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66482U - 液体加热容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加热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66482U
CN212066482U CN202020152628.4U CN202020152628U CN212066482U CN 212066482 U CN212066482 U CN 212066482U CN 202020152628 U CN202020152628 U CN 202020152628U CN 212066482 U CN212066482 U CN 2120664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body
butt joint
bottom cover
liquid heating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526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蒙伟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526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664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664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664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液体加热器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该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壶身和底盖,壶身设置有连接部,底盖设置有用于与连接部对接的配合部,且底盖通过连接件将配合部、连接部依次连接的方式盖合于壶身的底部。其中,连接部具有第一对接面,配合部具有第二对接面;沿底盖的径向,第一对接面、第二对接面在未压紧对接时能够形成由内向外截面逐渐增大的楔形间隙。该液体加热容器在组装时,在第一对接面、第二对接面压紧对接时,会使底盖的配合部朝向壶身产生一定的“翻折”弹性形变,连接件作用于底盖的锁紧力能够朝向底盖的中心倾斜,使底盖具有一个朝向壶身中心方向的分力,确保底盖与壶身不会存在松动和离缝的问题。

Description

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液体加热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液体加热容器,以热水壶为例,由于其煮水便捷快速的优点,广受消费者青睐。
现有技术中的热水壶的壶体一般包括壶身以及盖合于壶身底部的底盖,而且底盖与壶身的安装对接面一般都是设置成平齐的平面,虽然这样能够保证二者平齐安装,但是二者在安装后,底盖的边缘与壶身的边缘会出现离缝的现象,影响产品美观的同时,还容易在二者对装的边缘缝隙处集聚灰尘、杂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热水壶的壶身与底盖安装后,存在有边缘离缝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壶身和底盖;
所述壶身设置有连接部;
所述底盖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连接部对接的配合部,且所述底盖通过连接件将所述配合部、所述连接部依次连接的方式盖合于所述壶身的底部;
其中,所述连接部具有第一对接面,所述配合部具有第二对接面;
沿所述底盖的径向,所述第一对接面、所述第二对接面在未压紧对接时能够形成由内向外截面逐渐增大的楔形间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壶身的底壁外周部设置有所述连接部;
所述底盖的周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对应的所述配合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壶身的底壁外侧设置有温控器;
所述温控器的背离所述壶身一侧形成有所述连接部;
所述底盖通过所述配合部安装于所述温控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温控器的第一螺纹孔;
所述配合部为设置于所述底盖的第二螺纹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螺纹孔的背离所述壶身的一侧端面为所述第一对接面,且所述第一对接面为水平设置的平面;
所述第二螺纹孔朝向所述壶身的一侧端面为所述第二对接面,且所述第二对接面为向下倾斜设置的平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螺纹孔的背离所述壶身的一侧端面为所述第一对接面,且所述第一对接面为向上倾斜设置的平面;
所述第二螺纹孔朝向所述壶身的一侧端面为所述第二对接面,且所述第二对接面为水平设置的平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螺纹孔的背离所述壶身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垫片;
所述连接垫片背离所述壶身的一侧端面为所述第一对接面,且所述第一对接面为向上倾斜设置的平面;
所述第二螺纹孔朝向所述壶身的一侧端面为所述第二对接面,且所述第二对接面为水平设置的平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螺纹孔的背离所述壶身的一侧端面为所述第一对接面,且所述第一对接面为水平设置的平面;
所述第二螺纹孔朝向所述壶身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垫片,所述连接垫片朝向所述壶身的一侧端面为所述第二对接面,且所述第二对接面为向上倾斜设置的平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对接面与所述第二对接面在未压紧对接时能够形锐角;
所述锐角的取值范围为5°~15°。
所述第二螺纹孔在所述底盖与所述第一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多个。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螺纹孔距所述底盖的中心的距离取值范围为所述底盖半径长度的/至所述底盖半径长度的/。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分析如下:
本申请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壶身和底盖,壶身设置有连接部,底盖设置有用于与连接部对接的配合部,且底盖通过连接件将配合部、连接部依次连接的方式盖合于壶身的底壁。其中,连接部具有第一对接面,配合部具有第二对接面;沿底盖的径向,第一对接面、第二对接面在未压紧对接时能够形成由内向外截面逐渐增大的楔形间隙。
该液体加热容器在组装时,首先将底盖与壶身预装固定,以使第一对接面、第二对接面对应对齐,再通过连接件将将配合部、连接部依次连接紧固,即可实现将底盖固定盖合于壶身的底部。由于第一对接面、第二对接面在未压紧对接时能够形成沿底盖径向由内向外截面逐渐增大的楔形间隙,这样在第一对接面、第二对接面压紧对接时,会使底盖的配合部朝向壶身产生一定的“翻折”弹性形变,连接件作用于底盖的锁紧力能够朝向底盖的中心倾斜,使底盖具有一个朝向壶身中心方向的分力,确保底盖与壶身不会存在松动和离缝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中配合部与连接部的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中配合部与连接部的第三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中配合部与连接部的第四种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壶身;
11-连接部;
111-第一对接面;
12-温控器;
13-内壶身;
14-外壶身;
2-底盖;
21-配合部;
211-第二对接面;
3-连接垫片;
θ-夹角。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下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对其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Ⅰ处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中配合部与连接部的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中配合部与连接部的第三种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中配合部与连接部的第四种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该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壶身1和底盖2,壶身1设置有连接部11;底盖2设置有用于与连接部11对接的配合部21,且底盖2通过连接件将配合部21、连接部11依次连接的方式盖合于壶身1的底部;其中,连接部11具有第一对接面111,配合部21具有第二对接面211;沿底盖2的径向,第一对接面111、第二对接面211在未压紧对接时能够形成由内向外截面逐渐增大的楔形间隙。
具体的,如图2所示,该液体加热容器在组装时,首先将底盖2与壶身1预装固定,以使第一对接面111、第二对接面211对应对齐,再通过连接件将将配合部21、连接部11依次连接紧固,即可实现将底盖2固定盖合于壶身1的底部。由于第一对接面111、第二对接面211在未压紧对接时能够形成沿底盖2径向由内向外截面逐渐增大的楔形间隙,这样在第一对接面111、第二对接面211压紧对接时,会使底盖2的配合部朝向壶身1产生一定的“翻折”弹性形变,连接件作用于底盖2的锁紧力能够朝向底盖2的中心倾斜,使底盖2具有一个朝向壶身1中心方向的分力,确保底盖2与壶身1不会存在松动和离缝的问题。
该液体加热容器可具体为热水壶、养生壶等煮水电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壶身1的底壁外周部设置有连接部11,底盖2的周部设置有与连接部11对应的配合部21。
具体的,可以将连接部11沿壶身1的底壁外周部均匀间隔设置多个,将配合部21在底盖2的周部一一对应设置多个,这样在将底盖2盖合于壶身1的底部时,通过多个连接件将将配合部21、连接部11一一对应连接紧固,即可实现将底盖2朝向壶身1产生一定的“翻折”弹性形变,使连接件作用于底盖2的锁紧力能够朝向底盖2的中心倾斜,使底盖2具有一个朝向壶身1中心方向的分力,确保底盖2与壶身1不会存在松动和离缝的问题。
另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底盖2与壶身1另一种盖合方案,壶身1的底壁外侧设置有温控器12,温控器12的背离壶身1一侧形成有连接部11,底盖2通过配合部21安装于温控器12。
具体的,如图1所示,将连接部11设置于壶身1的底壁外侧的温控器12,将底盖2通过配合部21安装于温控器12,此时由于底盖2朝向壶身1产生一定的“翻折”弹性形变,使连接件作用于底盖2的锁紧力能够朝向底盖2的中心倾斜,使底盖2具有一个朝向壶身1中心方向的分力,同样能使得底盖2的周部紧密压紧壶身1的周部,不产生松动和离缝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壶身1的底壁外侧设置有温控器12,连接部11为设置于温控器12的第一螺纹孔,配合部21为设置于底盖2的第二螺纹孔。
具体的,如图1所示,可首先在温控器12的壳体上开设上述的第一螺纹孔,再将温控器12采用焊接的工艺固定设置壶身1的底壁外侧,然后通过螺钉依次穿过底盖2的第二螺纹孔、温控器12的第一螺纹孔并螺接拧紧的方式实现将底盖2固定盖合于壶身1的底部。
将连接部11设置成第一螺纹孔、配合部21设置成第二螺纹孔,具有结构简单,通过螺钉即可实现二者稳定、紧固对接的优点。而且通过将第一螺纹孔设置于上述的温控器12,可以相应的简化内壶身13的结构。
当然,也可以在内壶身13设置专门的安装卡柱,并改为在安装卡柱上设置上述的第一螺纹孔,也可以实现上述通过螺钉螺接拧紧的方式将底盖2固定盖合于壶身1的底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螺纹孔的背离壶身1的一侧端面为第一对接面111,且第一对接面111为水平设置的平面;第二螺纹孔朝向壶身1的一侧端面为第二对接面211,且第二对接面211为向下倾斜设置的平面。
具体的,如图2所示,将第一螺纹孔的背离壶身1的一侧端面设置为水平的第一对接面111,将第二螺纹孔朝向壶身1的一侧端面设置为向下倾斜的第二对接面211,第一对接面111、第二对接面211在未压紧对接时,沿底盖2的径向能形成由内向外截面逐渐增大的楔形间隙,这样在通过螺钉将二者完全压紧对接,螺钉作用于底盖2的锁紧力能够朝向底盖2的中心倾斜使底盖2具有一个朝向壶身1中心方向的分力,确保底盖2与壶身1不会存在松动和离缝的问题。
