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85041U - 一种折叠杯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杯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85041U
CN211985041U CN201922443697.0U CN201922443697U CN211985041U CN 211985041 U CN211985041 U CN 211985041U CN 201922443697 U CN201922443697 U CN 201922443697U CN 211985041 U CN211985041 U CN 211985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inner bag
cover
folding
inner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369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孙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4369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85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85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850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杯体,包括内胆、外壳、底座,所述外壳、底座与所述内胆之间具有容纳腔,所述外壳套在所述内胆的外周上,所述内胆的上部伸出于所述外壳的上端开口,所述内胆的下部位于外壳内且形成收纳腔,所述外壳的上端与所述内胆连接,所述外壳的下端与所述底座连接,还包括盖于所述内胆上方的杯盖,所述杯盖或者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内胆的上部压缩至所述收纳腔内时,所述限位结构限制所述内胆的压缩反弹。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杯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杯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杯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几种折叠方式:
第一种,CN201420361018.X和CN201420361019.4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壶的折叠方式,该种折叠方式,硅胶壶身全部裸露在外,当在收纳的情况下,裸露在外的硅胶壶身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损伤,影响液体加热器的使用寿命。
第二种,CN201820388415.4和CN201820388415.4公开了一种电水壶的折叠方式,该折叠方式,外壳位于壶身的上方,而且壶身下方也为硅胶件,当内胆需要增加刀具或者其他时,这些附件容易损坏硅胶件。
第三种,CN201810306514.8公开了一种榨汁杯的折叠方式,其中,下接头为硬质材料制成的环状结构且所述下接头与底座相连接,下接头与底座配合形成内胆,密封结构在底部,杂质容易在底部沉积,进入密封处的间隙,影响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新的折叠结构的折叠杯体,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杯体,包括内胆、外壳、底座,所述外壳、底座与所述内胆之间具有容纳腔,所述外壳套在所述内胆的外周上,所述内胆的上部伸出于所述外壳的上端开口,所述内胆的下部位于外壳内且形成收纳腔,所述外壳的上端与所述内胆连接,所述外壳的下端与所述底座连接,还包括盖于所述内胆上方的杯盖,所述杯盖或者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内胆的上部压缩至所述收纳腔内时,所述限位结构限制所述内胆的压缩反弹。
进一步地,所述杯盖和所述外壳中一个设有凸起,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弹性扣槽,所述凸起嵌入所述弹性扣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杯盖和所述外壳中一个设有弹性凸起,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弹性凸起配合扣槽,所述弹性凸起嵌入所述扣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凸起设于所述杯盖上,所述杯盖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朝向外壳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弹性凸起包括硬性的连接件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连接件抵持,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抵持,所述连接件伸出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杯盖的侧面与所述外壳的内侧面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杯盖的侧面上间隔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外壳的内侧面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凸起嵌入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环形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内胆的上端连接以限制所述内胆的杯口变形。
