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5776U - 灶具系统 - Google Patents

灶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05776U
CN212005776U CN202020318259.1U CN202020318259U CN212005776U CN 212005776 U CN212005776 U CN 212005776U CN 202020318259 U CN202020318259 U CN 202020318259U CN 212005776 U CN212005776 U CN 212005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rechargeable battery
thermoelectric generation
chip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1825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泽锋
裴幸
魏中科
全永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1825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05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05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05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灶具系统。灶具系统包括具有炉头的灶具本体、控制器、充电电池和温差发电模块,其中,温差发电模块包括热端、温差发电芯片和冷端,热端布置在炉头的炉头壁的径向外侧并周向延伸,温差发电芯片通过控制器与充电电池连接,温差发电模块设置为在热端和冷端之间的温差在温差发电芯片的额定温差以上时温差发电芯片能够向控制器输出芯片电压,控制器设置为能够将芯片电压转化为稳定电压以向充电电池充电,充电电池用于向灶具系统的至少一部分用电单元供电。灶具系统能够利用灶具的燃烧热量以把热能转化成电能并存储起来以便使用的灶具系统。

Description

灶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灶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灶具上的打火装置是利用电池驱动,所使用的电池不具备可充电功能,当电池损耗完后可能无法打火。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灶具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此,一些灶具上出现了电控板以及带显示的轮旋按钮,电控板和轮旋按钮依靠外部市电供电,而当外部市电断电时,整个灶具可能无法工作,给用户造成生活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灶具的燃烧热量以把热能转化成电能并存储起来以便使用的灶具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灶具系统,该灶具系统包括具有炉头的灶具本体、控制器、充电电池和温差发电模块,其中,所述温差发电模块包括热端、温差发电芯片和冷端,所述热端布置在所述炉头的炉头壁的径向外侧并周向延伸,所述温差发电芯片通过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充电电池连接,所述温差发电模块设置为在所述热端和所述冷端之间的温差在所述温差发电芯片的额定温差以上时所述温差发电芯片能够向所述控制器输出芯片电压,所述控制器设置为能够将所述芯片电压转化为稳定电压以向所述充电电池充电,所述充电电池用于向所述灶具系统的至少一部分用电单元供电。
在该技术方案中,热端布置在炉头的炉头壁的径向外侧,灶具在使用中,炉头燃烧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热端,温差发电芯片则利用热端和冷端之间的温差向控制器输出芯片电压,而控制器则能够利用这种芯片电压给充电电池充电,这样,当外部市电断电时,充电电池可以给灶具系统供电以保证用户正常使用,例如可以向整个灶具系统供电并向打火装置供电,以保证用户能够正常使用,提升灶具系统的整体品质。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电池的充电电路中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在所述充电电池充满电后将所述充电电路断开。
更进一步地,所述开关连接在所述温差发电芯片和所述控制器之间的充电电路中。
进一步地,所述灶具系统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充电电池充电状态的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和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开关连接,所述充电电池未充满电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开关接通;所述充电电池充满电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开关断开。
