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容器内设置收纳腔室对簸箕件和扫帚进行容纳,便于在不使用簸箕件和扫帚时能方便对簸箕件和扫帚进行收纳。
进一步,所述垃圾储存腔室设在所述容器内,所述垃圾入口设在所述容器的顶部,所述容器的下部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簸箕件的容纳槽,所述簸箕件滑动设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扫帚设在所述容纳槽内且与所述簸箕件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容器内设置容纳槽,将簸箕件采用抽拉的方式插入在容纳槽内,方便簸箕件的收纳和取出。
进一步,所述扫帚和所述簸箕可以可拆性连接在一起,好处在于可以一次就取出簸箕和扫帚两个工具。
进一步,所述簸箕件包括底板和设在所述底板周边上的挡边,所述挡边上设有与所述底板持平用于将垃圾扫入所述底板上的敞口,在所述簸箕件插入所述容纳槽中时,所述挡边封盖所述容纳槽的槽口,所述扫帚与所述底板或所述挡边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挡边的设置一方面能在使用簸箕件收集垃圾时避免垃圾从簸箕件的周边落下,另一方面在簸箕件插设在容纳槽时对容纳槽的槽口进行封盖,避免使用后的簸箕件和扫帚上溢流的灰尘垃圾从容纳槽飞出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进一步,所述扫帚包括刷板和刷丝,多个所述刷丝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刷板的一端面上,所述刷板上设有卡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卡座,所述卡孔与所述卡座卡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刷板上设置卡孔,在底板上设置卡座,便于扫帚和簸箕件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挡边上设有簸箕把手,所述簸箕把手设在所述挡边的外壁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簸箕把手的设置能方便将簸箕件从容纳槽内抽出。
进一步,所述簸箕把手的形状呈倒扣半月型。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簸箕把手采用倒扣半月型的形状,便于手持。
进一步,所述垃圾入口设在所述容器的顶部,所述簸箕件的一侧边与所述垃圾入口周边通过铰链铰接用于封盖或打开所述垃圾入口,所述簸箕件与设有铰链的侧边相邻的侧边上均设有第一挡板,所述扫帚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所述簸箕件上,所述垃圾储存腔室内设有倾斜设置的滑板,所述滑板的水平高端位于所述铰链的竖直下方;所述容器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垃圾储存腔室连通的排物口,所述排物口处设有用于封盖所述排物口的底盖,所述底盖的一侧边与所述排物口的周边铰接,所述底盖的另一侧边与所述排物口的周边通过卡扣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簸箕件通过铰链与垃圾入口周边铰接,在不使用簸箕件时,簸箕件作为封堵垃圾入口的封盖,确保垃圾储存腔室的封闭,避免垃圾储存腔室内的垃圾外漏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在需要使用簸箕件时,将簸箕件翻开,将簸箕件远离铰链的一侧边置于垃圾处,采用扫帚将垃圾清扫入簸箕件,然后翻转簸箕件,垃圾自动落入垃圾储存腔室内;由于设置了滑板,在容器倾斜时,避免垃圾储存腔室内的垃圾落出垃圾储存腔室。
进一步,所述簸箕件为尖顶的屋顶形或平顶的屋顶形。
进一步,所述容器的顶部设有顶盖,所述垃圾入口设在所述容器的侧面上,所述簸箕件的底部与所述垃圾入口的下部铰接用于封盖或打开所述垃圾入口,所述扫帚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所述簸箕件上,所述簸箕件与所述垃圾入口铰接的侧边以及与该侧边相邻的侧边上均设有第二挡板,在所述簸箕件封盖所述垃圾入口时,所述第二挡板设在所述垃圾储存腔室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垃圾入口设在容器的侧面上,在不使用簸箕件时,簸箕件作为封堵垃圾入口的封盖,确保垃圾储存腔室的封闭,避免垃圾储存腔室内的垃圾外漏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在使用簸箕件时,将簸箕件翻开,将簸箕件远离铰链的一侧边置于垃圾处,采用扫帚将垃圾清扫入簸箕件,然后翻转簸箕件,垃圾自动落入垃圾储存腔室内;由于设置了滑板,在容器倾斜时,避免垃圾储存腔室内的垃圾落出垃圾储存腔室;通过设置第二挡板,避免在翻开簸箕件后垃圾从垃圾入口落出,同时可以防止扫入簸箕件内的垃圾从簸箕件的侧边落出。
