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5386U - 涡旋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涡旋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5386U
CN211975386U CN202020317139.XU CN202020317139U CN211975386U CN 211975386 U CN211975386 U CN 211975386U CN 202020317139 U CN202020317139 U CN 202020317139U CN 211975386 U CN211975386 U CN 211975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passage
valve seat
scroll compressor
scroll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171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凌云
束宏飞
杨东辉
黄幼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peland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171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5386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17274 priority patent/WO202117957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5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53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该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中设置有用于从外部管路中引入并接收流体的第一流体通道;和静涡旋,静涡旋设置在壳体中并且构造成与动涡旋配合以形成对工作流体进行压缩的压缩腔。静涡旋中设置有连通至涡旋压缩机的压缩腔的第二流体通道。其中,在壳体与静涡旋之间设置有连接导管。连接导管设置有第三流体通道。第三流体通道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将第一流体通道连通至第二流体通道。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和第三流体通道构成将流体引入至压缩腔的流体通道。其中,在流体通道中设置有止回阀,止回阀用于阻止压缩腔中的工作流体经由流体通道流出至压缩机外部。

Description

涡旋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旋压缩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喷气/喷液增焓装置的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构成现有技术。
通常,涡旋压缩机是一种用来压缩制冷剂以用来进行制冷或制热的设备。涡旋压缩机通常包括具有动涡旋和静涡旋的涡旋压缩组件或涡旋压缩机构。动涡旋的涡卷与静涡旋的涡卷配合以形成压缩腔,通过动涡旋相对于静涡旋的平动运动在压缩腔内实现对气体的压缩。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蒸发压力下降,压缩机的吸气比容增加、压缩比就会比较大,容易造成压缩机内的温度过高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压缩机的性能,可以通过向压缩机的中压腔喷液或喷气的方式来增焓。即,通过向压缩机的中压腔喷射液态或气态制冷剂,来增加压缩机内的气体量,同时降低压缩腔内的温度。
然而,在现有技术的设置有喷液或喷气增焓流体通道的涡旋压缩机中,其增焓流体通道上通常不设置有止回阀。在不向压缩机进行喷液或喷气增焓时,压缩机的压缩腔的气体会通过增焓流体通道的流入到压缩机的中压腔的外部。这将导致压缩机的中压腔中的气体压力产生波动,使得压缩机的压缩性能下降。
因此,仍需要对现有技术的压缩机中的喷气或喷液增焓装置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进一步提高压缩机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或减轻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置在压缩机的增焓流体通道中的止回阀。设置这种止回阀将避免压缩机的中压腔中的气体在不向中压腔中输送增焓气体/液体时从增焓流体通道流出至压缩机外部,从而防止了中压腔中的压力波动,进一步提高了压缩机的压缩性能。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中设置有柔性连接导管。该柔性连接导管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静涡旋和壳体中的增焓流体通道中并且与静涡旋和壳体以流体密封的方式连接。该柔性连接导管具有一定的柔性。由于设置了该柔性连接导管,能够在不影响静涡旋相对于壳体的相对运动的同时,保证静涡旋和壳体中的增焓流体通道密封连接。
