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5220U - 一种新型茶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茶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15220U
CN212015220U CN202020400366.9U CN202020400366U CN212015220U CN 212015220 U CN212015220 U CN 212015220U CN 202020400366 U CN202020400366 U CN 202020400366U CN 212015220 U CN212015220 U CN 212015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bin
magnet
clamp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0036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怡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40036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15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15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152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茶仓,包括茶仓本体,所述茶仓本体包括茶仓上盖和茶叶容置仓;所述茶仓上盖通过旋转卡合机构盖合在所述茶叶容置仓上;所述茶仓上盖的中部向内凹陷依次形成第一盖合部和第一容纳腔;所述茶叶容置仓的中部向内凹陷依次形成第二盖合部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分别对应安装有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盖合部和第二盖合部上分别对应盖合有第一磁铁密封盖和第二磁铁密封盖,将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密封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里;所述茶仓上盖和茶叶容置仓上均设置有网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合凸起与卡合导槽实现茶仓本体的快速组装,且拆卸便捷,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茶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仓技术领域,特别地是一种新型茶仓。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泡茶,泡茶可以养生,但是不同的人群对茶的浓度爱好不同,传统水杯无法实现茶水浓度的调节。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的杯子,过滤网都是很简单的放进去,然后茶叶再放到过滤网上,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节茶水浓度,使用中具有较大不便。因此,使用茶仓可以调节茶水的浓度。
公开号为CN20469825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浸茶水杯,包括杯体和上盖,所述杯体内放置有可在杯体内活动的茶叶盒,所述上盖包括筒状设置的盖本体,所述盖本体内设有中间隔座,所述中间隔座与所述茶叶盒之间设有相互吸附的磁吸机构,所述中间隔座上安装有茶叶盒推开机构。所述茶叶盒内装入茶叶放入到所述杯体内部,向所述杯体内加入水,所述上盖与所述杯体连接。当所述杯体倒置后回复到正立位置时,所述茶叶盒被所述磁吸机构吸附于所述中间隔座的下方且脱离水面。需要浸茶时,按动所述茶叶盒推开机构推开所述茶叶盒,所述茶叶盒掉入到所述杯体内的水中。该实用新型虽然能够调节浸茶浓度,但是其底部并没有设置可以吸附茶叶的吸附机构,杯子在非静止状态下使用时存在较大不便,喝水时容易掉出来影响喝水,铁制茶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生锈,且上盖上同时设置磁吸机构和推开机构,结构复杂,也造成了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从而限制了其市场推广。
公开号为CN 204378704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茶水浓度的水杯;包括杯盖、杯体和底座,所述杯体底部一侧设置有未完全覆盖底部的挡板;所述杯体和所述底座中间设置有茶叶过滤器,所述茶叶过滤器上部与所述杯体旋转连接,下部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茶叶过滤器上表面与所述杯体底部一侧挡板的下表面紧密贴合;所述茶叶过滤器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茶叶过滤器内部通过通孔与所述杯体内部连通;所述茶叶过滤器上表面无通孔的一侧可与所述杯体底部的挡板一起密封杯底。该实用新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泡茶浓度可调节的问题,但是其茶叶及水的接触面积小,泡茶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卸便捷、实现泡茶浓度可调节、泡茶效率高的新型茶仓。