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33308U - 插座 - Google Patents

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33308U
CN212033308U CN202020345650.0U CN202020345650U CN212033308U CN 212033308 U CN212033308 U CN 212033308U CN 202020345650 U CN202020345650 U CN 202020345650U CN 212033308 U CN212033308 U CN 212033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contact
hole
modul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456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有成
杨华妹
张仕森
方凯盛
王镇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Building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Building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Building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Building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4565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33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33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33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插座,其包括壳体和多个分别安装在壳体内的接触模块,所述接触模块包括基座以及分别盖合在基座两端的盖板和压板,在基座内侧的中部设有隔板,隔板将基座内侧的空间切割为分别与盖板和压板对应的保护腔和接触腔,保护腔和接触腔分别用于定位保护门模块和插套模块,在基座外侧的侧壁上设有定位机构,在盖板和/或压板上设有与定位机构配合的定位件,通过将保护门模块和插套模块分别安装在基座的内侧,并在基座外侧的侧壁上设置定位机构,不仅可以形成独立的接触模块再安装到插座的壳体内组合形成多种类型的插座,而且能够直接观测装配过程,方便自动化装配,而且密闭性好、绝缘性高、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用于连接电源和负载的插头,但现有的插座具有以下缺点:
1、现有插座的基座和盖板或壳体装配时,基座和盖板或壳体无定位结构,或者装配时较难直观的看到定位情况,对装配造成一定的困难,且不利于自动化装配设计。
2、现有插座的内部零件基座结构单一,使用局限性大,适用的插座结构以及插套结构单一。
3、现有插座的插套的焊接脚与连接片通过焊锡连接,但是连接片与接线座的连接还需要通过软导线焊锡连接,这样的结构装配工艺复杂,也不利于自动化装配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定位方便且便于自动化装配设计的插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插座,其包括壳体和多个分别安装在壳体内的接触模块,所述接触模块包括基座以及分别盖合在基座两端的盖板和压板,在基座内侧的中部设有隔板,隔板将基座内侧的空间切割为分别与盖板和压板对应的保护腔和接触腔,保护腔和接触腔分别用于安装保护门模块和插套模块,在基座外侧的侧壁上设有定位机构,在盖板和/或压板上设有与定位机构配合的定位件。
优选的,所述盖板将保护腔密封,在盖板上设有与插销匹配的插孔,在隔板上设有插销避让孔,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底壳和面罩,面罩上设有与盖板匹配的面罩孔。
优选的,所述基座包括分别一体成型于隔板两侧的保护圈和接触圈,保护圈和接触圈的内侧分别形成保护腔和接触腔,盖板和压板分别盖合在保护圈和接触圈远离隔板的一端,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保护圈和/或接触圈外侧的侧壁上。
优选的,包括至少两个接触圈,至少两个接触圈的内侧分别形成接触腔,所述压板盖合在至少两个接触圈远离隔板的一端,至少两个接触圈在最远距离的侧壁外侧上设有定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凸台,第一定位凸台的一侧与基座外侧的侧壁连接,第一定位凸台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柱的一端与盖板和/或压板连接,第一定位柱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卡爪,第一定位柱能够穿过第一定位凸台内侧的第一定位孔,使第一卡爪卡在第一定位凸台的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二定位凸台,第二定位凸台的一侧与基座外侧的侧壁连接,第二定位凸台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二定位件,第二定位件的一端与盖板和/或压板连接,第二定位件另一端到第二定位凸台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定位柱上第一卡爪到第一定位凸台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侧与基座外侧的侧壁连接的定位凸台,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三定位柱,第三定位柱的一端与盖板和/或压板连接,第三定位柱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卡爪,第三定位柱能够从定位凸台远离基座的一侧穿过,使第二卡爪卡在定位凸台的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压板将接触腔密封,所述插套模块包括弹性部以及与弹性部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焊接孔,压板上设有用于避让连接部的避让孔,连接部穿过避让孔将其设有焊接孔的一端伸到压板外用于接线。