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中设置有用于从外部管路中引入并接收流体的第一流体通道;和静涡旋,静涡旋设置在壳体中并且构造成与动涡旋配合以形成对工作流体进行压缩的压缩腔。静涡旋中设置有连通至涡旋压缩机的压缩腔的第二流体通道。其中,在壳体与静涡旋之间设置有连接导管。连接导管设置有第三流体通道。第三流体通道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将第一流体通道连通至第二流体通道。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和第三流体通道构成将流体引入至压缩腔的流体通道。其中,在流体通道中设置有止回阀。止回阀用于阻止压缩腔中的工作流体经由流体通道流出至压缩机外部。
其中,连接导管使得静涡旋能够相对于壳体进行轴向浮动。
其中,连接导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连接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中部段。其中,第一端和第二端具有鼓形形状。中部段的最大外直径小于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最大外直径。
其中,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最大外直径处设置有凹槽。凹槽中设置有密封圈以实现连接导管与壳体以及连接导管与静涡旋的密封连接。
其中,第一流体通道中和第二流体通道中设置有止挡件。止挡件限制连接导管在第一流体通道中和第二流体通道中的位置。
其中,止回阀设置在第一流体通道中。连接导管与止回阀相邻地设置。
其中,止回阀包括具有阀座通孔的阀座、用于打开或关闭阀座通孔的阀片以及止推件。阀片位于阀座与止推件之间。
其中,止推件与连接导管相邻地设置并且用作限制连接导管在第一流体通道中的位置的止挡件。
其中,止回阀还包括偏置件。偏置件构造成将阀片朝向阀座推压。止推件构造成容置偏置件并且为偏置件提供导向功能。
其中,阀座和止推件以螺纹连接或过盈配合的方式设置在流体通道内。
其中,止回阀设置在连接导管内的第三流体通道中。其中,止回阀包括具有阀座通孔的阀座、用于打开或关闭阀座通孔的阀片以及止推件。阀座是以螺纹连接或过盈配合的方式设置在第三流体通道内的单独的部件或者是连接导管的一部分。
其中,止回阀设置在静涡旋的第二流体通道中。其中,止回阀包括具有阀座通孔的阀座、用于打开或关闭阀座通孔的阀片以及止推件,所述阀片设置在所述阀座与所述止推件之间。阀座是以螺纹连接或过盈配合的方式设置在第二流体通道内的单独的部件或者是第二流体通道的一部分。
其中,静涡旋包括分体式的盖体部和本体部。第二流体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盖体部与所述本体部之间的部段。
附图说明
本文中所描述的附图仅出于对示例性的结构的说明性目的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其中:
图1a-1c分别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涡旋压缩组件部分的俯视图、局部剖视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2a-2c分别是具有静涡旋的盖体部、柔性连接导管和止回阀的组件的立体图、俯视图和剖视图;
图3a-3b示出了压缩机壳体和盖体部结构的立体图和剖视图以及分解状态的柔性连接导管和止回阀;
图4a-4b分别是不带密封圈的柔性连接导管的立体图、剖视图;图4c-4d分别是带有密封圈的柔性连接导管的主视图和剖视图。
图5a-5c分别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涡旋压缩组件部分的俯视图、局部剖视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6a-6e分别是其中设置有止回阀的柔性连接导管的两个立体图、剖视图、分解状态立体图以及分解状态剖视图;
图7a-7c分别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涡旋压缩组件部分的局部剖视图、局部放大图以及静涡旋的本体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在现有技术的压缩机中,其增焓流体通道中通常不设置有止回阀,这容易造成压缩机的中压腔中的气体压力波动,降低压缩机的性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本申请的增焓装置中设置有止回阀。设置有止回阀之后,在需要向压缩机的中压腔中喷射气体或液体时,止回阀打开。在不需要向压缩机的中压腔中喷射气体或液体时,止回阀关闭,中压腔中的气体不会通过增焓流体通道流动至压缩机的外部。进一步机地,为了在设置有增焓流体通道的压缩机中仍能够实现静涡旋的轴向柔性,在压缩机中设置有柔性连接导管。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新型止回阀和柔性连接导管的压缩机进行详细的介绍。
图1a-1c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涡旋压缩组件部分100的俯视图、局部剖视图和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该涡旋压缩机具有壳体2、静涡旋3、动涡旋4、顶盖5以及增焓流体通道12。该涡旋压缩机还具有视图中未示出的涡旋压缩机的主轴承、主轴承座、电机等动力部分。其中,静涡旋3可以包括盖体部31和本体部32。其中,盖体部31和本体部32可以是分离的部件,即静涡旋是分体式的。盖体部31和本体部32也可以是一体的。盖体部31在轴向方向上位于本体部32的上侧,设置在本体部32与顶盖5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在增焓流体通道12中设置有止回阀11和柔性连接导管13。一部分增焓流体通道设置在压缩机壳体中,被称为第一流体通道001。一部分增焓流体通道设置在静涡旋中,被称为第二流体通道002。在静涡旋是分体式的情况下,第二流体通道可以包括形成在盖体部31与本体部32之间的部段。增焓流体通道的一端与压缩机的中压腔连通,增焓流体通道的另一端与待输送至中压腔的气体或液体的源相连通。其中,柔性连接导管13的第一端131设置在静涡旋3中,其位于静涡旋中的第二流体通道内002并与第二流体通道以流体密封的方式连接。示例性地,如图1c所示,柔性连接导管13的第一端设置在盖体部31中,其也可以直接设置在静涡旋的本体部中。柔性连接导管13的第二端132设置在压缩机壳体2中,其位于压缩机壳体2中的第一流体通道内001并且与第一流体通道以流体密封的方式连接。柔性连接导管13实现了增焓流体通道从压缩机壳体至静涡旋的柔性的且密封的连通。由于柔性连接导管13具有一定柔性,因此,静涡旋能够相对于压缩机壳体上下浮动而不影响增焓流体通道的密封性能。