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茶仓,包括茶仓本体,其中:所述茶仓本体包括茶仓上盖和茶叶容置仓;所述茶仓上盖通过旋转卡合机构盖合在所述茶叶容置仓顶部;所述茶仓上盖的中部向内凹陷依次形成第一盖合部和第一容纳腔;所述茶叶容置仓的中部向内凹陷依次形成第二盖合部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分别对应安装有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盖合部与第二盖合部上分别对应盖合有第一磁铁密封盖与第二磁铁密封盖,将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密封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里;所述茶仓上盖和茶叶容置仓上均设置有网孔。
进一步地,所述茶叶容置仓的底部通过所述旋转卡合机构连接有茶仓下盖。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卡合机构包括卡合凸起和卡合导槽;所述卡合凸起等分设置于所述茶仓上盖的下端边缘;所述卡合导槽等分设置于所述茶叶容置仓的上端内侧壁上;所述卡合导槽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开口;所述茶仓上盖通过所述卡合凸起与所述卡合导槽的旋转卡接盖合于所述茶叶容置仓上;所述茶仓下盖通过所述卡合凸起与所述卡合导槽的旋转卡接盖合于所述茶叶容置仓上。
进一步地,所述卡合凸起三等分水平斜向上设置于所述茶仓上盖的下端边缘;所述卡合导槽三等分水平斜向上设置于所述茶叶容置仓的上端内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网孔以所述第一容纳腔为圆心向外圆形扩张分布于所述茶仓上盖上;所述网孔以所述第二容纳腔为圆心向外圆形扩张分布于所述茶叶容置仓上;所述网孔的孔径随着所述网孔向外扩张依次变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铁密封盖和第二磁铁密封盖均包括盖合边、衔接边和磁铁密封部;所述盖合边分别盖合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上端面;所述衔接边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内侧壁贴合衔接;所述磁铁密封部分别密封于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卡合凸起等分设置于所述茶仓上盖内侧壁的下端边缘;所述卡合导槽等分设置于所述茶叶容置仓的上端外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茶仓本体为圆柱体;所述茶仓上盖或所述茶叶容置仓或所述茶仓下盖周缘上设置有环形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茶仓上盖、茶叶容置仓、茶仓下盖、第一磁铁密封盖和第二磁铁密封盖均采用铝合金材料或食品级耐热塑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铁密封盖与所述第一盖合部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磁铁密封盖与所述第二盖合部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茶仓上盖通过旋转卡合机构盖合在所述茶叶容置仓上;所述茶仓上盖与所述茶叶容置仓盖合后形成容纳茶叶的空间;所述茶仓上盖和茶叶容置仓上均设置有网孔;所述旋转卡合机构包括卡合凸起和卡合导槽;所述卡合凸起等分设置于所述茶仓上盖的下端边缘;所述卡合导槽等分设置于所述茶叶容置仓的上端内侧壁上;所述卡合导槽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开口;所述茶仓上盖通过所述卡合凸起与所述卡合导槽的旋转卡接盖合于所述茶叶容置仓上;茶仓上盖与茶叶容置仓组装时,先将卡合凸起对准卡接开口,再顺时针旋转茶仓上盖,卡合凸起会沿着卡合导槽的边缘滑动,卡合凸起与卡合导槽逐渐结合,直到卡合凸起的一端与卡合导槽的一端抵住时,停止旋转茶仓上盖,完成茶仓上盖与茶叶容置仓的组装;逆时针方向旋转茶仓上盖,卡合凸起会沿着卡合导槽的边缘滑动,卡合凸起与卡合导槽逐渐分离,直到卡合凸起的末端与卡合导槽的前端分离后,茶仓上盖与茶叶容置仓分离打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合凸起与卡合导槽实现茶仓本体的快速组装,且拆卸便捷,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茶仓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茶仓本体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茶仓上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茶仓上盖底部朝上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茶叶容置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茶叶容置仓底部朝上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一磁铁密封盖底部朝上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茶仓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茶仓本体爆炸示意图。
