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3778U - 一种生态植草井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植草井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13778U
CN212013778U CN202020610246.1U CN202020610246U CN212013778U CN 212013778 U CN212013778 U CN 212013778U CN 202020610246 U CN202020610246 U CN 202020610246U CN 212013778 U CN212013778 U CN 2120137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ss planting
basin
water storage
well li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1024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亚
王晓妹
丁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aojia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aoji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aojia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aoji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1024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137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137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137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盖,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植草井盖。其具体技术方案为:包括漏斗状的基座,基座底部与下水管道连通,基座上连接有用于封闭下水管道的密封盖,密封盖中心处开设有植草通孔,植草通孔内架设有用于放置土壤的植草盆,植草盆底部还开设有多个排水通孔,排水通孔沿植草盆厚度方向贯通植草盆;基座内设有支架,支架顶部设有用于给植草盆积蓄水体的储水盆,储水盆的弧形曲面半径大于植草盆的弧形曲面半径,植草盆位于储水盆内。利用储水盆与植草盆之间的空隙来作为植草盆的外置储水空间,帮助植草盆在雨天积蓄更多的水体,以此提高植草盆内绿色植物在旱季的存活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植草井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盖,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植草井盖。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下水道系统的不断完善,井盖的数量也在逐步增长,为充分利用井盖的盖体面积,增大城市的绿化面积,人们设计出了一种可种植绿化植物的生态井盖,这便是所谓的植草井盖。
如公开号为CN20618946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草坪排水的双层井盖,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植草井盖和供植草井盖固定的底座,所述底座与排水管道连通,所述植草 井盖包括内框,所述内框的内侧壁通过固定杆固定有若干个用于植草的种植筒,所述种植 筒之间留有与底座连通的缝隙。
尽管上述中国专利所述的植草井盖通过种植筒与底座间留出的缝隙,可以有效增强植草井盖的排水能力,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土壤的储水能力有限,所以在面对干旱天气时,植草井盖内所种植的绿色植物会逐渐枯死,这使得植草井盖的后期维护工作量大为增加。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植草井盖,以解决现有植草井盖储水能力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生态植草井盖,包括漏斗状的基座,基座底部与下水管道连通,基座上连接有用于封闭下水管道的密封盖,密封盖中心处开设有植草通孔,植草通孔内架设有用于放置土壤的植草盆,植草盆底部还开设有多个排水通孔,排水通孔沿植草盆厚度方向贯通植草盆;基座内设有支架,支架顶部设有用于给植草盆积蓄水体的储水盆,储水盆的弧形曲面半径大于植草盆的弧形曲面半径,植草盆位于储水盆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储水盆的弧形曲面半径大于植草盆的弧形曲面半径,且植草盆位于储水盆内,所以当水体流出排水通孔后,会先在储水盆和植草盆之间的空隙处进行累积,当累积的水体漫过储水盆上端面后才会进入排污通孔;
利用储水盆和植草盆之间的空隙对水体进行积蓄,增强植草井盖的蓄水能力,提高植草井盖内绿色植物在旱季时的存活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植草盆内铺设有一层用于储水的海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海绵与土壤的配合,可以进一步提升植草盆的储水能力;而且当储水盆内水体浸润海绵时,由于海绵内部存在无数的细小空隙,所以浸润海绵的水体会发生毛细现象,储水盆所积蓄的水体水位将得到相应升高,故而植草盆内的绿色植物根系将更易与水体接触,这使得植草盆所培育的绿色植物存活率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盖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疏水通孔,疏水通孔向下贯通密封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面对大雨天气时,利用密封盖上所开设的多个疏水通孔,帮助植草井盖快速排出其周围所汇集的水体,以此避免植草井盖内的绿色植物在水体中过度浸泡。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植草盆上连接有网状的植盖,植盖向上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植盖对植草盆内所放置的土壤进行保护,降低植草盆内水土流失的概率;将植盖设置成网状,是为了方便绿色植物从植盖中探出,以便绿色植物获得充足的光照;