进一步,所述顶盖呈屋顶状,所述簸箕件包括第一簸箕板和第二簸箕板,所述第一簸箕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簸箕板的一侧一体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簸箕板远离所述第二簸箕板的侧边与所述垃圾入口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一簸箕板远离所述第二簸箕板的侧边以及与远离所述第二簸箕板的侧边相邻的侧边上均设有所述第二挡板,所述扫帚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簸箕板上或所述第二簸箕板上或所述第二挡板上,所述顶盖上设有开口,在所述簸箕件转动至封盖所述垃圾入口时,所述第一簸箕板封盖所述垃圾入口,所述第二簸箕板封盖所述开口,且所述扫帚设在所述开口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簸箕件分成第一簸箕板和第二簸箕板,两者之间形成弯折,同时将顶盖设置呈屋顶状,第二簸箕板封盖开口,便于扫帚的放置,避免扫帚放置位置过低接触到垃圾储存腔室内的垃圾。
进一步,所述容器的顶部设有用于带动所述顶盖或所述桶盖开启或关闭所述垃圾入口的电子自动开盖装置,所述顶盖或所述桶盖上设有用于检测是否有物体接近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和所述电子自动开盖装置电连接,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有物体接近时,所述电子自动开盖装置带动所述顶盖或所述桶盖开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电子自动开盖装置和传感器的设置能实现当有物体(如垃圾或手)靠近时自动打开顶盖或桶盖。
进一步,所述扫帚和所述簸箕件通过钩挂、悬挂、嵌合、捆绑、链环式连接、磁性连接、夹持、搁置、粘接、魔术贴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容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容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容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簸箕件和扫帚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垃圾入口处关闭;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容器,2、垃圾储存腔室,3、垃圾入口,4、簸箕件,5、扫帚,6、桶盖,7、收纳腔室,8、容纳槽,9、底板,10、挡边,11、敞口,12、刷板,13、刷丝,14、卡孔,15、卡座,16、簸箕把手,17、第一挡板,18、滑板,19、排物口,20、底盖,21、顶盖,22、第二挡板,23、第一簸箕板, 24、第二簸箕板,25、开口,26、圆柱片,27、第三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容器1,所述容器1内设有用于容纳垃圾的垃圾储存腔室2,所述容器1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垃圾储存腔室2的垃圾入口3,所述所述容器1内设有簸箕件4,所述容器1内设有用于扫除垃圾的扫帚5。具体的,所述容器1的顶部上设有用于分别容纳所述簸箕件 4和所述扫帚5的收纳腔室7,所述簸箕件4和所述扫帚5分别设在所述收纳腔室7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垃圾入口3和所述收纳腔室7的入口均设在所述容器1的顶部,通过在容器1的顶部设置桶盖6,实现对垃圾入口3 和收纳腔室7的入口的封盖。
在闲置状态下,所述簸箕件4和扫帚5分别放置在收纳腔室7内,扫帚 5在清扫过程中接触垃圾的清扫面对外界是不暴露的,即外界不会直接接触扫帚5的清扫面,所述簸箕件4的在使用中容纳垃圾或接触的大部分凹面也是不对外界暴露的,这样有利于保持在闲置状态的环境的卫生;而在使用状态下时,将簸箕件4和扫帚5从收纳腔室7内取出,清扫结束后,他们又重新放回收纳腔室7;整体结构简单,实现对簸箕件4和扫帚5的容纳,确保使用的方便性和卫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器1的形状为方形桶体或圆柱形或圆锥形或动物造型或卡通造型或其他有内部容纳空间的造型。所述桶盖6滑动设在所述容器1的顶部或铰接设在所述容器1的顶部或通过电子自动开盖装置安装在容器1的顶部,优选的,所述容器1的顶部设有用于带动所述桶盖6开启或关闭所述垃圾入口3的电子自动开盖装置,所述所述桶盖6上设有用于检测是否有物体接近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和所述电子自动开盖装置电连接,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有物体接近时,所述电子自动开盖装置带动所述桶盖6开启。
