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6704U - 一种转马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马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016704U CN212016704U CN201922274972.0U CN201922274972U CN212016704U CN 212016704 U CN212016704 U CN 212016704U CN 201922274972 U CN201922274972 U CN 201922274972U CN 212016704 U CN212016704 U CN 2120167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sliding
- lifting
- annular rail
- annul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马结构,包括环形路轨,在环形路轨上设有若干个可沿环形路轨滑行的转马,转马包括滑行车架和设置在滑行车架上方的座位,在至少一个滑行车架上设有驱动滑行车架沿环形路轨滑行的驱动机构,在滑行车架上或环形路轨旁还设有能够使座位相对于环形路轨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座位沿着环形路轨滑动的同时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可相对于环形路轨上下运动,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游乐设施,特别涉及一种转马结构。
【背景技术】
旋转木马属于传统的转马类游乐设施,在旋转大平台上有装饰成木马且上下移动的座位供游客乘坐,在木马旋转的同时又上下移动,趣味性强,受到众多小朋友的喜爱。传统的转马依靠吊杆上下运动和支撑吊杆的金字塔的公转,实现马匹公转和上下升降运动的叠加。传统旋转木马的结构存在如下缺点:
1.传动结构复杂,由一个驱动电机驱动金字架旋转带动曲轴旋转,通过曲轴的旋转带动吊杆升降从而实现马匹的升降,电机减速机传动至末端吊杆升降,经过了至少3级传动,耗费能源;
2.支撑结构复杂,安装难度大。中柱、金字架、盘片都是必不可少的支撑结构。其中金字架尤为复杂,是桁架结构,由多片连接组合,安装难度大;
3.钢结构外部包装复杂,主体玻璃钢包括中柱上下围板、天花板、顶棚、外围板、顶装饰,拼接缝隙多,细节处理困难;装饰部分与运动部分交叉多,设计需考虑运动空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转马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马结构,包括环形路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路轨上设有若干个可沿所述环形路轨滑行的转马,所述转马包括滑行车架和设置在所述滑行车架上方的座位,在至少一个所述滑行车架上设有驱动所述滑行车架沿所述环形路轨滑行的驱动机构,在所述滑行车架上或所述环形路轨旁还设有能够使所述座位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座位沿着所述环形路轨滑动的同时在所述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可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上下运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直接实现座位的公转和座位自主升降运动,传动简单,维修方便,节省能源。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所述座位升降的座位升降驱动装置和用于所述座位升降导向的座位升降导向装置,所述座位升降驱动装置包括伸缩杆驱动电机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座位升降导向装置或座位固定连接,所述座位升降导向装置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伸缩杆的伸缩方向竖向平行,所述伸缩杆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伸缩杆带动所述座位相对于所述滑行车架上下运动使得所述座位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上下运动。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升降导向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座位上的座位顶杆,在所述座位顶杆下端固定有滑动套、在所述滑动套下端滑动连接有顶杆导向柱,所述座位顶杆与所述滑动套可沿所述顶杆导向柱上下滑动,所述顶杆导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滑行车架上,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座位顶杆或座位固定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伸缩杆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伸缩杆带动所述座位相对于所述滑行车架上下运动,这种直接作用在所述座位上的升降驱动结构实现了能源的直接传递,极大减少了能源的损耗。也可以选择液压驱动方式驱动所述伸缩杆升降。