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98690U - 变幅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变幅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98690U
CN211998690U CN202020563603.3U CN202020563603U CN211998690U CN 211998690 U CN211998690 U CN 211998690U CN 202020563603 U CN202020563603 U CN 202020563603U CN 211998690 U CN211998690 U CN 211998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oil
reversing valve
oil cylind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636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伟
姜洪
王震山
张晓磊
李贺
史浙安
陈钊汶
王哲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gbang Hydraulic Co ltd
Xuzhou Shengbang Machinery Co Ltd
Zhejiang Sunbun Technology Co Ltd
Sunbu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engbang Hydraulic Co ltd
Xuzhou Shengbang Machinery Co Ltd
Zhejiang Sunbun Technology Co Ltd
Sunbu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engbang Hydraulic Co ltd, Xuzhou Shengbang Machinery Co Ltd, Zhejiang Sunbun Technology Co Ltd, Sunbu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engbang Hydraul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636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98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98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986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变幅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变幅系统控制不可靠,稳定性差的问题。它包括油箱、液压泵、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比例流量阀和工作油缸,所述的工作油缸包括无杆腔和有杆腔;液压泵,用于将油箱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一换向阀输入至工作油缸的无杆腔或有杆腔;第一换向阀,具有通过第二换向阀与工作油缸无杆腔相连的第一位置、中位截止的第二位置和与工作油缸有杆腔相连的第三位置;第二换向阀,具有用于连通工作油缸无杆的第一位置和截止的第二位置;比例流量阀,在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三位置时通过第二换向阀与工作油缸无杆腔相连通,并匹配无杆腔的回油流量和有杆腔进油流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Description

变幅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幅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随着建筑业对效率提升的要求,高空作业平台类设备的需求量越来越广。它常用于执行外墙维修、高空建筑和路灯安装等高处作业。现有的高空作业平台类产品变幅下放系统有重力下落和动力下落两种变幅下放模式,这两种变幅下放的模式各有自己的优缺点。
在重力下方系统中,液压泵供入压力油,电磁阀换向,电磁阀处于右位,压力油经过换向阀之后,打开单向阀进入油缸的无杆腔,使油缸向上运动即可实现变幅动作的起升;当电磁阀截止时,油缸则可以停在某一指定位置;当变幅下方时,负载受重力对油缸施加作用力,油缸无杆腔的液压油经过电磁阀流回油箱,实现变幅油缸的下落。重力下放系统的优点在于,在车辆发动机不启动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变幅油缸的下落,有效的降低了能耗;同时变幅油缸的重力下放受到负载的影响,当负载较大的时候,重力对变幅油缸施加的作用力较大,下落速度相对较快,存在安全隐患,当负载较小的时候重力对变幅油缸施加的作用力较小,下落速度就会很慢,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
在动力下放系统中(参看附图1),液压泵2供入压力油,比例阀3换向到左位,压力油经过比例阀3的A口到达平衡阀4,经过平衡阀4进入油缸6的无杆腔,同时压力油经平衡阀5的控制口打开平衡阀5,油缸6的有杆腔的液压油经平衡阀5、比例阀3的B口流回油箱,实现油缸的伸出。液压泵2供入压力油,比例阀3换向到右位,压力油经过比例阀3的B口到达平衡阀5,经过平衡阀5进入油缸6的有杆腔,同时压力油经平衡阀4的控制口打开平衡阀4,油缸6的无杆腔的液压油经平衡阀4、比例阀3的A口流回油箱,实现油缸的回缩。动力下放系统的优缺点在于,在油缸伸出和回缩的过程中都需要一定的压力油通过控制口打开相应回油路上的平衡阀,这样就会带来能耗的增加;同时在变幅下放的过程中,负载作用力变化较大,致使平衡阀易产生抖动现象,造成变幅油缸下落不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变幅系统控制不可靠,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幅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幅控制系统,包括油箱、液压泵、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比例流量阀和工作油缸,所述的工作油缸包括无杆腔和有杆腔;
液压泵,用于将油箱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一换向阀输入至工作油缸的无杆腔或有杆腔;
第一换向阀,具有通过第二换向阀与工作油缸无杆腔相连的第一位置、中位截止的第二位置和与工作油缸有杆腔相连的第三位置;
第二换向阀,具有用于连通工作油缸无杆的第一位置和截止的第二位置;
