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98479U -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吊运锚固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吊运锚固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98479U
CN211998479U CN202020348953.8U CN202020348953U CN211998479U CN 211998479 U CN211998479 U CN 211998479U CN 202020348953 U CN202020348953 U CN 202020348953U CN 211998479 U CN211998479 U CN 211998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column
anchor
fixed bottom
pi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489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Wank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Wank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Wank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lin Wank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489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98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98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984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吊运锚固件,其采用可拆卸设计,方便建材构件在吊运完成后将锚固件突出部位拆除,从而不影响后期施工,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包括固定底柱,锚固柱,锚固环,插入柱,四者均为铸铁材质制作,固定底柱内部存在上部空腔与下部空腔,上部空腔的两侧设置有侧边空腔,锚固柱的下端部位两侧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沿侧边空腔一直插入进下部空腔内后能够进行旋转,使得固定块与侧边空腔之间发生错位,再将插入柱插入进侧边空腔内,则锚固柱被相对固定在固定底柱内,即可对结构体进行吊升,本实用新型各个部件均为结构强度很高的刚性实体结构,适用承受自重很大的预制结构体的吊运。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吊运锚固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吊运锚固件。
背景技术
装配式的建筑施工方式被广泛推广,这种施工方式能够大大缩减施工周期,且将原本的各个建筑部件移至工厂内进行预制加工,后运至现场进行拼装组合形成建筑物,因此这种施工方式也降低了扬尘污染与噪音污染等传统施工方式存在的问题。
由于装配式结构在预制完成后需要运至施工现场并进行拼装施工,因此涉及到很多次吊运操作,一般的做法是在结构体浇筑加工时,在其边角位置预留突出的锚固件,方便后期的吊运绳索进行绑扎,但是这种预埋的锚固件部分突出在外,影响后期施工,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吊运锚固件,其采用可拆卸设计,方便建材构件在吊运完成后将锚固件突出部位拆除,从而不影响后期施工,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具体包括固定底柱,锚固柱,锚固环,插入柱,四者均为铸铁材质制作,所述固定底柱为柱体结构,其内部存在圆柱状态的上部空腔,所述上部空腔的顶端部位与固定底柱上方外部连通,即其上部是贯通的,所述上部空腔的下方在固定底柱的内部设置有下部空腔,所述下部空腔也为圆柱状,下部空腔的高度显著小于上部空腔的高度,但下部空腔的内径显著大于上部空腔的内径,所述锚固柱为圆柱状结构,其外径小于上部空腔的内径,其高度大于上部空腔与下部空腔的高度之和,则锚固柱能够从上部空腔部位插入并一直插入到下部空腔内,所述锚固环为环形结构,其固定设置在锚固柱的顶端,可供牵拉绳索穿套绑扎。
所述上部空腔的两侧部位在固定底柱上设置有侧边空腔,所述侧边空腔与上部空腔连通,侧边空腔的顶端部位与固定底柱上方外部连通,侧边空腔的下端部位与下部空腔连通,所述锚固柱的下端部位两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能够从上方插入进固定底柱内的侧边空腔内,且固定块所处位置与侧边空腔所处位置对应,另外,固定块的高度小于下部空腔的内高,则固定块沿侧边空腔一直插入进下部空腔内后能够进行旋转,使得固定块与侧边空腔之间发生错位。
所述插入柱存在两道,其也为柱形结构,其截面轮廓与侧边空腔的截面轮廓一致,插入柱能够插入进侧边空腔内,且插入柱的高度大于上部空腔与下部空腔的高度之和。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操作流程是,将锚固柱与固定块分别沿上部空腔与侧边空腔插入,固定块一直插入到下部空腔内后进行旋转,则使得固定块与侧边空腔之间发生错位,该状态下,固定块上方存在固定底柱的实体阻拦,后将两道插入柱分别插入进侧边空腔内,其底端一直插入到下部空腔内,则固定块受插入柱下端阻拦无法转动至与侧边空腔对位的位置,则锚固柱被相对固定在固定底柱内,固定底柱用于埋入设置在预制结构体内,则对锚固环进行提拉即会对结构体进行吊升,固定底柱预埋时,可以保持其上端面与结构体上端面平齐,这样其不突出于结构体外表面,不影响后期拼装施工时结构体安装。
由于本实用新型各个部件均可采用铸铁材质一体加工而成,均为结构强度很高的刚性实体结构,相比螺套连接等固定连接方式结构强度更高,适用承受自重很大的预制结构体的吊运。
在吊升完成后,可以快捷的将锚固柱拆卸,操作流程相反,先将插入柱拔出,则固定块与锚固柱可以进行转动,固定块转动至与侧边空腔对位的位置,则能够将锚固柱与固定块一同拔出,因为固定底柱不突出于结构体外表面,其一直埋入在预制结构体内。
具体的,所述固定块的下端面与锚固柱的下端面平齐。
