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35504U - 一种应用于水产运输车的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水产运输车的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35504U
CN212035504U CN202020613395.3U CN202020613395U CN212035504U CN 212035504 U CN212035504 U CN 212035504U CN 202020613395 U CN202020613395 U CN 202020613395U CN 212035504 U CN212035504 U CN 212035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oling
transportation
water
aqu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133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丽萍
曾桂和
卢德军
赵晓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Hongyuan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Hongyuan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Hongyuan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Hongyuan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133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35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35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355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水产运输车的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箱,所述运输箱内设有金属池,所述金属池下方设有排水管;还包括蛋白分离器;所述运输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隔热层,所述箱体底部和侧面位于所述隔热层上方均设有冷却管层,所述冷却管层上方设有导热层;所述运输箱内的一端设有冷却循环室,所述冷却循环室内设有冷却循环装置,所述冷却循环装置的两端设有循环泵,所述冷却循环装置通过循环泵与冷却管层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降低运输过程中,尤其是外部为高温环境时的水体温度,有效维持洁净水质,增加运输水体的氧气含量,可以保证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高,卖相好,活力好,并进一步延长运输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水产运输车的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水产运输车的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活体运输中的成活率问题一直是该行业关注的重点。运输和暂养死亡率较高是普遍事实。暂养期间全部死亡、运输成活率低的情况比比皆是。一般死亡水产品售价只有活体的1/4-1/2,而且风味和口感显著下降。
目前,水产品运输过程中,容易因长时间在封闭空间内导致缺氧,另外,在外部高温环境中,运输过程的环境温度高,也会降低水中氧气含量。同时随着运输水体水质的不断变差,进而发生病变,甚至死亡。这样,便影响了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增加了活体水产品的物流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水产运输车的运输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降低运输过程中,尤其是外部为高温环境时的水体温度,有效维持洁净水质,增加运输水体的氧气含量,可以保证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高,卖相好,活力好,并进一步延长运输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应用于水产运输车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箱,所述运输箱内设有金属池,所述金属池下方设有排水管;
还包括蛋白分离器,所述蛋白分离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下方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筒体的连接处设有射流组件,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回洗管,所述回洗管的一端与进水管连接;所述筒体于射流组件的一侧设有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回流管设有阀门,可依据水体的蛋白含量,调节回洗处理的水量。在循环水蛋白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将蛋白未分离完全的循环水回送至进水管,进行二次的净化,提高蛋白分离的效果。在射流组件的一侧设置的出水管可将经过蛋白分离处理的循环水送至过滤装置,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净化。
本实用新型的射流组件包括多个现有技术的射流器,所述射流器由喷嘴、吸入室、扩压管三部分组成,是利用射流负压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多用途曝气方式,独特的混合气室设计,强劲的水流与空气混合喷射,使搅拌均匀、完全,产生的气泡多而细腻,溶氧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于所述筒体内部开口向上,可以保证射流器产生的气泡向上运动,将吸附了污物的泡沫送至筒体上方。
还包括泵组件,所述排水管通过泵组件与蛋白分离器的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之间设有泵组件,所述出水管在面向金属池的一侧对称设有喷孔,所述喷孔面向所述金属池上方,通过泵组件,可以增大喷孔处的水压,可以实现金属池各个区域体的均匀循环进水,一定程度可以溶解空气中的氧气补给到水体中,提高水体的含氧量,进而提高水产品的存活率。