图2a、2b和2c分别示出了止回阀11、柔性连接导管13和盖体部31的组件的立体图、俯视图以及剖视图。如图所示,盖体部31呈具有底部311和凹腔部312的筒形形状。盖体部的底部311中设置有排出孔315。增焓流体通道的一部分124、125设置在盖体部311的侧部313中。该横向增焓流体通道124沿径向延伸,并且具有大直径部1241和小直径部1242从而形成台阶部1243。纵向增焓流体通道125沿轴向延伸。柔性连接导管13的第一端131设置在大直径部1241中并且通过台阶部1243限制其朝向盖体部中心的径向移动。在此,台阶部1243用作限制柔性连接导管在第二流体通道中的位置的止挡件。柔性连接导管13的第二端132与止回阀11相邻。止回阀11为柔性连接导管13提供了止推功能,限制了柔性连接导管13沿增焓流体通道的移动。图3a和3b分别示出了盖体部31、止回阀11和压缩机壳体2的立体图和剖视图。在这些图中,以分解状态的形式示出了止回阀11的阀片111(也称为阀芯)、弹簧112、止推件113以及阀座114等各个部件,并且示出了盖体部31设置在压缩机壳体2中时的状态。为了清楚起见,视图中省略了其他部件。
图4a-4b示出了不带有密封圈时的柔性连接导管13的立体图和剖视图。柔性连接导管13因为其外形与棒骨相似,因此又称为“狗骨头”。如图所示,柔性连接导管13具有轴对称的形状,其包括具有较大外直径的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以及具有较小的外直径的中部段136。柔性连接导管13在其径向中心部处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中心通孔138。在将柔性连接导管13设置在增焓流体通道中时,用于输送至压缩机的中压腔中的液体或气体穿过该中心通孔138被输送。其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具有鼓形的外轮廓。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的外周表面上的顶端处分别设置有凹槽133和135。这些凹槽133、135用于在其中设置密封圈1331、1351。图4c和4d分别示出了设置有密封圈的柔性连接导管13的主视图和剖视图。在将柔性连接导管13设置在增焓流体通道中时,这些密封圈1331、1351与增焓流体通道的内表面以密封的方式接触,从而实现了柔性连接导管13与增焓流体通道的密封连接。将柔性连接导管13设置在增焓流体通道中时,柔性连接导管13的两端的这种鼓形形状有助于密封圈与增焓流体通道的内表面接触。特别是在静涡旋相对于壳体移动式,这种结构仍能够确保密封圈与增焓流体通道的内表面密封接触。
下面将结合图1c和图2c详细地介绍止回阀11设置在增焓流体通道时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如图1c和图2c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止回阀具有阀片111、弹簧112、止推件113以及阀座114。其中,阀片111为具有中央通孔1112的圆板状结构。止推件113的中部设置有中部孔1131,其底部设置有底部孔1135。中部孔1131与底部孔1135连通以形成通孔,中部孔1131的直径大于底部孔1135的直径。弹簧112设置在中部孔1131中,中部孔为弹簧112的伸缩提供导向功能。弹簧112的一端与止推件113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阀片111连接。弹簧112将阀片111朝向阀座114推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有弹簧。止推件113的外周缘上设置有较大外直径的凸缘1134。该凸缘1134与增焓流体通道中的台阶部211配合,用以确定止推件在增焓流体通道中的位置。止推件113通过例如螺纹连接或过盈配合的方式设置在增焓流体通道中。止推件113的设置有底部孔1135的底部的外端抵接柔性连接导管13的第二端132,以限制柔性连接导管13在增焓流体通道中的位置。在此,止推件113用作限制柔性连接导管在第一流体通道中的位置的止挡件。
阀座114可以以例如螺纹连接或过盈配合的方式设置在增焓流体通道中。阀座114设置有沿其周向均匀地布置的多个通孔,例如通孔1142。当止回阀组装在增焓流体通道中时,阀座114的通孔1142与阀片111的中央通孔1112不对准。阀片具有阀片关闭位置和阀片打开位置。当阀片处于阀片关闭位置,即,当阀片111压靠在阀座114上时,阀片111阻止流体流动通过增焓流体通道。当需要向压缩机的中压腔中输入增焓气体或液体时,气体或液体的压力克服弹簧112的弹力使止回阀的阀片111离开阀座114,从而使阀座114的通孔1142与阀片111的中央通孔1112连通,即阀片处于阀片打开位置,以实现增焓流体通道的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压缩机,由于在增焓通道中设置了止回阀,能够避免压缩机的中压腔中的压力波动,进一步提高了压缩机的性能。此外,通过在压缩机的壳体与静涡旋之间设置了柔性连接导管,实现了增焓流体通道从压缩机壳体至静涡旋的气密性的连通并且能够确保静涡旋的轴向浮动。
