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54849U - 一种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54849U
CN212054849U CN202020633986.7U CN202020633986U CN212054849U CN 212054849 U CN212054849 U CN 212054849U CN 202020633986 U CN202020633986 U CN 202020633986U CN 212054849 U CN212054849 U CN 212054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engine
passage
oil passage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3398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伟
刘强
薛峰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Powertra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Powertra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Powertra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Powertra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3398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54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54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54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发动机及汽车,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包括:缸体;设置于所述缸体前端的机油泵;设置于所述缸体前端的进气侧的机冷模块;集成于所述机冷模块上的机油滤清器;以及与所述缸体连通的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和所述第二油道与机油泵连通;机油在所述机油泵的作用下进入所述第一油道,部分机油通过所述第二油道回到所述机油泵。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以降低机油的波动,油路设计简单,减小发动机机油压力损失和功率消耗,提高发动机工作的耐久性和可靠性、降低发动机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增加和的排放标准日益苛刻,兴起了一项汽车环保技术,即发动机启停系统。发动机启停系统就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如果遇到红灯需临时停车,那么发动机会自动熄火;当红灯变绿灯可以继续前进时,系统又重新启动发动机的一套系统。对于上下班比较拥堵的城市路况,发动机自动启停系统特别实用。据统计此项功能一辆车一年时间可以节省至少10%的燃油消耗,大大提高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同时也降低了汽车的排放。
发动机工作时,部分零部件负载重、相对速度大,因此工作表面必须进行润滑,以减少零部件的磨损、提高零部件寿命,减少摩擦损失所消耗功率。润滑油可将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用油膜隔开,避免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表面直接接触。一方面利用润滑油的滑动性能,减少了运动件的摩擦功率消耗;另一方面油膜冷却了相对运动的表面,降低了零件的温度。同时流动的润滑油还会冲刷掉摩擦面产生的磨料等杂质,更好地保护运动零件工作表面。
目前多数应用启停系统的发动机缸体油道与未应用启停系统的发动机缸体油道结构形式完全相同。发动机运行时,机油从油底壳经过机油集滤器被机油泵吸入润滑系统油路,然后进入发动机缸体主油道,接着经过各分油道进入各轴承及液压元件,保证各件正常工作,发动机保持低摩擦状态正常运行。
具备启停功能的发动机启停相对频繁,停机时,缸盖内润滑油道以及摩擦副上的机油在重力作用下通过主油道回到油底壳,缸体油路不具备储油功能,在每次初始启动时机油泵不能及时建压,使得VVT、凸轮轴轴承、高压油泵凸轮、液压柱等呈现不稳定的相对运动状态,因而加剧了零部件间的磨损,缩短其使用寿命,并造成发动机功率损失;
现有发动机缸体油路机油由机油泵单向流入缸体,不具备不同工况情况下逆向调节功能;缸体油路未布置机油滤回油孔,售后保养过程中,机油存在滴落风险;机油泵与机冷模块油道分开设计,发动机整机布置不紧凑;缸体与机油泵之间用金属件封堵,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发动机及汽车,在缩短启停发动机油压建立时间,实现对机油泵流量逆向调节,避免机油滤更换过程中机油滴落风险,使发动机布置更为紧凑,同时降低发动机制造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包括:
缸体;
设置于所述缸体上的机油泵;
设置于所述缸体进气侧的机冷模块;
集成于所述机冷模块上的机油滤清器;以及
与所述缸体连通的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和所述第二油道与机油泵连通;机油在所述机油泵的作用下进入所述第一油道,部分机油通过所述第二油道回到所述机油泵。
可选的,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还包括:
与所述机冷模块连通的第三油道以及第四油道,所述第四油道与所述第二油道连通,所述第三油道与所述第一油道连通;
所述机油进入所述第一油道后,经所述第三油道流向所述机冷模块冷却后,通过所述第四油道后经所述第二油道回到所述机油泵。
可选的,所述第三油道和所述第四油道形成异形腔体结构。
可选的,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缸体连通的主油道;
冷却后的机油通过所述第四油道进入所述主油道。
可选的,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还包括:与所述主油道连通的缸盖油道、链条张紧器油道、冷却喷嘴油道、主轴颈油道、增压器进油道中的至少一个;