同时,所述收纳腔室7的形状根据簸箕件4和扫帚5的形状进行设置,可以为矩形或其他不规则或规则的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垃圾入口3和收纳腔室7的入口在容器1顶部的排布不受限定,可以并列排布设置,也可以采用矩阵排布等等,其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容器1,所述容器1内设有用于容纳垃圾的垃圾储存腔室2,所述容器1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垃圾储存腔室2的垃圾入口3,所述所述容器1内设有簸箕件4,所述容器1内设有用于扫除垃圾的扫帚5。所述容器1的顶部上设有用于同时容纳所述簸箕件4和所述扫帚5 的收纳腔室7,所述簸箕件4和所述扫帚5均设在所述收纳腔室7内,且所述扫帚5和所述簸箕件4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具体的,所述扫帚5和所述簸箕件4通过钩挂、悬挂、嵌合、捆绑、链环式连接、磁性连接、夹持、搁置、粘接、魔术贴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垃圾入口3和所述收纳腔室7的入口均设在所述容器1的顶部,通过在容器1的顶部设置桶盖6,实现对垃圾入口3和收纳腔室7的入口的封盖。
在闲置状态下,所述簸箕件4和扫帚5连接后均放置在收纳腔室7内,扫帚5在清扫过程中接触垃圾的清扫面对外界是不暴露的,即外界不会直接接触扫帚5的清扫面,所述簸箕件4的在使用中容纳垃圾或接触的大部分凹面也是不对外界暴露的,这样有利于保持在闲置状态的环境的卫生;而在使用状态下时,将簸箕件4和扫帚5从收纳腔室7内取出,清扫结束后,他们又重新放回收纳腔室7;整体结构简单,实现对簸箕件4和扫帚5的容纳,确保使用的方便性和卫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器1的形状为方形桶体或圆柱形或圆锥形或动物造型或卡通造型或其他有内部容纳空间的造型。所述桶盖6滑动设在所述容器1的顶部或铰接设在所述容器1的顶部或通过电子自动开盖装置安装在容器1的顶部,优选的,所述容器1的顶部设有用于带动所述桶盖6开启或关闭所述垃圾入口3的电子自动开盖装置,所述所述桶盖6上设有用于检测是否有物体接近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和所述电子自动开盖装置电连接,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有物体接近时,所述电子自动开盖装置带动所述桶盖6开启。
同时,所述收纳腔室7的形状根据簸箕件4和扫帚5的形状进行设置,可以为矩形或其他不规则或规则的形状。
实施例三
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容器1,所述容器1内设有用于容纳垃圾的垃圾储存腔室2,所述容器1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垃圾储存腔室2的垃圾入口3,所述所述容器1内设有簸箕件4,所述容器1内设有用于扫除垃圾的扫帚5,所述垃圾入口3处设有封盖或打开所述垃圾入口3的桶盖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垃圾储存腔室2设在所述容器1内,所述垃圾入口 3设在所述容器1的顶部,所述容器1的下部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簸箕件4的容纳槽8,所述簸箕件4滑动设在所述容纳槽8内,所述扫帚5设在所述容纳槽8内且与所述簸箕件4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所述扫帚5和所述簸箕件4通过钩挂、悬挂、嵌合、捆绑、链环式连接、磁性连接、夹持、搁置、粘接、魔术贴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通过在容器1内设置容纳槽8,将簸箕件4采用抽拉的方式插入在容纳槽8内,方便簸箕件 4的收纳和取出。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簸箕件4包括底板9和设在所述底板9周边上的挡边10,所述挡边10上设有与所述底板9持平用于将垃圾扫入所述底板9上的敞口11,在所述簸箕件4插入所述容纳槽8中时,所述挡边10封盖所述容纳槽8的槽口,所述扫帚5与所述底板9可拆卸连接,挡边10的设置一方面能在使用簸箕件4收集垃圾时避免垃圾从簸箕件4的周边落下,另一方面在簸箕件4插设在容纳槽8时对容纳槽8的槽口进行封盖,避免使用后的簸箕件4和扫帚5上溢流的灰尘垃圾从容纳槽8飞出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将垃圾扫入到底板9上,所述底板9设有敞口11的侧边上设有倾斜面。