优选的,插座的壳体内设有与电源连接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上设有第二焊接孔,插套模块的连接部设有焊接孔的一端穿过避让孔后再穿过第二焊接孔,伸到连接条的另一侧再进行焊接,焊接条穿过焊接孔后将连接部与连接条焊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面罩对应在多个面罩孔的外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接触模块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对应在罩孔外侧的第三定位件,第三定位件的一端与面罩连接,第三定位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卡爪,所述盖板上设有与第三卡爪配合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盖板成半盒形结构,包括能够伸出面罩孔外的半盒形盖体,以及设置在半盒形盖体的侧边上向外侧延伸的盖体侧边凸筋,所述盖体侧边凸筋用于与面罩孔限位且盖体侧边凸筋上设有与定位机构配合的定位件。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凸台的一端与基座的保护圈侧壁的外侧连接,第二定位凸台另一端逐渐增高至大于保护圈侧壁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保护圈的内侧壁顶部上设有防止保护门模块安装掉落的安装限位凸筋。
优选的,保护门模块为二插保护门,二插保护门的两端分别对应在两个插套模块的上方,二插保护门上设有与插孔对应的驱动斜面,二插保护门安装在保护圈内与隔板滑动配合,二插保护门的一端设有复位弹簧,接触圈一侧侧壁的内侧设有用于限位复位弹簧的弹簧板,在弹簧板上设有插入到复位弹簧内侧的弹簧轴,二插保护门在异物插入时自转并阻挡异物插入。
优选的,保护门模块包括一个二插保护门和一个三插保护门,二插保护门和三插保护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三插保护门对应在三插插套模块的上方,二插保护门对应在二插插套模块的上方,二插保护门的中部设有与用于接地的插套模块对应的接地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插座,通过将保护门模块和插套模块分别安装在基座的内侧,并在基座外侧的侧壁上设置定位机构,使盖板和/或压板分别盖合在基座两端后与基座外侧的侧壁上的定位机构定位,可以形成独立的接触模块再安装到插座的壳体内,自由组合形成多种类型的插座,定位机构设置在基座外侧的侧壁上,而不是内侧,不仅能够直接观测装配过程,方便自动化装配,而且密闭性好、绝缘性高、结构简单。
此外,插套模块的连接部上设有焊接孔,压板上设有用于避让连接部的避让孔,连接部穿过避让孔将其设有焊接孔的一端伸到压板相对于弹性部的另一侧,焊接条穿过焊接孔后将连接部与连接条焊接在一起。不仅焊接难度低,而且能够避免脱焊的问题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接触模块与面罩510配合的一种方式;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接触模块与面罩510配合的另一种方式;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孔接触模块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基座顶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基座底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孔接触模块的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中基座顶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图6中基座底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七孔接触模块的基座底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体式插套模块与连接条的配合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图10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焊接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13-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种接触模块组成的不同插座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18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插座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包括壳体和多个分别安装在壳体内的接触模块100,所述接触模块100包括基座110以及分别盖合在基座110两端的盖板130和压板160,在基座110内侧的中部设有隔板111,隔板111将基座110 内侧的空间切割为分别与盖板130和压板160对应的保护腔120和接触腔150,保护腔120和接触腔150分别用于安装保护门模块400和插套模块300,在基座 110上设有用于定位盖板130和/或压板160的定位机构,在盖板130和/或压板 160上设有与定位机构配合的定位件。