进一步地,支撑件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或者,所述杯盖与所述支撑件不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杯盖与所述支撑件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支撑件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外壳的上方,且所述延伸部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外壳上端开口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上端向内弯曲延伸形成弧形状,所述杯盖的外表面沿所述外壳的弧形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加热模块,设于所述内胆上;控制模块,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或者,还包括位于容纳腔内的电机以及位于内胆内的刀具,所述电机与刀具通过转轴相连接并驱动其旋转;或者,还包括位于容纳腔内的驱动组件以及位于内胆内的转子,所述电机通过磁力以驱动转子旋转;或者,所述杯盖全部覆盖所述外壳上端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新的折叠结构的折叠杯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杯盖4与外壳2的配合,将内胆限制在收纳腔内,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一种折叠杯体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折叠杯体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所示实施例中折叠杯体的折叠后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另一种折叠杯体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种外壳与内胆的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种料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种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一种杯盖与杯体配合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液体加热器,杯体包括内胆、加热模块5、底座3,所述底座3与所述内胆之间具有容纳元器件的容纳腔,所述内胆包括上下贯通的可折叠的第一部件11和具有收纳腔的第二部件12,所述第二部件12一体成型的金属件,所述第一部件11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部件12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部件11至少部分能够压缩至所述第二部件12的腔内,为了更加便于形成收纳腔,所述加热模块5设于所述第二部件12上。上述内胆的下方形成收纳腔,将内胆的上方收纳进去,当液体加热器不使用时,便于将液体加热器将体积变小,方便携带。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件11全部可收纳至第二部件12的收纳腔内,这样的话,第一部件 11不外露,防止了在收纳该液体加热器时(不使用机器的情况下)外物对第一部件11的损伤,第二部件12对第一部件11起到了保护作用,提高液体加热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为了更加便于加热模块5的设置,同时加快加热效率,上述所述第一部件 11为硅胶材质或者塑料件,所述第二部件12一体成型的金属件。第二部件12既成为了一个小型的完整金属加热腔,又使得收纳腔自身就存在稳定的形状,在折叠过程中,使用稳定;而且,金属件相对于塑料件,更加地安全;另外加热模块5的设置位置也可以更加多变,所述加热模块5位于所述第二部件12的侧壁上;和/或,所述加热模块5位于所述第二部件12的底壁上。
综上所述,内胆的下部(第二部件)形成了小型的金属加热腔,便于加热效率的提升,同时第二部件形成的收纳腔自身就存在刚性,使得结构稳定,便于收纳内胆的上部,另外密封结构的位置提高了,不在内胆的底部,减少了沉积的赃物进入密封间隙的可能,提高了使用体验,而且当需要清洗内胆时,我们一般用醋或者柠檬对加热盘清洗,硅胶件与这些清洗剂的接触面可减少,防止出现染色的情况,影响感官体验。最后,第二部件的侧壁和底部均为金属件,加热模块的设计空间也更加大了,特别时配合外壳时。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一种液体加热器,杯体包括内胆、外壳2、底座3,所述外壳2、底座 3与所述内胆之间具有容纳腔,所述外壳2套在所述内胆的外周上,所述内胆的下部位于所述外壳2内,所述内胆的上部伸出于所述外壳2的上端开口,所述内胆的下部形成收纳腔,所述内胆的上部至少部分能够压缩至所述收纳腔内,加热模块5设于所述内胆上且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外壳2的上端与所述内胆连接,所述外壳2的下端与所述底座3连接。当需要将液体加热器收纳时,所述内胆的下部形成收纳腔,通过外壳2与底座3配合将第二部件12包裹起来,起到隔热防烫的效果,并且外壳2与底座3配合之后的外表面增大了可握持的面积,例如该液体加热器没有把手时,用户可以握在外壳2与底座3的外面,如电水杯。另外加热模块5的设置位置也可以更加多变,所述加热模块5位于所述外壳2与内胆的侧壁之间;和/或,所述加热模块5位于所述第二部件12的底壁上。此外,一般可折叠的第一部件11为硅胶件或者带有折叠机构的塑料件,此时在非使用状态时,用户可以收纳起来放在包里、箱子,此时不可避免会受到尖锐物(笔)或者重物的撞击,而硅胶件或者折叠机构处的位置比较脆弱,容易破损或者损坏,此时,将收纳腔位于外壳2内,当第一部件11压缩至收纳腔内时,外壳2可以与底座3配合将内胆全部或者至少90%包裹,很好地起到了保护第一部件11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内胆包括折叠部111,所述折叠部111的下方形成收纳腔,所述折叠部 111的上方形成折叠腔,所述收纳腔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折叠腔的1/2。此时,收纳腔可以完全容纳折叠腔的侧壁,这样充分利用了收纳腔的高度,又可以保证内胆形成最大容积。