比例流量阀,在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三位置时通过第二换向阀与工作油缸无杆腔相连通,并匹配无杆腔的回油流量和有杆腔进油流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第二换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具有接受液压泵的液压油并输入工作油缸无杆腔的第一状态和在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三位置时使得工作油缸无杆腔通过比例流量阀与油箱相连接的第二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低压溢流阀,所述的低压溢流阀设于工作油缸有杆腔与油箱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电比例溢流阀,所述的电比例溢流阀设于工作油缸有杆腔与油箱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之间设有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比例流量阀在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三位置时截取单向阀和第二换向阀之间的压力油并与油箱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比例流量阀包括流量换向阀和补偿阀,所述的流量换向阀接收工作油缸无杆腔处的压力油并通过补偿阀与油箱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补偿阀的进油口与流量换向阀的出油口相连通,流量换向阀的出油口处的压力油与补偿阀弹簧腔相连,补偿阀的控制腔接收工作油缸无杆腔处的压力油与补偿阀弹簧腔内的压力相互配合共同作用控制补偿阀的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流量换向阀的弹簧腔和流量换向阀的控制腔均接收工作油缸无杆腔处的压力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换向阀为比例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通过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的换向使得产品能可靠的为工作油缸供油或者泄油,通过比例流量阀的设置,使得系统下方时更平稳可靠。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重力下放速度慢和动力下放能耗高、易抖动的问题,同时使得系统能高效、节能、稳定的实现工作平台的升降,具有结构简单,动作可靠、高效、节能,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动力下放系统的液压原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压原理图。
图中,1、油箱;2、液压泵;3、第一换向阀;4、单向阀;5、第二换向阀;6、工作油缸;61、无杆腔;62、有杆腔;7、低压溢流阀;8、比例流量阀;81、流量换向阀;82、补偿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2所示,一种变幅控制系统,包括油箱1、液压泵2、第一换向阀3、第二换向阀5、比例流量阀8和工作油缸6,所述的工作油缸包括无杆腔61和有杆腔62;
液压泵,用于将油箱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一换向阀输入至工作油缸的无杆腔或有杆腔;
第一换向阀,具有通过第二换向阀与工作油缸无杆腔相连的第一位置、中位截止的第二位置和与工作油缸有杆腔相连的第三位置;
第二换向阀,具有用于连通工作油缸无杆的第一位置和截止的第二位置;
比例流量阀,在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三位置时通过第二换向阀与工作油缸无杆腔相连通,并匹配无杆腔的回油流量和有杆腔进油流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通过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的换向使得产品能可靠的为工作油缸供油或者泄油,通过比例流量阀的设置,使得系统下方时更平稳可靠。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重力下放速度慢和动力下放能耗高、易抖动的问题,同时使得系统能高效、节能、稳定的实现工作平台的升降,具有结构简单,动作可靠、高效、节能,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变幅控制系统中,由液压泵2供入压力油,第一换向阀3换向至左位,压力油经过第一换向阀3的A口,打开单向阀4,第二换向阀5右位工作,压力油经第二换向阀5进入工作油缸6的无杆腔61,工作油缸6有杆腔62的油液经第一换向阀3流回油箱1,此时工作油缸伸出,即变幅动作的起升;通过改变第一换向阀3的控制电流,可以实现对供入系统流量的控制,来改变起升的速度。具体的说,第一换向阀3为比例换向阀。更具体的说,所述的第一换向阀为液控比例换向阀或电控比例换向阀。更具体的说,第一换向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变幅控制系统中,当工作油缸伸出到位后,第二换向阀处于右位且第一换向阀处于中位不供油,实现工作平台高位锁止,便于工作人员工作。在执行下放动作时,液压泵2供入压力油,第一换向阀3换向至右位工作,压力油经第一换向阀3的B口进入工作油缸6的有杆腔62;第二换向阀5换向至左位工作,比例流量阀8换向至右位工作,此时工作油缸6无杆腔61的液压油,经过第二换向阀5、比例流量阀8流回油箱;实现工作油缸6的回缩,即变幅的下放;在第二换向阀5和单向阀4之间设有比例流量阀8,可以通过改变电流控制比例流量阀8的通流量,达到平衡工作油缸6无杆腔的回油和有杆腔进油流量的匹配,从而保证油缸回缩的稳定,消除变幅下放抖动问题。在第一换向阀3和工作油缸6有杆腔62之间设有低压溢流阀7,低压溢流阀7的设定压力非常低,保证了系统在很低的恒定压力下控制工作油缸下放,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能耗。同时也可以将低压溢流阀7换成电比例溢流阀,可以通过改变控制电流调整此溢流阀的压力设定值,在变幅承受负载较大的工况下,受重力作用,此时通过改变电流调低溢流阀设定值,降低系统工作压力,若负载足够大甚至可将溢流值设定为零,使变幅完全靠重力下放。
所述的第二换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具有接受液压泵的液压油并输入工作油缸无杆腔的第一状态和在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三位置时使得工作油缸无杆腔通过比例流量阀与油箱相连接的第二状态。这样的结构能通过第二换向阀的状态变化实现,工作油缸的伸缩动作,使得产品动作平稳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设有低压溢流阀7,所述的低压溢流阀设于工作油缸有杆腔与油箱之间。本实用新型还设有电比例溢流阀(图纸未给出),所述的电比例溢流阀设于工作油缸有杆腔与油箱之间。低压溢流或电比例溢流阀的设置,使得产品恒定压力下控制工作油缸下放,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能耗。电比例溢流阀可以通过改变控制电流调整此溢流阀的压力设定值,在变幅承受负载较大的工况下,受重力作用,此时通过改变电流调低溢流阀设定值,降低系统工作压力,若负载足够大甚至可将溢流值设定为零,使变幅完全靠重力下放,即降低了能耗,而且还使得变幅下放时平稳可控,系统运行更平稳。