还需要说明的,作为本申请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扫帚5包括刷板12 和刷丝13,多个所述刷丝1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刷板12的一端面上,所述刷板12上设有卡孔14,所述底板9的上表面上设有卡座15,所述卡孔14与所述卡座15卡接,在刷板12上设置卡孔14,在底板9上设置卡座15,便于扫帚5和簸箕件4的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可以容纳槽8内设置刮板,便于对顽固的垃圾进行清理,所述刮板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底板 9上。还可以通过在刷板12上设置手柄以便于刷板12的手持。
扫帚5结构的另一种实施例为:所述扫帚5可以只由一块扫帚5刮板组成,该板可以是一块整体柔性的板,也可以是一块或多块柔性板与另一块或多块硬度度更高的板组合而成。该柔性板可以用嵌合、粘接、钉接等方法与底板9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挡边10上设有簸箕把手16,所述簸箕把手16设在所述挡边10的外壁上,在所述簸箕件4插入所述容纳槽8中时,所述簸箕把手16设在所述容器1外,簸箕把手16的设置能方便将簸箕件4从容纳槽 8内抽出。所述簸箕把手16的形状呈倒扣半月型,便于手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桶盖6滑动设在所述容器1的顶部或铰接设在所述容器1的顶部或通过电子自动开盖装置安装在容器1的顶部。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为:所述桶盖6包括两个四分之一圆弧面盖体,其中一个四分之一圆弧面盖体与所述容器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水平投影下覆盖容器1顶部的一半,另一个四分之一圆弧面盖体的直角处分别与固定在容器1的顶部的四分之一圆弧面盖体的直角处铰接构成旋转桶盖6,或者另一个四分之一圆弧面盖体的直角处与容器1的顶部铰接构成旋转桶盖6,在转动铰接的四分之一圆弧面盖体时,该盖体在覆盖容器1顶部的另一半以及完全打开容器1顶部的另一半的状态下变化。为了便于另一个四分之一圆弧面盖体的开启和关闭,在其外壁上设置圆柱片26。
在使用时,通过在容器1下部设置的容纳槽8内设置的抽拉屉状的簸箕件4及扫帚5(也可以为毛刷),可有效对桌面细小垃圾进行清理收集,容器 1可放置一些日常类的其他垃圾,便于使用及清洗,在使用时将垃圾袋套在垃圾储存腔中,然后通过卡扣桶盖6对垃圾袋进行固定。
实施例四
如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容器1,所述容器1内设有用于容纳垃圾的垃圾储存腔室2,所述容器1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垃圾储存腔室2的垃圾入口3,所述垃圾入口3处内设有簸箕件4,所述容器1内设有用于扫除垃圾的扫帚5。
所述垃圾入口3设在所述容器1的顶部,所述簸箕件4的一侧边与所述垃圾入口3周边通过铰链铰接用于封盖或打开所述垃圾入口3,所述簸箕件4与设有铰链的侧边相邻的侧边上均设有第一挡板17,所述扫帚5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所述簸箕件4上,所述垃圾储存腔室2内设有倾斜设置的滑板18,所述滑板18的水平高端位于所述铰链的竖直下方;所述容器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垃圾储存腔室2连通的排物口19,所述排物口19处设有用于封盖所述排物口19的底盖20,所述底盖20的一侧边与所述排物口19的周边铰接,所述底盖20的另一侧边与所述排物口19的周边通过卡扣连接。簸箕件4通过铰链与垃圾入口3周边铰接,在不使用簸箕件4时,簸箕件4作为封堵垃圾入口3的封盖,确保垃圾储存腔室2的封闭,避免垃圾储存腔室2内的垃圾外漏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在需要使用簸箕件4时,将簸箕件4翻开,将簸箕件4远离铰链的一侧边置于垃圾处,采用扫帚5将垃圾清扫入簸箕件4,然后翻转簸箕件4,垃圾自动落入垃圾储存腔室2内;由于设置了滑板18,在容器1倾斜时,避免垃圾储存腔室2内的垃圾落出垃圾储存腔室2。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簸箕件4上设置插孔,所述扫帚5上固定设有所述簸箕把手16,所述簸箕把手16穿过所述插孔后置于所述簸箕件4外侧,通过手持簸箕把手16可以同时将簸箕件4和扫帚5翻折,然后从簸箕件4内侧手持扫帚5将簸箕把手16从插孔中取出即可。
实施例五
如图9、图10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容器1,所述容器1内设有用于容纳垃圾的垃圾储存腔室2,所述容器1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垃圾储存腔室2的垃圾入口3,所述垃圾入口3处设有簸箕件4,所述容器1内设有用于扫除垃圾的扫帚5。
