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3096U - 油井电磁加热模组 - Google Patents

油井电磁加热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13096U
CN212013096U CN202020345114.0U CN202020345114U CN212013096U CN 212013096 U CN212013096 U CN 212013096U CN 202020345114 U CN202020345114 U CN 202020345114U CN 212013096 U CN212013096 U CN 212013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heating module
aluminum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4511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Huab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ergy Huab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ergy Huab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nergy Huab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4511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13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13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130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油井电磁加热模组,包括主体外壳与设置在主体外壳内部的过油管道,所述过油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油口与进油口,且进油口位于出油口的下方,所述过油管道的外侧安装有电磁线圈,且电磁线圈的内侧设置有保温层,且保温层的内壁贴合连接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的内部安装有铝管,且铝管的内部中心处贯穿开设有中空管道,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底端位于过油管道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T型滑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井电磁加热模组,能够利用磁场的作用,对加热层进行加热,并且,根据铝的导热性能,实现热的传导作用,将热量传导至铝管内部的油孔,12个油孔的同步工作,能够使得其内部的石油均匀受热,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油井电磁加热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油井电磁加热模组。
背景技术
为开采石油,按油田开发规划的布井系统所钻的孔眼,石油由井底上升到井口的通道,油井是通过钻井方法钻成的孔眼。一般油井在钻达油层后,下入油层套管,并在套管与井壁间的环形空间注入油井水泥,以维护井壁和封闭油、气、水层,后按油田开发的要求用射孔枪射开油层,形成通道,下入油管,用适宜的诱流方法,将石油由油井井底上升到井口,但是,油田中有很多低温高粘度的石油,在输送的过程中会对输送管道造成堵塞,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加热处理,以增加其流动性,为此,我们提出油井电磁加热模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油井电磁加热模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油井电磁加热模组,包括主体外壳与设置在主体外壳内部的过油管道,所述过油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油口与进油口,且进油口位于出油口的下方,所述过油管道的外侧安装有电磁线圈,且电磁线圈的内侧设置有保温层,且保温层的内壁贴合连接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的内部安装有铝管,且铝管的内部中心处贯穿开设有中空管道,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底端位于过油管道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T型滑块,且T型滑块的外表面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法兰。
优选的,所述中空管道的两端设置有封头,对中空管道的内部进行密封处理。
优选的,所述铝管通过铝块构成,铝块的形状为九十度的弧形,四组所述铝块构成中间空心的铝管。
优选的,所述铝块的内部贯穿开设有三组均匀分布的油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底端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形状与T型滑块相对应,所述T型滑块与滑槽活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电磁线圈的两端设置有法兰,并且法兰与连接法兰之间通过螺栓相连。
优选的,所述加热层的材质为锅炉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该油井电磁加热模组,通过设置T型滑块与连接座的连接过程,使得电磁线圈与保温层之间不接触,在通电的过程中,能够利用磁场的作用,对锅炉钢材质的加热层进行加热;
(二)、该油井电磁加热模组,利用铝材质的铝管,充分利用铝的导热性能,实现热的传导作用,将热量传导至铝管内部的油孔,同时,12个油孔的同步工作,能够使得其内部的石油均匀受热,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井电磁加热模组的整体内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井电磁加热模组中电磁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油井电磁加热模组中连接座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油井电磁加热模组中T型滑块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油井电磁加热模组中过油管道与电磁线圈处的截面图。
图中:1、主体外壳;2、过油管道;3、出油口;4、进油口;5、电磁线圈;6、保温层;7、加热层;8、铝管;9、油孔;10、中空管道;11、T型滑块;12、连接座;13、连接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油井电磁加热模组,包括主体外壳1与设置在主体外壳1内部的过油管道2,过油管道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油口3与进油口4,且进油口4位于出油口3的下方,过油管道2的外侧安装有电磁线圈5,且电磁线圈5的内侧设置有保温层6,且保温层6的内壁贴合连接有加热层7,加热层7的内部安装有铝管8,且铝管8的内部中心处贯穿开设有中空管道10,主体外壳1的内部底端位于过油管道2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T型滑块11,且T型滑块11的外表面连接有连接座12,连接座1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法兰13。