机油进入所述主油道后,进入所述缸盖油道、所述链条张紧器油道、冷却喷嘴油道、主轴颈油道、增压器进油道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所述机油滤清器上设置机油滤回油道,所述机油滤回油道连通曲轴箱。
可选的,所述缸盖油道的油路内设置单向阀。
可选的,所述缸体与所述机油泵之间设有橡胶堵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缸体油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可以降低机油的波动,油路设计简单,减小发动机机油压力损失和功率消耗,提高发动机工作的耐久性和可靠性、降低发动机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包括:缸体1;设置于所述缸体1上的机油泵2;设置于所述缸体1进气侧的机冷模块3;集成于所述机冷模块3上的机油滤清器4;以及与所述缸体1连通的第一油道21和第二油道22,所述第一油道21和所述第二油道与机油泵2连通;机油在所述机油泵2的作用下进入所述第一油道21,部分机油通过所述第二油道22回到所述机油泵2。
该实施例通过在缸体油路结构中,部分机油通过所述第二油道22回到机油泵2,从而可以进行机油泵泵油压力的调节,可实现机油量“按需供应”,降低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还可以包括:
与所述机冷模块3连通的第三油道31以及第四油道32,所述第四油道32与所述第二油道22连通,所述第三油道31与所述第一油道21连通;
机油进入所述第一油道21后,经所述第三油道31流向所述机冷模块3冷却后,部分机油进入所述第四油道32后经所述第二油道22回到所述机油泵2。
该实施例通过设置与机冷模块3连通的第三油道31以及第四油道32,机油进入所述第一油道21后,经所述第三油道31流向所述机冷模块3冷却后,通过所述第四油道32后经所述第二油道22回到所述机油泵2,从而实现机油的冷却以及部分机油的回流。
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油道31和所述第四油道32形成异形腔体结构。该实施例中,第三油道31、第四油道32设计成异形腔体,用于容纳机油,便于发动机启动后稳定油压及降低发动机油压建立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缸体1连通的主油道5;冷却后的机油通过所述第四油道32进入所述主油道5。
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还可以包括:与所述主油道5连通的缸盖油道6、链条张紧器油道7、冷却喷嘴油道8、主轴颈油道9、增压器进油道10中的至少一个;
机油进入所述主油道5后,进入所述缸盖油道6、所述链条张紧器油道7、冷却喷嘴油道8、主轴颈油道9、增压器进油道10中的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机油滤清器4上设置机油滤回油道41,所述机油滤回油道41连通曲轴箱。
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缸盖油道6的油路内设置单向阀。该实施例中,缸盖油道6内布置单向阀,发动机停机时,在单向阀的作用下,机油储存于缸盖内部,不能倒流回到油底壳,发动机再次启动时,可以快速建立油压。
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缸体1与所述机油泵2之间设有橡胶堵头。从而实现缸体1与所述机油泵2之间的封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机油在机油泵2的作用下进入第一油道21,之后流向第三油道31进入机冷模块3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机油通过第四油道32后经所述第二油道22回到所述机油泵2,之后部分机油进入缸体的主油道5,并流入链条张紧器油道7、冷却喷嘴油道8、主轴颈油道7、增压器进油道10和缸盖油道6。
部分机油通过第二油道22回到机油泵2,进行机油泵2泵油压力的调节。机油滤清器4集成在机冷模块3上,缸体1上布置的机油滤回油道41连通曲轴箱。
缸盖油道6的油路内布置单向阀,保证发动机运行时机油从缸体侧流向缸盖侧,发动机停止时该单向阀阻止机油在重力作用下回流,发动机启动时油压可以快速建立、保证润滑。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油道22的直径优选为3至4毫米,比如,所述第二油道22的直径可以为3毫米或者3.5毫米或者4毫米;机油滤回油道41的直径优选为7.5至8.5毫米,比如该机油滤回油道41的直径可以为7.5毫米或者8毫米或者8.5毫米;机油泵2与机冷模块3的油道一体设计,即第一油道21与第三油道31一体设计,第二油道22与第四油道32一体设计,如此设置机油泵2与机冷模块3的油道不经外部管路直接相通,结构简单;机冷模块3的第三油道31和第四油道32形成异形腔体结构,异形腔体容积优选为80至100毫升,比如可以是80毫升或者90毫升或者100毫升。第一油道21的直径优选为14至15毫米,比如,第一油道21的直径可以为14毫米或者14.5毫米或者15毫米;缸体与机油泵之间用橡胶堵头材料为NBR(丁腈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缸体油路结构,通过第二油道22的布置,部分机油通过第二油道22回流到机油泵2,进行机油泵2泵油压力的调节,可实现机油量“按需供应”,降低能耗。缸体上布置机油滤回油油道,汽车保养更换机油滤清器过程中结构避免机油滴落、影响外观。机油泵与机冷模块3的油道一体设计,利于发动机小型化、集成化开发。第三油道31和第四油道32设计成异形腔体结构,用于容纳机油,便于发动机启动后稳定油压及降低发动机油压建立时间;缸盖油道内布置单向阀,发动机停机时,在单向阀的作用下,机油储存于缸盖内,不能通过缸体油路回到油底壳,发动机再次启动时,可以快速建立油压。缸体与机油泵之间用堵头封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可以缩短启停发动机油压建立时间,实现对机油泵流量逆向调节,避免机油滤清器更换过程中机油滴落的风险,使发动机布置更为紧凑,同时降低发动机制造成本。可降低OCV(机油压力控制阀)、VVT(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处机油波动,油路设计简单,保证最小的发动机机油压力损失和功率消耗,提高发动机工作的耐久性和可靠性、降低发动机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上述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发动机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上述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汽车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缸体(1);
