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9127U - 一种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09127U
CN212009127U CN202020418793.XU CN202020418793U CN212009127U CN 212009127 U CN212009127 U CN 212009127U CN 202020418793 U CN202020418793 U CN 202020418793U CN 212009127 U CN212009127 U CN 212009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group
imaging module
distance
close
foc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187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庆磊
黄凯
李宁
李梦婷
李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photon (Wuha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vergence Wu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vergence Wuh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vergence Wu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187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09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09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09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包括从物方至像方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和感光芯片;以及用于只带动第一透镜组或第二透镜组移动以实现调焦的调焦马达,该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的结构无需通过增大像距来实现近距离成像,所以整个模组体积可以做到小型化;整个镜头组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与常见的整个镜头调焦方式不同,本实用新型中调焦马达只带动其中一个透镜组进行调焦,可以有效减小马达负载。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成像装置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了人们越来越多的便利,人们对于成像装置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成像质量,小型便携化也成为人们选择成像装置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保证了较高的成像质量的同时,小型化发展也至关重要。
随着成像装置的普及,人们利用成像装置所探索的世界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宏观世界,微观世界的奥秘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人们也希望能观察到近距离的微小事物。目前已经出现了手机用的外置微距镜头,以及专门的手机微距摄像头,可以让用户方便的随时随地拍摄微观物体。
现有的手机微距摄像头,采用的是增加镜头到探测器距离的方法以实现微距成像,即利用光学成像的物距、像距关系,通过增加像距来减少物距以实现微距成像,如申请号为201811206371.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文件。该方案的主要缺点是:1)必须增大像距才能够进行超微距(物体到摄像头前端面距离小于等于20mm)成像,导致镜头到探测器的距离较远,不利于摄像头的小型化,且为兼顾无限远成像和超微距成像,必须用很大行程的调焦马达,也导致摄像头整体尺寸较大;2)镜头的最佳成像范围是有限的,该设计为了兼顾无限远成像和超微距成像,需要镜头同时对无限远物距和超短物距成像进行优化,这从光学设计角度来讲可行性较低,导致即便增大像距实现了超微距,其成像质量也会有较大损失,导致超微距成像下的效果不佳。
在原有手机镜头上外置一个正光焦度的镜头也可实现微距成像,如申请号为201510275482.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外置凸透镜的手机,该凸透镜可移动,将该凸透镜移动至手机摄像头前方即可实现微距拍照。该方案相比前述对镜头进行增距以实现超微距的方案,其成像质量可以更好。例如申请号为201811003701.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文本公开了一种通过外置镜头实现超微距成像的方案,其工作距离为毫米级。该方案的好处是,利用特殊优化的外置超微距镜头,可实现高质量的超微距成像。超微距成像时,成像景深很浅,使用时需要进行调焦。该方案使用手机自动调焦摄像模组进行调焦,当超微距成像的放大率接近1或者大于等于1时,由几何光学的光具组理论可得,调焦范围(即物面移动范围)小于马达行程,导致马达行程被浪费,而马达行程是制约摄像头模组体积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小型化通常马达行程都不大,最终导致调焦范围过小。
申请号为201910651974.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文本公开了一种超微距镜头的结构,该镜头的超微距成像性能优异,可以达到细胞和亚细胞分辨的程度。申请号为201910704120.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文本公开了一种基于该超微距镜头的摄像头模组结构,该模组结构可无调焦结构,在定焦模式下工作;也可以结合调焦马达实现自动调焦功能,在物方一定范围内清晰成像。在自动调焦时,调焦马达带动整个模组相对于探测面运动,由光学成像理论可知,调焦范围始终小于调焦马达的行程。如前文所述,这造成微型化的超微距摄像头模组在这种工作模式下调焦范围过小,无法满足不同场景的微距观察需要。
申请号为201910596432.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文本公开了一种具有微观成像功能的移动通讯设备,该移动通讯设备中具备有调焦功能的摄像头模组。该模组包含两个镜头,可通过单独移动物方镜头实现调焦。该模组的调焦方案相比前述调焦方案,能更有效的利用调焦机构的行程,从而利于模组的小型化。
小型化的微距及显微成像模组,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尤其是便携式生物医学成像仪器领域中极具应用前景。该领域对成像质量、调焦距离等均有特殊要求。目前缺乏适用于该领域的小型化的微距及显微成像模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包括从物方至像方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和感光芯片;以及,用于只带动所述第一透镜组或所述第二透镜组移动以实现调焦的调焦马达;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组成镜头组,所述镜头组的物面至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所述镜头组的物侧表面至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其满足如下关系:0.15≤TD/TTL≤0.9;