至于把植盖设置成向上凸起的样式,是为了在大雨天气,使落入植草盆内的水体能沿植盖的凸面快速下滑至疏水通孔处,降低绿色植物被水体过度浸泡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座在储水盆外壁上连接有多个用于支撑储水盆的加固杆,加固杆斜向上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加固杆的存在,对储水盆周壁进行支撑,以此提高储水盆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多个加固杆上共同连接有用于过滤污水的滤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滤板的存在,对水体内所夹杂的树枝枯叶等固态污染物进行阻隔,降低排污通孔堵塞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储水盆内底面中心处设有用于连接植草盆的卡块,卡块横截面为正多边形,植草盆底部开设有用于配合卡块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卡槽与卡块的配合,实现植草盆在储水盆内的平稳放置;将卡块横截面设置成正多边形的样式,是为了避免植草盆与储水盆发生相对转动,以此保证植草盆能拥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植草盆外缘连接有用于保护海绵端部的压边壳,压边壳为环形且纵截面呈倒“U”形,海绵端部抵接于压边壳和植草盆外缘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压边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把海绵限位于植草盆内,保证海绵与植草盆内壁的充分抵接;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对海绵端部进行收纳和保护,避免海绵端部因露出土壤而遭到破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利用基座内设置的储水盆,来为植草盆存储部分水体,以便增强植草井盖整体的储水能力,提高植草盆内绿色植物在旱季的存活率;
2.利用海绵的设置,来便利绿色植物根系对储水盆内水体的吸收,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植草盆内绿色植物的存活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植草盆及储水盆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1、基座;2、储水空隙;3、密封盖;4、植草通孔;5、植草盆;6、海绵;7、排水通孔;8、支架;9、储水盆;10、疏水通孔;11、植盖;12、加固杆;13、滤板;14、卡块;15、卡槽;16、压边壳;17、支撑块;18、承载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生态植草井盖,包括基座1、连接于基座1上的密封盖3和用于存放土壤的植草盆5,基座1呈漏斗状且其底部与下水管道连通,密封盖3中心处开设有圆形的植草通孔4,植草通孔4内壁设有一圈用于托起植草盆5的支撑块17,植草盆5外壁上设有一圈用于配合支撑块17的承载块18,承载块18底面与支撑块17上表面抵接。
植草盆5内壁抵接有用于储水的海绵6,植草盆5外缘卡接有环形的压边壳16,压边壳16纵截面呈倒“U”形,海绵6的端部收纳于压边壳16和植草盆5之间;植草盆5底部上还均匀开设有五个排水通孔7,排水通孔7沿植草盆5厚度方向贯通植草盆5。
基座1内还设有支架8,支架8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配合植草盆5进行水体积蓄的储水盆9,储水盆9的弧形曲面半径大于植草盆5的弧形曲面半径,植草盆5底部与储水盆9内底面抵接。
因为植草盆5底部与储水盆9内底面抵接,且储水盆9的弧形曲面半径大于植草盆5的弧形曲面半径,所以在植草盆5外壁与储水盆9内壁之间将产生一圈环形的储水空隙2,当水体经由植草盆5的排水通孔7渗出后,将会先在储水空隙2内进行汇集,待储水空隙2集满后,才会流入下水管道中。
在雨水天气时,植草井盖能借助储水空隙2积蓄到部分的水体,由于这部分水体处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所以其蒸发速率将大为减缓,故而可作为植草盆5的蓄水空间使用;当面对干旱天气时,由于储水空隙2所积蓄水体的存在,植草盆5内绿色植物的存活率将得到一定提升。
而在植草盆5内铺设海绵6的缘故,是为了方便植物根系对储水空隙2内所积蓄水体的吸收;因为海绵6内存在许多个的细小空隙,所以当储水空隙2内的水体通过排水通孔7浸润海绵6时,会发生毛细现象,这使得水体能借助海绵6上升一段距离,故而植物根系能轻松完成与水体的接触。
至于压边壳16的存在,是为了对海绵6的端部进行规整和保护,避免海绵6端部探出植草盆5的情况发生。
如图2和图3所示,为进一步加强植草盆5与储水盆9之间的连接关系,在储水盆9内底面还设有卡块14,卡块14横截面为正五边形,植草盆5底部对应开设有正五边形的卡槽15,卡块14部分收纳于卡槽15内。
借助卡槽15来对卡块14进行收纳,可以增大植草盆5与储水盆9之间的接触面积,保证植草盆5在储水盆9内底面的平稳放置;将卡块14设置为正五边形,是为了避免卡块14在卡槽15内发生滑动,以此保证植草盆5与储水盆9之间的稳固连接。
在暴雨天气中,植草井盖周围所汇集的水体会骤然增多,由于土壤和海绵6均对水体的流出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植草盆5整体的排水能力较弱,故而会发生水体淹没植草盆5内绿色植物的情况;如果绿色植物长时间淹没在水体中,其根系将会腐烂。
为避免植物根系在水体中的过度浸泡,便在密封盖3上均匀开设了多个疏水通孔10,疏水通孔10向下贯通密封盖3。利用疏水通孔10的存在,使水体能绕过土壤和海绵6直接流入下水管道内,以此来提高植草井盖整体的排水效率,降低绿色植物被水体淹没的概率。
同时在植草盆5的压边壳16内还抵紧有网状的植盖11,植盖11向上凸起。利用植盖11和植草盆5的组合,使植草盆5内土壤暴露于地表的部分向上凸起,借助土壤的凸面对下落于植草盆5处的雨水进行引导,使雨水得以快速流入疏水通孔10处,避免雨水在植草盖处发生汇集,以此来进一步降低植草盖内绿色植物被淹没的概率。
基座1在储水盆9外壁上还连接有多个用于支撑储水盆9的加固杆12,加固杆12斜向上延伸;多个加固杆12上共同架设有用于过滤枯枝落叶的滤板13。
利用加固杆12的存在,对储水盆9外壁进行支撑,以此提高储水盆9的结构强度,加强植草井盖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而设置滤板13的目的,是为了对水体内所夹杂的枯枝落叶等固态垃圾进行过滤,以此避免下水管道被堵塞的情况发生。
工作原理:
在雨水天气中,在植草井盖周围所汇集的雨水将会通过疏水通孔10直接下落至滤板13中,经由滤板13过滤掉雨水中所夹杂的枯枝落叶后,雨水将最终流向下水管道;而直接落于植草盆5上方的雨水则会透过土壤和海绵6的双重阻隔,经由排水通孔7进入储水空隙2,当储水空隙2蓄满以后,雨水才会逐渐流入下水管道内;
