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54032U - 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054032U CN206054032U CN201621091983.5U CN201621091983U CN206054032U CN 206054032 U CN206054032 U CN 206054032U CN 201621091983 U CN201621091983 U CN 201621091983U CN 206054032 U CN206054032 U CN 2060540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lubricating
- communicated
- lubrication system
- auxilia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提供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及车辆,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油底壳、机油泵以及多个润滑部件,所述机油泵的吸油口通过吸油油路连通至油底壳、出油口通过进油油路连通至润滑部件,以能够将存储于油底壳内的润滑油泵送至缸盖润滑件、缸体润滑件和曲轴轴颈等润滑部件,所述进油油路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并包括连通至缸盖润滑件和缸体润滑件的主油道以及连通至曲轴轴颈的第一辅助油道,以能够通过所述流量控制阀调节泵送至所述曲轴轴颈的润滑油流量。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便于在需要时快速地在该第一辅助油道上建立油压,以及时地在曲轴轴颈的摩擦面上形成油膜,从而减轻磨损,减少发动机的功率损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具有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发动机和车辆。
背景技术
发动机智能启停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迅猛的汽车环保技术之一,特别适用于走走停停的城市路况。智能启停技术的基本原理是:车辆停下时(如等待红灯时),自动关闭发动机;当需要继续行驶时(如松开制动踏板时),自动启动发动机,以避免发动机长时间怠速运转造成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研究表明,发动机智能启停技术在城市道路工况下能达到约15%的节油能力。
然而,发动机的频繁启停使得曲轴轴颈(如连杆轴颈)与连杆轴瓦呈现不稳定的相对运动状态,且在每次初始启动时机油泵未能及时建压,因而加剧了零部件之间的磨损,缩短其使用寿命,并造成发动机的功率损失。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主要功用是在运动零件的摩擦表面形成油膜,以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并减轻机件磨损。此外,发动机润滑系统还辅助地起到密封、冷却等作用。尤其是,随着发动机性能的不断提高,活塞组件的热负荷越来越高。为此,可以设置活塞冷却喷嘴,对活塞进行强制冷却。但是,由于发动机可能面临不同的工况,活塞所需的冷却能力也随之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以便于改善曲轴轴颈的磨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油底壳、机油泵以及多个润滑部件,所述机油泵的吸油口通过吸油油路连通至所述油底壳、出油口通过进油油路连通至多个所述润滑部件,以能够将存储于所述油底壳内的润滑油泵送至各个所述润滑部件,所述润滑部件包括缸盖润滑件、缸体润滑件和曲轴轴颈,所述进油油路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并包括连通至所述缸盖润滑件和所述缸体润滑件的主油道以及连通至所述曲轴轴颈的第一辅助油道,以能够通过所述流量控制阀调节泵送至所述曲轴轴颈的润滑油流量。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油路上设置有机油滤清器。
进一步的,所述机油滤清器设置于所述进油油路的位于所述机油泵和所述流量控制阀之间的油路部分上。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润滑部件通过回油油路连通至所述油底壳。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用于冷却活塞的活塞冷却喷嘴,所述进油油路包括连通至所述活塞冷却喷嘴的第二辅助油道。
进一步的,所述流量控制阀为旋转阀,所述进油油路通过所述流量控制阀分支形成所述主油道、所述第一辅助油道和所述第二辅助油道。
进一步的,所述流量控制阀形成为使得通过所述第一辅助油道和所述第二辅助油道的润滑油流量之和与所述机油泵的工作流量成比例。
进一步的,所述主油道和所述第二辅助油道上分别设置有机油冷却器,所述第一辅助油道直接连通至所述曲轴轴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设置有独立地连通至曲轴轴颈的第一辅助油道,并能够通过流量控制阀调节泵送至该曲轴轴颈的润滑油流量,便于在需要时(如智能启停过程中)快速地在该第一辅助油道上建立油压,以及时地在曲轴轴颈与连杆轴瓦、主轴瓦的摩擦面上形成油膜,从而减轻磨损,减少发动机的功率损失,延长了部件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可以设置连通至活塞冷却喷嘴的第二辅助油道,并在该第二辅助油道上设置机油冷却器,以便于控制由活塞冷却喷嘴喷射的润滑油量和温度,根据发动机工况合理地调整其冷却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以在曲轴上具有较小的磨损和较低的功率损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设置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发动机润滑系统。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该发动机的车辆。