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环形路轨一侧或两侧的与所述环形路轨同一中心的副环形路轨,与所述座位固定连接的座位顶杆,在所述滑行车架一侧或两侧一体连接或固定连接有导向套,所述座位顶杆穿过所述滑行车架和所述导向套且可沿所述滑行车架和所述导向套上下运动,所述座位顶杆下端铰接有升降轮,所述升降轮与所述副环形路轨滚动连接;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行车架沿所述环形路轨滑行时所述升降轮的铰接点相对于水平面上下起伏从而使得所述座位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上下运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向套可以为直线轴承或铜套,所述导向套在所述座位顶杆上下运动过程中起导向作用。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副环形路轨为波浪形路轨,所述升降轮为圆形轮或凸轮形轮,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行车架沿所述环形路轨滑动时带动所述升降轮沿着所述副环形路轨滚动使得所述座位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上下运动。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副环形路轨为水平路轨,所述升降轮为凸轮形轮,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行车架沿所述环形路轨滑动时带动所述升降轮沿着所述副环形路轨滚动使得所述座位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上下运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波浪形路轨或凸轮或凸轮与波浪形路轨的结合实现了所述座位的升降,无需另外设置驱动动力源,结构简单,传动可靠,节省能源。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当所述环形路轨两侧均设有所述副环形路轨时,在一个所述滑行车架两侧均设有穿过所述滑行车架的所述座位顶杆,所述座位顶杆与所述座位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滑行车架包括车梁,与所述环形路轨滚动连接的前桥轮系和后桥轮系,所述车梁与所述前桥轮系固定连接或铰接,所述车梁与后桥轮系固定连接或铰接,所述滑行车架通过所述前桥轮系和后桥轮系沿着所述环形路轨滑行。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前桥轮系和所述后桥轮系均包括有向下开口的轮架、与所述轮架铰接且与所述环形路轨左右两侧滚动连接的旁轮和铰接在所述轮架上且与所述环形路轨上端滚动连接的行走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前桥轮系和后桥轮系的设置保证了座位在滑行车架上滑行的稳定,通过在环形路轨旁设置旁轮和在环形路轨上端设置行走轮保证了滑行车架在环形路轨上滑行的可靠性;前桥轮系与后桥轮系与车梁可以为固定连接或铰接,若为固定连接,车梁与前后桥轮系须有一固定角度以适应环形路轨。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轮架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联动的驱动链轮、与所述后桥轮系或前桥轮系上的所述行走轮联动的从动链轮,所述驱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通过链条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驱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驱动所述后桥轮系或前桥轮系上的所述行走轮沿着所述环形路轨滚动从而带动所述旁轮沿着所述环形路轨滚动,以使得所述座位沿着所述环形路轨滑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相对于传统的旋转木马传动结构复杂、支撑结构复杂、维修困难等缺点,本方案中传动结构非常简单,且维修方便,通过直接在滑行车架上设置驱动电机直接驱动所述滑行车架沿着所述路轨滑行,极大减少了驱动电机传动过程中的能源损耗。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同一所述环形路轨上所述滑行车架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若干所述滑行车架的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环状,以使得同一路轨上的所有所述滑行车架一同沿着所述环形路轨滑动。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连接件包括有连接杆、关节轴承和连接销轴,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所述关节轴承,两个所述关节轴承均分别通过所述连接销轴与相邻两个所述车梁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滑行车架之间设置连接杆、关节轴承和连接销轴,以适应环形路轨。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顶杆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一弹簧,当所述座位升降时,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作用在所述顶杆导向柱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作用在所述滑动套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伸缩杆驱动电机、伸缩杆、座位顶杆、滑动套、顶杆导向柱;具体地,滑动套可选为铜套或直线轴承,所述座位顶杆优选为空心顶杆,滑动套和座位顶杆一起套设于顶杆导向柱使得它们沿所述顶杆导向柱滑动,在所述顶杆导向柱和所述滑动套之间设置弹簧能够对所述座位在上下运动过程中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座位顶杆与所述导向套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当所述座位升降时,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作用在所述座位顶杆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作用在所述导向套。