优选的,所述容器1的顶部设有顶盖21,所述垃圾入口3设在所述容器 1的侧面上,所述簸箕件4的底部与所述垃圾入口3的下部铰接用于封盖或打开所述垃圾入口3,所述扫帚5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所述簸箕件4上,所述簸箕件4与所述垃圾入口3铰接的侧边以及与该侧边相邻的侧边上均设有第二挡板22,在所述簸箕件4封盖所述垃圾入口3时,所述第二挡板22设在所述垃圾储存腔室2内。所述顶盖21呈屋顶状,所述簸箕件4包括第一簸箕板23和第二簸箕板24,所述第一簸箕板23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簸箕板24 的一侧一体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簸箕板23远离所述第二簸箕板24的侧边与所述垃圾入口3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一簸箕板23远离所述第二簸箕板24 的侧边以及与远离所述第二簸箕板24的侧边相邻的侧边上均设有所述第二挡板22,所述扫帚5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簸箕板23上或所述第二簸箕板24上或所述第二挡板22上,所述顶盖21上设有开口25,在所述簸箕件4转动至封盖所述垃圾入口3时,所述第一簸箕板23封盖所述垃圾入口3,所述第二簸箕板24封盖所述开口25,且所述扫帚5设在所述开口25内。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簸箕件4上设置插孔,所述扫帚5上固定设有所述簸箕把手16,所述簸箕把手16穿过所述插孔后置于所述簸箕件4外侧,通过手持簸箕把手16可以同时将簸箕件4和扫帚5翻折,然后从簸箕件4内侧手持扫帚5将簸箕把手16从插孔中取出即可。
本实施例中,垃圾入口3设在容器1的侧面上,在不使用簸箕件4时,簸箕件4作为封堵垃圾入口3的封盖,确保垃圾储存腔室2的封闭,避免垃圾储存腔室2内的垃圾外漏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在使用簸箕件4时,将簸箕件4翻开,将簸箕件4远离铰链的一侧边置于垃圾处,采用扫帚5将垃圾清扫入簸箕件4,然后翻转簸箕件4,垃圾自动落入垃圾储存腔室2内;由于设置了滑板18,在容器1倾斜时,避免垃圾储存腔室2内的垃圾落出垃圾储存腔室2;通过设置第二挡板22,避免在翻开簸箕件4后垃圾从垃圾入口 3落出,同时可以防止扫入簸箕件4内的垃圾从簸箕件4的侧边落出。通过将簸箕件4分成第一簸箕板23和第二簸箕板24,两者之间形成弯折,同时将顶盖21设置呈屋顶状,第二簸箕板24封盖开口25,便于扫帚5的放置,避免扫帚5放置位置过低接触到垃圾储存腔室2内的垃圾。
实施例六
如图11、图1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容器1,所述容器1内设有用于容纳垃圾的垃圾储存腔室2,所述容器1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垃圾储存腔室2 的垃圾入口3,所述垃圾入口3处设有簸箕件4,所述容器1内设有用于扫除垃圾的扫帚5。具体的,所述簸箕件4采用尖顶的屋顶形或平顶的屋顶形,作为桶盖6用于覆盖所述容器1的顶部,所述扫帚5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簸箕件4上。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簸箕件4上设置插孔,所述扫帚5上固定设有所述簸箕把手16,所述簸箕把手16穿过所述插孔后置于所述簸箕件 4外侧,通过手持簸箕把手16可以同时将簸箕件4和扫帚5取下,然后从簸箕件4内侧手持扫帚5将簸箕把手16从插孔中取出即可。
如图6所示,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桶盖6上设有置物口,所述桶盖 6呈屋顶状,在所述桶盖6上倒扣了所述簸箕件4,所述簸箕件4为与所述屋顶状的桶盖6相匹配的翻折状结构,簸箕件4覆盖所述置物口,扫帚5可拆卸固定在簸箕件4的内侧。
实施例七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容器1,所述容器1内设有用于容纳垃圾的垃圾储存腔室2,所述容器1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垃圾储存腔室2的垃圾入口3,所述垃圾入口3处设有簸箕件4,所述容器1内设有用于扫除垃圾的扫帚5。所述容器1的顶部设有呈屋顶状的桶盖6,所述容器1的一侧面的上部以及所述桶盖6的一侧面上设有所述垃圾入口3,所述簸箕件4 通过铰链连接到垃圾入口3的底侧边上,所述簸箕件4上相邻于与所述垃圾入口3铰接的侧边的侧边上均设有第三挡板27,具体的,所述簸箕件4包括第一簸箕板23和第二簸箕板24,所述第一簸箕板23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簸箕板24的一侧一体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簸箕板23远离所述第二簸箕板24 的侧边与所述垃圾入口3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一簸箕板23向对的两侧边上设有所述第三挡板27,所述第三挡板27与所述第二簸箕板24相对的两侧边固定连接,所述扫帚5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一簸箕板23上或所述第二簸箕板24上或所述第三挡板27上。