所述发动机和车辆与上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油底壳,2-机油泵,3-润滑部件,31-缸盖润滑件,32-缸体润滑件,33-曲轴轴颈,4-吸油油路,5-进油油路,51-主油道,52-第一辅助油道,53-第二辅助油道,6-回油油路,7-流量控制阀,8-机油滤清器,9-活塞冷却喷嘴,10-机油冷却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油路”,是指润滑油的流通线路,其既可以为形成在如发动机机体内的孔状油道,也可以为由管路连接而成的通路。本实用新型所述“曲轴轴颈”包括用于安装至主轴承上的主轴颈和用于连接连杆大头的连杆轴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油底壳1、机油泵2以及缸盖润滑件31、缸体润滑件32和曲轴轴颈33等多种润滑部件3。典型地,所述缸盖润滑件31和缸体润滑件32可以包括凸轮轴轴颈、摇臂轴等。
其中,机油泵2的吸油口通过吸油油路连通至油底壳1,出油口通过进油油路5连通至所述润滑部件3,从而,机油泵2能够将存储于油底壳1内的润滑油泵送至各个润滑部件3以对其摩擦面进行润滑。重要地,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在进油油路5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7,并包括连通至缸盖润滑件31和缸体润滑件32的主油道51以及连通至曲轴轴颈33的第一辅助油道52,所述流量控制阀7设置为能够调节泵送至曲轴轴颈33的润滑油流量。例如,该流量控制阀7可以通过调节机油泵2与曲轴轴颈33之间的通流截面积而改变润滑油流量,或者,可以通过减少或增加输送至其他部位的润滑油流量而增加或减少泵送至曲轴轴颈33的润滑油流量等。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由于设置有独立地连通至曲轴轴颈33的第一辅助油道52,并能够通过流量控制阀7调节泵送至该曲轴轴颈33的润滑油流量,便于在需要时(如智能启停过程中)快速地在该第一辅助油道52上建立油压,以及时地在曲轴轴颈33与连杆轴瓦、主轴瓦的摩擦面上形成油膜,从而减轻磨损,减少发动机的功率损失,延长了部件使用寿命。该发动机润滑系统特别适于与智能启停技术配合使用。
润滑油对各润滑部件3进行润滑后通常需要回流至油底壳1中,因此可以设置回油油路6,将各个润滑部件3连通至油底壳1。另外,可以在进油油路5上设置机油滤清器8,以避免油底壳1中的杂质(如润滑部件3磨损产生的铁屑)进入摩擦面而损坏油膜。典型地,该机油滤清器8可以设置于进油油路5的位于机油泵2和流量控制阀7之间的油路部分上,以避免上述杂质对流量控制阀7的阀芯与阀体之间的配合产生不良影响。
继续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满足活塞冷却要求,可以设置活塞冷却喷嘴9,机油泵2通过第二辅助油道53连通至该活塞冷却喷嘴9。由于对于多数缸盖润滑件31和缸体润滑件32而言,润滑油同时用于润滑和冷却作用;对于曲轴轴颈33而言,润滑油主要用于润滑;而对于活塞而言,活塞冷却喷嘴9喷射的润滑油主要用于冷却,因此,可以进一步地在第一辅助油道51和第二辅助油道52上分别设置机油冷却器10,而使第一辅助油道52直接连通至(即不设有机油冷却器)曲轴轴颈33。
正如上述,流量控制阀7可以以多种方式调节泵送至曲轴轴颈33的润滑油流量。相应地,流量控制阀7也可以形成为多种结构形式。例如,可以在主油道51、第一辅助油道52和第二辅助油道53的一者或多者上分别设置流量阀,以独立地控制各油道的流量。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流量控制阀7为旋转阀,进油油路5通过该旋转阀分支形成主油道51、第一辅助油道52和第二辅助油道53。换言之,流量控制阀7具有至少三个工作油口,分别用于连接主油道51、第一辅助油道52和第二辅助油道53,由此可以具有较为简单的结构。
在某些工况下,曲轴轴颈33与活塞冷却喷嘴9所需的润滑油流量呈反比。例如,在发动机智能启停过程中或冷启动时,为了在曲轴轴颈33上快速形成油膜,需要向第一辅助油道52供给较大流量的润滑油,以快速建压;同时,活塞通常具有相对较低的温度,活塞冷却喷嘴9所需喷射的润滑油流量较小。因此,可以使得流量控制阀7形成为使得第一辅助油道52和第二辅助油道53的润滑油流量之和与机油泵2的工作流量成比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但这些说明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智能启停或冷启动时,调节流量控制阀7,使得第一辅助油道52的润滑油流量达到最大值,第二辅助油道53被关闭,主油道51适度打开,从而大部分润滑油被快速供入曲轴轴颈33,以迅速形成油膜、降低摩擦,活塞冷却喷嘴9不工作。在正常工况下,第二辅助油道53具有适度的通流截面积,流量控制阀7能够控制其中的润滑油流量,并且由于其上设置有单独的机油冷却器10,因而能够通过控制活塞冷却喷嘴9喷射的润滑油量和温度而动态调节对活塞的冷却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设置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由于该发动机润滑系统能够较好地解决智能启停过程中的机件(曲轴轴颈)磨损和功率损耗等问题,因此可以较好地实施智能启停技术。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具有上述发动机的车辆,该车辆适于在城市道路工况下行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油底壳(1)、机油泵(2)以及多个润滑部件(3),所述机油泵(2)的吸油口通过吸油油路(4)连通至所述油底壳(1)、出油口通过进油油路(5)连通至多个所述润滑部件(3),以能够将存储于所述油底壳(1)内的润滑油泵送至各个所述润滑部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部件(3)包括缸盖润滑件(31)、缸体润滑件(32)和曲轴轴颈(33),所述进油油路(5)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7)并包括连通至所述缸盖润滑件(31)和所述缸体润滑件(32)的主油道(51)以及连通至所述曲轴轴颈(33)的第一辅助油道(52),以能够通过所述流