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27908U - 混合管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混合管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27908U
CN212027908U CN202020781545.1U CN202020781545U CN212027908U CN 212027908 U CN212027908 U CN 212027908U CN 202020781545 U CN202020781545 U CN 202020781545U CN 212027908 U CN212027908 U CN 212027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mixing tube
urea
section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8154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涛涛
殷雷
童毅君
许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neco Suzhou Emission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neco Suzhou Emiss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neco Suzhou Emission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neco Suzhou Emiss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8154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27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27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279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混合管组件,其包括混合管、部分安装在混合管中的旋流管、挡板、安装在旋流管中的多孔管、以及安装在混合管中且位于旋流管的下游的尿素破碎碗。混合管与旋流管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挡板位于环形空间中以将环形空间分为第一空间以及第二空间。旋流管设有与第一空间相连通的若干翅片。尿素破碎碗包括用以破碎尿素液滴的弧形面以及位于弧形面的中部的开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有尿素破碎碗且至少部分尿素液滴能够打到尿素破碎碗的弧形面上。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减小尿素液滴的体积,有利于增加尿素蒸发的时间和距离,降低尿素结晶风险。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混合管组件的尾气后处理装置。

Description

混合管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管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属于柴油发动机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柴油机尾气后处理装置通常包括壳体以及封装在壳体中的柴油催化氧化剂(DOC)、柴油颗粒捕集器(DPF)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剂(SCR)。为了提高柴油机尾气后处理装置的性能,其通常还包括位于柴油颗粒捕集器(DPF)的下游、选择性催化还原剂(SCR)的上游的混合装置。随着排放法规的不断升级,如何更好的优化混合装置的性能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促进尿素蒸发的混合管组件以及具有该混合管组件的尾气后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管组件,其包括混合管、部分安装在所述混合管中的旋流管、安装在所述混合管与所述旋流管之间的挡板、安装在所述旋流管中的多孔管、以及安装在所述混合管中且位于所述旋流管的下游的尿素破碎碗,所述混合管与所述旋流管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环形空间中以将所述环形空间分为位于所述挡板的上游的第一空间以及位于所述挡板的下游的第二空间;所述挡板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的至少一个连通孔,所述旋流管设有第一区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区段的下游的第二区段,其中所述第一区段设有导引气流流入以形成旋流的若干翅片,所述若干翅片与所述第一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二区段设有贯穿周壁面的若干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空间相连通;所述尿素破碎碗包括用以破碎尿素液滴的弧形面以及位于所述弧形面的中部的开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翅片部分位于所述混合管中、部分凸出所述混合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区段且靠近所述第一区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合管组件包括端盖以及固定在所述端盖上的喷嘴座,所述喷嘴座用以安装尿素喷嘴,所述旋流管包括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端盖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端悬空设置在所述混合管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孔管设有固定在所述端盖上的第三端以及与所述第三端相对的第四端,所述第四端设有用以将所述多孔管固定在所述旋流管的内壁上的第一爪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孔位于所述弧形面的中心,所述旋流管、所述混合管、所述多孔管与所述开孔均同轴设置;所述尿素破碎碗包括自所述弧形面向外延伸的若干第二爪部,所述第二爪部固定在所述混合管的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孔管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区段的第三区段以及对应于所述第二区段的第四区段,其中所述第三区段设有圆形的若干第三穿孔,所述第四区段设有圆形的若干第四穿孔,所述第三穿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四穿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其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催化剂载体、位于所述第一催化剂载体的下游的第二催化剂载体、位于所述第二催化剂载体的下游的第三催化剂载体、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催化剂载体与所述第三催化剂载体的混合管组件,所述混合管组件为前述的混合管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催化剂载体为柴油催化氧化剂(DOC),所述第二催化剂载体为柴油颗粒捕集器(DPF),所述第三催化剂载体为选择性催化还原剂(SCR)。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设有尿素破碎碗且至少部分尿素液滴能够打到尿素破碎碗的弧形面上;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减小尿素液滴的体积,有利于增加尿素蒸发的时间和距离,降低尿素结晶风险。此外,挡板能够使第一空间中的部分气流穿过翅片以进入到旋流管中,改善了旋流的效果,提高了混合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尾气后处理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画框部分B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混合管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5中尿素破碎碗的左视图。
图7是图5中尿素破碎碗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100,其包括壳体10、位于所述壳体10内的第一催化剂载体101、位于所述第一催化剂载体101的下游的第二催化剂载体102、位于所述第二催化剂载体102的下游的第三催化剂载体(未图示)、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催化剂载体102与所述第三催化剂载体的混合管组件200。所述壳体10设有进气口103以及出气口10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催化剂载体101为柴油催化氧化剂(DOC),所述第二催化剂载体102为柴油颗粒捕集器(DPF),所述第三催化剂载体为选择性催化还原剂(SCR)。
所述混合管组件200包括呈圆筒状的混合管1、部分安装在所述混合管1中的旋流管2、安装在所述混合管1与所述旋流管2之间的挡板3、安装在所述旋流管2中的多孔管4、安装在所述混合管1中且位于所述旋流管2的下游的尿素破碎碗9、安装在所述旋流管2的一端的端盖5以及固定在所述端盖5上的喷嘴座6。所述喷嘴座6用以安装尿素喷嘴(未图示),以向所述多孔管4中喷射雾化的尿素液滴。
所述旋流管2设有第一区段2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区段21的下游的第二区段22,其中所述第一区段21设有导引气流流入以形成旋流的若干翅片211,所述第二区段22设有贯穿周壁面的若干第一穿孔221。所述翅片211部分位于所述混合管1中,部分凸出所述混合管1。所述旋流管2包括第一端210以及与所述第一端210相对的第二端220,所述第一端210固定在所述端盖5上,所述第二端220悬空设置在所述混合管1中(如图3所示)。
