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87251U - 一种防淹旋流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淹旋流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87251U
CN211987251U CN202020145425.2U CN202020145425U CN211987251U CN 211987251 U CN211987251 U CN 211987251U CN 202020145425 U CN202020145425 U CN 202020145425U CN 211987251 U CN211987251 U CN 2119872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ump
well
pipe
sedimentatio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4542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毕永谦
张富
左先仁
张向阳
任伟
丁娟
任永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iwu Steel Group Yinshan Section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iwu Steel Group Yinshan Section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iwu Steel Group Yinshan Section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iwu Steel Group Yinshan Section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4542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872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872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872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淹旋流井,包括旋流井、引水总管、就地配电箱和提升泵,其中,所述旋流井的底部为沉淀池;多个所述提升泵设置在所述沉淀池的上方,所述引水总管能够向所述提升泵内补引水,所述提升泵与所述就地配电箱通过电路连接,所述提升泵的入水口伸入所述沉淀池内,所述提升泵能够将所述沉淀池内的水抽出。该防淹旋流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防淹旋流井具有多种应急处理方式,控制水位防止淹井。

Description

一种防淹旋流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流井安全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淹旋流井。
背景技术
在莱钢宽厚板轧线上的旋流井是一种涡流式沉淀池。轧线上的一部分浊环水把地沟中氧化铁皮冲到旋流井内,在旋流井内沉淀,然后用抓斗吊抓出氧化铁皮;另一部分浊环水用于除鳞、轧辊冷却、辊道冷却。其浊环水的用量与旋流井井内提升泵的总供水量平衡相当,当主提升泵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时,其供水能力减弱或不能供水,在操作人员未能及时发现或发现时备用提升泵未能启泵上水成功的情况下,由于提升泵是无密封自吸泵,提升泵的启泵必须具备一定条件且启泵上水比较慢,进而使旋流井内浊环水的水位上涨快,在浊环水淹没提升泵电机后,提升泵就无法工作,会造成整个轧线上的水系统瘫痪,轧线停机处理时间比较长,经济损失较大。其次在淹井应急就地操作备用提升泵时,由于地面积水,用于启泵的配电箱在提升泵的附近,操作人员操作有触电的危险,泵引水也不方便检查加注,安全风险较大。再次,检修停产时,因用于生产中提升泵流量调节的流量调节管路焊接在提升泵出水主管的中下部,而流量调节管路中的电动阀时间长了密封变差关不严,造成提升泵出水主管和提升泵泵腔的引水被放空,检修完成生产恢复提升泵不能正常启泵,旋流井回水较快造成淹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淹旋流井,该防淹旋流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防淹旋流井具有多种应急处理方式,控制水位防止淹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淹旋流井,包括旋流井、引水总管、就地配电箱和提升泵,其中,所述旋流井的底部为沉淀池;多个所述提升泵设置在所述沉淀池的上方,所述引水总管能够向所述提升泵内补引水,所述提升泵与所述就地配电箱通过电路连接,所述提升泵的入水口伸入所述沉淀池内,所述提升泵能够将所述沉淀池内的水抽出。