另外,所述灶具系统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形式:形式一:所述充电电池通过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灶具系统的打火装置连接以在所述打火装置使用时供电;形式二:所述灶具系统包括外接电源插头并且所述充电电池作为所述灶具系统在外部断电时的备用电源;形式三:所述冷端设置有散热片以控制冷端温度处于室温范围;形式四:所述控制器包括集成在一起的微控制单元和直流降压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灶具系统的控制操作面板包括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热端直接接触在所述炉头的炉头壁的径向外侧表面上。
可选择地,所述灶具系统包括导热环,所述导热环套装在所述炉头的径向外侧并接触所述炉头的炉头壁的径向外侧表面,所述热端接触在所述导热环的径向外侧表面上。
可选择地,所述灶具系统包括多个周向延伸的导热弧形段,多个所述导热弧形段接触在所述炉头的炉头壁的径向外侧表面上,所述热端接触在所述导热弧形段的径向外侧表面上。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导热弧形段之间通过伸缩结构连接以能够调整多个所述导热弧形段围成的环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灶具系统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控制器,2-充电电池,3-温差发电模块,4-炉头壁,5-开关,6-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灶具系统包括具有炉头的灶具本体、控制器1、充电电池2和温差发电模块3,其中,温差发电模块3包括热端、温差发电芯片和冷端,热端布置在炉头的炉头壁4的径向外侧并周向延伸,温差发电芯片通过控制器1与充电电池2连接,温差发电模块设置为在热端和冷端之间的温差在温差发电芯片的额定温差以上时温差发电芯片能够向控制器1输出芯片电压,控制器1设置为能够将芯片电压转化为稳定电压以向充电电池2充电,充电电池2用于向灶具系统的至少一部分用电单元供电。
在该灶具系统中,热端布置在炉头的炉头壁4的径向外侧并周向延伸,这样,利用炉头壁的轴向长度,热端可以以更大面积通过炉头壁来吸收炉头燃烧产生的热量,灶具在使用中,炉头燃烧产生的热量将传递到热端,温差发电芯片则利用热端和冷端之间的温差向控制器输出芯片电压,而控制器1则能够利用这种芯片电压给充电电池2充电,这样,当外部市电断电时,充电电池2可以给灶具系统供电以保证用户正常使用,例如可以向整个灶具系统供电并向打火装置供电,以保证用户能够正常使用,提升灶具系统的整体品质。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该灶具系统的充电安全性,参考图1,充电电池2的充电电路中设置有开关5,开关5在充电电池2充满电后将充电电路断开。这样,正常充电时,开关5保持闭合以能够向充电电池2充电,而在充电电池2充满电后,开关5则可以断开,此时,即便是炉头燃烧产生热量,控制器也不会向充电电池2充电,以防止过充,从而提升了充电安全性。
当然,开关5可以连接在充电电池2的充电电路的任何位置处,只要能够满足充电电池2充满电后断开即可,例如,开关5可以连接在控制器1和充电电池2之间的充电电路中,或者,开关5连接在温差发电芯片和控制器1之间的充电电路中,这样,充电电池2和控制器1之间的电路既可以作为充电电路,也可以作为充电电池2通过控制器1向灶具系统的用电器件供电的供电电路。
另外,在该灶具系统中,开关5的操作可以通过手动来完成,例如,灶具系统能够向用户显示充电电池2的充电状态,例如充电百分比,用户在充电达到100%后则可以手动操作开关5断开,而在充电电池需要充电例如电量较低时,用户可以手动合上开关5,例如用户可以触碰操作面板上的开关按钮以断开或合上开关5。
或者,可选择地,灶具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充电电池充电状态的检测元件,例如可以检测每次充电的充电时间的计时器或者检测每次充满电时的电量的电流检测器,检测元件和控制器1连接,控制器1和开关5连接,充电电池2未充满电时控制器1控制开关5接通;充电电池2充满电时控制器1控制开关5断开。这样,控制器1可以自动控制开关5的接通和断开,从而提升使用的便捷性。当然,充满电或者需要充电时控制器可以向用户发出提示,例如发出声音或者在操作面板上显示图标。
此外,该灶具系统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形式:形式一:充电电池2通过控制器1和灶具系统的打火装置连接以在打火装置使用时供电;这样,不论在任何时候,只要充电电池2具有电量(产品出厂时充电电池2具有电量),则继续向灶具系统的打火装置供电,这样,可以避免打火装置使用市电时需要加装电压适配器,从而降低了成本。形式二:灶具系统包括外接电源插头并且充电电池2作为灶具系统在外部断电时的备用电源,这样,在市电未断电时,灶具系统可以通过外接电源插头来使用市电,只有在市电断电时,充电电池2可以向灶具系统供电,从而减缓了充电电池2的充放电次数,提升了充电电池2的使用寿命;形式三:冷端设置有散热片6以控制冷端温度处于室温范围;这样,通过散热片6可以使得冷端温度快速处于室温范围,以使得温差发电芯片更易于利用热端和冷端的温差来产生芯片电压。当然,散热片6的数量和个数可以具有多种形式,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结构和数量的限制。形式四:参考图1,控制器1包括集成在一起的微控制单元(MCU)和直流降压单元(DCDC),这样,通过集成的微控制单元和直流降压单元,可以使得控制器1的体积更小,减少空间占用,同时还能够满足充电电池的充放电和开关5的接通和断开。