图5a-5c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涡旋压缩组件100′的俯视图、局部剖视图和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该涡旋压缩机具有壳体2′、静涡旋3′、动涡旋4′、顶盖5′以及增焓流体通道12′。该涡旋压缩机还具有视图中未示出的涡旋压缩机的主轴承、主轴承座、电机等动力部分。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与图1a-1c的涡旋压缩机的区别在于,止回阀没有直接设置在壳体或静涡旋中的增焓流体通道中,而是设置在柔性连接导管内,从而形成了组合式的止回阀。
根据该实施方式,壳体2′中设置有第一流体通道001′。静涡旋中设置有第二流体通道002′。在静涡旋是分体式的情况下,第二流体通道可以包括形成在盖体部31′与本体部32′之间的部段。柔性连接导管13′连接静涡旋和壳体并且其中设置有止回阀11′。第一流体通道001′中设置有止挡件16′。柔性连接导管13′的第一端131′设置盖体部31′的增焓流体通道部分1242′内并与增焓流体通道以密封的方式连接。柔性连接导管13′的第二端132′设置在压缩机壳体2′中的增焓流体通道部分122′内并且与增焓流体通道以密封的方式连接。柔性连接导管13′实现了增焓流体通道从压缩机壳体2′至静涡旋3′的柔性的且密封的连通。该止挡件16′设置在增焓流体通道部分123′中。增焓流体通道部分123′的直径可以大于增焓流体通道部分122′的直径以形成台阶部。止挡件16′可以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增焓流体通道部分123′内。增焓流体通道124′内的小直径部1241′和大直径部1242′形成台阶部1246′,台阶部1246′和止挡件16′一起限制其中设置有止回阀11′的柔性连接导管13′在增焓流体通道内的位置。增焓流体通道的壳体外侧的端口处设置有转接件19′,该转接件19′可以用于与外部输送管道连接。
如图5c以及图6a-6e所示,止回阀11′具有阀片111′、止推件113′以及阀座114′。止回阀还可以具有弹簧112′。其中,阀片111′、弹簧112′、止推件113′、阀座114′均设置在柔性连接导管13′的通孔138′中。通孔138′为弹簧提供导向功能。其中,阀片111′为具有中央通孔1112′的圆板状结构。止推件113′的中部设置有中部孔1131′。止推件113′通过例如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在通孔138′中。阀座114′可以以例如螺纹连接或过盈配合的方式设置在通孔138′中。阀座114′设置有沿周向均匀地布置的多个通孔1142′。在附图中示出了6个通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设置其他数量的通孔。弹簧112′设置在阀片111′与止推件113′之间。该止回阀11′的工作原理与上述止回阀11的工作原理相似,在此不再赘述。此外,该止回阀的阀座可以是与柔性连接导管一体的、通孔138′中的小直径部分。
与图1c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柔性连接导管13相似,柔性连接导管13′具有轴对称的形状,其包括具有较大外直径的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以及具有较小的外直径的中部段136′。柔性连接导管13′在其径向中心部处设置有沿其自身的轴向延伸的中心通孔138′。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具有鼓形的外轮廓。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的外周表面上的顶端处分别设置有凹槽133′和135′。这些凹槽133′、135′用于在其中设置密封圈1331′、1351′。在将柔性连接导管13′设置在增焓流体通道中时,这些密封圈1331′、1351′与增焓流体通道的内表面以密封的方式接触,从而实现了柔性连接导管13′与增焓流体通道12′的密封连接。
根据这一实施方式的增焓装置,不但能够防止压缩机中压腔中的气体流动穿过增压通道流动至压缩机的外侧,而且使得增焓通道更加紧凑。
图7a和图7b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涡旋压缩组件100"的局部剖视图和局部放大图。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组件具有壳体2"、静涡旋3"、动涡旋4"、顶盖5"以及增焓流体通道12"。该实施方式的特点在于,止回阀11"设置在静涡旋的本体部32"中的增焓流体通道部分323"中。
根据该实施方式,柔性连接导管13"的第一端设置在盖体部31"的增焓流体通道002"中并与增焓流体通道以密封的方式连接。柔性连接导管13"的第二端设置在压缩机壳体2"中的增焓流体通道001"中并且与增焓流体通道以密封的方式连接。柔性连接导管13"实现了增焓流体通道从压缩机壳体至盖体部的柔性且密封的连通。增焓流体通道001"中设置有止挡件16",该止挡件16"设置在增焓流体通道部分123"中。增焓流体通道部分123"的直径可以大于增焓流体通道部分122"的直径以形成台阶部。止挡件16"可以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增焓流体通道部分123"内。在盖体部31"侧的增焓流体通道内的大直径部1241"和小直径部1242"形成的台阶部与止挡件16"一起限制柔性连接导管13"在增焓流体通道内的位置。增焓流体通道的壳体外侧的端口处设置有转接件19",该转接件19"可以用于与外部输送管道连接。