所述运输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隔热层,所述箱体底部和侧面位于所述隔热层上方均设有冷却管层,所述冷却管层上方设有导热层;所述运输箱内的一端设有冷却循环室,所述冷却循环室内设有冷却循环装置,所述冷却循环装置的两端设有循环泵,所述冷却循环装置通过循环泵与冷却管层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循环装置可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所述冷却管层中充满循环流动的冷却液。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箱体通过隔热层有助于隔离外界热量,维持箱体内环境温度,再通过冷却管层的作用,可以为箱体内部环境降温,再通过导热层的作用,可以实现箱体内部扩散降温和维持,提高水体氧气含量。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管层包括对称设置连接的U型管,通过此设置,可以增大热交换的面积,实现温度降低和维持。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循环装置分别与箱体两侧的冷却管层连接,形成循环回路,保持热交换,避免温度再次升高。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顶部的水平截面为梯形,所述筒体顶部连接有上排污管,所述上排污管连接有集污室,所述集污室的一侧设有带开关阀门的排污分管,通过上排污管可将吸附污物后的泡沫排出到集污室内部,再通过排污分管流出。优选的,所述集污室为上部开口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蛋白分离器的一侧设有集污箱,所述集污箱与排污分管连接。优选的,所述集污箱的一侧设有带阀门的排污口,方便排污。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出气管,可调节筒体内部的的压力,避免内部压力太大,上排污管井喷。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内设有设有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可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如中国专利“CN201320401165、蛋白分离器”中采用的导流筒。所述导流组件使筒体内的气水混合物实现了内循环,从而延长气水接触时间,使处理效率大大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蛋白分离器,通过射流组件和内部导流组件的作用,利用水中的气泡表面吸附混杂在水中的各种颗粒状的污垢以及可溶性的有机物的原理,通过射流组件产生大量的气泡,将暂养水体初步净化,这些气泡全部集中在水面形成泡沫,将吸附了污物的泡沫收集在水面上的容器中,它就会化为浑浊的液体被排除于上排污管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蛋白分离器结构简单,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运输暂养水中的鱼类的粪便、鱼鳞蛋白等杂质,防止它们进一步分解成对生物有毒的氨氮;同时因气体水充分混合,接触面积大增,水中的溶氧量大大增加,对水产品非常有利;还兼具调节水质PH值的作用,可以保持运输水体长时间不受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顶部的水平截面为梯形,所述筒体顶部连接有上排污管,所述上排污管连接有集污室,所述集污室的一侧设有带开关阀门的排污分管。
进一步的,所述蛋白分离器的一侧设有集污箱,所述集污箱与排污分管连接。所述集污箱的一侧设有设有带阀门的排污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换气装置,所述换气装置设置于箱体的顶部,所述换气装置与箱体内部连通,可实现箱体内部空气的流通。所述换气装置可采用任一现有技术实现,比如采用现有技术期刊《专用汽车》、ISSN:1004-0226 、2002年第3期的“自动换气式冷藏汽车”一文中采用的换气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换气装置,可以为箱体提供充足的空气,有效避免封闭空间空气稀薄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还包括微孔增氧装置,所述微孔增氧装置包括空压设备、金属管架、纳米管,所述金属管架分别与空压设备、纳米管连接,所述纳米管设置于所述金属池内并环形盘设在金属管架上方。所述空压设备设置于所述金属池一侧,所述金属管架的一侧穿过金属池与空压设备连接。所述金属管架与金属池连接处采用现有技术密封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微孔增氧装置,纳米管将空气以微气泡形式分散到水体中,形成的微气泡由池底逐渐上浮;气泡在气体高氧分压作用下,将氧气充分溶入水体中;气泡上升形成水流旋转和上下流动,将上层溶氧量高的水带入下层水体,水流旋转加快微孔管周围高溶氧量水向外扩散速度,实现运输水体的高效均匀增氧。具有增氧区域范围广、溶氧发布均匀的优点,增加了底部溶氧,加快对底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氧化,抑制底部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微孔增氧”造成水流的旋转和上下流动,将底部有害气体带出水面,有助于改善运输过程的的水质条件,减少了病害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池为上部开口结构,所述金属池上方连接有可开合的隔网,可防止金属池中的水产品跳离水体。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池的下方设有带阀门的排水口,方便运输完成后的排水清洁。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池固定设置于所述运输箱内部,可以避免运输过程中金属池剧烈运动,也可以使金属池防渗防漏。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蛋白分离器,能够过滤活体水产品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控制水质;再通过设置的冷却管层与冷却循环装置的协同作用,可以避免在高温环境运输,有助于增加运输水体的氧气含量;结合换气装置和微孔增氧装置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箱体内的空气和运输水体中含氧量,可以保证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高,卖相好,活力好,并进一步延长运输时间,降低了活体水产品的物流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应用于水产运输车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箱1,所述运输箱内设有金属池2,所述金属池下方设有排水管21;