具体的,所述插入柱的上端部位截面宽度越往上逐渐增加,直至其上端部位截面宽度大于侧边空腔的内宽,则插入柱在插入时,其上端部位与侧边空腔的内壁会发生挤压,增大相互之间的摩擦力,插入时可以通过锤击进行插入,这样插入柱会牢牢卡入在侧边空腔内,避免使用过程中其出现脱离掉落。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入柱的顶端部位固定设置有提拉环,方便插入柱的拔出操作。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底柱的下端部位外侧设置有多道锚固筋,锚固筋可以与结构体内的排列钢筋进行绑扎连接,有利于提高固定底柱埋入在结构体内的锚固强度。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部空腔的底侧面部位在固定底柱上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存在弹性形变能力,所述橡胶垫的上侧面与下部空腔的上侧面之间的间距略小于固定块的高度,则固定块插入进下部空腔内后进行旋转时,可以适当向下挤压橡胶垫来获得足够的空间,而橡胶垫会产生向上的弹性作用力使得固定块的上端面贴靠到下部空腔的内侧上方,使得固定块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锚固柱未插入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锚固柱插入并旋转后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入柱插入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A截面示意图(截面位置参照图1)。
图5为本实用新型B-B截面示意图(截面位置参照图2)。
图6为本实用新型C-C截面示意图(截面位置参照图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吊运锚固件,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固定底柱1,锚固柱2,锚固环3,插入柱4,四者均为铸铁材质制作,所述固定底柱1为柱体结构,其内部存在圆柱状态的上部空腔11,所述上部空腔11的顶端部位与固定底柱1上方外部连通,即其上部是贯通的,所述上部空腔11的下方在固定底柱1的内部设置有下部空腔12,如图5截面图所示,所述下部空腔12也为圆柱状,下部空腔12的高度显著小于上部空腔11的高度,但下部空腔12的内径显著大于上部空腔11的内径,所述锚固柱2为圆柱状结构,其外径小于上部空腔11的内径,其高度大于上部空腔11与下部空腔12的高度之和,则锚固柱2能够从上部空腔11部位插入并一直插入到下部空腔12内,所述锚固环3为环形结构,其固定设置在锚固柱2的顶端,可供牵拉绳索穿套绑扎。
如图4截面图所示,所述上部空腔11的两侧部位在固定底柱1上设置有侧边空腔13,所述侧边空腔13与上部空腔11连通,侧边空腔13的顶端部位与固定底柱1上方外部连通,侧边空腔13的下端部位与下部空腔12连通,如图1所示,所述锚固柱2的下端部位两侧设置有固定块21,所述固定块21能够从上方插入进固定底柱1内的侧边空腔13内,且固定块21所处位置与侧边空腔13所处位置对应,另外,固定块21的高度小于下部空腔12的内高,如图2及图5截面图所示,则固定块21沿侧边空腔13一直插入进下部空腔12内后能够进行旋转,使得固定块21与侧边空腔13之间发生错位。
如图2所示,所述插入柱4存在两道,其也为柱形结构,其截面轮廓与侧边空腔13的截面轮廓一致,插入柱4能够插入进侧边空腔13内,且插入柱4的高度大于上部空腔11与下部空腔12的高度之和。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操作流程是,如图2所示,将锚固柱2与固定块21分别沿上部空腔11与侧边空腔13插入,固定块21一直插入到下部空腔12内后进行旋转,则使得固定块21与侧边空腔13之间发生错位,该状态下,如图5所示,固定块21上方存在固定底柱1的实体阻拦,后将两道插入柱4分别插入进侧边空腔13内,如图3及图6所示,其底端一直插入到下部空腔12内,则固定块21受插入柱4下端阻拦无法转动至与侧边空腔13对位的位置,则锚固柱2被相对固定在固定底柱1内,固定底柱1用于埋入设置在预制结构体内,则对锚固环3进行提拉即会对结构体进行吊升,固定底柱1预埋时,可以保持其上端面与结构体上端面平齐,这样其不突出于结构体外表面,不影响后期拼装施工时结构体安装。
由于本实用新型各个部件均可采用铸铁材质一体加工而成,均为结构强度很高的刚性实体结构,相比螺套连接等固定连接方式结构强度更高,适用承受自重很大的预制结构体的吊运。
在吊升完成后,可以快捷的将锚固柱2拆卸,操作流程相反,先将插入柱4拔出,则固定块21与锚固柱2可以进行转动,固定块21转动至与侧边空腔13对位的位置,则能够将锚固柱2与固定块21一同拔出,因为固定底柱1不突出于结构体外表面,其一直埋入在预制结构体内。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块21的下端面与锚固柱2的下端面平齐。
具体的,所述插入柱4的上端部位截面宽度越往上逐渐增加,直至其上端部位截面宽度大于侧边空腔13的内宽,则插入柱4在插入时,其上端部位与侧边空腔13的内壁会发生挤压,如图6所示,增大相互之间的摩擦力,插入时可以通过锤击进行插入,这样插入柱4会牢牢卡入在侧边空腔13内,避免使用过程中其出现脱离掉落。
作为进一步改进,如图3及图6所示,所述插入柱4的顶端部位固定设置有提拉环41,方便插入柱4的拔出操作。
作为进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底柱1的下端部位外侧设置有多道锚固筋14,锚固筋14可以与结构体内的排列钢筋进行绑扎连接,有利于提高固定底柱埋入在结构体内的锚固强度。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部空腔12的底侧面部位在固定底柱1上设置有橡胶垫5,橡胶垫5存在弹性形变能力,如图4所示,所述橡胶垫5的上侧面与下部空腔12的上侧面之间的间距略小于固定块21的高度,则固定块21插入进下部空腔12内后进行旋转时,可以适当向下挤压橡胶垫5来获得足够的空间,而橡胶垫5会产生向上的弹性作用力使得固定块21的上端面贴靠到下部空腔12的上侧,使得固定块21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吊运锚固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柱(1),锚固柱(2),锚固环(3),插入柱(4),四者均为铸铁材质制作,所述固定底柱(1)为柱体结构,其内部存在圆柱状态的上部空腔(11),所述上部空腔(11)的顶端部位与固定底柱(1)上方外部连通,所述上部空腔(11)的下方在固定底柱(1)的内部设置有下部空腔(12),所述下部空腔(12)也为圆柱状,下部空腔(12)的高度显著小于上部空腔(11)的高度,但下部空腔(12)的内径显著大于上部空腔(11)的内径,所述锚固柱(2)为圆柱状结构,其外径小于上部空腔(11)的内径,其高度大于上部空腔(11)与下部空腔(12)的高度之和,锚固柱(2)能够从上部空腔(11)部位插入并一直插入到下部空腔(12)内,所述锚固环(3)为环形结构,其固定设置在锚固柱(2)的顶端;
所述上部空腔(11)的两侧部位在固定底柱(1)上设置有侧边空腔(13),所述侧边空腔(13)与上部空腔(11)连通,侧边空腔(13)的顶端部位与固定底柱(1)上方外部连通,侧边空腔(13)的下端部位与下部空腔(12)连通,所述锚固柱(2)的下端部位两侧设置有固定块(21),所述固定块(21)能够从上方插入进固定底柱(1)内的侧边空腔(13)内,且固定块(21)所处位置与侧边空腔(13)所处位置对应,另外,固定块(21)的高度小于下部空腔(12)的内高,固定块(21)沿侧边空腔(13)一直插入进下部空腔(12)内后能够进行旋转,使得固定块(21)与侧边空腔(13)之间发生错位;