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1和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2之间满足如下关系:0.1≤f1/f2≤10;
所述镜头组的光学筒长满足如下关系:0.2≤TTL/(f1+f2)≤15;
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物方主平面至所述物面的距离LObj满足如下关系:0.5f1≤LObj≤1.5f1
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像方主平面到所述像面的距离LIma满足如下关系式:0.5f2≤LIma≤1.5f2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中,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均为正光焦度,分别至少包括三片透镜。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中,距离所述成像模组最近的物面为近焦物面,距离所述成像模组最远的物面为远焦物面,所述镜头组的物侧包含一个限位面,以远离所述成像模组的方向为正方向;
所述近焦物面位于所述限位面±50μm范围内,所述远焦物面与所述限位面的距离≥220μm。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中,
所述调焦马达带动所述第一透镜组移动时,所述第二透镜组位置固定;此时的所述近焦物面为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距离最小时,所述镜头组所对焦的物面;
所述调焦马达带动所述第二透镜组移动时,所述第一透镜组位置固定;此时的所述近焦物面为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距离最小时,所述镜头组所对焦的物面。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中,所述调焦马达的行程≥300μm且≤600μm。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中,当调焦马达带动所述第一透镜组移动时,调焦距离与所述调焦马达的行程相同。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中,在调焦范围内,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的最小距离≥50μm。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中,还包括设于所述感光芯片前方的滤光片,用于将不需要的波段的光线滤除。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中,还包括设于所述镜头组前方的保护玻璃,所述保护玻璃的物方表面为限位面。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中,在调焦范围内,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保护玻璃的最小距离≥50μm。
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的结构无需通过增大像距来实现近距离成像,所以整个模组体积可以做到小型化;
整个镜头组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与常见的整个镜头调焦方式不同,本实用新型中调焦马达只带动其中一个透镜组进行调焦,可以有效减小马达负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第一实施例的近焦情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第一实施例的远焦情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第二实施例的近焦情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第二实施例的远焦情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构造了一种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适用于近距离成像,包括从物方至像方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组10、第二透镜组11和感光芯片15;以及,用于只带动第一透镜组10或第二透镜组11移动以实现调焦的调焦马达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透镜组10和第二透镜组11之间还可设置有光阑,第一透镜组10和第二透镜组11分别至少包括三片透镜。第一透镜组10和第二透镜组11组成近似无限远校正显微镜结构,第一透镜组10和第二透镜组11均为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组10相当于显微镜的物镜,第二透镜组11相当于显微镜的筒镜。
调焦马达12带动第一透镜组10或第二透镜组11实现调焦,即改变本成像模组的物面位置。其中,距离本成像模组最近的物面为近焦物面,距离本成像模组最远的物面为远焦物面,并以远离本成像模组的方向为正方向。第一透镜组10和第二透镜组11组成镜头组,在镜头组的物侧包含一个限位面,当镜头组的物侧有保护玻璃17时,保护玻璃17的物方表面为限位面;当镜头组的物侧没有保护玻璃17时,由成像模组的外壳或与成像模组配合的其他机械结构的端面为限位面。近焦物面位于限位面±50μm范围内,远焦物面与限位面的距离≥220μm。
在本实施例中,调焦马达12的行程≥300μm且≤600μm,并且当调焦马达12带动第一透镜组10移动时,调焦距离与调焦马达12的行程相同。在调焦范围内,第一透镜组10和第二透镜组11的最小距离≥50μm。当有保护玻璃17时,在调焦范围内,第一透镜组10和保护玻璃17的最小距离≥50μm。
采用上述参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近焦物面能够覆盖保护玻璃17的近距离区域,可对贴近的物体进行成像,同时远焦物面能够超越显微镜常用的盖玻片,满足于生物医学成像的需求;
2)调焦马达12行程能够有效覆盖模组内各组件由于加工和安装导致的尺寸公差,提升了量产的可制造性;
3)第一透镜组10与保护玻璃17和第二透镜组11之间均保留了最小间隙,提升了本成像模组的可靠性,避免由于调焦马达12超过额定行程时模组内部件相互撞击从而损坏;
4)在实现上述有益效果的同时,实现了模组的小型化。
当调焦马达12带动第一透镜组10移动时,第二透镜组11位置固定。此时的近焦物面为第一透镜组10与第二透镜组11距离最小时,镜头组所对焦的物面;
调焦马达12带动第二透镜组11移动时,第一透镜组10位置固定。此时的近焦物面为第一透镜组10与第二透镜组11距离最小时,镜头组所对焦的物面。
其中,第一透镜组10和第二透镜组11组成的镜头组的物面至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镜头组的物侧表面至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其满足如下关系:0.15≤TD/TTL≤0.9;
第一透镜组10的焦距f1和第二透镜组11的焦距f2之间满足如下关系:0.1≤f1/f2≤10;
镜头组的光学筒长满足如下关系:0.2≤TTL/(f1+f2)≤15;
第一透镜组10的物方主平面至物面的距离LObj满足如下关系:0.5f1≤LObj≤1.5f1
第二透镜组11的像方主平面到像面的距离LIma满足如下关系式:0.5f2≤LIma≤1.5f2