如图7b所示,止回阀11"具有阀片111"、弹簧112"、止推件113"以及阀座114"。其中,阀片111"、弹簧112"、止推件113"、阀座114"均设置在静涡旋中的增焓流体通道部分323"中。其中,阀片111"为具有中央通孔1112"的圆板状结构。止推件113"的中部设置有中部孔1131"。止推件113"通过例如螺纹连接或过盈配合的方式设置在增焓流体通道部分323"中。阀座114"可以以例如螺纹连接或过盈配合的方式设置在增焓流体通道部分323"中。阀座114"设置有沿周向均匀地布置的多个通孔1142"。弹簧112"设置在阀片111"与止推件113"之间。在组装状态下,阀片具有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在关闭位置处,阀座114"的通孔1142"与阀片111"的中央通孔1112"不对准。即,当阀片111"压靠在阀座114"上时,阀片111"阻止流体流动通过增焓流体通道。当需要向压缩机的中压腔中输入增焓气体或液体时,气体或液体的压力克服弹簧112"的弹力使止回阀的阀片111"离开阀座114"而处于打开位置处,从而使阀座114"的通孔与阀片111"的中央通孔1112"连通,以实现增焓流体通道的连通。图7c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的静涡旋的俯视图。此外,根据另外的实施方式,该止回阀的阀座可以是与静涡旋一体的、增焓流体通道部分323"中的小直径部分。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其止回阀竖向地设置在静涡旋上的流体通道中,使得整个增焓流体通道更紧凑。
在本文中,“轴向”是指压缩机的主轴延伸的方向,“横向”为与压缩机的轴向垂直的方向。
虽然已经具体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和变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描述和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和变型而是可以包括其他各种可能的变型和组合。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现其它的变型和变体。所有这些变型和变体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而且,所有在此描述的构件都可以由其他技术性上等同的构件来代替。

Claims (14)

1.一种涡旋压缩机,所述涡旋压缩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中设置有用于从外部管路中引入并接收流体的第一流体通道;和
静涡旋,所述静涡旋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构造成与动涡旋配合以形成对工作流体进行压缩的压缩腔,所述静涡旋中设置有连通至所述涡旋压缩机的所述压缩腔的第二流体通道,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与所述静涡旋之间设置有连接导管,
所述连接导管设置有第三流体通道,所述第三流体通道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将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连通至所述第二流体通道,
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三流体通道构成将流体引入至所述压缩腔的流体通道,其中,在所述流体通道中设置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用于阻止所述压缩腔中的工作流体经由所述流体通道流出至所述压缩机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管使得所述静涡旋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轴向浮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中部段,其中,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具有鼓形形状,所述中部段的最大外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最大外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最大外直径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密封圈以实现所述连接导管与所述壳体以及所述连接导管与所述静涡旋的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中和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中设置有止挡件,所述止挡件限制所述连接导管在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中和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中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中,所述连接导管与所述止回阀相邻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包括具有阀座通孔的阀座、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阀座通孔的阀片以及止推件,所述阀片位于所述阀座与所述止推件之间,其中,所述阀座和所述止推件以螺纹连接或过盈配合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件与所述连接导管相邻地设置并且用作限制所述连接导管在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中的位置的所述止挡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还包括偏置件,所述偏置件构造成将所述阀片朝向所述阀座推压,所述止推件构造成容置所述偏置件并且为所述偏置件提供导向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