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3438U - 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3438U
CN211973438U CN202020560445.6U CN202020560445U CN211973438U CN 211973438 U CN211973438 U CN 211973438U CN 202020560445 U CN202020560445 U CN 202020560445U CN 211973438 U CN211973438 U CN 2119734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garbage
garbage collection
floating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604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凯飞
丘旭源
彭光明
周鹏
郭素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Shanghai Dred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Shanghai Dred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Shanghai Dred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Shanghai Dred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604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34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34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34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收集单元和拦截单元。垃圾收集单元包括垃圾收集框、两扇单向门、漂浮体和垃圾收集网兜;垃圾收集框为四方体框架并具有前、后边框、两个侧边框、顶框和底框;前边框的上中部设置一个门框形成一个垃圾入口;两扇单向门各自铰接在门框的两个直框边上,并且两个直框边上各自对应两扇单向门安装一个闭门器;漂浮体安装在后边框和两个侧边框的两根中横梁之间;垃圾收集网兜设在垃圾收集框内并通过设在垃圾收集网兜口部的拉绳绑在垃圾收集框的顶框上;拦截单元包括两条呈八字形布置并各自连接在垃圾收集框的垃圾入口两侧的浮栏。本实用新型的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无需能源即可有效收集近海垃圾。

Description

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海漂垃圾对自然界生物、人类及海洋环境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大量的海漂垃圾不仅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问题,破坏海岸、沙滩景观,妨碍船只正常航行,影响食品安全,也给海洋生物造成严重的伤害。目前,海漂垃圾对海洋生物的伤害已达到惊人的程度:每年至少有100万只海鸟、不计其数的海洋哺乳动物因其丧生。此外,海漂垃圾上附着的各种细菌、藻类、被囊类、水螅虫和藤壶等作为人侵物种和其上的有毒物质将被带到世界各地。处理泛滥的海洋垃圾已成为国际性的难题。为此在减少排放的同时如何采用合适的方法回收海洋漂浮垃圾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海漂垃圾清理方式有:人工小船清理和专业垃圾船清理。由于海上漂浮垃圾分布分散,依靠传统的人工小船清理极为耗时耗力,而专业垃圾船目前只适用于某一较小海域聚集大量海漂垃圾的情况,且在清理的同时会消耗大量传统能源,造成新的污染。以上这些目前广泛应用的海洋垃圾清理方式不但效率低下、能耗高且无法达到全天候清理的目的。此外,在台风等恶劣海况下往往海漂垃圾数量激增,而传统清理方式很难在恶劣海况下起到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它的结构简单,收集垃圾效果好,能应用于近岸港湾和沙滩等处完成对于海漂垃圾的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收集单元和拦截单元,其中,
所述垃圾收集单元包括垃圾收集框、两扇单向门、漂浮体和垃圾收集网兜;
所述垃圾收集框由两个矩形的边框、两根上纵梁和两根下纵梁构成的四方体框架并具有前边框、后边框、两个侧边框、顶框和底框;两个侧边框各自通过设置两根中横梁和六根竖梁构成网格式结构;所述后边框上通过设置上下横梁和四根竖梁构成网格式结构;所述底框上设置两根纵梁;所述前边框的下部设置一根主横梁,并在主横梁的上方中部设置一个门框形成一个垃圾入口,该门框的两个直框边与两个边框的前直梁之间各自设置一根短横梁;两扇单向门各自铰接在所述门框的两个直框边上,并且两个直框边上各自对应两扇单向门安装一个闭门器;所述漂浮体安装在后边框和两个侧边框的两根中横梁之间;所述垃圾收集网兜设在垃圾收集框内并通过设在垃圾收集网兜口部的拉绳绑在垃圾收集框的顶框上;