在簸箕件4不使用时,所述簸箕件4覆盖所述垃圾入口3,在使用时,翻转簸箕件4,使得所述簸箕件4远离所述垃圾入口3的侧边抵接地面作为垃圾簸箕,同时,由于第三挡板27的设置,避免扫入簸箕件4内的垃圾不会在向上翻转簸箕件4时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闲置状态下,所述簸箕件 4和扫帚5放置在容器1内,簸箕件4和扫帚5处于放置位置,扫帚5在清扫过程中接触垃圾的清扫面对外界是不暴露的,即外界不会直接接触扫帚5 的清扫面,所述簸箕件4的在使用中容纳垃圾或接触的大部分凹面也是不对外界暴露的,这样有利于保持在闲置状态的环境的卫生;而在使用状态下时,簸箕件4和扫帚5脱离原先的放置位置,清扫结束后,他们又重新放回原先的放置位置;整体结构简单,实现对簸箕件4和扫帚5的容纳,确保使用的方便性和卫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除了以上实施例外,还可以为容器1可以带有活动的所述桶盖6或所述顶盖21,可以简单打开关上,让人容易丢垃圾进去,活动的所述桶盖6或所述顶盖21的活动方式可以有旋转式,滑动式,伸缩式,弯曲式,开闭式或上述方式的组合。所述的旋转式活动的所述桶盖 6或所述顶盖21是指所述桶盖6或所述顶盖21的活动是绕一个轴进行旋转运动,并造成开启和闭合。所述的滑动式活动的所述桶盖6或所述顶盖21 是指所述桶盖6或所述顶盖21的运动是沿另一机构的表面进行移动式运动。一个例子是,所述桶盖6或所述顶盖21可以设计有沟槽或滑块,而存在另一机械结构件上有对应的滑块或沟槽,所述桶盖6或所述顶盖21活动时滑块沿沟槽移动所决定的路径。滑动式的所述桶盖6或所述顶盖21的滑动也可以设计成无沟槽和滑块的运动方式。所述的伸缩式活动的所述桶盖6或所述顶盖21是指存在一个伸缩结构,该伸缩结构的伸缩运动造成所述桶盖6 或所述顶盖21的开启或闭合。该伸缩结构可以是气缸式,或弹性材料,或弹簧,或栅栏式伸缩架等。所述弯曲式活动的所述桶盖6或所述顶盖21是指所述桶盖6或所述顶盖21与一个可弯曲活动的结构相连,该结构的弯曲运动造成所述桶盖6或所述顶盖21的开启和闭合,所述弯曲运动结构可以是弹簧,弹性片,柔性连接带,或其他具有弹力的柔性结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内设有用于容纳垃圾的垃圾储存腔室,所述容器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垃圾储存腔室的垃圾入口,所述垃圾入口处或所述容器内设有簸箕件,所述容器内设有用于扫除垃圾的扫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入口处设有封盖或打开所述垃圾入口的桶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内分别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簸箕件和/或所述扫帚的收纳腔室,所述簸箕件和所述扫帚对应设在所述收纳腔室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储存腔室设在所述容器内,所述垃圾入口设在所述容器的顶部,所述容器的下部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簸箕件的容纳槽,所述簸箕件滑动设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扫帚设在所述容纳槽内且与所述簸箕件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件包括底板和设在所述底板周边上的挡边,所述挡边上设有与所述底板持平用于将垃圾扫入所述底板上的敞口,在所述簸箕件插入所述容纳槽中时,所述挡边封盖所述容纳槽的槽口,所述扫帚与所述底板或所述挡边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扫帚包括刷板和刷丝,多个所述刷丝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刷板的一端面上,所述刷板上设有卡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卡座,所述卡孔与所述卡座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边上设有簸箕把手,所述簸箕把手设在所述挡边的外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入口设在所述容器的上部,所述簸箕件的一侧边与所述垃圾入口周边通过铰链铰接用于封盖或打开所述垃圾入口,所述簸箕件与设有铰链的侧边相邻的侧边上均设有第一挡板,所述扫帚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所述簸箕件上,所述垃圾储存腔室内设有倾斜设置的滑板,所述滑板的水平高端位于所述铰链的竖