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35466U - 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35466U
CN212035466U CN202020072777.XU CN202020072777U CN212035466U CN 212035466 U CN212035466 U CN 212035466U CN 202020072777 U CN202020072777 U CN 202020072777U CN 212035466 U CN212035466 U CN 212035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quare
fish
crowd
water
zebra f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7277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睿
李政
王英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07277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35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35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354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包括隔断板、避险舱、补光器、排水管、支撑架、碳纤维过滤器、净水箱、基座、涡轮抽水泵、方形鱼缸、震荡发生器、进水管、半球铃和弹簧固定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方形鱼缸的长宽尺寸与实际人群密集建筑场所的长宽比为0.08,使得模型的设计更为合理,更具可比性,方形鱼缸内所养殖用于模拟人群流动的斑马鱼,以实现在应急疏散模拟中能够更好地反应人类的群体行为规律,方形鱼缸在养殖斑马鱼时,将水面控制在1cm左右,有效控制鱼群行动是严格二维,不会出现层叠,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水面深度引起的折射效果对观测产生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层式鱼缸,具体为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属于复层式鱼缸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规模人群流动和疏散成为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重大问题和研究热点,人群疏散理论建模困难,数值模拟可靠性不确定,实验一直是重要的研究手段,包括组织真实人群的演练实验和动物模拟仿真实验,而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正是基于此项技术设计,提供一种更符合人类群体行为规律的模拟动物实验方法,以减少不符合人群行动特点,且显著影响疏散结果。
就市面上用于模拟人群流动的实验装置而言,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所选择的模拟实验动物与人类反应和行动的机理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模拟实验时,所获得的实验结构往往存在较大的误差,其二、所构建的模拟装置与人类实际的密集建筑场所未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设计,因此未基于特征尺寸分析建立的相似准则,进而使得模型的设计不是很合理,缺乏可比性,其三、对于现有的模拟实验装置采用小型陆生动物如老鼠、蚂蚁等模拟人群进行实验,会出现层叠问题,即无法严格控制模拟动物按照二维空间进行行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包括隔断板、避险舱、补光器、排水管、支撑架、碳纤维过滤器、净水箱、基座、涡轮抽水泵、方形鱼缸、震荡发生器、进水管、半球铃和弹簧固定器,所述包括隔断板、避险舱、补光器、排水管、支撑架、碳纤维过滤器、净水箱、基座、涡轮抽水泵、方形鱼缸和进水管构成该用于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隔断板设置在避险舱和方形鱼缸之间,所述补光器设置在方形鱼缸的上方,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整个装置的左端,且与避险舱的左端的排水口连接,所述支撑架设置在设置在避险舱和方形鱼缸的下方,且支撑架的顶端还设置有缓冲垫,且支撑架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整个装置的支撑架上,所述碳纤维过滤器设置在净水箱的中部,所述净水箱分别与进水管和排水管连接,所述基座设置在整个装置的底部,所述涡轮抽水泵设置在基座内,且其左端通过螺纹孔连接与净水箱连接,其右端与进水管连接,所述方形鱼缸共设置有四个,且涡轮抽水泵与外接电源呈电性连接,所述震荡发生器设置在方形鱼缸内,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整个装置的右侧,所述半球铃为半球状空心壳状结构,且其通过螺纹孔连接固定在弹簧固定器的上方,所述弹簧固定器设置在震荡发生器的内部。
优选的,为了便于模拟在斑马鱼收到惊吓时,向安全出口逃生时的情况,得到更加准确的反馈,所述隔断板为不透明玻璃板材质,且其中间设置有一条宽为一厘米的缝隙,通过防水胶粘接在避险舱和方形鱼缸之间。