上述第一对接面111、第二对接面211的设置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压紧对接稳定性好的优点。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对接面111、第二对接面211的第二种设置方案,第一螺纹孔的背离壶身1的一侧端面为第一对接面111,且第一对接面111为向上倾斜设置的平面;第二螺纹孔朝向壶身1的一侧端面为第二对接面211,且第二对接面211为水平设置的平面。
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方案中改为将第一对接面111设置成第一螺纹孔的背离壶身1一侧的向上倾斜设置的平面,将第二对接面211设置成第二螺纹孔的朝向壶身1一侧的水平设置的平面。同样可以在螺钉将二者完全压紧对接时,使螺钉作用于底盖2的锁紧力能够朝向底盖2的中心倾斜,使底盖2具有一个朝向壶身1中心方向的分力,以确保底盖2与壶身1不会存在松动和离缝的问题,同样具有结构简单、压紧对接稳定性好的优点。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对接面111、第二对接面211的第三种设置方案,第一螺纹孔的背离壶身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垫片3,连接垫片3背离壶身1的一侧端面为第一对接面111,且第一对接面111为向上倾斜设置的平面;第二螺纹孔朝向壶身1的一侧端面为第二对接面211,且第二对接面211为水平设置的平面。
具体的,如图4所示,在第一螺纹孔的背离壶身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垫片3,并将连接垫片3背离壶身1的一侧端面设置向上倾斜的第一对接面111,将第二螺纹孔朝向壶身1一侧设置为水平第二对接面211,同样可以在螺钉将第一对接面111、第二对接面211完全压紧对接时,使螺钉作用于底盖2的锁紧力能够朝向底盖2的中心倾斜,使底盖2具有一个朝向壶身1中心方向的分力,以确保底盖2与壶身1不会存在松动和离缝的问题。
在具体组装时,可以首先将上述的连接垫片3粘贴设置于第一螺纹孔的背离壶身1的一侧,再盖合安装底盖2,而且连接垫片3还能够起到使底盖2与温控器12连接更为紧凑的优点。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对接面111、第二对接面211的第四种设置方案,第一螺纹孔的背离壶身1的一侧端面为第一对接面111,且第一对接面111为水平设置的平面;第二螺纹孔朝向壶身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垫片3,连接垫片3朝向壶身1的一侧端面为第二对接面211,且第二对接面211为向上倾斜设置的平面。
具体的,如图5所示,在第二螺纹孔朝向壶身1的一侧设置连接垫片3,并将连接垫片3朝向壶身1的一侧设置成向上倾斜的第二对接面211,将第一螺纹孔的背离壶身1的一侧设置为水平的第一对接面111,同样可以在螺钉将第一对接面111、第二对接面211完全压紧对接时,使螺钉作用于底盖2的锁紧力能够朝向底盖2的中心倾斜,使底盖2具有一个朝向壶身1中心方向的分力,以确保底盖2与壶身1不会存在松动和离缝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对接面111与第二对接面211在未压紧对接时能够形锐角θ,锐角θ的取值范围为5°~15°。
具体的,如图2至图5所示,当第一对接面111与第二对接面211在未压紧对接时锐角θ角度过大时,通过螺钉将第一对接面111与第二对接面211螺接压紧对接后,螺钉对底盖2的朝向壶身1产生的“翻折”弹性形变会过大,有导致底盖2损毁的风险;而第一对接面111与第二对接面211在未压紧对接时能够形锐角θ角度过小时,螺钉对底盖2产生朝向壶身1中心方向的分力会偏小,使底盖2与壶身1可能产生松动或离缝的问题。故,将第一对接面111与第二对接面211在未压紧对接时锐角θ的取值范围设置为5°~15°,具体可为5°、7°、9°11°、15°,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底盖2的朝向壶身1产生的“翻折”弹性形变会过大,又能使底盖2与壶身1不产生松动或离缝的问题。
而且,上述的第一螺纹孔在温控器12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螺纹孔以温控器12的中心环形阵列设置;第二螺纹孔在底盖2与第一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多个。第一螺纹孔可以具体设置3个、4个、5个等,第二螺纹孔与之一一对应设置,将多个第一螺纹孔以温控器12的中心环形阵列设置,这样使多个螺钉的连接紧固力可以均匀分布,以进一步提高底盖2与壶身1的盖合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二螺纹孔距底盖2的中心的距离取值范围为底盖2半径长度的1/3至底盖2半径长度的2/3。
将第二螺纹孔距底盖2的中心的距离设置的过大不利于底盖2中心部与壶身1的对接固定,而将第二螺纹孔距底盖2的中心的距离设置的过小不利于底盖2周壁部与壶身1的对接固定。故,将第二螺纹孔距底盖2的中心的距离取值范围设置为底盖2半径长度的1/3至底盖2半径长度的2/3,这样能够使底盖2的周壁部、中心部都能够与壶身1相对稳定的对接固定。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中的壶身1可以设置成内壶身13和套设于内壶身13外部的外壶身14;温控器12设置于内壶身13的底壁外侧。
具体的,如图1所示,将壶身1设置成内壶身13和外壶身14,而且温控器12设置于内壶身13的底壁外侧,这样底盖2能够通过温控器12盖合于内壶身13,而外壶身14的周壁可具体设置一个环形抵接凸沿、底盖2的周壁可对应设置一个环形的抵接部,以抵接凸沿包裹抵接抵接部的方式实现外壶身14与底盖2的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壶身(1),所述壶身(1)设置有连接部(11);
底盖(2),所述底盖(2)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连接部(11)对接的配合部(21),且所述底盖(2)通过连接件将所述配合部(21)、所述连接部(11)依次连接的方式盖合于所述壶身(1)的底部;
其中,所述连接部(11)具有第一对接面(111),所述配合部(21)具有第二对接面(211);
沿所述底盖(2)的径向,所述第一对接面(111)、所述第二对接面(211)在未压紧对接时能够形成由内向外截面逐渐增大的楔形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1)的底壁外周部设置有所述连接部(11);