还包括蛋白分离器3,所述蛋白分离器包括筒体31,所述筒体的下方设有进水管32,所述进水管与筒体的连接处设有射流组件33,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回洗管34,所述回洗管的一端与进水管连接;所述筒体于射流组件的一侧设有出水管35;
本实用新型的回流管设有阀门341,可依据水体的蛋白含量,调节回洗处理的水量。
还包括泵组件4,所述排水管通过泵组件与蛋白分离器的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之间设有泵组件,所述出水管在面向金属池的一侧对称设有喷孔351,所述喷孔面向所述金属池上方,通过泵组件,可以增大喷孔处的水压,可以实现金属池各个区域体的均匀循环进水,一定程度可以溶解空气中的氧气补给到水体中,提高水体的含氧量,进而提高水产品的存活率。
所述运输箱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内部设有隔热层12,所述箱体底部和侧面位于所述隔热层上方均设有冷却管层13,所述冷却管层上方设有导热层14;所述运输箱内的一端设有冷却循环室15,所述冷却循环室内设有冷却循环装置5,所述冷却循环装置的两端设有循环泵6,所述冷却循环装置通过循环泵与冷却管层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循环装置可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所述冷却管层中充满循环流动的冷却液。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管层包括对称设置连接的U型管131,通过此设置,可以增大热交换的面积,实现温度降低和维持。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循环装置分别与箱体两侧的冷却管层连接,形成循环回路,保持热交换,避免温度再次升高。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顶部的水平截面为梯形,所述筒体顶部连接有上排污管311,所述上排污管连接有集污室36,所述集污室的一侧设有带开关阀门的排污分管361,通过上排污管可将吸附污物后的泡沫排出到集污室内部,再通过排污分管流出。优选的,所述集污室为上部开口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蛋白分离器的一侧设有集污箱7,所述集污箱与排污分管连接。优选的,所述集污箱的一侧设有带阀门的排污口71,方便排污。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出气管312,可调节筒体内部的的压力,避免内部压力太大,上排污管井喷。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内设有设有导流组件(未标注),所述导流组件可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使筒体内的气水混合物实现了内循环,从而延长气水接触时间,使处理效率大大增加。
进一步的,还包括换气装置8,所述换气装置设置于箱体的顶部,所述换气装置与箱体内部连通,可实现箱体内部空气的流通。所述换气装置可采用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进一步的,还包括微孔增氧装置9,所述微孔增氧装置包括空压设备91、金属管架92、纳米管93,所述金属管架分别与空压设备、纳米管连接,所述纳米管于所述金属池内环形盘设在金属管架上方。所述空压设备设置于所述金属池一侧,所述金属管架的一侧穿过金属池与空压设备连接。所述金属管架与金属池连接处采用现有技术密封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池为上部开口结构,所述金属池上方连接有可开合的隔网(未标注),可防止金属池中的水产品跳离水体。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池的下方设有带阀门的排水口22,方便运输完成后的排水清洁。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池固定设置于所述运输箱内部,可以避免运输过程中金属池剧烈运动,也可以使金属池防渗防漏。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蛋白分离器,能够过滤活体水产品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控制水质;再通过设置的冷却管层与冷却循环装置的协同作用,可以避免在高温环境运输,有助于增加运输水体的氧气含量;结合换气装置和微孔增氧装置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箱体内的空气和运输水体中含氧量,可以保证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高,卖相好,活力好,并进一步延长运输时间,降低了活体水产品的物流损耗。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需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未详细描述的技术特征,均可以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水产运输车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箱,所述运输箱内设有金属池,所述金属池下方设有排水管;
还包括蛋白分离器,所述蛋白分离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下方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筒体的连接处设有射流组件,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回洗管,所述回洗管的一端与进水管连接;所述筒体于射流组件的一侧设有出水管;
还包括泵组件,所述排水管通过泵组件与蛋白分离器的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之间设有泵组件;