所述液体加热器可以为电热杯、电水壶,还可以为:
所述液体加热器可以为料理机,还包括位于容纳腔内的电机以及位于内胆内的刀具,所述电机与刀具通过转轴相连接并驱动其旋转;此时,第二部件12形成收纳腔为硬性的,刀具在收纳腔内,在工作过程中,第二部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
如图10所示,所述液体加热器可以为搅拌机,还包括位于容纳腔内的驱动组件以及位于内胆内的转子,所述电机通过磁力以驱动转子旋转。
所述液体加热器可以为电热杯,还包括加热模块5,设于所述内胆上;控制模块,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液体加热器可以为电水壶,包括杯体和电源底座3,加热模块5设于所述内胆上;控制模块设于所述电源底座3内。或者,包括杯体和电源底座3,加热模块5设于所述内胆上;控制模块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电源线设于电源底座3内。
其他未描述结构参考其他实施例。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折叠杯体,可用于水杯或者果汁杯,包括内胆、外壳2、底座3,所述外壳2、底座3与所述内胆之间具有容纳腔,所述外壳2套在所述内胆的外周上,所述内胆的下部位于所述外壳2内,所述内胆的上部伸出于所述外壳2的上端开口,所述内胆的下部形成收纳腔,所述内胆的上部至少部分能够压缩至所述收纳腔内,所述外壳2的上端与所述内胆连接,所述外壳2的下端与所述底座3连接。优选地,所述内胆的上部至少90%或者全部能够压缩至所述收纳腔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缩小水杯的体积,便于携带,外壳2与底座3将收纳腔包裹,造型多变,同时也可以用作于用户的握持部,便于握持。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内胆包括折叠部111,所述折叠部111的下方形成收纳腔,所述折叠部111的上方形成折叠腔,所述收纳腔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折叠腔的1/2。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内胆上部的折叠,所述折叠腔的腔壁厚度从上至下减小。或者是,所述折叠腔下部的腔壁厚度上至下减小,内胆的具有变化的腔壁厚度的高度为所述收纳腔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部111上、下端的尺寸差值为△t,所述伸缩部110的厚度为T1,△t>2T1,当内胆上部受到向下的压缩力,内胆上部向下运动时,在折叠部111处的硅胶存在足够的变形空间,形成引导作用,使得第一部件11更加便于向下压缩。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部111的厚度为T2,T2小于T1。当内胆上部受到向下的压缩力,内胆上部向下运动时,伸缩部110的刚度优于折叠部111处,即优先发生在刚度较弱的转折区域,可以引导整个第一部件11的变形,并随着硅胶上半部受力向下运动,变形区域由转折区域硅胶向伸缩部110的上部一侧移动,进而引导整个折叠过程有序顺利进行,避免内胆上部在受力之初,发生无序不确定性溃软,导致整个折叠过程失败,或造成不好的折叠体验。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折叠部111呈弧形,所述延伸部211沿折叠部111的弧形弯曲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还包括环形的支撑件13、位于伸缩部110上端的上连接端113,所述支撑件13与所述上连接端113连接以限制所述第一部件11的杯口变形。
进一步地,还包括盖于所述内胆上的杯盖4,所述第一部件11压缩至所述收纳腔内时,所述杯盖4将完全封闭所述外壳2上端的开口。
上述杯盖4与支撑件13可以可拆卸连接或者不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2的上端向内弯曲延伸形成弧形状,所述杯盖4的外表面沿所述外壳2的弧形设置。
其他未描述结构参考其他实施例,上述杯体可以用于实施例1或2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4:
基于上述实施例1或2或3的结构,所述收纳腔的形成包括:所述内胆包括上下贯通的可折叠的第一部件11和封闭第一部件11下端开口的第二部件12,所述第一部件11为硅胶材质,所述第二部件12为硬质材料,所述第二部件12形成所述收纳腔,所述第一部件11 至少部分压缩至所述第二部件12的腔内。此时第二部件12自身形成了收纳腔,结构稳定且简单。
如图1、10所示,所述第二部件12至少包括环状的侧壁件123和封闭侧壁件123底部开口的侧底壁件124,所述侧壁件123与底壁件124密封配合。例如:所述侧壁件123为塑料件,所述底壁件124为金属件,所述侧壁件123和底壁件124可拆卸。或者,所述侧壁件 123为塑料件,所述底壁件124为金属件,所述侧壁件123和底壁件124通过密封件配合。当然,第二部件12也可为一体成型的金属件。或者,所述侧壁件123为金属件,所述底壁件124为金属件,侧壁件123和底壁件124焊接或者铆接在一起。当收纳腔的侧壁也为金属件时,当加热之后,金属件的侧壁热量较高,外壳2既可以防止外侧壁烫伤用户,同时也可以增加美观性。