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防淹旋流井中,所述旋流井内并位于所述沉淀池的上方设置有负一层和负二层,所述负一层位于所述负二层的上方,所述负一层的地面为所述负二层的顶板,所述负二层的地面位于所述沉淀池的上方,所述提升泵设置在所述负二层的地面上;所述就地配电箱设置在所述负二层的顶板下面。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防淹旋流井中,每台所述提升泵与引水总管之间均设置有两条引水支管,所述提升泵分别通过两条所述引水支管与所述引水总管连通,其中一条所述引水支管上设置有就地引水球阀,所述就地引水球阀位于所述负二层内、在另一条所述引水支管上设置有远程引水球阀,所述远程引水球阀位于所述负一层内。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防淹旋流井中,所述提升泵连通有排气管的一端,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旋流井内;优选地,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球阀;优选地,所述排气管为软管。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防淹旋流井中,所述旋流井内还设置有长轴深井泵,所述长轴深井泵的电机设置在所述负一层,所述长轴深井泵的传动长轴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负二层的地面之下,所述传动长轴的底端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位于所述沉淀池内,所述长轴深井泵的扬水管设置在所述负一层;在所述负二层的地面上设置有积水报警器,所述长轴深井泵与所述积水报警器自启动联锁;当所述沉淀池内浊环水的液位升高到6米时,所述积水报警器报警,所述长轴深井泵自动启动并进行抽水。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防淹旋流井中,所述积水报警器与所述负二层的地面之间的距离为1cm-2cm。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防淹旋流井中,所述引水总管由工业新水管路单独供水。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防淹旋流井中,还包括液位检测报警器,所述负二层设置有液面观察口,所述液位检测报警器设置在所述液面观察口处;在所述旋流井正常工作时,所述沉淀池内浊环水的液位高度为4m;当所述沉淀池内浊环水的液位升高到4.5m时,所述液位检测报警器高液位报警;当所述沉淀池内浊环水的液位升高到5m时,所述液位检测报警器高高液位报警。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防淹旋流井中,所述提升泵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提升泵的出水口均与出水主管连通,所述出水主管与流量调节管连通,所述流量调节管与所述出水主管的上端连通,在所述流量调节管上设置有电动阀,所述提升泵为无密封自吸泵。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防淹旋流井中,所述引水总管设置在所述负一层内且环绕所述负一层一圈。
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淹旋流井,采用就地配电箱高置,实现淹井时操作人员不会被电伤,安全可靠操作;采用提升泵引水就地加注和远程加注,实现淹井时操作人员应急安全操作;采用一边给提升泵补引水,提高真空度,一边在提升泵出口不断排气,实现缩短提升泵的上水时间,保证启动提升泵上水成功:采用流量调节管高于提升泵泵腔的高度,实现提升泵出水主管和提升泵泵腔的引水不会被放空;多种方法保证提升泵启泵上水正常;采用积水报警器,及时通知泵站值班人员应急,同时电气联锁长轴深井泵自启。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流量调节管与出水主管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旋流井;2沉淀池;3提升泵;4引水总管;5引水支管;6就地配电箱;7远程引水球阀;8就地引水球阀;9排气球阀;10排气管;11长轴深井泵;12积水报警器;13流量调节管;14电动阀;15负一层;16负二层;17进水管;18井口;19出水主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示例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实用新型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实用新型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可以是有线电连接、无线电连接,也可以是无线通信信号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淹旋流井,包括旋流井1、引水总管4、就地配电箱6和提升泵3,其中,旋流井1的底部为沉淀池2,旋流井1内设置有井口18,抓斗由井口18将旋流井1内的氧化铁皮吊抓出,多个提升泵3设置在沉淀池2的上方,引水总管4能够向提升泵3内补引水,提升泵3与就地配电箱6通过电路连接,提升泵3的入水口伸入沉淀池2内,提升泵3能够将沉淀池2内的水抽出。