所述的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之间设有单向阀4。具体的说,所述的比例流量阀在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三位置时截取单向阀和第二换向阀之间的压力油并与油箱相连接。这样的结构使得工作油缸可以通过比例流量阀可靠泄油,使得系统可靠下放。
所述的比例流量阀8包括流量换向阀81和补偿阀82,所述的流量换向阀接收工作油缸无杆腔处的压力油并通过补偿阀与油箱相连接。具体的说,所述的流量换向阀的弹簧腔和流量换向阀的控制腔均接收工作油缸无杆腔处的压力油。更具体的说,所述补偿阀的进油口与流量换向阀的出油口相连通,流量换向阀的出油口处的压力油与补偿阀弹簧腔相连,补偿阀的控制腔接收工作油缸无杆腔处的压力油与补偿阀弹簧腔内的压力相互配合共同作用控制补偿阀的开口。这样的结构可以通过改变电流控制比例流量阀的通流量,达到平衡工作油缸无杆腔的回油和有杆腔进油流量,从而保证工作油缸回缩稳定,消除变幅下放过程中的抖动问题。更具体的说,通过补偿阀和流量换向阀相互作用可以控制输出流量,从而使得工作油缸下落时更平稳。更具体的说,所说的流量换向阀通过电控方式控制器开口大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实用新型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变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液压泵、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比例流量阀和工作油缸,所述的工作油缸包括无杆腔和有杆腔;
液压泵,用于将油箱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一换向阀输入至工作油缸的无杆腔或有杆腔;
第一换向阀,具有通过第二换向阀与工作油缸无杆腔相连的第一位置、中位截止的第二位置和与工作油缸有杆腔相连的第三位置;
第二换向阀,具有用于连通工作油缸无杆的第一位置和截止的第二位置;
比例流量阀,在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三位置时通过第二换向阀与工作油缸无杆腔相连通,并匹配无杆腔的回油流量和有杆腔进油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换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具有接受液压泵的液压油并输入工作油缸无杆腔的第一状态和在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三位置时使得工作油缸无杆腔通过比例流量阀与油箱相连接的第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低压溢流阀,所述的低压溢流阀设于工作油缸有杆腔与油箱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电比例溢流阀,所述的电比例溢流阀设于工作油缸有杆腔与油箱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之间设有单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比例流量阀在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三位置时截取单向阀和第二换向阀之间的压力油并与油箱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比例流量阀包括流量换向阀和补偿阀,所述的流量换向阀接收工作油缸无杆腔处的压力油并通过补偿阀与油箱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阀的进油口与流量换向阀的出油口相连通,流量换向阀的出油口处的压力油与补偿阀弹簧腔相连,补偿阀的控制腔接收工作油缸无杆腔处的压力油与补偿阀弹簧腔内的压力相互配合共同作用控制补偿阀的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换向阀的弹簧腔和流量换向阀的控制腔均接收工作油缸无杆腔处的压力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换向阀为比例换向阀。
CN202020563603.3U 2020-04-16 2020-04-16 变幅控制系统 Active CN211998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3603.3U CN211998690U (zh) 2020-04-16 2020-04-16 变幅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3603.3U CN211998690U (zh) 2020-04-16 2020-04-16 变幅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98690U true CN211998690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14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63603.3U Active CN211998690U (zh) 2020-04-16 2020-04-16 变幅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986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92659A (zh) 变幅控制系统
CN107055418A (zh) 一种高空作业车及其液压调平系统
CN206830555U (zh) 一种高空制瓦车及其电比例液压系统
CN108083116A (zh) 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11392617A (zh) 一种高空作业车重力下降控制系统
CN105673597A (zh) 一种液压调平锁紧装置及隧道拱架作业车
CN111943099A (zh) 一种节能液压系统
CN215927947U (zh) 液压系统和车辆
CN211998690U (zh) 变幅控制系统
CN108194457B (zh) 液压顶升系统及塔式起重机
CN111255776B (zh) 超高层建筑整体钢平台模架液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11314698U (zh) 一种平衡阀组、变幅油缸及高空作业平台
CN207762038U (zh) 一种高空作业车调平液压回路
CN106438555A (zh) 液压控制阀和液压系统
CN110925258A (zh) 一种平衡阀组、变幅油缸及高空作业平台
CN111927837B (zh) 一种油气悬架升降液压系统及升降方法
CN216430089U (zh) 一种基于可变流量和位移反馈的多油缸同步控制系统
CN113321159B (zh) 一种双冗余重力下降控制系统、升降工作平台及其控制方法
CN214935568U (zh) 变幅油缸自适应控制系统及作业机械
CN209890194U (zh) 一种叉车升降液压控制系统及叉车
CN211366884U (zh) 一种臂架式高空作业平台及其臂架伸缩液压系统
CN210565406U (zh) 一种农用三轮车的液压系统
CN108516467B (zh) 起重机械的液压控制系统和起重机械
CN212222265U (zh) 一种高空作业车重力下降控制系统
CN220337196U (zh) 一种能量回收节能控制系统及高空作业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