中空管道10的两端设置有封头,对中空管道10的内部进行密封处理。
铝管8通过铝块构成,铝块的形状为九十度的弧形,四组铝块构成中间空心的铝管8。
铝块的内部贯穿开设有三组均匀分布的油孔9。
连接座12的底端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形状与T型滑块11相对应,T型滑块11与滑槽活动相连。
电磁线圈5的两端设置有法兰,并且法兰与连接法兰13之间通过螺栓相连。
加热层7的材质为锅炉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油井电磁加热模组,在安装的过程中,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石油通过进油口4进入过油管道2,由于铝管8中心部位的中空管道10被封头堵塞,使得石油只能沿中空管道10外侧的12个油孔9进入,同时,在过油管道2外侧电磁线圈5的作用下,利用磁场的作用,对锅炉钢材质的加热层7进行加热,并且,其内部利用铝材质的铝管8,根据铝的导热性能,实现热的传导作用,将热量传导至铝管8内部的油孔9,12个油孔9的同步工作,能够使得其内部的石油均匀受热,最后,通过保温层6的保温作用,使得热量不容易丧失,大大节省能耗,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油井电磁加热模组,包括主体外壳(1)与设置在主体外壳(1)内部的过油管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油管道(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油口(3)与进油口(4),且进油口(4)位于出油口(3)的下方,所述过油管道(2)的外侧安装有电磁线圈(5),且电磁线圈(5)的内侧设置有保温层(6),且保温层(6)的内壁贴合连接有加热层(7),所述加热层(7)的内部安装有铝管(8),且铝管(8)的内部中心处贯穿开设有中空管道(10),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部底端位于过油管道(2)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T型滑块(11),且T型滑块(11)的外表面连接有连接座(12),所述连接座(1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法兰(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电磁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道(10)的两端设置有封头,对中空管道(10)的内部进行密封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电磁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管(8)通过铝块构成,铝块的形状为九十度的弧形,四组所述铝块构成中间空心的铝管(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井电磁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块的内部贯穿开设有三组均匀分布的油孔(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电磁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2)的底端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形状与T型滑块(11)相对应,所述T型滑块(11)与滑槽活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电磁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5)的两端设置有法兰,并且法兰与连接法兰(13)之间通过螺栓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电磁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7)的材质为锅炉钢。
CN202020345114.0U 2020-03-18 2020-03-18 油井电磁加热模组 Active CN212013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5114.0U CN212013096U (zh) 2020-03-18 2020-03-18 油井电磁加热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5114.0U CN212013096U (zh) 2020-03-18 2020-03-18 油井电磁加热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13096U true CN212013096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30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45114.0U Active CN212013096U (zh) 2020-03-18 2020-03-18 油井电磁加热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130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76169A (en) Geothermal energy recovery apparatus
CN107288583B (zh) 一种串联式变螺距井下流体电加热器
CN212013096U (zh) 油井电磁加热模组
CN113074463B (zh) 一种适用于干热岩地层的取热装置及取热方法
CN107990575A (zh) 地下循环式单井采热系统和群井互补的采热系统
CN111664601B (zh) 一种深层地热井结构及废弃地热井的改造方法
CN204286154U (zh)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冷却用片式散热器
CN209054794U (zh) 一种多井连通封闭循环地层冷热交换系统
CN109882118B (zh) 一种多热源联动油井流体降粘设备
CN217424066U (zh) 一种便于精确组装的立式超长换热器
CN112412421B (zh) 穿层钻孔注热协同水力冲孔强化促抽方法
CN201522138U (zh) 一种以冻结管为地下换热器的热泵装置
CN209877402U (zh) 地下供暖加热井结构
CN203050629U (zh) 电磁加热恒温控制装置
CN113473817B (zh) 一种液电脉冲激波石油增产装置水冷系统
CN213396677U (zh) 一种分体式换热装置
CN205748067U (zh) 对流式安全高效热媒散热器
CN206267839U (zh) 一种地层电涡流加热稠油开采系统
CN208668677U (zh) 矿井井上建筑采暖墙体
CN219656356U (zh) 煤田自燃高温地层换热装置
CN215832217U (zh) 一种梅花同轴套管深井换热器
CN216305871U (zh) 一种双壳体井下电加热器
CN217110066U (zh) 迷宫式微动力地温液体环保自压循环器
CN2935015Y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
CN210119007U (zh) 一种具有热能回收机构的热煤水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