优选的,为了使实验环境亮度始终保持一致,防止因为突然地环境变化而导致斑马鱼收到惊吓,而影响其最终实验结果,所述补光器共设置有四个,且一一对应设置在四个方形鱼缸的上方,且其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相应位置,且其亮度会随着环境亮度调节,且其与外接电源呈电性连接。
优选的,为了便于更换过滤器,增加整个装置使用时间,同时减少更换时间和人力,所述碳纤维过滤器的顶部设置有把手,且其通过螺纹孔连接固定在净水箱中部的通孔内。
优选的,为了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所述净水箱的左端与进水管通过螺纹孔连接,其右端与排水管螺纹孔连接。
优选的,为了便于通过震荡和声音模拟自然灾害,达到实验目的,所述震荡发生器为空心球状结构,通过防水胶水粘贴在方形鱼缸内部右侧。
优选的,为了使得模型的设计更为合理,更具可比性,所述方形鱼缸的长宽尺寸与实际人群密集建筑场所的长宽比为0.08。
优选的,为了以实现在应急疏散模拟中能够更好地反应人类的群体行为规律,所述方形鱼缸内所养殖用于模拟人群流动的为从感官、反应、行为等多方面特征与人类颇为类似的斑马鱼。
优选的,为了有效控制鱼群行动是严格二维,避免出现层叠,所述方形鱼缸在养殖斑马鱼时,将水面控制在1cm左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设计合理,隔断板为不透明玻璃板材质,且其中间设置有一条宽为一厘米的缝隙,通过防水胶粘接在避险舱和方形鱼缸之间,便于模拟在斑马鱼收到惊吓时,向安全出口逃生时的情况,得到更加准确的反馈,补光器共设置有四个,且一一对应设置在四个方形鱼缸的上方,且其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相应位置,且其亮度会随着环境亮度调节,且其与外接电源呈电性连接,使实验环境亮度始终保持一致,防止因为突然地环境变化而导致斑马鱼收到惊吓,而影响其最终实验结果,碳纤维过滤器的顶部设置有把手,且其通过螺纹孔连接固定在净水箱中部的通孔内,便于更换过滤器,增加整个装置使用时间,同时减少更换时间和人力,净水箱的左端与进水管通过螺纹孔连接,其右端与排水管螺纹孔连接,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震荡发生器为空心球状结构,通过防水胶水粘贴在方形鱼缸内部右侧,便于通过震荡和声音模拟自然灾害,达到实验目的,方形鱼缸的长宽尺寸与实际人群密集建筑场所的长宽比为0.08,根据斑马鱼与人体的几何尺度相似比例为0.08来设计用于模拟实验的方形鱼缸与实际建筑场所具有相同的相似比例,使得模型的设计更为合理,更具可比性,方形鱼缸内所养殖用于模拟人群流动的为从感官、反应、行为等多方面特征与人类颇为类似的斑马鱼,以实现在应急疏散模拟中能够更好地反应人类的群体行为规律,方形鱼缸在养殖斑马鱼时,将水面控制在1cm左右,有效控制鱼群行动是严格二维,不会出现层叠,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水面深度引起的折射效果对观测产生的影响,充分利用水生动物的特殊优势,通过限制水面高度克服层叠现象,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各种小型陆生动物(老鼠、蚂蚁等)模拟人群时难以克服的“层叠”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细节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方形鱼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隔断板,2、避险舱、3、补光器,4、排水管,5、支撑架,6、碳纤维过滤器,7、净水箱,8、基座,9、涡轮抽水泵,10、方形鱼缸,11、震荡发生器,12、进水管,13、半球铃和14、弹簧固定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包括隔断板1、避险舱2、补光器3、排水管4、支撑架5、碳纤维过滤器6、净水箱7、基座8、涡轮抽水泵9、方形鱼缸10、震荡发生器11、进水管12、半球铃13和弹簧固定器14,所述包括隔断板1、避险舱2、补光器3、排水管4、支撑架5、碳纤维过滤器6、净水箱7、基座8、涡轮抽水泵9、方形鱼缸10和进水管12构成该用于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隔断板1设置在避险舱2和方形鱼缸10之间,所述补光器3设置在方形鱼缸10的上方,所述排水管4设置在整个装置的左端,且与避险舱2的左端的排水口连接,所述支撑架5设置在设置在避险舱2和方形鱼缸10的下方,且支撑架5的顶端还设置有缓冲垫,且支撑架5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整个装置的支撑架上,所述碳纤维过滤器6设置在净水箱7的中部,所述净水箱7分别与进水管12和排水管4连接,所述基座8设置在整个装置的底部,所述涡轮抽水泵9设置在基座8内,且其左端通过螺纹孔连接与净水箱7连接,其右端与进水管12连接,所述方形鱼缸10共设置有四个,且涡轮抽水泵9与外接电源呈电性连接,所述震荡发生器11设置在方形鱼缸10内,所述进水管12设置在整个装置的右侧,所述半球铃13为半球状空心壳状结构,且其通过螺纹孔连接固定在弹簧固定器14的上方,所述弹簧固定器14设置在震荡发生器11的内部。