进水管17的出水口位于沉淀池2的上方,轧线上的浊环水将氧化铁皮由进水管17冲到沉淀池2内进行沉淀,抓斗由井口18吊抓出氧化铁皮,沉淀池2内的浊环水由提升泵3抽出,提升泵3抽出的浊环水其中一部分用于冲氧化铁皮、另一部分进入环保设备处理循环利用。引水总管4能够向提升泵3内补引水,提高提升泵3泵腔的真空度,实现缩短提升泵3的上水时间,保证启动提升泵3上水成功。优选将进水管17的出水口伸入到井口18内,有利于形成旋流、有助于水中杂质沉淀。进水管17在井口18中的露出量以不影响抓斗的工作为前提。
进一步地,在旋流井1内设置有负一层15和负二层16,负二层16位于沉淀池2的上方,负一层15位于负二层16的上方,负一层15的地面为负二层16的顶板,负一层15和负二层16两层空间相等并隔开,更安全,负一层15安放水处理加药设备和长轴深井泵11。负一层15和负二层16两层的总深度约-13米。
负二层16的地面位于沉淀池2的上方,提升泵3设置在负二层16的地面上;旋流井1的液位最大为6米,负二层16的地面即提升泵平台距离地平面-13.00m。就地配电箱6设置在负二层16的顶板下面,就地配电箱6设置有多组,每组就地配电箱6控制一台提升泵3,在就地配电箱6下方搭建操作平台并且与负二层16的楼梯相连,便于操作人员通过操作平台操作就地配电箱6对提升泵3进行启泵操作,通过操作平台能够安全观察到现场情况。
由于轧线上浊环水的总量不会使旋流井1内的水位达到负二层16的顶板位置处,因此将就地配电箱6设置在负二层16的顶板下面,在旋流井1发生淹井时,能够避免浊环水淹没就地配电箱6而发生漏电事故,提高安全性。并且,水淹到电机会出现短路跳电,需要查找原因并紧急叫停生产,停止所有提升泵3,用于除鳞、轧辊冷却、辊道冷却浊环水的水池也会低位报警,影响生产进度。
在现有技术中,就地配电箱6位于旋流井负二层16的提升泵3附近的位置处,本申请将就地配电箱6移置于负二层16的楼板(顶板)位置处,在就地配电箱6的下方搭建操作平台并与上下楼走梯相连,便于启泵操作,并能安全观察到现场情况,在淹井初期,水位不超过提升泵3电机接线箱时,可以就地操作启动提升泵3,保护操作人员安全。
进一步地,引水总管4设置在负一层15内且环绕负一层15一圈。引水总管4设置在负一层15,能够使引水总管4远离旋流井1的水面,防止因空气湿度大使引水总管4锈蚀,进而防止因引水总管4漏水并飞溅到提升泵3的电机上,损坏提升泵3的电机;方便引水总管4的铺设,且不影响点检路线的畅通;还可以实现对提升泵3就地引水加注与远程的引水加注。
在现有技术中,引水总管4位于旋流井的负二层16位置处,本申请将引水总管4移置负一层15的位置,并环绕一圈,每台提升泵3从引水总管4开口焊接两条引水支管路5,一条引水支管5由远程引水球阀7在负一层15远程控制,另一条引水支管5由就地引水球阀8在负二层16的提升泵3附近就地控制。
进一步地,每台提升泵3与引水总管4之间均设置有两条引水支管5,引水支管5与提升泵3和引水总管4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通,两条引水支管5可以分别与提升泵3连通。优选地,两条引水支管5汇总后再与提升泵3连通,两条引水支管5汇总后再与提升泵3连通的并联方式能够节约管路、便于加注引水。其中一条引水支管5上设置有就地引水球阀8,就地引水球阀8位于负二层16内,在另一条引水支管5上设置有远程引水球阀7,远程引水球阀7位于负一层15内。优选地,两条引水支管5的材质均为不锈钢,保证引水支管5不会锈蚀漏水。在日常点检中,如果需要对提升泵3进行加注引水,则通过就地引水球阀8就地控制进行加注;当旋流井1在淹井初期水位未超过提升泵3的电机接线箱时,可在负一层15通过远程引水球阀7实现对备用提升泵3远程加注引水。在启动备用提升泵3的过程中,通过就地引水球阀8或远程引水球阀7对提升泵3不断加注引水,使提升泵3泵腔的真空度不断提高,进而能缩短启泵时间,保证提升泵3成功启泵上水。
进一步地,引水总管4由工业新水管路单独供水,工业新水管路(自来水管)单独供水可以保证引水总管4随时有水,不会缺水。
进一步地,提升泵3连通有排气管10的一端,排气管10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气球阀9,排气球阀9的设置能够方便地在启动提升泵3时进行排气,如此设置能够提高提升泵3泵腔的真空度,缩短启动提升泵3的时间。排气球阀9与排气管10的一端连通,排气管10的另一端置于旋流井1内。提升泵3排出的气与水通过排气管10回到旋流井1内,保持现场整洁。排气管10优选为软管,优选地,软管的直径为8mm-10mm,软管的直径较小,常开不会影响提升泵3的流量。软管便于铺设管路,软管的材质可为橡胶、塑料等。
在每台提升泵3的出口焊接排气管路并安装排气球阀9,排气球阀9阀后安装小口径排气软管,并引至地沟。