本实用新型的插座,通过将保护门模块400和插套模块300分别安装在基座110的内侧,并在基座110外侧的侧壁上设置定位机构,使盖板130和/或压板160分别盖合在基座110两端后与基座110外侧的侧壁上的定位机构定位,可以形成独立的接触模块100再安装到插座的壳体内,自由组合形成多种类型的插座,定位机构设置在基座110外侧的侧壁上,而不是内侧,不仅能够直接观测装配过程,方便自动化装配,而且密闭性好、绝缘性高、结构简单。
所述盖板130将保护腔120密封,在盖板130上设有与插销匹配的插孔,在隔板111上设有插销避让孔,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底壳和面罩510,面罩 510上设有与盖板130匹配的面罩孔1000,本实用新型的接触模块100由盖板 130将保护腔120密封,盖板130上只设有与插销匹配的插孔,提高了接触模块 100的封闭和绝缘性,而且简化了插座的壳体的设计,使得接触模块100能够方便的适用于各种插座壳体。如图1-2示出面罩510与接触模块100配合的两种方式,图1面罩510上设有与多个接触模块100分别对应的面罩孔1000,面罩510对应在多个面罩孔1000的外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接触模块100的固定机构,装配时接触模块100部分插入面罩孔1000。图2为现有的设有插孔的面罩510,装配时接触模块100对准面罩510上插孔。本实用新型的接触模块100可以适配图1的面罩510,也可以适配现有的面罩510,适用性非常广泛。
图3-9分别示出了三种分别用于适配不同的插座的接触模块100,三种接触模块100分别为图3-5示出的两孔接触模块1002、图6-8示出的五孔接触模块 1005和图9示出的七孔接触模块1007,三种接触模块100结构基本相同,三种相同或相异的接触模块100都可以进行自由组合,使插座的多样性更丰富,满足不同场合、不同人群的需要。三种接触模块100的区别在于插套模块300的数量不同,用于适配负载的插头,两孔接触模块1002用于适配两插插头,五孔接触模块1005用于适配两插或三插插头,七孔接触模块1007能够同时适配两插和三插插头。
所述压板160将接触腔150密封,所述的多个插套模块300分别包括弹性部310以及与弹性部连接的连接部320,连接部320上设有焊接孔321,压板160 上设有用于避让连接部320的避让孔322,连接部320穿过避让孔322(图6) 将其设有焊接孔321的一端伸到压板160外用于接线(图11)。插座的壳体内设有与电源连接的连接条330,插套模块300的连接部320穿过避让孔322通过焊接条与连接条330焊接,焊接条(图中未示出)穿过焊接孔321后将连接部320 与连接条330焊接在一起。不仅焊接难度低,而且能够避免脱焊的问题出现。
结合图1-9示出的三种接触模块100,三种接触模块100的区别在于插套模块300和保护门模块400不同,进而导致基座110的尺寸不同,但装配和定位的原理相同。
参阅图3-5示出的两孔接触模块1002,所述基座110包括分别一体成型于隔板111两侧的保护圈121和接触圈151,保护圈121和接触圈151的内侧分别形成保护腔120和接触腔150,盖板130和压板160分别盖合在保护圈121和接触圈151远离隔板111的一端。
两孔接触模块1002包括两个接触圈151和一个保护圈121,两个接触圈151 的内侧分别形成接触腔150,两个接触腔150各自安装一个插套模块300,分别对应电源线L极和电源线N极,用于连接具有两个插销的二头插头,在接触圈 151内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用于限位插套模块300的固定筋152,所述压板160 盖合在至少两个接触圈151远离隔板111的一端,至少两个接触圈151在最远距离的侧壁外侧上设有定位机构。可以理解的是,基座110也可以只包括一个接触圈151,并使多个插套模块300安装在一个接触圈151内。此外,也可以设置多个与接触圈151一一对应的压板160,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所述保护圈121内安装一个保护门模块400,所述保护圈121的内侧壁顶部上设有防止保护门模块400安装掉落的安装限位凸筋122,保护门模块400为二插保护门410,二插保护门410的两端分别对应在两个插套模块300的上方,二插保护门410上设有与插孔对应的驱动斜面,二插保护门410安装在保护圈121 内与隔板111滑动配合,二插保护门410的一端设有复位弹簧401,接触圈151 一侧侧壁的内侧设有用于限位复位弹簧401的弹簧板402,在弹簧板402上设有插入到复位弹簧401内侧的弹簧轴403,二插保护门410在异物插入时自转并阻挡异物插入,防止异物与插套模块300接触。
设置两个接触圈151时,分别在两个接触圈151相对设置且距离最远的两个侧壁的外侧设置定位机构,作用与一个接触圈151的两个相对侧壁的外侧设置定位机构相同。
本实施例定位机构同时用于定位盖板130和压板160,用于定位盖板130定位机构为第一定位凸台170,并在盖板130上设置与第一定位凸台170连接的第一定位柱1721;用于定位压板160定位机构为定位凸台173,并在压板160上设置与定位凸台173连接的第三定位柱1741。
具体的,如图3-5所示,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凸台170,第一定位凸台170的一侧与基座110外侧的侧壁连接,在第一定位凸台170上设有第一定位孔171,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柱1721,第一定位柱1721的一端与盖板130 连接,第一定位柱1721的另一端与第一定位孔171过盈配合。