所述拦截单元包括两条各自连接在垃圾收集框的垃圾入口两侧的浮栏,两条浮栏呈八字形布置并围成具有汇入口和汇出口的梯形汇集空间,所述浮栏由浮体、围栏裙体和配重块组成;所述围栏裙体为长条状袋体,该长条状袋体由其前后侧壁间隔一定距离的部分相互结合而形成连续的多个容纳腔,每个容纳腔内均配置一个浮体,围栏裙体的端部与铰接在垃圾收集框的前边框上的围栏固定板连接;所述配重块连接在围栏裙体的下部。
上述的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其中,所述垃圾收集框的材料为不锈钢且外部尺寸为4m×4m×1.8m,两个边框、两根上纵梁、两根下纵梁和主横梁均采用槽钢;所述中横梁、竖梁和短横梁均采用角钢;所述门框的两个直框边均采用槽钢,门框的底框边和顶框边均采用角钢。
上述的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其中,所述漂浮体是直径为0.5m半圆筒形聚乙烯浮筒;所述浮体是直径为0.5m的聚乙烯浮筒。
上述的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其中,所述围栏裙体的高度为0.9m且由聚乙烯围栏布或橡胶硫化布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V”型拦截浮式围栏拦截海漂垃圾,作业时无需消耗传统能源就可实现其回收海漂垃圾的目的,即利用海漂垃圾受近岸波、潮汐、海流、船行波、海风等作用而运动到岸边,被两条呈V型布置的浮栏拦截住,并顺着浮栏慢慢地滑向垃圾收集框,通过单向门,最终停留在垃圾收集框内等待回收。此装置收集垃圾的整个过程没有消耗任何传统能源,为海漂垃圾治理增加了新的手段和工具。
2.通过在垃圾入口设置单向门,并在单向门上安装闭门器,来自动实现了垃圾只进不出的功能。
3.通过可拆卸的垃圾收集网兜可以实现快速垃圾清理工作。
4.结构简单,收集垃圾效果好,能应用于近岸港湾和沙滩等处完成对于海漂垃圾的回收。并且,该装置能够在恶劣海况下工作,无需在台风等海漂垃圾较多的恶劣天气下收回,亦能够达到全天候作业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的前视图;
图3是图2的右侧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收集单元1和拦截单元2。
垃圾收集单元1包括垃圾收集框10、两扇单向门12、漂浮体14和垃圾收集网兜(图中未示);其中,
垃圾收集框10由两个矩形的边框101、两根上纵梁和两根下纵梁构成的四方体框架并具有前边框、后边框、两个侧边框、顶框和底框;两个侧边框各自通过设置两根中横梁102和六根竖梁103构成网格式结构,后边框上通过设置两根中横梁102和四根竖梁103构成网格式结构;底框上设置两根纵梁104;前边框的下部设置一根主横梁105,并在主横梁105的上方中部设置一个门框11形成一个垃圾入口,门框11的两个直框边与两个边框101的前直梁之间各自设置一根短横梁106;垃圾收集框10的材料为不锈钢且外部尺寸为4m×4m×1.8m,两个边框、两根上纵梁、两根下纵梁和主横梁105均采用槽钢;中横梁102、竖梁103和短横梁106均采用角钢;门框11的两个直框边均采用槽钢,门框11的底框边和顶框边均采用角钢;
两扇单向门12各自通过合页铰接在门框11的两个直框边上,并且两个直框边上各自对应两扇单向门12安装一个闭门器13;
漂浮体14安装在后边框和两个侧边框101的两根中横梁102之间,漂浮体14是直径为0.5m半圆筒形聚乙烯浮筒;漂浮体14能使垃圾收集框10始终处于漂浮的状态;
垃圾收集网兜设在垃圾收集框10内并通过设在垃圾收集网兜口部的拉绳绑在垃圾收集框10的顶框上。
拦截单元包括两条各自连接在垃圾收集框10的垃圾入口两侧的浮栏20,两条浮栏20呈八字形布置并围成具有汇入口和汇出口的梯形汇集空间,汇入口到汇出口的方向与潮流方向保持一致;浮栏20由浮体21、围栏裙体22和配重块组成;浮体21是直径为0.5m的聚乙烯浮筒;围栏裙体22为长条状袋体,该长条状袋体由其前后侧壁间隔一定距离的部分相互结合,使其形成连续的多个容纳腔,每个容纳腔内均配置一个浮体21,围栏裙体22的高度为0.9m且由聚乙烯围栏布或橡胶硫化布制作;配重块连接在围栏裙体22的下部,围栏裙体22的头部与铰接在垃圾收集框10的前边框的外侧面上的围栏固定板23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置于海湾或近岸海面中,并将拦截单元2的两条浮栏呈V型设置,可以尽可能多的收集到海漂垃圾,对近岸生态环境和作业人员形成更加有效并可靠的保护。两条浮栏20形成的汇入口迎向潮流方向设置,垃圾顺着潮流方向从汇入口向汇出口汇集,而从汇出口流出的垃圾顺着潮流方向继续进入垃圾收集框10的垃圾入口。当海漂垃圾漂浮于水面时,必然受到风浪流等外载荷作用而运动。除去被近岸海流或者其它方式带去大洋环流的垃圾,其它所剩的垃圾都会慢慢被外力作用运动到岸边。当海漂垃圾进入到装置所覆盖的区域时,则被浮筒和浮栏20给拦截住。海漂垃圾在复杂的外载荷的持续作用下,会慢慢顺着浮栏20滑向垃圾收集框10。当海漂垃圾运动到垃圾收集框10的垃圾入口处时,两扇单向门12也会同时因为外部环境的载荷作用而将入口打开,海漂垃圾就会进入垃圾收集框10的内部。等到环境载荷作用反向时,两扇单向门12就会受闭门器13上的弹簧和环境载荷共同作用而将垃圾入口关闭,使已经回收的垃圾无法逃离出去。垃圾收集网兜用于盛放垃圾,当垃圾收集网兜内盛放的垃圾达到一定数量时,清洁人员将该垃圾收集网兜从垃圾收集框10中取下,将垃圾收集网兜内的垃圾清空后,重新固定于垃圾收集框10中进行垃圾收集。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4)