附图中:1-茶仓本体;2-旋转卡合机构;3-第一磁铁密封盖;4-第一磁铁密封盖;11-茶仓上盖;12-茶叶容置仓;13-茶仓下盖;14-环形凸起;21-卡合凸起;22-卡合导槽;23-卡接开口;111-第一盖合部;112-第一容纳腔;113-第一磁铁;121-第二盖合部;122-第二容纳腔;123-第二磁铁;114,124-网孔;341-盖合边;342-衔接边;343-磁铁密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以本实用新型的示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以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上端、下端、顶部、底部……)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新型茶仓,包括茶仓本体1,其中:所述茶仓本体1包括茶仓上盖11和茶叶容置仓12;所述茶仓上盖11通过旋转卡合机构2盖合在所述茶叶容置仓12上;所述茶仓上盖11与所述茶叶容置仓12盖合后形成容纳茶叶的空间;所述茶仓上盖11的中部向内凹陷依次形成第一盖合部111和第一容纳腔112;所述茶叶容置仓12的中部向内凹陷依次形成第二盖合部121和第二容纳腔122;所述第一容纳腔112和第二容纳腔122内分别对应安装有第一磁铁113和第二磁铁123;所述第一盖合部111和第二盖合部121上分别对应盖合有第一磁铁密封盖3和第二磁铁密封盖4,将所述第一磁铁113和第二磁铁123分别密封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2和第二容纳腔122里;所述茶仓上盖11和茶叶容置仓12上均设置有网孔(114,124)。
需要说明的是,茶仓本体1组装时,先将第一磁铁113和第二磁铁123分别置入第一容纳腔112和第二容纳腔122中,再将第一磁铁密封盖3和第二磁铁密封盖4分别盖合在第一盖合部111和第二盖合部121上,实现对第一磁铁113和第二磁铁123的密封;接着再通过旋转卡合机构2,实现茶仓上盖11和茶叶容置仓12的卡接,形成结构完整的茶仓。再配合茶杯或泡茶容器上的设置的磁吸机构或磁石,茶仓本体1通过第一磁铁113和第二磁铁123与磁极相反的磁吸机构或磁石相互吸附和排斥,实现茶仓本体1与茶杯或泡茶容器的茶水结合和茶水分离,茶叶通过网孔(114,124)与茶水接触,可以实现茶叶与茶水分离与接触,从而实现茶水浓度的调节。
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所述旋转卡合机构2包括卡合凸起21和卡合导槽22;所述卡合凸起21等分设置于所述茶仓上盖11的下端边缘;所述卡合导槽22等分设置于所述茶叶容置仓12的上端内侧壁上;所述卡合导槽22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开口23;所述茶仓上盖11通过所述卡合凸起21与所述卡合导槽22的旋转卡接盖合于所述茶叶容置仓12上。需要说明的是,茶仓上盖11与茶叶容置仓12组装时,先将卡合凸起21对准卡接开口23,再顺时针旋转茶仓上盖11,此时,卡合凸起21会沿着卡合导槽22的边缘滑动,卡合凸起21与卡合导槽22逐渐结合,直到卡合凸起21的一端与卡合导槽22的一端抵住时,停止旋转茶仓上盖11,完成茶仓上盖11与茶叶容置仓12的组装。通过设置卡合凸起21与卡合导槽22实现茶仓本体1的快速组装,且拆卸便捷,结构紧凑,生产成本低。
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所述卡合凸起21三等分水平斜向上设置于所述茶仓上盖11的下端边缘;所述卡合导槽22三等分水平斜向上设置于所述茶叶容置仓12的上端内侧壁上。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卡合凸起21和卡合导槽22可以为四等分、五等分设置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不仅仅局限于三等分设置。
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所述网孔(114,124)以所述第一容纳腔112为圆心向外圆形扩张分布于所述茶仓上盖11上;所述网孔(114,124)以所述第二容纳腔122为圆心向外圆形扩张分布于所述茶叶容置仓12上;所述网孔(114,124)的孔径随着所述网孔(114,124)向外扩张依次变大。需要说明的是,网孔(114,124)由内向外扩张,同时孔径逐渐变大提高了茶叶与茶水的接触面积,同时保证茶叶不会从最大孔径的网孔(114,124)排出,喝茶时不会喝到茶叶,保证了口感。
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所述第一磁铁密封盖3和第二磁铁密封盖4均包括盖合边341、衔接边342和磁铁密封部343;所述盖合边341分别盖合在所述第一容纳腔112和第二容纳腔122的上端面;所述衔接边342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腔112和第二容纳腔122的内侧壁贴合衔接;所述磁铁密封部343分别密封于所述第一磁铁113和第二磁铁123的上端。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盖合边341可以形成第一道密封圈,通过设置衔接边342可以形成第二道密封圈,通过设置磁铁密封部343可以形成第三道密封圈;从而实现对第一磁铁113和第二磁铁123密封,保证第一磁铁113和第二磁铁123不会与茶水接触,保证茶水质量,饮用茶水安全卫生。
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所述茶仓上盖11的上端边缘和所述茶叶容置仓12的边缘均设置有倒角,使之没有锋利的边缘,保证使用过程安全可靠。
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所述茶仓本体1为圆柱体;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茶仓本体1还可以设置为其他立体结构,不局限于圆柱体。