所述隔断板1为不透明玻璃板材质,且其中间设置有一条宽为一厘米的缝隙,通过防水胶粘接在避险舱2和方形鱼缸10之间,便于模拟在斑马鱼收到惊吓时,向安全出口逃生时的情况,得到更加准确的反馈,所述补光器3共设置有四个,且一一对应设置在四个方形鱼缸10的上方,且其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相应位置,且其亮度会随着环境亮度调节,且其与外接电源呈电性连接,使实验环境亮度始终保持一致,防止因为突然地环境变化而导致斑马鱼收到惊吓,而影响其最终实验结果,所述碳纤维过滤器6的顶部设置有把手,且其通过螺纹孔连接固定在净水箱7中部的通孔内,便于更换过滤器,增加整个装置使用时间,同时减少更换时间和人力,所述净水箱7的左端与进水管12通过螺纹孔连接,其右端与排水管4螺纹孔连接,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所述震荡发生器11为空心球状结构,通过防水胶水粘贴在方形鱼缸10内部右侧,便于通过震荡和声音模拟自然灾害,达到实验目的,所述方形鱼缸10的长宽尺寸与实际人群密集建筑场所的长宽比为0.08,根据斑马鱼与人体的几何尺度相似比例为0.08来设计用于模拟实验的方形鱼缸10与实际建筑场所具有相同的相似比例,使得模型的设计更为合理,更具可比性,所述方形鱼缸10内所养殖用于模拟人群流动的为从感官、反应、行为等多方面特征与人类颇为类似的斑马鱼,以实现在应急疏散模拟中能够更好地反应人类的群体行为规律,所述方形鱼缸10在养殖斑马鱼时,将水面控制在1cm左右,有效控制鱼群行动是严格二维,不会出现层叠,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水面深度引起的折射效果对观测产生的影响,充分利用水生动物的特殊优势,通过限制水面高度克服层叠现象,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各种小型陆生动物(老鼠、蚂蚁等)模拟人群时难以克服的“层叠”问题。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时,根据所要设计的模拟实验装置的长宽尺寸与实际人群密集建筑场所的长宽比为0.08来设计方形鱼缸10,并将水注入方形鱼缸10至水深1cm,有效控制鱼群行动是严格二维,不会出现层叠,将涡轮抽水泵9与外接电源连接,使内部水循环开始,将补光器3与外接电源连接,使其开始工作,放入实验所需的斑马鱼,待其适应环境后,击打震荡发生器11,观察鱼群运动,通过鱼群的视觉反应行为以实现在应急疏散模拟中反应人类的群体行为规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断板(1)、避险舱(2)、补光器(3)、排水管(4)、支撑架(5)、碳纤维过滤器(6)、净水箱(7)、基座(8)、涡轮抽水泵(9)、方形鱼缸(10)、震荡发生器(11)、进水管(12)、半球铃(13)和弹簧固定器(14),所述包括隔断板(1)、避险舱(2)、补光器(3)、排水管(4)、支撑架(5)、碳纤维过滤器(6)、净水箱(7)、基座(8)、涡轮抽水泵(9)、方形鱼缸(10)和进水管(12)构成该复层式实验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隔断板(1)设置在避险舱(2)和方形鱼缸(10)之间,所述补光器(3)设置在方形鱼缸(10)的上方,所述排水管(4)设置在整个装置的左端,且与避险舱(2)的左端的排水口连接,所述支撑架(5)设置在设置在避险舱(2)和方形鱼缸(10)的下方,且支撑架(5)的顶端还设置有缓冲垫,且支撑架(5)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整个装置的支撑架上,所述碳纤维过滤器(6)设置在净水箱(7)的中部,所述净水箱(7)分别与进水管(12)和排水管(4)连接,所述基座(8)设置在整个装置的底部,所述涡轮抽水泵(9)设置在基座(8)内,且其左端通过螺纹孔连接与净水箱(7)连接,其右端与进水管(12)连接,所述方形鱼缸(10)共设置有四个,且涡轮抽水泵(9)与外接电源呈电性连接,所述震荡发生器(11)设置在方形鱼缸(10)内,所述进水管(12)设置在整个装置的右侧,所述半球铃(13)为半球状空心壳状结构,且其通过螺纹孔连接固定在弹簧固定器(14)的上方,所述弹簧固定器(14)设置在震荡发生器(1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板(1)为不透明玻璃板材质,且其中间设置有一条宽为一厘米的缝隙,通过防水胶水粘接在避险舱(2)和方形鱼缸(1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器(3)共设置有四个,且一一对应设置在四个方形鱼缸(10)的上方,且其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相应位置,且其亮度会随着环境亮度调节,且其与外接电源呈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过滤器(6)的顶部设置有把手,且其通过螺纹孔连接固定在净水箱(7)中部的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箱(7)的左端与进水管(12)通过螺纹孔连接,其右端与排水管(4)螺纹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荡发生器(11)为空心球状结构,通过防水胶粘贴在方形鱼缸(10)内部右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鱼缸(10)的长宽尺寸与实际人群密集建筑场所的长宽比为0.08,根据斑马鱼与人体的几何尺度相似比例为0.08来设计用于模拟实验的方形鱼缸(10)与实际建筑场所具有相同的相似比例,使得模型的设计更为合理,更具可比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鱼缸(10)内所养殖用于模拟人群流动的为从感官、反应、行为等多方面特征与人类颇为类似的斑马鱼,以实现在应急疏散模拟中能够更好地反应人类的群体行为规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鱼缸(10)在养殖斑马鱼时,将水面控制在1cm左右,有效控制鱼群行动是严格二维,不会出现层叠,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水面深度引起的折射效果对观测产生的影响,充分利用水生动物的特殊优势,通过限制水面高度克服层叠现象,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各种小型陆生动物模拟人群时难以克服的“层叠”问题。