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波浪形路轨或凸轮或凸轮与波浪形路轨的结合实现了所述座位的升降,通过在所述座位顶杆与所述导向套之间设置有弹簧使得所述座位在上下运动过程中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转马结构还包括有用于支撑所述环形路轨的若干立柱,若干所述立柱绕同一中心轴呈环状间隔排列。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环形路轨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所述环形路轨绕同一轴心且沿其径向方向相间排列。
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路轨可以为多个,当所述路轨为多个时,不同路轨之间的所述座位可以朝同一方向滑行,也可以根据需要沿着相反方向滑行,即为不同环形环路轨上的转马可同向或逆向旋转。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在相邻且不在同一条所述环形路轨上滑动的所述滑行车架之间通过盘片连接,使得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一所述滑行车架在滑动时能联动另一所述滑行车架一起滑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盘片的设置使得不同环形路轨间的滑行车架连在一起,这样不用在所有滑行车架上都设置驱动所述滑行车架沿所述环形路轨滑行的驱动电机,带驱动电机的滑行车架通过盘片带动不带驱动电机的滑行车架沿所述路轨滑行,结构简单实用且可靠。当然,也可以在每一个滑行车架上都设置驱动滑行车架沿所述环形路轨滑行的驱动电机,这个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设置。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环形路轨为封闭环状或为不封闭环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中的传动机构、支撑简单,维修方便,因动力源直接设置在滑行车架上,外观装饰不与设备交叉,安装更加方便,在满足旋转木马功能的同时极大节省了材料成本和安装成本;
2、本申请中无论是驱动滑行车架沿环形路轨滑行的伸缩杆驱动电机还是驱动伸缩杆带动所述座位相对于所述滑行车架上下运动的驱动电机均是直接作用在滑行车架或座位上的,使得旋转木马在动力传动过程中极大减少了能源的损耗。
3、本申请中另外一种升降机构是通过设置波浪形路轨或凸轮或凸轮与波浪形路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所述座位的升降,无需另外设置驱动动力源,结构简单,传动可靠,节省能源。
4、通过对前桥轮系和后桥轮系的设置保证了座位在滑行车架上滑行的稳定,通过在环形路轨旁设置旁轮和在环形路轨上端设置行走轮保证了滑行车架在环形路轨上滑行的可靠性;前桥轮系与后桥轮系与车梁可以为固定连接或铰接,若为固定连接,车梁与前后桥轮系须有一固定角度以适应环形路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创造的平面布置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创造带伸缩杆驱动电机的升降机构示意图;
图4是滑行车架间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图5是滑行车架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是滑行车架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是滑行车架上驱动电机位置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是本发明创造的平面布置图之二;
图10是本发明创造波浪形副环形路轨的示意图之一;
图11本发明创造波浪形副环形路轨的示意图之二;
图12是本发明创造波浪形副环形路轨的示意图之三;
图13是水平副环形路轨与凸轮结构结合的升降机构示意图;
图14是水平副环形路轨示意图;
图15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6是发明创造的平面布置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1至附图7为本发明创造的第一个具体实施例,一种转马结构,包括环形路轨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路轨1上设有若干个可沿所述环形路轨1滑行的转马2,所述转马包括滑行车架21和设置在所述滑行车架21上方的座位22,在至少一个所述滑行车架21上设有驱动所述滑行车架21沿所述环形路轨1滑行的驱动机构3,在所述滑行车架21上或所述环形路轨1旁还设有能够使所述座位22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1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4,所述座位22沿着所述环形路轨1滑动的同时在所述升降机构4的作用下可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1上下运动。