量控制阀(7)调节泵送至所述曲轴轴颈(33)的润滑油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油路(5)上设置有机油滤清器(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滤清器(8)设置于所述进油油路(5)的位于所述机油泵(2)和所述流量控制阀(7)之间的油路部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润滑部件(3)通过回油油路(6)连通至所述油底壳(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用于冷却活塞的活塞冷却喷嘴(9),所述进油油路(5)包括连通至所述活塞冷却喷嘴(9)的第二辅助油道(5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阀(7)为旋转阀,所述进油油路(5)通过所述流量控制阀(7)分支形成所述主油道(51)、所述第一辅助油道(52)和所述第二辅助油道(5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阀(7)形成为使得通过所述第一辅助油道(52)和所述第二辅助油道(53)的润滑油流量之和与所述机油泵(2)的工作流量成比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道(51)和所述第二辅助油道(53)上分别设置有机油冷却器(10),所述第一辅助油道(52)直接连通至所述曲轴轴颈(33)。
9.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91983.5U CN206054032U (zh) | 2016-09-29 | 2016-09-29 | 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91983.5U CN206054032U (zh) | 2016-09-29 | 2016-09-29 | 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054032U true CN206054032U (zh) | 2017-03-29 |
Family
ID=58366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091983.5U Active CN206054032U (zh) | 2016-09-29 | 2016-09-29 | 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05403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86118A (zh) * | 2017-08-29 | 2019-11-22 | 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分区润滑的发动机 |
-
2016
- 2016-09-29 CN CN201621091983.5U patent/CN20605403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86118A (zh) * | 2017-08-29 | 2019-11-22 | 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分区润滑的发动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894825A (en) | Engine lubrication system | |
CN102741510A (zh) | 发动机的润滑装置 | |
CN204827576U (zh) | 一种直喷增压发动机润滑系统结构 | |
CN206054032U (zh) | 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 |
JP5724332B2 (ja) | エンジンの給油装置 | |
CN204647074U (zh) | 一种并联缓速器的油路系统 | |
KR101258367B1 (ko) | 내연기관용 오일 공급 시스템 | |
CN210799066U (zh) | 一种发动机缸体润滑油路的布置结构 | |
US11480099B2 (en)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lubricated with a water-containing lubricant | |
JPS58135312A (ja) | 内燃機関のオイル供給装置 | |
CN106812564B (zh) | 发动机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5908329U (zh) | 单缸风冷柴油机高效润滑系统 | |
CN207213604U (zh) | 冷式风扇高速轴承润滑冷却结构 | |
CN206397693U (zh) | 一种压缩机润滑油路结构 | |
CN104481633A (zh) | 发动机润滑系统结构 | |
EP1948913B1 (en) | Lubrication system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mprising such a system | |
CN205805640U (zh) | 提升润滑油路末端压力油路结构 | |
CN105927310A (zh) | 一种发动机双泵润滑系统 | |
JPS6125906A (ja) |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 |
CN113550808B (zh) | 一种节流控制润滑系统 | |
CN107664075B (zh) | 发动机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8953394U (zh) |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发动机 | |
CN214787661U (zh) | 一种利用可变流量改善机油冷却效果的装置 | |
CN202402090U (zh) | 汽车发动机凸轮轴 | |
JPS595122Y2 (ja) | 内燃機関の潤滑油給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