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所述茶仓上盖11、茶叶容置仓12、第一磁铁密封盖3和第二磁铁密封盖4均采用铝合金材料或食品级耐热塑料制成,克服了传统技术中茶仓容易生锈的问题,保证了茶水的质量。
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所述第一磁铁密封盖与所述第一盖合部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磁铁密封盖与所述第二盖合部之间均设有密封圈。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密封圈,提高了对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密封性。
使用方法:
泡茶时,逆时针方向旋转茶仓上盖11,此时,卡合凸起21会沿着卡合导槽22的边缘滑动,卡合凸起21与卡合导槽22逐渐分离,直到卡合凸起21的末端与卡合导槽22的前端分离后,茶仓上盖11与茶叶容置仓12分离打开,接着在茶叶容置仓12内放入茶叶,然后将卡合凸起21对准卡接开口23,再顺时针旋转茶仓上盖11,此时,卡合凸起21会沿着卡合导槽22的边缘滑动,卡合凸起21与卡合导槽22逐渐结合,直到卡合凸起21的一端与卡合导槽22的一端抵住时,停止旋转茶仓上盖11,茶仓上盖11与茶叶容置仓12完成盖合,将茶仓本体1放入茶杯或泡茶容器,然后倒入热水,即可开始泡茶。
实施例2:
参照图8,实施例2与实施例1整体相同,不同之处为:所述茶叶容置仓12的底部通过所述旋转卡合机构2连接有茶仓下盖13。所述茶仓上盖11或所述茶叶容置仓12或所述茶仓下盖13周缘上设置有环形凸起14;通过在茶仓上盖11或茶叶容置仓12或茶仓下盖13上设置环形凸起14,有利于泡茶时减小茶仓本体1与杯体上盖之间由于茶水产生的表面张力,使得茶仓本体1可以顺利与杯体上盖实现分离。
实施例3:
参照图9,实施例3与实施例1整体相同,不同之处为:所述卡合凸起21三等分水平斜向上设置于所述茶仓上盖11的下端边缘;所述卡合导槽22三等分水平斜向上设置于所述茶叶容置仓12的上端内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茶仓上盖通过旋转卡合机构盖合在所述茶叶容置仓上;所述茶仓上盖与所述茶叶容置仓盖合后形成容纳茶叶的空间;所述茶仓上盖和茶叶容置仓上均设置有网孔;所述旋转卡合机构包括卡合凸起和卡合导槽;所述卡合凸起等分设置于所述茶仓上盖的下端边缘;所述卡合导槽等分设置于所述茶叶容置仓的上端内侧壁上;所述卡合导槽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开口;所述茶仓上盖通过所述卡合凸起与所述卡合导槽的旋转卡接盖合于所述茶叶容置仓上;茶仓上盖与茶叶容置仓组装时,先将卡合凸起对准卡接开口,再顺时针旋转茶仓上盖,卡合凸起会沿着卡合导槽的边缘滑动,卡合凸起与卡合导槽逐渐结合,直到卡合凸起的一端与卡合导槽的一端抵住时,停止旋转茶仓上盖,完成茶仓上盖与茶叶容置仓的组装;逆时针方向旋转茶仓上盖,卡合凸起会沿着卡合导槽的边缘滑动,卡合凸起与卡合导槽逐渐分离,直到卡合凸起的末端与卡合导槽的前端分离后,茶仓上盖与茶叶容置仓分离打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合凸起与卡合导槽实现茶仓本体的快速组装,且拆卸便捷,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新型茶仓,包括茶仓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茶仓本体包括茶仓上盖和茶叶容置仓;所述茶仓上盖通过旋转卡合机构盖合在所述茶叶容置仓顶部;所述茶仓上盖的中部向内凹陷依次形成第一盖合部和第一容纳腔;所述茶叶容置仓的中部向内凹陷依次形成第二盖合部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分别对应安装有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盖合部与第二盖合部上分别对应盖合有第一磁铁密封盖与第二磁铁密封盖,将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密封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里;所述茶仓上盖和茶叶容置仓上均设置有网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茶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容置仓的底部通过所述旋转卡合机构连接有茶仓下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茶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卡合机构包括卡合凸起和卡合导槽;所述卡合凸起等分设置于所述茶仓上盖外侧壁的下端边缘;所述卡合导槽等分设置于所述茶叶容置仓的上端内侧壁上;所述卡合导槽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开口;所述茶仓上盖通过所述卡合凸起与所述卡合导槽的旋转卡接盖合于所述茶叶容置仓上;所述茶仓下盖通过所述卡合凸起与所述卡合导槽的旋转卡接盖合于所述茶叶容置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茶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凸起三等分水平斜向上设置于所述茶仓上盖的下端边缘;所述卡合导槽三等分水平斜向上设置于所述茶叶容置仓的上端内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茶