具体地,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驱动所述座位22升降的座位升降驱动装置41和用于所述座位22升降导向的座位升降导向装置42,所述座位升降驱动装置41包括伸缩杆驱动电机411和伸缩杆412,所述伸缩杆412与所述座位升降导向装置42或座位22固定连接,所述座位升降导向装置4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伸缩杆412的伸缩方向竖向平行,所述伸缩杆驱动电机411驱动所述伸缩杆412带动所述座位22相对于所述滑行车架21上下运动使得所述座位22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1上下运动。
具体地,所述升降导向装置42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座位22上的座位顶杆421,在所述座位顶杆421下端固定有滑动套422、在所述滑动套422下端滑动连接有顶杆导向柱423,所述座位顶杆421与所述滑动套422可沿所述顶杆导向柱423上下滑动,所述顶杆导向柱423固定连接在所述滑行车架21上,所述伸缩杆412与所述座位顶杆421或座位22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滑行车架21包括车梁211,与所述环形路轨1滚动连接的前桥轮系212和后桥轮系213,所述车梁211与所述前桥轮系212固定连接或铰接,所述车梁211与后桥轮系213固定连接或铰接,所述滑行车架21通过所述前桥轮系212和后桥轮系213沿着所述环形路轨1滑行。
具体地,所述前桥轮系212和所述后桥轮系213均包括有向下开口的轮架2121、与所述轮架2121铰接且与所述环形路轨1左右两侧滚动连接的旁轮2122和铰接在所述轮架2121上且与所述环形路轨1上端滚动连接的行走轮2123。
具体地,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与所述轮架2121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31、与所述驱动电机31联动的驱动链轮32、与所述后桥轮系213或前桥轮系212上的所述行走轮2123联动的从动链轮33,所述驱动链轮32与所述从动链轮33通过链条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1通过所述驱动链轮32和所述从动链轮33驱动所述后桥轮系213或前桥轮系212上的所述行走轮2123沿着所述环形路轨1滚动从而带动所述旁轮2122沿着所述环形路轨1滚动,以使得所述座位22沿着所述环形路轨1滑行。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驱动机构3和升降机构4可直接实现座位22的公转和座位22自主升降运动,传动简单,维修方便,节省能源。通过设置的伸缩杆驱动电机411驱动所述伸缩杆412带动所述座位22相对于所述滑行车架21上下运动,以及在所述滑行车架21上设置驱动所述滑行车架21的驱动电机,这种直接作用在所述座位上的升降机构4或直接作用在滑行车架上的驱动机构3实现了能源的直接传递,极大减少了旋转木马在动力传动过程中的能源损耗。也可以选择液压驱动方式驱动所述伸缩杆升降。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对前桥轮系212和后桥轮系213的设置保证了座位22在滑行车架21上滑行的稳定,通过在环形路轨1旁设置旁轮2122和在环形路轨1上端设置行走轮2123保证了滑行车架21在环形路轨1上滑行的可靠性;前桥轮系212与后桥轮系213与车梁211可以为固定连接或铰接,若为固定连接,车梁211与前后桥轮系须有一固定角度以适应环形路轨。
具体地,同一所述环形路轨1上所述滑行车架21之间设置有连接件5,若干所述滑行车架21的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环状,以使得同一路轨上的所有所述滑行车架21一同沿着所述环形路轨1滑动。
具体地,所述连接件5包括有连接杆51、关节轴承52和连接销轴53,所述连接杆51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所述关节轴承52,两个所述关节轴承52均分别通过所述连接销轴53与相邻两个所述车梁211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
具体地,所述顶杆导向柱423上设有套设有第一弹簧4231,当所述座位22升降时,所述第一弹簧4231的一端作用在所述顶杆导向柱423上,所述第一弹簧4231的另一端作用在所述滑动套422上。
具体地,所述环形路轨1为封闭环状或为不封闭环状。
具体地,所述转马结构还包括有用于支撑所述环形路轨1的若干立柱6,若干所述立柱6绕同一中心轴呈环状间隔排列。
具体地,所述环形路轨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所述环形路轨1绕同一轴心且沿其径向方向相间排列。
在该实施例中,滑动套可选为铜套或直线轴承,在所述顶杆导向柱423和所述滑动套422之间设置第一弹簧4231能够对所述座位22在上下运动过程中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具体地,在相邻且不在同一条所述环形路轨1上滑动的所述滑行车架21之间通过盘片7连接,使得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一所述滑行车架21在滑动时能联动另一所述滑行车架21一起滑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盘片7的设置使得不同环形路轨1间的滑行车架21连在一起,这样不用在所有滑行车架21上都设置驱动所述滑行车架21沿所述环形路轨1滑行的驱动电机31,带驱动电机31的滑行车架21通过盘片7带动不带驱动电机31的滑行车架21沿所述路轨滑行,结构简单实用且可靠。当然,也可以在每一个滑行车架21上都设置驱动滑行车架21沿所述环形路轨1滑行的驱动电机31,这个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设置;除此之外,盘片还可充当为供乘客上下座位22的踏板,从而方便游客上下座位22。