所述插入柱(4)存在两道,其也为柱形结构,其截面轮廓与侧边空腔(13)的截面轮廓一致,插入柱(4)能够插入进侧边空腔(13)内,且插入柱(4)的高度大于上部空腔(11)与下部空腔(12)的高度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吊运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1)的下端面与锚固柱(2)的下端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吊运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柱(4)的上端部位截面宽度越往上逐渐增加,直至其上端部位截面宽度大于侧边空腔(13)的内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吊运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柱(4)的顶端部位固定设置有提拉环(41)。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吊运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柱(1)的下端部位外侧设置有多道锚固筋(14)。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吊运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空腔(12)的底侧面部位在固定底柱(1)上设置有橡胶垫(5),橡胶垫(5)存在弹性形变能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吊运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5)的上侧面与下部空腔(12)的上侧面之间的间距略小于固定块(21)的高度。
CN202020348953.8U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吊运锚固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98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8953.8U CN211998479U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吊运锚固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8953.8U CN211998479U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吊运锚固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98479U true CN211998479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30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4895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98479U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吊运锚固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984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7548A (zh) 圆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楼盖连接的节点及制作方法
CN102071747A (zh) 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楼盖连接的节点及制作方法
CN107313507B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空心柱节点构造施工方法
CN201406767Y (zh) 用于圆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楼盖连接的节点
CN109968501B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预制看台及其制备模具
CN21199847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吊运锚固件
CN111764578B (zh) 一种逆作桩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866371U (zh) 一种逆作法锚固钢筋型首层梁柱连接节点
CN210975877U (zh) 一种装配式地下室框架结构
CN109577176B (zh) 一种复合连接式钢管混凝土桥墩及其施工方法
CN218027788U (zh) 一种永临结合可预制的膜壳承台结构
CN111088877A (zh) 一种全预制组合楼梯
KR200469326Y1 (ko) 보강부재가 형성된 기초 파일
CN108914930A (zh) 一种预制变截面桩及其施工方法
CN212534495U (zh) 一种使用预制混凝土管桩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
CN209854778U (zh) 一种后浇带免支撑结构
CN114263093A (zh) 一种全预制装配桥梁及施工方法
CN112112181A (zh) 一种插入式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装配式基础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CN105908705A (zh) 一种预制先张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01713807U (zh) 预制混凝土管桩可向外平移扩张钢节点
CN111456283A (zh)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CN220247380U (zh) 一种uhpc预制柱
CN110512615A (zh) 一种装配式砼芯水泥土挡墙组合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0508042U (zh) 一种装配式组合预制圆柱结构
CN211006729U (zh) 一种适于逆作法施工中构筑临时垫层用咬合式预制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