为了将收纳腔限定在外壳2内,如图2所示,还包括位于容纳腔内的压紧件6,所述压紧件6与所述外壳2连接且抵持所述第二部件12,所述外壳2上端抵压在所述第二部件12上端,所述压紧件6与所述外壳2、内胆配合以使所述外壳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部件12的上端夹紧所述第一部件11的下端。当然,所述压紧件6可以与底座3为一体件。压紧件与外壳连接之后,外壳对收纳腔的上端具有向下的压力,同时压紧件对内胆具有向上的支撑力,使得压紧件与外壳夹紧收纳腔(第二部件)。压紧件6与所述外壳2可通过卡扣结构,如图8所示,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间隔设有卡筋214,所述压紧件上设有卡槽,所述卡筋扣合至所述卡槽内。
采用上述两种方式,所述外壳2上端抵压在所述第二部件12上端,外壳2的下端与压紧件6连接或者底盖连接,所述外壳2与压紧件6或者底盖配合将第二部件12夹紧的方式,相对于上述注塑或者打胶的方案,在维修时可以拆解,便于零部件的替换,而且效率更加高(打胶需要等待固化的时间更久)。同时,外壳2与第二部件12的上端也夹紧硅胶材质的第一部件11还起到了密封的效果,同时还将第一部件11与第二部件12连接形成内胆。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密封效果更好,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部件12的上端外沿向外延伸形成翻边121,所述翻边121卷曲形成环形凸起,所述第一部件11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环形凸起嵌于所述凹槽内。
或者,所述第二部件12的上端外沿向外延伸形成翻边121,所述翻边121与所述第二部件12的外侧壁配合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部件11的下端设有向内弯曲形成的钩挂部,所述钩挂部钩挂在所述凹槽内。
或者,所述第一部件11的端部与第二部件12的端部分别设置钩挂部,两钩挂部相互勾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部件12的上端设有向内倾斜的收口部122,翻边121设于所述收口部122的上端,所述收口部122与所述外壳2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翻边121与所述外壳2之间的距离为L2,L1大于L2。此时,第一部件11的下端可位于收口部122与所述外壳2之间,且第一部件11的下端的尺寸大于L2,不易于拉出,增强了折叠过程中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夹紧效果更好,特别是当外壳2内表面存在弧形时,所述外壳2内设有环形凸筋212,所述环形凸筋212抵压在所述第一部件11下端的外表面。
当然,所述外壳2与压紧件6或者底盖的配合也可紧紧起到限定收纳腔的效果,第一部件11与第二部件12的连接密封可采用其他结构实现。例如,所述第一部件11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部件12的上端通过二次注塑连接。或者,所述第一部件11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部件12的上端通过打胶连接。例如,所述第二部件12上端的外沿向外延伸形成开口向上的凹槽,第一部件11的下端插入所述凹槽内并打胶固定。此时,若还包括外壳2,外壳2的上段可形成向内弯曲的钩挂部,钩挂部插入所述凹槽内并打胶固定。当然,也可以通过凹槽将钩挂部和第一部件11的下端夹紧固定。
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外壳2套在所述第二部件12的外周上,所述外壳2为封闭的环形一体件,所述外壳2在安装之前的尺寸为D1,所述外壳2在安装之后的尺寸为D2,所述 D1大于D2,所述外壳2与第二部件12过盈配合已夹紧所述第一部件11的下端。通过热胀冷缩的原理,将外壳2套设在第二部件12的外侧。
另一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所述外壳2套在所述第二部件12的外周上,当所述第二部件12的外侧壁为塑料件时,所述外壳2与所述第二部件12的外侧壁通过卡扣结构连接以夹紧所述第一部件11的下端。
由于第一部件11与第二部件12为两种不同的材质,两者连接之后必然存在分层处,为了不影响外观,如图4所示,所述外壳2的上端覆盖所述第一部件11与第二部件12的连接处。为了使得第二部件12不外露,或者使得内胆与外壳2之间的间隙不明显,所述外壳2上端的开口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部件12上端开口的尺寸。当外壳2既覆盖又尺寸变小的时候,所述第一部件11全部可收纳至第二部件12的收纳腔内之后,此时外壳2还可以起到遮挡第一部件11与第二部件12之间间隙的效果。
所述第一部件11的内表面与第二部件12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嵌合结构,嵌合结构包括凸起、以及与凸起相配合的凹陷结构。
所述外壳2的内表面与第一部件11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嵌合结构,嵌合结构包括凸起、以及与凸起相配合的凹陷结构。
所述第一部件11的端部与第二部件12的端部分别设置钩挂部,两钩挂部相互勾连。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1或2或3中的结构,收纳腔的形成不同,如图5所示,所述内胆包括上下贯通的可折叠的第一部件11和封闭第一部件11下端开口的第二部件12,所述第一部件11为硅胶材质,所述第二部件12为硬质材料,所述第一部件11的下部与所述第二部件12配合形成所述收纳腔,即第一部件11至少形成所述收纳腔的部分侧壁。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配合形成收纳腔,防止内胆采用塑料材质,此时第一部件为硅胶件,第二部件为金属件,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特别是设置加热元件时。