直下方;所述容器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垃圾储存腔室连通的排物口,所述排物口处设有用于封盖所述排物口的底盖,所述底盖的一侧边与所述排物口的周边铰接,所述底盖的另一侧边与所述排物口的周边通过卡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顶部设有顶盖,所述垃圾入口设在所述容器的侧面上,所述簸箕件与所述垃圾入口的下部铰接用于封盖或打开所述垃圾入口,所述扫帚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所述簸箕件上,所述簸箕件与所述垃圾入口铰接的侧边以及与该侧边相邻的侧边上均设有第二挡板,在所述簸箕件封盖所述垃圾入口时,所述第二挡板设在所述垃圾储存腔室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呈屋顶状,所述簸箕件包括第一簸箕板和第二簸箕板,所述第一簸箕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簸箕板的一侧一体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簸箕板远离所述第二簸箕板的侧边与所述垃圾入口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一簸箕板远离所述第二簸箕板的侧边以及与远离所述第二簸箕板的侧边相邻的侧边上均设有所述第二挡板,所述扫帚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簸箕板上或所述第二簸箕板上或所述第二挡板上,所述顶盖上设有开口,在所述簸箕件转动至封盖所述垃圾入口时,所述第一簸箕板封盖所述垃圾入口,所述第二簸箕板封盖所述开口。
CN202020145998.5U 2020-01-23 2020-01-23 一种多功能垃圾收集器 Active CN2120752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5998.5U CN212075205U (zh) 2020-01-23 2020-01-23 一种多功能垃圾收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5998.5U CN212075205U (zh) 2020-01-23 2020-01-23 一种多功能垃圾收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75205U true CN212075205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70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45998.5U Active CN212075205U (zh) 2020-01-23 2020-01-23 一种多功能垃圾收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752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11450A (en) Trash receptacle with built-in dustpan and broom
CN200991204Y (zh) 多功能扫地机
CN212075205U (zh) 一种多功能垃圾收集器
WO2024037601A1 (zh) 一种固体垃圾仓、污水箱及清洁设备
CN111115057A (zh) 一种多功能垃圾收集器
CN105078362B (zh) 扫地机器人及其尘盒组件
CN205872967U (zh) 可做畚斗的垃圾桶
CN212075170U (zh) 便于清理的垃圾桶
CN214398282U (zh) 双层垃圾桶
US20110146719A1 (en) Bio hazard spill cleanup system for home and institutional use
CN211870379U (zh) 一种公共卫生用便于清理的垃圾存放装置
CN217231613U (zh)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CN205366720U (zh) 一种组合垃圾桶
CN211459178U (zh) 一种日用多功能清洁刷
CN218074880U (zh) 一种簸箕
CN216425606U (zh) 清洁组件及垃圾桶
JP4157917B1 (ja) ごみ容器
CN218899327U (zh) 一种手持清洁设备
CN210654367U (zh) 一种食品盛放装置
CN213677935U (zh) 一种化学品储存装置
CN217806180U (zh) 一种可定量取米的米桶
CN218045013U (zh) 污水箱及洗地机
CN213442613U (zh) 一种医院用杂物清理推车
CN218738835U (zh) 一种环卫簸箕
CN217408751U (zh) 一种便于开盖的平板拖把清洁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