附图8至附图12为本发明创造的第二个具体实施例,滑行车架21和驱动机构3的具体结构与第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位于所述环形路轨1一侧的与所述环形路轨1同一中心的副环形路轨43,与所述座位22固定连接的座位顶杆421,在所述滑行车架21一侧一体连接或固定连接有导向套44,所述座位顶杆421穿过所述滑行车架21和所述导向套44且可沿所述滑行车架21和所述导向套44上下运动,所述座位顶杆421下端铰接有升降轮45,所述升降轮45与所述副环形路轨43滚动连接;当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滑行车架21沿所述环形路轨1滑行时所述升降轮45的铰接点相对于水平面上下起伏从而使得所述座位22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1上下运动。
在该实施例案中,导向套44可以为直线轴承或铜套,所述导向套44在所述座位顶杆421上下运动过程中起导向作用。
具体地,所述副环形路轨43为波浪形路轨,所述升降轮45为圆形轮,当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滑行车架21沿所述环形路轨1滑动时带动所述升降轮45沿着所述副环形路轨43滚动使得所述座位22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1上下运动。
具体地,所述座位顶杆421与所述导向套44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441,当所述座位22升降时,所述第二弹簧441的一端作用在所述座位顶杆421上,所述第二弹簧441的另一端作用在所述导向套44,第二弹簧441存在能够使座位22在升降过程中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具体地,导向套可选为铜套或直线轴承。
附图13至附图14为本发明创造的第三个具体实施例,与第二个具体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副环形路轨43为水平路轨,所述升降轮45为凸轮形轮,当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滑行车架21沿所述环形路轨1滑动时带动所述升降轮45沿着所述副环形路轨43滚动使得所述座位22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1上下运动。
附图15至附图16为本发明创造的第四个具体实施例,与上述三个具体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位于所述环形路轨1两侧的与所述环形路轨1同一中心的副环形路轨43,在所述环形路轨1两侧均设有与所述座位22固定连接的座位顶杆421,在所述滑行车架21一侧一体连接或固定连接有导向套44,所述座位顶杆421穿过所述滑行车架21和所述导向套44且可沿所述滑行车架21和所述导向套44上下运动,所述座位顶杆421下端铰接有升降轮45,所述升降轮45与所述副环形路轨43滚动连接;当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滑行车架21沿所述环形路轨1滑行时所述升降轮45的铰接点相对于水平面上下起伏从而使得所述座位22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1上下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在环形路轨1两侧均设有副环形路轨43,可以实现在一条环形路轨1两侧和滑行车架21两侧都有可供人乘坐的座位22,座位22数量增多,空间占用率好。
具体地,所述副环形路轨43为波浪形路轨,所述升降轮45为圆形轮,或者,所述副环形路轨43为水平路轨,所述升降轮45为凸轮,当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滑行车架21沿所述环形路轨1滑动时带动所述升降轮45沿着所述副环形路轨43滚动使得所述座位22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1上下运动。
Claims (18)
1.一种转马结构,包括环形路轨(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路轨(1)上设有若干个可沿所述环形路轨(1)滑行的转马(2),所述转马包括滑行车架(21)和设置在所述滑行车架(21)上方的座位(22),在至少一个所述滑行车架(21)上设有驱动所述滑行车架(21)沿所述环形路轨(1)滑行的驱动机构(3),在所述滑行车架(21)上或所述环形路轨(1)旁还设有能够使所述座位(22)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1)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4),所述座位(22)沿着所述环形路轨(1)滑动的同时在所述升降机构(4)的作用下可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1)上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驱动所述座位(22)升降的座位升降驱动装置(41)和用于所述座位(22)升降导向的座位升降导向装置(42),所述座位升降驱动装置(41)包括伸缩杆驱动电机(411)和伸缩杆(412),所述伸缩杆(412)与所述座位升降导向装置(42)或座位(22)固定连接,所述座位升降导向装置(4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伸缩杆(412)的伸缩方向竖向平行,所述伸缩杆驱动电机(411)驱动所述伸缩杆(412)带动所述座位(22)相对于所述滑行车架(21)上下运动使得所述座位(22)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1)上下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导向装置(42)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座位(22)上的座位顶杆(421),在所述座位顶杆(421)下端固定有滑动套(422)、在所述滑动套(422)下端滑动连接有顶杆导向柱(423),所述座位顶杆(421)与所述滑动套(422)可沿所述顶杆导向柱(423)上下滑动,所述顶杆导向柱(