进一步地,由于收纳腔的侧壁存在部分软性材质且位于上方,为了使得收纳腔具有稳定地容纳形状,需要支撑结构支撑收纳腔的上端,形成稳定的收纳腔。
如图7所示,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2之间设有硬性材质的第一支架7,所述第一支架7 与所述外壳2连接,所述连接部114设于所述第一部件11上,所述第一支架7支撑所述连接部114,所述连接部114以下的内胆部分形成所述收纳腔。也可以理解为第一支架7形成了收纳腔开口的支撑结构,使得容纳腔不可压缩。
为了使得第一支架7与第一部件11更好地配合,所述第一支架7与所述连接部114通过嵌合结构连接,嵌合结构包括凸起、以及与凸起相配合的凹陷结构。
具体地,第一支架7与所述连接部114上设有开口向下的凹槽,所述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嵌入所述凹槽内。优选的,所述连接部114上设有开口向下的环形凹槽,所述外壳2上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嵌入所述环形凹槽内。当然,凸起和凹槽也可以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外壳2与第一支架7更加夹紧连接部114,所述外壳2内表面上设有环形凸筋212,所述环形凸筋212抵压在所述连接部114的上表面。
所述第一支架7与所述外壳2通过卡扣结构连接以夹紧所述连接部114。如图7所示,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间隔设有卡筋213,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卡槽,所述卡筋扣合至所述卡槽内。
具体地,所述外壳2的内表面上间隔设有多个卡筋213,所述第一支架7上设有与所述卡筋配合的扣孔,所述卡筋213扣合至所述扣孔内以将第一支架7与所述外壳2连接。
如图6所示,还包括第二支架6,所述第二支架6与所述外壳2连接且支撑所述内胆的底部,所述外壳2与所述第二支架6配合夹紧所述收纳腔的两端。所述第二支架6起到了上述压紧件6的作用。
所述第一部件11的下端设有向内延伸的支撑部1121,第二部件12为硬性材质,第二部件12的外沿压于所述支撑部1121的上方,所述底座3与第二部件12连接之后,第二部件12将支撑部1121压紧于所述第二支架6上。
另一实施方式,第二部件12的外沿形成凹槽,所述第一部件11的下端嵌入凹槽内,通过所述凹槽夹紧所述第一部件的下端,通过打胶固定。
所述第一支架7与所述连接部114通过嵌合结构连接,嵌合结构包括凸起、以及与凸起相配合的凹陷结构。
另一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所述外壳2包括第一外壳21和第二外壳22,所述第一部件11上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部114,所述第一外壳21套设在所述内胆外侧,所述第二外壳22位于第一外壳21的外侧且与第一外壳21连接以夹紧所述连接部114。所述第一外壳形成了支撑收纳腔外壁的硬性件。
具体地,所述连接部114上设有开口向下的凹槽,所述第一外壳21上设有凸起,所述第一外壳21套设在所述内胆外侧且所述凸起嵌入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外壳22位于所述凹槽的外侧且与第一外壳21连接以夹紧所述连接部114。此时,第一外壳21与第二外壳22配合起到了支撑收纳腔的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外壳21和第二外壳22通过卡扣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壳21上端与所述第二外壳22连接,所述第一外壳21的下端与所述底座3连接。
还包括第二支架6,所述第二支架6与所述外壳2连接且支撑所述内胆的底部,所述外壳2与所述第二支架6配合夹紧所述收纳腔的两端。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部件11形成收纳腔的全部侧壁时,所述第一部件11的下端设有向内延伸的支撑部1121,第二部件12为硬性材质,第二部件12的外沿压于所述支撑部1121 的上方,所述底座3与第二部件12连接之后,第二部件12将支撑部1121压紧于所述第二支架6上。可以通过第二部件12、第二支架6和底座3将第一部件11的下端夹紧密封。
上述杯体的结构也同时适用于实施例1-4的液体加热器。
实施例6:
基于上述实施例1-5中的结构,所述内胆包括上下贯通的可折叠的第一部件11和封闭第一部件11下端开口的第二部件12,所述外壳2套在所述内胆的外周上,所述第一部件11 包括伸缩部110、以及位于伸缩部110下端的下连接端112,所述伸缩部110伸出于所述外壳2的上端开口,所述下连接端112与所述第二部件12密封配合,所述内胆的下部形成收纳腔,所述伸缩部110至少部分能够压缩至所述收纳腔内,所述伸缩部110与所述下连接端112之间设有折叠部111,所述折叠部111位于所述收纳腔开口的上方,为了便于压缩第一部件11,所述折叠部111上端的尺寸小于所述折叠部111下端的尺寸。
进一步地,如图3或7所示,所述外壳2的上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延伸部211,所述延伸部211覆盖所述折叠部111。一方面,所述延伸部211可以遮挡折叠部111,用于保护折叠部111,另一方面,所述延伸部211还可以遮挡外壳2与内胆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在第一部件11拉伸的情况下,所述延伸部211的边沿与所述伸缩部110的侧壁紧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在拉伸的情况下或者压缩的情况下,这样使得外壳2完全遮挡折叠部111,将外壳2与内胆之间的间隙完全遮挡,防止杂物进入间隙,保证外壳 2与内胆之间的间隙干净。