设置于所述缸体(1)上的机油泵(2);
设置于所述缸体(1)进气侧的机冷模块(3);
集成于所述机冷模块(3)上的机油滤清器(4);以及
与所述缸体(1)连通的第一油道(21)和第二油道(22),所述第一油道(21)和所述第二油道(22)与机油泵(2)连通;机油在所述机油泵(2)的作用下进入所述第一油道(21),部分机油通过所述第二油道(22)回到所述机油泵(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机冷模块(3)连通的第三油道(31)以及第四油道(32),所述第四油道(32)与所述第二油道(22)连通,所述第三油道(31)与所述第一油道(21)连通;
所述机油进入所述第一油道(21)后,经所述第三油道(31)流向所述机冷模块(3)冷却后,通过所述第四油道(32)后经所述第二油道(22)回到所述机油泵(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油道(31)和所述第四油道(32)形成异形腔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缸体(1)连通的主油道(5);
冷却后的机油通过所述第四油道(32)进入所述主油道(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主油道(5)连通的缸盖油道(6)、链条张紧器油道(7)、冷却喷嘴油道(8)、主轴颈油道(9)、增压器进油道(10)中的至少一个;
机油进入所述主油道(5)后,进入所述缸盖油道(6)、所述链条张紧器油道(7)、冷却喷嘴油道(8)、主轴颈油道(9)、增压器进油道(10)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滤清器(4)上设置机油滤回油道(41),所述机油滤回油道(41)连通曲轴箱。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油道(6)的油路内设置单向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与所述机油泵(2)之间设有橡胶堵头。
9.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缸体油路结构。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
CN202020633986.7U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Active CN212054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3986.7U CN212054849U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3986.7U CN212054849U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54849U true CN212054849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09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33986.7U Active CN212054849U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548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95474A (en) Oil supply system in internal conbustion engine
US7287507B2 (en) Engine oil supply apparatus
EP1831508B1 (en) Diesel engine lubricated with fuel such as light oil
US6782856B2 (en) Camshaft accumulator
US7823545B2 (en) Piston squirter system and method
CN114439570A (zh) 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
SE539463C2 (en) Lubricating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12054849U (zh) 一种发动机的缸体油路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CN201671797U (zh) 汽车水冷空气压缩机
CN210799066U (zh) 一种发动机缸体润滑油路的布置结构
CN204755018U (zh) 一种发动机正时系统张紧导轨润滑结构及汽车
CN201326428Y (zh) 机油供给模块
JP2014009669A (ja) 内燃機関の潤滑油供給装置
CN200955414Y (zh) 汽车发动机气缸盖油路结构
CN206054032U (zh) 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CN2916156Y (zh) 限油阀
CN218953394U (zh)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发动机
CN219809056U (zh)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及汽车
CN218266048U (zh) 一种自动润滑滚轮摇臂
JPH0229226Y2 (zh)
KR20100061156A (ko) 실린더블록용 엔진오일제어장치
CN107664075B (zh) 发动机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JP2529104Y2 (ja) 内燃機関の潤滑油供給装置
CN208106588U (zh) 一种气缸盖油路结构
JP2005121204A (ja) タイミングチェーン自動張力調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