所述混合管1与所述旋流管2之间形成环形空间20,所述挡板3位于所述环形空间20中以将所述环形空间20分为位于所述挡板3的上游的第一空间201以及位于所述挡板3的下游的第二空间202。所述挡板3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空间201与所述第二空间202的至少一个连通孔31(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通孔31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圆周上,以均匀调整气流的分布。所述若干翅片211与所述第一空间201相连通。请参图3所示,所述第一穿孔221与所述第二空间202相连通;所述挡板3固定在所述第二区段22且靠近所述第一区段21,以使第一空间201中的部分气流穿过所述翅片211以进入到所述旋流管2中。
所述多孔管4设有固定在所述端盖5上的第三端41以及与所述第三端41相对的第四端42,所述第四端42设有用以将所述多孔管4固定在所述旋流管2的内壁上的第一爪部421。所述多孔管4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区段21的第三区段43以及对应于所述第二区段22的第四区段44,其中所述第三区段43设有圆形的若干第三穿孔431,所述第四区段44设有圆形的若干第四穿孔441,所述第三穿孔43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四穿孔441的直径。
所述尿素破碎碗9包括用以破碎尿素液滴的弧形面91、位于所述弧形面91的中部的开孔92以及自所述弧形面91向外延伸的若干第二爪部93,所述第二爪部93固定在所述混合管1的内壁上。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孔92位于所述弧形面91的中心,所述旋流管2、所述混合管1、所述多孔管4与所述开孔92均同轴设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设有尿素破碎碗9,且至少部分尿素液滴能够打到尿素破碎碗9的弧形面91上,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减小尿素液滴的体积,有利于增加尿素蒸发的时间和距离,降低尿素结晶风险。挡板3能够使第一空间201中的部分气流穿过翅片211以进入到旋流管2中,改善了旋流的效果,提高了混合性能。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混合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管、部分安装在所述混合管中的旋流管、安装在所述混合管与所述旋流管之间的挡板、安装在所述旋流管中的多孔管、以及安装在所述混合管中且位于所述旋流管的下游的尿素破碎碗,所述混合管与所述旋流管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环形空间中以将所述环形空间分为位于所述挡板的上游的第一空间以及位于所述挡板的下游的第二空间;所述挡板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的至少一个连通孔,所述旋流管设有第一区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区段的下游的第二区段,其中所述第一区段设有导引气流流入以形成旋流的若干翅片,所述若干翅片与所述第一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二区段设有贯穿周壁面的若干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空间相连通;所述尿素破碎碗包括用以破碎尿素液滴的弧形面以及位于所述弧形面的中部的开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部分位于所述混合管中、部分凸出所述混合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区段且靠近所述第一区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管组件包括端盖以及固定在所述端盖上的喷嘴座,所述喷嘴座用以安装尿素喷嘴,所述旋流管包括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端盖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悬空设置在所述混合管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管设有固定在所述端盖上的第三端以及与所述第三端相对的第四端,所述第四端设有用以将所述多孔管固定在所述旋流管的内壁上的第一爪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位于所述弧形面的中心,所述旋流管、所述混合管、所述多孔管与所述开孔均同轴设置;所述尿素破碎碗包括自所述弧形面向外延伸的若干第二爪部,所述第二爪部固定在所述混合管的内壁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管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区段的第三区段以及对应于所述第二区段的第四区段,其中所述第三区段设有圆形的若干第三穿孔,所述第四区段设有圆形的若干第四穿孔,所述第三穿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四穿孔的直径。
9.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其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催化剂载体、位于所述第一催化剂载体的下游的第二催化剂载体、位于所述第二催化剂载体的下游的第三催化剂载体、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催化剂载体与所述第三催化剂载体的混合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管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8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合管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催化剂载体为柴油催化氧化剂(DOC),所述第二催化剂载体为柴油颗粒捕集器(DPF),所述第三催化剂载体为选择性催化还原剂(SCR)。
CN202020781545.1U 2020-05-12 2020-05-12 混合管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 Active CN212027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81545.1U CN212027908U (zh) 2020-05-12 2020-05-12 混合管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81545.1U CN212027908U (zh) 2020-05-12 2020-05-12 混合管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27908U true CN212027908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81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81545.1U Active CN212027908U (zh) 2020-05-12 2020-05-12 混合管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279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53162A1 (zh) 尾气后处理装置
WO2021189795A1 (zh) 柴油机尾气后处理装置
CN211777665U (zh) 混合管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
WO2021223360A1 (zh) 尾气后处理混合装置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
CN111425285A (zh) 混合管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
CN212027908U (zh) 混合管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
CN218862709U (zh) 混合器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
CN213450557U (zh) 混合腔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
CN213450558U (zh) 混合腔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
WO2021189796A1 (zh) 混合管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
CN113503205A (zh) 混合腔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
CN112324548A (zh) 尾气后处理封装
CN113431666A (zh) 混合腔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
CN112177722A (zh) 混合器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
CN213654966U (zh) 尾气后处理封装
CN213450561U (zh) 混合管组件、混合腔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
CN213450560U (zh) 混合腔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
CN212154909U (zh) 柴油机尾气后处理装置
CN213654961U (zh) 混合器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
CN215860408U (zh) 混合腔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
CN217813643U (zh) 混合器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
CN213654965U (zh) 箱体式的尾气后处理封装
CN215860409U (zh) 混合腔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
CN213654964U (zh) 箱体式的尾气后处理封装
CN112177724A (zh) 混合腔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