当第一部件11呈现为上小下大的火山锥形,设置为三折或者五折的多折结构,压缩后可以降低整体高度。但是这种折叠方式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折叠结构的限制,在折叠过程中,每一折的弯折方向,并不会按照预想的进行动作,进而导致折叠过程并不顺畅,存在较大概率折叠困难的问题。由于弯折方向的不确定性,折叠过程需要用手辅助整理壶胆,完成折叠过程,给折叠壶使用体验大打折扣。
为了充分利用收纳腔的空间,所述第一部件11仅设有一个伸缩部110和一个折叠部111。所述折叠部111的下方形成收纳腔,所述折叠部111的上方形成折叠腔,所述收纳腔的高度等于所述折叠腔的1/2。当第一部件11压缩至收纳腔内时,伸缩部110折入收纳腔内至抵顶内胆的底部,然后进行弯折。折叠部111位于收纳腔的上方,具有刚性的收纳腔的上端对折叠方向具有引导和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部110形成的腔体的直径由上至下相同。为了便于压缩伸缩部110,所述伸缩部110形成的腔体的直径由上至下增大。
所述外壳2与所述延伸部211为分体件,所述外壳2与所述延伸部211扣合连接。
实施例7:
基于实施例1-6中的结构,内胆压缩到收纳腔内之后,由于硅胶件存在弹性,会存在反弹,为了使得内胆的上部能够完全压缩在收纳腔内,还包括盖于所述内胆上方的杯盖4,所述杯盖4或者内胆与所述外壳2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内胆的上部压缩至所述收纳腔内时,所述限位结构限制所述内胆的压缩反弹。通过杯盖4与外壳2的配合,将内胆限制在收纳腔内,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杯盖4和所述外壳2中一个设有凸起,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弹性扣槽,所述凸起嵌入所述弹性扣槽内。通过凸起与弹性扣槽配合形成限位结构。
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杯盖4和所述外壳2中一个设有弹性凸起,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弹性凸起配合扣槽,所述弹性凸起嵌入所述扣槽内。通过弹性凸起与扣槽配合形成限位结构。
具体地,所述弹性凸起设于所述杯盖4上,所述杯盖4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朝向外壳2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弹性凸起包括硬性的连接件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连接件抵持,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抵持,所述连接件伸出通孔。
另一实施方式,如图11、12所示,所述杯盖4的侧面与所述外壳2的内侧面过盈配合。
具体地,所述杯盖4的侧面上间隔设有多个凸起41,所述凸起与所述外壳2的内侧面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内侧面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凸起41嵌入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杯盖4全部覆盖所述外壳2上端开口。杯盖遮挡外壳的开口,遮挡了内胆与外壳之间因为折叠产生的间隙,方式赃物掉落进去。
进一步地,还包括环形的支撑件13,所述支撑件13与所述内胆的上端连接以限制所述内胆的杯口变形。
上述杯盖4可以安装在支撑件13的外面,也可以安装在支撑件13的里面。
当杯盖4安装在支撑件13里面时,支撑件13与所述外壳2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支撑件13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外壳2的上方,且所述延伸部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外壳2上端开口的尺寸。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折叠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胆、外壳、底座,所述外壳、底座与所述内胆之间具有容纳腔,所述外壳套在所述内胆的外周上,所述内胆的上部伸出于所述外壳的上端开口,所述内胆的下部位于外壳内且形成收纳腔,所述外壳的上端与所述内胆连接,所述外壳的下端与所述底座连接,还包括盖于所述内胆上方的杯盖,所述杯盖或者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内胆的上部压缩至所述收纳腔内时,所述限位结构限制所述内胆的压缩反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和所述外壳中一个设有凸起,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弹性扣槽,所述凸起嵌入所述弹性扣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和所述外壳中一个设有弹性凸起,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弹性凸起配合扣槽,所述弹性凸起嵌入所述扣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起设于所述杯盖上,所述杯盖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朝向外壳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弹性凸起包括硬性的连接件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连接件抵持,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抵持,所述连接件伸出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