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89337U - 循环喷粉系统 - Google Patents

循环喷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89337U
CN211989337U CN202020045178.9U CN202020045178U CN211989337U CN 211989337 U CN211989337 U CN 211989337U CN 202020045178 U CN202020045178 U CN 202020045178U CN 211989337 U CN211989337 U CN 211989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cabinet body
pipeline
powder spraying
c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451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松文
林睿详
曹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451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89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89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89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喷粉系统,包括喷粉室、第一柜体、第二柜体及喷枪,第一柜体通过管道与喷粉室连接,第二柜体通过管道与第一柜体连接,喷枪通过管道与第二柜体连接,喷粉室包括喷粉腔,第一柜体内从上之下依次设有回收风机、滤芯及与滤芯连接的回收流化槽,滤芯通过管道与喷粉腔连通,第二柜体设有振动筛及位于振动筛下方的储粉罐,振动筛与储粉罐连接,储粉罐内设有一粉泵,粉泵通过管道与喷枪连接,回收流化槽通过管道与振动筛连接。故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喷粉系统具有收集粉料并循环利用且不污染环境的优点。

Description

循环喷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装工艺后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喷粉系统。
背景技术
粉体涂装是涂装技术的一项新工艺。由于它具有经济性能好,无环境污染,效率高等特点,在许多方面取代了溶剂性涂料的涂覆工艺,而得到广泛地应用和迅速发展。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为粉末静电喷涂法。粉末静电喷涂是将带电的粉末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吸附到工件表面,经流平固化而形成涂层的一种涂覆方法。工作时,粉末在供粉器中与空气混合后,被送入喷粉枪,将高压静电发生器产生的高电压接到喷粉枪的内部或前段。粉末粒子在喷粉枪的内部或出口处被带上电荷(由喷枪的结构形式决定),在静电力的作用下,粉末粒子定向飞到待涂的工件上。喷粉房主要是对产品的表面进行喷洒漆粉,为下一步的烤漆做好准备。通常喷粉房内喷出的漆粉并不都是落在产品的表面,有一部分会漂浮在空气中,一部分飘落在喷粉房的底部,如不及时收集飘落的漆粉,会造成漆粉的浪费,而且会污染环境。
因此,急需要一种能够收集粉料并循环利用且不污染环境的循环喷粉系统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收集粉料并循环利用且不污染环境的循环喷粉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循环喷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粉室、第一柜体、第二柜体及喷枪,第一柜体通过管道与喷粉室连接,第二柜体通过管道与第一柜体连接,喷枪通过管道与第二柜体连接,喷粉室包括喷粉腔,第一柜体内从上之下依次设有回收风机、滤芯及与滤芯连接的回收流化槽,滤芯通过管道与喷粉腔连通,第二柜体设有振动筛及位于振动筛下方的储粉罐,振动筛与储粉罐连接,储粉罐内设有一粉泵,粉泵通过管道与喷枪连接,回收流化槽通过管道与振动筛连接。
较佳地,管道为防静电管道。
较佳地,喷枪位于第一柜体与第二柜体之间,第一柜体与第二柜体分别位于喷粉室的前侧。
较佳地,喷粉腔的腔底为朝向第一柜体的方向呈逐渐倾斜向下的设置。
较佳地,喷粉室还开设有人工入口,人工入口处连接一阶梯,人工入口位于第一柜体与第二柜体之间。
较佳地,第一柜体内还设有逆冲气罐及与逆冲气罐电性连接的电磁阀,逆冲气罐设于回收风机的旁侧。
较佳地,喷粉室还具有自动喷粉区及位于自动喷粉区的机械手喷枪,自动喷粉区位于第一柜体与第二柜体之间。
较佳地,回收流化槽连接一发射器,发射器通过管道与振动筛连接。