进一步地,旋流井1内还设置有长轴深井泵11,长轴深井泵11的电机设置在负一层15,长轴深井泵11的传动长轴的底端延伸至负二层16的地面之下,传动长轴的底端设置有叶轮,叶轮位于沉淀池2内,长轴深井泵11的扬水管设置在负一层15;在负二层16的地面上设置有积水报警器12,积水报警器12与负二层16的地面之间的距离为1cm-2cm。长轴深井泵11与积水报警器12电气自启动联锁,当积水报警器报警12启动时长轴深井泵11同时启动;当旋流井1内浊环水的液位升高到6米时,积水报警器12报警,长轴深井泵11自动启动并进行抽水。
进一步地,还包括液位检测报警器,负二层16的地面上设置有液面观察口,液位检测报警器设置在液面观察口处;液位检测报警器为电子检测装置,可以实时监测液面的高度。液位检测报警器连接至泵站值班室,液位检测报警器用于在发生淹井时发出报警声,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旋流井1现场实时监控查看淹井情况,通知上报生产调度,协调维修人员第一时间去旋流井1进行事故应急。
液位检测报警器和积水报警器12可以实现多重报警,根据不同报警可采取相应措施紧急处理,先液位检测报警器报警提示,起动备用提升泵;如效果不好,水漫负二层地面,积水报警器12报警,长轴深井泵11电气联锁自启动,快速处理帮助备用提升泵启泵成功。如果备用提升泵没有启泵成功,积水报警器报警12后,电气联锁长轴深井泵11也没有启泵成功,两道防线都不成功的极端条件下会淹没提升泵3的电机,但长轴深井泵11的电机不会淹没,电机位置按最高水位设计,手动可以启泵。
进一步地,提升泵3设置有多个,多个提升泵3围绕井口18均匀设置,优选地,提升泵3设置有四个,每个提升泵3的出水口均与出水主管19连通,出水主管19与流量调节管13连通,流量调节管13与出水主管19的上端连通,在流量调节管13上设置有电动阀14,提升泵3为无密封自吸泵,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提升泵3为主提升泵,其余三个提升泵3为备用提升泵,当主提升泵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时,其供水能力减弱或不能供水,启用备用提升泵。电动阀14用于调节控制提升泵的流量,维持进出水平衡,使进水管17进入旋流井的浊环水的水量与提升泵3的排水量之间保持平衡。出水主管19的流量与提升泵3的泵水量相关,提升泵3的泵水量能够由电动阀14调节,生产过程中要根据现场用水量的需求进行动态调节,维持旋流井1内的水位平衡。
在工作状态下电动阀14为常开。在现有技术中,流量调节管焊接置于提升泵3的出水主管19的中下部,检修停产时,出水主管19和提升泵3的泵腔的引水容易被放空;即使电动阀14关闭也会因长时间水流的冲刷密封变差,造成泄漏,出水主管19和提升泵3的泵腔的引水也会被放空,检修完成恢复生产时,提升泵3启泵上水比较困难或无法上水,生产回水快会造成淹井。在本实用新型中将流量调节管13焊接在提升泵3出水主管19的上端位置,并由电动阀14调节控制流量;使流量调节管13的高度高于提升泵3泵腔的高度,如此设置能够使提升泵3的出水主管19和提升泵3泵腔的引水不会被放空,引水总会留存一部分,保证提升泵3正常启泵。
在旋流井1的负二层16的地面上安装积水报警器12;长轴深井泵11安装在负一层15位置,长轴深井泵11与积水报警器12自启联锁;在现有技术中,提升泵3的流量调节管13焊接于出水主管19的中下部,本申请将流量调节管13改焊到出水主管19的顶部,并由电动阀14进行流量调节控制。长轴深井泵11出水口也与出水主管19连通,电动阀14也用于调节控制长轴深井泵11的流量,维持进出水平衡,长轴深井泵11主要是事故应急时使用。
具体地,在旋流井1正常工作时,旋流井1内浊环水的液位高度为4m(距离地平面-15.00m),当主提升泵3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时,其供水能力减弱或不能供水,使旋流井1发生淹井,在发生淹井时包括有以下几种应急处理方式:
1)旋流井1内浊环水的液位升高到4.5m(距离地平面-14.50m)时,液位检测报警器高液位报警,水位未超过负二层地面,操作人员检查备用提升泵3是否具备启动条件,检查备用提升泵3引水是否充足(每台提升泵3泵体上有引水检查球阀),则利用就地引水球阀8向备用提升泵3补引水,保证启动备用提升泵3上水成功。
2)旋流井1内浊环水的液位升高到5m(距离地平面-14.00m)时,液位检测报警器高高液位报警,水位达到负二层地面为了防止操作人员发生触电危险(提升泵3的电机输电线有一部分在负二层地面),此时操作人员可以利用远程引水球阀7向备用提升泵3补引水,提高备用提升泵3泵腔的真空度,实现缩短备用提升泵3的上水时间,保证启动备用提升泵3上水成功。
3)当备用提升泵3无法启动或启动后液位仍继续升高到6米(距离地平面-13.00m)时,负二层16地面首先出现积水,积水报警器12报警,长轴深井泵11与积水报警器12电气联锁自动启动并进行抽水。
实施例1
某轧钢厂的旋流井1内设置有四台提升泵3、一台长轴深井泵11以及其配套供电和监控设施。其中四台提升泵3中的任意一台可作为主提升泵3单台运行,主提升泵3将汇集至地沟的浊环水中的一路送至稀土磁盘进行水处理、另一路用于在轧钢时将氧化铁皮全部冲至旋流井1内,然后通过抓斗将氧化铁皮抓出;流量调节管13上的电动阀14调节流量,维持旋流井1进出水的平衡。在正常生产期间,旋流井1的液位高度为4m(距离地平面-15.00m),当液位升高到4.5m(距离地平面-14.50m)时,液位检测报警器高液位报警;当液位升高到5m(距离地平面-14.00m)时,液位检测报警器高高液位报警;当液位升高到6米(距离地平面-13.00m)时,地面的积水报警器报警,淹井事故产生。泵站值班人员应做以下应急处理:
1.当泵站值班人员听到液位检测报警器的高液位报警或者电脑控制画面显示液位达到4.5m(距离地平面-14.50m)以上时,马上确认实际液位,检查旋流井1的主提升泵3是否运行正常。如果是误报,通知维修人员现场检查引起误报原因,排查设备问题。操作人员检查备用提升泵3是否具备启动条件,检查备用提升泵3引水是否充足(每台提升泵3泵体上有引水检查球阀),则利用就地引水球阀8向主备用提升泵3补引水,保证启动备用提升泵3上水成功。
2.当液位不断升高,升高到5m(距离地平面-14.00m)时,液位检测报警器高高液位报警,正在工作的主提升泵3出现问题,现场操作人员首先选定需要启动的备用提升泵3,在负一层15打开该备用提升泵3的远程引水球阀7,对提升泵3进行远程加注引水,到负二层16操作就地配电箱6,根据声音和就地配电箱6的电流判断提升泵3是否成功启泵上水,在操作平台上观察旋流井1的负二层16的地面有无积水。
3.如果备用提升泵3无法启动或启动后液位仍继续升高,则继续启动其余备用提升泵3。
4.当液位达到6m(距离地平面-13.00m)时,地面积水报警器12报警,此时应立即通过调度室通知轧钢操作台“应急停止生产”,关停轧线上所有浊环水供水泵,通知车间相关人员到现场应急处置设备问题,长轴深井泵11与积水报警器12电气联锁自启,控制旋流井水位。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采用就地配电箱6高置,实现淹井时操作人员不会被电伤,安全可靠操作。
2.采用提升泵3引水就地加注和远程加注,实现淹井时操作人员应急安全操作。
3.采用一边给提升泵3补引水,提高真空度,一边在提升泵3出口不断排气,实现缩短泵的上水时间,保证启泵上水成功。
4.采用流量调节管13高于提升泵3泵腔高度,实现提升泵3出水主管和提升泵3泵腔的引水不会被放空。
5.通过积水报警器12的报警,能够及时通知泵站值班人员应急,同时积水报警器12与长轴深井泵11电气联锁自启,控制水位防止淹井。
6.多种方法保证提升泵3的启泵上水正常。
7.多种应急处理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淹旋流井,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流井、引水总管、就地配电箱和提升泵,其中,
所述旋流井的底部为沉淀池;
多个所述提升泵设置在所述沉淀池的上方,所述引水总管能够向所述提升泵内补引水,所述提升泵与所述就地配电箱通过电路连接,所述提升泵的入水口伸入所述沉淀池内,所述提升泵能够将所述沉淀池内的水抽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淹旋流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流井内并位于所述沉淀池的上方设置有负一层和负二层,所述负一层位于所述负二层的上方,所述负一层的地面为所述负二层的顶板,所述负二层的地面位于所述沉淀池的上方,所述提升泵设置在所述负二层的地面上;
所述就地配电箱设置在所述负二层的顶板下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淹旋流井,其特征在于,
每台所述提升泵与引水总管之间均设置有两条引水支管,所述提升泵分别通过两条所述引水支管与所述引水总管连通,其中一条所述引水支管上设置有就地引水球阀,所述就地引水球阀位于所述负二层内、在另一条所述引水支管上设置有远程引水球阀,所述远程引水球阀位于所述负一层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淹旋流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升泵连通有排气管的一端,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旋流井内;
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球阀;
所述排气管为软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淹旋流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流井内还设置有长轴深井泵,所述长轴深井泵的电机设置在所述负一层,所述长轴深井泵的传动长轴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负二层的地面之下,所述传动长轴的底端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位于所述沉淀池内,所述长轴深井泵的扬水管设置在所述负一层;
在所述负二层的地面上设置有积水报警器,所述长轴深井泵与所述积水报警器自启动联锁;