1.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收集单元和拦截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垃圾收集单元包括垃圾收集框、两扇单向门、漂浮体和垃圾收集网兜;
所述垃圾收集框由两个矩形的边框、两根上纵梁和两根下纵梁构成的四方体框架并具有前边框、后边框、两个侧边框、顶框和底框;两个侧边框各自通过设置两根中横梁和六根竖梁构成网格式结构;所述后边框上通过设置上下横梁和四根竖梁构成网格式结构;所述底框上设置两根纵梁;所述前边框的下部设置一根主横梁,并在主横梁的上方中部设置一个门框形成一个垃圾入口,该门框的两个直框边与两个边框的前直梁之间各自设置一根短横梁;两扇单向门各自铰接在所述门框的两个直框边上,并且两个直框边上各自对应两扇单向门安装一个闭门器;所述漂浮体安装在后边框和两个侧边框的两根中横梁之间;所述垃圾收集网兜设在垃圾收集框内并通过设在垃圾收集网兜口部的拉绳绑在垃圾收集框的顶框上;
所述拦截单元包括两条各自连接在垃圾收集框的垃圾入口两侧的浮栏,两条浮栏呈八字形布置并围成具有汇入口和汇出口的梯形汇集空间,所述浮栏由浮体、围栏裙体和配重块组成;所述围栏裙体为长条状袋体,该长条状袋体由其前后侧壁间隔一定距离的部分相互结合而形成连续的多个容纳腔,每个容纳腔内均配置一个浮体,围栏裙体的端部与铰接在垃圾收集框的前边框上的围栏固定板连接;所述配重块连接在围栏裙体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框的材料为不锈钢且外部尺寸为4m×4m×1.8m,两个边框、两根上纵梁、两根下纵梁和主横梁均采用槽钢;所述中横梁、竖梁和短横梁均采用角钢;所述门框的两个直框边均采用槽钢,门框的底框边和顶框边均采用角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体是直径为0.5m半圆筒形聚乙烯浮筒;所述浮体是直径为0.5m的聚乙烯浮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裙体的高度为0.9m且由聚乙烯围栏布或橡胶硫化布制作。
CN202020560445.6U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 Active CN2119734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0445.6U CN211973438U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0445.6U CN211973438U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3438U true CN211973438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84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60445.6U Active CN211973438U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34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44221B (zh) 一种用于水上漂浮垃圾的浮式垃圾清理装置
CN203462449U (zh) 江河漂浮垃圾拦截收集系统
CN106381855B (zh) 一种漂浮式主动无能耗垃圾回收装置
CN206873425U (zh) 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CN203247561U (zh) 人字门型浮动式拦污栅
CN208501645U (zh) 一种海漂垃圾收集装置
CN101469540B (zh) 核电站取水渠的拦污系统
CN206267126U (zh) 一种漂浮式主动无能耗垃圾回收装置
CN212423402U (zh) 一种半潜式无人打捞船
TWM400492U (en) Floating device for blocking woods and contaminants in dam, water outlet, weir or offshore fishery area
CN113309054B (zh) 一种自驱动海洋漂浮垃圾收集装备及使用方法
CN201155104Y (zh) 用于拦截核电站取水渠污物的装置
CN214656875U (zh) 一种河道保洁船
CN211973438U (zh) 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
CN108999160B (zh) 一种低能耗海洋漂浮垃圾收集系统
CN215165415U (zh) 一种自驱动海洋漂浮垃圾收集装备
CN214778279U (zh) 一种海浪助力垃圾收集设备
CN202783716U (zh) 垃圾捕集船
CN216006883U (zh) 一种新型河涌智能清污装置
CN104691710A (zh) 清洁水上浮物的玻璃钢船
CN208007237U (zh)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CN208917805U (zh) 江海近岸入海口源头垃圾拦截及收集系列控制系统
CN209258346U (zh) 一种用于海塘、内湖、河道清理及运输物料的养殖移动平台
CN208602655U (zh) 一种河湖生态维护保洁船
CN101550689A (zh) 一种垃圾清理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