的侧面与所述外壳的内侧面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的侧面上间隔设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外壳的内侧面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凸起嵌入所述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折叠杯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内胆的上端连接以限制所述内胆的杯口变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折叠杯体,其特征在于,支撑件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或者,所述杯盖与所述支撑件不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杯盖与所述支撑件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支撑件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外壳的上方,且所述延伸部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外壳上端开口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上端向内弯曲延伸形成弧形状,所述杯盖的外表面沿所述外壳的弧形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杯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模块,设于所述内胆上;控制模块,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或者,还包括位于容纳腔内的电机以及位于内胆内的刀具,所述电机与刀具通过转轴相连接并驱动其旋转;或者,还包括位于容纳腔内的驱动组件以及位于内胆内的转子,所述电机通过磁力以驱动转子旋转;或者,所述杯盖全部覆盖所述外壳上端开口。
CN201922443697.0U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折叠杯体 Active CN211985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3697.0U CN211985041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折叠杯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3697.0U CN211985041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折叠杯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85041U true CN211985041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28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3697.0U Active CN211985041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折叠杯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850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5707800A (en) Synthetic resin tube container
EP3309289B1 (en) Drum type washing machine
CN211985041U (zh) 一种折叠杯体
CN211961225U (zh) 一种折叠杯体
CN211748848U (zh) 一种折叠杯体
CN211748849U (zh) 一种折叠杯体
CN211748900U (zh) 一种折叠杯体
CN211748850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113040600B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113040611B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JP2004293539A (ja) 圧縮機のターミナル保護装置及び圧縮機及び冷却貯蔵庫
KR20010097014A (ko) 기울어진 세탁조가 구비된 세탁기
WO2021238413A1 (zh) 一种厨房器具
KR20090043694A (ko) 금속용기의 핸들 체결구조
CN112498965A (zh) 密封锁止卡扣装配式盖体及密封容器
CN209074197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18943065U (zh) 一种安装可靠的食品加工机
CN111067348A (zh) 液体加热容器
KR200185688Y1 (ko) 전기보온압력밥솥용 압력패킹
CN211985016U (zh) 一种安装可靠的液体加热器
CN207506387U (zh) 一种电热水壶
CN219318802U (zh) 一种冰箱门瓶框弹力密封盒结构
CN212394591U (zh) 密封电热容器
CN209883841U (zh) 烹饪器具
CN210961525U (zh) 一种具有把手结构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4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 22nd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