进一步,参阅图6-8示出的五孔接触模块1005,第一定位柱1721的另一端不与第一定位孔171过盈配合,第一定位柱1721的一端与盖板130和/或压板 160连接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卡爪1722,第一定位柱1721能够穿过第一定位凸台 170内侧的第一定位孔171,使第一卡爪1722卡在第一定位凸台170的另一端。可以理解的是,保护圈121和接触圈151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与基座110连接,并不仅限于第一卡爪1722的倒勾形式,只要能达到压板160与基座110固定装配的功能即可,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侧与基座110外侧的侧壁连接的定位凸台173,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三定位柱1741,第三定位柱1741的一端与压板160连接,第三定位柱174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卡爪1742,第三定位柱1741能够从定位凸台173远离基座110的一侧穿过,使第二卡爪1742卡在定位凸台173的另一端。
当然,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定位凸台170,或者不设置定位凸台173,即定位机构用于定位盖板130或压板160。此外,第一定位凸台170和定位凸台173也可以对调,反过来用于定位盖板130和压板160中的另一个,即第一定位凸台 170也可以用于连接压板160,定位凸台173也可以用于连接盖板130,仅需要在盖板130和压板160上设置对应的第一定位柱1721或第三定位柱1741,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二定位凸台140,第二定位凸台140的一侧与基座110外侧的侧壁连接,第二定位凸台140上设有第二定位孔141,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二定位件142,第二定位件142的一端与盖板130和/或压板160连接,第二定位件142另一端到第二定位凸台14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定位柱1721 上第一卡爪1722到第一定位凸台170之间的距离。第二定位孔141与第二定位件142可以是滑动配合,装配时便于定位件对准定位机构,也可以是过盈配合,起到一定固定作用,能够进一步降低装配的难度。此外,第二定位孔141和第二定位件142的形状也并非对应,如图6示出的第二定位孔141为方形,第二定位件142为圆柱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凸台140的一端与基座110的保护圈121侧壁的外侧连接,第二定位凸台140另一端逐渐增高至大于保护圈121侧壁的高度,通过增大第二定位凸台140的高度,能够在不增加基座110体积的基础上,增加与第二定位件142提供更好的定位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定位凸台140的数量和位置并非固定,可以仅在保护圈121一侧的侧壁上设置第二定位凸台140,也可以在保护圈121四个侧壁上分别设置第二定位凸台140。此外,也可以不在盖板130上设置第二定位件142,如在压板160或壳体上设置与第二定位孔141对应的第二定位件142,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底壳(图中未示出)和面罩510,在面罩510上设有与多个接触模块100分别对应的面罩孔1000,面罩510对应在面多个面罩孔1000的外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接触模块100的固定机构。
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对应在罩孔外侧的第三定位件1751,第三定位件1751的一端与面罩510连接,第三定位件1751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卡爪,所述盖板130上设有与第三卡爪配合的卡槽1750。
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盖板130成半盒形结构,盖板130包括至少两个卡槽1750,且至少两个卡槽1750分别设置在盖板130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盖板130包括至少两个定位件,两个定位件分别设置在盖板130其余两个侧壁上。如图3所示,卡槽1750和第一定位柱1721也可以设置在同一侧,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优选的,如图3、6所示,所述盖板130成半盒形结构,包括能够伸出面罩孔1000外的半盒形盖体131,以及设置在半盒形盖体131的侧边上向外侧延伸的盖体侧边凸筋132,所述盖体侧边凸筋132用于与面罩孔1000限位且盖体侧边凸筋132上设有与定位机构配合的定位件,如图6在盖体侧边凸筋132上设有与第二定位孔141对应的第二定位件142。
如图10-12所示,所述插套模块300与连接条330为分体式结构,多个插套模块300先与连接条330焊接,再通过连接条330与接线机构连接,接线机构可以是具有插头的电源延长线,也可以是用于固定外部电源线的接线端子530。
具体的,所述的多个插套模块300分别包括弹性部310以及与弹性部连接的连接部320,连接部320通过焊接条与连接条330焊接,且连接部320上设有焊接孔321,压板160上设有用于避让连接部320的避让孔322,连接部320穿过避让孔322(图6)将其设有焊接孔321的一端伸到压板160相对于弹性部310 的另一侧(图11),焊接条(图中未示出)穿过焊接孔321后将连接部320与连接条330焊接在一起。不仅焊接难度低,而且能够避免脱焊的问题出现。