CN202020072777.XU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 Active CN212035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2777.XU CN212035466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2777.XU CN212035466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35466U true CN212035466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36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72777.XU Active CN212035466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354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6698A (zh) * 2020-01-14 2020-04-28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6698A (zh) * 2020-01-14 2020-04-28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utchison et 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EMF) impacts on elasmobranch (shark, rays, and skates) and American lobster movement and migration from direct current cables
Grove et al. Fishing reef planning in Japan
Guizien et al. Dispersal of Owenia fusiformis larvae by wind-driven currents: turbulence, swimming behaviour and mortality in a three-dimensional stochastic model
CN212035466U (zh) 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
KR102347116B1 (ko) 해상풍력 발전 단지를 활용한 모듈식 생태통합 양식 시스템
CN110745218A (zh) 一种用于鱼群洄游诱导和监测的仿生鱼
CN111066698A (zh) 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
Wang et al. Ecological impacts of the expansion of offshore wind farms on trophic level species of marine food chain
CN201409391Y (zh) 一种水上灭虫装置
CN205776137U (zh) 海洋牧场移动式多功能装置
BR0315479A (pt) Sistema para criar peixes em mar aberto e métodos para re-flutuar e para equilibrar um sistema de gaiolas de peixes submersas em mar aberto
CN202019648U (zh) 太阳能生态捕虫灯
CN111165395B (zh) 一种使用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实验方法
CN203340806U (zh) 浮排鱼礁
ES2879657T3 (es) Tanque móvil para actividades educativas o recreativas en ambientes acuáticos
Thompson et al. TROUBLING TIDES: will sea turtles survive the rising seas?
KR20200034104A (ko) 파도발생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생존수영 교육을 위한 맞춤형 이동식 컨테이너 수영장
KR101194588B1 (ko) 홍수경보시스템의 기본원리교육을 위한 학습교구
KR20110055359A (ko) 부유식 해양 전시관
Kobayashi et al. HCI Interventions for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Health
CN210329066U (zh) 多功能养鱼灯
CN203340802U (zh) 浮排鱼礁涂层结构
Sayeed A NUMERICAL MODELLING INVESTIGATION OF JELLYFISH TRANSPORT AND SWIMMING BEHAVIOUR IN KILLARY HARBOUR USING A COASTAL HYDRODYNAMIC MODEL
CN206569224U (zh) 浮标
CN207587239U (zh) 一种教学用潜水艇上浮和下沉的演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