较佳地,粉泵还连接一发射器,发射器通过管道与喷枪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喷粉系统借由喷粉室、第一柜体、第二柜体、喷枪、回收风机、滤芯、回收流化槽、振动筛、储粉罐及粉泵连接而成,喷粉室的粉尘掉落在喷粉腔后由借助回收风机,将位于喷粉腔底部的粉尘均吸入至滤芯,粉尘经过滤芯过滤后掉落于回收流化槽内,借助回收流化槽对过滤后的粉尘进行流化,使其更容易进入振动筛,粉体到达振动筛后振动,使得粉末更细腻并均匀地进入储粉罐内,借助粉泵,将储粉罐内的粉体抽至喷枪内,从而实现粉体的自动循环。故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喷粉系统具有收集粉料并循环利用且不污染环境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循环喷粉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循环喷粉系统的内部连接简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喷粉系统100包括喷粉室1、第一柜体2、第二柜体3及喷枪。第一柜体2通过管道5与喷粉室连接,第二柜体3通过管道5与第一柜体2连接,喷枪通过管道5与第二柜体3连接,喷粉室1包括喷粉腔11,第一柜体2内从上之下依次设有回收风机6、滤芯7及与滤芯7连接的回收流化槽8,滤芯7通过管道5与喷粉腔11连通。当回收风机6启动后,掉落于喷粉腔11底部的粉末被抽至滤芯7,经过滤芯7对粉体进行预过滤。第二柜体3设有振动筛9及位于振动筛9下方的储粉罐10,振动筛9与储粉罐10连接,回收流化槽8通过管道5与振动筛9连接。经过回收流化槽8流化后的粉体进入振动筛9后,由振动筛9过筛后掉落于储粉罐10中。储粉罐10内设有一粉泵12,粉泵12通过管道5与喷枪连接。粉泵12启动后,储粉罐10内的粉体会被抽取至喷枪内,从而实现粉体的循环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防止污染喷粉室1。具体地,喷枪位于第一柜体2与第二柜体3之间,第一柜体2与第二柜体3分别位于喷粉室1的前侧。较优的是,管道5为防静电管道5,防止粉体进入管道5后由于带静电而不流动。更具体地,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2,于本实施例中,喷粉腔11的底部是平面,较优的是,于其他实施例中,喷粉腔11的腔底为朝向第一柜体2的方向呈逐渐倾斜向下的设置,有利于使得粉体在重力作用聚集于一起,收集起来更高效。喷粉室1还开设有人工入口13,人工入口13处连接一阶梯14,人工入口13位于第一柜体2与第二柜体3之间。借助该阶梯14,有利于人们借助该人工入口13实施人工作业喷粉。同时,喷粉室1还具有自动喷粉区15,自动喷粉区15位于第一柜体2与第二柜体3之间,自动喷粉区15还与人工入口13邻设。可理解的是,于本实施例中,喷枪包括位于人工入口13处的第一喷枪41及位于自动喷粉区15的机械手喷枪42。故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喷粉系统100可同时采用自动喷粉和人工喷粉,从而提高效率的同时提高工作质量。举例而言,粉泵12通过管道5分别与第一喷枪41及机械手喷枪42连接。当粉泵12启动时,储粉罐10里的粉体会分别抽到第一喷枪41及机械手喷枪42内。
请参阅图1至图2,第一柜体2内还设有逆冲气罐16及与逆冲气罐16电性连接的电磁阀1818,电磁阀18控制逆冲气罐16释放冲力,将滤芯7上的粉末吹下至回收流化槽8。值得注意的是,回收流化槽8的结构及其流化的原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不在此赘述。可理解的是,借助回收流化槽8,使得粉体更好的流动。逆冲气罐16设于回收风机6的旁侧,更好地利用空间,以及借用重力作用。请参阅图1至图2,回收流化槽8连接一发射器17,发射器17通过管道5与振动筛9连接。借助该发射器17,可将粉体从回收流化槽8内发射至振动筛9内,从而完成粉体的较远程的传递,从而使得粉体更快地到达振动筛9。粉泵12连接一发射器17,发射器17通过管道5分别与第一喷枪41及机械手喷枪42连接,从而加速粉体的流动。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喷粉系统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喷粉过程中,粉体掉落于喷粉腔11的底部,回收风机6启动,将粉体抽至滤芯7过滤,滤芯7过滤后,电磁阀18控制逆冲气罐16将过滤后的粉体吹下至回收流化槽8内,再经过发射器17以及管道5到达振动筛9,经过振动筛9振动后粉体到达储粉罐10,粉泵12启动,借助发射器17及管道5,粉体分别被送入第一喷枪41及机械手喷枪42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喷粉系统100借由喷粉室1、第一柜体2、第二柜体3、喷枪、回收风机6、滤芯7、回收流化槽8、振动筛9、储粉罐10及粉泵12连接而成,喷粉室1的粉尘掉落在喷粉腔11后由借助回收风机6,将位于喷粉腔11底部的粉尘均吸入至滤芯7,粉尘经过滤芯7过滤后掉落于回收流化槽8内,借助回收流化槽8对过滤后的粉尘进行流化,使其更容易进入振动筛9,粉体到达振动筛9后振动,使得粉末更细腻并均匀地进入储粉罐10内,借助粉泵12,将储粉罐10内的粉体抽至喷枪内,从而实现粉体的自动循环。故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喷粉系统100具有收集粉料并循环利用且不污染环境的优点。