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2523U - 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12523U
CN212012523U CN202020679763.4U CN202020679763U CN212012523U CN 212012523 U CN212012523 U CN 212012523U CN 202020679763 U CN202020679763 U CN 202020679763U CN 212012523 U CN212012523 U CN 2120125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module
wings
mounting structure
main beam
leng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797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振兴
朱林
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Xiang'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Xiang'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Xiang'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Xiang'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797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125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125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125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其包括安装主梁和压板,其中:所述安装主梁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支撑翼,且所述安装主梁的顶部在两所述支撑翼之间设有向内凹的引流槽;所述压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压紧翼,两所述压紧翼之间向外凸出,且凸出面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双翼;所述安装主梁与所述压板之间在长度方向通过多个拉力弹簧连接,所述拉力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安装主梁及压板的弹簧座。本实用新型防水效果好、能自适应不同厚度的光伏组件的安装,且安装简单。

Description

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光伏组件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光伏组件大多是在原来的建筑上安装,只实现了光伏组件的发电功能,光伏组件实际上是建筑的附件,没有融入到建筑当中,即使把太阳能光伏组件充当建筑物顶面,但防水变成了很大的难题,缝隙间打上防水胶也不行,在社会大力倡导节能、低碳的背景下,因光伏组件边框是铝合金比热大,导致昼夜温差大,防水胶容易脱落,达不到有效防水效果;此外,现有的光伏组件的安装,一般通过与光伏组件厚度相匹配的安装主梁,对于不同厚度的光伏组件并不适用,导致安装主梁通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效果好、能自适应不同厚度的光伏组件的自适应防水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主梁和压板,其中:所述安装主梁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支撑翼,且所述安装主梁的顶部在两所述支撑翼之间设有向内凹的引流槽;所述压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压紧翼,两所述压紧翼之间向外凸出,且凸出面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双翼;所述安装主梁与所述压板之间在长度方向通过多个拉力弹簧连接,所述拉力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安装主梁及压板的弹簧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板在两所述压紧翼的相对内侧还设有限位块。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双翼为水平状或向外倾斜状。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主梁和压板均采用铝合金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翼与光伏组件的接触面沿长度方向设有多排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的另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翼和压紧翼与光伏组件的接触面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多排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的另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至少1排所述凹槽内固定安装有止水条。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的另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主梁在所述引流槽的下方设为封闭的腔体结构,且所述引流槽的底部设有多个连通所述腔体的过流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拉力弹簧将所述压盖与安装主梁连接成一体,利用所述拉力弹簧的作用,实现所述压紧翼紧紧贴合所述支撑翼,而光伏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翼与压紧翼之间,通过拉力弹簧的作用,使压紧翼紧紧贴合光伏组件,从而实现了光伏组件自适应安装;且所述安装主梁设有引水槽,直接将水引出,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所述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1包括安装主梁11和压板12,其中:
所述安装主梁1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支撑翼112,且所述安装主梁11的顶部在两所述支撑翼112之间设有向内凹的引流槽110,利用所述引流槽110直接将水引出,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
如图1所示,优选地,所述安装主梁11在所述引流槽110的下方设为封闭的腔体114结构,本实施例的所述安装主梁11为型材。
所述压板12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压紧翼122,两所述压紧翼122之间向外凸出,且凸出面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双翼120,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所述所述双翼120为水平状或向外倾斜状,优选为向外倾斜的形状,便于人工或使用工具将压板掀开,本实施例的所述压板12也为型材。
所述安装主梁11与所述压板12之间在长度方向通过多个拉力弹簧13连接,所述拉力弹簧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安装主梁11及压板12的弹簧座。