如图12所示,连接部320上的焊接孔321可以是圆形,可以是三角形或方形等多边形,也可以在焊接孔321的侧边设置开口以便于焊接条穿入,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优选的,所述连接条330上设有第二焊接孔,连接部320设有焊接孔321 的一端穿过避让孔322后再穿过第二焊接孔,伸到连接条330的另一侧再进行焊接。当然,也可以不设置第二焊接孔,如直接与连接条330的侧面焊接,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优选的,所述焊接条为软导线,且焊接方式为锡焊,软导线通过锡焊将连接部320与连接条330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接线机构为接线端子530,接线端子530包括接线框以及与接线框侧壁螺纹连接的接线螺钉,所述连接条330的一端伸到接线框的内侧与接线螺钉配合,接线螺钉能够将外部电源导线和连接条330的端部压紧在接线框的内壁上。连接条330的端部直接插入接线座内,不需要通过软导线与接线端子530焊锡连接,省去了焊接工艺,这样的结构装配工艺更简单,有利于自动化装配设计。优选的,所述连接条330的端部设有折弯部,折弯部与壳体限位配合后插入到接线框的内侧,能够避免连接条330与接线框脱落。
如图6-8、18示出的五孔接触模块1005,以及图9、17示出的七孔接触模块1007,结构与图3-5示出的两孔接触模块1002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插套模块 300的数量和形状不同。
参阅图4-6示出的五孔接触模块1005,包括五个插套模块300,两个插套模块300构成二插插套模块,另外三个插套模块300构成三插插套模块,二插插套模块用于连接具有两个插销的二头插头,三插插套模块用于连接具有三个插销的三头插头,本实施例图示用于适配扁头插销,也可以用于适配其它形状的插销,如圆头等。
二插插套模块包括两个插套模块300,所述三插插套模块包括两个分别用于连接电源线L极和电源线N极的插套模块300和一个用于接地的插套模块300,用于接地的插套模块300设置在二插插套模块的两个插套模块300之间。
本实施例的保护门模块400包括一个二插保护门410和一个三插保护门 420,二插保护门410和三插保护门420之间设有复位弹簧401,三插保护门420 对应在三插插套模块的上方,二插保护门410对应在二插插套模块的上方,区别于两孔接触模块1002的是,本实施例的二插保护门410的中部设有与用于接地的插套模块300对应的接地通孔。
本实施例基座110的隔板111上设有一个保护圈121和五个接触圈151,五个接触圈151分别用于安装五个插套模块300,且在接触圈151内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用于限位对应的插套模块300的固定筋152,二插保护门410和三插保护门420分别安装在保护圈121内且分别与隔板111滑动配合,二插保护门410 与三插保护门420之间通过复位弹簧401连接。
参阅图9示出的七孔接触模块1007,本实施例的包括七个插套模块300,七个插套模块300分别构成两个二插插套模块和一个三插插套模块,相当于实施例二的三插插套模块加上实施例一的二插插套模块,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可以同时与两个插头连接。两个二插插套模块分别用于适配具有两个插销的二头插头,三插插套模块用于连接具有三个插销的三头插头,两个二插插套模块的结构相同,但区别在于,其中一个二插插套模块与实施例一相同,用于适配扁头插销,另一个二插插套模块用于适配扁头插销或圆头插销。可以理解的是,图中并没有示出所有插套模块300可能具有的所有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插套模块300只需要调整弹性部310的数量和夹持插销的方向,不论是二插插套模块还是三插插套模块,都可以适配扁头插销或圆头插销,不应当理解为对插套模块300形状的限定。
本实施例的保护门模块400包括一个五插保护门430和一个二插保护门 410,二插保护门410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二插保护门410对应设置在其中一个二插插套模块的上方,五插保护门430对应设置在另一个二插插套模块和三插插套模块的上方。
本实施例基座110的隔板111上设有两个保护圈121和七个接触圈151,七个接触圈151分别用于安装七个插套模块300,且在接触圈151内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用于限位对应的插套模块300的固定筋152,五插保护门430和二插保护门410分别安装在两个保护圈121内,且五插保护门430和二插保护门410分别与隔板111滑动配合,五插保护门430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复位弹簧401与对应的保护圈121的侧壁连接,二插保护门410的一端通过复位弹簧401与对应的保护圈121的侧壁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的五孔接触模块1005和七孔接触模块1007中,各自包括了多个插套模块300,多个插套模块300中可以分为用于连接电源线L极、连接电源线N极和用于接地三个类别,每一类别的插套模块300一体成型,再通过连接条330与接线机构连接,此为分体式插套模块300;每一类别的插套模块300与连接条330一起一体成型,此为一体式插套模块300,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3-图18示出由上述两孔接触模块1002、五孔接触模块1005和七孔接触模块1007组成的多种插座,所述的壳体包括面盖510和底壳520,多个接触模块100设置在面盖510和底壳520之间。
如图13示出的插座,包括两个五孔接触模块1005和一个设置在两个五孔接触模块1005之间的两孔接触模块1002,两个五孔接触模块1005和两孔接触模块1002分别通过三个连接条330与接线端子530连接,底壳520的一端设有可拆卸的小底壳521,小底壳521与接线端子530对应设置,拆下小底壳521可以操作接线端子530。
如图14示出的插座与图13相同,区别在于图14的连接条330经过按钮开关540与接线端子530连接,且在按钮开关540的一侧设有隔离板550。如图 15示出的插座与图13相同,区别在于图15的接线机构由接线端子530改为具有插头的电源延长线560,同时底壳520的一端不需要设置小底壳521。
如图15示出的插座与图13相同,区别在于三个连接条330直接与电源延长线560连接,无需经过接线端子。