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以所述第一容纳腔为圆心向外圆形扩张分布于所述茶仓上盖上;所述网孔以所述第二容纳腔为圆心向外圆形扩张分布于所述茶叶容置仓上;所述网孔的孔径随着所述网孔向外扩张依次变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茶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密封盖和第二磁铁密封盖均包括盖合边、衔接边和磁铁密封部;所述盖合边分别盖合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上端面;所述衔接边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内侧壁贴合衔接;所述磁铁密封部分别密封于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茶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凸起等分设置于所述茶仓上盖内侧壁的下端边缘;所述卡合导槽等分设置于所述茶叶容置仓的上端外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茶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茶仓本体为圆柱体;所述茶仓上盖或所述茶叶容置仓或所述茶仓下盖周缘上设置有环形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茶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茶仓上盖、茶叶容置仓、茶仓下盖、第一磁铁密封盖和第二磁铁密封盖均采用铝合金材料或食品级耐热塑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茶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密封盖与所述第一盖合部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磁铁密封盖与所述第二盖合部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CN202020400366.9U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新型茶仓 Active CN212015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00366.9U CN212015220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新型茶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00366.9U CN212015220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新型茶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15220U true CN212015220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88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00366.9U Active CN212015220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新型茶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152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43564U (zh) 一种磁力泡茶装置
US4417504A (en) Regular coffee set
US8777044B1 (en) Beverage container device
US20090108003A1 (en) Device to enhance and prolong a hot beverage drinking experience
US20210267393A1 (en) Compartment Technology for Lids of Beverage Container
WO2013138490A1 (en) Beverage container device
CN212015220U (zh) 一种新型茶仓
TWI285094B (en) Drinking vessels
CN103960936A (zh) 抛弃式杯盖
US20080173184A1 (en) Tea cup device
CN202489436U (zh) 一种具有储藏功能的摇杯
CN208625165U (zh) 餐杯结构
JP3091899U (ja) 簡易コップ
CN210144387U (zh) 一种泡茶保温杯
JPH0919371A (ja) 茶葉収容機能を備えた携帯用急須
CN206896054U (zh) 多功能胶囊茶具
CN201591408U (zh) 茶杯
CN220124424U (zh) 一种按压式茶仓分离磁吸杯盖
CN205866537U (zh) 一种分层伸缩水杯
CN209950940U (zh) 内塞、容器盖及容器
CN212186020U (zh) 侧把壶
CN216569438U (zh) 一种带平键的茶仓与杯盖分离结构
CN210169622U (zh) 一种扁壶
US20220031108A1 (en) Tea leaf chamber that utilizes magnetic mechanism
CN211559096U (zh) 一种新型茶具套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