所述运输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隔热层,所述箱体底部和侧面位于所述隔热层上方均设有冷却管层,所述冷却管层上方设有导热层;
所述运输箱内的一端设有冷却循环室,所述冷却循环室内设有冷却循环装置,所述冷却循环装置的两端设有循环泵,所述冷却循环装置通过循环泵与冷却管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水产运输车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层包括对称设置连接的U型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水产运输车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装置分别与箱体两侧的冷却管层连接,形成循环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水产运输车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在面向金属池的一侧对称设有喷孔,所述喷孔面向所述金属池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水产运输车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顶部的水平截面为梯形,所述筒体顶部连接有上排污管,所述上排污管连接有集污室,所述集污室的一侧设有带开关阀门的排污分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水产运输车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分离器的一侧设有集污箱,所述集污箱与排污分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水产运输车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气装置,所述换气装置设置于箱体的顶部,所述换气装置与箱体内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水产运输车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孔增氧装置,所述微孔增氧装置包括空压设备、金属管架、纳米管,所述金属管架分别与空压设备、纳米管连接,所述纳米管设置于所述金属池内并环形盘设在金属管架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水产运输车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池为上部开口结构,所述金属池上方连接有可开合的隔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水产运输车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池固定设置于所述运输箱内部。
CN202020613395.3U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应用于水产运输车的运输装置 Active CN212035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3395.3U CN212035504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应用于水产运输车的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3395.3U CN212035504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应用于水产运输车的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35504U true CN212035504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09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13395.3U Active CN212035504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应用于水产运输车的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355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7611A (zh) * 2020-12-08 2021-02-26 谭秀碧 一种用于海鲜运输的冷链智能运输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7611A (zh) * 2020-12-08 2021-02-26 谭秀碧 一种用于海鲜运输的冷链智能运输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62262A (zh) 模块式活水产品运输暂养系统
CN212035504U (zh) 一种应用于水产运输车的运输装置
KR101730409B1 (ko) 양만장용 수처리 시스템
CN110754416A (zh) 一种水产养殖池塘的水体净化系统
CN201163934Y (zh) 水族养殖装置
CN201148357Y (zh) 循环养殖水体气浮净化设备
CN215602655U (zh) 一种路基循环养殖系统
TWI611758B (zh) 高密度養殖循環水的處理設備
CN205294956U (zh) 一种厌氧反应器及养殖废水处理系统
CN201451061U (zh) 可携式水族过滤装置
CN212436973U (zh) 一种水产车载运输装置
CN209950127U (zh) 一种漂浮式水产养殖池
CN211881777U (zh) 一种水产养殖池塘的水体净化系统
CN210352747U (zh) 一种活体海鲜高密度暂养循环水处理设备
CN206776519U (zh) 模块式活水产品运输暂养系统
CN220926477U (zh) 一种鱼类沉性受精卵运输水车用的水循环净化装置
CN203047504U (zh) 内循环式水产品活储船
CN112005952A (zh) 一种适用于长途运输活海鲜的多功能运输车
CN2409181Y (zh) 水产品运输箱
JP2005131455A (ja) 中空の浄化媒体および浄化装置
CN212436960U (zh) 一种瘦身鱼暂养设备
CN110999849B (zh) 无扰动贝类暂养净化系统
CN205902659U (zh) 利用循环水体进行水产养殖的设施
CN109329177A (zh) 循环水养鱼池
KR20160042333A (ko) 수족관용 정수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