如图16示出的插座与图15相同,区别在于增加了按钮开关540,连接条330经过按钮开关540与具有插头的电源延长线560连接。
如图17示出的插座与图13相同,区别在于图17为三个七孔接触模块1007 代替了两个五孔接触模块1005和一个两孔接触模块1002,构成小双排的移动式插座,一排为二插插座,一排为二插和三插组合构成的五孔插座。
显然图17的双排移动式插座可以类似于图14-图16的,采用设置接线端子 530、设置按钮开关540,或者不设置接线端子530、不设置按钮开关540的方案。
如图18示出的插座,还可以设置两排图6-图8所示的五孔接触模块1005,每排具有多个五孔接触模块1005,或者两排七孔接触模块1007,每排具有多个七孔接触模块1007,构成大双排的移动式插座,也可以采用设置接线端子530、设置按钮开关540,或者不设置接线端子530、不设置按钮开关540的方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多个分别安装在壳体内的接触模块(100),所述接触模块(100)包括基座(110)以及分别盖合在基座(110)两端的盖板(130)和压板(160),在基座(110)内侧的中部设有隔板(111),隔板(111)将基座(110)内侧的空间切割为分别与盖板(130)和压板(160)对应的保护腔(120)和接触腔(150),保护腔(120)和接触腔(150)分别用于安装保护门模块(400)和插套模块(300),在基座(110)外侧的侧壁上设有定位机构,在盖板(130)和/或压板(160)上设有与定位机构配合的定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30)将保护腔(120)密封,在盖板(130)上设有与插销匹配的插孔,在隔板(111)上设有插销避让孔,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底壳和面罩(510),面罩(510)上设有与盖板(130)匹配的面罩孔(1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10)包括分别一体成型于隔板(111)两侧的保护圈(121)和接触圈(151),保护圈(121)和接触圈(151)的内侧分别形成保护腔(120)和接触腔(150),盖板(130)和压板(160)分别盖合在保护圈(121)和接触圈(151)远离隔板(111)的一端,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保护圈(121)和/或接触圈(151)外侧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接触圈(151),至少两个接触圈(151)的内侧分别形成接触腔(150),所述压板(160)盖合在至少两个接触圈(151)远离隔板(111)的一端,至少两个接触圈(151)在最远距离的侧壁外侧上设有定位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凸台(170),第一定位凸台(170)的一侧与基座(110)外侧的侧壁连接,第一定位凸台(170)上设有第一定位孔(171),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柱(1721),第一定位柱(1721)的一端与盖板(130)和/或压板(160)连接,第一定位柱(172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卡爪(1722),第一定位柱(1721)能够穿过第一定位凸台(170)内侧的第一定位孔(171),使第一卡爪(1722)卡在第一定位凸台(170)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二定位凸台(140),第二定位凸台(140)的一侧与基座(110)外侧的侧壁连接,第二定位凸台(140)上设有第二定位孔(141),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二定位件(142),第二定位件(142)的一端与盖板(130)和/或压板(160)连接,第二定位件(142)另一端到第二定位凸台(14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定位柱(1721)上第一卡爪(1722)到第一定位凸台(170)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侧与基座(110)外侧的侧壁连接的定位凸台(173),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三定位柱(1741),第三定位柱(1741)的一端与盖板(130)和/或压板(160)连接,第三定位柱(174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卡爪(1742),第三定位柱(1741)能够从定位凸台(173)远离基座(110)的一侧穿过,使第二卡爪(1742)卡在定位凸台(173)的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60)将接触腔(150)密封,所述插套模块(300)包括弹性部(310)以及与弹性部连接的连接部(320),连接部(320)上设有焊接孔(321),压板(160)上设有用于避让连接部(320)的避让孔(322),连接部(320)穿过避让孔(322)将其设有焊接孔(321)的一端伸到压板(160)外用于接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插座的壳体内设有与电源连接的连接条(330),所述连接条(330)上设有第二焊接孔,插套模块(300)的连接部(320)设有焊接孔(321)的一端穿过避让孔(322)后再穿过第二焊接孔,伸到连接条(330)的另一侧再进行焊接,焊接条穿过焊接孔(321)后将连接部(320)与连接条(330)焊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510)对应在多个面罩孔(1000)的外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接触模块(100)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对应在罩孔外侧的第三定位件(1751),第三定位件(1751)的一端与面罩(510)连接,第三定位件(1751)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卡爪,所述盖板(130)上设有与第三卡爪配合的卡槽(1750)。