调焦马达12带动第一透镜组10或第二透镜组11移动时,在整个调焦行程内,该成像模组均满足上述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焦马达12可以是音圈马达、超声马达、步进马达、记忆合金马达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还包括设于感光芯片15前方的滤光片18,用于将不需要的波段的光线滤除,以免影响成像效果。
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的结构无需通过增大像距来实现近距离成像,所以整个模组体积可以做到小型化;
2)整个镜头组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与常见的整个镜头调焦方式不同,本实用新型中调焦马达只带动其中一个透镜组进行调焦,可以有效减小马达负载。并且当调焦马达带动第一透镜组移动时,调焦距离与调焦马达的行程相同,不会出现调焦距离小于马达行程的情形,避免了马达行程的浪费。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越性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并非限定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第一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提供了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按照光路设置,包括从物方至像方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组10、第二透镜组11和感光芯片15、以及用于带动第一透镜组10移动以实现调焦的调焦马达12。
其中,第一透镜组10和第二透镜组11组成镜头组,第一透镜组10的焦距f1=2.2mm,第二透镜组11的焦距f2=3mm。镜头组的物面至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TTL为8mm,其物侧表面至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TD为6mm。
第一透镜组10通过点胶或者其他固定方式安装在调焦马达12的活动载体(图中未示出)上。调焦马达12可以是音圈马达、超声波马达、记忆合金马达等,调焦马达12的行程为300μm。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二透镜组11的镜筒13,镜筒13有内螺纹,第二透镜组11有外螺纹,二者通过螺纹连接。实际成像时,调焦马达12带动第一透镜组10移动以实现调焦的功能,而第二透镜组11在成像光路中的位置是固定的。
在本实施例中,感光芯片15设置于电路板16上,电路板16包括但不局限于印刷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等。感光芯片15固定放置于第二透镜组11的像方焦面处,经过第二透镜组11汇聚的光线入射至感光芯片15上,感光芯片15对感应到的光线进行光电转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光芯片15为面阵型光电器件。优选地,感光芯片15为CMOS图像传感器或CCD图像传感器。
此外,该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还包括外壳14,用于固定第一透镜组10、第二透镜组11、调焦马达12、感光芯片16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近焦物面21位于外壳14的上表面的内侧50μm处。如图2所示,远焦物面22位于外壳14的上表面的外侧300μm处。在近焦情形下,第一透镜组10到外壳14的上表面的距离为900μm,第一透镜组10和第二透镜组11的距离为0.15mm。在远焦情形下,第一透镜组10到外壳14的上表面的距离为550μm。
第二实施例,如图3和4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在感光芯片15前方增加了滤光片18,在成像模组最前方增设了保护玻璃17,调焦方式为调焦马达12带动第二透镜组11运动,第一透镜组10固定在镜筒13上,镜筒13有内螺纹,第一透镜组10有外螺纹,二者通过螺纹连接。实际成像时,调焦马达12带动第二透镜组11移动以实现调焦的功能,而第一透镜组10在成像光路中的位置是固定的。
其中,第一透镜组10和第二透镜组11组成镜头组,第一透镜组10的焦距f1=2.5mm,第二透镜组11的焦距f2=5mm。镜头组的物面至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TTL为10mm,其物侧表面至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TD为7mm。
滤光片18设置于第二透镜组11和感光芯片15之间,可以通过胶水或者其他方式的固定在外壳14上,也可以直接与第二透镜组11像侧面胶合,还可以紧贴置于感光芯片15上方。滤光片18用于滤除不希望被感光芯片探测到的光,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反射式滤光片也可以是吸收式滤光片。
保护玻璃17安装在第一透镜组10之前,厚度为0.5mm,起到保护镜头的作用。为避免模组跌落时保护玻璃与地面硬接触,进而损坏内部马达机构和镜头等器件,一种优选地方案是在保护玻璃17与调焦马达12间加一层缓冲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泡沫塑料等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滤光片18和保护玻璃17可根据使用者实际需求选择,两者是否使用并不影响模组的核心成像功能。例如,在成像模组前方添加保护玻璃17时,成像模组最近的成像面至少要从保护玻璃17外表面开始,以保证在整个调焦范围内,物面均在保护玻璃17以外。同样,在添加滤光片18时,也应保证像方有足够空间在不影响成像的情况下合理设置滤光片18的位置。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近焦物面21位于保护玻璃17的上表面之上。如图4所示,远焦物面位于保护玻璃17的上表面的外侧约200μm处。在近焦情形下,第一透镜组10和第二透镜组11的距离为0.4mm。在远焦情形下,第一透镜组10和第二透镜组11的距离为0.05mm。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换和等同替代。另外,针对特定情形或具体情况,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物方至像方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组(10)、第二透镜组(11)和感光芯片(15);以及,用于只带动所述第一透镜组(10)或所述第二透镜组(11)移动以实现调焦的调焦马达(12);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10)和第二透镜组(11)组成镜头组,所述镜头组的物面至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所述镜头组的物侧表面至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其满足如下关系:0.15≤TD/TTL≤0.9;
所述第一透镜组(10)的焦距f1和所述第二透镜组(11)的焦距f2之间满足如下关系:0.1≤f1/f2≤10;
所述镜头组的光学筒长满足如下关系:0.2≤TTL/(f1+f2)≤15;
所述第一透镜组(10)的物方主平面至所述物面的距离LObj满足如下关系:0.5f1≤LObj≤1.5f1
所述第二透镜组(11)的像方主平面到所述像面的距离LIma满足如下关系式:0.5f2≤LIma≤1.5f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10)和所述第二透镜组(11)均为正光焦度,分别至少包括三片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距离所述成像模组最近的物面为近焦物面,距离所述成像模组最远的物面为远焦物面,所述镜头组的物侧包含一个限位面,以远离所述成像模组的方向为正方向;