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循环喷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粉室、第一柜体、第二柜体及喷枪,所述第一柜体通过管道与所述喷粉室连接,所述第二柜体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柜体连接,所述喷枪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柜体连接,所述喷粉室包括喷粉腔,所述第一柜体内从上之下依次设有回收风机、滤芯及与所述滤芯连接的回收流化槽,所述滤芯通过管道与所述喷粉腔连通,所述第二柜体设有振动筛及位于所述振动筛下方的储粉罐,所述振动筛与所述储粉罐连接,所述储粉罐内设有一粉泵,所述粉泵通过所述管道与所述喷枪连接,所述回收流化槽通过管道与所述振动筛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喷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为防静电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喷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枪位于所述第一柜体与所述第二柜体之间,所述第一柜体与所述第二柜体分别位于所述喷粉室的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喷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粉腔的腔底为朝向第一柜体的方向呈逐渐倾斜向下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喷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粉室还开设有人工入口,所述人工入口处连接一阶梯,所述人工入口位于所述第一柜体与所述第二柜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喷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柜体内还设有逆冲气罐及与所述逆冲气罐电性连接的电磁阀,所述逆冲气罐设于所述回收风机的旁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喷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粉室还具有自动喷粉区及位于所述自动喷粉区的机械手喷枪,所述自动喷粉区位于所述第一柜体与所述第二柜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喷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流化槽连接一发射器,所述发射器通过所述管道与所述振动筛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喷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泵还连接一发射器,所述发射器通过所述管道与所述喷枪连接。
CN202020045178.9U 2020-01-08 2020-01-08 循环喷粉系统 Active CN211989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5178.9U CN211989337U (zh) 2020-01-08 2020-01-08 循环喷粉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5178.9U CN211989337U (zh) 2020-01-08 2020-01-08 循环喷粉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89337U true CN211989337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26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45178.9U Active CN211989337U (zh) 2020-01-08 2020-01-08 循环喷粉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893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72037Y (zh) 粉末喷涂设备的回收过滤装置
CN2825131Y (zh) 脉冲反吹滤芯过滤全自动粉末回收装置
CN201500619U (zh) 用于粉末静电喷涂中过喷粉末的回收装置
CN101670217A (zh) 一种湿式喷淋除尘器
CN202199470U (zh) 一种新型涂料喷涂设备
CN209189045U (zh) 一种多色共用喷粉台设备
CN209549813U (zh) 一种喷粉房粉料循环系统
CN201482657U (zh) 粉末自动循环系统
CN107648975A (zh) 一种含尘气体超低排放的除尘方法及装置
CN211989337U (zh) 循环喷粉系统
CN201244541Y (zh) 一种粉末涂料喷涂装置
CN208526288U (zh) 废铅酸电池破碎工段酸雾收集装置
CN208244293U (zh) 一种电改袋除尘系统
CN111068962A (zh) 循环喷粉系统
CN203484267U (zh) 直埋式钢质管道静电喷涂装置
CN205598785U (zh) 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器
CN205701252U (zh) 一种可回收利用粉末的喷涂装置
CN203540750U (zh) 回收式真空静电粉末喷涂装置
CN113500528A (zh) 一种双面喷砂机风力回砂与除尘二合一装置
CN212491999U (zh) 一种大风量微尘捕集分离器
CN205903723U (zh) 一种搅拌站粉料仓集中除尘系统
CN86204982U (zh) 组合式粉末静电喷涂成套设备
CN205308675U (zh) 高工件喷涂粉末回收装置
CN203803696U (zh) 一种粉末自动回收装置
CN216500257U (zh) 一种便于自动加料的大旋风喷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