当所述沉淀池内浊环水的液位升高到6米时,所述积水报警器报警,所述长轴深井泵自动启动并进行抽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淹旋流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积水报警器与所述负二层的地面之间的距离为1cm-2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淹旋流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水总管由工业新水管路单独供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淹旋流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液位检测报警器,所述负二层设置有液面观察口,所述液位检测报警器设置在所述液面观察口处;
在所述旋流井正常工作时,所述沉淀池内浊环水的液位高度为4m;
当所述沉淀池内浊环水的液位升高到4.5m时,所述液位检测报警器高液位报警;
当所述沉淀池内浊环水的液位升高到5m时,所述液位检测报警器高高液位报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淹旋流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升泵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提升泵的出水口均与出水主管连通,所述出水主管与流量调节管连通,所述流量调节管与所述出水主管的上端连通,在所述流量调节管上设置有电动阀,
所述提升泵为无密封自吸泵。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淹旋流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水总管设置在所述负一层内且环绕所述负一层一圈。
CN202020145425.2U 2020-01-22 2020-01-22 一种防淹旋流井 Active CN2119872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5425.2U CN211987251U (zh) 2020-01-22 2020-01-22 一种防淹旋流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5425.2U CN211987251U (zh) 2020-01-22 2020-01-22 一种防淹旋流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87251U true CN211987251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19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45425.2U Active CN211987251U (zh) 2020-01-22 2020-01-22 一种防淹旋流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872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57885U (zh) 消防水池自动补水蓄水装置
CN108360562B (zh) 综合管廊
CN211987251U (zh) 一种防淹旋流井
CN111521243A (zh) 一种水位检测装置、排水系统及排水方法
CN111151038A (zh) 一种防淹旋流井
CN113697873A (zh) 一种移动式船舶含油废水收集装置
CN216792204U (zh) 一种水电站尾水油污染检测系统
CN207215381U (zh) 一种自动注水排水设备
CN211004729U (zh) 煤矿井下纯水输送系统
CN114135246A (zh) 砂岩地热回灌井井口装置
CN106906886A (zh) 智能中央排水系统及方法
CN215672733U (zh) 一种升降式自控自吸水泵
CN206829340U (zh) 一种整体式污水提升装置
CN216342317U (zh) 一种煤矿井排水系统集成控制装置
CN217745844U (zh) 一种局部可移动清砂装置
CN209604083U (zh) 煤矿倾斜巷道煤墙顶板探放水自动排放系统
CN221056861U (zh) 一种用于电解污水池的液位控制系统
CN219410781U (zh) 可实现干式检修的地面厂房水电站尾水冷却器布置结构
CN219547845U (zh) 防水淹的机下碎浆机底坑结构
CN216999955U (zh) 一种施工现场用水供给系统
CN211082306U (zh) 一种浆体输送装置
CN209556015U (zh) 盾构机外部循环供水系统
CN217354689U (zh) 一种井用远程水泵控制集成装置
CN109610565A (zh) 一种旋转建筑的消防系统
CN215057927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舱积水自动抽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