连接导管内的所述第三流体通道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包括具有阀座通孔的阀座、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阀座通孔的阀片以及止推件,所述阀片设置在所述阀座与所述止推件之间,所述阀座是以螺纹连接或过盈配合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三流体通道内的单独的部件或者是所述连接导管的一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静涡旋的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包括具有阀座通孔的阀座、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阀座通孔的阀片以及止推件,所述阀片设置在所述阀座与所述止推件之间,所述阀座是以螺纹连接或过盈配合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内的单独的部件或者是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一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涡旋包括分体式的盖体部和本体部,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盖体部与所述本体部之间的部段。
CN202020317139.XU 2020-03-13 2020-03-13 涡旋压缩机 Active CN2119753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7139.XU CN211975386U (zh) 2020-03-13 2020-03-13 涡旋压缩机
PCT/CN2020/117274 WO2021179571A1 (zh) 2020-03-13 2020-09-24 涡旋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7139.XU CN211975386U (zh) 2020-03-13 2020-03-13 涡旋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5386U true CN211975386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94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17139.XU Active CN211975386U (zh) 2020-03-13 2020-03-13 涡旋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53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60012B2 (en) Differential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and motor-driven compressor having differential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KR102178368B1 (ko) 가변 체적비 압축기
US9017050B2 (en) Scroll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with anti-return device
EP1653080B1 (en) Discharge structure of compressor, with non-return valve
US11555637B2 (en) 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
US10844856B2 (en) Scroll compressor
JP2015501898A (ja) 制流体及び気体圧縮機
CN108071828B (zh) 减压阀装置
JP6375212B2 (ja) 可変容量型ベーンポンプ
CN211975386U (zh) 涡旋压缩机
EP3959445A1 (en) Vane pump with improved seal assembly for control chamber
CN113389723A (zh) 涡旋压缩机
CN108240337B (zh) 阀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CN113931842A (zh) 涡旋压缩机构和涡旋压缩机
WO2021179571A1 (zh) 涡旋压缩机
KR20110136735A (ko) 차압 밸브
WO2022112341A1 (en) Scroll compressor with discharge check valve
CN105275804B (zh) 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及涡旋压缩机
US20220243730A1 (en) Scroll compressor
CN108692070B (zh) 压缩机
CN109340117A (zh) 一种控制阀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CN219492577U (zh) 流体输送装置以及包括该流体输送装置的压缩机
CN217300900U (zh) 动涡旋盘和涡旋压缩机
CN217153086U (zh) 一种气动隔膜阀
CN108223371B (zh) 螺式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