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53198U - 一种次梁在主梁拼接处新型连接节点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次梁在主梁拼接处新型连接节点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53198U
CN212053198U CN201921943928.8U CN201921943928U CN212053198U CN 212053198 U CN212053198 U CN 212053198U CN 201921943928 U CN201921943928 U CN 201921943928U CN 212053198 U CN212053198 U CN 212053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eam
secondary beam
node
end part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4392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猛
赵兴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PPR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PPR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PPR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PPR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4392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53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53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53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次梁在主梁拼接处新型连接节点结构,包括:支撑在钢柱上沿垂直方向布置的主梁;位于主梁中心位置处并与次梁端部隔离的主梁刚接节点;连接与所述主梁刚接节点同一位置处的次梁端部铰接节点;通过所述次梁端部铰接节点与所述主梁正交或斜交的次梁。先将主梁刚接节点隔离,而后对连接此处的次梁铰接节点进行设计,使其不受其他方向次梁的连接影响,突破了钢结构节点使用间距的限制,丰富了钢结构节点的使用场景,在连接节点密集的区域极大的节省结构空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建筑空间效果。相比于传统的解决方案,节省设计周期及施工周期,可在主梁节点完成施工情况下实现次梁节点的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次梁在主梁拼接处新型连接节点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高层钢结构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次梁在主梁拼接处新型连接节点结构,即钢构件的连接做法。
背景技术
钢构件之间一般需要通过一定的做法实现彼此之间的可靠连接,此类连接在工程上称为节点。节点做法不同,实现的功能也有一定的区别。钢结构构件之间需要通过节点来实现荷载的有效传递,荷载在传递过程中表现为弯矩和剪力的叠加,若节点可实现剪力和弯矩的传递,则称为刚接节点;若仅传递剪力,无法传递弯矩则称为铰接节点。常规钢结构连接节点有:焊接连接节点、高强螺栓连接节点及普通螺栓连接节点。工程上可以通过几种连接方式的组合实现刚接或铰接节点。
常规的钢结构连接节点做法要求节点与节点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基于施工的考虑也是结构安全的要求。若出现次梁与主梁垂直连接的位置恰好存在主梁与其他钢构件的连接节点的情况,就需要互相避让,若避无可避便会引起结构布置的调整。既要花费时间复核结构计算又会影响施工工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点,可以实现在主梁与其他构件连接节点区内连接其他方向的次梁,次梁铰接节点与主梁刚接连接节点互不干扰,实现各自的功能,综合以上所述并结合本节点的技术要求,本节点属于铰接高强螺栓连接节点,此外,钢构件可以有多种截面,本节点仅用于工型截面构件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次梁在主梁拼接处新型连接节点结构,包括:
支撑在钢柱上沿垂直方向布置的主梁;
位于主梁中心位置处并与次梁端部隔离的主梁刚接节点;
连接与所述主梁刚接节点同一位置处的次梁端部铰接节点;
通过所述次梁端部铰接节点与所述主梁正交或斜交的次梁。
优选地,通过所述次梁端部铰接节点与所述主梁正交的情况下,所述次梁端部铰接节点设置在所述次梁一侧的中部并且垂直于所述主梁的铰接侧面。
优选地,通过所述次梁端部铰接节点与所述主梁斜交的情况下,所述次梁端部铰接节点设置在所述次梁一侧的中部并且与所述主梁中心轴线呈一定的角度。
优选地,通过所述次梁端部铰接节点与所述主梁斜交的情况下,所述次梁端部铰接节点设置在所述次梁一侧的下端并且与所述主梁中心轴线呈一定的角度。
优选地,所述主梁外侧设置多个加劲板,所述加劲板的厚度根据工程实际计算确定,加劲板的材料与主梁相同。
优选地,其中两个加劲板设置在主梁两侧,并在所述主梁中轴线两侧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加劲板设置在所述主梁的中轴线与外侧表面之间,宽度为主梁宽度的 1/6。
优选地,所述主梁内部沿顶端到底端的位置按照均匀间隔设置多个高强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先将主梁刚接节点隔离,而后对连接此处的次梁铰接节点进行设计。对节点的隔离可以使其不受其他方向次梁的连接影响,突破了钢结构节点使用间距的限制,极大的丰富了钢结构节点的使用场景。在连接节点密集的区域极大的节省结构空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建筑空间效果。相比于传统的解决方案,例如调整次梁布置避开主梁节点区,或调整主梁节点区避开次梁连接节点等做法,可节省设计周期及施工周期,可在主梁节点完成施工情况下实现次梁节点的安装。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的简要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本发明的目标及特征考虑到如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将更加明显,附图中:
附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次梁在主梁拼接处新型连接节点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次梁端部铰接节点与所述主梁正交的情况下节点结构正视图和俯视图;
附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次梁端部铰接节点与所述主梁斜交且布置在主梁中部的情况下节点结构正视图和俯视图;
附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次梁端部铰接节点与所述主梁斜交且布置在主梁下侧的情况下节点结构正视图和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一种次梁在主梁拼接处新型连接节点结构,包括:支撑在钢柱10上沿垂直方向布置的主梁60;位于主梁中心位置处并与次梁30端部隔离的主梁刚接节点;连接与所述主梁刚接节点同一位置处的次梁端部铰接节点;通过所述次梁端部铰接节点与所述主梁正交或斜交(如图中呈一定角度α)的次梁。
参见图2,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通过所述次梁端部铰接节点与所述主梁正交的情况下,所述次梁端部铰接节点设置在所述次梁一侧的中部并且垂直于所述主梁的铰接侧面。本实施例中,次梁的宽度为a,因此次梁端部铰接节点设置在主梁中心位置正交,次梁上下端面距离次梁端部铰接节点各a/2的距离。次梁的标高可以根据工程实际确定。
参见图3,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通过所述次梁端部铰接节点与所述主梁斜交的情况下,所述次梁端部铰接节点设置在所述次梁一侧的中部并且与所述主梁中心轴线呈一定的角度,本实施例中为α,该角度α可根据工程实际调整。次梁的标高可以根据工程实际确定。