本实施例通过所述拉力弹簧将所述压盖与安装主梁连接成一体,利用所述拉力弹簧的作用,实现所述压紧翼紧紧贴合所述支撑翼,而光伏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翼与压紧翼之间,通过拉力弹簧的作用,使压紧翼紧紧贴合光伏组件,从而实现了光伏组件自适应安装。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所述安装主梁11和压板12均采用铝合金一体成型。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为了实现光伏组件安装时的限位,本实施例的所述压板12在两所述压紧翼122的相对内侧还设有限位块124,实现光伏组件在放置时的端部限位,保证两侧的光伏组件都能很好的被夹持。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在所述引流槽110的底部设有多个连通所述腔体114的过流孔1100,所述过流孔1100使所述引流槽110与腔体114连通,增加了所述安装主梁的排水量,防止引流槽内水过多溢出所述支撑翼。
实施例四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所述支撑翼112与光伏组件2的接触面沿长度方向设有多排凹槽100,所述凹槽100的设计可以实现排水,具有一定的阻水效果。
实施例五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所述支撑翼112和压紧翼122与光伏组件2的接触面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多排凹槽100,所述凹槽100的设计可以实现排水,具有一定的阻水效果。
实施例六
基于实施例三和四,本实施例在至少1排所述凹槽100内固定安装有止水条14,可利用所述止水条遇水膨胀的特性,增加阻水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光伏组件一般采用分布式安装,在安装的横向和纵向上均需要进行排水或防水设置,上述的所述安装主梁在横向和纵向的连接处进行防水处理,可以采取打防水胶、焊接等方式,且横向和纵向的安装主梁相连通;所述压板在横向和纵向上互补干涉处理,一般地,所述压板的长度不大于所述安装主梁的长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主梁和压板,其中:
所述安装主梁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支撑翼,且所述安装主梁的顶部在两所述支撑翼之间设有向内凹的引流槽;
所述压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压紧翼,两所述压紧翼之间向外凸出,且凸出面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双翼;
所述安装主梁与所述压板之间在长度方向通过多个拉力弹簧连接,所述拉力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安装主梁及压板的弹簧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在两所述压紧翼的相对内侧还设有限位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翼为水平状或向外倾斜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梁和压板均采用铝合金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翼与光伏组件的接触面沿长度方向设有多排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翼和压紧翼与光伏组件的接触面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多排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1排所述凹槽内固定安装有止水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梁在所述引流槽的下方设为封闭的腔体结构,且所述引流槽的底部设有多个连通所述腔体的过流孔。
CN202020679763.4U 2020-04-28 2020-04-28 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 Active CN2120125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79763.4U CN212012523U (zh) 2020-04-28 2020-04-28 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79763.4U CN212012523U (zh) 2020-04-28 2020-04-28 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12523U true CN212012523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06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79763.4U Active CN212012523U (zh) 2020-04-28 2020-04-28 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125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00523A4 (en) SOLAR BATTERY MODULE, INSTALLATION CONSTRUCTION FOR A SOLAR BATTERY MODULE, ROOF WITH ENERGY-PRODUCING FUNCTION FOR INSTALLATION DESIGN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THE SOLAR BATTERY MODULE
KR101120478B1 (ko) 조립식 지붕의 태양광모듈 지지구
CN212012523U (zh) 自适应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
CN215934770U (zh) 一种无边框光伏组件安装装置及光伏屋面组合系统
CN210713547U (zh) 一种光伏玻璃用卡件
JP3652165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取付け構造およびその取付け方法
CN112422035A (zh) 一种光伏异形组件边框的防水支架结构
WO2023051612A1 (zh) 型材构件、型材及光伏组件边框
JP5179935B2 (ja) 建材一体型太陽光発電ユニット
CN216075980U (zh) 一种光伏组件防水固定结构
CN214626850U (zh) 一种光伏异形组件边框的防水支架结构
US8426731B2 (en) Photovoltaic battery module and junction box assembly therein
KR101111456B1 (ko) 태양전지판용 클램프
CN218217233U (zh) 光伏组件防尘装置及屋顶光伏组件
CN113482251A (zh) 一种光伏组件防水固定结构
CN208280484U (zh) 对称式光伏屋顶防水结构
CN110778031A (zh) Bipv防水系统
CN212210929U (zh) 一种防水性高的太阳能组件边框结构
CN218176278U (zh) 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及建筑物
CN218387332U (zh) 一种光伏板的固定连接结构
CN212453384U (zh) 一种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及光伏屋顶
CN218103061U (zh) 一种便于光伏电池板密拼安装的光伏外边框
CN218829751U (zh) 一种电池组件的安装结构、光伏组件和光伏系统
CN216699925U (zh) 光伏装置
CN216699923U (zh) 边框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