423)固定连接在所述滑行车架(21)上,所述伸缩杆(412)与所述座位顶杆(421)或座位(2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位于所述环形路轨(1)一侧或两侧的与所述环形路轨(1)同一中心的副环形路轨(43),与所述座位(22)固定连接的座位顶杆(421),在所述滑行车架(21)一侧或两侧一体连接或固定连接有导向套(44),所述座位顶杆(421)穿过所述滑行车架(21)和所述导向套(44)且可沿所述滑行车架(21)和所述导向套(44)上下运动,所述座位顶杆(421)下端铰接有升降轮(45),所述升降轮(45)与所述副环形路轨(43)滚动连接;当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滑行车架(21)沿所述环形路轨(1)滑行时所述升降轮(45)的铰接点相对于水平面上下起伏从而使得所述座位(22)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1)上下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环形路轨(43)为波浪形路轨,所述升降轮(45)为圆形轮或凸轮形轮,当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滑行车架(21)沿所述环形路轨(1)滑动时带动所述升降轮(45)沿着所述副环形路轨(43)滚动使得所述座位(22)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1)上下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环形路轨(43)为水平路轨,所述升降轮(45)为凸轮形轮,当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滑行车架(21)沿所述环形路轨(1)滑动时带动所述升降轮(45)沿着所述副环形路轨(43)滚动使得所述座位(22)相对于所述环形路轨(1)上下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转马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环形路轨(1)两侧均设有所述副环形路轨(43)时,在一个所述滑行车架(21)两侧均设有穿过所述滑行车架(21)的所述座位顶杆(421),所述座位顶杆(421)与所述座位(22)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转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车架(21)包括车梁(211),与所述环形路轨(1)滚动连接的前桥轮系(212)和后桥轮系(213),所述车梁(211)与所述前桥轮系(212)固定连接或铰接,所述车梁(211)与后桥轮系(213)固定连接或铰接,所述滑行车架(21)通过所述前桥轮系(212)和后桥轮系(213)沿着所述环形路轨(1)滑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转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桥轮系(212)和所述后桥轮系(213)均包括有向下开口的轮架(2121)、与所述轮架(2121)铰接且与所述环形路轨(1)左右两侧滚动连接的旁轮(2122)和铰接在所述轮架(2121)上且与所述环形路轨(1)上端滚动连接的行走轮(212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转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与所述轮架(2121)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31)、与所述驱动电机(31)联动的驱动链轮(32)、与所述后桥轮系(213)或前桥轮系(212)上的所述联动的从动链轮(33),所述驱动链轮(32)与所述从动链轮(33)通过链条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1)通过所述驱动链轮(32)和所述从动链轮(33)驱动所述后桥轮系(213)或前桥轮系(212)上的所述行走轮(2123)沿着所述环形路轨(1)滚动从而带动所述旁轮(2122)沿着所述环形路轨(1)滚动,以使得所述座位(22)沿着所述环形路轨(1)滑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转马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环形路轨(1)上所述滑行车架(21)之间设置有连接件(5),若干所述滑行车架(21)的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环状,以使得同一路轨上的所有所述滑行车架(21)一同沿着所述环形路轨(1)滑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转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包括有连接杆(51)、关节轴承(52)和连接销轴(53),所述连接杆(51)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所述关节轴承(52),两个所述关节轴承(52)均分别通过所述连接销轴(53)与相邻两个所述车梁(211)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导向柱(423)上套设有第一弹簧(4231),当所述座位(22)升降时,所述第一弹簧(4231)的一端作用在所述顶杆导向柱(423)上,所述第一弹簧(4231)的另一端作用在所述滑动套(422)上。