参见图4,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通过所述次梁端部铰接节点与所述主梁斜交的情况下,所述次梁端部铰接节点设置在所述次梁一侧的下端并且与所述主梁中心轴线呈一定的角度,本实施例中为β,该角度β可根据工程实际调整。次梁可与主梁竖向斜交。
参见图2-4,主梁外侧设置多个加劲板40,所述加劲板的厚度根据工程实际计算确定,加劲板的材料与主梁相同。
其中两个加劲板设置在主梁两侧,并在所述主梁中轴线两侧对称设置,另一个加劲板设置在所述主梁的中轴线与外侧表面之间,宽度为主梁宽度的1/6,本实施例中,主梁宽度为b,则该加劲板的宽度为b/6。
参见图2-4,主梁内部沿顶端到底端的位置按照均匀间隔设置多个高强螺栓50。
次梁和主梁的高度和标高可不同。本节点可适用于不等高或不同标高主次梁连接,适用于主次梁斜交或正交。
三个实施例的设计思路是因主梁刚接节点的设计要求比较高,所以优先保证主梁刚接节点的性能,因此首先将主梁刚接节点隔离,而后对连接此处的次梁铰接节点进行设计。对节点的隔离可以使其不受其他方向次梁的连接影响,突破了钢结构节点使用间距的限制,极大的丰富了钢结构节点的使用场景。在连接节点密集的区域极大的节省结构空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建筑空间效果。相比于传统的解决方案,例如调整次梁布置避开主梁节点区,或调整主梁节点区避开次梁连接节点等做法,可节省设计周期及施工周期,可在主梁节点完成施工情况下实现次梁节点的安装。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次梁在主梁拼接处新型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在钢柱上沿垂直方向布置的主梁;
位于主梁中心位置处并与次梁端部隔离的主梁刚接节点;
连接与所述主梁刚接节点同一位置处的次梁端部铰接节点;
通过所述次梁端部铰接节点与所述主梁正交或斜交的次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次梁在主梁拼接处新型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次梁端部铰接节点与所述主梁正交的情况下,所述次梁端部铰接节点设置在所述次梁一侧的中部并且垂直于所述主梁的铰接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次梁在主梁拼接处新型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次梁端部铰接节点与所述主梁斜交的情况下,所述次梁端部铰接节点设置在所述次梁一侧的中部并且与所述主梁中心轴线呈一定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次梁在主梁拼接处新型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次梁端部铰接节点与所述主梁斜交的情况下,所述次梁端部铰接节点设置在所述次梁一侧的下端并且与所述主梁中心轴线呈一定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次梁在主梁拼接处新型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外侧设置多个加劲板,所述加劲板的厚度根据工程实际计算确定,加劲板的材料与主梁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次梁在主梁拼接处新型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两个加劲板设置在主梁两侧,并在所述主梁中轴线两侧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次梁在主梁拼接处新型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板还设置在所述主梁的中轴线与外侧表面之间,宽度为主梁宽度的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次梁在主梁拼接处新型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内部沿顶端到底端的位置按照均匀间隔设置多个高强螺栓。
CN201921943928.8U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次梁在主梁拼接处新型连接节点结构 Active CN212053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43928.8U CN212053198U (zh)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次梁在主梁拼接处新型连接节点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43928.8U CN212053198U (zh)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次梁在主梁拼接处新型连接节点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53198U true CN212053198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08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43928.8U Active CN212053198U (zh)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次梁在主梁拼接处新型连接节点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531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80960A (zh) 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柱—混凝土梁防屈曲耗能节点
CN106677336A (zh) 一种方钢管混凝土柱与工字形截面钢梁的连接节点构造及作法
CN106013506A (zh) 加劲肋防屈曲钢板抗震墙
US3396502A (en) Suspension system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CN106149881A (zh) 一种装配式轻钢住宅建筑体系
CN101638916A (zh) 劲性混凝土转换箱梁包劲性混凝土转换柱的连接节点
CN205637214U (zh) 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柱—混凝土梁防屈曲耗能节点
CN110284605A (zh) 装配式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节点区域连接结构
CN110499849A (zh) 一种方钢管组成的多腔钢混组合剪力墙
CN111576641A (zh) 一种新型的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
CN211285977U (zh) 一种高强钢梁翼缘锥形削弱型梁柱节点
CN212053198U (zh) 一种次梁在主梁拼接处新型连接节点结构
CN109972733B (zh) 一种扩翼t形耗能连接钢结构框架
CN218757993U (zh) 一种斜交索与环向索相交的索夹结构
KR20090067923A (ko) 대각가새의 접합구조
CN208965581U (zh) 一种非落地式塔吊基础平台
CN111119333A (zh) 钢框架梁柱十字形节点
CN110777936A (zh) 一种箱型钢柱与不等高工字型钢梁的连接结构及安装方法
US5628156A (en) Moment resisting frame having cruciform columns and beam connections and method for use therewith
CN210713250U (zh) 装配式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节点区域连接结构
CN210713201U (zh) 一种新型多腔体钢板组合剪力墙与h型钢梁连接节点
CN209975749U (zh) 一种角钢板分离式外补强圆钢管柱-h型钢梁连接节点
CN210342668U (zh) 一种新型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支模架
CN209194817U (zh) 一种标准化多向梁
CN113136950A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