在干旱天气中,由于储水空隙2在雨天已经蓄满雨水,所以通过海绵6对水体的抬升,植物根系将能轻松完成水体的补充;如若干旱时间过长,也可通过往植草盆5中浇灌适量水体的方式,来为储水空隙2内补充水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生态植草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状的基座(1),基座(1)底部与下水管道连通,基座(1)上连接有用于封闭下水管道的密封盖(3),密封盖(3)中心处开设有植草通孔(4),植草通孔(4)内架设有用于放置土壤的植草盆(5),植草盆(5)底部还开设有多个排水通孔(7),排水通孔(7)沿植草盆(5)厚度方向贯通植草盆(5);基座(1)内设有支架(8),支架(8)顶部设有用于给植草盆(5)积蓄水体的储水盆(9),储水盆(9)的弧形曲面半径大于植草盆(5)的弧形曲面半径,植草盆(5)位于储水盆(9)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植草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草盆(5)内铺设有一层用于储水的海绵(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植草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3)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疏水通孔(10),疏水通孔(10)向下贯通密封盖(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植草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草盆(5)内连接有网状的植盖(11),植盖(11)向上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植草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在储水盆(9)外壁上连接有多个用于支撑储水盆(9)的加固杆(12),加固杆(12)斜向上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植草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加固杆(12)上共同连接有用于过滤污水的滤板(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植草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盆(9)内底面中心处设有用于连接植草盆(5)的卡块(14),卡块(14)横截面为正多边形,植草盆(5)底部开设有用于配合卡块(14)的卡槽(1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植草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草盆(5)外缘连接有用于保护海绵(6)端部的压边壳(16),压边壳(16)为环形且纵截面呈倒“U”形,海绵(6)端部抵接于压边壳(16)和植草盆(5)外缘之间。
CN202020610246.1U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生态植草井盖 Active CN2120137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0246.1U CN212013778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生态植草井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0246.1U CN212013778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生态植草井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13778U true CN212013778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94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10246.1U Active CN212013778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生态植草井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137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7511B (zh) 城市道路绿化带分散式集雨渗灌装置
CN106639178B (zh) 一种屋顶花园雨水分流净化箱
CN210395014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道路
KR20150110193A (ko) 조경식재부를 구비한 침투식 빗물저류조
CN114855541B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
CN212013778U (zh) 一种生态植草井盖
JP3121174B2 (ja) 雨水貯留型植栽地盤
CN101844832A (zh) 往复式植物栅格系统及其应用
CN213847790U (zh) 一种高位花坛
CN211558160U (zh) 一种市政树池
CN213448664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CN210491807U (zh) 一种雨水收集生态树池
CN212866152U (zh) 一种利于雨水收集的植物承托箱
CN217011909U (zh) 一种海绵城市绿化隔离带系统
CN217150554U (zh) 基于建筑废弃物资源利用的高蓄水性绿化带结构
CN216108852U (zh) 一种基于海绵生态体系水质净化的雨水花园
CN206815694U (zh) 一种屋面雨水收集装置
CN210104907U (zh) 雨水蓄水模块的初级过滤结构
CN216820843U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树池
CN217267898U (zh) 一种海绵城市微空间调蓄绿地系统
CN219825526U (zh) 一种用于绿化景观的雨水生态花园结构
CN217217575U (zh) 一种蓄水型生态屋顶花园结构
CN214801072U (zh) 一种海绵型自动蓄补水生态树池
CN214245997U (zh) 海绵城市排水装置
CN113906980B (zh) 一种循环节水的市政绿化景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