当然,在该灶具系统中,控制器1可以为独立的部件,或者,可选择地,灶具系统的控制操作面板包括控制器1,也就是,控制器1集成在控制操作面板上,这样,用户通过控制操作面板即可便捷地操作控制器1以控制充电电池2的充放电和开关5的接通和断开。
另外,如图1所示的,热端直接接触在炉头的炉头壁4的径向外侧表面上。这样,可以利用炉头壁4通常具有较长的轴向长度,增加热端和炉头壁4的径向外侧表面之间的热传递面积,使得热端更易于吸收热量。
当然,多个热端可以周向延伸地接触在炉头壁4的径向外侧表面上,或者,热端为环形形状以直接套装在炉头壁4的外侧。
另外,灶具系统包括导热环(图中未显示),导热环可以设置在灶具系统的安装基础例如炉头的固定盘上并套装在炉头的径向外侧并接触炉头的炉头壁的径向外侧表面,热端接触在导热环的径向外侧表面上。这样,通过导热环的中间过渡,可以更大面积地向热端传递炉头燃烧产生的热量。导热环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状,例如可以为轴向延伸的环形板。
另外,灶具系统包括多个周向延伸的导热弧形段,多个导热弧形段接触在炉头的炉头壁4的径向外侧表面上,热端接触在导热弧形段的径向外侧表面上。这样,通过多个导热弧形段(例如每个导热弧形段上连接有热端),可以更大面积地向热端传递炉头燃烧产生的热量。当然,导热弧形段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状,例如可以为周向延伸的弧形板。
当然,多个导热弧形段可以首尾接触以围成环形板,或者,多个导热弧形段可以首尾间隔,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炉头,例如,对于直径尺寸较大的炉头,各个导热弧形段之间的间隔可以相应地扩大。
例如,一种实施例中,多个导热弧形段之间通过伸缩结构连接以能够调整多个导热弧形段围成的环的大小。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直径尺寸的炉头来相应地调整多个导热弧形段围成的环的大小,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炉头。
当然,伸缩结构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式,例如,一种结构形式中,每个导热弧形段的周向一端形成有周向延伸的容纳槽,容纳槽的槽底形成有多个周向间隔布置的连接孔,每个导热弧形段的周向另一端形成有周向延伸的连接条,每个导热弧形段的连接条可以容纳在相邻的导热弧形段的容纳槽内并通过穿过连接条连接在连接孔内的螺钉或螺栓等连接件连接,当需要调节时,松开连接件,将连接条在容纳槽内周向移动,在移动到所需位置后,用连接件连接在所需位置处的连接孔内而将连接条和容纳槽固定,从而相应地调整多个导热弧形段围成的环的大小;连接条优选地具有弹性。或者,另一种结构形式中,每个导热弧形段的周向一端面形成有周向延伸的容纳通道,容纳通道的通道壁上设置有锁紧螺栓或螺钉,每个导热弧形段的周向另一端形成有周向延伸的连接条,每个导热弧形段的连接条可以伸入到相邻的导热弧形段的容纳通道内并通过锁紧螺栓或螺钉锁紧,当需要调节时,松开锁紧螺栓或螺钉即可周向移动连接条来调整,并在调整后再次通过锁紧螺栓或螺钉锁紧。连接条优选地具有弹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灶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炉头的灶具本体、控制器(1)、充电电池(2)和温差发电模块(3),其中,所述温差发电模块(3)包括热端、温差发电芯片和冷端,所述热端布置在所述炉头的炉头壁(4)的径向外侧并周向延伸,所述温差发电芯片通过所述控制器(1)与所述充电电池(2)连接,所述温差发电模块设置为在所述热端和所述冷端之间的温差在所述温差发电芯片的额定温差以上时所述温差发电芯片能够向所述控制器(1)输出芯片电压,所述控制器(1)设置为能够将所述芯片电压转化为稳定电压以向所述充电电池(2)充电,所述充电电池(2)用于向所述灶具系统的至少一部分用电单元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池(2)的充电电路中设置有开关(5),所述开关(5)在所述充电电池(2)充满电后将所述充电电路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灶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5)连接在所述温差发电芯片和所述控制器(1)之间的充电电路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灶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系统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充电电池充电状态的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和所述控制器(1)连接,所述控制器(1)和所述开关(5)连接,所述充电电池(2)未充满电时所述控制器(1)控制所述开关(5)接通;所述充电电池(2)充满电时所述控制器(1)控制所述开关(5)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系统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形式:
形式一:所述充电电池(2)通过所述控制器(1)和所述灶具系统的打火装置连接以在所述打火装置使用时供电;
形式二:所述灶具系统包括外接电源插头并且所述充电电池(2)作为所述灶具系统在外部断电时的备用电源;
形式三:所述冷端设置有散热片(6)以控制冷端温度处于室温范围;
形式四:所述控制器(1)包括集成在一起的微控制单元和直流降压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系统的控制操作面板包括所述控制器(1)。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灶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直接接触在所述炉头的炉头壁(4)的径向外侧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灶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系统包括导热环,所述导热环套装在所述炉头的径向外侧并接触所述炉头的炉头壁的径向外侧表面,所述热端接触在所述导热环的径向外侧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灶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系统包括多个周向延伸的导热弧形段,多个所述导热弧形段接触在所述炉头的炉头壁(4)的径向外侧表面上,所述热端接触在所述导热弧形段的径向外侧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灶具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热弧形段之间通过伸缩结构连接以能够调整多个所述导热弧形段围成的环的大小。
CN202020318259.1U 2020-03-13 2020-03-13 灶具系统 Active CN212005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8259.1U CN212005776U (zh) 2020-03-13 2020-03-13 灶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8259.1U CN212005776U (zh) 2020-03-13 2020-03-13 灶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05776U true CN212005776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32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18259.1U Active CN212005776U (zh) 2020-03-13 2020-03-13 灶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057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7733A (zh) * 2021-08-19 2021-12-07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燃气灶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7733A (zh) * 2021-08-19 2021-12-07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燃气灶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90582B1 (en) Gas cooking appliance
CN204071542U (zh) 加热水杯
CN212005776U (zh) 灶具系统
CN202371772U (zh) 一种余热热能发电型燃气灶具
CN104930556A (zh) 燃气灶
CN204068762U (zh) 一种利用家庭余热的温差发电及存储供电装置
CN204806472U (zh) 燃气灶
KR101672241B1 (ko) 가스레인지의 열기를 이용한 열전발전기
KR20000056018A (ko) 열전반도체를 이용한 야외용 휴대발전장치 및 그 발전제어방법
CN110594799A (zh) 具备双向通信能力的无线充电燃气灶系统
KR200477216Y1 (ko) 냉각기능을 갖는 휴대용 손난로
CN204513486U (zh) 燃气器具
CN107612424A (zh) 发电系统以及电器
KR100332638B1 (ko) 가스 레인지의 폐열을 이용한 열전 발전 장치
JPH06129680A (ja) 換気扇
CN207831424U (zh) 能自给热能对食品进行保温的节能炉灶
CN214536324U (zh) 一种燃气灶
KR20130131510A (ko) 폐열을 이용한 발전기가 부설된 가스레인지
CN220229288U (zh) 一种温差发电防干烧燃气灶
CN219014403U (zh) 一种炉架及燃气灶
CN210829874U (zh) 一种可拆卸电加热式电风扇面罩
CN219046271U (zh) 防倾倒开关及电暖器
CN210568594U (zh) 用于灶具的电源装置及嵌入式灶具
CN208090745U (zh) 微波加热装置
CN116518425A (zh) 一种温差发电防干烧燃气灶及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