所述近焦物面位于所述限位面±50μm范围内,所述远焦物面与所述限位面的距离≥220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焦马达(12)带动所述第一透镜组(10)移动时,所述第二透镜组(11)位置固定;此时的所述近焦物面为所述第一透镜组(10)与所述第二透镜组(11)距离最小时,所述镜头组所对焦的物面;
所述调焦马达(12)带动所述第二透镜组(11)移动时,所述第一透镜组(10)位置固定;此时的所述近焦物面为所述第一透镜组(10)与所述第二透镜组(11)距离最小时,所述镜头组所对焦的物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马达(12)的行程≥300μm且≤6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当调焦马达(12)带动所述第一透镜组(10)移动时,调焦距离与所述调焦马达(12)的行程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在调焦范围内,所述第一透镜组(10)和所述第二透镜组(11)的最小距离≥5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感光芯片(15)前方的滤光片(18),用于将不需要的波段的光线滤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镜头组前方的保护玻璃(17),所述保护玻璃(17) 的物方表面为限位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在调焦范围内,所述第一透镜组(10)和所述保护玻璃(17)的最小距离≥50μm。
CN202020418793.XU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 Active CN212009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8793.XU CN212009127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8793.XU CN212009127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09127U true CN212009127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22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18793.XU Active CN212009127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091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05678A1 (zh) * 2021-03-29 2022-10-06 肯维捷斯(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结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05678A1 (zh) * 2021-03-29 2022-10-06 肯维捷斯(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结构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80035601A (ko) 촬상 장치 및 촬상 장치의 조립 방법
WO2006043376A1 (ja) 変倍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CN102200625B (zh) 成像光学系统以及具有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电子摄像装置
CN110646932B (zh) 反射式摄像头和电子装置
CN210839753U (zh) 潜望式变焦摄像模组
US11653077B2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835953B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2969829U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3759529A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157784A (zh) 一种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12009127U (zh) 一种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
CN215297800U (zh) 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3522044U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1338064A (zh) 一种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
JP2014238469A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CN115151862A (zh) 相机组件
EP3581980A1 (en) Camera module,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784027B (zh) 一种潜望式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JP2014142554A (ja) 撮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CN113114918B (zh) 一种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WO2021189452A1 (zh) 一种小型化的高成像质量的近距离成像模组
CN114338968A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4079710A (zh) 潜望式连续光变摄像模组及相应的电子设备
CN111796386A (zh) 光学成像装置
CN113556444B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多摄摄像模组和摄像模组的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01, 21st Floor, Building 1, Huigu Space, No. 206 Laowuhuang Road, Guandong Street, Wuhan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223

Patentee after: Xiaophoton (Wuh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00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243 Luoyu Road, Donghu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ONVERGENC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