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30)成半盒形结构,包括能够伸出面罩孔(1000)外的半盒形盖体(131),以及设置在半盒形盖体(131)的侧边上向外侧延伸的盖体侧边凸筋(132),所述盖体侧边凸筋(132)用于与面罩孔(1000)限位且盖体侧边凸筋(132)上设有与定位机构配合的定位件。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凸台(140)的一端与基座(110)的保护圈(121)侧壁的外侧连接,第二定位凸台(140)另一端逐渐增高至大于保护圈(121)侧壁的高度。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圈(121)的内侧壁顶部上设有防止保护门模块(400)安装掉落的安装限位凸筋(12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保护门模块(400)为二插保护门(410),二插保护门(410)的两端分别对应在两个插套模块(300)的上方,二插保护门(410)上设有与插孔对应的驱动斜面,二插保护门(410)安装在保护圈(121)内与隔板(111)滑动配合,二插保护门(410)的一端设有复位弹簧(401),接触圈(151)一侧侧壁的内侧设有用于限位复位弹簧(401)的弹簧板(402),在弹簧板(402)上设有插入到复位弹簧(401)内侧的弹簧轴(403),二插保护门(410)在异物插入时自转并阻挡异物插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保护门模块(400)包括一个二插保护门(410)和一个三插保护门(420),二插保护门(410)和三插保护门(420)之间设有复位弹簧(401),三插保护门(420)对应在三插插套模块的上方,二插保护门(410)对应在二插插套模块的上方,二插保护门(410)的中部设有与用于接地的插套模块(300)对应的接地通孔。
CN202020345650.0U 2020-03-18 2020-03-18 插座 Active CN212033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5650.0U CN212033308U (zh) 2020-03-18 2020-03-18 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5650.0U CN212033308U (zh) 2020-03-18 2020-03-18 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33308U true CN212033308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84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45650.0U Active CN212033308U (zh) 2020-03-18 2020-03-18 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333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6138A (zh) * 2022-04-11 2022-07-01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插座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6138A (zh) * 2022-04-11 2022-07-01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插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19060A (en) Safety electric socket adapter
CN212033308U (zh) 插座
CN213636436U (zh) 具有外壳防护的连接器
US20030054689A1 (en) Closed end coaxial connector
CN112003056A (zh) 一种便插高寿命插座及用于该插座的插头
CN217427153U (zh) 光伏连接器
CN213816572U (zh) 一种防尘型插座
CN108155504A (zh) 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插座
CN200944473Y (zh) 信息插座
CN213878660U (zh) 多孔插座
CN219329458U (zh) 一种插头转换器
CN213845765U (zh) 插座模块
CN213242884U (zh) 一种高寿命插座
KR101002599B1 (ko) 릴레이 장착이 용이한 릴레이 소켓
CN216672080U (zh) 一种基于稳固型防松动的排插
CN219643204U (zh) 防插头脱落的多功能插排
CN217405795U (zh)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排插
CN216408905U (zh) 快速拔插取电结构及层板灯
CN219917809U (zh) 滤波连接器
CN209929185U (zh) 便于组装的面板开关
CN215343078U (zh) 模块型延长线插座
CN218300326U (zh) 一种免工具接线连接器
CN216312255U (zh) 一种插头安装结构
CN218448459U (zh) 一种灯带连接器及灯带装置
CN210489922U (zh) 一种智能排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