所述底盖(2)的周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11)对应的所述配合部(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1)的底壁外侧设置有温控器(12);
所述温控器(12)的背离所述壶身(1)一侧形成有所述连接部(11);
所述底盖(2)通过所述配合部(21)安装于所述温控器(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1)为设置于所述温控器(12)的第一螺纹孔;
所述配合部(21)为设置于所述底盖(2)的第二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背离所述壶身(1)的一侧端面为所述第一对接面(111),且所述第一对接面(111)为水平设置的平面;
所述第二螺纹孔朝向所述壶身(1)的一侧端面为所述第二对接面(211),且所述第二对接面(211)为向下倾斜设置的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背离所述壶身(1)的一侧端面为所述第一对接面(111),且所述第一对接面(111)为向上倾斜设置的平面;
所述第二螺纹孔朝向所述壶身(1)的一侧端面为所述第二对接面(211),且所述第二对接面(211)为水平设置的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背离所述壶身(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垫片(3);
所述连接垫片(3)背离所述壶身(1)的一侧端面为所述第一对接面(111),且所述第一对接面(111)为向上倾斜设置的平面;
所述第二螺纹孔朝向所述壶身(1)的一侧端面为所述第二对接面(211),且所述第二对接面(211)为水平设置的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背离所述壶身(1)的一侧端面为所述第一对接面(111),且所述第一对接面(111)为水平设置的平面;
所述第二螺纹孔朝向所述壶身(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垫片(3),所述连接垫片(3)朝向所述壶身(1)的一侧端面为所述第二对接面(211),且所述第二对接面(211)为向上倾斜设置的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面(111)与所述第二对接面(211)在未压紧对接时能够形锐角(θ);
所述锐角(θ)的取值范围为5°~15°。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孔距所述底盖(2)的中心的距离取值范围为所述底盖(2)半径长度的1/3至所述底盖(2)半径长度的2/3。
CN202020152628.4U 2020-02-05 2020-02-05 液体加热容器 Active CN2120664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2628.4U CN212066482U (zh) 2020-02-05 2020-02-05 液体加热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2628.4U CN212066482U (zh) 2020-02-05 2020-02-05 液体加热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66482U true CN212066482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69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52628.4U Active CN212066482U (zh) 2020-02-05 2020-02-05 液体加热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664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95512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212066482U (zh) 液体加热容器
WO2016172984A1 (zh) 一种新型双内胆电饭锅
CN206453655U (zh) 锅盖及具有其的炒菜机
CN205795514U (zh) 一种电热玻璃水壶
CN210493703U (zh) 养生壶壶体连接结构和养生壶
CN209676195U (zh) 一种接线盒结构
CN210019060U (zh) 一种料理机
CN209789605U (zh) 锅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8301514U (zh) 上盖组件及烹饪炊具
CN207627186U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洗米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16797319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216408066U (zh) 一种热水器法兰的防水固定结构
CN209733459U (zh)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5686788U (zh) 一种电热水壶
CN208925850U (zh) 炖蒸器具
CN209915785U (zh) 一种料理机的杯体
CN206462823U (zh) 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和液体加热容器
CN216875976U (zh) 煲体组件及电炖锅
CN210961532U (zh) 烹饪器具
CN217331469U (zh) 一种电压力锅用分体式压力传感器
CN214548876U (zh) 一种加热容器
CN212879030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219331374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0200477A (zh) 养生壶壶体连接结构、安装方法和养生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