14.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转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顶杆(421)与所述导向套(44)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441),当所述座位(22)升降时,所述第二弹簧(441)的一端作用在所述座位顶杆(421)上,所述第二弹簧(441)的另一端作用在所述导向套(44)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转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马结构还包括有用于支撑所述环形路轨(1)的若干立柱(6),若干所述立柱(6)绕同一中心轴呈环状间隔排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转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路轨(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所述环形路轨(1)绕同一轴心且沿其径向方向相间排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转马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且不在同一条所述环形路轨(1)上滑动的所述滑行车架(21)之间通过盘片(7)连接,使得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一所述滑行车架(21)在滑动时能联动另一所述滑行车架(21)一起滑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转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路轨(1)为封闭环状或为不封闭环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74972.0U CN212016704U (zh) | 2019-12-18 | 2019-12-18 | 一种转马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74972.0U CN212016704U (zh) | 2019-12-18 | 2019-12-18 | 一种转马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016704U true CN212016704U (zh) | 2020-11-27 |
Family
ID=73482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274972.0U Active CN212016704U (zh) | 2019-12-18 | 2019-12-18 | 一种转马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01670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12847A (zh) * | 2019-12-18 | 2020-02-21 | 中山市金马游乐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转马结构 |
-
2019
- 2019-12-18 CN CN201922274972.0U patent/CN21201670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12847A (zh) * | 2019-12-18 | 2020-02-21 | 中山市金马游乐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转马结构 |
CN110812847B (zh) * | 2019-12-18 | 2024-06-11 | 中山市金马游乐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转马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90550B2 (en) | Roller coaster with articulable seat backs | |
US7594473B2 (en) | Wheel hub rider conveyance | |
CN101513574A (zh) | 带有悬挂座舱的弗累斯大转轮型娱乐乘坐设备 | |
CN102359294A (zh) | 一种多层立体停车库 | |
CN207173598U (zh) | 一种复式双侧轮空间轨道变轨系统 | |
CN212016704U (zh) | 一种转马结构 | |
CN110898436A (zh) | 一种推杆式无曲轴吊杆的转马结构 | |
CN107472261A (zh) | 一种双侧轮空间轨道变轨系统 | |
CN109368148B (zh) | Sps小车物料集配系统 | |
CN111729324B (zh) | 一种座椅可旋转的游乐设备 | |
CN103726698A (zh) | 一种升降装置 | |
CN110812847A (zh) | 一种转马结构 | |
CN211462047U (zh) | 一种无曲轴吊杆的转马结构 | |
CN211462046U (zh) | 一种推杆式无曲轴吊杆的转马结构 | |
US3403633A (en) | Amusement ride | |
CN109692481B (zh) | 一种翻滚式过山车装置 | |
CN110876853A (zh) | 一种无曲轴吊杆的转马结构 | |
CN213823419U (zh) | 一种新的旋转木马 | |
CN202249029U (zh) | 一种多层立体停车库 | |
CN2759531Y (zh) | 一种摩天轮游艺机 | |
CN205777766U (zh) | 一种轨道传动的杠杆式双层车库 | |
CN222368332U (zh) | 一种过山车翻转轨道装置 | |
JP3439202B2 (ja) | 観覧車 | |
DE202008005801U1 (de) | Belustigungsvorrichtung | |
JP2003275471A (ja) | 回遊形観覧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